民間文學故事
A. 具體分析田螺姑娘故事的民間文學特徵
《田螺姑娘》的雛形出現在《搜神後記》和唐代的佚書《原化記》中,已有1000多年的流傳史,在歷代文人筆記和民間口頭有《螺妻》、《螺螄變人》等不同名稱。文人筆記中的故事主題大致有二:一是男主人公遵守封建道德,雖一時窮困,冥冥中終於得到天帝神靈的嘉許,特別派天女以各種面目去人間幫助他,主旨在於勸人行善,遵守封建道德和秩序。二是以男主人公的風流艷遇而進入筆端,即記下一段「奇事」,反映的是男主人公的風流好運,主旨在鼓勵和欽羨,是封建文人低俗情趣的表露。作為民間故事精品的《田螺姑娘》,去掉了天帝的角色和獎勵封建道德、表現封建文人情趣的主題,突出了男主人公的善良,勤勞和孤獨無助,女主人公為愛情來到人間,與男青年結為夫妻,過著男耕女織的平等的勞動生 活,共同追求美好的生活。這類帶有神話色彩的東西明顯是,表達人們的一些美好願望。目前在民間文學界和廣大群眾中具有廣泛的影響的刑物有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主辦的《民間文學》書刊作為一個學術名詞﹐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才出現和流行的﹐它指的是﹕廣大勞動人民的語言藝術──人民的口頭創作。這種文學﹐包括散文的神話﹑民間傳說﹑民間故事﹐韻文的歌謠﹑長篇敘事詩以及小戲﹑說唱文學﹑諺語﹑謎語等體裁的民間作品。
B. 民間文學中怎麼分析一個故事
民間故事,傳說,首先要知道它們並不完全真實,或許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性而用文學形式演義出來的一種文體。理性分析吧,我的回答可能不如你意。三國演義是民間故事,其中有很多都是虛構的事物,側重於觀賞性。而三國志接近於史實,側重真實性
C. 神話故事是民間文學的一種,這些傳說真的都是憑空編造的么
神化故事的確是憑空捏造的。
神話故事其實就像我們現在的架空歷史小說一樣。在架空歷史小說中往往是差不多的歷史背景,取自中國古代的某一個朝代,但是其中的人物是作者自己的原創,情節也需要自己的思考,需要強大的文學和歷史素養。而神化故事中有的人物是存在過的,比如說黃帝和炎帝,但不是我們印象中的神仙,沒有什麼法力,只是人類的首領,比較遠古。
神話故事也是民族文化的而一種,雖然都是假的,但是其中蘊含的精神都是人們傳承下來的,是值得我們這些後人去學習,去欣賞的。文化的傳承就是這樣,學習好的東西,摒棄一些落後的不好的東西,要合理理性的看待,不要盲目。
D. 神話故事在民間文學中有什麼意義
神話故事民間故事真實的反映了非科學年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追求,對神鬼魔佛的尊敬、畏懼、崇拜、信仰!!
E. 被高爾基譽為世界民間文學史上「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的阿拉伯中古時期著名故事集是
被高爾基譽為世界民間文學史上「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的阿拉伯中古時期著名故事集是: 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天方夜譚》又名《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著名的古代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在西方被稱為《阿拉伯之夜》,在中國卻有一個獨特的稱呼:《天方夜譚》。「天方」是中國古代對阿拉伯的稱呼,僅憑這名字,就足以把人帶到神秘的異域世界中。它是世界上最具生命力、最負盛名,擁有最多讀者和影響最大的作品之一。同時,它以民間文學的樸素身份卻能躋身於世界古典名著之列,也堪稱是世界文學史上的一大奇跡。
F. 民間文學作業 生活故事包括哪些類型
維吾爾族民間文學>講述了一個叫阿凡提的聰明人的故事。阿凡提,又譯阿方提,(維語「先生」的意思,阿拉伯文:جحا(朱哈)或نصردين(納塞爾·丁)),是一位活躍在西起摩洛哥、東到中國新疆伊斯蘭諸民族中的人物,他通天徹地,兼顧數家學問,人不能及。一是神學:日星象緯,占卜八卦,預算世故,十分精確;二是兵學(曾經率軍大破蒙古西征軍,使蒙古不再西進),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軍,鬼神莫測;三是游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口成章,萬人難當;四是出世學,修身養性,祛病延壽,學究精深,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在中亞細亞和新疆的傳說中,他被稱作叫做阿凡提;西亞地帶為納西爾丁或納塞爾丁。在不同地區的傳說中往往以智者或者導師的頭銜來稱呼他,如霍加、毛拉、阿凡提等。
G. 民間文學故事有哪些
定義 民間故事就是勞動人民創作並傳播的、具有虛構內容的散文形式的口頭文學作品,是所有民間散文作品的通稱它們往往包含著自然的、異想天開的成分。風格含蓄、幽默、發人深省。如《揠苗助長》、《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等。我國四大民間故事
白蛇傳:描述了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表達了人民對男女自由戀愛的贊美嚮往和對封建勢力無理束縛的憎恨。
孟姜女哭長城: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屍骸,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
梁山伯與祝英台:梁祝傳說是我國最具輻射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梁祝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
牛郎織女:牛郎織女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牛郎織女為神話人物,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比喻分居兩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對戀人。另外,每年農歷七月七日,有百鳥到銀河搭鵲橋,牛郎織女相會的美好傳說。
此外還有《天仙配》《九斤姑娘》《花木蘭》《神農嘗百草》《哪吒鬧海》《鍾馗驅鬼》《誇父追日》《趙州橋的傳說》《冰凍遂城》《梅妻鶴子》《鐵觀音的傳說》《掩耳盜鈴》《刻舟求劍》《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白毛女》《守株待兔》《螳臂當車》《濫竽充數》《自相矛盾》《畫龍點睛》《女媧補天》《寶蓮燈》《孔雀東南飛》《昭君出塞》《唐伯虎點秋香》《後羿與嫦娥的故事》《精衛填海》《阿詩瑪》
另外 國外的話 像灰姑娘這一類的也可以算做是民間文學故事
H. 故事有哪些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是民間文學中的重要題材之一。從廣義上講,民間故事就是勞動人民創作並傳播的、具有虛構內容的散文形式的口頭文學作品,是所有民間散文作品的統稱。民間故事是從遠古時代起就在人們口頭流傳的一種以奇異的語言和象徵的形式講述人與人之間的種種關系,題材廣泛而又充滿幻想的敘事體故事。民間故事從生活本身出發,但也並不局限於實際情況以及人們認為真實的和合理范圍之內。
主要特徵
1.時代久遠,往往伴隨著人類的成長歷程而經久不衰。
2.口頭傳播,民間故事大都以口頭形式傳播。
3.情節誇張、充滿幻想,大都表現了人們的良好願望。
4.多採用象徵形式, 內容往往包含著超自然的、異想天開的成分。民間故事就像所有優秀的作品一樣從生活本身出發,但又並不局限於實際情況以及人們認為真實的和合理范圍之內。
主要類別
神話傳說
神話傳說是人類最早的幻想性口頭散文作品。人類童年時期的產物,文學的先河。神話產生的基礎是遠古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和人們為爭取生存、提高生產能力而產生的認識自然、支配自然的積極要求。 內容包括神、仙、鬼、怪,以及歷史上出名的人物。
傳奇故事
傳奇故事的來歷大體上是「口口相傳」的結果,內容大部分是俠客、清官、貪官等為老百姓所關注的人物。這類故事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一般老百姓做不到的事情,在故事中都能完成。
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都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這些故事在老百姓中廣為流傳,其中有愛情故事、機智人基金那比較適合物故事、哲理故事等等。
才子佳人
在古代,絕大部分中國老百姓都是不識字的,但是他們對才子佳人有著一種崇拜的心理。在一些下層的文人中更是流傳著許許多多這類故事。
公案故事
公案故事的廣泛流傳,與封建社會的黑暗有著莫大的關聯,老百姓無不盼著有為民說話清官出世,所以那些清官的故事在百姓中廣為流傳,成為人們生活的一種寄託。到了現代,公案故事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在民間也是流傳極廣。民間故事可分五類,即:幻想故事、動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間寓言、民間笑話。
經典故事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我國最有名的一個民間傳說之一,是我國人民最早關於星的故事。
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里有這么一段:「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白蛇傳
《白蛇傳》的傳說源遠流長,家喻戶曉。 白蛇傳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傘,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許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節。表達了人民對男女自由戀愛的贊美嚮往和對封建勢力無理束縛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
孟姜女哭長城
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民間傳說,它以戲劇、歌謠、詩文、說唱等形式,廣泛流傳,可謂家喻戶曉。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屍骸,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
梁山伯與祝英台
梁祝傳說是我國最具輻射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惟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梁祝故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
I. 維吾爾族民間文學什麼講述了一個叫阿凡提的聰明人的故事。
阿凡提是最出色的民間創作之一,阿凡提已經被列入「世界民間藝術形象」之列。經過史學家們的研究與考證,他所生活的年代應該是十二到十三世紀,這一點是一致的。可是,他的「國籍」至今仍不十分明確,維吾爾族人說他十二世紀出生在中國新疆的喀什,烏茲別克人說他出生在烏茲別克的布哈拉,阿拉伯人說他出生在伊拉克的巴格達,土耳其人則說他出生在土耳其西南部的阿克謝希爾城,在那裡瞻仰了他的陵墓。他的墓碑上寫著:「納斯爾丁·霍加,土耳其人,生於一二零八年,死於一三一八年。是伊斯蘭教學者,當過教師,做過麥加大清真寺主持公眾禮拜的領拜人。他是一個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口成章,萬人難當的人。」
J. 民間文學有哪些
其文類包括神話、史詩、民間傳說、民間故事、民間歌謠、民間敘事詩、民間小戲、說唱、諺語、謎語、曲藝、儀式誦辭。當然民間文學也包括書面文獻、經卷、寶卷、唱本、戲文;圖案造型藝術;音樂舞蹈;歲時節日;電子媒介與互聯網等媒介載體。
民眾在其生活文化和生活世界中傳承、傳播、共享的口頭傳統、語辭藝術。民間文學在口頭性、傳承性、集體性、變異性四個方面較為特殊。
(10)民間文學故事擴展閱讀
中國民間文學為多民族的民間文學,各民族的民間文學存在著相互交流、影響的明顯現象。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境內除漢族外,還居住著50多個少數民族。漢族人口數量多,文明發展也較早。但它一開始不是單一的民族,在歷史發展中才形成了統一的民族。
在它的整個文化形成中,也包含著本來各自獨立的、又各具特色的文化成分。同時在漢族本身的融合、發展中,和許多周圍的民族在文化上互相影響和互相促進。因此,漢族的民間文學,與各民族民間文學相互交錯、聯接。
民族間接觸較早或居住交錯、毗鄰的民族產生的影響痕跡更為顯著。各民族民間文學的相互接受大都是以自己民族的生活和文化為基礎,對它進行選擇、取捨、改造、加工。他們盡力使它民族化。這是民族間文化交流影響的自然法則。
民間文學的某些體裁,如民間故事等在國境以外,甚至在地理上相隔較遠的地區,不僅有許多構思、表現手法相似,有的故事連基本的人物、情節也都相同或相似,如中國與鄰國印度、日本等,就有長久的文化上的交往。
因此,中國的民間文學,特別是散文的敘事作品中和那些國家或民族的同種類作品關系相當密切。從民間文學的互相交流、影響現象看,世界各民族的文學及文化的交流是源遠流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