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家訓家規家風故事gthuo2000zi

家訓家規家風故事gthuo2000zi

發布時間: 2020-11-22 16:54:23

Ⅰ 家風家訓小故事

家風家訓小故事:

一、曾國藩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有爭議的人物,對他的評價估且不論,但他的家庭教育卻有令人矚目的成就。他以「勤」字為人生第一要義。自己身體力行,教育子女也養成勤勞作風。要求「諸男在家勤灑掃」「諸女學洗衣,學煮茶燒菜」。

還為曾家婦女規定了「日課」四項:「食事」,每天早飯後做各種小菜;「衣事」,已午刻紡花或績麻;「細工」,傍晚即晚飯後做男女布鞋或縫制衣服。曾國藩作為封侯拜相之人,對「日課」還要定期檢查,親自抓落實。俗話說:「人貴勤」,可見,曾家的「崇勤」家風著實可贊。

二、魯迅

魯迅和許廣平僅有一子,即周海嬰。兒子出生時,許廣平出現難產跡象,當醫生向魯迅徵求意見是留大人還是留孩子時,他果斷回答:「留大人。」結果母子平安。在兒子成長過程中,魯迅基本按照《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的思想來實行,讓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說:「我現在心以為然的,便只是愛。」

據周海嬰所著《魯迅與我七十年》介紹,魯迅的教育方式是「順其自然,極力不多給他打擊,甚或不願拂逆他的喜愛,除非在極不能容忍,極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內」。有一天,周海嬰死活不肯去上學,魯迅用報紙打他屁股。後來,魯迅向母親寫信解釋道:「打起來,聲音雖然響,卻不痛的。」

三、司馬光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歷史學家,官至宰相。司馬光雖官高權重,但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了篇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他在總結了歷史上許多達官顯貴之子,因受祖上蔭庇不能自強自立而頹廢沒落的教訓。

告誡其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由於教子有方,司馬光之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見容止,雖不識皆知司馬氏子也"。

四、吉鴻昌

1920年,25歲的吉鴻昌,當時任營長,父親吉筠亭病重。他對前來探視的吉鴻昌說:"當官要清白謙正,多為天下窮人著想,做官就不許發財。否則,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鴻昌含淚答應。

吉鴻昌的父親病死後,在瓷碗上寫下「不允許官員發財」六個字。他要求陶瓷廠模仿批量燒制,並將瓷碗分發給所有官兵。在瓷碗分配會上,他說:「雖然季宏昌是一名高級官員,但他絕不會欺負人民,掠奪人民財富。我要牢記他父親的教誨,做一個官員,為世界上的窮人做好事,並邀請你的兄弟來監督他。」

吉鴻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謙正,為百姓考慮。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他反對蔣介石的投降政策,奮起抗日。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犧牲時年僅39歲。

五、朱德

學習,是影響朱德一輩子的事情。為「培養出一個讀書人來『支撐門戶』」,朱家節衣縮食送朱德走上了學習的道路,從而改變了他的命運。學習,也是朱德一輩子最為關注的事情。他常用「革命到老,學習到老,改造到老」鞭策自己,並且強調「不學習就會落後,就不能跟社會一道前進」。

他循循善誘地教育子女努力學習。新中國成立前後,女兒朱敏還在蘇聯學習,每次回國朱德總要問她是不是學習了毛主席著作。由於朱敏從小生活在國外,中文水平較差,朱德就戴上老花鏡,讓朱敏坐在他身邊,教她一字一句地讀。

他一邊讀,一邊講解,每講完一段就問她懂了沒有。如發現她哪些地方還未理解,就一遍又一遍地重新講解,直到她真正弄懂為止。朱敏結婚時,朱德送給她的禮物也是剛剛出版的《毛澤東選集》。

Ⅱ 優秀家訓家規和家風故事的作文300字左右

有一句話是這么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意思是做任何事都要有專規矩,規則,做法,否則便屬無法成功或常常出錯。這里的規矩便是家風,家訓了。
在我們的祖國,每一個家庭,都有獨特的家風,家訓。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們家也有家風,家訓。說到底,家風家訓是什麼呢?哦!家風是指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家訓是指家長教誨子孫持家治學,立身處世的話。尊老愛幼,友好鄉鄰,是我的家風,敬老是尊敬老人,愛幼是愛護比自己幼小的兒童。友好鄉鄰是對待鄰居要友好,鄰居之間要互相幫助,友好相處。好的家風,培育出國之棟梁,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家風是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個滴做起,慢慢培養,會成為習慣,到那時,家風就完全溶在你的生活中了。那麼不好的家風,就只會讓我們在生活中跌跌撞撞。
誠實守信,勤勞節儉,是我家的家訓,誠實守信是說出的話一定要做到,勤勞節儉是熱愛勞動,節約,不浪費。從孔子對兒子的家訓,到諸葛亮的家訓幾乎每個古代家庭都有家訓。准確的說是,沒有好的家風家訓就沒有那些歷史名人,人們會沒有規矩地做事。

Ⅲ 我的家訓故事作文1500字

寫作思路: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節外生枝,不喧賓奪主。在插入敘述的時候,還要注意文章的過渡、照應和銜接,不能有斷裂的痕跡。緊扣敘述與描寫的內容,力求做到不突兀、不生硬,不長篇大論或肆意抒情。

正文:

無論是社會和家庭,都要有規矩,人們常說的:「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這個道理。今天,我就和大家談談我的家訓家規。

我的家訓簡單用一個字概括:誠。對家人誠實,對朋友誠實,對自己誠實。

《曾參殺豬》是媽媽經常給我講的一則故事:曾參的妻子准備去趕集,但由於兒子哭鬧不已,便允諾只要他不哭鬧,就殺一頭豬獎勵他。妻子剛從集市回來後,曾參便磨刀霍霍,准備殺豬,卻被妻子攔下:「我是和孩子鬧著玩的,別當真。」曾參毅然決然地說:「人無信不立。即使是孩子,也不能撒謊!」

從媽媽那陣陣清脆的聲音中,我懂得了做人要誠實。可是人的理智終究還是斗不過慾望:

那是一個靜謐的傍晚,西沉的太陽早已褪去了中午的火辣,變得恬靜起來。沐浴著這一層薄薄的陽光,我突然憶及媽媽布置的奧數題還沒做!我心急火燎地打開書本,大腦飛快地運轉起來。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我手中緊握著的筆遲遲沒有落下,腦中只是一片漿糊。就在這時,我的腦中竄過一個壞點子,瞥了瞥壓在書堆底下的答案,我在猶豫著。

白天使說:「媽媽一直教育我們做人要誠實,怎麼能做這種不勞而獲的事呢?」「翻吧翻吧,媽媽就要回家了,看到作業沒做又要生氣了,況且,看了也不一定會發現。」我心一橫,選擇了後者。媽媽檢查時,也很驚訝我怎麼會把這么難的題目做起來,便刨根問底每步是什麼用意。

剛開始我還強裝鎮定,勉強說出來,到後來,一道道錯綜復雜的算式看得我眼花繚亂,一時間像個丈二和尚,語無倫次。媽媽冷笑了一聲,突然站起身:「你抄答案了?」我的臉頓時漲得像個紅柿子。媽媽狠狠地教訓了我一下。

經歷了淚水的洗禮,我這才將「誠」深深地刻在心上。

誠實是一泓清泉,給乾渴難忍的人一絲清涼;誠實是一盞明燈,給浪子回頭照亮了方向;誠實是一根心鏈,拉近彼此的心……我希望我的家訓能夠世代相傳,繼承並弘揚誠實守信的美好品德!

Ⅳ 根據家規,家訓,家風,寫一篇2000字左右的徵文

家訓,字典上是這樣解釋: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
誨。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由此可見家風、家訓在人們的成長
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媽媽時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質
是誠實。」所以,我認為我家的家訓就是「以誠為本」;我家的家
風便是誠信。
小時候的我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壞孩子:調皮、惡作劇、撒謊、
搗蛋,這自然是家常便飯。然而二年級時的那一次壞事改變了我,
讓我這個實打實的壞孩子,不再搗蛋,不再頑皮。
記得那時,我才只有八歲,上二年級。那時學校里,我的同學
幾乎每個人每天都有七八元的零花錢,天天都能買好吃的。而我只
有五元的午飯錢,每天中午買完飯也就沒錢了。每天看著同學拿著
零食在那邊吃邊炫耀,我的心裡就直癢癢。
平時父母總是把錢放在寫字台的抽屜里,而抽屜的鑰匙就放在
寫字台上。幾經猶豫之後,我試著用鑰匙打開了抽屜,從裡面拿走
了零零碎碎的紙幣,合計大約一百元。第二天,我從小店裡買回了
一包夢寐以求的好多魚。幾天過去了,風平浪靜,父母似乎並沒有
發現我拿錢的事。一個星期過去了,錢已經用了三十元左右。拿錢
的第二個星期,媽媽好像發現錢沒了。終於,在一次吃飯時,媽媽
問起我:「宣宣,你知不知道媽媽的錢哪裡去了,你有沒有拿?」
「沒有,我沒有拿。」聽到媽媽的查問,我不自不覺得緊張起
來。可不管我怎麼掩飾,也掩飾不了自己的緊張,媽媽還是看出來
了。第二天,放學回來就看見媽媽板著一張臉。「朱意宣」媽媽叫
著我的名字,生氣地說,「你到底有沒有拿我的錢!」剛進家門,
就聽到媽媽這樣說,我不禁呆住了,站在媽媽面前不知所措。吱吱
唔唔地呢喃著。「你說什麼?聽不見,大聲點。」我瞟了一眼媽媽
,彷彿媽媽的頭上冒煙著火了。於是,我只好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
訴了媽媽。
「去寫作業吧!」媽媽沒跟以前一樣打我,只是丟下一句,就
去燒飯了。我帶著疑問上樓寫作業去了?
我提心吊膽地寫著作業,突然媽媽叫我下樓。我驚恐萬分,慌
慌張張地下樓了。看見媽媽正坐在椅子上等著我,「你這個小孩,
媽媽真的教不好了,只能把你交給警察。」我一聽,嚇得差點尿褲
子:怎麼辦,怎麼辦,媽媽不要我了。
「媽媽,我再也不敢了,你不要把我交給警察。」
「不行,媽媽打你你也不改,好好說你又不聽,我實在沒辦法
教你了。」媽媽說著,拿出手機打給了舅舅,讓他冒充警察來嚇我
,當時的我並不知情。媽媽和警察說了幾句,就讓我接電話。
警察問我:「你就是朱意宣嗎?」
「是。」我含糊地回答。
「剛才你媽媽電話打給我說,你偷家裡的錢,要我把你帶走,
是這樣嗎?」
「嗯,警察叔叔你不要帶走我,我下次會改的,不會再做壞事
了。我會好好聽媽媽的話,做個好孩子。」
「那這次我就不帶你走,但你要好好聽媽媽的話,如果下次再
做壞事,我就對你不客氣。」警察兇巴巴地說。
掛掉電話,我伈伈睍睍地說:「媽媽,警察的聲音怎麼和舅舅
的聲音一樣。」
「警察和舅舅都是男的,聲音當然一樣了。」
這件事過後,我再也沒做過壞事了。我家的家訓就是如此,媽
媽教育了我,讓我明白了做人要誠實,失信就是失敗,要想成功最
基本的也是誠實。這就是我家的家訓,更是我家的家風。家風是一
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弘揚民族精神。

Ⅳ 家訓家規家風伴我成長200字數

在我的心裡,家是菜園,我是菜苗,一個茁壯成長的苗,而陪伴了我十三年的家風則是甘露﹑雨滴。是家風耐心的歷經春夏秋冬滋潤我,沒有家風的滋潤,我就不能夠茁壯成長。
家風伴我從懵懂無知坐向成熟,一步步在人生的階梯上踏上腳印,是它塑造我的無形力量―家庭的生活方式。在模糊的記憶中,媽媽教我懂禮貌,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等等。品質方面嚴格把關。
時間不緊不慢的流逝,事情一次一次的發生。外面閃耀的陽光直直的射進了窗戶,我們家的爭議聲又一次直逼耳際:
「你說你都多大了,干什麼都干不好。瞧瞧,讓你給你倒杯水,幹嘛倒那麼滿,撒的到處都是。」一向寵愛我的媽媽一邊擦著桌上的水,一邊又開始嘮叨了。雖然說,媽媽的「話匣子」有點煩人,但勉強算得上是「音樂」。就聽下去吧。原來今天早上我家來了位做客的阿姨,媽媽命令我去倒一杯水給阿姨喝,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不料,我的手不小心抖了一下,水就倒滿了。有點不小心,不過我不是故意的。阿姨走後,媽媽的「低音小喇叭」開始不停地的播放,做事穩重,不要三心二意。我只得改正。
「那麼大了,連點規矩都不懂,客人來了也不知道打聲招呼,只顧忙自己的。」媽媽一送走客人,回來就又「贈」了我一句。我怎麼這么倒霉,「……!」長篇大論過後,媽媽竟然一點點也不累:「要知道尊重別人,得有禮貌。」從此以後,家裡來客人我一刻也不敢怠慢,急忙左一聲「阿姨好,」右一聲「叔叔好。」
我在媽媽的話匣子里學到懂禮貌,尊重他人,做事專心……我伴著歲月,年齡不斷增長,媽媽卻毫不鬆懈。告訴我:「這些事情雖然微不足道,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可以直接影響你的成長。」我的家風由我的媽媽培養出來,一步一步,一件一件。
沒錯,無形中好的家風的養成,是正能量的傳遞,也是以後對自己教育的回饋,只要家風好了,國風才會好。
我們家的家風,願它常駐我家。願那不輟的改進之風飄在中國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願我的家庭會因它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望採納

Ⅵ 家風家訓作文2000字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我家的家規是: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必須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運動(至少一種)。這些家規有幾項是爺爺奶奶定的,有幾項是爸爸媽媽定的,這越來越完善的家規更是讓我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規矩,成就了我現在的成績。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古人有雲:有家規的家庭,屬於書香門第之家。

有家規、有家訓的家庭,屬於豪門貴族之家;有家規、有家訓、有家風的家庭,屬於王侯將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有朝一日,實現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Ⅶ 家規家訓,作文,題目自擬,故事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我家的家規是: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必須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運動(至少一種)。這些家規有幾項是爺爺奶奶定的,有幾項是爸爸媽媽定的,這越來越完善的家規更是讓我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規矩,成就了我現在的成績。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古人有雲:有家規的家庭,屬於書香門第之家。
有家規、有家訓的家庭,屬於豪門貴族之家;有家規、有家訓、有家風的家庭,屬於王侯將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有朝一日,實現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Ⅷ 我們的家風家訓作文2000字

媽媽,我只能用這樣的方式默默地愛著你

很多時候,我不願觸及過往的回憶,那樣會發覺自己傷痕依然,就好象我分明該把一切都忘記,而所有關於那時的記憶,卻因為這個主題,再次浮現。

我的媽媽,一位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婦,長相平凡,也念了些書,還不到二十歲的年紀便嫁給了我的爸爸。
至今都無法理解媽媽跟爸爸彼此是一種怎樣的感情,那個年代的人常常是媒妁之言,就定了終身,從來沒有愛過,卻也是一輩子。

媽媽總說她就是忙碌的命,甚至連生老病的時間都沒有,無論是家裡家外,前前後後都是媽媽辛勞忙碌的身影,這話所含的那份艱難與酸楚,沒有人比我更懂得!一切原由皆因為我的爸爸!

爸爸自年輕時便脾氣暴躁,偏執,典型的大男子主義,動輒不順心了,因為一點點的瑣屑小事,媽媽就會被他連打帶罵,在爸爸面前,媽媽一直是低眉順眼,提心吊膽地陪著小心,卻還不敢吭一聲,怕招來更大的打罵... 有一次媽媽實在忍受不了,半夜就喝了農葯,什麼原因我直到現在也不敢去問,只是依稀記得那時家裡的尖叫驚厥聲,慌亂成一片,最終媽媽雖然被救活了,但爸爸的性情並沒有因此而改變。
那個時候小小年紀的我常常驚恐的躲在一邊,內心是恨爸爸的,恨他的暴躁,恨他的無法無天,更恨他對媽媽的不近人性,每次聽到背地裡媽媽說不跟爸爸過了,我都滿心高興,天真地盼望著他們早早離婚,因為那樣媽媽就不會如此受苦了,可最終媽媽還是捨不得我與妹妹兩個,為了這個家也為了孩子,她不遺餘力的默默的付出,可以忍受所有的傷心與痛苦,惟獨不能離婚!

於是,在以後的歲月里,隨之而來的則是我數不清次數的半夜三更,被媽媽抱著穿過長長黑黑的山路,顛簸著跑回姥姥家;也無數個輾轉反側的夜裡,看到媽媽把頭悶在被子里無聲的抽泣。於是我便恨自己,恨自己不能快快長大,恨自己不是男兒身,不能保護媽媽,不能為媽媽出頭,以阻擋爸爸的惡行!
媽媽是不允許我恨爸爸的,她告訴我,爸爸心底其實是好的,只是他的壞脾氣決定了他的所作所為,父母的過早離世,沒念過幾年的書,而生活的艱難與坎坷,更讓他過早的嘗盡了生活的艱辛...我相信媽媽的話,因為每次事後爸爸都會很後悔,但脾氣上來他也控制不了自己。
在家裡爸爸就是老虎,專制獨斷,稍不如意便會拿媽媽出氣,他說的話媽媽要聽,他吩咐的事,媽媽要做,他要找什麼東西,一刻都不能等,媽媽必須要馬上找著,他若生氣不吃飯了,媽媽總要對孩子般的勸著哄著喂著讓他吃,否則,這飯我們誰都不敢動筷吃。
長大後倔強執拗的我,無法容忍這樣的家庭環境,為此逃避過,也曾很多次的想離家出走,發誓不再回這個令我傷心流淚的家,那時我竟不知媽媽是如何為我擔心,直到那天為了媽媽我再一次與爸爸爆發爭執,爸爸喊著讓我滾出這個家,媽媽命拉著我哭喊著不讓我走,面對傷心欲絕流淚滿面的媽媽,幾乎歇斯底里的我驀然醒悟,不能和爸爸這樣對抗下去了,我若走了,媽媽該怎樣的傷心,爸爸又會怎樣的拿媽媽出氣,我可以一走了之,但受罪的只會是媽媽,為了可憐的媽媽,我必須跟爸爸認錯,無論如何,我不能離開這個家!
我知道,爸爸還是疼我的,只是,他的專權思想絕對不能容忍孩子對他的反抗,就像媽媽對他一輩子的順從,我們也要一樣!

在爸爸的心目中,總認為自己是媽媽的一片天空,媽媽嫁了他是媽媽的福分,如果沒有了爸爸,媽媽還要象別的農村婦女一樣,過著為生活農務辛勞一輩子的生活。

面對這樣的爸爸,我更多的會是憤恨,分明是他的不可理喻,卻又如此的霸道無理的謬論!

媽媽的不易他怎會懂得?家裡家外的事他何曾操勞過一點?幾十年來,媽媽就象個被不停轉動的陀螺一樣,用她那瘦弱的肩膀,苦苦的支撐起這個家,家裡家外怎能少得了媽媽,多少年來的習慣,不管是爸爸還是我和妹妹,進家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媽媽,第一句話就是「媽媽」,媽媽不在家的日子,全家一片茫然,爸爸不知道每天換洗的衣服放在那裡,燈的開關在哪裡,廚房的用具他一件也不會用,甚至每天吃的葯他也不曉得怎麼吃。但即使這樣,他依然不會承認他對媽媽的依賴,擁有著媽媽的溫暖,他心安理得,卻不以為然!

或者,只要媽媽在他身邊,他永遠都不會懂得媽媽對他有多重要!

許多年來,媽媽任勞任怨的伺候著爸爸,但爸爸卻從不懂得心疼媽媽,媽媽有冠心病,時常會胸悶,更不能生氣,但處在這樣一個家庭環境,怎由的她不生氣,她知道自己是病不得,即使生病也是自己悄悄找些葯吃下,怕爸爸知道了會怨她,會生氣。

「這么多年了,你爸爸什麼脾氣我還不清楚,習慣了」媽媽總是這樣平靜的說

我一陣揪心的疼,這就是我的媽媽,我那苦了一輩子,卻依然不能為自己著想一點一滴的媽媽!

如今的媽媽已日漸憔悴衰老,退休了的爸爸的脾氣也有所改變,已長大成家的我漸漸不再有恨,學會了忍讓與寬容,我知道,生命中還有許多責任等待自己去承載,為了這個家,為了媽媽,我只能默默的用對你一千次,一萬次的好與孝順,來愛著、回報著你,我那親愛的媽媽!

Ⅸ 我說我們的家風家訓作文2000字左右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也有什麼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孝順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里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娘,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裡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後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盡可以由著他們來。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也有什麼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孝順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里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娘,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裡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後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盡可以由著他們來。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我家的家規是: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必須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運動(至少一種)。這些家規有幾項是爺爺奶奶定的,有幾項是爸爸媽媽定的,這越來越完善的家規更是讓我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規矩,成就了我現在的成績。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古人有雲:有家規的家庭,屬於書香門第之家。

有家規、有家訓的家庭,屬於豪門貴族之家;有家規、有家訓、有家風的家庭,屬於王侯將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有朝一日,實現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