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法布爾小時候的故事他寫的什麼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法布爾小時候的故事他寫的什麼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發布時間: 2020-11-22 17:34:55

❶ 昆蟲記主要寫了是他小時候迷戀昆蟲的故事重點講了兩件是什麼和什麼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僅是一部文學巨著,也是一部科學網路.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人性觀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這本書以忠實於法文原著整體風貌及表達特色為選擇原則,讓中國讀者首次領略《昆蟲記》的真實面目.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跡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跡;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跡中的奇跡.這些奇跡的創造者就是《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法布爾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寫」.在本書中,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系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跡,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樣一個奇跡,在人類即將邁進新世紀大門、地球即將迎來生態學時代的緊要關頭,也許會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 .昆蟲記也叫做《昆蟲物語》和《昆蟲學札記》.

❷ 法布爾的作品有哪些

昆蟲記中的昆蟲有干泥蜂、螢火蟲、蟋蟀、蟈蟈、毛蟲、聖甲蟲、蜣螂、螞蟻、西緒福斯蟲等100多種昆蟲。

干泥蜂

他們喜歡在潮濕溫暖的地方築巢。他們經常在煙囪里築巢,那裡的溫度適合干泥蜂生存,但是干泥蜂的幼崽經常窒息,所以干泥蜂會在寬闊的煙囪里築巢。

《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生活的書,涉及蜣螂、螞蟻、西緒福斯蟲等100多種昆蟲。在這個世界上,人類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約100萬種,占所有已經知曉的動物種類的5/6;並且仍有幾百萬的未知曉的昆蟲仍待人類去發現和認知。

螢火蟲

肉食性,捕食蝸牛、蛞蝓等軟體動物和蚯蚓等環節動物,獲得獵物後,用上顎將分泌液注入獵物體內,進行體外消化,然後再吸入體內。通常一隻蝸牛會有許多隻螢火蟲來分享。卵、幼蟲、蛹和成蟲都能發光,成蟲的發光有引誘異性的作用。

❸ 法布爾簡介

《昆蟲記》是法布爾以畢生的時間與精力,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為生活以及繁衍種族所進行的斗爭,然後以其觀察所得記入詳細確切的筆記,最後編寫成書。《昆蟲記》十大冊,每冊包含若干章,每章詳細、深刻地描繪一種或幾種昆蟲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

❹ 法布爾的故事

1823年12月22日,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Jean-Henri Casimir Fabre ),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作家,出生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聖萊昂一戶農家。被世界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也被法國人稱為「昆蟲界的維吉兒」。此後的幾年間,法布爾是在離該村不遠的馬拉瓦爾祖父母家中度過的,當時年幼的他已被鄉間的蝴蝶與蟈蟈兒這些可愛的昆蟲所吸引。
1829年,法布爾回到聖雷恩開始上學,但那一段兒時歲月一直深深地銘刻在他的心中。
1833年,法布爾一家來到了羅德茲,其父靠經營一家咖啡館維持生計。
1837年,一家人又移居到圖盧茲。法布爾進了圖盧茲的神學院,但中途退學,出外謀生,曾在鐵路上做過工,也在市集上賣過檸檬。後來,他通過了阿維尼翁師范學校的選拔考試,獲得獎學金,並在三年的學習後獲得了高等學校文憑。畢業後,時年十九歲的法布爾在卡本特拉開始了他的教師生涯,所教授的課程就是自然科學史。
1849年,他被任命為科西嘉島阿雅克肖的物理教師。島上旖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物種,燃起了他研究植物和動物的熱情。阿維尼翁的植物學家勒基安向他傳授了自己的學識。此後,他又跟隨著莫坎-唐通四處採集花草標本,這位博學多才的良師為法布爾後來成為博物學家、走上科學研究的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853年,法布爾重返法國大陸,受聘於阿維尼翁的一所學校,並舉家遷進了聖-多米尼克街區的染匠街一所簡朴的住宅里。
1857年,他發表了《節腹泥蜂習性觀察記》,這篇論文修正了當時昆蟲學祖師萊昂·杜福爾的錯誤觀點,由此贏得了法蘭西研究院的贊譽,被授予實驗生理學獎。這期間,法布爾還將精力投入到對天然染色劑茜草或茜素的研究中去,當時法國士兵軍褲上的紅色,便來自於茜草粉末。
1860年,法布爾獲得了此類研究的三項專利。後來,法布爾應公共教育部長維克多·杜盧伊的邀請,負責一個成人夜校的組織與教學工作,但其自由的授課方式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滿。於是,他辭去了工作,攜全家在奧朗日定居下來,並一住就是十餘年。在這這十餘年裡,法布爾完成了後來長達十卷的《昆蟲記》中的第一卷。期間,他多次與好友一同到萬度山採集植物標本。此外,他還結識了英國哲學家米爾,但米爾英年早逝,使兩人先前醞釀的計劃「沃克呂茲植被大觀」因此夭折。同時,一大不幸降臨到法布爾身上:他共有六個孩子,其中惟一與父親興趣相投、熱愛觀察大自然的兒子儒勒年僅十六歲便離開了人世。此後,法布爾將發現的幾種植物獻給了早逝的儒勒,以表達對他的懷念。對真菌的研究一直是法布爾的愛好之一。
1878年,他曾以沃克呂茲的真菌為主題寫下許多精彩的學術文章。他對塊菰的研究也十分詳盡,並細致入微地描述了它的香味,美食家們聲稱能從真正的塊菰中品出他筆下所描述的所有滋味。
1879年,法布爾買下了塞利尼昂的荒石園[font color=#000000],並一直居住到逝世。這是一塊荒蕪的不毛之地,但卻是昆蟲鍾愛的土地,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兒還有他的書房、工作室和試驗場,能讓他安靜地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種觀察與實驗中去,可以說這是他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天地。就是在這兒,法布爾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和科學札記,完成了《昆蟲記》的後九卷。如今,這所故居已經成為博物館,靜靜地坐落在有著濃郁普羅旺斯風情的植物園中。[/font]
法布爾一生堅持自學,先後取得了業士學位、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喜愛古羅馬作家賀拉斯和詩人維吉爾的作品。他在繪畫、水彩方面也幾乎是自學成才,留下的許多精緻的菌類圖鑒曾讓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詩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爾贊不絕口。法布爾晚年時,《昆蟲記》的成功為他贏得了「昆蟲界的荷馬」以及「科學界詩人」的美名,他的成就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承認。法布爾雖然獲得了許多科學頭銜,但他仍然朴實如初,為人靦腆謙遜,過著清貧的生活。他的才華受到當時文人學者的仰慕,其中包括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19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比利時劇作家梅特林克、德國作家榮格爾、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詩人馬拉美、普羅旺斯文學家魯瑪尼耶等。由於《昆蟲記》中精確地記錄了法布爾進行的試驗,揭開了昆蟲生命與生活習慣中的許多秘密,達爾文稱法布爾為「無法效仿的觀察家」。當他居住在塞利尼昂時,不少學者、文學家們紛紛前去拜訪他。法布爾在自己的居所曾接待了巴斯德、英國哲學家米爾等學者,但與他們的通信並不頻繁。公共教育部長維克多·杜盧伊將法布爾舉薦給拿破崙三世,後者授予他榮譽勛位勛章。法國政治家雷蒙·普恩加萊途經塞利尼昂,特意繞道荒石園向他致意。 擁有多重身份的法布爾的作品種類繁多:作為博物學家,他留下了許多動植物學術論著,其中包括《茜草:專利與論文》、《阿維尼翁的動物》、《塊菰》、《橄欖樹上的傘菌》、《葡萄根瘤蚜》等;作為教師,他曾編寫過多冊化學物理課本;作為詩人,他用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語寫下了許多詩歌,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 「牛虻詩人」。此外,他還將某些普羅旺斯詩人的作品翻譯成法語;閑暇之餘,他還曾用自己的小口琴譜下一些小曲。然而,法布爾作品中篇幅最長、地位最重要、最為世人所知的仍是《昆蟲記》。這部作品不但展現了他科學觀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學才華,還向讀者傳達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對生命的無比熱愛。
編輯本段小時候的法布爾
1823年12月21日出生於法國南部魯那格山區的古老村落——撒·雷旺,村中的利卡爾老師為他取名為約翰·安利。父親安東呢奧(生於1800年),母親費克瓦爾(生於1805年)。
1825年(兩歲)弟弟弗朗提力克出生。
1827年(3歲)由於母親要照顧年幼的弟弟,所以他從3歲一直到6歲,都寄養在瑪拉邦村的祖父母家;這里是個大農家,有許多比他年長的小孩。他是個好奇心重,記憶力強的孩子,曾自我證實光是由眼睛看到的,並追查出樹葉里的鳴蟲是露螽。睡前最喜歡聽祖母說故事,而寒冷的冬夜裡則常抱著綿羊睡覺。
1830年(6歲)回到撒·雷旺村,進入利卡爾老師開辦的私塾就讀,上課中,常有小豬、小雞會跑進教室覓食。由動物圖書記下A、B、C……字母,對昆蟲和草類產生興趣,發現黑喉鴝的巢,取得巢中青藍色的蛋,經神父勸說,把鳥蛋歸還原處,為增加家庭收入,幫忙照看小鴨,負責趕到沼澤放養,因而發現沼澤中的生物和水晶,雲母等礦石。
1833年(9歲)全家搬到羅德斯鎮,父親以經營咖啡店為生,進入王立學院,擔任望彌撤儀式助手而免交學費。在學校期間,學習拉丁語和希臘語,喜歡讀古羅馬詩人維爾基里斯的詩。
1837年(13歲)父親經營咖啡店失敗,舉家遷往托爾斯。進入埃斯基爾神學院。
1838年(14歲)父親的生意再度失敗,搬到蒙貝利市,又開了一間店,獨自離家,以賣檸檬、做鐵路工人等自立更生。曾用超過一日工資所得購買《魯布爾詩集》,攜至原野上閱讀,以認識各種昆蟲為最大樂事,第一次抓到歐洲雲鰓金龜時,感到特別高興。
卡爾班托拉時代
1839年(15歲)以公費生第一名考進亞威農師范學校。在學校住宿。由於上課內容太枯燥,常乘自習時間觀察胡蜂的螫針、植物的果實或寫詩,在雷·撒格爾的山丘上,第一次看到神聖糞金龜努力推糞的情景,內心感動不己。
1840年(16歲)因成績退步被師長責罵而發憤圖強,在兩年內修完三年的學分,剩下的一年自由學習博物學,拉丁語和希臘語。
1842年(18歲)師范學校畢業後,成為卡爾班托拉小學的老師,年薪700法郎,因熱心教學,深獲好評。父親經商失敗,由蒙貝利市搬到波爾多鎮。
1843年(19歲)上野外測量實習課時,由學生處得知塗壁花蜂。也由於這種蜂而開始閱讀布蘭歇、雷歐米爾等人著的《節肢動物志》,從此傾心「昆蟲學」。
1844年(20歲)和同事瑪利·凡雅爾(23歲)結婚。自己進修數學、物理、化學等。父親的咖啡店又關閉,暫時在卡爾班托拉稅務署工作。
1845年(21歲)長女艾莉沙貝特誕生。
1846年(22歲)艾莉莎貝特夭折。通過蒙貝利大學數學的入學資格考試。弟弟弗郎提力克成為小學老師。
1847年(23歲)取得蒙貝利大學數學學士。長男約翰誕生。
1848年(24歲)取得蒙貝利大學物理學學士。
長男約翰夭折。十分欣賞托斯內爾(法國文學家)有關鳥類的著述。希望能到大學教書,但苦無機會。
科西嘉時代
1849年(25歲)任職科西嘉阿傑格希歐國立高級中學的物理教師,年薪1800法郎。面對科西嘉豐富的大自然,開始研究動、植物。此外,他也十分熱衷於數學。與植物學家魯基亞一起攀登科西嘉的每座山採集植物。
1850年(26歲)次女安得蕾誕生。
1851年(27歲)托爾斯大學的博物學教授蒙肯·塔頓來到科西嘉,塔頓解剖蝸牛給法布爾看,發現他的資質優異而力勸他朝博物學努力,從此興趣由數學轉向博物學,立志成為博物學家。年底,因感染熱病回到亞威農靜養。魯基亞在科西嘉因病猝逝。
1852年(28歲)恢復健康,回到阿傑格希歐中學。
亞威農時代
1853年(29歲)成為亞威農師范學校(日後改制為利塞·阿貝紐國立高級中學)物理助教,年薪1600法郎。三女阿萊亞誕生。
1854年(30歲)取得托爾斯大學博物學學士。
閱讀雷恩·杜夫爾寫的有關狩獵蜂——黃腰土棲蜂的論文後,決心研究昆蟲生態,他的潛能像被點燃的薪柴,熊熊燃燒起來,在卡爾班托拉的懸崖上,研究狩獵象鼻蟲的瘤土棲蜂,並更正杜夫爾的錯誤,發表更深入的論文。
1855年(31歲)四女克蕾兒誕生,陸續在科學雜志上發表《觀察豌豆蜀植物的花和果實》等與植物有關的論文。
1856年(32歲)以研究瘤土棲蜂而獲得法國學士院的實驗生理學獎。繼續研究高鼻蜂、短翅蕪青等昆蟲,但因生活困苦,研究時間不多。兼任課外輔導、家庭教師等職,開始研究由茜草提煉染料。
1857年(33歲)5月21日,在條紋蜂的巢中發現短翅蕪菁的幼蟲,並發表《蕪菁科昆蟲的變態》論文,另外還發表了有關植物的論文。
1858年(34歲)得知沒有財產就不可能成為大學教授後,全心投入茜草染料的研究。
1859年(35歲)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贊譽法布爾是一位「罕見的觀察者」。
次男朱爾誕生。擔任魯基亞博物館館長。督察德留依到訪,與植物學家杜拉寇爾結識,之後,又與住在亞威農的英國經濟學家米勒相知,成為植物同好。
1862年(38歲)由安謝特出版小學用圖書。認識巴黎出版社社長得拉克拉普,受到他的鼓肋,立志著述淺顯易懂的科學讀物。
1863年(39歲)三男愛彌爾誕生,德留依當上教育部部長。
1865年(41歲)登班杜山遇險,細菌學家巴斯德來訪,交由得拉克拉普出版《天空》、《大地》等科學讀物。
1866年(42歲)成功地由茜草直接抽取染料色素,受聘為亞威農師范學校物理教授。
1867年(43歲)對亞威農的貢獻受肯定,獲卡尼耶獎的獎金9000法郎。
1868年(44歲)由於教育部長德留依的推薦,獲雷自旺·得努爾勛章,並拜謁拿破崙三世。擔任夜間公開講座的博物學,物理學講師。將研究成功的茜草染料工業化。工廠成立不久,德國完成蒜硫胺的化學合成染料,茜草染料工業化的夢想因而破滅。公開講座的授課方式遭保守的教育者、教會反對,遂辭退師范學校教職。
1869年(45歲)在保守派的策動下,德留依辭去教育部部長職位。
歐蘭就時代
1870年(46歲)向米勒借貸,搬到歐蘭就。撫養一家七口,負擔沉重。幸好科學讀物陸續出版,能一點一點還錢。
1871年(47歲)過著著書、觀察昆蟲的生活。這一年,因為發生德、法戰爭,無法按時取得版稅和稿費,生活更加困苦。
1872年(48歲)由於德留依的介紹,化學家提馬致贈顯微鏡。
1873年(49歲)米勒去世。被迫辭去魯基亞博物館館長一職,向市長抗議。獲巴黎愛護動物協會頒發銀牌,有關數學、植物、物理的著作相繼問市。
1877年(53歲)次男朱爾去世,把發現的三種蜂以「朱爾」的拉丁語「伏利渥司」分別命名為伏利渥司土棲蜂、伏利渥司高鼻蜂,伏利渥司穴蜂。
1878年(54)因朱爾的死,深受打擊,身體也大不如前。感染肺炎幾乎死去,幸以堅強的意志力度過難關。
完成《昆蟲記》第1冊(原稿內容包括:推糞球的神聖糞金龜、捕象鼻蟲的瘤土棲蜂、捉短翅螽斯的蘭格道格穴蜂……等)。
阿蘭瑪斯時代
1879年(55歲)因房東將歐蘭就家門前的兩排懸鈴木砍掉,憤而搬家。在隆里尼村外找到理想中的家園,取名為「阿爾瑪斯」(荒地的意思),阿爾瑪斯的庭院中有很多耐旱、多刺的植物,是各種昆蟲的樂園。4月3日由得拉克拉普的出版社發行《昆蟲記)第1冊。往後,大約每三年出版一冊。
1880年(56歲)科學讀物十分暢銷,部分被指定為教科書。在阿爾斯庭院的枯葉堆里,發現大量的花潛金龜幼蟲,於是開始研究觀察他們的生活,退役軍人法比那擔任他的助手。
1881年(57歲)被指定為巴黎學士院的通訊會員(本地會員)。
1882年(58歲)《昆蟲記》第2冊出版。年邁的父親搬來同住。
1885年(61歲)妻子瑪莉去世(64歲)。三女阿萊亞女代母職,處理家務。開始以水彩描繪「蘑菇」圖。
1887年(63歲)與出生隆里尼村的約瑟芬·都提爾(23歲)結婚。成為法國昆蟲學會的通訊會員,並獲贈同學會的得爾費斯獎。
1888年(64歲)約瑟芬產下四男波爾。
1889年(65歲)獲法國學士院最高榮譽的布其·得爾蒙獎,獲金10000法郎。
1890年(66歲)五女波麗奴誕生。
1891年(67歲)四女克蕾兒去世。
1892年(68歲)榮膺比利時昆蟲學會榮譽會員。
1893年(69歲)父親安東奧尼去世(93歲)。開始研究大天蛾不可思議的能力,發現雄蛾能從遙遠的地方找到雌蛾,是因雌蛾發出的一種「訊息發散物」,亦即類似今日所謂的「荷爾蒙」,法布爾稱蛾群聚集家中的5月6日為「大天蛾之夜」,曾將天牛的幼蟲烤來吃,並發射大炮來測試蟬的聽力。
1894年(70歲)榮膺法國昆蟲學會榮譽會員。開始觀察糞金龜、半人小糞金龜、鳥喙象鼻蟲和大毒蠍的習性。
1895年(71歲)么女安娜誕生。
1897年(73歲)在阿爾瑪斯家中自行教育三個年幼的孩子,妻子約瑟芬也一起聽課。
1898年(74歲)次女安得蕾去世。
1899年(75歲)由於市面出現許多仿作,他寫的科學讀物不再被指定為教科書,版稅因此減少,生活再度陷於困境。
1902年(78歲)為了撫養三個稚子,開始取出存放在出版社的版稅和稿費,榮膺俄羅斯昆蟲學會榮譽會員。
1905年(81歲)法國學士院頒發吉尼爾獎,獲贈養老金3000法郎。
1907年(83歲)《昆蟲記》第10冊發行,可是銷路不佳。學生勒格羅博士提出舉辦《昆蟲記》出版30周年慶祝儀式,並發現法布爾老師的生活比他想像中還要清苦。
1908年(84歲)在布羅班斯詩人米斯托拉的努力下,法布爾的貢獻受到肯定,獲贈養老金1500法郎。
1909年(85歲)著《昆蟲記》第11冊(關於螢火蟲、甘藍菜上的青蟲等的研究),身體己十分衰弱,出版詩集。獲阿爾布「布羅班斯詩人」的榮銜。
1910年(86歲)4月3日,在米斯托拉的呼籲下,召集學生、友人、讀者,舉辦慶祝儀式,訂為「法布爾日」,《昆蟲記》由此揚名於世,再度榮獲雷自旺·得努爾勛章(比上一回更晉一級)和養老金兩千法郎。獲斯特克荷爾姆學士院所頒林內獎,收到由國內外寄來的許多捐款,除了地址不明的轉贈貧苦人家外,其他全部致謝函退回。
1912年(88歲)妻子約瑟芬去世(48歲),由阿萊亞和修道院護士安東尼埃奴照顧。公共事業大臣提埃利來訪。
1913年(89歲)波安卡雷總統來訪,代表法國國民向法布爾致意。
1914年(90歲)三男愛彌爾和弟弟弗朗提力克相繼去世。
1915年(91歲)5月,在家人扶持下,坐在椅子上繞庭院一周,最後一次巡視阿爾瑪斯。10月7日,尿毒症加重。10月11日與世長辭。16日,葬於隆里尼墓園,有螳螂、蝸牛等前來送行。
1921年在魯格羅國會議員的奔走努力下,政府買下阿爾瑪斯,以巴黎自然史博物館分館——「阿爾瑪斯·法布爾」名義保存下來,並聘請阿萊亞、波爾管理。
現在,管理此處的是皮那爾·提歐吉。
法布爾出生的家在撒·雷旺小學老師——卡巴爾達夫人的鼓吹下,也以博物館型態保存至今。

❺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在該書中

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等
《昆蟲記》被譯成許多種文字出版。他被譽為「回昆蟲詩人」,答我國也翻譯出版了他的大量作品。它是法布爾以畢生的時間與精力,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為生活以及繁衍種族所進行的斗爭,然後以其觀察所得記入詳細確切的筆記,最後編寫成書。本書還被魯迅稱為「寫昆蟲生活的楷模」。《昆蟲記》十大冊,每冊包含若干章,每章詳細、深刻地描繪一種或幾種昆蟲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

❻ 誰知道法布爾爾《昆蟲記》的主要內容~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僅是一部文學巨著,也是一部科學網路。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為性觀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一書以忠實於法文原著整體風貌及表達特色為選擇原則, 讓中國讀者首次領略《昆蟲記》的真實面目。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跡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跡;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跡中的奇跡。這些奇跡的創造者就是《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法布爾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寫」。在本書中,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 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系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跡,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樣一個奇跡,在人類即將邁進新世紀大門、地球即將迎來生態學時代的緊要關頭,也許會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

《昆蟲記》不僅僅浸淫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爾精神。如果沒有那樣的精神,就沒有《昆蟲記》,人類的精神之樹上將少掉一顆智慧之果。

法布爾以生花妙筆寫成《昆蟲記》,譽滿全球,這部巨著在法國自然科學史與文學史上都有它的地位,這部巨著所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斗爭所表現的妙不可言的、驚人的靈性。法布爾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成果和經歷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為生活以及繁衍種族所進行的斗爭,以人文精神統領自然科學的龐雜實據,蟲性、人性交融,使昆蟲世界成為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學形態,將區區小蟲的話題書寫成多層次意味、全方位價值的巨制鴻篇,這樣的作品在世界上誠屬空前絕後。沒有哪位昆蟲學傢具備如此高明的文學表達才能,沒有哪位作傢具備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蟲學造詣。《昆蟲記》作者被當時法國與國際學術界譽為「動物心理學的創導人」。在晚年法布爾出版了《昆蟲記》最後幾卷,使他不但在法國贏得眾多讀者,即使在歐洲各國,在全世界《昆蟲記》作者的大名也已為廣大讀者所熟悉。文學接尊稱他為「昆蟲世界的維吉爾」,法國學術界和文學界推薦法布爾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可惜沒有等到諾貝爾委員會下決心授予他這儀大獎,這位歌頌昆蟲的大詩人已經瞑目長逝了。

《昆蟲記》被譯成許多種文字出版。他被譽為「昆蟲詩人」,我國也翻譯出版了他的大量作品。

《昆蟲記》是法布爾以畢生的時間與精力,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為生活以及繁衍種族所進行的斗爭,然後以其觀察所得記入詳細確切的筆記,最後編寫成書。《昆蟲記》十大冊,每冊包含若干章,每章詳細、深刻地描繪一種或幾種昆蟲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

❼ 法布爾的昆蟲記簡介

《昆蟲記》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共十卷。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書首次出版。

該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和婚習的昆蟲生物學著作,記錄了昆蟲真實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斗爭時表現出的靈性,還記載著法布爾痴迷昆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等等內容。作者將昆蟲的多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里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

(7)法布爾小時候的故事他寫的什麼是一部不朽的著作擴展閱讀:

創造背景:

法布爾31歲時,獲得自然科學博士學位,這段時間他就先後創作了《植物》、《保爾大叔談害蟲》等系列生物學作品。1854年,法布爾在法國的《自然科學年鑒》上發表了他的《節腹泥蜂觀察記》。三年後,他又發表了關於鞘翅昆蟲變態問題的研究成果,其學術質量之精,理論意義之大,令同行刮目相看。在1879年,他整理20餘年資料而寫成的《昆蟲記》第一卷終於問世。

1880年,法布爾用積攢下的錢購得一老舊民宅,他用當地普羅旺斯語給這處居所取了個雅號——荒石園。年復一年,法布爾穿著農民的粗呢子外套,尖鎬平鏟刨刨挖挖,一座百蟲樂園建成了。他把勞動成果寫進一卷又一卷的《昆蟲記》中。直到1907年,《昆蟲記》第十卷問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昆蟲記

❽ 不朽著作的故事讓我們懂得了什麼

據說雨果創作《巴黎聖母院》僅用了10個月時間。這么短的時間,雨果是怎樣寫作的呢?

當初,書店老闆只給雨果五個月的期限,如果不按時交稿,便要罰款。恰巧,雨果搬家,丟了筆記本,他要求老闆放寬期限,老闆同意再給五個月時間。雨果買了一瓶墨水和一身灰色毛線襯衣,把平時的衣服脫下來,鎖在櫃里,為的是免受出門的誘惑。用他的話來說是「像走進牢房一樣」。此後,吃飯睡覺,從不離開案頭。

創作占據了雨果整個身心,他全神貫注,日夜寫作,不覺得疲乏,終於提前兩周完成了這部不朽的著作。他買來的那瓶墨水恰好用完,最後一滴墨水寫完了最後一行字。

要出色地完成一項工作,必須埋頭苦幹,擺脫外界一切誘惑和干擾,全力以赴。文學創作如此,其他工作也是如此!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