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兩小兒辯日這個故事裡你最喜歡誰為什麼你想對他說什麼

兩小兒辯日這個故事裡你最喜歡誰為什麼你想對他說什麼

發布時間: 2020-11-22 18:22:41

A. 你覺得兩小兒辯日這則故事體現了孔子怎樣的品質請說明理由。

孔子沒有「強不知以為知」,而是本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從而體現孔子謙虛謹慎的科學態度。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敘述了古時候,兩個小孩憑著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從「孔子不能決也」中可以看出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斷。這個故事說明為了認識自然、探求客觀真理,要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也說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學習是無止境的。 附:希望對你有幫助劃分停頓: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y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zhì)乎?」譯文孔子到東邊游學,路上遇見兩個小孩子在激烈的爭論,就上前去詢問他們爭辯的原因。一個小孩子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近,而正午的時候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子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比較遠,而正午的時候距離人比較近。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時像車的車蓬一樣大,到了中午時就如同盤子一般小了,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另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的,到了中午的時候熱得如同把手伸進熱水中,這不是近的就感覺熱,而遠的就覺得涼的道理嗎?」孔子聽了之後不能判斷他們倆誰對誰錯。兩個小孩子笑著對孔子說:「是誰說你見多識廣呢?」
注釋

  1. 東:到東方。

  2. 游:游歷、游學。

  3. 見:看見。

  4. 辯斗:辯論,爭論.

  5. 辯:爭。

  6. 其:代詞,他們。

  7. 故:緣故,原因。

  8. 以:認為。

  9. 始:剛剛,才。

  10. 去:離;距離。

  11. 日中:正午。

  12. 初:剛剛。

  13. 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14. 及:到。

  15. 則:就。

  16. 盤盂:盛物的器皿。圓者為盤,方者為盂。

  17. 為:是。

  18. 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的意思。

  19. 探湯:把手伸向熱水裡。湯,熱水,開水。(古時還特指沐浴時用的熱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氣很熱。

  20. 決:決斷,判定,判斷。

  21. 孰:誰。

  22. 為:同「謂」,說,認為。

  23. 汝:你。

  24. 知:zhì,通假字。「知」通「智」聰明、智慧。

  25. 笑:在這里不是嘲笑,在這里突出了孩子們的天真可愛

  26. 滄滄涼涼:形容清涼而略帶寒意。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
    先寫孔子去東方游學,路上遇到兩小兒辯斗,點明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兩小兒對於太陽在不同時間距離地球遠近這一問題擺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接著寫兩小兒憑借人們日常生活中可以體會的直覺(視覺、觸覺)闡明所持觀點,以反駁對方觀點。最後寫孔子面對兩小兒的爭辯,無法裁決而引起兩小兒的「笑」。全文僅一百來字,卻能給人以多方面的啟示。通過對話描寫來表現人物、展開故事情節是其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從中表現了兩小兒的天真可愛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選編本文的主要意圖,是使學生初步感悟古文的語言特點,同時認識到知識無窮,學無止境。
    字、詞古今含義不同是學習本文的難點。如,「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中「去」為「距離」之意,與現代常用義不同。另外,「孰」「汝」等在現代漢語中很少出現,諸如此類的字詞要讓學生理解。

1.語言簡潔,事中見理。2.善於運用比喻。如寫兩小兒論辯「太陽遠近」這一現象的時候,一方從視覺出發,用兩個比喻「如車蓋」、「如盤盂」,具體說明太陽形狀的大小,結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結論的理由說清了;一方從感覺出發,以「如探湯」作比,結合「日初」和「日中」來說,也把理由說清了。由於作者善於用比喻,語言生動形象,頗有說服力,極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

B. 學弈這個故事給你什麼啟發,兩小兒辯日給你什麼啟發。也就是悟出什麼道理。

學弈這篇文言文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絕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說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圍棋的人,然後講假如讓弈秋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圍棋,學習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後指出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並不是因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別。文言文是古代文化遺產,是古代文明傳承的媒介。從小學開始,讓學生接觸一點文言文,初步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語言特點,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觀點,對加強人文教育,提高他們的語文能力很有好處。選編《學弈》一文的目的,一是因為它的思想內容好,強調學習要專心致志,有利於學生繼承發揚刻苦學習的優良傳統;二是因為它短小精悍,文字較為淺顯……
.其中二個小兒可以從日常的現象中仔細觀察,並得出自己的結論本身就是具有一種鑽研的精神。
2.他們能夠堅持自己的意見而不輕易的動搖自己的觀點,是一種堅持己見的行為。
3.而從孔子身上,可以看出,雖然當時的孔子已經是聲名赫赫,可是依就敢於承認自己對於這個問題的無知,可以說是謙虛的表現,這是作為大家的風范。
4.就問題本身而言,從不同的方面可以得到不同的結論,就是說事物具有二重性,而要得到真理的話,就必須認知其中的規律,這也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必要過程。

C. 《兩小兒辯日》這個故事對你有什麼啟發請選擇一個角度(兩小兒或孔子)簡要談談。

這則故事告訴人們:學問是無止境的。觀察事物、研究問題要全面、細致,用科內學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去容認識奇妙的自然界。

《兩小兒辯日》一文中的兩個小孩各執己見,似乎都有道理,然而,一個是從視覺方面來判斷的,一個是從觸覺方面來判斷的,這兩方面都屬於感性認識。光憑感性認識,有時是不能解決較復雜的問題的;只有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才會揭示事物的本質。

D. 兩小兒辯日,你認為誰說的有道理這個故事給你什麼啟發

我認為從他們的討論來看(不結合科學觀念)都有道理,我覺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要勤於思考,要堅持自己的思想,不要隨波逐流。

支持我的人,愛你們

E. 兩小兒辯日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

1.不能片面地看待問題。
2.要大膽的置疑,哪怕是權威。
3.要仔細觀察,勇於探索
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F. 兩小兒辯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講述了孔子路遇兩個小孩在爭論,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雙方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無法裁決,被兩個小孩笑話。故事體現了兩小兒善於觀察、說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

G. 讀了兩小兒辯日這個故事,你最喜歡誰為什麼

我喜歡孔子,因為他實在,一般被別人捧得很高的人總愛掩蓋自己的過失,孔子卻不是這樣的人

H. 你從《兩小兒辯日》這個故事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兩小兒辯日》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敘述了古時候,兩個小孩憑著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斷。這個故事說明為了認識自然、探求客觀真理,要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也說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學習是無止境 《學奕》作者是孟子,《學奕》通過奕秋教兩個人學下棋的事,說明了在同樣的條件下不同的態度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告訴我們學習要專心致志、絕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I. 兩小兒辯日誰說的有道理為什麼這個故事給你什麼啟示

都不對,因為太陽無論什麼時候離地球的距離都是一樣的,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實事求是。偉大的人也有不知道的。這並不丟人。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