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梁再冰徐志摩與林徽因愛情故事純屬虛構

梁再冰徐志摩與林徽因愛情故事純屬虛構

發布時間: 2020-11-22 19:08:23

A. 林微音,徐志摩,梁思成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

一、有錯別字,應為林徽因。林徽因與梁思成是夫妻,徐志摩與林徽因曾是戀人。
二、簡介:
1、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人,出生於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之一、建築師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

2、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
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十個月即告畢業,獲學士學位,得一等榮譽獎。同年,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濟系。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任光華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前身)、大夏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教授。1930年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
3、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貫廣東新會,生於日本東京,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
梁思成第一任妻子是林徽因,1919年相識,1928年成婚,育有一女(梁再冰)一子(梁從誡);第二任妻子是林洙,1948年相識,1962年再婚。

B. 徐志摩與林徽因是怎樣的一段愛情

是不能,是錯過,是遺憾。
當徐志摩因為林徽因而與妻子張幼儀離婚時,林徽因卻下定了決心結束這段感情,一方面是因為受自己家庭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因為早與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訂婚。
之後,林梁二人結婚,再之後,徐志摩與陸小曼結合。二人終是各有歸屬。
徐志摩飛機失事,林徽因痛苦難抑,但仍與胡適等說,即使徐志摩活著自己也不能再對他改變什麼。發乎情止乎禮吧。盡管有很多人猜疑二人的感情。林徽因帶了飛機上的一塊殘骸,直至死去,仍由梁思成放入其墓中。
二人雖不能相守卻也是情深意切吧。
只是錯過太可惜了。

C. 簡述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愛情故事

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愛情故事:

1921年秋天,他認識了才女林徽因,徐志摩與她交往甚密,並有談論婚嫁之意。於是,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張幼儀提出離婚,認為他們不應該繼續沒有愛情、沒有自由的結婚生活了。

自由離婚,止絕苦痛,始兆幸福,這是徐志摩的單純的理想主義,他在追求著一種理想的人生,因此他為林徽因寫了諸多像《月夜聽琴》、《青年雜詠》、《清風吹斷春朝夢》等表現愛情和人生理想的詩歌,也就構成了他這期詩歌的重要內容。

這期間,林徽因已嫁給梁思成。1931年11月19日准備參加林徽因演講會的徐志摩遭遇墜機事故遇難。

多年以後,林徽因也曾對自己的兒女說:「徐志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像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

D. 誰知道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愛情史

林徽因與徐志摩 在近現代文學史上,「林徽因」這三個字似乎因「徐志摩」這三個字而存在, 而響亮。我是因為讀徐志摩而認識林徽因,然後再因林徽因而認識梁思成的,相信 很大部分讀者也跟我一樣。這樣說來,梁思成的頭上也就籠罩著某種悲劇色彩,讓 我產生些許同情。(事實上,作為梁啟超的大公子,梁思成是1949年後中國建築學 的奠基人,當代最著名的建築系——清華大學建築系就是由梁思成創辦的。但因為 他不搞文學,他的名字少為人知,這跟李四光不如錢鍾書有名是一樣的道理。) 徐志摩也出身望族,按現在的說法是資本家家庭。他父親徐申如是浙江硤山鎮 巨富,經營銀行,是有名的銀行家。按照父親的意願,徐志摩應該子傳父業,因此, 到西方留學時,他讀的是經濟系。但不久他就覺得經濟學與他無緣,他經常與文學 家交往,漸漸荒疏了經濟學,不久即輟學到歐美各國游歷。在倫敦,聽說著名的書 法家兼詩人林長民來了,即上門求教,不意竟因此邂逅林徽因,當即墜入愛河,且 為後世文學史研究者們提供了更多一個研究課題。 與林徽因相見之時,徐志摩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二十四歲的他與林徽因 相比大了八歲,是大哥哥輩的人物了。當時,他的妻子張幼儀與孩子都來了倫敦。 在徐志摩發動多次猛烈攻勢之後,林徽因看似牢固的防線最後決了堤,她是這樣對 他說的:我不是個感情隨意的女子,你必須在我與張幼儀之間作出抉擇。浪漫的徐 志摩即回家告訴張幼儀,准備離婚。張幼儀雖然感到太突然,但仍理智地對待這件 事,隨即帶著孩子往德國留學去了。(徐申如聽說兒子如此對待妻子,氣憤之下宣 布斷絕父子關系,並停止供糧,且將銀行業務及財產交由張幼儀主管。此後這位徐 家大公子就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了。張幼儀的大哥叫張君勱,是民國初政壇風雲 人物,二哥張嘉敖則是當時政府中央銀行總裁)林徽因就這樣當了第三者,這一插 足後果比較嚴重。事實上,徐志摩也做了第三者,因為林徽因當時也已經許配了梁 思成。很有意思的是,作為父親的林長民竟然也同意女兒與徐志摩之間的愛情,渾 忘了自己已經把掌上明珠許配了梁家大公子。 然而,林、徐好景不長,因為不久後林長民游歐時間結束,她只得隨父親歸國, 等徐志摩趕回國時,林徽因已與梁思成訂婚了。徐志摩是梁啟超的學生,在老師面 前,除了剋制自己外,還能做什麼呢?但在遇到陸小曼之前徐一直懷念著林,且總 是梁、林家裡的常客。 梁、林到美國留學後經常有矛盾,激烈的時候,林就給國內的徐志摩寫信,因 為這樣,徐志摩對林一直心存幻想。梁、林學成歸國後任教於東北大學,後因林身 體欠佳,曾在北京西山養病一段時間,梁未在身邊。這一時期,徐經常去西山看望 林。因為這樣一段經歷,後世研究者總以為徐、林之間的關系已經越過雷池了,然 而誰也拿不出證據來。因此,徐、林的感情到底到了哪一步,至今恐怕是個懸案。 不久,徐在北京的舞會上認識了有夫之婦陸小曼,徐再次插足並與陸結婚。徐婚後 並不幸福,甚至很不幸福,又常向朋友傾訴,對象主要是胡適、林徽因和凌叔華等, 直到1931年遇難身忘。林在1931年和1934年分別寫過兩篇紀念徐的文章,真情流露。 應該說,徐志摩對林徽因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沒有徐志摩,林徽因是不會搞 文學的。還在倫敦剛相識之時,徐就經常寫詩給林看,林的兒子梁從誡在《林徽因 文集》中說到,林徽因曾對子女們親口講過,徐寫過很多詩送給林,最有名的是 《偶然》,但是,我們現在看《偶然》這首詩,怎麼都不像是寫給林的,因為徐對 林的存在從來沒有這么灑脫過。當然,如果沒有徐的影響,林在建築方面的成就也 許要大得多,她興趣大廣,無論在哪方面都未能留下傳世之作。 ―― 讀完此文後,覺得徐林之戀不過如此,只要這篇文字不是胡亂塗鴉,這個結論我想並不算草率,徐某不過是一個多情有才的紈絝子弟罷了。並沒有興趣去證明我的觀點,只是覺得,林徽音沒有嫁給他,算是福氣。對徐某人的浪漫和轟轟烈烈並不感冒的我,卻對金岳霖對林徽音的執著感嘆不已: 世人皆知徐志摩苦戀林徽音,殊不知金岳霖(中國現代邏輯學的奠基人)也是暗戀者之一,後來林徽音嫁給梁思成,金岳霖依舊痴心不變,從情場執著的追求者變成夫婦二人最親密的友人。在動盪的幾十年裡,比鄰而居,共度患難歲月,自己竟終身不娶。林徽音去世後,一天,金岳霖突然邀老友到飯店聚會,當天並非什麼特殊日子,大家都覺得很困惑。席間,金岳霖含淚傾倒美酒一杯,坦坦盪盪的說:「今天是徽音的生日。」在座諸位看先生,卻已是滿頭白發。

滿意請採納

E. 林微因與徐志摩的故事

先從年齡上說,徐志摩是1897年出生,按陰歷是1896年。林徽因多大呢,她是1904年出生,按陰歷算比徐志摩小八歲,按陽歷是七歲。徐志摩1918年北大肄業以後去美國留學,後來因為他非常崇拜西方的哲學家羅素,便來到英國留學。到了英國以後,才知道羅素去中國講學去了,這樣他就在倫敦住下來,就在這個時候,認識了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並在林長民家裡認識了林徽因。林徽因當年只有16歲,還是個中學生。這是1920年秋天的事,同年年底,徐志摩就把張幼儀接到英國了,在劍橋大學旁邊一個叫沙士頓的地方住下。當時他們的感情是不太好,可也沒到離婚的程度。一個是已經結婚生子的男人,24歲了;一個是情竇未開的少女,只有16歲,怎麼可能一下子就到了那種程度呢!這期間,徐志摩曾對林徽因表示了一點感情,林徽因見了信驚慌失措,自己不敢給徐志摩回信,由林長民給徐志摩回了封信。現在已經發現了當年林長民給徐志摩的信,信上說:「閣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惑不知何以為答,並無絲毫嘲笑之意,想足下誤解了。」林長民的這種態度,是我們現在的人無法想像的。想想吧,這是八十多年前的事,就是給了現在有點封建意識的家長,那也是要動刀子的。我對你這么好,讓你到我家裡來吃飯,喝茶,你居然打起我女兒的主意來了,這還了得!可林長民沒有這么做。他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是留日的,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又是研究憲法的,他表示能夠理解,信上的意思是說,我的女兒年少,不知該怎樣給你寫信,她沒有不滿意的意思,你別誤解,她讓我代問你好。可見,他們當時實際上沒有到那個程度,就是後來稍有發展,也不過是兩情相悅而已。對這一段朦朦朧朧的感情,林徽因長大以後,也是很懷念的,甚至多少有點覺得對不起徐志摩。現在要探究的是,16歲的林徽因當時有沒有要和男子談戀愛的意思,我的看法是有的。1937年抗戰初期,林徽因到了長沙,心情很是不好,給沈從文寫了封信。因為當時正下著連陰雨,便想到了當年在倫敦時的心境。信上說,那時候爸爸到瑞士國聯開會去了,她一個人住在一個大屋子裡,外面下著雨,白天獨自一人在大房間里看書,晚上一個人坐在一個大飯廳里吃飯,垂著兩條不著地的腿,還有兩條垂肩的發辮。一面吃飯,一面用嘴咬著手指頭哭。這時候,總希望生活中有浪漫的事情發生,或是有個人叩門進來坐在對面同她談話,或是同坐在樓上的火爐邊給她講故事,最要緊的還是有個人來愛她。而實際情況卻是天天在下雨,竟沒有一個浪漫聰明的人走來同她玩。徐志摩是愛過她的,她也感覺到了,只可惜沒有發展下去。後來她多少是有點後悔的。1927年在美國留學時,正好胡適來美國,林徽因給胡適的信上說:請你回國後告訴志摩,我這三年來寂寞受夠了,失望也遇多了。告訴他我絕對不怪他,只有盼他原諒我從前的種種不了解。昨天我把他的舊信一一翻閱了,舊時的志摩現在真真透徹地明白了。過去的就過去了,現在不必提了,我只求永遠紀念著。事實上,在1924年春夏間,他倆的感情是發展到相戀的地步了。真正達到論婚嫁的地步,則是1931年春天,徐志摩到北平教書之後。也就是說,林徽因和徐志摩確實是相戀過的,只是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曲折的,不是那種乾柴烈火,一見面就燒起來的愛情。這樣一說,就知道《人間四月天》里的處理,是多麼荒唐可笑了。 轉自新浪

F. 誰知道徐志摩與林徽因之間的故事

在近現代文學史上,「林徽因」這三個字似乎因「徐志摩」這三個字而存在,

而響亮。我是因為讀徐志摩而認識林徽因,然後再因林徽因而認識梁思成的,相信

很大部分讀者也跟我一樣。這樣說來,梁思成的頭上也就籠罩著某種悲劇色彩,讓

我產生些許同情。(事實上,作為梁啟超的大公子,梁思成是1949年後中國建築學

的奠基人,當代最著名的建築系——清華大學建築系就是由梁思成創辦的。但因為

他不搞文學,他的名字少為人知,這跟李四光不如錢鍾書有名是一樣的道理。)

徐志摩也出身望族,按現在的說法是資本家家庭。他父親徐申如是浙江硤山鎮

巨富,經營銀行,是有名的銀行家。按照父親的意願,徐志摩應該子傳父業,因此,

到西方留學時,他讀的是經濟系。但不久他就覺得經濟學與他無緣,他經常與文學

家交往,漸漸荒疏了經濟學,不久即輟學到歐美各國游歷。在倫敦,聽說著名的書

法家兼詩人林長民來了,即上門求教,不意竟因此邂逅林徽因,當即墜入愛河,且

為後世文學史研究者們提供了更多一個研究課題。

與林徽因相見之時,徐志摩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二十四歲的他與林徽因

相比大了八歲,是大哥哥輩的人物了。當時,他的妻子張幼儀與孩子都來了倫敦。

在徐志摩發動多次猛烈攻勢之後,林徽因看似牢固的防線最後決了堤,她是這樣對

他說的:我不是個感情隨意的女子,你必須在我與張幼儀之間作出抉擇。浪漫的徐

志摩即回家告訴張幼儀,准備離婚。張幼儀雖然感到太突然,但仍理智地對待這件

事,隨即帶著孩子往德國留學去了。(徐申如聽說兒子如此對待妻子,氣憤之下宣

布斷絕父子關系,並停止供糧,且將銀行業務及財產交由張幼儀主管。此後這位徐

家大公子就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了。張幼儀的大哥叫張君勱,是民國初政壇風雲

人物,二哥張嘉敖則是當時政府中央銀行總裁)林徽因就這樣當了第三者,這一插

足後果比較嚴重。事實上,徐志摩也做了第三者,因為林徽因當時也已經許配了梁

思成。很有意思的是,作為父親的林長民竟然也同意女兒與徐志摩之間的愛情,渾

忘了自己已經把掌上明珠許配了梁家大公子。

然而,林、徐好景不長,因為不久後林長民游歐時間結束,她只得隨父親歸國,

等徐志摩趕回國時,林徽因已與梁思成訂婚了。徐志摩是梁啟超的學生,在老師面

前,除了剋制自己外,還能做什麼呢?但在遇到陸小曼之前徐一直懷念著林,且總

是梁、林家裡的常客。

梁、林到美國留學後經常有矛盾,激烈的時候,林就給國內的徐志摩寫信,因

為這樣,徐志摩對林一直心存幻想。梁、林學成歸國後任教於東北大學,後因林身

體欠佳,曾在北京西山養病一段時間,梁未在身邊。這一時期,徐經常去西山看望

林。因為這樣一段經歷,後世研究者總以為徐、林之間的關系已經越過雷池了,然

而誰也拿不出證據來。因此,徐、林的感情到底到了哪一步,至今恐怕是個懸案。

不久,徐在北京的舞會上認識了有夫之婦陸小曼,徐再次插足並與陸結婚。徐婚後

並不幸福,甚至很不幸福,又常向朋友傾訴,對象主要是胡適、林徽因和凌叔華等,

直到1931年遇難身忘。林在1931年和1934年分別寫過兩篇紀念徐的文章,真情流露。

應該說,徐志摩對林徽因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沒有徐志摩,林徽因是不會搞

文學的。還在倫敦剛相識之時,徐就經常寫詩給林看,林的兒子梁從誡在《林徽因

文集》中說到,林徽因曾對子女們親口講過,徐寫過很多詩送給林,最有名的是

《偶然》,但是,我們現在看《偶然》這首詩,怎麼都不像是寫給林的,因為徐對

林的存在從來沒有這么灑脫過。當然,如果沒有徐的影響,林在建築方面的成就也

許要大得多,她興趣大廣,無論在哪方面都未能留下傳世之作。

――

讀完此文後,覺得徐林之戀不過如此,只要這篇文字不是胡亂塗鴉,這個結論我想並不算草率,徐某不過是一個多情有才的紈絝子弟罷了。並沒有興趣去證明我的觀點,只是覺得,林徽音沒有嫁給他,算是福氣。對徐某人的浪漫和轟轟烈烈並不感冒的我,卻對金岳霖對林徽音的執著感嘆不已:

世人皆知徐志摩苦戀林徽音,殊不知金岳霖(中國現代邏輯學的奠基人)也是暗戀者之一,後來林徽音嫁給梁思成,金岳霖依舊痴心不變,從情場執著的追求者變成夫婦二人最親密的友人。在動盪的幾十年裡,比鄰而居,共度患難歲月,自己竟終身不娶。林徽音去世後,一天,金岳霖突然邀老友到飯店聚會,當天並非什麼特殊日子,大家都覺得很困惑。席間,金岳霖含淚傾倒美酒一杯,坦坦盪盪的說:「今天是徽音的生日。」在座諸位看先生,卻已是滿頭白發。

G. 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故事

徐志摩寫給林徽因的詩---《偶然》寫的真好我是天空里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

H. 有誰知道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間的事跡

《人間四月天》里提到,徐志摩和林徽因在倫敦相識,相識不久便相戀,兩個人一起坐船在康河裡遊玩。從一幅劇照上可以看到,徐志摩和林徽因坐在船上,徐志摩還摟著林徽因的肩膀,十分親熱的樣子。還有一幅,徐志摩騎著自行車,林徽因坐在自行車的前樑上。有人覺得很美,我看了只覺得惡心,這是把現代小青年那種流氓阿飛行徑,安到徐志摩的頭上了。我絕不保守,我是說,徐林之間的戀情,絕不是這個樣子。

先從年齡上說,徐志摩是1897年出生,按陰歷是1896年。林徽因多大呢,她是1904年出生,按陰歷算比徐志摩小八歲,按陽歷是七歲。徐志摩1918年北大肄業以後去美國留學,後來因為他非常崇拜西方的哲學家羅素,便來到英國留學。到了英國以後,才知道羅素去中國講學去了,這樣他就在倫敦住下來,就在這個時候,認識了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並在林長民家裡認識了林徽因。林徽因當年只有16歲,還是個中學生。這是1920年秋天的事,同年年底,徐志摩就把張幼儀接到英國了,在劍橋大學旁邊一個叫沙士頓的地方住下。當時他們的感情是不太好,可也沒到離婚的程度。一個是已經結婚生子的男人,24歲了;一個是情竇未開的少女,只有16歲,怎麼可能一下子就到了那種程度呢!

這期間,徐志摩曾對林徽因表示了一點感情,林徽因見了信驚慌失措,自己不敢給徐志摩回信,由林長民給徐志摩回了封信。現在已經發現了當年林長民給徐志摩的信,信上說:「閣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惑不知何以為答,並無絲毫嘲笑之意,想足下誤解了。」

林長民的這種態度,是我們現在的人無法想像的。想想吧,這是八十多年前的事,就是給了現在有點封建意識的家長,那也是要動刀子的。我對你這么好,讓你到我家裡來吃飯,喝茶,你居然打起我女兒的主意來了,這還了得!可林長民沒有這么做。他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是留日的,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又是研究憲法的,他表示能夠理解,信上的意思是說,我的女兒年少,不知該怎樣給你寫信,她沒有不滿意的意思,你別誤解,她讓我代問你好。可見,他們當時實際上沒有到那個程度,就是後來稍有發展,也不過是兩情相悅而已。

對這一段朦朦朧朧的感情,林徽因長大以後,也是很懷念的,甚至多少有點覺得對不起徐志摩。現在要探究的是,16歲的林徽因當時有沒有要和男子談戀愛的意思,我的看法是有的。

1937年抗戰初期,林徽因到了長沙,心情很是不好,給沈從文寫了封信。因為當時正下著連陰雨,便想到了當年在倫敦時的心境。信上說,那時候爸爸到瑞士國聯開會去了,她一個人住在一個大屋子裡,外面下著雨,白天獨自一人在大房間里看書,晚上一個人坐在一個大飯廳里吃飯,垂著兩條不著地的腿,還有兩條垂肩的發辮。一面吃飯,一面用嘴咬著手指頭哭。這時候,總希望生活中有浪漫的事情發生,或是有個人叩門進來坐在對面同她談話,或是同坐在樓上的火爐邊給她講故事,最要緊的還是有個人來愛她。而實際情況卻是天天在下雨,竟沒有一個浪漫聰明的人走來同她玩。

徐志摩是愛過她的,她也感覺到了,只可惜沒有發展下去。後來她多少是有點後悔的。1927年在美國留學時,正好胡適來美國,林徽因給胡適的信上說:請你回國後告訴志摩,我這三年來寂寞受夠了,失望也遇多了。告訴他我絕對不怪他,只有盼他原諒我從前的種種不了解。昨天我把他的舊信一一翻閱了,舊時的志摩現在真真透徹地明白了。過去的就過去了,現在不必提了,我只求永遠紀念著。事實上,在1924年春夏間,他倆的感情是發展到相戀的地步了。真正達到論婚嫁的地步,則是1931年春天,徐志摩到北平教書之後。也就是說,林徽因和徐志摩確實是相戀過的,只是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曲折的,不是那種乾柴烈火,一見面就燒起來的愛情。這樣一說,就知道《人間四月天》里的處理,是多麼荒唐可笑了。
有一件事,可以驗證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間的感情有多深。徐志摩1931年11月19日在濟南附近的黨家莊飛機失事遇難,梁思成從北平趕去處理喪事,從現場撿了一塊燒焦了的木頭。那個時候的飛機不像現在的,有些部分是木頭的。他撿了一塊飛機殘骸拿回去給了林徽因,林徽因非常悲痛,就把這塊木頭掛在卧室的床頭。直到她1955年去世,一直就這么掛著。她覺著,她是愛徐志摩的,徐志摩又是為了趕回來聽她的演講而死的,她就要用這種方式紀念他。這在我們現在,幾乎是不可想像的。在這點上,我是說在感情的純潔與執著上,在對崇
高感情的理解上,我們是失敗的。我個人認為是這樣的。比如說,一個男子,你的妻子愛著一個她過去的戀人,當然他們之間什麼事也沒有,就是喜歡他或感謝他,兩人是很好的朋友。有一天,你妻子的朋友因飛機失事而死,你會不會替她去處理他的喪事。而且因為你知道自己的妻子喜歡他,所以一定要在現場替她揀上一塊飛機的殘骸,然後送給你妻子保存,而你妻子呢,對他又特別地喜歡,雖然你是我的丈夫,雖然每天晚上和你都在這張床上躺著,還是要把這塊飛機的殘骸恭恭敬敬地掛在牆上。我相信我們中間極少有人能做到,能做到的是神仙,但是他們確實做到了。

有人或許會說,反正徐志摩已經死了,她只是這樣懷念他,又不會出別的什麼事。這樣優秀的女人,肯定對她的丈夫不會有二心的。其實,她對他的丈夫是有二心的,但是她做得非常光明磊落。

學者金岳霖,是中國第一流的哲學家。大概是1932年夏天,也就是徐志摩死了沒多久,有一天,梁思成從河北寶坻考察古建築回來,林徽因哭喪著臉說:思成,我痛苦極了,我現在同時愛上了兩個人,我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該怎樣辦才好。梁思成一聽就知道出了什麼事,知道林徽因愛上了金岳霖,想跟他分手又捨不得。

這時候梁家住在北平東總布胡同,金岳霖就住在梁家後院,另有旁門出入。起初也許只是好朋友住鄰居,交往久了才愛上的。金岳霖受過西方教育,生活很講究,他家的廚師做麵包做得好,每天早上就給林徽因送過去,沒事了就過到梁家在一起喝茶聊天。金岳霖喜歡林徽因,梁思成是知道的,但他不知道林徽因喜歡金岳霖到了這個地步。聽了妻子的話,梁思成半天都說不出話來,全身的血液凝固住了,連呼吸都困難了。一面感到痛苦,一面又感欣慰,欣慰的是妻子很坦誠,沒有把他當成個傻子。想了一夜,他把自己和金岳霖比了又比,覺得自己不如金岳霖,林徽因跟金岳霖結合會幸福的。第二天他跟林徽因說了自己的想法,同時說,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老金,我祝你們永遠幸福。當時兩個人都哭了。林徽因把梁思成的話告訴了金岳霖,說梁思成說這個事情一切由我來決定,我要是喜歡你的話,他是可以離婚的。金岳霖說,思成能說這個話,可見他是真正愛著你,不願你受一點點委屈,我不能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退出吧。

從此以後,金岳霖就成了「游牧民族」了。這是我的說法,叫「逐林木而居」。游牧民族不是「逐水草而居」嗎?林徽因姓林,金岳霖總是住在林家後院或是隔壁,林徽因到了哪兒他就到哪兒,還不是「逐林木而居」,還不是成了「游牧民族」嗎?

金岳霖此後終生未娶,一直到八十多歲去世,還是林徽因的兩個兒子給他送終的。他們之間的這種感情,這種思想境界,咱們這些俗人,想都不敢想。只能說人家太完美太高尚,我們太庸俗太卑鄙了。當時他們三個人相處得非常好,甚至抗戰以後,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四川李庄,金岳霖在昆明西南聯大,放了假以後就住在梁家。有時候我認為,我們這代人對上一代人,尤其是那些留學歐美的知識分子的感情是理解不了的。上一代人,新文化運動時期的那些人物的感情,我自己只有佩服的份。人家就是受過文明教育的,是文明到骨頭里的。所以說,我看了《人間四月天》的劇本,覺得王蕙玲女士也許是個好的劇作家,但對二三十年代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那一茬知識分子根本就不了解。

我說的都是根據真正的歷史資料推斷出來的。不信的話,大家可以到圖書館借這些書看看,比如《林徽因文集》里就有給胡適的信,還有給沈從文的信。

-----------------------------
另外樓主請再看這篇文章,是林徽因的女兒所寫

梁再冰:徐志摩與林徽因「愛情故事」純屬虛構
http://news.163.com/05/1213/15/24S6132M00011246.html

I. 金岳霖梁思成徐志摩與林徽因的愛情故事

他們幾個很糾結的故事啊。
金岳霖和梁思成都喜歡林徽因,林徽因呢,兩個都喜歡上了,所以她對梁思成坦白,然後梁思成說你要是愛老金,我就祝福你們。林徽因聽了很是感動,心裡就默默做出選擇了。金岳霖也就主動放棄了,然後成了他們兩個的鄰居兼好友,平時兩人吵架也找金岳霖評論。很難得,金岳霖默默地以朋友的身份守在林徽因的身邊很多年。
其中有個感人的小故事:在林徽因去世很多年後,梁思成也續了弦。有一天平時從不請客的金岳霖突然把所有的好友都請到大飯店去吃飯,大家都很詫異,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知道最後金岳霖才說,今天是徽因的生日。在場的朋友無不落淚,為了金岳霖的執著。
然後再來說徐志摩。
徐志摩是在英國留學時遇到林徽因的,然後就一眼愛上了她。而林徽因也為徐志摩的風度和學識所傾倒。但當林徽因知道徐志摩已經有了妻子(張幼儀)並有了孩子時,毅然地離開了他回國了。徐志摩就從英國追回國來,但是林徽因已經和梁思成訂婚了,就不了了之了。後來徐志摩又遇上了陸小曼,發生了後面的事。樓主想知道的話,可以再追問。我對他們幾個的故事很感興趣,所以比較了解。

J. 知道徐志摩和林徽因故事的朋友進來~!

林徽因沒嫁給徐志摩,主要原因是,以身世而論,林家是名門,徐家不過是當地有錢的商人,再就是,畢竟兩人相差八歲(公歷是七歲),以1922年徐志摩回國時的年齡而論,徐已二十六歲,林才十八歲。徐結過婚,且有一子,林還是個姑娘。但是,林一生都懷念她與徐志摩的感情。徐死後,林曾寫文章寫詩紀念,一點都不迴避與徐的感情。
徐志摩與梁思成競爭,明顯處於劣勢。梁思成與林徽因兩家的父親是摯友,門當戶對,其婚戀關系由大人商定;徐志摩曾有過婚史,為與張幼儀離婚鬧得父子不和,外面輿論沸揚揚;林徽因雖然在文學上追求浪漫,但在生活上還是希望穩定、踏實,而自己正好具備了這種品質。梁思成在娶得林徽因上佔了天時、地利、人和。同時,梁思成也懂得:僅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世間美好的事物,是要付出巨大地努力和代價才可能獲得,自己一定要抓住機會,抓住林徽因的心,守住林徽因的愛。1923年梁思成遭遇了一場車禍,使得他和林徽因的感情有了突破。那段時間,林徽因每天都到醫院里來看望他,並且落落大方地坐在床邊和梁思成熱心地交談,隨後確立了關系。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