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詩芙蓉樓送辛奸石灰吟鳥鳴澗江畔獨步尋花的故事
A. 七步詩,鳥鳴澗等是什麼類型的古詩
七步詩:哲理;
鳥鳴澗:繪景;
芙蓉樓送辛漸:贈別;
江畔獨步尋花:繪景;
石灰吟:勵志;
竹石:勵志;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敘事;
己亥雜詩(第二百二十首):哲理;
浣溪沙:繪景;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贈別。
七步詩、
鳥鳴澗、
芙蓉樓送辛漸、
江畔獨步尋花、
石灰吟、
竹石、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己亥雜詩:唐詩
浣溪沙、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宋詞。
B. 六年級語文下古詩詞背誦理解分析(七步詩;鳥鳴澗;芙蓉樓送辛漸;江畔獨步尋花;石灰吟;竹石...)
七步詩 【三國•魏】 曹植
煮豆持作羹gēng,漉lù菽shū以為汁。萁qí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①持:用來。②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③漉:過濾。④菽:豆。⑤萁:豆類植物脫粒後剩下的莖。⑥釜:鍋。)
譯文:鍋里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來作羹;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裡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鳥鳴澗 【唐】 王維 體裁:【五絕】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①澗:夾在兩山間的流水。②閑:安靜。③時:時而,偶爾。)
譯文:在這個寂無人聲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輕輕飄落在靜靜的夜晚,使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驚動了正在樹叢棲息的山鳥,它們清脆的叫聲在空曠的山澗中傳響。
芙蓉樓送辛漸 【唐】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①芙蓉樓: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城樓。②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③吳:三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④平明:清晨。⑤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的山為楚山。⑥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在玉壺之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純潔。)
譯文: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里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污。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xī,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①江畔:江邊。②獨步尋花:一個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③蹊:小路。④恰恰:這里形容鳥叫聲和諧動聽。)
譯文:黃四娘家的周圍的小路上開滿了繽紛的鮮花,千朵萬朵的鮮花壓得枝條都低低彎下了身。嬉鬧的彩蝶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婉轉動人。
《石灰吟》 【明】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①吟: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②若:好像。③等閑:平常。④清白:指高尚節操。)
譯文:經過千萬次錘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燒也視平常事一樣。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懼,只為把一片清白長留人間。
竹石 【清】鄭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①任:任憑。②爾:你。)
譯文: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經受了千萬種磨難打擊,它還是那樣堅韌挺拔;不管是哪個方向的風,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讓它屈服。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jì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①聞:聽說。②官軍:指唐王朝的軍隊。③漫:隨意地,胡亂地。④青春:指春天的景物。作者想像春季還鄉,旅途有宜人景色相伴。)
譯文:劍門關外忽然聽說官軍收復薊北的喜訊,激動的淚水忍不住灑滿了衣裳。回頭看妻兒的愁容早已不見,胡亂收拾著詩書不由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須有好酒助興,美好的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別的故鄉。恨不得馬上動身從巴峽穿過巫峽,便可以從襄陽轉向洛陽。
己亥hài雜詩 【清】龔自珍(這首是《已亥雜詩》中的第220首)
九州生氣恃shì風雷,萬馬齊喑yīn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dǒu sǒu,不拘一格降人才。
(①九州:中國。②生氣:生氣勃勃的局面。③恃:依靠。④喑:啞。萬馬齊喑:比喻。⑤究:終究,究竟。⑥抖擻:振作精神。)
譯文:只有風雪激盪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出勃勃生氣,然而社會政治毫無生氣終究是一種悲哀。我奉勸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規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浣溪沙 【宋】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①浸:泡在水中。②瀟瀟:形容雨聲。③子規:布穀鳥。④無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時代。⑤白發:老年。⑥唱黃雞:感慨時光的流逝。)
譯文:山下溪水潺湲,溪邊的蘭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夾道的沙石小路,經過春雨的沖刷,潔凈無泥。時值日暮,松林間的杜鵑在瀟瀟細雨中啼叫著。誰說人生只會變老,不能再次變得年輕?門前的溪水還能東流轉為西行!不要因為自己老了就消極悲觀,人生也會返老還童。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①鮑浩然:詩人的朋友。②水是眼波橫: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③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④眉眼盈盈處:山水交匯處。)
譯文:水好像是眼波橫流,山好像是眉峰攢聚。要問遠行的人去哪裡?有山有水風景很美的地方。才送春天歸去了,又要送君(鮑浩然)回去了。要是到江南趕上春天,千萬要把春天留住。
C.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書後的10首古詩
一.七步詩:
曹植
煮豆來持作羹,自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持:用來。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
漉(lù):過濾。
菽(shū):豆。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類植物脫粒後剩下的莖。
釜:鍋。
燃:燃燒,
本:原本。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殘害全詩表達了曹植對兇殘的不滿。
泣:小聲哭。
何:何必。
二.鳥鳴澗:
作者:(唐)
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注釋譯文
夜晚人都安靜了下來,只覺得桂花簌簌飄落。
寂靜使春夜裡的山更讓人覺得空空盪盪。
月亮出來了,小鳥竟然被月光驚動。
時時發出的鳴叫在山澗中回響。
【注釋】
鳥鳴澗:地名,在王維朋友的家附近。
澗:夾在兩山間的流水。
閑:安靜、悠閑,含有人聲寂靜的意思。
空:空寂、空空盪盪。
月出:月亮出來。
時:時而;偶爾。
鳴:啼叫;鳴啼。
驚:驚動。
【譯文】
在這個寂無人聲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輕輕飄落在地上。靜靜的夜晚,使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驚動了正在樹叢棲息的山鳥,它們清脆的叫聲不時地在空曠的山澗中傳響
D. 《七步詩》《鳥鳴澗》《芙蓉樓送辛漸》《江畔獨步尋花》《石灰吟》《竹石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己亥雜詩》
《七步詩》
鍋里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過後,留下豆汁來做成羹,把豆渣壓干做成豆豉。豆莖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里哭泣。你我本來是同條根上生出來的,你又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我呢?
《 鳥鳴澗》
春山的夜晚寂靜無聲,桂花不知不覺地凋落,寂靜使春夜裡的山更讓人覺得空空盪盪。月亮出來了,竟驚動了正在棲息的小鳥,山澗中時不時地傳出一陣陣清脆的鳥鳴聲。
芙蓉樓送辛漸
昨天晚上,透著寒意的雨灑落大地,迷濛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清晨當我送別友人的時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樣孤獨寂寞。洛陽的親朋好友如果向你問起我,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一顆珍藏在玉壺中的冰一般晶瑩純潔。
江黃四娘家周圍的小路旁開滿了鮮花, 千朵萬朵鮮花把枝條都壓得低垂了。 蝴蝶在花叢中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 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在花間不斷歡唱。 畔獨步尋花
石灰吟
(石頭)只有經過多次撞擊才能從山上開采出來。它把烈火焚燒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竹石
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鬆,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縫中。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麼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經受得住,仍然堅韌挺拔,頑強地生存著。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門關以南的四川,忽然傳來收復薊北的消息,初聽到這個消息驚喜得涕淚交流,沾濕了衣裳。回過頭來再看妻子和兒女,平日的憂愁已不知跑到何處去了;我胡亂地捲起詩書高興得幾乎要發狂。白天里我要放聲歌唱,縱情暢飲;美好的春景正好伴著我返回故鄉。我們要立即動身,從巴峽乘船,穿過巫峽,順流直下到達湖北襄陽,再從襄陽北上,直奔洛陽。
己亥雜詩
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概。一方面,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雲,往事如煙;另一方面,離別是輕松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裡另有一番作為。這樣,離別的愁緒就和回歸的喜悅交織在一起,既有「浩盪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詩的後兩句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議論。「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兩句詩言外之意是說,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程和命運。「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鴉片戰爭爆發後,他多次給駐防上海的江西巡撫梁章鉅寫信,商討國事,並希望參加他的幕府,獻計獻策。可惜詩人不久就死在丹陽書院(年僅50歲),無從實現他的社會理想了,令人嘆惋。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筆鋒一轉,由抒發離別之情轉入抒發報國之志。並反用陸游的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並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但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充分表現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
E. 七步詩 鳥鳴澗 江畔獨步尋花 石灰吟 竹石 問官軍收河南河北 己亥雜詩 這幾首詩分別是什麼類型的詩!
七步詩:詠物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
鳥鳴澗:寫景詩,這首詩主要寫春山夜靜。花落,月出,鳥鳴,都是動的,作者用的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收到「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
江畔獨步尋花:寫景詩,惟妙惟肖地狀出看花人為美景陶醉、驚喜不已的感受。聲音的效用極有助於心情的表達。
石灰吟:寫景詩,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問官軍收河南河北:抒情詩,詩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瀉。
己亥雜詩:龔自珍有兩首最常見的:1、浩盪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抒情詩,作者自比脫離官場。如天涯漂泊的心緒,托物言志的手法,對理想的堅定追求,高度的愛國熱忱。2、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政治詩。它獨辟奇境,別開生面,呼喚著變革,呼喚未來。
F. 七步詩,鳥鳴澗,芙蓉樓送辛漸……這十首古詩詞所表達的情感
1、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殘酷斗爭和詩人自身處境艱難,沉鬱憤激的感情.
2、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表現作者閑適處得的情感.
3、表現詩人送別時的凄寒孤寂之情和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
4、江畔散步賞花,輕松愉悅.
5、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七步詩》原文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七步詩》後人縮寫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石灰吟
[明] 於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青白在人間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鳥鳴澗》
王維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G. 七步詩,鳥鳴澗等是什麼類型的古詩
七步詩:哲理;
鳥鳴澗:繪景;
芙蓉樓送辛漸:贈別;
江畔獨步尋花:繪景;
石灰吟:勵志;
竹石:勵志;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敘事;
己亥雜詩(第二百二十首):哲理;
浣溪沙:繪景;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贈別。
七步詩、
鳥鳴澗、
芙蓉樓送辛漸、
江畔獨步尋花、
石灰吟、
竹石、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己亥雜詩:唐詩
浣溪沙、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宋詞。
H. 求《鳥鳴澗》、《江畔獨步尋花》、《石灰吟》、《竹石》、《芙蓉樓送辛漸》和《七步詩》這幾首故事的意思
《鳥鳴澗》
這首詩全春山之靜。「靜」被詩人強烈的感受到了。為什麼呢?是由於「人閑」,也就是人靜。人靜緣於心靜,所以覺察到桂花的墜落。
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景,襯托出春澗的幽靜。
鳥鳴澗,是一處風景極優美的地方。澗,是山澗,夾在兩山間的溪溝。 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山夜晚異常幽靜的景象。詩的大意說:在寂靜沒有人聲的 環境里,桂花自開自落,好像可以感覺到桂花落地的聲息。夜靜更深的時候, 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無所有。月亮剛出,亮光一顯露,驚動了樹上宿 的小鳥,它們在春澗中不時地鳴叫幾聲。
這首詩主要寫春山夜靜。花落,月出,鳥鳴,都是動的,作者用的是以動 襯靜的手法,收到「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
「閑」說明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擾,說明詩人內心的閑靜。有此作為前提,細微的桂花從枝上落下,才被覺察到了。詩人能發現這種「落」,或僅憑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觸覺,或憑聲響,或憑花瓣飄墜時所發出的一絲絲芬芳。總之,「落」所能影響於人的因素是很細微的。而當這種細微的因素,竟能被從周圍世界中明顯地感覺出來的時候,詩人則又不禁要為這夜晚的靜謐和由靜謐格外顯示出來的空寂而驚嘆了。這里,詩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環境氣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寫空靈閑靜的環境和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細細地啼聽花落鳥鳴的天籟,他的內心寧靜淡泊,但又富於幽雅情致。靜到極處的自然在詩人筆下有聲有色,生意盎然。月出無聲,而山鳥驚飛,這是動靜相襯的藝術佳境。《而庵說唐詩》:"右丞精於禪理,其詩皆合聖教。"《唐詩箋注》:"閑事閑情,妙以閑人領此閑趣。"《詩法易簡錄》:"鳥鳴,動機也;澗,狹境也。而先著'夜靜春山空'五字於其前,然後點出鳥鳴澗來,便覺有一種空曠寂靜景象,因鳥鳴而愈顯者,流露於筆墨之外。一片化機,非復人力可到。"
《江畔獨步尋花》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後,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一組七首絕句,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點明尋花的地點。「蹊」是小路。「花滿蹊」是說繁花將小路都蓋住了,連成片了。次句「千朵萬朵壓枝低」。「千朵萬朵」形容數量之多。「壓枝低」中的「壓」和「低」兩個字用得十分貼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春花密密層層,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這句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第三句「留連戲蝶時時舞」。「留連」是形容蝴蝶飛來飛去捨不得離開的樣子。這句從側面寫出春花的鮮艷芬芳。其實詩人也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所吸引而留連忘返。第四句「自在嬌鶯恰恰啼」。「嬌」是形容鶯歌柔美圓潤。「恰恰啼」是說正當詩人前來賞花時,黃鶯也在鳴叫。只因為詩人內心歡愉,所以想當然地認為黃鶯特意為自己歌唱。這與上句說彩蝶留連春花一樣,都是移情於物的手法。由於詩人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這首小詩讀起來就更親切有味。
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西郭草堂,在飽經離亂之後,開始有了安身的處所,詩人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開的時節,他獨自沿江畔散步,情隨景生,一連成詩七首。此為組詩之六。
首句點明尋花的地點,是在「黃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詩,生活情趣較濃,頗有民歌味。次句「千朵萬朵」,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壓枝低」,描繪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景色宛如歷歷在目。「壓」、「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確、生動。第三句寫花枝上彩蝶蹁躚,因戀花而「留連」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鮮妍。花可愛,蝶的舞姿亦可愛,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連」起來。但他也許並未停步,而是繼續前行,因為風光無限,美景尚多。「時時」,則不是偶爾一見,有這二字,就把春意鬧的情趣渲染出來。正在賞心悅目之際,恰巧傳來一串黃鶯動聽的歌聲,將沉醉花叢的詩人喚醒。這就是末句的意境。「嬌」字寫出鶯聲輕軟的特點。「自在」不僅是嬌鶯姿態的客觀寫照,也傳出它給人心理上的愉快輕松的感覺。詩在鶯歌「恰恰」聲中結束,饒有餘韻。讀這首絕句,彷彿自己也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條通往「黃四娘家」的路上,和詩人一同享受那春光給予視聽的無窮美感。
此詩寫的是賞景,這類題材,盛唐絕句中屢見不鮮。但象此詩這樣刻畫十分細微,色彩異常穠麗的,則不多見。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尋李九庄》),「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王昌齡《春宮怨》),這些景都顯得「清麗」;而杜甫在「花滿蹊」後,再加「千朵萬朵」,更添蝶舞鶯歌,景色就穠麗了。這種寫法,可謂前無古人。
其次,盛唐人很講究詩句聲調的和諧。他們的絕句往往能被諸管弦,因而很講協律。杜甫的絕句不為歌唱而作,純屬誦詩,因而常常出現拗句。如此詩「千朵萬朵壓枝低」句,按律第二字當平而用仄。但這種「拗」決不是對音律的任意破壞,「千朵萬朵」的復疊,便具有一種口語美。而「千朵」的「朵」與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雖同屬仄聲,但彼此有上、去聲之別,聲調上仍具有變化。詩人也並非不重視詩歌的音樂美。這表現在三、四兩句雙聲詞、象聲詞與疊字的運用。「留連」、「自在」均為雙聲詞,如貫珠相聯,音調宛囀。「恰恰」為象聲詞,形容嬌鶯的叫聲,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聽覺形象。「時時」、「恰恰」為疊字,即使上下兩句形成對仗,又使語意更強,更生動,更能表達詩人迷戀在花、蝶之中,忽又被鶯聲喚醒的剎那間的快意。這兩句除卻「舞」、「鶯」二字,均為舌齒音,
這一連串舌齒音的運用造成一種喁喁自語的語感,惟妙惟肖地狀出看花人為美景陶醉、驚喜不已的感受。聲音的效用極有助於心情的表達。
在句法上,盛唐詩句多天然渾成,杜甫則與之異趣。比如「對結」(後聯駢偶)乃初唐絕句格調,盛唐絕句已少見,因為這種結尾很難做到神完氣足。杜甫卻因難見巧,如此詩後聯既對仗工穩,又饒有餘韻,使人感到用得恰到好處:在賞心悅目之際,聽到鶯歌「恰恰」,不是更使人陶然神往么?此外,這兩句按習慣文法應作:戲蝶留連時時舞,嬌鶯自在恰恰啼。把「留連」、「自在」提到句首。
《石灰吟》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發自己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和不同流合污與惡勢力斗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經過千萬次錘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燒也視平常事一樣。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懼,只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頭的顏色那樣青白分明,現在多用「清白」)長留人間。
《竹石》
這是一首是在竹石圖上的題畫詩,作者詠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對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寫,而是蘊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實寫竹子,贊頌的卻是人。詩人屹立的青山,堅硬的岩石為背景而基礎,說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萬擊」。「堅勁」則正是這個歷經風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徵的人的真實寫照。因此,可以說,詩歌通過歌詠竹石,塑造了一個百折不撓,頂天立地的強者的光輝形象。全詩清新流暢,感情真摯,語言雖然通俗但意義深刻而意味深長。
《芙蓉樓送辛漸》
本詩寫於唐開元二十九年之後,詩中提的芙蓉樓原名西北樓,在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江雨蒼茫中,詩人送別了即將回到洛陽的友人,雖然正處於眾口毀謗的惡劣處境之中,但他看到的是水天相接的吳江楚山,心中明朗,並無一絲凄風冷雨,他托友人告知洛陽的親朋們:他有的仍然是一顆純潔的玉壺冰心。
精巧的構思與深婉的用意溶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七步詩》
這來自三國典故,曹丕做了皇帝以後, 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做不到就將行以大法(處死),而曹植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而說出六句詩來,就是上面的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後人稱之為《七步詩》。據說曹丕聽了以後「深有慚色"不僅因為曹植在詠詩中體現了非凡的才華,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領,使得文帝自覺不如,而且由於詩中以淺顯生動的比喻說明兄弟本為手足,不應互相猜忌與怨恨,曉之以大義,自然令文帝羞愧萬分,無地自容。
I. 《七步詩》《鳥鳴澗》《芙蓉樓送辛漸》《江畔獨步尋花》《石灰吟》《竹石》《聞官
《七步詩》原文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七步詩》後人縮寫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石灰吟
[明] 於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青白在人間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鳥鳴澗》
王維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J. 關於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課後10首古詩詞
我也是六年復級的,我們老制師剛剛教完課
七步詩的中心:表達了詩人對手足相殘的悲憤,也發出了理直氣壯的斥責
鳥鳴澗的中心:表達了作者對山中春景的喜愛之情
芙蓉樓送辛漸的中心:表明了詩人藐視庸俗的功名利祿,不向排擠陷害自己的惡勢力屈服,永保高潔品質的崇高氣節
江畔獨步尋花的中心: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幸福的無限嚮往
石灰吟的中心:表現了詩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竹石的中心:表達了詩人那種堅韌勁拔,不畏艱險,剛正不阿的品質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中心: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之情
己亥雜詩的中心:表達了詩人希望社會變革和期待人才輩出的強烈願望
浣溪沙的中心:體現了自己不服衰老,執著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情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的中心:表達了作者對好友歸鄉與家人團聚的美好祝願
打得很辛苦的,採納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