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冊共工觸而不周之山這個故事解說了一種什麼自然現象
⑴ 中外神話傳說的神話故事如何解說日月星辰東升西落的自然現象
傳說是水神共工撞斷天柱的緣故,共工成了正義的象徵。女媧修補好天宇以後,好長時間日月星辰地運行都很正常。可是後來一場戰爭打亂了這個局面。交戰的雙方是水神共工和天帝。
這時,整個宇宙又發生了一場大變動,西北面的天空因為沒有不周山的支撐,傾斜下來,日月星辰不再固定在原位,都不由自主地紛紛朝著傾斜的西天跑去,於是白晝、黑夜每天交換一次。而東南面的大地受到山崩的劇烈震動,陷了下去,形成中國西高東低的地形,江河的水也不由自主地朝東方流去。
⑵ <共工怒觸不周山>解釋了哪兩種自然現象,如何看待..
解釋了兩個問題。一是日月星辰為什麼自東向西移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回。」二是為什麼江答河都向西南流淌:「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共工怒觸不周山》選自《淮南子》,因為古時候人們的科技水平有限,不能解釋一些自然地理現象,所以製造出了這樣的神話故事。其實,它恰恰反映出了古時人們想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強烈願望。
⑶ 共工怒觸不周山從科學的角度解說了怎樣的自然現象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
一是用來解釋「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即西北高而東南低的地勢特徵。
二是解釋了舜之時的洪水暴發原因。關於此次洪水,一說是天塌、女媧乃有補天之舉,二說是舜命鯀治水,鯀治水失敗,禹疏堵結合治水成功。共工之戰也就有多種版本:此戰又或傳為共工與高辛(《淮南子·原道》);與神農(《雕玉集·壯力》);與祝融(《史記·補三皇本紀》);與女媧(《路史·太吳紀》)之爭。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殺共工之臣相柳等傳說。
⑷ 共工怒觸不周山從神話角度解釋了什麼自然現象
(1)「怒而觸copy不周之山 」中的「怒」字表現了共工怎樣的性格特點? 「怒」字表現了共工的豪氣、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剛烈。 (2)如何理解《共工怒觸不周山》中結尾的兩句話? 《共工怒觸不周山》是一個神話故事。它反映了遠古部族間的斗爭,同時涉及到古代天文學上的蓋天說。遠古的人類顯然還不能解釋日月星辰運動變化的原因,對這一現象的最好解釋就是藉助於神話,通過大膽的想像和誇張的手法,來解釋「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的現象。神奇的傳說中帶有現實主義的色彩。 (3)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原因是什麼?他為什麼要這么做?請你作一點推測。 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原因是「爭為帝」,即爭奪部落首領的位置。他的怒觸似乎包含有失敗的憤怒與不甘心,而且,似乎還夾雜著與對方同歸於盡的想法。當然也體現了共工龐大的氣勢。 (4)尾聲: 藉助神話解釋了人類的童年時代對大自然的困惑,運用大膽的想像和誇張手法賦予浪漫主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