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的第一部作品集講給孩子們的故事包括什麼
㈠ 安徒生從小到大有什麼故事
他的第一部《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集》(Fairy tales, Told for
Children)包括《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達的花兒》,於1835年春出版。1837年在這個集子的基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青年時礎上增加了兩個故事,編成童話集第1卷。第2卷於1842年完成,1847年又寫了一部《沒有畫的畫冊》。《皇帝的新裝》辛辣地諷刺了皇帝的昏庸無能和朝臣們阿諛逢迎的丑態。
他的第一部《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集》(Fairy tales, Told for
Children)包括《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達的花兒》,於1835年春出版。1837年在這個集子的基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青年時礎上增加了兩個故事,編成童話集第1卷。第2卷於1842年完成,1847年又寫了一部《沒有畫的畫冊》。《皇帝的新裝》辛辣地諷刺了皇帝的昏庸無能和朝臣們阿諛逢迎的丑態。
㈡ 安徒生童話中各個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打火匣: 這篇作品發表於1835年,收集在安徒生的第一部童話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里
。他於這年開始寫童話。我們從這一起童話里可以看到阿拉伯故事《一千零一夜》的影響:
「打火匣」所起的作用與《亞拉丁的神燈》中的「燈」很相似。但在這里他注入了新的思想
內容:「錢」在人世間所起的作用。那個兵士一有了錢,就「有華美的衣服穿,交了很多朋
友。這些朋友都說他是一個稀有的人物,一位豪俠之士。」但他一旦沒有錢,他就不得不從
那些漂亮房間里搬出來,住到頂層的一間閣樓里去。「……他的朋友誰也不來看他了,因為
走上去要爬很高的梯子。」這現象在世界各地都很普遍——今天還是如此。2、皇帝的新裝:他在這里揭露了以皇帝為首的統治階級是何等虛榮、鋪張浪費,而且最重要的是,何等愚蠢。騙子們看出了他們的特點,
就提出「凡是不稱職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他們當然看不見,因為根本就
沒有什麼衣服。但是他們心虛,都怕人們發現他們既不稱職,而又愚蠢,就異口同聲地稱贊
那不存在的衣服是如何美麗,穿在身上是如何漂亮,還要舉行一個遊行大典,赤身露體,招
搖過市,讓百姓都來欣賞和誦贊。不幸這個可笑的騙局,一到老百姓面前就被揭穿了。「皇
帝」下不了台,仍然要裝腔作勢,「必須把這遊行大典舉行完畢」,而且「因此他還要擺出
一副更驕傲的神氣」。這種弄虛作假但極愚蠢的統治者,大概在任何時代都會存在。因此這
篇童話在任何時候也都具有現實意義。3、飛箱:這是一個阿拉伯的故事,在《一千零一夜》中可以找到它的原形。但安徒生卻作了不同
的處理,把它和現實的人生與世態結合了起來:那個商人的兒子的錢花光了,「他的朋友們
再也不願意跟他來往了,因為他再也不能跟他們一道逛街。」但是當他快要成為駙馬時,他
買了些焰火和炮竹,以及種種可以想像得到的鞭炮,使所有的人享受一番歡樂。這時大家都
稱贊他說:「他的眼睛像一對發光的星星,他的胡須像起泡沫的水!」「他穿著一件火外套
飛行」,「許多最美麗的天使藏在他的衣褶里向外窺望。」他成了土耳奇的神。但是樂極生
悲,焰火的一顆星星落下來,點起一把火。箱子已經化成灰燼了。他再也飛不起來了,也沒
有辦法到他的新娘那兒去。他和公主結婚的安排成了泡影。
4、丑小鴨:這篇童話也收集在《新的童話》里。它是在安徒生心情不太好的時候寫的。那時他有一
個劇本《梨樹上的雀子》在上演,像他當時寫的許多其他的作品一樣,它受到了不公正的批
評。他在日記上說:「寫這個故事多少可以使我的心情好轉一點。」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
只「丑小鴨」——事實上是一隻美麗的天鵝,但因為他生在一個鴨場里,鴨子覺得它與自己
不同,就認為他很「丑」。其他的動物,如雞、狗、貓也隨聲附和,都鄙視他。它們都根據
自己的人生哲學來對他評頭論足,說:「你真丑得厲害,不過只要你不跟我們族裡任何鴨子
結婚,對我們倒也沒有什麼大的關系。」它們都認為自己門第高貴,了不起,其實庸俗不堪
。相反,「丑小鴨」卻是非常謙虛,「根本沒有想到什麼結婚」。他覺得「我還是走到廣大
的世界上去好。」就在「廣大的世界」里有天晚上他看見了「一群漂亮的大鳥從灌木林里飛
出來……他們飛得很高——那麼高,丑小鴨不禁感到說不出的興奮。」這就是天鵝,後來天
鵝發現「丑小鴨」是他們的同類,就「向他游來……用嘴來親他。」原來「丑小鴨」自己也
是一隻美麗的天鵝,即使他「生在養鴨場里也沒有什麼關系。」這篇童話一般都認為是安徒
生的一起自傳,描寫他童年和青年時代所遭受的苦難,他對美的追求和嚮往,以及他通過重
重苦難後所得到的藝術創作上的成就和精神上的安慰。
5、跳高者: 這是一個有風趣的小故事,發表於1845年,這裡麵包含著一些似是而非的「真理」
,事實上是對人間某些世態的諷刺。「跳蚤跳得非常高,誰也看不見它,因此大家就說它完
全沒有跳。」但是在這個世界裡,一個人如果想要使人看見的話,必須有身材才成。「誰跳
到我的女兒身上去,誰就要算跳得最高的了……不過能想到這一點,倒是需要有點頭腦呢—
—跳鵝已經顯示出它有頭腦。」事實上跳鵝跳得最低,但是它得到了公主!6、紅鞋:這是一起充滿了宗教意味的小故事,來源於作者兒時的回憶。安徒生的父親都虔信上帝
。這現象在窮困的人中很普遍,因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任何出路的時候,就幻想上帝
能解救他們。安徒生兒時就是在這種氣氛中度過的。信上帝必須無條件地虔誠,不能有任何
雜念。這個小故事中的主人公珈倫偏偏有了雜念,因而受到懲罰,只有經過折磨和苦難,斷
絕了雜念和思想凈化了以後,她才「得到了寬恕」,她的靈魂才得以升向天國——因為她究
竟是一個純真的孩子。7、襯衫領子:這篇故事發表於1848年哥本哈根出版的《新的童話》里。它是根據現實生活寫成的
,安徒生說,一位朋友和他談起一位破落的紳士。此人所有的財產只剩下一個擦鞋器和一把
梳子,但是他的架子卻還放不下來,一直吹噓自己過去的「光榮」。事實上,在一個階級社
會里,沒有了財產就沒有了特權,何況襯衫領子本身已經破爛了。最後它只有「來到一個造
紙廠的箱子里。周圍是一堆破爛的朋友:細致的跟細致的人在一起,粗魯的跟粗魯的人在一
起,真是物以類聚。」「它已經成了造紙的原料了,最後變成紙,這個故事就是在這張紙上
被印出來的。」這是一起含蓄的諷刺小品。
8、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這個小故事,首先發表在1853年的《丹麥歷書》上。成熟了的豆莢裂開了,裡面的五個豆粒飛到廣大的世界裡去,各奔前程,對各自的經歷都很滿意。但是那粒飛進窗子「一
個長滿了青苔和黴菌的裂縫里去」的豆粒的經歷,卻是最值得稱贊,因為它發芽、開花,給
窗子里的躺著的一個小病女孩帶來了愉快和生機。9、一個貴族和他的女兒們:故事的內容很明顯,就是一個貴族及其家族的沒落。這是對他們的一首具有象徵意義的
輓歌——因而安徒生就讓風把它唱出來。「新的時代,不同的時代!私有的土地上修建了公
路,墳墓變成了大路。不久蒸氣就會帶著長列的火車到來,在那像人名一樣被遺忘了的墳上
馳過去——呼——噓!去吧!去吧!」就是這不停的「去吧!去吧!」又把蒸氣扔在後面讓
噴氣把人類送到更高的天空。舊的「去」;新的「來」,但安徒生關於人類歷史和文明不斷
進展的思想卻是不變的,「放之四海而皆準。」
10、守塔人奧列:這篇小品,發表在1859年哥本哈根出版的《新的童話和故事集》第一卷第三部。它
的寫法具有寓言的味道,但內容則是辛辣的諷刺——安徒生的又一種「創新」。所諷刺的是當時丹麥文藝界的某些現象:「哥兒們」互相吹捧,黨同伐愚。但「明亮的星」只會落到做實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的墳上,如為國捐軀的拉索,和給丹麥戲劇奠基的偉大劇作家荷爾堡的墳上。那些搞歪門邪道、沽名釣譽的人「只有一個辦法,重新走進熔爐,被再造一次。」 ................
㈢ 安徒生有哪些作品
安徒生的代表作有《小錫兵》、《海的女兒》、《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皇帝的新裝》等。
1、《小錫兵》是由PIXAR製作的動畫短片。該影片雖然是PIXAR第一次做出人體動作跟模型的作品,但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影片改編自安徒生童話,講述了一個小錫兵的故事。這部短片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第三屆洛杉磯國際動畫節一等獎以及美國電影協會藍帶獎,是第一部得奧斯卡的動畫短片,也是玩具總動員(Toy Story)的創意來源。
㈣ 安徒生的作品有哪些
安徒生及其作品
作者:劉麟 文章來源:一點地帶 點擊數:4338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是丹麥的大作家,在我國讀者中以童話而聞名。
安徒生1805年4月2日生於丹麥菲英島歐登塞城一個貧民家庭,父親是鞋匠,母親以幫人洗衣維持生計。他早年失學,但喜好演戲,曾在舞台上跑過龍套,一直夢想著當個演員和劇作家。1819年隻身來到哥本哈根謀生,並擬實現自己的理想,但因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接連碰壁。他刻苦自學,除了演戲和跳舞之外,也學習過丹麥文、德文和拉丁文。他大量閱讀名家的作品,對莎士比亞、司各特以及霍夫曼等人欽佩不已。他開始寫詩,四處投稿,並著手寫悲劇。1822年出版詩文集《青年的慾望》,署名「威廉·克里斯蒂安·瓦爾特」,這個署名的頭尾隱含著莎士比亞和司各特,表明自己的志向。同年9月,在皇家歌劇院經理約納斯·科林的幫助下,安徒生申請到王室的資助,進入西蘭島的斯拉厄爾瑟文法學校就讀。1828年又進入哥本哈根大學深造,從此不斷取得成績。1829年發表游記《1828和1829年從霍爾門斯運河至阿馬厄島東角步行記》,雖然模仿德國作家霍夫曼的筆調,仍顯露了不同凡響的才華,引起文壇的注意。同年,劇本《聖尼古拉教堂鍾樓中的愛情》上演成功,《詩集》(第一部)出版也得到好評,可謂捷報頻傳。1833年,在幾位著名作家的保薦下,向國王弗雷德里克六世申請出國旅行補助金獲准,從4月至次年8月,先後游覽了德、法、瑞士等地,在義大利逗留的時間更長,歸來後以羅馬、那不勒斯和威尼斯為背景設計故事情節,寫成長篇小說《即興詩人》,於1835年出版,博得廣泛贊譽,陸續被翻譯成德、英、法、意、俄等多國文字,於是名揚天下。
1835年,安徒生的第一部童話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出版,收入童話六篇,雖未引起轟動,但奠定了安徒生在文壇上的不朽基礎。丹麥的物理學家、安徒生的密友奧斯泰茲曾經說過,使安徒生揚名的是他的長篇小說《即興詩人》,而使他不朽的,卻是他的童話。這句話不妨當作對他的文學成就的總評價來看。
安徒生一生旅行不停,作品生產的來源不絕。他共計寫了6部長篇小說,6部游記,5部詩集,25部劇本,3部自傳,以及165篇童話。
在安徒生寫作童話之前,據文學史家菲利普·米切爾研究,寓言、民間故事等體裁的發展,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而民間童話以成年讀者為對象,一直是德國浪漫派作家喜用的體裁。其中最突出的是德國的格林兄弟,他們二人收集民間故事已成了群起仿效的對象。安徒生的童話也是綜合性的民間故事,但不同之處在於他的許多童話是為兒童而寫,並且能為兒童簡單的欣賞力所接受;同時安徒生在利用民間故事作為題材時下了很大的功夫,避免了民間故事原有的粗糙簡陋的缺點,也拋棄了浪漫派的荒誕怪異的弊病。
不過如果認為安徒生的童話只是兒童讀物,專供兒童閱讀,這就錯了。安徒生對於成人也有話要說。他的童話雖然為兒童所喜愛,其中也包含著為兒童所無法理解的抽象的觀念或復雜的形象。例如《丑小鴨》的隱喻,《皇帝的新衣》的誇張,以及《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社會正義感和同情心,它們直到今日仍有針砭的意義,而這種不限於一個時空的穿透的力量,成人必定更能心領神會。
安徒生的童話取材十分廣泛,有從民間故事移植或借用的,有根據朋友的授意而創作的,更多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由靈感的觸發而鋪展成文的。他敘述故事的方式鮮明簡朴,表現手法多樣,情節生動,無論成人或兒童都會被吸引而為之傾倒,因此聽安徒生朗讀自己的童話,在當年的宮廷中竟然成了一種享受(這種記載在安徒生的自傳中屢見不鮮),現代的讀者是不可思議的。
相形之下,安徒生的非童話作品,例如他的長篇小說、劇本、游記、詩歌等等,較少為人所知。據說現在只有在丹麥,才能讀到他的這些作品了,雖然它們早已有了英、德等文字的譯本。
長篇小說《即興詩文》,可歸入感傷主義一類。它描寫了一個貧苦的孤兒的出人頭地,描寫了一對忠實的朋友因爭奪愛情而反目成仇,描寫了三個女子的紅顏薄命,筆下涉及豪門貴族和市井小民的生活;嘯聚山林的土匪和盤據在鬧市街頭的乞丐,也被攝入作者的鏡頭。至於民眾的節日和鄉間的習俗,例如狂歡節的慶典,復活節的花會等等,更是不可不寫的內容。安徒生極富想像,許多情節和場面,是一些老套的庸俗的言情小說家所不能意料的,有時似乎不可相信,但在情理之中。他筆下的貴族都是道德高尚的人,樂於濟困扶貧,維護社會正義。他的小說中沒有虛偽卑劣、殘暴成性的惡棍,即使在土匪之中,也不乏為正義的復仇而獻身的亡命者,以及為了不幸落難的青年而奔走營救的老嫗。
《即興詩人》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自傳體小說,其中有作者生活中的大量材料。反映了他在義大利的經歷和在國內時的思想與生活,不妨把它看作安徒生觀察和體驗的實錄。安徒生喜歡作長篇描寫,興之所至,不免脫離情節的需要和所設置環境的約束,有鬆散之嫌,但情節的前後照應仍比較嚴密,作者的匠心隨處可見。
《奧·特》也是一部自傳體長篇小說,但寫的是國內的生活,筆法與《即興詩人》不同,另成一格。小說中也注重事實的描寫,也有感傷的情調,這兩個特點卻是相同的。
游記《詩人的市場》出版於1842年,記載了安徒生1840至1841年8月的歐亞之行。在丹麥的游記文學中,這是一部名著,至今仍受到贊譽。它顯示了安徒生敏銳的觀察力,善於以細微處發現一個地區的特色,一個人物的性格。他也善於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使讀者如親臨其境,親聞其聲。他的幽默風趣,他的對自然風光的嚮往,對工業文明和社會進步的贊揚,對弱小者的同情和人道主義的關懷,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安徒生喜歡旅行,據稱他一生出國旅行達29次之多,在同時代的丹麥作家之中無人能及。他的生命沒有終止,他的旅行也不會停歇,因為旅途見聞既是他創作的素材,也是養料。除了游記之外,他的小說、戲劇以及童話,都能從他的旅遊中獲益。
安徒生寫過三部自傳,其中以《我的童話人生》為最完整(雖然只寫到1855年),它曾經重印過多次,1954年又出版了附有彩圖的新的英文譯本。
安徒生一生不知寫了多少溫暖的家庭的生活和骨肉深情,他本人卻沒有一個家。他把朋友的家當成自己的家,1875年病重逝世時,就寄居在朋友梅爾希奧的別墅里。這似乎是一個象徵,他的作品(特別是童話)也紛紛在別人的家庭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歷久不衰,至今尤烈。
㈤ 安徒生的作品有哪些
1、《即興詩人》,是丹麥大作家安徒生的六部長篇小說中的一部,1835年出版,被陸續譯成英、德、俄、法、瑞典、捷克等國文字,並有多種重譯本。
2、《奧·特》是丹麥大作家安徒生的六部長篇小說中的一部,1836年出版,被陸續譯成英、德、俄、法、瑞典、捷克等國文字,並有多種重譯本。
這部小說帶有自傳性質,是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寫過三部自傳之一,反映了資本主義興起時期社會的動盪,沖擊著舊關系的格局,為人們改變命運提供了可能性。
3、《兩位男爵夫人》是丹麥大作家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六部長篇小說中的一部,1848年出版,被陸續譯成多國文字。
4、《幸運的貝兒》是丹麥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這個故事曲折感人,人物命運扣人心弦, 故事的主人公貝兒生活在一個貧苦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倉庫看守人,母親是一位洗衣工,貝兒也是在一個寒酸的私塾里學習知識的。
5、《打火匣》是丹麥作家安徒生創作的童話,這篇作品發表於1835年,收集在安徒生的第一部童話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里。
6、《丑小鴨》是丹麥作家安徒生創作的童話,首次出版於1843年。這本書寫了一隻天鵝蛋在鴨群中破殼後,因相貌怪異,讓同類鄙棄,歷經千辛萬苦、重重磨難之後長成了白天鵝。
7、《皇帝的新裝》是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創作的童話,是其代表作之一。
這篇童話通過一個愚蠢的皇帝被兩個騙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見的——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裝,赤裸裸地舉行遊行大典的丑劇,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虛偽、奸詐、愚蠢的丑惡本質。褒揚了無私無畏、敢於揭假的天真爛漫的童心。
㈥ 安徒生童話<陽光的故事>到底講的是什麼
安徒生童話《陽光的故事》是陽光說給風和雨聽的故事,有一個天鵝能給人帶來很多的幫助,天鵝身上的每一根羽毛都像金子一樣地閃亮。羽毛落到了一個監管貨物的年輕人的卷發上,人們叫年輕人『監管兼代理』。幸運鳥的羽毛觸到了年輕人的額頭,成了手中的一支筆。幸運的天鵝飛過了深深的海灣,漁民們在那裡布下了網。當中最貧苦的人想著要結婚,之後真的結婚了。天鵝帶了一塊琥珀給一個最窮的漁人,琥珀有吸引力,把心都吸引到家裡去了。……這些人感到真正的家庭幸福,滿足於簡朴生活,因此生活成了一個真正的陽光的故事。
安徒生1805年出生於丹麥一個鞋匠家庭,年輕時當過學徒,學過裁縫,也曾在濟貧學校上過學,1828年進哥本哈根大學學習。安徒生寫過小說、劇本、游記、詩歌,最大的才能表現在童話創作上。第一本童話故事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發表於1835年。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人閱讀著安徒生的《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白雪公主》、《丑小鴨》、《豌豆公主》等經典童話度過美好的童年。
安徒生一生共寫了160多篇童話故事,作品被翻譯成80多種語言。他的作品以奇妙的幻想,深邃的智慧,幽默的諷刺反映窮人的悲慘生活,諷刺統治者及其附庸的昏庸和阿諛丑態,嘲笑富人無知和嬌柔,歌頌真善美的理想和信念,百餘年來一直為世界各國的小孩和大人所喜愛。
㈦ 有關安徒生的作品與作品的資料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麥作家,詩人,因為他的童話故事而世界聞名。他最著名的童話故事有《小錫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和《紅鞋》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並被高度贊揚為給全歐洲的一代孩子帶來了歡樂。他的作品已經被譯為150多種語言,成千上萬冊童話書在全球陸續發行出版。他的童話故事還激發了大量電影,舞台劇,芭蕾舞劇以及電影動畫的製作。
中文名: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外文名: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國籍: 丹麥
出生地: 丹麥菲英島歐登塞市
出生日期: 1805年4月2日
逝世日期: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時
職業: 作家,詩人
主要成就: 共寫了168篇童話和故事
他的作品已經被譯為150多種語言
被尊為"現代童話之父"
代表作品: 《小錫兵》、《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
作品情況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長篇小說
6部:《即興詩人》(1835),《奧·特》(1836),《不過是個提琴手》(1837),《兩位男爵夫人》(1848),《生乎?死乎》(1857),《幸運兒》(1870)。
劇本
25部:詩劇《阿夫索爾》(1822),《聖尼古拉教堂鍾樓的愛情》(1829),歌劇《拉默穆爾的新娘》(1832),歌劇《烏鴉》(1832),詩劇《埃格納特的人魚》(1834),輕歌舞劇《離別與相逢》(1835),歌劇《司普洛峨的神》(1839),《黑白混血兒》(1840),《摩爾人的女兒》(1840),《幸福之花》(1844),獨幕詩劇《國王的夢想》(1844),《梨樹上的鳥兒》(1845),《小基爾斯滕》(1846),《科莫河邊的婚禮》(1848),四幕喜劇《比珠寶還珍貴》(1850),歌劇《北歐的女神》(1850),《新房產》(1850),《睡魔》(1850),喜劇《海爾德摩爾》(1851),喜劇《接骨木媽媽》(1851),喜劇《出身並非名門》(1863),喜劇《長橋》(1863),三幕劇《西班牙客人》(1865),獨幕劇《初來者》,《羅斯基里達之夜》。
游記
6部:《1828年和1829年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1829),《瑞典紀行》(1851),《西班牙風光》(1863),《訪問葡萄牙》(1866)。
自傳
3部:《小傳》(1832),《我一生真實的故事》(1847),《我的童話人生》(1855)。
詩
4部:《詩集一》(1829),《詩集二》(1830),詩集《幻想與現實》(1830),詩集《一年的十二個月》(1832)。
童話
共計162篇 001 打火匣 002 皇帝的新裝 003 飛箱 004 丑小鴨 005 沒有畫的畫冊 006 跳高者 007 紅鞋 008 襯衫領子 009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 010 一個貴族和他的女兒們 011 守塔人奧列 012 蝴蝶 013 貝脫、比脫和比爾 014 爛布片 015 織補針 016 拇指姑娘 017 跳蚤和教授 018 區別 019 一本不說話的書 020 夏日痴 021 筆和墨水壺 022 風車 023 瓦爾都窗前的一瞥 024 甲蟲 025 幸福的家庭 026 完全是真的 027 薊的遭遇 028 新世紀的女神 029 各得其所 030 一星期的日子 031 錢豬 032 在遼遠的海極 033 荷馬墓上的一朵玫瑰 034 野天鵝 035 母親的故事 036 猶太女子 037 牙痛姑媽 038 金黃的寶貝 039 民歌的鳥兒 040 接骨木樹媽媽 041 沙丘的故 事 042 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 043 遷居的日子 044 鬼火進城了 045 幸運的套鞋 046 鸛鳥 047 樅樹 048 香腸栓熬的湯 049 牧羊女和掃煙囪的人 050 天上落下來的一片葉子 051 惡毒的王子 052 演木偶戲的人 053 舞吧,舞吧,我的玩偶 054 安妮·莉斯貝 055 素琪 056 藏著並不等於遺忘 057 誰是最幸運的 058 鍾聲 059 頑皮的孩子 060 識字課本 061 老約翰妮講的故事 062 老墓碑 063 姑媽 064 墓里的孩子 065 老路燈 066 老頭子做事總不會錯 067 老房子 068 天鵝的窠 069 創造 070 冰姑娘 071 小鬼和小商人 072 陽光的故事 073 依卜和克里斯汀 074 夢神 075 老上帝還沒有滅亡 076 園丁和他的貴族主人 077 書法家 078 茶壺 079 小小的綠東西 080 一點成績 081 天國花園 082 最難使人相信的事情 083 一枚銀毫 084 肉腸簽子湯 085 光棍漢的睡帽 086 做出點樣子來 087 老橡樹的最後一夢 088 字母讀本 089 沼澤王的女兒 090 跑得飛快的東西 091 鍾淵 092 狠毒的王子 093 多伊和他的女兒們 094 踩麵包的姑娘 095 守塔人奧勒 096 安妮·莉絲貝特 097 孩子話 098 一串珍珠 099 墨水筆和墨水瓶 100 墓中的孩子 101 家養公雞和風信公雞 102 沙岡那邊的一段故事 103 演木偶戲的人 104 兩兄弟 105 教堂古鍾 106 搭郵車來的十二位 107 屎殼郎 108 老爹做的事總是對的 109 雪人 110 在鴨場里 111 新世紀的繆斯 112 夜鶯 113 蝴蝶 114 普賽克 115 蝸牛和玫瑰樹 116 害人鬼進城了 117 風磨 118 銀毫子 119 伯爾厄隆的主教和他的親眷 120 在幼兒室里 121 金寶貝 122 狂風吹跑了招牌 123 茶壺 124 民歌的鳥 125 綠色的小東西 126 小精靈和太太 127 貝得、彼得和皮爾 128 隱存著並不就是被忘卻 129 看門人的兒子 130 搬遷日 131 謊報夏 132 姨媽 133 癩蛤蟆 134 教父的畫冊 135 碎布塊 136 汶島和格棱島 137 誰最幸福 138 樹精 139 看雞人格瑞得的一家 140 薊的經歷 141 你能琢磨出什麼 142 好運氣在一根簽子里 143 彗星 144 一個星期的每一天 145 陽光的故 事 146 曾祖父 147 燭 148 最難令人相信的事 149 一家人都怎樣說 150 跳吧,舞吧,我的小寶寶 151 大海蟒 152 園丁和主人 153 跳蚤和教授 154 老約翰妮講了些什麼 155 大門鑰匙 156 跛腳的孩子 157 牙痛姨媽 158 最後的一天 159 亞麻 160「真可愛」 161 海的女兒 162 鄰居們
編輯本段人物資料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早期作品
他的第一部《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集》(Fairy tales, Told for Children)包括《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達的花兒》,於1835年春出版。1837年在這個集子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故事,編成童話集第1卷。第2卷於1842年完成,1847年又寫了一部《沒有畫的畫冊》。《皇帝的新裝》辛辣地諷刺了皇帝的昏庸無能和朝臣們阿諛逢迎的丑態。
游歷生活
1840至1857年,安徒生訪問了挪威、瑞典、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小亞細亞和非洲,在旅途中寫了不少的游記,如:《一個詩人的市場》(1842)、《瑞典風光》(1851)、《西班牙紀行》(1863)、《訪問葡萄牙》(1866)等。他在德、法等國會見了許多知名的作家和藝術家。1847年在英國結識了狄更斯。
自傳作品
安徒生寫過三部自傳:1832年寫的《小傳》(1926)、1847年在德國出版的《正傳》和後來寫的一部《傳記》(1855),他的小說和童話故事也大多帶有自傳的性質,如《丑小鴨》、《即興詩人》、《奧·特》(1836)、《不過是個提琴手》(1837)、《兩位男爵夫人》(1848)、《活還是不活》(1857)、《幸運的貝兒》(1870)等。他在《柳樹下的夢》(1853)、《依卜和小克麗斯玎》(1855)、《她是一個廢物》(1853)等作品中,還寫了鞋匠、洗衣婦等勞動者的生活,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時也表現了丹麥的社會矛盾,具有深刻的現實性和人民性。
晚年生活
1843年,安徒生認識了瑞典女歌唱家燕妮·林德。真摯的情誼成了他創作中的鼓舞力量。但他在個人生活上不是稱心如意的。他沒有結過婚。他晚年最親密的朋友是亨里克和梅爾徹。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哥本哈根梅爾徹的宅邸去世。這位童話大師一生堅持不懈地進行創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獻給「未來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寫了168篇童話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譯成80多種語言。
編輯本段作品特色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安徒生的童話故事體現了丹麥文學中的民主傳統和現實主義傾向。他的最好的童話膾炙人口,到今天還為世界上眾多的成年人和兒童所傳誦。有些童話如《賣火柴的小女孩》(The Little Match Girl)《丑小鴨》(The Ugly Duckling)《看門人的兒子》等,既真實地描繪了窮苦人的悲慘生活,又滲透著浪漫主義的情調和幻想。由於作者出身貧寒,對於社會上貧富不均、弱肉強食的現象感受極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摯的筆觸熱烈歌頌勞動人民,同情不幸的窮人,贊美他們的善良、純潔等高尚品質;另一方面又憤怒地鞭撻了殘暴、貪婪、虛弱、愚蠢的反動統治階級和剝削者,揭露了教會僧侶的醜行和人們的種種陋習,不遺餘力地批判了社會罪惡。《皇帝的新裝》(The Emperor's New Clothes)辛辣地諷刺了皇帝的昏庸無能和朝臣們阿諛逢迎的丑態;《夜鶯》(The Nightingale)和《豌豆上的公主》(The Princess and the Pea)嘲笑了貴族的無知和脆弱。他在最後一部作品《園丁和主人》中,還著力塑造了一個真正的愛國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始終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 安徒生的童話創作分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童話多充滿幻想樂觀的精神,如《丑小鴨》、《拇指姑娘》,中期的童話,幻想成分減少,現代成分增加,如《賣火柴的小女孩》,晚期的童話更現實,著力描寫底層民眾的悲苦命運,揭露社會的陰冷,和人間的不平,作品基調低沉,如《她是一個廢物》、《柳樹下的夢》。其藝術風格是詩意的美德戲劇性效果。
編輯本段作品寓意
他雖然把滿腔同情傾注在窮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擺脫不幸的道路,又以傷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極情緒。他認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導人們走向「幸福」。他在作品中有時也進行道德說教,宣揚基督教的博愛思想,提倡容忍與和解的精神。
編輯本段文學素養
安徒生的童話同民間文學有著血緣關系,繼承並發揚了民間文學的樸素清新的格調。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數取材於民間故事,後期創作中也引用了很多民間歌謠和傳說。
編輯本段體裁手法
在體裁和寫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樣化的,有童話故事,也有短篇小說;有寓言,也有詩歌;既適合於兒童閱讀,也適合於成年人鑒賞。他創造的藝術形象,如:皇帝的新裝、小錫兵、拇指姑娘、丑小鴨、紅鞋等,已成為歐洲語言中的典故。
編輯本段風格特點
在語言風格上,安徒生是一個有高度創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運用丹麥下層人民的日常口語和民間故事的結構形式。語言生動、自然、流暢、優美、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
㈧ 安徒生童話里有哪些童話
1、《野天鵝》
這是一場善與惡的斗爭。艾麗莎是個柔弱的女子,但她卻戰勝了比她強大得多、有權有勢的王後和主教。救出了被王後的魔法變成天鵝的十一位哥哥。
她可以成功靠的是她的勇氣、決心和毅力。面對蕁麻的刺痛和一年不能說話的痛苦,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去面對啊。即使面對主教對她的誣陷和把她燒死的懲罰,她也沒有放棄,一直堅持到最後一分鍾,終於完成了她的工作。
2、《夜鶯》
夜鶯那曼妙的嗓備,贏得了全世界博學之士的推崇,也贏得了中國皇帝的眼淚。在皇帝彌留之際,夜鶯再次來到皇帝的身邊為他歌唱,閻王使者潸然淚下後飄然離去,皇帝的生命得到了延續。
3、《雪人》
一個剛剛誕生想知道愛情是什麼的雪人,竟然神魂顛倒地愛上了房子里的爐子。它們彼此相愛,白天深情相對,晚上翩翩起舞,度過了一個美麗的冬天。其間雖有短暫的挫折.卻表明了雪人對爐子的真摯愛情。最後雪人融化在愛人的懷抱里。
4、《瓶頸》
一隻不斷夢想著到皇宮酒窖的香檳酒瓶子被普通人買去,並漂洋過海,升到高空,裝過葯酒,裝過種子,最後卻摔破成了一隻瓶脖子,可它最後卻那麼快樂。那是因為它終於領悟到,原來自己身邊的一切才是對自己最為重要的。
5、《園丁與主人》
拉森是一個忠誠的、有天賦的園丁,他一生都在照顧主人的園子。但是,主人卻對他的天才園藝視而不見,只有不停的抱怨。在經歷一場暴風雨後。主人終於認識到了拉森的忠實和聰明。
㈨ 安徒生的經歷是什麼
1805年4月日出生於丹麥費恩島奧登塞小鎮。
1816年11歲時父親過世。
1819年14歲時獨自離家到哥本哈根,尋求創作機會。
1822年8月發表作品《嘗試集》,含詩劇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無出版機會,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10月,進入中等教會學校補習文化,共讀六年,對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過這六年中大量閱讀名家作品,也練習創作詩篇、歌劇。
1827年,離開學校回到哥本哈根。發表詩歌,受到 上流社會 評論家稱贊,鼓起安徒生對寫作的信心。
1829年,寫出長篇幻想游記《阿馬格島漫遊記》出版,第一版銷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優厚條件買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從飢餓的壓迫中解脫。喜劇《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愛情》在皇家歌劇院上演。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詩集。
1830年,初戀失敗。開始旅行;第二本詩集出版。
1831-1834年,戀愛再度失敗,遭逢母喪,不久出版長篇自傳體小說《即興詩人》。
1835年30歲時開始寫童話,出版第一本童話集,僅61頁的小冊子,內含《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達的花兒》共四篇。作品並未獲得一致好評,甚至有人認為他沒有寫童話的天份,建議他放棄,但安徒生說:「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44年,寫出自傳性作品《丑小鴨》。
1846年,寫出《賣火柴的小女孩》。
1870年出版晚期最長一篇作品《幸運的貝兒》,共七萬余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為基礎寫成的,但不完全是自傳。
1867年,被故鄉奧登塞選為榮譽市民。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時,因肝癌逝世於朋友的鄉間別墅。喪禮備極哀榮,享年70歲。
〖安徒生作品〗
長篇小說6部:《即興詩人》(1835),《奧·特》(1836),《不過是個提琴手》(1837),《兩位男爵夫人》(1848),《生乎?死乎》(1857),《幸運兒》(1870)。
劇本25部:詩劇《阿夫索爾》(1822),《聖尼古拉教堂鍾樓的愛情》(1829),歌劇《拉默穆爾的新娘》(1832),歌劇《烏鴉》(1832),詩劇《埃格納特的人魚》(1834),輕歌舞劇《離別與相逢》(1835),歌劇《司普洛峨的神》(1839),《黑白混血兒》(1840),《摩爾人的女兒》(1840),《幸福之花》(1844),獨幕詩劇《國王的夢想》(1844),《梨樹上的鳥兒》(1845),《小基爾斯滕》(1846),《科莫河邊的婚禮》(1848),四幕喜劇《比珠寶還珍貴》(1850),歌劇《北歐的女神》(1850),《新房產》(1850),《睡魔》(1850),喜劇《海爾德摩爾》(1851),喜劇《接骨木媽媽》(1851),喜劇《出身並非名門》(1863),喜劇《長橋》(1863),三幕劇《西班牙客人》(1865),獨幕劇《初來者》(????),《羅斯基里達之夜》(????)。
游記6部:《1828年和1829年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1829),《瑞典紀行》(1851),《西班牙風光》(1863),《訪問葡萄牙》(1866)。
自傳3部:《小傳》(1832),《我一生真實的故事》(1847),《我的童話人生》(1855)。
詩4部:《詩集一》(1829),《詩集二》(1830),詩集《幻想與現實》(1830),詩集《一年的十二個月》(1832)。
童話共計160餘篇
〖安徒生資料〗
他的第一部《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集》(Fairy tales, Told for Children)包括《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達的花兒》,於1835年春出版。1837年,在這個集子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故事,編成童話集第1卷。第2卷於1842年完成,1847年又寫了一部《沒有畫的畫冊》。
1840至1857年,安徒生訪問了挪威、瑞典、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小亞細亞和非洲,在旅途中寫了不少的游記,如:《一個詩人的市場》(1842)、《瑞典風光》(1851)、《西班牙紀行》(1863)、《訪問葡萄牙》(1866)等。他在德、法等國會見了許多知名的作家和藝術家。1847年在英國結識了狄更斯。
安徒生寫過三部自傳:1832年寫的《小傳》(1926)、1847年在德國出版的《正傳》和後來寫的一部《傳記》(1855),他的小說和童話故事也大多帶有自傳的性質,如《即興詩人》、《奧·特》(1836)、《不過是個提琴手》(1837)、《兩位男爵夫人》(1848)、《活還是不活》(1857)、《幸運的貝兒》(1870)等。他在《柳樹下的夢》(1853)、《依卜和小克麗斯玎》(1855)、《她是一個廢物》(1853)等作品中,還寫了鞋匠、洗衣婦等勞動者的生活,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時也表現了丹麥的社會矛盾,具有深刻的現實性和人民性。
1843年,安徒生認識了瑞典女歌唱家燕妮·林德。真摯的情誼成了他創作中的鼓舞力量。但他在個人生活上不是稱心如意的。他沒有結過婚。他晚年最親密的朋友是亨里克和梅爾徹。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哥本哈根梅爾徹的宅邸去世。這位童話大師一生堅持不懈地進行創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獻給「未來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寫了168篇童話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譯成80多種語言。
〖安徒生童話意義〗
安徒生的童話故事體現了丹麥文學中的民主傳統和現實主義傾向。他的最好的童話膾炙人口,到今天還為世界上眾多的成年人和兒童所傳誦。有些童話如《賣火柴的小女孩》(The Little Match Girl)《丑小鴨》(The Ugly Duckling)《看門人的兒子》等,既真實地描繪了窮苦人的悲慘生活,又滲透著浪漫主義的情調和幻想。由於作者出身貧寒,對於社會上貧富不均、弱肉強食的現象感受極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摯的筆觸熱烈歌頌勞動人民,同情不幸的窮人,贊美他們的善良、純潔等高尚品質;另一方面又憤怒地鞭撻了殘暴、貪婪、虛弱、愚蠢的反動統治階級和剝削者,揭露了教會僧侶的醜行和人們的種種陋習,不遺餘力地批判了社會罪惡。《皇帝的新裝》(The Emperor's New Clothes)辛辣地諷刺了皇帝的昏庸無能和朝臣們阿諛逢迎的丑態;《夜鶯》(The Nightingale)和《豌豆上的公主》(The Princess and the Pea)嘲笑了貴族的無知和脆弱。他在最後一部作品《園丁和主人》中,還著力塑造了一個真正的愛國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始終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
安徒生的一些童話故事,特別是晚期的某些作品,也顯示出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他雖然把滿腔同情傾注在窮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擺脫不幸的道路,又以傷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極情緒。他認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導人們走向「幸福」。他在作品中有時也進行道德說教,宣揚基督教的博愛思想,提倡容忍與和解的精神。
安徒生的童話同民間文學有著血緣關系,繼承並發揚了民間文學的樸素清新的格調。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數取材於民間故事,後期創作中也引用了很多民間歌謠和傳說。
在體裁和寫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樣化的,有童話故事,也有短篇小說;有寓言,也有詩歌;既適合於兒童閱讀,也適合於成年人鑒賞。他創造的藝術形象,如:沒有穿衣服的皇帝、堅定的錫兵、拇指姑娘、丑小鴨、紅鞋等,已成為歐洲語言中的典故。
在語言風格上,安徒生是一個有高度創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運用丹麥下層人民的日常口語和民間故事的結構形式。語言生動、自然、流暢、優美、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