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有關新興縣的典型的對聯飲食習慣結婚習俗民間故事

有關新興縣的典型的對聯飲食習慣結婚習俗民間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2 21:57:56

⑴ 關於對聯的民間故事大全

楊繼盛巧對趣話
楊繼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對」著稱的名人。出生於河北容城,嘉靖進土。相傳他「每作對,人輒稱善」。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很多他的巧對佳話。
傳說,楊繼盛剛剛入私塾讀書的時候,有一天,來了一個年紀較大的學生,私塾先生,看見這麽大年紀的人,也來求學,就出了一個對子相嘲:
老學生
誰知話一說完,就被坐在一旁的楊繼盛不假思索地接過來:
小進士
那位嘲笑「老學生」的先生聽後,大吃一驚,說:「此兒小小年紀,竟聰穎如此,將來必有出息!」
有一次,私塾先生外出,學生們,學生們作陣交戰的游戲玩耍。正玩在興頭上,不料先生突然回來,大家慌忙四處藏匿。先生大怒,挨個地罰跪,並出對;
藏形匿影;
叫學生對,先對出者免罰,對不出的繼續罰跪。只見楊繼盛微微一笑,答對:
顯姓揚名。
先生臉上的怒氣,頓時一掃而光,驚呼:「此乃絕對也!」伸手將楊繼盛拉起來。從此,楊繼盛擅對出了名。在私塾從師十年間,楊繼盛還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對聯。如有一次,他的表叔辛體元來做客。剛好家裡沒有酒,到酒店去買,湊巧酒也賣完了。辛體元出了上聯戲道:
無酒是窮主;
只聽見一個略帶稚氣的聲音回答:
有兒為名臣。
辛體元眼光一掃,原來應對竟是小繼盛,不禁嘖嘖稱贊。楊繼盛長大後,果然成為明代名臣,官至兵部員外郎。當時奸相嚴嵩專政,楊繼盛因為忠苜敢言,一年之內四次被貶。最後一次,被貶途中,他草疏「十罪五奸」彈劾嚴嵩,結果被陷害入獄,受盡酷刑後,慘遭殺害。
鐵肩擔道義; 辣手著文章。
這副傳頌千古的名聯,就是楊繼盛在獄中寫下的。對聯鏗鏘有力,表現出他那盪盪襟懷,錚錚鐵骨。

⑵ 新興縣民俗文化

新興縣
【概況】 新興縣位於廣東省中部偏西,東鄰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高要、高明、鶴山、開平、恩平等市,西北與雲安縣接壤,西南與陽春市交界,全縣總面積1502.7平方公里,轄14個鎮、196個村(居)委會、1113個自然村,縣城駐新城鎮。2002年,全縣總人口44.6萬人,有華僑、港澳台同胞15萬多人。
新興縣在秦朝時屬象郡。東晉永和七年(公元351年),將臨允縣分為新興、單牒兩縣,屬新寧郡。此後,自南朝元嘉年間(公元424-453年)到北宋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約590年間,先後曾稱新城縣、新洲縣、新春縣。解放後先後屬粵中行署、江門行署、肇慶行署、肇慶市。1994年劃歸雲浮市。設縣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新興縣自然資源豐富。地處亞熱帶,氣候常年溫和濕潤,是西江流域著名的「魚米之鄉」、「水果之鄉」,2002年被評為「全國果品加工之鄉」。已探明的礦種有30多種,主要有鎢、錫、鉬、銅、鉛、鋅、花崗岩、鉀長石、高嶺土、獨居石、鈾等。
新興縣是著名的佛教禪師六祖惠能的故鄉,是六祖誕生和圓寂之所,「中國禪宗的生源地」。著名旅遊景點龍山溫泉、六祖手植千年古荔、佛教聖地國恩寺等揚名海內外。龍山溫泉旅遊度假區是省級旅遊度假區。獨特的自然景觀與博大精深的禪文化,使新興的旅遊業形成融旅遊、朝聖、度假、保健、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獨特的旅遊文化。

【工業經濟進一步發展】 2002年,新興縣工業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50.3億元,比上年增長8%,工業產品銷售率達96.8%。不銹鋼製品、林產化工、服裝、涼果加工、皮具、制傘等六大支柱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市場競爭力提高。其中不銹鋼製品總產量50897噸,增長18.72%,總產值達30億元;林產化工行業發展迅猛,總產值8631.4萬元,增長38%;涼果加工行業發展到260多家,總產值10億元。全縣科技投入增加,僅工業企業用於科技的投入就達7800萬元,年增產值3.3億元,稅利4350萬元,創匯2920萬美元。廣東凌豐集團有限公司等4家民營企業被評為省級民營科技企業,年產值33億元。

【農業產業化不斷加強】 2002年,新興縣抓好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全縣糧食種植面積2.44萬公頃,總產量15.55萬噸;水果種植面積1.2萬公頃,總產量2.91萬噸,增長9.42%;蔬菜種植面積1.13萬公頃,總產量2.91萬噸,增長4.55%;花卉種植有新發展,總面積242公頃。養殖業發展加快,全縣肉雞飼養量8149.6萬只,增長11.18%;生豬飼養量82萬頭,上市量51.7萬頭,分別增長7.21%和7.75%;水產品產量1.74萬噸,增長6.75%。至年底,全縣共有農業龍頭企業260多家,其中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省級4家,市級5家。溫氏集團等農業龍頭企業,帶動掛鉤農戶6萬多戶,農民12萬多人,佔全縣農村人口的1/3多。

【第三產業穩步發展】 旅遊業發展迅猛。全年共接待遊客10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2%;旅遊總收入1.02億元,增長5.2%。藏佛坑、三寶寺、竹苑庵等旅遊景點進行了修葺擴建,龍山景區總體規劃擴充完善,首期計劃投資2000多萬元、佔地面積達5.6萬平方米的「明鏡廣場」已破土動工。全縣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83億元,比上年增長2.98%。

【各項改革不斷深化】 2002年,新興縣按省的要求對行政轄區進行了撤並調整,原新城鎮與洞口鎮於12月合並組成新的新城鎮,全縣由15個鎮改為14個鎮。全縣又有12家國有企業進行了產權改革。城鎮職工醫療保障制度改革不斷完善,農村合作醫療、農村居民健康保險全面啟動。醫療衛生改革逐步推開,實行了葯物器械的統一招標,強化了醫葯監督機制。精簡了教育管理機構,撤銷了鎮教辦,教育資源得到優化整合,中小學校收費實行「一費制」,學校管理走上規范化、制度化軌道。農電體制改革取得成效,提高了供電質量,減輕了農民負擔,全縣農民電價減負達56.8萬元。做好機構調整和設置工作,把原十二大系統黨委縮減調整為十大系統黨委。

【啟動民資經營城市效果顯著】 通過啟動民資,完成了縣城體系規劃和縣城總體規劃的前期工作,形成了以新興江為中軸,圍繞「一河兩岸」建設縣城中心的布局。花園式住宅小區翔順花園和恆暉苑二期工程相繼開發,各項配套設施日臻完善。凌豐、華實松香、鳳凰涼果加工等一批由民資經營投資過億元的工業園區,不斷發展壯大。花園式城市人居環境、工業園區已成雛形,縣城面積已擴展到19平方公里。

⑶ 「新年對聯」的有關故事

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盪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准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斗。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⑷ 關於春聯的民間傳說

據說五代時的後蜀國國君孟昶是個喜歡標新立異的國君,在公元964年歲尾的除夕,他突發奇想,讓他手下的一個叫辛寅遜的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了兩句話,作為桃符掛在他的住室的門框上。這兩句話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第二句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由此開始,桃符的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變化,這不僅表現在開始用駢體聯語來替代「神荼」、「郁壘」,而且還擴展了桃符的內涵,不只是避邪驅災,還增加了祈福、祝願的內容。這就成了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已經相當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戶戶掛桃符的盛況。同時,隨著門神的出現和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來書寫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負的驅邪避災的使命逐漸轉移給門神,而桃符的內容則演化成用來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降臨和五穀豐登的美好心願。

「春聯」一詞的出現,則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就想推廣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贊不絕口。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麼原因,侍從回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為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寫完後就繼續巡視。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里,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麼回事?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的,我們高懸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是朱元璋採取行政命令的辦法,頒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戶戶推廣開來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春聯成為一個廣泛的概念,出現了很多附屬的品類。根據使用的場所,可分為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幾種。「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的,就是我們常見的春聯;「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就是春聯的橫披;「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的單幅文字,如在過年時在庭院里貼上「抬頭見喜」、「出入平安」、「恭喜發財」之類的文字;「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單扇門或影壁上,春節時大家喜歡倒貼的「福」字,就屬於這種「斗斤」。
對聯雅稱楹聯,俗稱對子,別稱門聯、聯語。對聯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中國文字和書法結合的獨特藝術形式。新春時節,貼在門側的又叫春聯。

傳說春聯是由「桃符」演變而來。桃符是古代畫門神的木板,到了南北朝及唐朝,桃符的內容逐漸被兩句對偶的吉祥詩句所替代,因此出現了對聯的新形式,而後遂演變成春節貼春聯的習俗。

我國傳統除了在門上貼春聯外,也可在室內外貼方形的「春」、「福」等紅紙,有人還會將「春」、「福」等字倒貼,因倒諧音「到」,此舉表「春到了」或「福到了」之意。

春聯的種類

春聯的種類很多,有街門對、屋門對、短春條、大春條。每幅春聯都有橫批和一個「福」字,還有斗方和影壁單貼、門心和抱柱。一般大街門外的對面和屋門對面,都貼「出門見喜」,屋裡貼「抬頭見喜」,影壁單貼「迎樣」、「鴻穆」等等。老太太愛買吉祥話兒的,如「多福多壽多子孫,日富田資日康寧」;老頭兒願買帶有警語的;一些商號大都貼「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還有像「開市大吉」、「萬事亨通」等,都貼在商號的門柱子上。

桃符的神話故事

相傳在東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樹,樹干彎曲伸展三千里,叉枝一直伸向東北方的鬼門,鬼門下山洞裡住的鬼怪每天都由此門進出。樹下有兩位神將:神荼(讀作申舒)、郁壘(讀作鬱律)把守。這兩位神將只要發現害人的惡鬼,就捆住他們丟去喂老虎。周朝起,每逢年節,百姓就用兩塊長六寸、寬三寸的桃木板,畫上兩位神將的圖像或題上他們的名字,懸掛在大門或卧房門的兩側,以鎮邪驅鬼、祈福納祥,這就是桃符。

對聯的歷史故事

我國最早的對聯,一說在五代時(公元964年),孟昶在桃符板上題寫吉祥詞句: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也有人認為早在南朝梁代時期,劉孝綽罷官不出,自題其門:閉門罷慶吊,高卧謝公卿。其妹劉令嫻也是個文采四溢的詩人,她題寫的門聯是:落花掃仍合,叢蘭摘復生。

到了宋朝,春聯受到了推廣應用。北宋王安石《元日》詩中描繪當時百姓張貼春聯的情景:爆竹聲中除舊歲,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宋元朝時期,宮庭、宦門、寺廟等也出現了鐫刻於木柱上的對聯,後人稱之為楹聯(楹就是柱子)。同時應酬的壽聯、輓聯等也開始產生了。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為慶賀開國立業,在除夕時傳旨,公卿士庶門上須貼春聯一幅。這種把「題桃符」變成張貼春聯的習俗,一夜之間,由官廷豪門推廣到了百姓門戶。第二天清早(大年初一)朱元璋,並且在微服出行,漫步大街小巷,鑒賞春聯。當他發現有一屠戶人家因沒錢買紙所以沒貼春聯時,他便命人取來紙墨,當下揮毫,為屠戶題下一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斬斷是非根。

寫春聯的攤子

一般賣對子的過了「臘八」就開始籌備了。在大街上找個好地方,選定一家商號的門前不礙事的地方,和那家買賣打個招呼,用一張紅紙寫上「書春」、「潑墨」。 「借紙用字」等字樣,貼在那家商號的門柱上。再托個熟人和南紙店聯系好,南紙店就可以把大紅紙、毛筆和墨汁,先賒購給他,等他賣完了,收攤兒以後,再算賬付錢。貼紅紙標志的地方放上一張八仙桌,桌上鋪上紅毯子,把筆筒擺上,里邊放幾枝毛筆,放一個小炭爐,一個放寫好了的對聯的箱子和放錢的小盒子。炭爐上放一個墨硯,預備寫對聯的時候,把炭火燃著了溫上墨水,因為在寒冬臘月,墨汁容易凍上。然後在牆上或者桌子的外側,放寫好的春聯,用小線掛上幾幅,用來做幌子,招引買主。要用小線綳緊了,以防止被風刮壞。過了臘月二十三,買對子的人就開始陸續到來了。

⑸ 中國傳統習俗結婚對聯的正確寫法

中國傳統習俗結婚對聯的正確寫法:
百年好合;
五世其昌。

鳳凰鳴矣;
琴瑟友之。

鳳麟起舞;
奎壁聯輝。

藍田種玉;
紅葉題詩。

赤繩曾系足;
紅葉昔題詩。

鳳凰鳴瑞世;
琴瑟譜新聲。

雀屏欣中目;
鴻案舉齊眉。

雙鶯鳴翠樹;
對燕舞繁花。

香掩芙蓉帳;
燭輝錦綉幃。

祥雲輝綉輦;
瑞氣靄華堂。

魚水千年合;
芝蘭百世昌。

梔綰同心結;
蓮開並蒂花。

寶馬送來天上客;
香車送出月中人。

碧岸雨收鶯語柳;
藍田日暖玉生煙。

不須玉杵千年聘;
已有紅繩兩頭連。

春窗巧綉鴛鴦譜;
夜月香斟琥珀杯。

新筆曾題紅葉句;
華堂欣詠友琴章。

瑤池春曉來青鳥;
月殿飛紅奉紫鸞。

一世良緣歌大喜;
百年好合結新婚。

銀鏡台前人似玉;
金鸞枕上語如花。

英物啼聲驚四座;
德門喜氣洽三多。

玉堂錦馬三學士;
清風明月二仙人。

紫簫吹玉翔丹鳳;
翠袖臨風舞彩鸞。

紫雲秀繞芙蓉第;
玉樹花飛玳瑁梁。

才子凌雲佳人詠雪;
榴花映日蒲葉搖風。

彩集鳳毛慶衍麟趾;
瑞凝芝草祥發桐枝。

好鳥雙棲嘉魚比目;
仙葩並蒂瑞木交柯。

紅葉題詩藍田種玉;
黃花醉酒黛筆畫眉。

山水怡情福門望重;
鳳凰娛目鴻案輝生。

簫徹玉樓聲如鳳侶;
花盈金屋香滿蟾宮。

銀漢三星人間巧結;
藍田雙壁天上佳期。

白壁種藍田千年合好;
紅絲牽綉緯百載良緣。

結一世姻緣山盟海誓;
祝百年伉儷地久天長。

良冶良弓喜箕裘克紹;
宜家宜室欣琴瑟新調。

⑹ 關於春聯的民間故事(2個,短一些)

春聯是怎麼來的呢?《山海經》里有這么一則故事。傳說東海里有座風景秀麗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樹,樹頂有一隻金雞,日出報曉。這棵桃樹的東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幹,樹梢一直彎下來,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門。朔山住著各種妖魔鬼怪,要出門經過這扇鬼門。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間作祟,派了兩個神將去把守,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郁壘。這兩個神的名字有特別的念法,神荼要念「伸舒」,郁壘要念「鬱律」。兩員神將專門監察鬼怪的行為。發現哪個鬼怪為非作歹,便用草繩捆起來送去喂老虎。此後,從這個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怪桃木之說。於是,那時候,人們每逢過年,便用兩塊桃木刻上神荼、郁壘的像或寫上他倆的名字,掛在門的兩邊,叫做桃符,以示驅災壓邪。

⑺ 關於春聯的故事

春聯,起源於桃符。"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郁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

五代時,西蜀的宮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微行時出現。"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城,觀賞笑樂,他還親自題春聯。他經過一戶人家,見門上不曾貼春聯,便去詢問,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的,還未請人代寫。朱元璋就特地為那閹豬人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聯意貼切、幽默。經明太祖這一提倡,此後春聯便沿習成為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春節傳說之二:萬年創建歷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回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復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准日月規律,推算出准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歷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傳說之三:貼春聯和門神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盪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准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斗。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來源:中國網)

⑻ 關於一個對聯的故事

解縉(一三六九--一四一五)是明朝大臣,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年間進士。解縉小聰穎,思敏捷,又勤奮好學,小小年紀就熟讀「四書」、「五經」。他文章、詩詞,樣樣精通,尤擅對句,遠近稱之為「神童」。下面,就是他小時候對句的故事。


  1. 寫春聯
    有一年除夕,十歲出頭的解縉,即景生情,揮毫寫了一副春聯:

日望贛江千里帆

夜觀廬陵萬盞燈。

這副春聯,引來了四鄰觀看,眾人稱贊不已。解縉家的對面,是曹尚書的府第。這位尚書大人,久聞「神童」之名,但不大相信解縉的文才,見了這副春聯,也不由得暗自贊許了。只是心裡總有些懷疑,於是,決定想個主意,來考考解縉。曹尚書下令,在解家大門正對面的河堤上,栽了一片青竹,以擋住解家的「日望贛江千里帆,夜觀廬陵萬盞燈」的景色。

第二年除夕,解縉又在大門上,貼上一副春聯:

門對千竿竹

家藏萬卷書。

曹尚書見了,不由得為之驚嘆。為了再次考考解縉,馬上令人將竹子砍短。他再去看解家的春聯時,只見聯尾各加一個字,成了:

門對干竿竹短

家藏萬卷書長

曹尚書發了狠,令家人將竹子連根刨掉。這時,解縉又揮筆在聯尾,再各添一個字,聯文變成:

門對千竿竹短無

家藏萬卷書長有

曹尚書無可奈何,派人給解縉送去大紅請帖,一定要當面見見這位「神童」的真本事。

2.智斗曹尚書 對聯:

1).小子無才嫌地仄大鵬展翅恨天低 水中蛤蟆穿綠衣 鍋里蝦公著紅袍

2).二猿伐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鋸(句)? 一馬落足污泥里,老畜牲怎能出蹄(題)

3).醉愛羲之跡 狂吟白也詩

4).風吹馬尾千條線 日照龍鱗萬點金

5).龍不吟 虎不嘯 魚不躍 蟾不跳 笑煞落頭劉海

車無輪 馬無鞍 象無牙 炮無火 活捉塞內將軍

6).眼珠子 鼻孔子 珠子還在孔子上 眉先生 發後生 後生更比先生長

解縉接到曹尚書的大紅請帖,就隨來人到曹尚書家。只見大門緊閉,側門大開,便轉身回走。曹尚書在門內冷笑道: 小子無才嫌地仄; 縉聽了,漫不經心哼道: 大鵬展翅恨天低。 曹尚書只好打開大門迎進解縉。他望瞭望一身綠衣的解縉,便吟道: 水中蛤蟆穿綠衣; 解縉笑著,指了指身穿紅袍的曹尚書,針鋒相對答道: 鍋里蝦公著紅袍。 曹尚書惱羞成怒罵道: 二猿伐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鋸(句)? 解縉也毫不客氣地,馬上還以顏色: 一馬落足污泥里,老畜牲怎能出蹄(題)。
翰林出身的曹尚書,與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孩子對對,竟然絲毫占不了上風,很不甘心,但心裡又不得不承認「神童」才華橫溢,機智敏捷。曹尚書並不就此罷休,隨即請來看客,他要當眾人之面,再一次考考解縉。 曹尚書呷了一口酒,面對牆上掛的一幅墨跡,脫口就說: 醉愛羲之跡; 解縉隨口吟就: 狂吟「白也」詩。 曹尚書馬上又出一上聯: 風吹馬尾千條線; 解縉立即答對: 日照龍鱗萬點金。 看客們無不被解縉的巧對折服,情不自禁地擊節,喝起采來。曹尚書見還未曾考倒解縉,十分著急,指著屏風上的畫,又出一聯: 龍不吟,虎不嘯,魚不躍,蟾不跳,笑煞落頭劉海; 解縉略加思索,指著案上的棋子答道: 車無輪,馬無鞍,象無牙,炮無火,活捉塞內將軍。 解縉剛剛對完,曹尚書額上冒汗,但還不肯認輸,就以教訓的口吻道: 眼珠子,鼻孔子,珠子還在孔子上; 解縉冥思片刻,遂得一聯回敬: 眉先生,發後生,後生更比先生長。 此聯寓意深刻,暗含譏諷,可謂頗具匠心。解縉才說完,看客們拍案叫絕,曹尚書頓時語塞,只得佯醉而退。


3.一石三鳥

庭前種竹先生筍 廟後栽花長老技

解縉的超群才智,使曹尚書不得不暗自嘆服。一日,他又邀解縉進府,想試試,解縉近來的學業,是否長進。於是,你來我往地,又對了幾聯後,曹尚書一直未占上風。於是,便使用最後絕招;利用「諧音」雙關,企圖「一石三鳥」壓倒解縉。他出的上聯是:
庭前種竹先生筍; 解縉立即對出: 廟後栽花長老技。 曹尚書笑道:「我這上聯的意思是,庭院前面種的竹子,先長出了竹筍。」解縉說:「我下聯的意思,是廟後頭栽的花,長出了老枝。」 曹尚書又道:「我的上聯另有別解。說是庭院種的竹子,長得不好,教書先生把它砍了,所以是: 庭前種竹先生損; 解縉馬上接著說:「我這下聯也還有層意思,說的是廟後栽的花被風吹斜了,長老用木棍把它支撐起來,故有: 廟後栽花長老支。
曹尚書哈哈大笑:「解神童有所不知,我這上聯,還有第三個意思,說的是庭前種竹子,教書先生詢問別人,這是什麽原因,所以是: 庭前種竹先生詢; 解縉拍手笑道:「曹大人,別急,我這下聯也另有意思,是說廟後栽上花,小和尚急急忙忙地去告訴長老,長老說早已知道了。所以是: 廟後栽花長老知。 曹尚書「一石三鳥」,仍然沒有難倒聰明的解縉,不禁由衷地贊許他道:「真乃蓋世奇才也!」曹尚書實在愛才心切,欣喜之餘,就把愛女許配給解縉了。

註:「白也」,取自詩聖杜甫評李白的詩句「白也詩無敵」。

此聯平仄考究「也」與「之」虛詞相對,使聯語妙趣橫生。

⑼ 新婚賀詞、習俗、典故、對聯

賀詞:
天作之合
心心相印
永結同心
相親相愛
百年好合
永浴愛河
佳偶天成
白頭偕老
百年琴瑟
百年偕老
花好月圓
福祿鴛鴦
天緣巧合
美滿良緣
郎才女貌
情投意合
夫唱婦隨
珠聯壁合
鳳凰於飛
琴瑟合鳴
相敬如賓
同德同心
如鼓琴瑟
花開並蒂
締結良緣
緣訂三生
鴛鴦壁合
文定吉祥
姻緣相配
白首成約
終身之盟
盟結良緣

對聯:
愛心已合
結婚情更濃
百年恩愛雙心結
千里姻緣一線牽

芝蘭茂千載
琴瑟樂百年

皓月描來雙影雁
寒霜映出並頭梅
祥雲繞屋宇
喜氣盈門庭
紅妝帶綰同心結
碧樹花開並蒂蓮
香掩芙蓉帳
燭輝錦綉幃 一對璧人留小影
無雙國士締良緣 百年歌好合
五世卜其昌
杯交玉液飛鸚鵡
樂奏瑤池舞鳳凰 笙簫奏鳳凰
鼓樂迎佳賓 比飛卻似關睢鳥
並蒂常開邊理枝
堂開蓬萊景
人醉武陵春 琴韻譜成同夢語
燈花笑對含羞人 才高鸚鵡賦
春暖鳳凰樓
一嶺桃花紅錦綉
萬盞銀燈引玉人 吹簫堪引鳳
攀桂喜乘龍
眉黛春生楊柳綠
玉樓人映杏花經
花燦銀燈鸞對舞
春歸畫棟燕雙棲 鳳翔鸞鳴春正麗
鶯歌燕舞日初長 綉閣昔曾傳跨鳳
德門今喜近乘龍
紅梅吐芳喜成邊理
綠柳含笑永結同心
梧桐枝上棲雙鳳
菡萏花間立並鴛 下玉鏡台笑談佳話
種藍田玉喜締良緣

銀鏡台前人似玉
金鶯枕側語如花 白首齊眉鴛鴦比翼
青陽啟瑞桃李同心
文窗綉戶垂簾幕
銀燭金杯映翠眉
春暖花朝彩鸞對箅
風和月麗紅杏添妝
方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
槐蔭連枝百年啟瑞
荷開並蒂五世征祥

歡慶此日成佳偶
且喜今朝結良緣 秋水銀堂鴛鴦比翼
天風玉宇鸞鳳和聲
紫簫吹月翔丹鳳
翠袖臨風舞彩鸞
海枯石爛同心永結
地闊天高比翼齊飛
春窗綉出鴛鴦譜
夜月捍斟琥珀杯 碧岸雨收鶯語暖
藍田玉暖玉生香
白首齊眉鴛鴦比翼

青陽啟瑞桃李同心

杯交玉液飛鸚鵡
樂奏瑤笙舞鳳凰 碧岸雨收鶯語暖
藍田日暖玉生香
並蒂花盛開長征路上

比翼鳥雙飛四化途中
並肩同步長征路
齊心共譜幸福歌 不須玉杵千金聘
已有紅繩兩頭連
不願似鴛鴦嬉戲淺水
有志象海燕搏擊長風 才高鸚鵡賦
春暖鳳凰樓 成家當思創業苦

舉步莫戀蜜月甜
窗前共議四化業
燈下同攻網路書 吹簫堪引鳳
攀桂喜乘龍
春窗綉出鴛鴦譜
夜月香斟琥珀杯
春風堂上初來燕
細雨庭前乍開花 春暖花朝彩鸞對舞

風和麗月紅杏添妝
大地香飄蜂忙蝶戲相為伴
人間春到鶯歌燕舞總成雙
當門花並蒂
迎戶樹交柯 東風入戶
喜氣盈門
方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
風暖丹椒青鳥對舞
日融翠柏寶鏡初開
鳳翔鸞鳴春正麗
海枯石爛同心永結
地闊天高比翼齊飛
皓月描來雙影雁
寒霜映出並頭梅 紅梅吐芳喜成連理
綠柳含笑永結同心
紅妝帶綰同心結
碧樹花開並蒂蓮 花燦銀燈鸞對舞
春歸畫棟燕雙棲 花月新妝宜學柳
芸窗好友早栽蘭
花燭光中連開並蒂

笙簧聲里帶結同心
花燭下賓客滿堂齊贊簡朴辦事
洞房中新人一對共商勤儉持家
槐蔭連枝百年啟瑞
荷開並蒂五世征祥
歡慶此日成佳偶
且喜今朝結良緣 婚姻必須自主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愛情豈容買賣讓人間相思者早結良緣 婚姻自主恩愛重
家庭和睦幸福多
吉人吉時傳吉語
新人新歲結新婚 嫁女婚男處處從簡
移風易俗事事當先
江上漁歌白鷗同舞
舟中春暖紫燕雙飛
結成平等果
開出自由花
節約辦婚事親友皆歡喜
勤儉建家庭夫妻更和睦
結婚筵前共飲合歡酒
勞模會上同唱勝利歌
景麗三春天台桃熟
祥開百世金谷花嬌
今日新婚禮一杯香茶酬賓客
來年頒獎會兩朵紅花贊英雄
錦堂雙璧合
玉樹萬枝榮
勞動夫妻革命紅花開並蒂
長征伴侶愛情羅帶結同心 立新風只生一個是男是女皆好
破舊習有利兩家嫁女嫁男都行 聯戚攀親何必門當戶對
交結情侶只求道合志同
縷結同心日麗屏間孔雀
蓮開並蒂影搖池上鴛鴦
滿架薔薇香凝金屋
依檻芍葒花擁瓊樓
眉黛春生楊柳綠
玉樓人映杏花紅
男女並肩為錦綉江山添異彩

夫妻攜手向偉大祖國獻青春
男尊女女尊男男女平等

夫敬婦婦敬夫夫婦相親
且看淑女成佳婦
從此奇男已丈夫
琴瑟調和多樂事
親友團聚溢歡心 琴韻譜成同夢語
燈花笑對含羞人 秋水銀堂鴛鴦比翼

天風玉宇鸞鳳和聲
笙簫奏鳳凰
鼓樂迎佳賓 雙飛卻似關睢鳥
並蒂常開連理枝 堂開蓬萊景
人醉武陵春
同謀革命千秋業
共建勤勞百世家 同心同德參加四化建設
相親相愛創造幸福家庭 同心同德革命伴侶
互敬互愛美滿夫妻
文窗綉戶垂簾幕
銀燭金杯映翠眉 梧桐枝上棲雙鳳
菡萏花間立並鴛 下玉鏡台笑談佳話
種藍田壁喜締良緣
相敬如賓莫道婦隨夫唱
情深似海休言女卑男尊
祥雲繞屋宇
喜氣盈門庭 香掩芙蓉帳
燭輝錦綉幃
簫引鳳凰春生斑管

杯斟鸚鵡香溢梅花
攜手結伴侶眼角眉梢添喜色

並肩話長征燈前月下有知音
新人辦新事新風傳梓里
春日耀春暉珍色滿園庭`
新社會新人物新婚嘉禮
好政策好光景好合百年
幸福時代春常在
革命夫妻情誼長 綉閣昔曾傳跨風
德門今喜近乘龍
雪案聯吟詩有味
冬窗伴讀筆生香 一對壁人留小影
無雙國土締良緣 一對紅心向四化
兩雙巧手繪新圖
一對青年要為四化添彩
兩顆紅心誓給祖國增光
以優異成績雙登紅榜
為宏偉目標同獻丹心 一嶺桃花紅錦綉

萬盞銀燈引玉人
銀漢雙星藍田合壁

人間巧節天上佳期
銀鏡台前人似玉
金鶯枕側語如蘭 鶯歌燕舞菊花吐艷

水笑山歡丹桂飄香 又紅又專兩情魚水
同心同德百歲鴛鴦
魚躍鳶飛滾滾春潮催四化
月圓花好溶溶喜氣入人家 玉律鳴秋鵲橋路近
金風滌暑魚水歡諧
雲擁妝台和風正暖

花迎寶扇麗日方長
芝蘭茂千載 琴瑟樂百年
志同道合革命新伴侶
互敬互愛美滿好婚姻
紫簫吹月翔丹鳳
翠袖臨風舞彩鸞 紫燕雙飛迎春舞
紅花並蒂朝陽開
自由戀愛兩朵紅花並蒂開綻
計劃生育一代新人茁壯成長
自由戀愛雙方如意

民主持家百事稱心
自願自由情投意合

相親相愛花好月圓

戀愛心已合 結婚情更濃
芝蘭茂千載 琴瑟樂百年
祥雲繞屋宇 喜氣盈門庭

香掩芙蓉帳 燭輝錦綉幃
百年歌好合 五世卜其昌
笙簫奏鳳凰 鼓樂迎佳賓

堂開蓬萊景 人醉武陵春
才高鸚鵡賦 春暖鳳凰樓
吹簫堪引鳳 攀桂喜乘龍

百年恩愛雙心結 千里姻緣一線牽

皓月描來雙影雁 寒霜映出並頭梅
紅妝帶綰同心結 碧樹花開並蒂蓮

一對璧人留小影
無雙國士締良緣
杯交玉液飛鸚鵡 樂奏瑤池舞鳳凰
比飛卻似關睢鳥 並蒂常開邊理枝

琴韻譜成同夢語 燈花笑對含羞人
一嶺桃花紅錦綉 萬盞銀燈引玉人
眉黛春生楊柳綠 玉樓人映杏花經

鳳翔鸞鳴春正麗 鶯歌燕舞日初長
花燦銀燈鸞對舞 春歸畫棟燕雙棲
綉閣昔曾傳跨鳳 德門今喜近乘龍

梧桐枝上棲雙鳳 菡萏花間立並鴛
銀鏡台前人似玉 金鶯枕側語如花
文窗綉戶垂簾幕 銀燭金杯映翠眉

方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

歡慶此日成佳偶 且喜今朝結良緣
紫簫吹月翔丹鳳 翠袖臨風舞彩鸞

春窗綉出鴛鴦譜 夜月捍斟琥珀杯
碧岸雨收鶯語暖 藍田玉暖玉生香
紅梅吐芳喜成邊理
綠柳含笑永結同心

下玉鏡台笑談佳話
種藍田玉喜締良緣

白首齊眉鴛鴦比翼
青陽啟瑞桃李同心

春暖花朝彩鸞對箅
風和月麗紅杏添妝

槐蔭連枝百年啟瑞
荷開並蒂五世征祥

秋水銀堂鴛鴦比翼
天風玉宇鸞鳳和聲

海枯石爛同心永結
地闊天高比翼齊飛

橫 披
燕爾新婚 百年嘉偶
珠聯璧合 鸞鳳和鳴
笙磬同諧 心心相印

龍騰鳳翔 玉樹瓊枝
福緣鴛鴦 喜成連理
百年好合 五世其昌

情真意切 幸福美滿
鶯歌燕舞 花好月圓
永結同心 喜氣生輝

新婚對聯的傳說:---------

每當聽到有人家要結婚,最不可缺少的就是一副紅對聯。把紅對聯貼在新房門框邊上,看上去既漂亮又鮮艷。聽老人們說,關於紅對聯還有一個小小的故事呢!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某縣的一位書生要去京趕考,在路過一村莊時,他感到有點口渴,便走上橋去想找點水喝。他走上橋以後,看到橋下邊有一位女子正在洗衣服,不好意思去打擾,邊坐在橋頭上,想歇一會。等那女子把衣服洗完,站起來剛要走,一眼便看見了橋上的書生,朝他看了一下,邊害羞的低下了頭。書生被女子的一笑弄得莫名其妙,他不知道那女子為什麼要沖他笑,便找來一片很大的楓葉,在楓葉上面寫了一幅對聯的半邊,然後拋向水中。楓葉在河水中流淌著,一直漂到女子洗過衣服的地方。女子看到了楓葉,撿起了一看,上面寫著一幅對聯的半邊「詩題紅葉成佳偶」。女子看過後,很快就在楓葉的另一面寫上了「玉種蘭田結良緣」這七個字,然後放在水中。書生看到了女子在楓葉上寫著什麼,覺得很有必要看看,便跑向橋下,在水中撈起楓葉,一看,不由得驚呆了,他所寫的那幅對聯,竟然被一位女子對上了!可知,那女子一定是不凡的。書生於是走到女子跟前,與那女子談了起來。才知道女子是這莊子的地主家的大小姐。她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讀過詩書,是一位很有學問的女子。書生與那女子談了片刻後,並與女子約定了下次相會的時間和地點,便繼續上路了。
書生本來就信心十足,加上那女子對他的支持,更是有把握。果然不出所料,書生考取了頭等狀元。當皇上要給他賜婚時,他拒絕了,而是請求皇上讓他自己去找伴侶。皇上恩准了,書生便辭去,開始上路了。
在書生和女子結婚的那一天,他們在一張紅紙上寫下了他們初次見面時寫過的那幅對聯,然後剪下來貼在新房門框邊,把它當作他們的證婚人。
從此,結婚貼紅對聯的風俗就在民間流傳開了。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