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故事內容請各用兩個成語寫出晏子和楚王的形象特點
1. 《晏子使楚》中楚王與晏子的性格特點是什麼
1、特點
①晏子:能言善辯,博學多才,敢犯龍顏,努力維護了國家尊嚴。
②楚王:驕傲狂妄,以貌取人,但後來也識英雄重英雄,禮待晏子。
2、原文簡介
《晏子使楚》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顯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故事贊揚了晏子機智勇敢、靈活善辯的外交才能與不懼大國、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現選入人教版語文書五年級下冊第十一課。
3、作者簡介
晏嬰(前578年—前500年),字仲,謚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又稱晏子,夷維人(今山東高密),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歷任齊靈公、庄公、景公三朝,輔政長達40餘年。以有政治遠見、外交才能和作風樸素聞名諸侯。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嬰病逝。
2. 文中晏子與楚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試根據課文分析這兩個人物形象
《晏子使楚》這篇課文主要記述了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想侮辱他,他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針鋒相對,反駁了楚王,從而維護了國家的尊嚴。
第一次鬥智
楚王抓住晏子身材矮小的特點,關閉城門,挖了五尺來高的洞讓晏子入城,來侮辱晏子,進而達到侮辱齊國的目的。晏子不卑不吭,將計就計,一楚王之法反擊楚王。他的話很明白,楚王只要承認自己的國家是狗國,那他就鑽狗洞。楚王若說自己的國家不是狗國,就應打開城門。最終,楚王只好打開城門。這一次,晏子未見楚王,就給了楚王一次迎頭痛擊。
第二次鬥智
楚王借口齊國無人,諷刺晏子無能,諷刺齊國無能人。面對楚王有一次對自己和國家的侮辱,晏子大義凜然,再一次回敬楚王:齊國人多得快要裝不下了,怎能說齊國無人?然後又一本正經地貶低自己,再貶低楚王及楚國。表面上似乎為自己的無能難為情,實際上正是在這不動聲色的裝模作樣中,回擊了楚王,讓楚王「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第三次鬥智
楚王譏笑齊國人沒出息,而晏子舉了一個楚國上下都熟知的現象,再用同樣的道理證明,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好好勞動,一到楚國就就做了盜賊,也是因為兩國水土不同。
楚王三次侮辱晏子,前兩次針對晏子身材矮小的缺陷,言語中充滿挑釁和嘲弄,對齊國的大夫直呼「你」,已是無理之極;後一次直指齊國「齊國人怎麼這樣沒出息,干這種事?」嘲笑之語更是肆無忌憚。面對這樣盛氣凌人的侮辱,晏子正氣凜然,沉著應對,機智反擊,結果楚王一敗再敗,不得不賠禮認罪。
在晏子和楚王的唇槍舌戰、爭鋒相對中,一個是聰明機智、膽略過人、維護國家尊嚴的使臣;一個是傲慢專橫、驕傲自大的君王,誰贏誰輸,誰好誰壞,顯而易見。
3. 《晏子使楚》晏子智斗楚王3件事用3個小標題概括
1、將計就計
晏子剛到楚國,楚國戲弄他矮小,就在城門邊開了個矮門。晏子問:「你們是狗國嗎?」
2、力護國威
楚君見晏子身材矮小,問你們國家沒人了嗎?派你這個小矮子來。晏子說:「我們國家的人多的擦肩接踵。只是有個規定,上等臣訪上等國,下等臣訪下等國。」言外之意是楚國是下等國。
3、智辯楚君
楚君故意找了個人假扮賊人,被捉在晏子面前演戲。楚君說:「你們那裡出賊人嗎?」晏子機智答辯。什麼地方養什麼人。北方的橘子到了南方就成了枳。你們的土地養賊,所以好人到了你們的地方就變成賊了。
(3)根據故事內容請各用兩個成語寫出晏子和楚王的形象特點擴展閱讀
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示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故事贊揚了晏子愛國,機智勇敢,善於辭令,靈活善辯的外交才能與不懼大國、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
諷刺了狂妄自大,傲慢無理,自作聰明的人。全文語言簡潔明了,層次分明,人物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且敘述客觀,情節一波三折節奏緊湊充實,作者將兩國交鋒時的緊張刺激娓娓敘來,並且通過語言描寫向讀者傳遞這種氣氛使讀者如有親身體驗之感,同時也能領略到晏子的風采。
創作背景:
春秋時期,很多謀士能臣遊走於各國之間,憑借自己的口才和智慧,各為其主,謀取霸業。晏子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公元前547年,齊景公即位。前548年,由於齊景公在晉國訪問時的狂妄態度,引起了晉國高層的不滿,於是派出軍隊對齊實施震懾性攻擊,齊景公一開始並不在意,但後來晉國軍隊幾乎兵臨城下,使得他不得不服軟。
通過這次教訓,齊景公意識到單憑齊國的力量是無法與強晉抗衡的,於是他將目光放到了南方的楚國,決意與楚修好,共抗晉國。在這種情況下,晏子作為使者訪問了楚國。《晏子使楚》即是記錄晏子在這種情況下出使楚國的這一故事。
4. 在晏子使楚中各用五個成語來形容楚王和晏子.
楚王:仗勢欺人,自作聰明,自取其辱,理屈詞窮,自作自受
晏子:能言善辯,不卑不亢,針鋒相對,從容不迫,對答如流
5. 各用一個成語或俗語概括楚王和晏子的形象和特點(請參照文章《晏子使楚》)
楚王:自作聰明
晏子:能言善辯
6. 在晏子使楚中,各用一個成語形容楚王和晏子的形象特點
楚王 仗勢欺人(自取其辱)
晏子 機智善辯(不卑不亢)
7. 《晏子使楚》中,各用五個成語來形容楚王和晏子
楚王:自取其辱、揮汗如雨 、比肩繼踵 、仗勢欺人、自作聰明
晏子:機智善辯、不卑不亢、足智多謀、善於辭令、對答如流
8. 出自晏子使楚的一個成語是什麼,從楚王的角度也可以用成語什麼來概括故事內容
摩肩接踵。
9. 晏子使楚中晏子和楚王分別有什麼樣的性格特點
晏子:能言善辯博學多才敢犯龍顏努力維護了國家尊嚴 楚王:驕傲狂妄貌取人來也識英雄重英雄禮待晏子
10. 各用一個成語或俗語概括楚王和晏子的形象特點
楚王:仗勢欺人,傲慢無禮,自作聰明
晏子:能言善辯,善於辭令,不卑不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