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在寫作上有什麼特點牛郎織女這篇故事體現在哪
『壹』 《牛郎織女》一文作為故事,有什麼特點
《牛郎織女》是一個民間故事,故事語言通俗易懂,但卻寄託了勞動人民美好的願望.牛郎折射了我國農業社會中男性吃苦耐勞的品德,織女折射了我國農業社會中婦女賢惠淑德的精神.王母娘娘則代表了封建保守勢力,折射了專制狡猾的丑惡嘴臉.
『貳』 四大民間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共同的特點
對男女自由戀愛的贊美嚮往和對封建勢力無理束縛的憎恨。
在我國的古典文學寶庫中,除了有史書記載的古典文學作品外,還有一類就是民間廣為流傳的神話傳說,它不僅數量眾多,內容豐富,而且絢麗多彩,充滿詩情畫意和藝術魅力,其中《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與《白蛇傳》被稱為中國四大民間傳說。
(2)民間故事在寫作上有什麼特點牛郎織女這篇故事體現在哪擴展閱讀
1、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的傳說始於《詩經·大東》:「跂彼織女」、「睆彼牽牛」的記載。《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已稱牛郎織女為夫妻。應劭《風俗通》逸文:「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皆髡,因為梁(註:橋)以渡織女也。」故事已初步形成,並與七夕習俗相結合。
2、孟姜女
孟姜女的傳說起源於《左傳》杞梁妻拒絕齊侯郊吊,遵守禮法的記載,後來加上《檀弓》的「齊庄公襲莒於奪(隧),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雛型。漢·劉向《列女傳》(四)記:「齊杞梁殖戰死,其妻哭於城下,十日而城崩。」
又唐(佚名)《琱玉集》記「秦時有燕人杞良,娶孟超女仲姿為妻,因良被築長城官吏所擊殺,仲姿哭長城下,城即崩倒。」可知這個傳說在唐代已盛行,但孟仲姿和杞良,在傳說中已改名為孟姜女和范喜良。
3、梁祝
梁祝的故事最早見於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記載了梁、祝「二人嘗同學」、「同冢」的故事。晚唐·張讀的《宣寶志》有較詳細的記載。到明代馮夢龍的《古今小說》,又增加了英台不解帶,梁山伯生疑和化蝶的情節。
4、白蛇與許仙
白蛇的故事形成最晚,起源:一說源於唐傳奇《白蛇記》;一說源於《西湖三塔記》。到明代馮夢龍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叄』 《天上的街市》中的牛郎織女生活與民間故事中的牛郎織女生活有什麼不同作者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修改
《天上的街市》中的牛郎織女生活與民間故事中的牛郎織女生活的不同:傳說中的牛郎織女飽受夫妻分離之苦,每年只有農歷七月七日在鵲橋相會。而詩中的牛郎織女卻可以自由來往,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作者這樣改動目的是要表達對黑暗社會的反抗,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嚮往。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原文:
遠遠的街燈明了,
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了,
好像是點著無數的街燈。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寬廣。
那隔河的牛郎織女,
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
定然在天街閑游。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3)民間故事在寫作上有什麼特點牛郎織女這篇故事體現在哪擴展閱讀:
《天上的街市》創作背景:
20年代初期,五四運動的洪波已經消退,大革命的時代尚未到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依舊被帝國主義列強和他們豢養的各派軍閥統治著。詩人在苦悶中彷徨,他不滿現實,熱烈地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在燦爛星空的誘發下,寫下了這首浪漫氣息濃郁的《天上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作者簡介:
郭沫若,幼名文豹,原名開貞,字鼎堂,號尚武,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的開創者之一、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甲骨學四堂之一,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從1926年參加北伐,1927年參加了南昌起義,1928年2月因被國民黨政府通緝,流亡日本,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學術著作。
1958年9月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主編組品有《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編成《郭沫若全集》38卷。1952年4月9日郭沫若獲得「加強國際和平」斯大林國際獎。
『肆』 《牛郎織女》與哪三個故事稱為四大民間故事
四大民間故事:《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哭范喜良),《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 。
『伍』 民間故事《牛郎織女》中人物的特點(四字詞,成語)
牛郎:copy吃苦耐勞、昧旦晨興。
織女:心靈手巧、精明強干。
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
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責令他們分離,只允許他們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鵲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
(5)民間故事在寫作上有什麼特點牛郎織女這篇故事體現在哪擴展閱讀:
牛郎星和織女星都是離我們非常遙遠的恆星,它們都比太陽還要巨大,只因為它們離我們十分遙遠。在天文學上,測量恆星之間的距離,大多用「光年」來計算。光年就是每秒鍾走30萬千米的太陽光在1年裡所走的距離。牛郎星離我們有16光年,織女星離我們27光年,所以看上去只是小小的光點。
牛郎星與織女星之間的距離也很遠,有16.4光年,與牛郎星同地球的距離差不多,即使牛郎跑得快,每天能跑100千米,要跑43億年時間才能與織女相會。即使改成每秒飛行11千米的宇宙飛船,也要45萬年才能飛到織女身邊。
『陸』 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簡略點)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山東的一個小村子裡,有一個可憐的小孩,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他只有依靠哥哥和嫂子過日子。
他每天都要出去放牛,於是,人們都叫他牛郎。牛郎的嫂子很討厭牛郎,有一天,牛郎的嫂子見他長大了一些,就把他趕出家門。
牛郎只好牽著老黃牛流浪到一座荒山下蓋一間小房子,獨自生活,到了夜裡,牛郎覺得很無聊,就把老黃牛當做是他唯一的朋友。其實,這頭老黃牛是天上的金牛星,這頭老牛知道天上有七個仙女,於是,老黃牛就去打聽消息,老牛不知怎麼告訴他,就想了一個辦法,到夜裡托夢給他。
到了第二天,牛郎去放牛時,看見七仙女在湖邊戲水,牛郎趁這個機會,拿走了一個仙女的衣衫。第二天,見到了那個仙女,他們一見鍾情,決定在一起。過了一段時間,牛郎和織女有了自己的孩子,建起了家庭。
後來被王母娘娘知道了,織女被抓上了天庭,不讓他們相見,織女很傷心,求王母娘娘讓他們相見,王母娘娘看在女兒的份上,規定:每年七月初七讓他們相會。
(6)民間故事在寫作上有什麼特點牛郎織女這篇故事體現在哪擴展閱讀
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俗稱「七夕」,相傳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千百年來這個古老而動人的愛情故事,世代流傳,這一天還被現代人譽為中國版的「情人節」。
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我國古代星官體系中,牛宿星官由6顆星組成,位於銀河的東岸,像兩個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點,不過上面的那個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
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於黃道上,這幾顆星組成了一個頭上有兩角,卻只有三隻足的牛,因此古人稱其為「牽牛」。這頭「牛」的南邊有9顆小星,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線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於灌溉農田。
牛宿的東面緊挨著的是「羅堰」3星,是類似水庫的水利設施。「織女」3星位於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織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僅次於「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稱為「織女星」。因此「牛宿星」與「織女星」合稱為牛郎織女。
『柒』 牛郎織女民間故事從哪四個方面
牛郎:老實 善良 可憐
織女:美麗
牛:知恩圖報
王母娘娘:惡毒
『捌』 《牛郎織女》與哪三個故事並稱為四大民間故事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是指《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民間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
1、《牛郎織女》講述的是勤勞的牛郎和織女在民間結婚。兩人被王母娘娘拆散後,只能每年的七月七日在天上的鵲橋相會一次。
2、《孟姜女》講述的是孟姜女的新婚丈夫被抓去修長城,累死並被埋在長城下。孟姜女去送寒衣時,得知丈夫已死,哭倒了長城才找到丈夫的屍骨。
3、《梁山伯與祝英台》講述的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書院相識相愛,卻被馬文才破壞,兩人雙雙殉情,最後化為一對彩蝶。
4、《白蛇傳》講述的是千年蛇妖白素貞化為人形報答許仙的恩情,卻因水漫金山寺被法海鎮壓於雷峰塔下,後來白素貞的兒子高中狀元,才將母親救出,一家團聚。
(8)民間故事在寫作上有什麼特點牛郎織女這篇故事體現在哪擴展閱讀:
我國古籍中最早關於牛郎、織女的記載是《詩經小雅大東》篇,但是文中只說織女和牽牛是天河中相近的兩顆星宿,兩者並沒有什麼關聯。直到漢時,這兩顆星宿才被轉化為具體人物,班固在《兩都賦》中說,漢宮昆明池邊有牽牛、織女兩座石人像。牛郎、織女的故事並不是原本就有的,而是漸漸被古人所意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