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和武則天的床上故事

和武則天的床上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2 23:35:16

㈠ 武則天第一次進宮的故事

精銳教育慶春路校區數學柴老師為你解答 武則天七歲那年她的父親去世了,她的生母是前朝宰相楊達的女兒(關於楊達可以自己去了解,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她的女兒自然也不差!額,她的父親開始是商人後來成為高官的)。
父親去世後武則天和她母親以及另外兩個姐妹備受欺凌(這段經歷對武則天有很大的影響!)。
十四歲那年宮里傳來詔令要她入宮(因為她是官宦人家的女子,這很正常,再說李世民其實比較色,好吧,你要說是風流也可以啦啦啦),武則天母親很是不舍,可是武則天卻憧憬而歡喜的對她母親說「見天子焉知非福,何兒女悲乎?」(霸氣側漏!)進宮後她被封為「才人」,不大不小,比較符合慣例沒什麼特殊。好的,說多了。。。

㈡ 武則天的小故事(100字以內)

武則天小故事:

1、御史吃肉

武則天信仰佛教非常虔誠,稱帝後嚴禁人為殺生屠宰。有次,武則天派御史婁師德去查案。途中吃飯時,廚師上了一盤熟肉。婁師德滿心歡喜,嘴上卻問:「皇上禁止天下殺牲,這肉是哪裡來的?」廚師回道:「這只羊是被豺狼咬死的,只好做給大人吃了。」

婁師德高興的說:「這只豺可真懂事,看到我這大官吃飯就去咬羊,正好給我解饞。」一會,廚師又端來一條魚。婁師德又問魚是哪裡來的?廚師說:「這條魚也剛被豺狼咬死。」婁師德聽後訓斥他:「笨蛋,豺狼不會潛水,怎能咬死魚?應該是水獺咬的才對!」後來有人將此事舉報給武則天,婁師惶恐萬分,武則天卻一笑置之。

2、忠心石頭

武則天興周替唐,很在意天下人的議論。有次,神都洛陽的一個小官在河灘看到一塊石頭,無意間將石頭擊成兩半,發現石頭的中心是紅色的。他連忙將石頭進獻給武則天,並奉承道:「皇上造福萬民,連石頭有一顆忠於皇上的紅心。」武則天非常高興,准備賞賜他。大臣李昭德卻說:「如果這塊紅心石頭是表忠心於皇上,那其他石頭是要造反嗎?」武則天仍然賞賜了獻石的小官。

5、殺子稱帝

武則天生了四個兒子:長子李弘、次子李賢、三子李顯、四子李旦。長子李弘為皇太子,高宗欲禪位給他,他還想娶蕭淑妃的女兒為妻。漸漸引起武則天的反感,最終以葯酒毒死李弘。李弘死後,高宗立李賢為太子。他聰明好學,在士人中很有聲望,卻引起武則天的猜疑。

她設計置死李賢,高宗求情後將其廢為庶人,流徙到2300里外的巴州,最終逼其自殺。李顯和李旦在武則天的擺弄下,都有過兩次登基的經歷,史上罕見!

㈢ 武則天800的故事

則天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是一個勤政干練的皇帝,還是一個心狠手辣的女子。她演繹了太多的傳奇故事。

則天做了28年皇後,7年太後,15年皇帝。這是史上前所未有的。如何評價中國古代封建專制社會出現的這一位不同凡響的女性?暴君乎?明主乎?風流女皇乎?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她一生的功過誰也說不清楚,就連她自己也不知道怎麼看自己。她是明智的,主宰了46年的江山,最終立下了無字碑,任由歷史去評說。

作為一個傑出的女政治家,盡管有人說她篡唐立周,任用酷吏,罪不可恕,有人說她統御有術,四邊安靖,功在千秋。可是歷史的事實擺在眼前,是政治開明,國事強大,這是任何人無法否認的事實。從政治角度開看,她確有絕頂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誰也沒有資格說她的不是。高宗在位時,她曾上過「建言十二事」,讓當朝臣子贊嘆不已。在她統治期間,她壟斷了北周貴族長達一個世紀的統治,那時,社會繼續發展,國泰民安。一代女皇也有寬容的一面,駱賓王的《討武曌檄》不但沒讓她大怒,反而埋怨道:「宰相安得失此人!」

㈣ 有關武則天的真實故事~~

武則天(624~705年),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後,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後,武則天相繼廢掉兩個兒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創造了"曌"(讀音"照"),這個字,意為"日月當空",並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她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統治的前期,重用酷吏,嚴厲打擊反對他的元老重臣,勛貴舊族,就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壟斷高官的局面。定都洛陽。690~705年在位。世人據其尊號「則天大聖皇帝」稱之為武則天(則,法則也,以為法則也。則天,即以天為法則,向上天學習,遵循上天的規律和要求的意思)。性巧慧,多權術。唐朝開國功勛武士彟的次女,生母楊氏是武士彟的續妻,隴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寧公楊達之女。
武則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後。太宗稱其為「媚娘」。她在協助高宗處理軍國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後,親登帝位,自稱聖神皇帝,廢唐祚於一旦,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女皇。從她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前後執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史稱「貞觀遺風」歷史功績,昭昭於世。誠如宋慶齡對她的中肯評價:武則天是「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
武則天出生在唐初新貴顯宦之家,顯赫的權勢,豪奢的生活,滋養了她無限量的權力欲。然而,初唐極重士族的門閥之風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門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飽受流俗的輕視,而不甘埋沒。這一特殊的境遇與遭際,強烈地刺激著青年時代的武則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權力,以達唯我是從的慾望,和以冷酷而不擇手段地去報復一切的心理。這一點在她以後從政乃至於「南面稱孤」的一系列政治斗爭中,表現的尤為突出,成為她一生功過參差的修養。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
則天自幼聰慧敏俐,極善表達,膽識超人。父親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讀書識字,使她通曉世理。史載,則天十三、四歲時,已是博覽群書,博聞強記,詩詞歌賦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礎,而且長於書法,字態卓犖不群。
貞觀十一年(637年),14歲的武氏以長相俊美,入選宮中,受封「才人」。入宮之後,武氏行事干練,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嬌艷,頗得太宗歡心,遂賜號「媚娘」。但相同時期徐賢妃聰慧過人,武氏失寵,一直在最低才人檔次徘徊,後結識李治。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則天與所有嬪妃,發送長安感業寺削發為尼。太宗九子李治即位後,因早先與則天暗通款曲,對她極有興趣,遂經常往來於感業寺,並於兩三年後重召則天入官,晉封為「昭儀」。永徽六年(655年),極受高宗寵幸的武則天,在內宮的斗爭中穩操勝券,並日促高宗立己為後。然而,在封建社會中,皇後的廢立乃國之大事,須與重臣們商定。當高宗把廢皇後王氏,立則天為皇後的打算向褚遂良、長孫無忌等忠貞重臣說明後,立即遭到強烈的反對。他們認為武氏出身卑微,不宜為後,且太宗崩時,曾言「佳兒佳婦」,不應廢王皇後。但是,高宗的主張也得到武則天的同謀許敬忠以及李義府、等一些朝中奸佞的支持。後武則天親自殺死自己的女兒,嫁禍王皇後,迫使高宗終於在這年的十月斷然頒詔,廢皇後王氏,正式冊立則天為皇後,冊立皇後後,武則天將王皇後、蕭淑妃手腳砍斷,醉骨,逼高宗逼死自己的親舅舅長孫無忌.
則天登上皇後寶座後,機智精明,「通文史,多權謀」的長處,得到長足的發揮和發展,使高宗對她寵愛之餘,別眼相看。她亦利用皇後的身份,皇上對己的寵愛,積極參與朝政, 「百司奏事,時時令後決之」。從永徽六年(655年)到顯慶四年(659年)的五年時間里,她廣弄冤案,天下森森,大量清除政敵,貶尚書右僕射諸遂良,使其郁悶而死;黜同中書門下長孫無忌,逼其自縊;罷免朝中諸遂良、長孫無忌的支持者,鞏固和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和權力,掃除了她參政道路上的障礙,貞觀遺風之稱的永徽之治結束。
顯慶五年(660年),高宗李治因患風眩,目不能視,遂下詔委託武後協理政事。自此,則天從參政步人執政,「黜陟生殺,決於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雖在幕後,卻遙控了朝廷實權。後來,高宗後悔,圖謀收回大權,並密令中書侍郎上官儀草詔廢後。豈知機事不密, 「謀泄不果」,武後手辣心狠,先下手為強,立將上官儀處死。高宗之舉,功虧一簣,反使武後更為警覺。
武則天,長子李弘因病去世,次子李賢被流放(後殺害),三子被廢,四子待武則天登基後,改名武輪。
高宗雖厭其獨行獨斷,許多國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這樣,就使武後逐漸從幕後走向前台,竟與高宗同臨紫宸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674年),高宗號天皇,皇後號天後,天下人謂之「二聖」。自此,高宗形同虛設,唐朝權柄,盡在武後則天掌握之中。
從上元元年(674年),則天以「天後」之尊開始執政,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稱帝的16年中,武氏為當皇帝做了大量的長時間的准備,採取了多種有力有效的措施。首先,在王位的繼承上,高宗想禪位於長子李弘。武後則不念母子之情,將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賢為太子。李賢被高宗委以臨國之任,處理政務頗為精幹,武後則廢李賢為庶人,立三子李顯為太子。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顯剛剛繼位,武後則以皇太後名義臨朝稱制。一年後便廢掉中宗,改封廬陵王,立四子李旦為帝,是睿宗。李顯、李旦都是昏庸無能之輩,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處處受制於武後。
其次,是修改《氏族志》為《姓氏錄》,原來連《氏族志》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姓氏錄》中,卻定為姓氏的第一等,這並沒有改變門閥觀念,只是武則天為了提高武的地位的一個表現。
再次,是變更官名,改東都洛陽為神都,為自己登位稱帝,建立新秩序,邁出重要的一步。向舉國表示自己大位一統至高無上的權力。武後的這些新政措施,很快遭到皇族李氏和許多士族官僚的反對。柳州刺史,唐初元勛徐世績之後徐敬業,召十數萬兵馬率先於揚州發難,駱賓王寫下名著一時的《討武曌檄》,遍撒域中。宗室琅玡王李沖在博州,越王李貞在豫州也相繼反武,舉兵討伐。則天武後對此毫不手軟,堅決鎮壓,在她的直接指揮下,這些叛亂很快平息,徐敬業、李沖、李貞等主要發難者,或死於戰場,或被捕殺,無一倖免。
恐怖的斬殺,廣泛的株連,充分地暴露出武後的冷酷果斷。
公元690年,武則天認為親臨帝位的條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廣造輿論:「武後為彌勒佛轉生,當代唐為天子。」接著又一手導演了,以唐睿宗為首的六萬臣民上表勸進,請改國號的壯舉。至此,水到渠成,則天武後在「上尊天示」、「順從眾議」的「萬歲」聲中,登臨大寶,實現了夢寐以求的夙願,改唐為「周」,自號「聖神皇帝」。這年,她已是67歲的高齡。
如果說,武則天在稱帝前三十餘年參政執政的政治生涯中,已顯示出驚人的政治謀略和手段。那麼,在稱帝之後的十餘年中,則更充分地顯示了她在用人、處事、治國等各個方面傑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氣魄。
則天稱帝後,更重視人才的選拔和使用。她認為「九域之廣,豈一人之強化,必佇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國」、「定邊疆」的人才,她不計門第,不拘資格,一律量才使用。為了廣攬人才,她發展和完善了隋以來的科舉制度,放手招賢,允許自舉為官、試官,並設立員外官。此外,她還首創了殿試和武舉制度,為更多更廣地發現人才,搜羅人才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比如,中唐名將郭子儀,就是「自武舉異等出」。這樣,在她施政的年代裡,始終有一批「文似仁傑」,「武類休武」的能臣干將為其效命,有力地維護著武周的政權。
對於農業生產,則天也非常重視。她說:「建國之本,必在務農」,「務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人富」。她規定,能使「田疇墾辟,家有餘糧」的地方官升任;「為政苛濫,戶口流移」的「輕者貶官,甚至非時解替」。這樣,在她執政的年代裡,農業和手工業都得到較大的發展。人口不斷增加。據當時統計,永徽時全國戶數為380萬戶,到則天臨終的神龍元年,漸增為615萬戶,幾乎增長一倍。僅此一點即可看出這一時期的農業經濟發展情況。
在抗擊外來入侵,保護邊境安寧,改善相鄰各國的關系方面,則天施政時期也做了很多努力。對吐蕃貴族的入侵和騷擾,則天給予堅決的抵禦和反擊。長壽二年(692年)她派大將王孝傑擊敗吐蕃,收復安西四鎮,復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之後,又在庭州設置北庭都護府,鞏固西北邊防,打通了一度中斷的通向中亞地區的「絲綢之路」。在她施政的年代裡,堅持邊軍屯田的政策。天授年間,婁師德檢校豐州都督「屯田積谷數百萬,兵以饒給」。大足元年(701年),郭元振任涼州都督,堅持屯田五年,「軍糧可支數十年」。武氏的這種大范圍的長期屯田。對邊區開發、減輕人民轉輸之勞,以及鞏固邊防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當然,在武曌掌權近半個世紀的較長時期內,也有很多過失。她重用酷吏,獎勵告密。使不少污吏橫行一時。他們刑訊逼供,濫殺無辜,誣陷於人,使不少文臣武將蒙受不白之冤。雖然對武周政權的鞏固起過一些作用,但是,搞的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激化,人人自危,必然影響國家的治理和生產的發展。她放手選官,使官僚集團急劇。增大,官僚機構膨脹,必然要加重人民的負擔。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費大量財資和勞力。這都不同程度影響和延緩了生產力的發展。不過,這些錯誤和過失,畢竟是武則天政治生涯中的支流。她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能夠排除萬難,在統治長達半個世紀的年代,形成強有力的中央集權,社會安定,經濟發展,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革除時弊,發展生產,完善科舉,破除門閥觀念,不拘一格任用賢才,順應歷史潮流,大刀闊斧改革。武則天的每一項功績都伴隨著矛盾,正如林達先生所說的「每撒下一縷陽光,就投下一片陰影」。在武則天去世之後的一千多年裡,人們對她的評價是反反復復在變,如唐前期對她的評價相對比較積極,比較正面;因為從唐中期開始儒學復興,到南宋程朱理學在中國占據了思想上的主導地位,所以從南宋開始對武則天的評價持續走低,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對於武則天的評價是:「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到了近代由於女權運動的興起,人們又賦予武則天婦女解放的色彩了。
705年,宰相張柬之乘武則天年老病危,擁立中宗復位,尊武氏為「則天大聖皇帝」。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2歲,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後。」李白把武則天列為唐朝「七聖」之一。
據林語堂先生《武則天正傳》,武則天一生共謀殺了九十三人(不包括其受到株連的親屬)。其中她自己的親人二十三人,唐宗室三十四人,朝廷大臣三十六人(不包括其走狗)。這裡面有多少是該死的,有多少是冤案;有多少確為武則天所害,有多少是別人對武則天的誣陷,這筆賬,只好留給歷史學家慢慢去算了。CCTV《百家講壇》——蒙曼說唐之武則天,也有一些記載。

㈤ 關於武則天的小故事

武則天的婚外戀
1、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叔叔李君羨有一段愛情故事。
2、70歲武則天愛面如蓮花的二張兄弟——張易之和張昌宗兄弟分別掌管控鶴監和秘書監,都受武則天的寵信,二人比賽似的顯示豪奢和殘暴。張易之製作一個大鐵蒸籠,籠內燃著炭火,火旁邊放一個銅盆,盆里盛著五味汁。鵝鴨放進鐵籠中,受到烘烤,必然焦渴,就飲那湯汁,而湯汁也已被烤熱。這樣,鵝鴨內外受熱,不一會就毛落肉熟而死。張昌宗則是建造一間小房子,密不透風,中間燃上炭火,火旁放置五味,把一頭毛驢拴在房中,像張易之烤鵝鴨似的直到把驢肉烤熟,供他食用。

武則天訓馬
一天,武則天當著高宗的面訓服了烈馬。武則天訓服馬方試與眾人不同,先前她用了所有辦法都不行,最後她拿出匕首刺馬,才得以訓服這匹馬!
武則天的婢女
武則天有一婢女愛上了高宗,後來被寵,成了武則天政治上的敵人。
高力士與武則天
李千里(唐後裔),贈給武則天許多太監,高力士為其中之一。
上天讓武則天當政
武則天14歲入宮後的一天,李世民外出打獵從天而降一塊石頭。上面赫然刻寫著「武代李」,李世民看後,大病一場。
高宗愛尼姑
高宗對武則天極有興趣,遂經常往來於感業寺,並於兩三年後重召則天入官,晉封為「昭儀」

㈥ 武則天與她的官員的故事

不知以下資料對你是否有用。
武則天雖也用過本家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等親信當宰相,但主要是利用他們與自己的特殊關系來監視其他朝臣,而行政實權一般都掌握在其他宰相手中。武則天時期的宰相如狄仁傑、魏元忠等,就長期在朝中握有實權。而在歷代宰相中,狄仁傑、魏元忠等均堪稱名相。正因如此,不僅宮中的奢靡之風無法通過高級官員的中介而傳到整個官員隊伍中,而且可以通過他們的帶動作用,使整個官僚隊伍形成克己奉公、勤於政事的良好風氣。
宰相如狄仁傑、魏元忠等,就長期在朝中握有實權
酷吏是當時素質最差的一批官員,其中最著名的如來俊臣、侯思止、索元禮、周興和王弘義等都是靠告密爬上高位的。
中書令:裴炎

㈦ 武則天的故事.

1、女主武王

當武則天還在幼年襁褓中時,袁天罡一見到武則天的母親楊氏便吃驚地說:「夫人的骨相,一定能生貴子!」武則天的母親便把兩個兒子武元慶、武元爽領出讓袁天罡相面,可是袁天罡一看說可以官至三品,只不過是能保家的主兒,還不算大貴。

楊氏又喚出武則天的姐姐武順(後封韓國夫人)讓袁天罡相,袁天罡稱「此女貴而不利夫!」最後由保姆抱出穿著男孩衣裳打扮的武則天,袁天罡一見襁褓中的武則天大為震驚,說她「龍瞳鳳頸,極貴驗也!」但又遺憾地說:「可惜是個男子,若是女子,當為天下主!」

2、情詩訴衷情

唐太宗駕崩後,作為才人,武則天居感業寺為尼。此前,武則天就和太子李治(後來的唐高宗)有過感情。在感業寺,武則天寫下了情詩《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武則天到晚年,還常默誦這首詩。

武則天與李治既是夫妻,也是政治夥伴。在李治駕崩後,武則天撰寫的祭文情真意切,要求一定要和李治合葬。二人的墓是按照合葬墓的規格建造的。

3、創字改名

武則天為改革文化,創造了則天文字。部分則天文字還傳到日本,成為某些日本人的人名用字。而韓國慶州也發現過則天新字的印經 。

武則天稱帝前一年,改名為「曌」(zhào)。曌是「照」在則天文字中的寫法,取「日月當空」之意。又作「瞾」,取「雙目當空」之意。 武則天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

4、武則天和駱賓王

光宅元年(684年),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時,駱賓王為其代作《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檄文羅列了武後的罪狀,寫得極感人。當武後讀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何托)」兩句時,極為震動,責問宰相為何不早重用此人。

5、寵幸男寵

《舊唐書》中記載的較為有名的武則天的面首(男寵)有薛懷義、沈南璆、張易之、張昌宗等,他們都是相貌英俊、體格健壯的男人,能夠滿足武則天的慾望。

武則天的男寵數量很多,為了加強對他們的管理,聖歷元年(698年),武則天成立了控鶴監。久視元年初,她又將控鶴監改為奉震府,由張易之、張昌宗二兄弟管理,儼然成為歷代皇帝的「三宮六院」,張氏兄弟就像是東西宮的「皇後」、「貴妃」,成為武則天「妃嬪」的總管。

㈧ 關於武則天亂性的小故事或者文章

武則天稱帝後,大開科舉,破格用人;獎勵農桑,發展經濟;知人善任,容人納諫。在她內掌理朝政近半個容世紀,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為後來「開元盛世」打下基礎。
強!!!
但是,武則天逼害王後蕭妃,殺害親子,大封武氏諸王,重用酷吏,嚴刑峻法,冤獄叢生,受到歷史的譴斥。
狠!!!

㈨ 武則天的一些小故事

1、當武則天還在幼年襁褓中時,袁天罡一見到武則天的母親楊氏便吃驚地說:「夫人的骨相,一定能生貴子!」武則天的母親便把兩個兒子武元慶、武元爽領出讓袁天罡相面,可是袁天罡一看說可以官至三品,只不過是能保家的主兒,還不算大貴。

楊氏又喚出武則天的姐姐武順(後封韓國夫人)讓袁天罡相,袁天罡稱「此女貴而不利夫!」最後由保姆抱出穿著男孩衣裳打扮的武則天,袁天罡一見襁褓中的武則天大為震驚,說她「龍瞳鳳頸,極貴驗也!」但又遺憾地說:「可惜是個男子,若是女子,當為天下主!」

2、武則天為改革文化,創造了則天文字。部分則天文字還傳到日本,成為某些日本人的人名用字。而韓國慶州也發現過則天新字的印經。

3、武則天的男寵數量很多,為了加強對他們的管理,聖歷元年(698年),武則天成立了控鶴監。久視元年(700年)初,她又將控鶴監改為奉震府,由張易之、張昌宗二兄弟管理,儼然成為歷代皇帝的「三宮六院」,張氏兄弟就像是東西宮的「皇後」、「貴妃」,成為武則天「妃嬪」的總管。

(9)和武則天的床上故事擴展閱讀:

後世紀念

武則天死後與唐高宗李治合葬於乾陵。乾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弘道元年(683年),武則天命吏部尚書韋待價負責乾陵的工程。次年八月李治下葬,之後乾陵工程繼續進行。神龍二年(706年),武則天葬入乾陵。

人物評價

對於武則天,從唐代開始,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評價。唐代前期,由於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孫,並且儒家正統觀念還沒完全占據統治地位,所以當時對武則天的評價相對比較積極正面。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司馬光所主編之《資治通鑒》,對武氏嚴厲批判。程朱理學在中國思想上占據主導地位後,輕女的輿論決定了對武則天的評價。譬如明末清初的時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評價武則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㈩ 武則天與李治父子的故事

武則天,姓武自復己取名曌,制十六歲那年因選秀女而入官,十八歲因一名大臣送給唐太宗一匹駿馬但無人能訓服,而武則天只向李世明要了一條辮子一把刀後將馬給訓服了,就這樣李世明看中了武則天而受封為昭儀。 古代皇帝的女人特別多總不能所有人都成為皇後、皇妃吧而昭儀就是一種都是皇帝的女人! 唐太宗在位時太子李治一次在後官無意看己了武則天,當時的武則天只是一名宮女還沒有成也昭儀,那時武則天也就十七歲左右,就這樣李治看上了武則天,唐太宗死後唐太宗的女人全部都送進了皇家寺院中帶發出家!後來李治去寺廟上香時看見了武則天就帶她回到了皇宮!最後武則天想近一且辦法當上了皇後。 再後來李治死後武則天立她兒子李顯為帝也就是唐中宗了!武則天就垂簾聽政了,兩個月又廢了唐中宗李顯改立她別一個兒子李旦為帝也唐睿宗,四年後武則無又廢唐睿宗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而唐睿宗李旦被武則天改姓為武而立為太子! 武則天死前又立唐中宗李顯為帝!幾年後唐中宗被毒死後,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也就是後來的唐玄宗等人發動政變帶兵將劉皇後等人殺死後,在太平公主等人的幫助下唐睿宗李旦復位!幾年後唐睿宗李旦讓位給兒子唐玄宗李隆基!唐睿宗李旦於開元四年死的!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