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活著作者故事梗概200

活著作者故事梗概200

發布時間: 2020-11-23 02:59:38

Ⅰ 余華《活著》主要內容250字的

小說的主人公福貴是地主家出身,年輕時是個浪盪公子,經常去城裡的一家妓院吃喝嫖賭,而且,由於他的丈人是城裡一家米行的老闆,他竟經常要一個妓女背著他上街,每次從丈人的米行經過,"都要揪住妓女的頭發,讓她停下,脫帽向丈人敬禮:『近來無恙?'",然後便"嘻嘻笑著過去了",其品行之放盪墮落可見一斑。後來他中了別人的套,把家裡包括田地、房產的全部家產輸了個精光,於是全家一夜間從大地主淪為了窮人,福貴的父親郁悶而故。這個打擊如當頭棒喝,亦如一瓢冷水,使福貴清醒過來,決定重新做人。從此,他成了租種過去屬於他家的田地的佃戶,穿上了粗布衣服,拿起了農具,開始了他一生的農民生涯。

不久,福貴的母親生病了,他拿了家裡僅剩的兩塊銀元,去城裡請醫生。可是在城裡發生了意外:他被國民黨軍隊抓了壯丁。輾轉兩年,最後他被解放軍俘虜並釋放了,他"跟著解放軍的屁股後面"過了長江,回到了家鄉。這時,他的母親早已故去,女兒鳳霞也在一次高燒後成了聾啞人。母親死前還一遍一遍對他的妻子家珍說:"福貴不會是去賭錢的。"..

福貴的一生經歷了中國歷史的變遷、社會的動盪,如解放後的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制度、大煉鋼鐵、三年自然災害、文革等等,都通過男主人公的眼睛和親身經歷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生動的再現。而在此期間,福貴也經歷了與每個親人、朋友的悲歡離合:為了讓兒子有慶上學,他把女兒送給了別人,不久後女兒跑了回來,全家重又團圓;縣長的老婆生孩子需要輸血,結果兒子被一不負責任的大夫抽血過量致死,後來發現縣長竟是福貴在國民黨軍隊時的小戰友春生——春生在後來的文革中經不住迫害,懸梁自盡;幾年後,鳳霞嫁了個好女婿,可不久死於產後大出血;兩個孩子去後,妻子家珍也撒手人寰,只剩下他和女婿二喜、外孫苦根祖孫三代相依為命;幾年後,二喜在一次事故中慘死,福貴便把外孫接到了鄉下和他一起生活;可是好日子沒幾年,小苦根也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幼小的生命。最後,福貴買了一頭要被宰殺的老水牛,也給它取名叫"福貴",一個人平靜地生活下去。他說:

"我是有時候想想傷心,有時候想想又很踏實,家裡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親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擔心誰了。我也想通了,輪到自己死時,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著收屍的人,村裡肯定會有人來埋我的,要不我人一臭,那氣味誰也受不了。我不會讓別人白白埋我的,我在枕頭底下壓了十元錢,這十元錢我餓死也不會去動它的,村裡人也都知道我死後是要和家珍他們埋在一起的。"

從他的語氣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像他這樣嘗盡人生百味的老人,在晚年對生命的那種平靜、自然的態度。

看了這樣的人生經歷,我不禁感到了一種震撼,我感到一種莫名的沉重,也感到了主人公與命運抗爭時不屈中透著的一種偉大的平凡——福貴文化水平不高,也不懂得革命的大道理,但是他對生活的摯著、對親人朋友的愛給了他無窮的力量,而他自始至終也只不過是一個平凡的芸芸眾生之一,但作為一個人,他是偉大的。

作者在這本書的韓文版自序中對他的這篇作品作了很好的詮釋。他寫道:

"這部作品的題目叫《活著》,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作為一部作品,《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與此同時,《活著》還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中國的一句成語:千鈞一發。讓一根頭發去承受三萬斤的重壓,它沒有斷。我相信,《活著》還講述了眼淚的廣闊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當然,《活著》也講述了我們中國人這幾十年是如何熬過來的。.."

這部小說中,作者以第一人稱回憶自述的角度,讓主人公把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增加了小說的感染力。另外,雖然小說中沒有散文、詩歌中華麗的辭藻——而這也是有主人公福貴並未受過良好的教育這樣的背景決定的,所以也正恰恰符合其身份——但在描人狀物、情節安排等方面同樣可看出作者深厚的功底。淚水似乎成了全篇的線索,有悲傷的淚,有絕望的淚,有喜極而泣的淚...由於淚水幾乎是均勻地分布於整部小說,與歡喜交加,使得故事情節曲折動人:福貴總是每每過了幾年幸福生活的時候,就會有厄運到來一次。

總之,我認為《活著》是一部難得的佳作。作者將內心思想滲透於字里行間,滲透於人人熟悉的社會生活之中,使讀者在讀書的同時,便彷彿自己成了福貴,與他同甘苦、共患難,彷彿親身經歷了他的一生,也同時感受到作者注入其中的深厚的情感。故事的年代背景雖然從解放前夕一直到文革之後——算來大概應到20世紀80年代,跨度較大,不過並未使人感到歷史前進、社會變遷的浩浩盪盪,而只是借福貴的一生將這段時期作了個縮影——因為這畢竟不是歷史題材的小說,作者想傳遞的也並非是社會歷史方面的信息,所以讀者在讀這部小說時,如果把注意力放在這上面,那便是曲解了作者的意圖了——不過我們也不必擔心,作者的筆實際上並未誤導讀者的目光。

Ⅱ 誰知道100字左右的《活著》內容概述

《活著》內容概述:

一位叫福貴的富家少爺,把家產賭光淪為一無所有的窮人,父親氣恨而亡。接著不幸被國民黨捉壯丁歷經死難而倖存於世,兒子有慶被抽血至干而死,女兒鳳霞產後得敗血症而亡,妻子家珍得軟骨病最終病死,最後女婿二喜工傷亡故,外孫苦根也因吃豆子被撐死了。親歷這數番親人的死亡,福貴老了,他的人生點綴也被剝奪得差不多了,活著,最後終於成為他人生最大的「奢侈」,故事也至此結束了。小說講述了一個關於活著的信念,也非常好地秉承了中國人重「生」的觀念,這是具有中國意味的小說,淳樸卻極具震撼力。

(2)活著作者故事梗概200擴展閱讀

《活著》是作家余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訴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余華因這部小說於2004年3月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

Ⅲ 電影活著講述了什麼故事 200字

《活著》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活著》,長篇小說,作家余華的代表作,小說中的主人公徐福貴是民國時期的一個地主家的少爺,年輕時由於嗜賭放盪,輸盡家財。父親被氣死後,福貴一家成為佃農,並很快被國軍抓壯丁捲入國共內戰。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他的人生和家庭也不斷經受著苦難,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余華因這部小說於2004年3月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活著》以一種滲透的表現手法完成了一次對生命意義的哲學追問。此書在當當網上獲得接近滿分的評分,是不可不讀的余華經典著作。

評價
美國《西雅圖時報》2003年11月28日:能塑造一個既能反映一代人、又代表一個民族的靈魂的人物,堪稱是一個罕見的文學成就。作家余華在20世紀90年代的小說《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中也許做出了兩次這樣的成就。余華沒有煽情。每一個沉重的悲劇都是痛苦的。每個人都感受到孩子死去的麻木力量。偶爾有輕松地、優美的、善良的時刻……《活著》是一次殘忍的閱讀。余華不遺餘力地展示誤導的命運如何毀人的生活。

美國《明星論壇報》2003年10月12日:余華這部劃時代的家族悲劇《活著》,你只要讀到一半,就已經確信它是不朽之作了。換而言之,《活著》是一部經典。主人公福貴和他的家庭與西方讀者似乎相隔千里,又彷彿近似鄰里,最後甚至成了一家人。
美國《時代周刊》2003年11月9日:中國過去六十年所發生的一切災難,都一一發生在福貴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擊或許令讀者無從同情,但余華至真至誠的筆墨,已經將福貴塑造成一個存在的英雄。當這部沉重的小說結尾時,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
美國《華盛頓郵報》2003年11月2日:《活著》是不失樸素粗糲的史詩,斗爭和生存的故事,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殘忍與善良的形象,在余華的筆下,人物在動物本能和人性之間苦苦掙扎。余華加諸於敘述的那種冷酷的意志,使得小說超出了常規。

美國《明星論壇報》2003年10月12日:余華的風格簡潔而有力,直達人心。小說的結尾令人難忘,唯一活著的老人福貴給他的老牛也取名叫福貴。敘述看著老人和牛在暮色蒼茫中慢慢消失,留下他獨自一人。《活著》以簡單的美麗和樸素的力量,同樣召喚者讀者。
美國《合眾國際社》2003年8月9日:小說在歷史動盪的背景上以貌似冷漠的語調,織就了一幅人性的掛毯。其冷靜的風格使得讀者與富貴同甘共苦,當好運垂臨他時,我們會欣然微笑,當他遭受厄運打擊時,我們會黯然落淚。悲劇都是接踵而至,令人無法喘息。一位作家甚至稱《活著》是中國的《約伯書》。
美國《亞洲書評》2003年9月6日:《活著》是一個簡單的故事,敘述也樸素。余華的力量就在於他的人物塑造和描寫方式:要讓讀者自己去窺視那些生活與他們如此不同的人物的心靈,這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即使是小角色和風景描寫,也是寥寥數語就勾勒出來了。
法國《快報》1994年5月28日:老農民福貴遇到一位遊客,並由此回想了自己的國旗……這對那永恆的中國時代老百姓生活的成功描寫正是得益於中國新浪潮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餘華。
法國《世界報》2008年5月9日:人們還記得余華的小說尖銳、有思想,如《活著》或《許三觀賣血記》。他擅長於描寫進退兩難的心理,把主人公置於歷史的風口浪尖,他是位有抱負的作家,喜愛駁斥和間接描寫。他既有海明威又有司湯達的風格。

法國《文學雜志》2008年5月:余華因為《活著》而家喻戶曉。人民評價他細致又不失幽默,他在另一種生活中從事牙醫的職業。
法國《義務報》2008年7月12日:作為醫生,余華放棄了牙醫的電鑽而投身於寫作中,因為一系列翻譯而聞名於外,其中《活著》這部新現實主義小說……余華在創新上給予了我們後奧運中國的希望。我們的中國片有重復對我們說,這個四十八歲的同志沒有展現中國最美好的一面。對極了!但是這也是文學從「無產階級專政」中解放出來的時候了。
盧森堡《盧森堡日報》2008年6月25日:余華是當代中國文學的重要作家之一。我們從法譯本《世事如煙》、《古典愛情》、《在細雨中吶喊》,特別是1994年在法國出版的《活著》認識了余華。《活著》講述了一個男人的人生。他跨越了中國從國民黨到毛澤東的時期。這是余華第一次這部小說來講述這個人在一個很長時期內的命運。
西班牙《埃菲社》2010年5月10日:余華在《活著》中描繪了來自中國南方的貧苦村莊的農民為了生存的斗爭。這部跨時代的作品寫了中國這個以水稻為基礎的農業文明的亞洲巨人的故事……余華的小說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並被認為是現代中國的經典之作。
西班牙《阿貝賽報》2010年5月10日余華在《活著》中描繪了二十世紀中國的全貌……它以福貴的口吻講述了二十世紀中的中國史……成為了當代中國文學的典範。

Ⅳ 求余華的活著的故事梗概

《活著》是由年代國際有限公司1994年出品的劇情片,影片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

福貴是一個嗜賭如命的紈絝子弟,把家底兒全輸光了,老爹也氣死了,懷孕的妻子家珍帶著女兒鳳霞離家出走,一年之後又帶著新生的兒子有慶回來了。福貴從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戲的營生,卻被國民黨軍隊拉了壯丁,後來又糊里糊塗的當了共產黨的俘虜。他們約定,一定要活著回去。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平安回到家中,母親卻已去逝,女兒鳳霞也因生病變啞了。

一家人繼續過著清貧而又幸福的日子。在「大躍進」中當上區長的春生不慎開車撞死了有慶,一家人傷痛欲絕,家珍更是不能原諒春生,文革時,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殺,一天半夜他來到福貴家,把畢生積蓄交給福貴,說他也不想活了。這時家珍走出來讓春生到屋裡坐。春生臨走時,家珍囑咐他好好的活著。

後來鳳霞認識了忠厚老實的二喜,兩人喜結良緣。然而不幸總是不肯放過福貴一家。不久鳳霞生下一子,自己卻因難產而死。鳳霞的兒子取名叫饅頭,聰明可愛。最後,福貴說饅頭趕上好時候了,將來這日子會越來越好 。

(4)活著作者故事梗概200擴展閱讀:

《活著》是作家余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訴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小說《活著》是余華創作中的分水嶺。《活著》展現了一個又一個人的死亡過程,掀起一波又一波無邊無際的苦難波浪,表現了一種面對死亡過程的可能的態度。活著本身很艱難,延續生命就得艱難的活著,正因為異常艱難,活著才具有深刻的含義。

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

Ⅳ 急需余華《活著》的最簡短的內容簡介

《活著》講述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

小說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活著》是作家余華的代表作之一,余華因這部小說於2004年3月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

(5)活著作者故事梗概200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從國民黨統治後期到解放戰爭、土改運動,再到大煉鋼鐵運動,自然災害時期等,作者經歷了從大富大貴到赤貧如洗的物質生活的巨大變遷,經歷了多次運動給他帶來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兒老小先他而去。

後來,作者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作者,作者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於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著》。

作品賞析

小說《活著》是余華創作中的分水嶺。《活著》展現了一個又一個人的死亡過程,掀起一波又一波無邊無際的苦難波浪,表現了一種面對死亡過程的可能的態度。活著本身很艱難,延續生命就得艱難的活著,正因為異常艱難,活著才具有深刻的含義。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

Ⅵ 《活著》的主要內容200字

講訴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小說中的主人公徐福貴是民國時期的一個地主家的少爺,年輕時由於嗜賭放盪,輸盡家財。父親被氣死後,福貴一家成為佃農,並很快被國軍抓壯丁捲入國共內戰。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他的人生和家庭也不斷經受著苦難,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6)活著作者故事梗概200擴展閱讀:

余華因這部小說於2004年3月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活著》以一種滲透的表現手法完成了一次對生命意義的哲學追問。此書在當當網上獲得接近滿分的評分,是不可不讀的余華經典著作。

創作背景:

從國民黨統治後期到解放戰爭、土改運動,再到大煉鋼鐵運動,自然災害時期等,作者經歷了從大富大貴到赤貧如洗的物質生活的巨大變遷,經歷了多次運動給他帶來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兒老小先他而去。

後來,作者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作者,作者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於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Ⅶ 小說《活著》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創作背景:

從國民黨統治後期到解放戰爭、土改運動,再到大煉鋼鐵運動,自然災害時期等,作者經歷了多次運動給他帶來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兒老小先他而去。

後來,作者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作者,作者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於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著》。

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7)活著作者故事梗概200擴展閱讀

人物介紹:

1、徐福貴

徐福貴本來是地主家的少爺,年輕時不懂事,又賭又嫖,後來龍二設下賭局騙光了他的家產。敗光家產後,幸得妻子不離不棄,他也決定發憤圖強。但在去給生病的母親請郎中時被抓了壯丁,加入了國民軍。後被解放軍俘虜,給他返鄉錢讓其返鄉,與家人重逢。

2、家珍

家珍本來是鎮上米行老闆的千金小姐,福貴對其一見鍾情,後來嫁給了他。但沒想到福貴結婚後越來越敗家,越來越混賬,但是家珍卻一直對他不離不棄,甚至懷著大肚子還去鎮上,希望可以把福貴從賭場中拉走。後來不得而終,一個人挺著肚子走了十幾里夜路回家。

3、鳳霞

鳳霞是福貴的大女兒,在福貴被抓去當壯丁的時候,因為一場大病變成了聾啞人。從此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地越來越懂事了。

而後,福貴為了能夠供有慶讀書,將其送給了別人,但在後來,她跑回家了,福貴又不捨得送她走,就將她又留在了家裡。在經歷了少年時期的苦痛之後,鳳霞嫁給了二喜,生活變得好起來了,過了段安生的日子。但在最後,卻又死在了產床上。

Ⅷ 余華《活著》內容概括

內容概括:地主少爺富貴嗜賭成性,終於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窮困之中富貴的富貴因為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後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聾啞人,兒子機靈活潑。

然而,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生命里難得的溫情將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富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活著》是作家余華的代表作之一、

余華,1960年4月3日生於浙江杭州,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84年開始發表小說,《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同時入選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響的十部作品。

(8)活著作者故事梗概200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從國民黨統治後期到解放戰爭、土改運動,再到大煉鋼鐵運動,自然災害時期等,作者經歷了從大富大貴到赤貧如洗的物質生活的巨大變遷,經歷了多次運動給他帶來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兒老小先他而去。

後來,作者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作者,作者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於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著》。

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小說《活著》是余華創作中的分水嶺。《活著》展現了一個又一個人的死亡過程,掀起一波又一波無邊無際的苦難波浪,表現了一種面對死亡過程的可能的態度。活著本身很艱難,延續生命就得艱難的活著,正因為異常艱難,活著才具有深刻的含義。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

Ⅸ 我想知道《活著》的故事梗概

《活著》是由年代國際有限公司1994年出品的劇情片,影片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

福貴是一個嗜賭如命的紈絝子弟,把家底兒全輸光了,老爹也氣死了,懷孕的妻子家珍帶著女兒鳳霞離家出走,一年之後又帶著新生的兒子有慶回來了。福貴從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戲的營生,卻被國民黨軍隊拉了壯丁,後來又糊里糊塗的當了共產黨的俘虜。他們約定,一定要活著回去。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平安回到家中,母親卻已去逝,女兒鳳霞也因生病變啞了。

一家人繼續過著清貧而又幸福的日子。在「大躍進」中當上區長的春生不慎開車撞死了有慶,一家人傷痛欲絕,家珍更是不能原諒春生,文革時,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殺,一天半夜他來到福貴家,把畢生積蓄交給福貴,說他也不想活了。這時家珍走出來讓春生到屋裡坐。春生臨走時,家珍囑咐他好好的活著。

後來鳳霞認識了忠厚老實的二喜,兩人喜結良緣。然而不幸總是不肯放過福貴一家。不久鳳霞生下一子,自己卻因難產而死。鳳霞的兒子取名叫饅頭,聰明可愛。最後,福貴說饅頭趕上好時候了,將來這日子會越來越好 。

(9)活著作者故事梗概200擴展閱讀

《活著》是由年代國際有限公司1994年出品的劇情片。該片改編自余華的同名小說,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等主演。1994年,該片在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評委會大獎、最佳男演員獎等獎項。

角色信息:

(1)福貴

福貴是一個嗜賭如命的紈絝子弟,把家底兒全輸光了,老爹也被他氣死了,懷孕的妻子帶著女兒離家出走,一年之後妻子回來之後,他洗心革面,重新開始了自己的生活。

他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戲的營生,卻被國民黨軍隊拉去做了壯丁,後來又糊里糊塗的當了共產黨的俘虜。他們約定,一定要活著回去。歷盡千辛萬苦,他終於平安回到家中,但是此時母親已去逝,女兒鳳霞也因生病變啞了。

(2)家珍

家珍是一位任勞任怨,勤勞、善良、賢惠的女子。她與福貴風雨同舟相濡以沫,是福貴「活著」的一條重大精神支柱。當丈夫嗜賭把家財敗光,家珍因勸其而不聽,一氣之下領著女兒回來娘家。但就在福貴一無所有時,當她聽說福貴已經徹底戒了賭之後,她又回到了福貴身邊與他共患難。她不貪圖大福大貴,只想「過個安生日子」。

(3)春生

福貴要好的朋友,為人講義氣,當了區長後被打成走資派,並遭到了批鬥。

(4)龍二

他是一個掠奪不義之財的暴發戶。原是皮影劇團的領班,靠賭博贏走了福貴的全部家產後變為土財主。解放後,他因千方百計謀到了福貴的田產,被劃分為地主。他看到要沒收他的房產時不服氣,一把火燒掉了那所宅子。之後被定為「反革命破壞罪」,判處槍決。

(5)二喜

為人忠厚老實,善良、忠誠、質朴。與鳳霞認識後二人喜結良緣。

(6)鎮長

忠誠、平和的小農。鳳霞長大後,鎮長來夫福貴家提親,將縣城裡的一名小夥子介紹給了鳳霞。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