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故事書的讀後感悟
1. 讀完了一本神話故事,怎麼寫讀後感
今年寒假,一本名叫《中國神話故事》的書深深吸引了我,之所以這本書吸引我,是因為書中生動的故事,而且每一個故事都蘊含著一個道理呢! 下面我給大家講講書中《神農嘗百草》的故事:上古時代,五穀和雜草長在一起,誰也分不清它們。當時人們只能靠打獵為生,如果有人生病了,也不懂如何醫治,只能眼睜睜看著病人痛苦死去。過了許多年,有個名叫神農的部落首領帶著他的眾多手下去尋找能治病的草葯。
他經過了百般挫折,翻越一座座高山,親自嘗遍了所有的草葯,終於神農舍己為人的善心感動了上天,最後得道成仙。
從這個故事中,我懂得了要取得成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這條路上會有許多艱難險阻,如果退縮放棄了,那成功會離我們越來越遠;但相反,如果遇到困難我們能迎頭趕上,並且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恆,那成功一定會是屬於我們的。就像神農一樣,努力了,奮鬥了,有付出就會有收獲。對於我們學生來說,知識就像是百草。我們只要好好學習,不怕辛苦,多學、多問、多練,就可以嘗遍百草。讓我們向故事中的神農學習,加油!
2. 中國神話故事讀後感二百字
中國神話故事這本書有許多古代的精彩故事如:盤古開天劈地、精衛填海、誇專父追日、、屬、、、、。
這本書另我印象最深刻的神話故事是誇父追日。
從前有一個巨人叫誇父,有一次他聽一個老人說這兒沒出過太陽,日子很難過。誇父不想讓人們受苦就上了長太陽的路。
在路上他非常渴,第一他把黃河喝了下去,但人們哀求他不要喝了,誇父只好把黃河吐了出來,第二他攤販渭河給喝了,但被人們又指責了,誇父又把渭水吐了出來,又走了一會,他看見了二位姑娘,她們把好多桃子給誇父吃,又把一根桃木做手杖,快到時,就已經走不動了,他苦苦哀求說叫太陽到北邊去,於是太陽答應了。可誇父安心地閉上了眼睛。就這樣誇父就犧牲了。
我喜歡這個故事,因為誇父不怕自己犧牲,就喜歡幫助別人。
3. 神話故事讀後感六十字左右
寫作思路:不要平鋪直敘地進行,要注意及時地、不斷地變化描寫的角度,使描寫更加具體,給讀者主體化之感。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雜亂,要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
正文內容:
這個星期,我讀了一本名叫《中外神話故事》的書,其中的一個故事叫做《干將鏌鋣》,使我深受感觸。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對夫婦,男的叫干將,女的叫鏌鋣,都是造劍的好手,他們所鑄的劍,工藝精湛,鋒利無比,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有一年,因為戰亂,夫婦兩人逃亡到了楚國,楚國的楚王早就聽說他們夫婦二人鑄的都是一柄柄好劍,所以召他們夫婦進宮,並要為他鑄一把天下獨一無二的好劍。
臨走前,楚王還吩咐侍從把許多奇石異鐵贈與二人,以便鑄劍。夫婦二人把這些奇石異鐵背回家,為給楚王打造一把絕世好劍,干將不惜拿出自己積累多年的寒鐵精華,鏌鋣也支起了鑄劍的煉爐。夫婦二人盡心盡力,不分晝夜的守在煉爐旁。
臨走前,楚王還吩咐侍從把許多奇石異鐵贈與二人,以便鑄劍。夫婦二人把這些奇石異鐵背回家,為給楚王打造一把絕世好劍,干將不惜拿出自己積累多年的寒鐵精華,鏌鋣也支起了鑄劍的煉爐。夫婦二人盡心盡力,不分晝夜的守在煉爐旁。
煉爐中的爐火染紅了天空。可是奇石異鐵仍有許多沒有熔化。三個月過去了,楚王派使者問劍鑄到什麼程度了,干將如實稟報楚王,楚王心中不悅,但又沒有辦法,只好繼續等下去。幾個月又過去了,楚王又派人去打聽鑄劍的進展,楚王這次沒了耐心,把鏌鋣臭罵了一頓。
三年過去了,夫婦二人在淬煉爐中的劍模時,一朵七色彩雲化入爐中,劍模裂成兩半,成了一對寶劍。夫婦二人已認識到楚王的殘暴,因為鏌鋣懷了身孕,所以干將帶著其中一把寶劍去見楚王。楚王因為私心殺害了身懷絕技的干將,鏌鋣生了一個兒子,取名為赤。赤長大後,鏌鋣把他父親死的原因告訴了他,後來赤因為受到一位壯漢的幫助,幫他的父親報了仇。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如果我能像干將鏌鋣一樣持之以恆的「造劍」,那我還用擔心自己的成績嗎?故事中的楚王讓我覺得可恨,竟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而且更可恨的是楚王怕干將會為別人造比他更好的劍,從而殺死為他盡心盡力鑄劍的干將,這樣的行為讓我感到楚王的愚蠢。
讀了這個故事,使我深刻感受到:邪惡永遠不可能戰勝正義。
4. 希臘神話故事讀書心得1000字
讀了《希臘神話故事》有感
讀完《希臘神話故事》這本書,我感觸很深,其中給我映象最深的是赫剌克勒斯。因為他能夠完成十二個十分艱難的任務,這十二項任務要做幾年,讓我看到一個具有頑強毅力的人。第一項任務是殺死涅墨亞巨獅,這頭巨獅有驚人的本領。赫剌克勒斯蓄滿了全身的力量將一支箭射向巨獅,巨獅一點兒反映也沒有。他又用棒子打,又用手掐獅子,終於把獅子殺了。第二項任務是戰怪蛇許德拉,他把怪蛇的脖子掐住,蛇則把他纏住了,一會兒,一隻大螃蟹也來幫忙,赫剌克勒斯的侄子把周圍的樹林點著了,他們把蛇頭砍了下來埋在了路邊壓上了巨石,第三項任務是把牝鹿抓到第四項任務生擒厄律曼斯山的一頭野豬;第五項任務把一個養有3萬頭牛的牛圈並已有了多年沒有打掃了,讓他去打掃牛圈。赫剌克勒斯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完成了前面5項艱巨的任務。後面的任務更艱巨,可是赫剌克勒斯卻又用了自己的智慧戰勝了敵人。希臘神話故事本身極具魅力,幾乎向所有能聽懂的人開放,二是情節之中有著深刻的意蘊,其中許許多多的故事,已成為人們的最愛,希臘神話故事在人類思想文化藝術上始終光彩奪目,經久不衰,人類童年的自尊、公正、剛強,在此展現成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讓我永生難忘,赫剌克勒斯的智慧和勇氣值得我們去學習。
讀<<希臘神話故事>>有感
我讀過的書浩如煙海,然而,這本書最為吸引我。從希臘神話故事當中,我可以進入到那未進化的充滿野性的時代;我可以感受到所有的一切都充滿著原始的生命氣息;我還能"觸摸"到一種張狂的力量,這令我著迷,令我不自覺地陷入其中,使我對原始充滿好奇,同時我也對故事中的人物滿懷崇敬。赫克托耳是中我最喜歡的一名英雄人物。赫克托耳是達耳達諾斯的子孫,是伊羅斯的後代,他們創建了偉大的特洛伊和伊利昂,讓我見識到了古人的偉大創造。從拉俄墨冬建造屬於特洛伊的「長城」而欺詐海神波塞冬和阿波羅的時候就已經為特洛伊的毀滅種下了禍根。再加上不和女神的「獻給最美的女人」的金蘋果就讓這禍根「茁壯成長」起來,而帕里斯搶奪海倫,就像為這禍根埋上了一根導火線,隨時可能「爆炸」。在這場災難中,我還認識了許多英雄人物,這些英雄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他們有各種各樣的缺點,阿喀琉斯一方面英勇善戰、所向披靡,對朋友忠心耿耿,而另一方面也固執、任性和殘暴;奧德修斯的奸詐狡猾,他們都是任性野蠻的人。我之所以喜歡赫克托耳,是因為他是個明白事理,懂得什麼是自己該做的,什麼是這個時候做的,不會任意妄為,而給別人帶來災難,這也是我不喜歡阿喀琉斯的原因。赫克托耳一開始就認為帕里斯的行為是不對的,不正確的,但他也從來沒有反駁過,他是國王眾多兒子當中最勇敢最正直也最有道義的王子,他一想到帕里斯的惡行就氣得滿臉通紅,難過的落淚,不只是為自己的兄弟和父親,還有城中那受苦受難的老百姓。但即使是這樣,他也同意國王不交出海倫,因為他們曾因為海倫的要求而接受了她保護她成為帕里斯的妻子,那麼現在他們就應該遵守這個約定或誓言。赫克托耳是寬厚老實的,他對待不是敵人的人是那麼友善那麼體貼。他從來沒有責怪過海倫,在海倫「里外不是人」遭受別人唾罵的時候,他卻安慰著她說道:「這不是你的錯,這是神的錯。」在希臘人派遣使者來談判的時候,也只有赫克托耳熱情地招待他們保護他們不受特洛伊人的傷害。赫克托耳是勇敢無畏的。當他要去面對希臘最勇猛的阿喀琉斯的時候,他沒有退縮,而是勇敢的迎戰,他要為自己也為自己的妻子兒女為自己的國家而戰,那也許就是我們所說的「大無畏」的精神吧。當他死亡靈魂進入冥王哈得斯的不見天日的地府的時候,伊利昂和特洛伊所有的人民都為了他們偉大的英雄,而發出了悲痛的哭聲。
謝謝
請 採納。5. 讀中國神話故事的讀後感
讀《中國神話故事》有感
這本書是尚燕彬和張紅梅著的,中華民族的神話傳說故事與中華民族的歷史一樣源遠流長,與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一樣絢麗多彩。
走進神話傳說的世界,我們不難體會到人類對自然的好奇與崇拜;對災難和困苦的不屈爭斗;對英雄人物的敬仰與熱愛;對純真愛情的謳歌與贊美;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邪惡勢力的憎恨等豐富細膩的感情。
走進神化傳說的世界,我們還會認識許多可愛的人物:用生命創造世界的盤古和女媧;為人民造福的伏羲氏、神農氏、大禹、羿;為理想奮斗不止的愚公、刑天、鯉魚;為人民發展立下大功的燧人氏、倉頜、嫘祖、孔子……
這本書給我了很大的啟發,出於對神話傳說故事的熱愛,於是我也嘗試著寫了神話故事《夢神》,我非常喜歡這篇神話故事,常把它拿來讀。以後我要爭取寫出好多故事來,和朋友們一起讀!
6. 寫一篇神話故事什麼的讀後感
神話的故事相對來說,精衛填海呀,等等,這些細致化故事還是特別多的問題,他這個尾的
7. 神話故事樂園這本書讀完的觀後感怎麼寫
神話故事樂園這本書讀完的觀後感怎麼寫?
《神話故事樂園》這本書的讀後感
就是讀了《神話故事樂園》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
表達方式靈活,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讀後的基礎上發感想。
劃重點:
內容:道理或精湛的思想+思考與聯想+決心和理想
表達方式:類議論文,但必須寫清個人感觸。
以「感」為主,聯系實際,寫深寫透。
讀後感正確格式:
第一部分,由讀而引出感。一般來說,這一部分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千萬不要繞圈子,而是要用肯定的語氣概括地說出感受是什麼。
第二部分,具體談感受是什麼。,感受由淺到深,感受由心而發、發自內心,因此要自然真實,有感而發。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聯系生活中的事例來談感受。具體說來,就是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和文章中感動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較與對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樹立學習的榜樣。
第四部分,文章的結尾,要對全文內容做個收尾總結,可以進一步抒發理想或希望與祝願。
8. 中國神話故事的讀後感怎麼寫
不久前,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名叫《中國神話故事》。
這本書一共有27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精彩無比,內容豐富多彩,文字簡單易懂,並且具有極深的教育意義,讓人讀後受益匪淺,同時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這本書裡面有許多個為我們所熟知的神話故事,如盤古開天闢地、誇父追日、精衛填海、神農嘗百草、女媧補天……等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大禹治水這個故事。
大禹他為了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幸福寧靜地生活,不再受到洪水的侵害,他毅然勇敢地帶領百姓和搞破壞的敵人作斗爭,積極地千方百計想辦法治理洪水災害,他用了長達十三年的時間疏通了九條大河,平息了洪水的危害,而最為可貴的是,為了早日治理好洪水災害,大禹他曾經三次經過自家門口都沒有進家門和親人團聚。正因為大禹他有大公無私的忘我精神,因此最終受到了人們的尊敬,百姓的愛戴。
從這個故事中,我讀懂了,要想做好並做成一件事,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是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要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精神,更要有不怕困難險阻的決心,才能戰勝一切困難,從而獲得最後的成功。
9.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十二生肖讀後感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種源於自然界的動物即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狗、豬以及傳說中的龍所組成,用於記年,順序排列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在多個國家和民族被廣泛使用。有諸多詩人寫有描繪十二生肖的詩詞。同時,十二生肖還被用於中葯葯材和動畫片名稱。 神話傳說十二生肖的由來流傳著一個神話傳說: 說玉皇大帝想選出12種動物作為代表,然後他就派神仙下凡跟動物們說了這件事,又定了時間在卯年卯月卯日卯時到天宮來競選,來的越早的排的越靠前,後面的排不上。而那個時候的貓和老鼠還是好朋友。貓愛睡覺但他也想被選上,所以就叫老鼠到時候叫他。可是老鼠一轉頭就忘記了。老鼠去找老牛,說他起得早跑得快,叫牛到時候帶帶他。老牛答應了。 那個時候的龍是沒有犄角的,而雞是有犄角的。龍就跟雞說,雞已經很漂亮了,用不著犄角,叫雞借他。雞一聽龍的奉承,很高興,就把犄角借給了龍,並叫龍競選後記得按時還他。龍滿口答應了。 到了卯年卯月卯日卯時,眾動物紛紛趕向天宮,而貓還在睡覺 。 鼠坐在牛的背上。到達天庭後,老鼠「蹭」的一跳。玉皇大帝就說老鼠最早到達,讓老鼠排第一;老牛排第二;老虎也隨後到了,排第三;兔子也到了,排第四;龍來得很晚,但他個兒大,玉皇大帝一眼就看到了他,並看他這么漂亮,就讓他排第五,還說讓他的兒子排第六,可龍很失望,因為他兒子今天沒來。這時後面的蛇跑來說:「他是我乾爸我排第六!我排第六!」蛇就這么排了第六;馬和羊也到了,他倆你讓我我讓你的:馬兄你先,羊兄你先,他們推來推去的,玉皇大帝看他們這么有禮貌,就讓他們排了第七第八;猴子本來排三十幾的,可是他憑自己會跳,就拉著天上的雲朵跳到了前面,排到了第九;接著雞狗豬也紛紛被選上。 競賽結束後貓才醒來,老鼠剛回家就被貓滿世界的追。競賽結束後龍來到大海邊,看到有犄角的他比以前漂亮多了,就不準備還雞了。為了躲雞,他從此就消失在人間,而雞很氣憤於是他從此以後天天一大早的起來對著大海喊:快還我!快還我!母雞就喊:快還他!快還他!小雞也叫:還!還!
史書記載
關於十二生肖的由來,歷史上的記載是:我國自帝舜時代就開始使用天干十個符號和地支十二個符號相配合的「干支紀年法」。以動物紀年的方法最初起源於我國古代西、北部從事游牧的少數民族中。
《唐書》載:「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清代著名考據學家趙翼在《陔餘叢考》中考證雲:「益北狄俗初無所謂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至漢時呼韓邪(單於)款塞人居五原,與齊民相雜,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 十二生肖最早見於世界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小雅·車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馬。
」又見於《禮記·月令·季冬》:「出土牛,以送寒氣。」十二生肖之說,究竟產生於何時?有史料雲:它最晚應形成於漢代。其依據是東漢王充《論衡·物勢篇》雲:「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又雲:「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申,猴也。」共提出十一種生肖名。加上東漢趙曄《吳越春秋》中有「吳在辰,其位龍。」恰好補上了「辰龍」,而成全了十二生肖。可見在東漢十二生肖已經形成。至於十二生肖的使用,至少在南北朝時代就已經出現。
北史《宇文護傳》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他的一封信,內容是:「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由此可見當時民間已普遍使用十二生肖記錄人的生年了。 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即1975年12月間,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第11號秦墓的出土文物中,發現了上千支竹簡。其中《日出·盜者》清楚地記載著用生肖占卜盜賊相貌特徵的文字。這一奇跡的出現,證明了在春秋戰國時代就使用十二生肖了。因為第十一號秦墓,據考證葬於始皇帝三十年,即公元前217年。有人說:我們的祖先用生肖紀年,遠在秦始皇稱帝之前就開始了,而且具體地指出「始於夏,流傳於商周。」但如何引證,恐尚待史學和文物學者進一步探究了。 我國古代南北朝不僅使用十二生肖紀年,而且出現了沈炯創作的《十二屬詩》: 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 虎嘯坐空谷,兔月向窗開。 龍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 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雞砧引清懷。 狗其懷屋外,豬蠡窗悠哉。 這首詩在首字按序嵌入了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種動物的生性特點,起到畫龍點睛之作用。
明朝大學者胡儼撰寫的十二生肖詩,不僅依次嵌入生肖名,而且一名一典,頗有情趣。詩雲: 鼷鼠飲河河不幹,牛女長年相見難。 赤手南山縛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驪龍有珠常不睡,畫蛇添足適為累。 老馬何曾有角生,羝羊觸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雞空自老林邱。 舞陽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東頭。 首句「鼷鼠」即水鼠。二句的「牛女」即民間牛郎織女的傳說。五句的「驪龍」是龍的一個種類,其頦下有寶珠一顆,故謂之驪龍。八句的「羝羊」即公羊,「觸藩」指羊角觸籬笆。十一句的「舞陽」指漢高祖劉邦封名將樊噲為舞陽侯,他曾在江蘇沛縣以宰狗為生。最後一句是指漢武帝丞相公孫弘,當年曾在東海放過豬。 十二生肖的來歷與傳說 從文獻記載來看,黃帝時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關,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著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殷商時期發明了甲、乙、丙、丁等十個計算與記載數目的文字,後來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稱為天干,並使之與地支結合運用,如甲子、乙丑等,用於計年、月、日、時。 相傳以十二種動物取代十二地支,來代表十二個月令,是漢朝東方朔的傑作。有明確記載的是東漢王充所寫《論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種動物的名稱。用十二生肖來計年,也起於東漢。清朝趙翼所著《陔余從考》也指出這一史實。至於為什麼要選定十二種動物作標志,最早可能與圖騰有關。古代各部落都選一種特別懼怕或特別喜愛的動物,以其圖案作為本部落標志。
宋代洪巽的《暘谷漫泉》、明朝郎瑛的《七修類稿》等對此都作了解釋。另外佛經《大集經》記有十二生肖輪流遊行的故事,但其中無虎而有獅子,因此有人認為,十二生肖是由古印度傳入中國的,以虎代獅,可能與中原不產獅有關。 也有人認為,十二生肖首先出現於記時。一晝夜是二十四小時,古代天文學家將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同時他們在觀天象時,依照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慣和活動的時辰,確定十二生肖。夜間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屬子時,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靜,頻繁活動之時,稱「子鼠」。凌晨一點至三點,屬丑時。牛習慣夜間吃草,農家常在深夜起來挑燈喂牛,故稱「丑牛」。凌晨三點至五點,屬寅時。此時晝伏夜行的老虎最兇猛,古人常會在此時聽到虎嘯聲,故稱「寅虎」。清晨五點至七點,屬卯時。天剛亮,兔子出窩,喜歡吃帶有晨露的青草,故為「卯兔」。早晨七點至九點,屬辰時。此時一般容易起霧,傳說龍喜騰雲駕霧,又值旭日東升,蒸蒸日上,故稱「辰龍」。上午九點至十一時,屬巳時。大霧散去,艷陽高照,蛇類出洞覓食,故作「巳蛇」。中午十一點至一點,屬午時。古時野馬未被人類馴服,每當午時,四處奔跑嘶鳴,故稱「午馬」。午後一點至三點,屬未時。有的地方管此時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下午三點至五點,屬申時。太陽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時啼叫,故為「申猴」。下午五點至七點,屬酉時。太陽落山了,雞在窩前打轉,故稱「酉雞」。傍晚七點至九點,屬戌時。人勞碌一天,閂門准備休息了。狗卧門前守護,一有動靜,就汪汪大叫,故為「戌狗」。夜間九點至十一點,屬亥時。夜深人靜,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於是稱作「亥豬」。就這樣,一天的時辰和動物搭配就排列了下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後來人們把這種紀時法用於紀年,就出現了十二生肖。 對十二種動物配十二時辰,還有一類似的說法。據說天地生成於子時,生之初,沒有縫隙,氣體跑不出來,物質無法利用,被老鼠一咬,出了縫隙,才使氣體跑出來,物質便能利用了。老鼠有打開天體之神通,子時就屬鼠了。老鼠打開了天地之縫,牛便出來耕耘在地,於是丑時就屬牛了。傳說人生於寅,「寅」字有敬畏之意,古時人最怕老虎,寅時便屬虎了。卯時已經進入清晨,但太陽還沒有出來,照亮大地的還是月亮,而月宮中唯一的動物是「玉兔」,於是卯時便屬兔。傳說辰時正是群龍行雨的時候,此時自然屬龍了。蛇善於利用草掩藏其行蹤,據說巳時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動,不能傷人,所以巳時屬蛇。午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剛欲產生,馬跑離不開地,是屬陰類動物,故午時屬馬。傳說羊吃了未時的草,並不影響草的再生,未時就屬羊了。申有「伸」的意思,而猴子最善於伸屈攀登,故申時屬猴。酉時雞開始歸窩,此時當屬雞。戌時天漸漸黑了,狗開始「工作」,看家望門護院,這時就屬狗。亥時已入夜,萬物寂靜,天地混沌,而豬和天地混沌一樣,除「吃」以外一無所知,亥時自然就屬豬了。
《法苑珠林》引《大集經》言十二生肖由來曰:「閻浮提外,四方海中,有十二獸,並是菩薩化導。人道初生,當菩薩住窟,即屬此獸護持、得益,故漢地十二辰依此行也。」又雲:「其所以分配之義,則《暘谷漫錄》言之頗詳。據之,子、寅、辰、午、申、戌俱陽,故取相屬之奇數以為名的鼠、虎、龍、猴、狗皆五指,而馬單蹄也;丑、卯、巳、未、酉、亥屬陰,故取相屬之偶數以為名的牛、羊、雞、豬皆四爪,兔兩爪,蛇兩舌也。」據此,十二種動物按足趾奇偶排列為:牛四趾,為偶;虎五趾,為奇;兔四趾,為偶;龍五趾,為奇;蛇無趾卻兩舌,為偶;馬一趾(單蹄),為奇;羊四趾,為偶;猴五趾,為奇;雞四趾,為偶;狗五趾,為奇;豬四趾,為偶;十二種動物中,只有鼠最特殊,前足為四趾,為偶;後足五趾,為奇。
10. 世界經典神話傳說你的克拉克勒斯的讀後感
希臘神話故事》讀後感
記得一放暑假,我就匆匆地趕到書店,挑選起我喜愛的課外書。當我看到盼望已久的《希臘神話故事》時,別提有多開心了!新書一買到後,我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希臘神話故事》裡面的人物可真多啊,有:眾神之主宙斯,天後赫拉,海王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射術神及光明神阿波羅……,還有一些英雄人物:赫拉克勒斯、阿喀琉斯伊阿宋、柏勒洛豐、忒修斯……
在這么多的人物中,我最喜歡的就要數英雄人物阿喀琉斯了。書中講到:古希臘那時期是一個城邦制的奴隸社會,還沒有出現真正的國家。各個獨立的城邦之間經常發生戰爭,有時結成同盟,奉強大的城邦為盟主。而不屬於希臘諸城邦的則被他們稱為「異邦人」。有一天,「異邦人」特洛亞人突然打開了特洛亞的城門,攻擊毫無准備的希臘人的船隊。海洋女神的兒子阿喀琉斯帶領著士兵勇敢地出現在戰場上。最後,所有的敵人都被擊退了,特洛亞人又緊緊關上城門。之後,特洛亞人和附近的科羅奈人結盟,帶著龐大的軍隊又去攻擊希臘。最終,希臘人阿喀琉斯依然帶領著士兵勇敢地與敵人作戰,又一次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讀著讀著,我彷彿看到了阿喀琉斯在戰場上英勇的樣子。他戴著頭盔,一手執著盾牌,一手揮動著長矛向敵人投去。「擒賊先擒王」,阿喀琉斯用手抓住科羅奈國王庫克諾斯的背,把他完全摔倒在地,用盾牌和膝蓋壓住他的胸膛,用自己頭盔上的皮帶緊緊勒住他的喉嚨……。為了保護城邦,阿喀琉斯不顧犧牲,頑強作戰的偉大精神真讓我佩服!
看完了《希臘神話故事》,不僅使我更了解了希臘,而且使我學習了勇敢、頑強、無私的英雄精神,真使我受益非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