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京劇虛構故事作文

京劇虛構故事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1-23 05:48:49

❶ 關於京劇的作文500字

京劇舞台過去沒有大幕,觀眾一眼就能看清整個舞台。舞台上一般只有一張帶「桌圍」的桌子、兩把帶「椅披」的椅子,稱為「一桌二椅」。桌圍和椅披上都有裝飾性的綉花。有時舞台上什麼也沒有。後來在台前增加了大幕,演戲之前用它把舞台遮掩起來。有時在演出過程中又拉上一道幕,稱為「二道幕」,用它把擺設桌椅、演員換裝等准備工作擋在幕後,幕前可同時有演員表演,使京劇的演出更加緊湊。

京劇舞台的時間、空間是非常自由的,它不受實際生活的時空限制。大幕拉開後,在演員沒上場之前,舞台並不表示任何時間、地點。京劇舞的時空是靠演員的活動來確定的。比如,京劇中某個角色上場後,通過念白、歌唱,可以表明舞台是他的書房。但是他下場後這個書房就不存在了,緊接著另一個角色上場,通過他的身段表演,可以表明舞台是一條崎嶇的山路。當一個人在自己家裡閑坐無事,想到朋友家走走,便在舞台上走一個圓圈(叫做「圓場」),他的家也就轉換成他朋友的家了。 又如,當劇中人聽到一個意外的消息,感到震驚,這本是個瞬間的心理反應,但是為了刻畫人物,可以用很長的時間來歌唱。相反,像寫信、看信、飲酒過程,本來是需要一定時間的,但是為了簡煉,只表演一下姿態,同時吹奏一支嗩吶曲牌,就完成了。

因此,觀眾在欣賞京劇時,需要隨著演員的念白、歌唱和表演,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這樣才能理解戲里的時間、地點和環境。 京劇的角色類型俗稱「行當」,主要是根據劇中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地位、性格、氣質等劃分的。京劇的行當劃分,是從崑曲和徽漢等古老劇種衍變而來。起初分生、旦、末、外、凈、丑、雜、上手、下手、流行等十門角色。後來由於表演藝術的發展和劇目的豐富,嚴格的行當界線被打破了,綜合成生、旦、凈、丑四大行當。各行中又包容了幾個不同的角色類型。
京劇的唱腔主要是「西皮」和「二黃」,簡稱「皮黃」。西皮、二黃是兩種腔調的總稱,它們都分為若干「板式」。這些板式都是以一種曲調為基礎發展變化出來的。西皮、二黃都有「原板」、「慢板」、「快三眼」、「散板」、「搖板」等板式,西皮還有「二六」、「流水」、「快板」。 京劇鑼鼓還有個特殊作用,就是用來統一各種表現手段。凡是唱念做打的轉換,舞台節奏快慢的調節,都是靠鑼鼓來完成的。因此鑼鼓貫穿全劇始終。

京劇的念白也很有特色。它不同於日常生活語言,而是經過藝術加工的、富有音樂性的舞台語言欣賞京劇和欣賞歌劇不同,觀眾和演員可以直接交流。比如,一個演員抬起一手,用水袖擋住另一個演員的視線,面向觀眾說出自己的心裡話,而假定另一個演員聽不見這些話,叫做「打背躬」。看京劇不像看歌劇那樣拘束,觀眾對演員的評價,可以隨時做出反應。比如,對演員高超的武功、優美的拖腔,對琴師演奏的精彩「花過門」,可立即報以熱烈的掌聲,並可大聲叫好。演員受到觀眾的鼓勵,演得更加賣力,這樣,台上台下呼應,劇場充滿熱烈的氣氛。

❷ 有關京劇的作文

「十一」國慶假期和中秋節調休,我們都可以在家好好休整八天了!在這「漫漫」長假期間不知道會有哪些意外的驚喜在等著我呢!第一天就趕上了兩個大大的意外。上午,我爸爸竟然不同意我寫作業,非要我去看電視!當然「建國六十周年國慶大閱兵」我怎能允許自己錯過呢?第二個大大的意外是「遠朋自蘇州來,不亦樂乎?」來的是我三年未見的最想念的朋友,我和她一直玩到第二天上午才分手。第三個大的意外是媽媽允許我晚上和我的另一個朋友去看一場京劇。京劇乃中國國粹啊!我這次看的有《紅樓夢》中的《尤三姐》,《水滸傳》中的《遊街》,《楊家將》中的《擋馬》,《史記》中的《將相和》,神話《天女散花》和《楊家將》中的《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我最喜歡的是《天女散花》和《穆桂英大破天門陣》。京劇有生旦凈丑之分,著重於唱念作打這四個要素。天女是花旦,主要在「作」上。她舞的彩緞上下翻飛,揮動自如,就好像是自己的手臂一樣。和著京劇的配樂,她一會兒轉著圈,一會兒做出各種各樣的動作,連停下來的姿勢都是那樣的精美。還有她的眼神,真是傳神哪!穆桂英就屬於武旦了,著重於「打」。兩個兵器一相交,動作也隨之而來,又是翻跟頭,又是轉身。當穆桂英的眼神盯住你看時,都讓人產生畏懼感。出兵器的時候,動作既快又利索,而且演員們的配合非常默契,就讓這出戲很順利地進行下去。我以前也不是很喜歡京劇的,覺得很無聊。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那晚的觀看過後,我越來越覺得京劇真不愧是「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啊!連一個小小的眼神也要練個十幾年呢!京劇真是妙不可言啊!看京劇過國慶,真的很有意義
那天晚上,我忽然聽到外公的房間里傳來連連叫好聲。咦,是什麼這么吸引他?出於好奇,我疾步跑過去。哈,原來外公是在看京劇。外公一見我,趕忙熱情地讓我坐下來和他一起看,他又想爭取一個京劇迷呢。為了不讓外公失望,不愛看京劇的我只好硬著頭皮看熱鬧。咿咿呀呀的,真是越看越沒勁,我正要動身離開時上來個新節目《十八羅漢斗悟空》。孫悟空神通廣大,是我的偶像。為了看一下京劇里的悟空啥模樣,我又耐著性子重新坐好。這悟空還真不一般,是個跟我年齡相仿的小男孩兒扮演的。一出場,小悟空就是十幾個空翻,緊接著舞起了手中的金箍棒,看得我眼花繚亂。不一會又練起了金雞獨立,站得穩穩的,真是好功夫!我不由自主地拍起手來,而且也像外公那樣連連叫好。特別是跟羅漢斗的時候,悟空三拳兩腳就把羅漢們打得落花流水,真是精彩極了。輕松勝利的悟空還調皮地抓耳撓腮,顯出了猴子的頑皮勁兒。這個小演員的精彩表演使我更加喜愛智勇雙全、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了。嘿,真沒想到京劇這么有意思!看來,以後還真的需要多多親近我們的國粹——京劇呢!

❸ 有沒有關於「我和京劇故事」的作文 謝謝

現在的青年朋友不大喜歡京劇,可我對京劇卻十分感興趣。 我對京劇感興趣都是受了爺爺奶奶的影響。他們酷愛京劇,只要電視里有京劇節目,如《九州戲苑》之類的,他們總是要看的。久而久之,我也受到感染。我發現,京劇中有許多傳統文化的精華。 可說實在的,我對京劇知之甚少,只知道京劇講究的是「唱念做打」,只知道京劇分為「生旦凈末丑」五個行當。我常常把「正旦」和「花旦」混為一談,甚至有時統稱她們為「小旦」。完整的戲我只看過三部:《秦香蓮》、《九江口》、《九道本》。現在文藝節目或是綜藝晚會中所演出的京劇,大多是名劇名段,像這樣的小段落我倒是看了不少。比較喜歡的是《鎖麟囊》中「春秋亭外」一段,《徐策跑城》中「湛湛青天」一段,《玉堂春》中「蘇三離了洪洞縣」一段。 有人認為京劇節奏慢,聽著不耐煩。其實不然,京劇節奏感強,速度有快有慢,但這都是根據劇情而定的。快,快得讓你聽都來不及聽,還沒弄明白是什麼意思,它已經唱過去了。像《秦香蓮》中「駙馬爺近前看端詳」一段,速度多快啊!如果電視機屏幕上不打字幕的話,那是根本聽不清的。為什麼這樣快呢?就是為了表達包公憤怒的感情和急於讓陳世美認下秦香蓮的迫切心情。慢,慢得能一個字拖半分鍾的音。像《貴妃醉酒》中楊貴妃的唱詞多慢啊,這是為了體現楊貴妃那雍容華貴的氣質和失落的心情。 總之,京劇藝術極富魅力,只要細細鑒賞,就能發現無窮無盡的妙處來。我會繼續看京劇、研究京劇的,並希望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朋友理解京劇,喜愛京劇。

❹ 京劇作文

我愛京劇
「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每當我唱起這個《唱臉譜》選段時,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京劇,一個有200多年歷史的劇種;一個經歷了幾代大師發展、改革、創新,最終被稱為「國粹」的戲曲形式;一個蘊涵著「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一個「生、旦、凈、丑」的行當分類,一個「皮、黃、鑼、鼓」的伴奏結構,真是一門綜合表演藝術。在外國人眼裡,京劇就是中國幾千年古老文明的代表。他們常說京劇的服裝美、身材美、伴奏美、唱腔美,真是美不勝收啊!

記得在我五六歲懂事的那年起,晚飯後爺爺經常帶我去村裡看京劇。那時候的我被舞台上漂亮的衣服、頭上戴的帽子還有花花綠綠的飾品被陶醉著,深深地吸引著我。雖然聽不懂舞台上「咿咿呀呀」唱的是什麼,但是我覺得音樂是非常得優美,而且演員們那噪門是多麼的尖銳有力,我也佩服他們有一這樣的好噪門。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生活中京劇伴我左右,我家遠方親戚的一位大奶奶每個晚上在佛國商城大門口唱京劇,我時而不時地經常去聽。大奶奶看到我喜愛上京劇,平常的日子裡也教我幾句。

京劇在我的生活中成了一種快樂和美的享受,空閑時我總會情不自禁地哼幾句京劇。有時會情不自禁地拿起筆畫一畫京劇臉譜。唱京劇,畫臉譜,讓我的生活中又多了一份情趣。

我愛京劇!我的理想是長大後好好學習京劇,研究京劇,好好地把我們中國的國粹——京劇傳遍世界各地。

❺ 一篇關於京劇的作文

今天,我們在語文課上學習了《京劇《赤桑鎮》選段》,又聽了這一段,這激專起了我對京劇深深的興趣,我回屬家上網查了查,我了解到:京劇是我國的國粹之一,他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道光二十年以後,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了京劇,它至今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因為主要唱腔有二黃和西皮兩個系統,所以又稱它為皮黃。
我發現早期的京劇角色劃分得很嚴格,那時分別有生、旦、凈、末、丑、武行、流行(龍套)七大行,不過到現在只有生、旦、凈、丑四行。我問爸爸,他還說京劇到現在還有末角。京劇的四大徽班分別是三慶、四喜、和春、春台,清乾隆五十五年,在安徽享用盛名的三慶班首次進京。京劇擅長表現歷史題材,大多數都是文章、書、小說的內容情節改編的。
我最喜歡唱旦角的梅蘭芳,他是京劇藝術最卓越的表演藝術家之一,抗戰期間,他為了不給日本人唱戲,自己留上了胡須,我曾經讀過一篇關於梅蘭芳的文章《藝術不是金錢能收買的》,他代表劇目前有《宇宙峰》、《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等。
我深深地領略到了京劇的韻味。

❻ 模仿《藏戲》寫一篇關於京劇的作文

京劇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它博採眾長,是中國戲曲藝術中的瑰寶.它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京劇音樂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京劇既有整本的大戲,也有大量的摺子戲,此外還有一些連台本戲.京劇的戲劇情節是安和的,在平和清楚的敘事過程中展現優美,它不用緊張、激烈、刺激的劇情吸引觀眾;京劇的音樂伴奏是安穩的,在悠悠京胡伴奏下,給人一種天衣無縫的安穩感覺;京劇的表演風格是安詳的,既不過分高亢激昂,也不刻意一唱三嘆,從不強調暴力和血腥.京劇在發展,在創新,在與時俱進,並沒有安於現狀,安常處順;京劇在推陳出新,並在不斷的推陳出新中,弘揚安和、安穩、安詳的風貌,才能安坐戲劇舞台「國粹」的王座安然不動!
京劇是國粹,是我們民族優秀文化的精華,遺憾的是現在許多青少年對此知之甚少.他們並不喜歡聽戲劇,更不要說看我國的「國粹」——京劇了.很多人都認為京劇和無聊,很老土,不如現在的音樂那麼有趣,那麼流行.他們拋棄了我們的「國粹」,這是非常可惜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多看京劇,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

❼ 走近京劇作文280字

原來我一直以為京劇只是依依呀呀喊,再往臉上瞎塗一大堆五顏六色顏料,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京劇。京劇,又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漢族戲曲的代表。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歷史。京劇,亦稱「京戲」、「國劇」、「皮黃」。我國最具影響力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
唱、念、做、打是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段法,也是京劇表演的四項基本功。「唱」指演唱,「念」指具有音樂性的念白,二者相輔相成,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舞」。戲曲演員從小就從這四個方面進行訓練培養的,雖然有的演員擅長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當以做功(花旦)為主,有的以武打為主(武凈)。但是要求每一個演員必須有過硬的唱、念、做、打四種基本功,才能充分發揮作為歌舞劇的戲曲藝術表演的功能。更好的表現和刻畫戲中的各種人物。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為生、旦、凈、末、丑、武行、流行(龍套)七行,以後歸為生、旦、凈、丑四大行,每一種行當內又有細致的進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臉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統稱,又分老生(須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統稱,內部又分為正旦、花旦、閨門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馬旦。「凈」,俗稱花臉,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質或相貌上有些特異的男性人物,化妝用臉譜,音色洪亮,風格粗獷。「凈」又分為以唱工為主的大花臉,如包拯;以做工為主的二花臉,如曹操。「丑」,扮演喜劇角色,因在鼻樑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為生、旦、凈、末、丑、武行、流行(龍套)七行,以後歸為生、旦、凈、丑四大行,每一種行當內又有細致的進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臉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統稱,又分老生(須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統稱,內部又分為正旦、花旦、閨門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馬旦。「凈」,俗稱花臉,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質或相貌上有些特異的男性人物,化妝用臉譜,音色洪亮,風格粗獷。「凈」又分為以唱工為主的大花臉,如包拯;以做工為主的二花臉,如曹操。「丑」,扮演喜劇角色,因在鼻樑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在人的臉上塗上某種顏色以象徵這個人的性格和特質,角色和命運,是京劇的一大特點,可以幫助理解劇情。簡單地講,紅臉含有褒義,代表忠勇;黑臉為中性,代表猛智;藍臉和綠臉也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黃臉和白臉含貶義,代表凶詐凶惡;金臉和銀臉是神秘,代表神妖。臉譜起源於上古時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地方戲中都保留了這種傳統。京劇,又叫,「京戲」、「平劇」、「國劇」,它是中國傳統名劇,已有200多年歷史。清乾隆55年(1790年),四大徽班陸續進北京演出,於嘉慶、道光年間同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相互影響,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道光以後,三大班的班主兼主要演員程長庚以唱徽音、二黃著稱,隨著湖北漢調演員餘三勝等進京搭入徽班,又帶來被稱為「楚調」的湖北西皮調,促成由徽調與漢調合流的「皮黃」唱腔的形成。京劇廣泛流行於全國各地。

❽ 作文走進京劇500字

以前,我對京劇一詞十分陌生,只知道京劇是「咿咿呀呀」唱的。可自從老師對內我們說有「國容粹進校園」的大型綜合實踐活動時,我才對京劇有了更深的了解。
老師讓我們去查與京劇相關的資料,我到電腦上一看,原來和京劇相關的資料這么多!
原來,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兩百年的歷史。它是在徽調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分為生、旦、凈、丑四大行。
在查資料時,我學了一小段京劇,無意間看了看京劇的唱法和曲目。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了我一跳!從古至今,共有五千八百多個曲目!有十九種唱法!京劇真不愧是中國的國粹,真不愧是「東方歌劇」!
京劇演員最常用的唱法,就是「真嗓」了。「真嗓」亦名大嗓,本嗓。演唱時,氣從丹田而出,通過喉腔共鳴,直接發出聲來,稱為真嗓。在演唱時,除小生和念白,其餘均用真嗓。
你瞧!京劇多受人們喜愛啊!京劇之所以被譽為「國粹」,「東方歌劇」,就是因為它受到中國的重視,受到日本,美國,歐洲的重視!願京劇將來有新的發展,走向世界!

❾ 寫一篇作文,題目是《京劇······》。例如:京劇的歷史、京劇名人故事、京劇臉譜、道具

《讓我感動的京劇名人——梅蘭芳》

北京市順義區光明小學五年級四班 周晟萱

梅蘭芳是中國京劇藝術大師,生於北京,曾擔任中國京劇院
院長、中國戲劇研究院院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 梅蘭芳出生於梨園世家,從其祖父梅巧玲到梅蘭芳已是三代京劇旦角。梅蘭芳8歲學戲,11歲登台,在五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塑造了大量真實感人的藝術形象,被譽為「美神」。從1919年到1960年,他多次出國進行訪問演出,並被美國波摩那學院和加利福尼亞學院授予「文學博士」學位,是第一位將京劇藝術推向世界的人。梅蘭芳開創的「梅派」戲劇表演藝術是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
梅蘭芳在京劇藝術方面是宗師級人物,在為人方面也堪稱楷模。抗日戰爭期間,梅蘭芳「蓄須明志」的故事讓我非常感動。
1937年8月,日軍進攻上海,淞滬戰事爆發。日寇佔領上海不久,得知聞名世界的京劇第一名旦梅蘭芳住在上海,就要他為日本「天皇」服務。梅蘭芳洞察到日本人的詭計後,便決定舉家南遷,趕赴香港,擺脫日寇糾纏。他一邊給日本人帶口信說要外出演戲,一邊攜帶家眷星夜乘船赴港。梅蘭芳來到香港後,深居簡出,不願露面。他除每天練太極拳、打球、學英語、看報讀書外,把主要精力轉移到繪畫上。梅蘭芳這種幸福的生活才過不到半年,就又失去了。1941年12月,日軍侵佔香港,梅蘭芳擔心日本人再讓他唱戲,最後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留蓄鬍子,罷歌罷舞,退出京劇界。可是,日本人卻強行要求梅蘭芳演出。梅蘭芳只得坐船返滬,回到闊別三年的上海老家。
梅蘭芳堅持不為日本人演出,蓄須明志的故事,成為神州大地感人的佳話,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奮勇抗日的決心。梅蘭芳先生的這種民族氣節為世人所敬仰,在中華兒女中廣為傳頌。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