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爺爺故事的作文網
㈠ 關於《爺爺的童年的作文》
找度娘
㈡ 作文爺爺端午的童年的故事
今天是端午節,晚上,我請爺爺講端午節的來歷.
飽學的爺爺用蒼老的聲內音,穿越了遙遠的時空,將我帶到容楚國.
楚國時,朝廷****無能,官員們魚肉百姓,人民怨聲四起.楚國走向衰落.
當時,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他連續幾次寫出改革朝綱的奏摺呈給皇帝.但是皇帝不但沒有採納屈原的正確主張,還把他拘禁起來……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屈原以死抗爭,毅然跳下滾滾汩羅河.
屈原的愛國精神感動了人民.人們紛紛趕來,劃著竹排小舟沿江找尋屈原,但尋找多日未果,就無奈地往河裡撒一些白米,希望魚兒們不吃屈原的屍體.可是米粒太小也容易分散,魚吃不到怎麼辦?於是有人就想到包粽子的方法.用葦子葉捲成一個尖尖的小筒,往裡面塞上糯米,再用細細的馬蓮草纏好包成一個個粽子,丟進河裡,魚兒就可以吃飽,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
為了世世代代紀念屈原,人們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屈原跳河的日子作為端午節.
後來,人們就以吃粽子,賽龍舟的方式,永遠紀念屈原.聽到這里,我不禁流下了晶瑩的淚水……
㈢ 以我與爺爺的故事為題寫一篇作文400字不到
爺爺的愛
「愛」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我們每天在愛別人,我們每天也被別人所愛。愛充滿世界,愛就在我們的周圍。愛象太陽,時時刻刻溫暖著我們,讓我們茁壯成長。
然而,在這千萬種的愛里,爺爺給我的愛是最深沉最無私的。爺爺今年65歲了,是個健康快樂的老頭。他對我的學習十分關心,也十分關心我的生活。每次我寫完作文,他總要反復仔細地看,給我指出長處和缺點,教給我一些寫作技巧,使我的寫作水平,明顯有了提高。此外,爺爺還給我定了許多報刊,告訴我多讀、多觀察、多積累是寫好作文的秘訣。爺爺的教導至今讓我收益非淺。
爺爺對我的學習更是一點兒也不馬虎。記得,有一次,我看到練習冊中有一道趣味課外題,便做了起來,誰知越做越覺得難,越看越是一頭霧水。半個小時過去了,還是沒有什麼眉目。我便把這道題拿給爺爺看,爺爺看了,便拿出紙筆來做,五分鍾過去了。爺爺的表情從原來的笑眯眯變成了現在的眉頭緊鎖,不停說著:「有點難度,需要思考啊!」我見爺爺犯了難,便說:「爺爺,算了吧,題是課外的,別做了。」爺爺搖搖頭,笑而不答。
一個星期過去了,我把這件事都忘了。然而,一天,爺爺卻把我叫到他身旁,拿出一個小紙塊兒,和一張寫得密密麻麻的稿紙,弄得我莫名其妙,原來,他是要給我講那道題如何做。我聽了,馬上來了勁,專心致志地聽爺爺講解。爺爺拿出稿紙,念著上面的解題思路和運算步驟,還用旁邊的小紙塊,代表題中的箱子,認真地講著,盡管這道題步驟煩瑣,不好理解。爺爺還是利用我們已經掌握的知識來講解。我聽得很入神,隨著爺爺的思路層層遞進,不久便豁然開朗。
原來,這道題對爺爺來說並不難,他一會兒便算出了答案。難就難在了如何講才能讓我聽得明白,他先在「白度知道」網站求教教授用戶,得到一個小教案,還自己動手,一步一步認真演算,並在算式的旁邊表明思路,還做了一些小紙塊,用形象事物幫我理解。爺爺對我的學習是那麼的認真,那樣的孜孜不倦,我不好好學習能對的起他嗎?
爺爺彷彿是一個無私的送花人,把朵朵芳香的玫瑰送給我,那縷縷芳香溫暖著我,影響著我,激勵著我。
㈣ 爺爺的童年作文500字
春節期間,爺爺帶我去新華書店買書。我挑來挑去,半天也沒有選中自己想要的書。「婷婷,選好了嗎?」爺爺有些不耐煩了。「哦,再看看嗎,我都不知道選哪本了?算了,下次再說吧。」「好,那就下次,等你選好了,下次爺爺給你付錢,要不我們邊走,邊聽爺爺講故事?」「好啊,好啊!我最喜歡聽您講故事,尤其是您小時候的故事。」
爺爺小時候,家裡並不富裕,根本就沒錢買書。有時候到朋友親戚家裡玩,看到他們有好看的書,就向他們借,第二天就得還。哪像你們這一代,簡直就是聞著書香長大的。你看,新華書店有那麼多的好書供你們看,還可以從網上了解更多的知識。這樣的學習條件,我們曾經是從未想過的。你可要好好把握呀!「放心,爺爺,我一定會好好把握現在的幸福生活的!」我堅定地說。
聽完爺爺的故事,我想:現在我有如此好的學習條件,怎麼有理由不好好學習呢?想起爺爺當時講故事的那表情,臉上不時地表現出為當時的那樣的學習條件而感嘆,又不時地為我們現在的學習條件而感到欣喜。想想自己很多時候,是否已經傷透了媽媽的心。因為每當媽媽叫我看書時,如果我心情不好,我總會生氣地說:「你煩不煩呀,一天到晚就知道叫我看書,能不能給我自由的空間。」或許真的像人們所說的,有了就不懂得珍惜了。我現在的學習條件比起爺爺那個時候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可又不願意學。我想:從現在開始,我應該好好地讀書,充分利用這優越的學習資源,每天去知識的海洋中遨遊一番,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有才。
㈤ 爺爺的故事作文1600字
[爺爺的故事作文1600字]爺爺的故事定邊三中2015屆11班杜美欣爺爺是一位慈祥的老人,總是笑眯眯的,我從來不知道,流逝的歲月不僅僅將爺爺的頭發染得花白,還給他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回憶,這一刻,回憶的沙漏倒轉,爺爺回味起當年的故事,爺爺的故事作文1600字。我只知道林肯是鞋匠的兒子,卻不知道爺爺亦然。當爺爺還很小的時候,家裡一貧如洗。房子是租的,因為沒錢,一家四口人擠在六平米的小房子里。因為沒錢,沒吃沒穿,到了冬天更是飢寒交迫,沒有多少糧食,爺爺有時只能挖野菜吃;因為沒錢,到了「冬風似虎狂」的時候,一家人面臨著一個更大的問題——冷。爺爺就要去背炭,早上出發時天上還有點點星辰做伴,路上如果餓了,爺爺還真有好辦法,就是把繩子系在腰上,勒勒緊,勒緊腰帶能抵餓,這在現在的我們的確是難以想像的事情,可爺爺說,效果好。可想而知,這辦法在艱難的跋涉中給了爺爺多少勇氣和力量,賣炭的地方在遠遠的山上,那山又高又陡,山路那麼險,走在上面,心裡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恐懼和不安。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腳下的積雪像邪惡的魔鬼,隨時可能把一個人「生吞活剝」。寒風像刀子一樣,無情地穿透著爺爺帶著補丁的破衣,爺爺抖了抖肩說,生疼,我彷彿就看見了那個置身於寒風中瑟瑟發抖卻又堅強前行的少年。我悲憫地問爺爺:「不想放棄嗎?」爺爺說,怎麼能放棄,一家子人還盼望著那溫暖呢,生生的米要等它燒成熱飯,再說冬日的夜晚漫長而難熬,這是責任啊。年少的爺爺就這樣用他瘦小的肩膀背負著他的責任,迎著困難向前走!終於走到了,來不及暖暖凍僵的手腳,冰冷的肌膚,交了錢背上一筐炭就匆匆往家裡趕,太陽漸漸的下了山,沒有日頭的照顧,寒風更加刺骨了。冰天雪地中,黃昏中,爺爺一步不停地大步走著,他歸心似箭。爺爺說,那時候就好像已經看到了一家人圍在炭火邊取暖的情景,就想著快點走,快點把這一幕變成現實,想著想著也不覺得冷了,餓了,只覺得心裡熱乎乎的。直到天黑才能走回家。由於沒有現在一樣的運輸工具,爺爺說,那時候大概一兩天就要背一回炭供家裡取暖,這就是艱苦歲月下一個少年常態化的生活,想想現在的生活,我們的幸福可以說是無與倫比,我閉了眼睛,心中升起無限的珍惜和感激。含著笑意,爺爺說起小時候「渾水摸魚」的事。孩子們最愛乾的事,就是去河裡捉魚,挽起褲腿,穿著汗衫,一個個爭先恐後的沖進河水裡,亂跑亂跳地玩,孩子們都很開心,因為這是難得的玩的機會。他們的臉上如同花朵綻放一般神奇的露出無憂無慮的笑容。有的孩子將小石子扔進河面,看著迸濺出的巨大水花滿足地拍手;有的孩子乾脆坐在河邊拿一根小棍攪和清澈的水;有的孩子相互潑著水,玩得不亦樂乎。等到把河水「糟蹋」渾濁了,就到了「摸魚」的時機,小時候的爺爺一動不動地站在河中央,魚兒不明方向地亂游,不小心碰到了他的腿腳,他便眼疾手快的一抓,也不害怕那活蹦亂跳反抗著的魚,徑直走到河邊把魚放到自家的簍子里。我問爺爺:「您抓著魚是什麼感覺?」爺爺說,就是純粹地開心吧,想著今天晚上有「烤魚」吃了,而且還是他親手抓的,那時候大概也有些成就感吧。爺爺還說,他最多一次抓到過五條。我又問:「那抓不到魚呢,空手而歸,會不會很沮喪。」爺爺笑笑,哪也不盡然,即使沒抓到魚,抓魚的樂趣依然在,只是很遺憾吃不到魚肉了,初中一年級作文《爺爺的故事作文1600字》。回家時,衣服都弄臟了也不用管。因為太窮,就一件衣服,從來不敢洗怕費衣服,所以給了爺爺臟著就臟著的灑脫,如果在干點活碰著炕倒頭就睡了,爺爺的神情美滋滋的。爺爺第一次工作時當得是教師,那個學校離定邊城很遠,這路程他們都得走著去。早上出發,褲腿都被露水打濕了,涼颼颼的。因為要爬山過去,路邊都是土窯洞,這條山路比背炭那條更難走。只有一條窄窄的小路靠著山脊,下面是「萬丈深淵」,必須靠著山脊走,腿都在發抖,眼睛只敢盯著面前土黃色的山,根本不敢瞧一眼下面,好像瞧一眼就會掉下去一樣。背著鋪蓋,走了大半天就又累又渴又餓,只能走走停停,山下有一條苦水河,看見那條河邊迫不及待想要去喝,卻被同行的老鄉告知水有毒,不能喝。自然是失望極了,眼巴巴地看著一條河,卻不能「下手」。然後在哪一家吃一頓飯,才繼續走得動。第三天,就要翻溝了,溝里有狼曾經吃過人,所以翻溝是最可怕的事情了。白天還好,為了防止晚上還出不去,相跟的幾個人放快了步子走,可畢竟是三條山溝,哪是說翻過就能翻過的。到底還是到了晚上,天黑了,一行人都害怕極了,好像周圍都是眼睛泛著綠光的狼,隨時可能過來將他們撕碎。即便如此,也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大家都清楚的知道:沒有退路可走。可天公偏偏在這時不作美,下起了傾盆大雨,那溝怎麼也爬不上去,幾個人扶襯著爬上去,竟然迷路了,茫茫黑夜,不知該向哪邊走,恐懼如同周圍冰冷的空氣,將他們緊緊包圍。這時,聽到不遠處有狗叫聲,就尋著狗叫的聲音終於找到學校。學校是幾間不大的土房子,也沒水用,只能靠雨水弄點飯吃,雖然不是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大餐,吃起來卻特別美味,大概是因為太餓了吧。同樣令爺爺難忘的,還有一次在1994年的抗洪工作,那時的爺爺已是一位人民政府的縣長。當爺爺趕到災區堆子梁一帶的時候,大雨已摧毀了人們悉心經營的家園。老人孩子都坐在高處,青年人都匆匆忙忙地走著,有噪雜的哭聲。爺爺那時候雖然也不年輕了,卻毫無保留地奉獻出自己的力量。他毫不猶豫的跨進足有一米深的泥水,那黃泥水漫在人們的腰間,大腿間,透骨的冰涼。人們一夜未眠,忙活著救人。人命關天,誰顧得上睡覺呢?大雨仍然不停歇,傾瀉似的從天上源源不斷的潑了下來。盡管冷,累,人們都一刻不停地尋找著生命。救上來的幾乎都成了「泥人」,爺爺帶領著大家喊著口號,他們堅持不懈,決不放棄。經過團結一致的努力,所有人都平安無事。大夥才張羅著吃飯。大家紛紛貢獻出自家的糧食,你拿來一斤米,我送來一袋面。大夥兒圍在一起,吃飯。那幾天旅店全部免費,因為大雨,大橋也崩塌了,大家無法和外界聯系,就做了幾個木筏,然後救援物資才源源不斷地進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周圍的地方都送來愛心和幫助。又過了幾天,人們終於渡過了災難。我聽著爺爺的故事,入了迷,爺爺這一代人,他們經歷了多少艱難困苦的歲月,但是無論多麼漫長坎坷的旅程,無論是凌冽的寒風,還是瓢潑的暴雨,他們都堅持不懈,決不放棄自己肩上的責任,在無比困苦的環境中依然保持著積極樂觀的的生活態度,因為他們深愛著自己的家人,深愛著父老鄉親,深愛著養育自己的這片土地,面對他們我該有多麼的慚愧,我決定要向爺爺一樣,毅然背負起自己的責任,在人生的旅途中,迎難而上,勇往直前。(定邊縣三中2015屆11班學習委員)
㈥ 求寫爺爺奶奶之間故事的高考作文 不少於1000字!
爺爺奶奶的故事
一有時間就喜歡聽爺爺奶媽講他們經歷的人生故事,雖然時至今日他們的故事我早已爛熟於心,可是看著爺爺講那萬分堅辛的故事臉上洋溢出的笑容,我很樂意聽。爺爺出生在1993年比奶奶小四歲。他們的人生經歷正是中國現代史最重要最恥辱的歷史時代,他們生活的時代社會背景也是這歷史的證明。 爺爺奶奶有記憶以來,國家首先是遭受民族侵略之苦。侵華日軍當年入侵中華大地,進軍道縣時,在樓田道岩,製造的慘絕人寰的樓田慘案。日本軍人你犯下的滔天大罪這是血,鐵的永遠無法抹掉的事實。當時村民們只能躲進深山岩洞才能倖免,要不就沒有我了,痛恨日軍,感謝爺爺奶奶。
他們還經歷過國共內戰,紅軍長征,紅軍經過湖南時曾在西洲公園留下紅軍牆,瀟水之上的水南浮橋是紅軍踏過的都是歷史的見證。我讀史,他讀實,
16歲爺爺和奶奶結婚,他們那個年代是父母之命,媒說之言,指腹為婚,爺爺奶奶倆人從小就訂親了,爺爺回憶說奶奶在兩歲時就失去了爸爸,是她媽媽將她帶大的。嫁給爺爺的時候下是新中國成立,在國家社會動盪,戰亂的年代,國家窮得一根火柴都十分珍貴,百姓更是苦不堪言,讓人心酸。
他們經歷人民公社化運動,吃大鍋飯,吃飯還得憑糧票的計劃經濟時期,當初的大學畢業都是由國家分配工作。在生產力低下,糧食產量低那些所謂的大躍進,母豬賽大象的假象中。在那個大開荒地的時代背景下,毛澤東一句人多力量大,人多了這樣的情況怎麼能養活。爺爺不說還真是不知道,我原來還有五個小小年紀就已經去世的親人,以為我大伯是我爸爸他們眾兄妹中最大的。本來爺爺奶奶他們那時年紀就年輕除了外出奔波勞碌,還得經歷親人間的生離死別。這叫年輕人如何能承受得住?聽到我這哽咽得只能用點頭來表達此時此刻的心情。那樣的年代五個小孩很小很小就那樣餓死了,沒有奶粉,沒有足夠的營養,哪有今天的大魚大肉,從那以後我就再也不挑食。大學食堂有時候沒吃完那不是因為挑食,是因為別的原因,心情等影響味口才食不甘味沒法下咽。
不僅如此,在社會發展好了,其中有一個小孩卻因為常年沒得可以好好吸收的營養物質最終他吃不下了…….。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土地改革時期,他們仍然受苦不淺。老是提心吊膽,心懸在樑上,記得以前的鬥地主(可不是棋牌游戲)。每次到了開批鬥大會的時候都會是件恐怖的事,曾被批鬥死的人不計其數,據爺爺說當初我家是富農身份土地成分較高,也有挨批鬥的危險,所以每到那個時候都非常擔心。村上聽說就斗死過幾個地主。幸運的事,全家平安,我捏了把汗。
慢慢的國家富裕了,百姓全民溫飽沒問題了,他們一樣的從來沒有懈怠過,依然勤奮努力將四個孩子養育成人,送他們上學,那年代農村的孩子不一定能上得起學。
他們不管社會如何動盪,國家如何貧困,家庭如何堅苦,他們從來沒有被生活打倒,他們相依相守,相濡以沫,不離不棄,勤奮持家,才有了爸爸,他們那代人安穩的生活上學,最終我才有機會來到這個世上,幸福的出生,才有我和妹妹那美好,幸福,快樂的童年,真為他們二輩人感到驕傲。 我的童年很大一部分時間是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所以我覺得特別的幸福,最幸運的是我看到了爸爸的爺爺,我記憶中他很疼我。有時候覺得爺爺是懂我的人,奶奶是最疼我的人,有記憶以來不知道有多次是從奶奶懷里醒來的,一直是她抱著我入睡。從小不聽媽的話她就拿著木條教訓我,都是奶奶來解圍,記得有一次媽媽把我打哭了就一直賴在地上一直哭,出除了奶奶不去,無論誰去哄我都是沒用的,就在那一直哭直到眼淚哭干,依然不起來,我媽也拿我沒辦法最後奶奶去了才把我哄回去。
我經常喜歡跟爺爺聊天討論一些問題,經常意見不一致我們兩個人就在爭論不休,並且爭得很激烈,奶奶出面就說你們吵得我傷心,此刻誰都不說話了。我的性格和爺爺有些相像,畢竟耳濡目染就接近了脾氣也比較的倔強,奶奶沒說話之前誰也不讓誰,反正他說的很多事我都是不贊同的,可是奶奶最近開始不在了,再也不在了,離開了,最疼我的人走了……….
爺爺奶奶可以說勤奮一輩子,到了應該享福的時候奶奶卻病了,那一病就近10年,這10年來爺爺日夜陪伴照顧著從來不間斷。他們不管生老病死,從來不離為棄,相扶相依直到10幾天前奶奶離開,她依然是在爺爺的懷里安然離去,她雖然一生坎坷,可一直以來有爺爺陪伴著她,我認為奶奶還是幸福的,他們真的是相愛一輩子,白頭偕老。在最後一刻仍然鼓勵著爺爺,她知道自己壽終正寢,一定要他好好的活著,好好享福,好好活著,……… 看著爺爺最近幾天老是不對勁,狀況比先前差得太多,走路都有些不穩,有時也不開心今天我就跟爺爺聊天,聊著聊著,突然他嗚咽得像個孩子,頓時讓我不知所措。幸好我對爺爺還算了解,要不真不知道怎麼辦。記得爺爺說以前如何遇到生離死別,社會動盪不安,家庭窮困,都沒有低過頭流過淚。此時,是不是在思念奶奶了。後來跟說想起奶奶離開前說的話他就情緒失控。 一輩子經歷生老病死,相互守候,白頭到老,真讓我為他們自豪,這些天我內心仍然有一件很擔心的事,您一定要度過難關,10幾天前答應的負責一切安好,不管大伯,大哥他們如何,我們會在您身邊…
㈦ 作文頑童的故事寫一篇記敘文150個字
說起爺爺的歲數,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他的歲數很大了。爺爺的身材胖胖的,挺著一個將軍肚。他的頭發一半黑一半白,很稀疏。爺爺的臉上布滿了縱橫交錯的皺紋。爺爺戴著一副眼鏡,眼鏡後面的眼睛十分睿智。
別看他的歲數很大,但他有一顆童心。
大年初一,我們一家人在飯店吃飯。服務員端來一盤香噴噴的紅燒肉放在桌上,那可是我和爺爺的最愛。我和爺爺你一塊我一塊搶著吃起來。盤子里只剩下最後一塊紅燒肉時,我和爺爺的筷子同時夾住了那塊肉,誰也不鬆手,最後那肉被爺爺搶去了。爺爺把肉放在嘴邊就要吃下去。我急得跺腳,大喊:「不許吃。」我趁爺爺不注意,一下子又把那塊肉搶了回來。爺爺不甘心地說:「今天這塊肉就讓給你了,下次可不能這么便宜你了。」
哎,這就是我的老頑童爺爺。
㈧ 找一篇爺爺奶奶童年的故事的作文
爺爺是個早年參加革命工作的老幹部。他白發如銀,滿臉紅光,好說愛笑,不講穿戴,是個地地道道的樂天派,更是個節約迷。
他常說:「勤儉節約是治國治家的大計,也是做人的根本。」他的節約可真是時時事事、點點滴滴,簡直讓人覺得他有點小氣摳門。
就說吃吧,他從來不讓人掉一粒米,一塊饃。誰將飯菜掉在飯桌上,他都要嚴肅地說:「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糧食是農民辛勤勞動換來的,必須撿起來吃了。」
吃菜他也不讓把菜湯倒掉,總是沖上開水當湯喝,還給他的湯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多味復合沖劑。
奶奶是五十年代參加工作的醫務人員,爺爺說當年的孩子們都叫她白臉阿姨。現在奶奶仍然是面龐白凈,頭發黑亮,很精神。奶奶人勤快,心善良,講究穿衣,吃飯單調,是個地地道道的吃面奶奶。一日三餐,只要有面吃她就心滿意足了。奶奶吃面特別簡單,不管是拉麵、擀麵、擦面、撥面,只要放上西紅柿醬就是好面,不用炒菜下飯,吃得有滋有味,即使剩下的面也照吃不誤,還說熱熱再吃的面和回鍋肉一樣,更香。
對奶奶來說,吃飯沒面不行,記得有一次二姑請我們吃烤鴨,要了一桌好菜,奶奶說:「這菜油不大對口味。」最後還是給她專門要了一碗面條,才算吃飯,弄得大家鬨堂大笑,奶奶卻說各人有各人的吃法,誰也不能強加於人嘛!由於爺爺奶奶的特殊表現,我給他們起了個名號:「節約爺爺」和「吃面奶奶」。
㈨ 爺爺奶奶的童年故事習作400字
今天爺爺奶奶圍繞衣食住行給我講了一個幾十年前的故事。
在以前人們都穿著單調的衣服,一年四季大家都穿不暖,吃不飽,連穿的衣服都是顏色單調,到處都是補丁的舊衣服。而且,他們一年四季下來連件新衣服都捨不得穿。除非是過年的時候,媽媽才把珍藏好久的新衣服一一發給孩子們。
在平時中大家都吃五穀雜糧,有些家庭每天吃野菜,啃樹皮那都不是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了,這些事情在以前,是常有的。因為,那時的地主經常剝削窮人,所以老百姓翻不了身。
那時候,人們,都住的是土房,並沒有什麼磚瓦房。誰的都是土炕,鋪蓋的也是打過補丁的。每天大家都在天不亮就起床,生火做飯,上不起學的孩子都在放羊。或出去,干農活。
反正不管怎麼樣,現在已是新社會,新國家了。現在的21世紀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也正在飛速發展。上不起學的兒童也越來越少。人們的生活也大大的改變。一座座高樓大廈也在這片繁華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現在又百分之80的人都住上了樓房。
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也將繼續流傳下去,讓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