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屈原勤奮的故事250字

屈原勤奮的故事250字

發布時間: 2020-11-23 09:29:50

1. 愛國詩人屈原讀後感250字

呼倫貝爾的春天,來得似乎有些晚,冰雪尚未消融,但陽光依舊明媚。這樣的日子,我沐浴著陽光的溫暖,與你的文字相遇,同賞隔岸的風景,同聽彼岸的雨聲,同看紅塵的滄桑。你用一腔深情,研一池墨香婉約成的《北國情韻》,玲瓏了我人生的整個春天…..
這里有高山流水的朗潤,有和風細雨的優雅,有暮雪千山的風情,有草原風物的清淺。有對親情.友情.愛情的贊美,有無畏.向上.平凡的謳歌,有華夏文明的厚重。亦有追求的快樂,奉獻的艱辛,有花開花落的淡然,有雲卷雲舒的飄逸……很難想像,一個滄桑的詩者,一個飽受苦難的歌者,是憑借怎樣的堅忍成就了今天。一行行,一首首書寫著人間大愛和深情。
《北國情韻》分《春天的歌》,《礦山韻律》,《太陽河之戀》三輯,共收錄八十多首詩歌。質朴恬淡是詩集的特點之一,例如「春意盎然的山野披綠/我是一眼初生的小溪/在春的懷抱奔騰豪放/在春的陽光滋潤綠地/我飽蘸心血獻給你的/是遊子一顆赤誠心的寫意/用雙手捧給你仔細閱讀/當你讀懂的時候/你才會悟出/在浩瀚冰封的林海/在蒼茫雪飄的草原/有愛的真諦……《春天的歌》。每一句都是作者從心裡流淌的清泉,這份情,像一泓湖水,讀懂了明艷的春夏秋冬,靈犀了綠意。讓連綿的群山讀你吧?把你的故事,滄桑成琴弦褶皺心湖。讓飄飛的白雲讀你吧?把你的情思灑向蔚藍。全詩質朴中融合著恬淡,靜謐中飽蘸著深情。讓人彷彿看到了綠草青青,流水潺潺,陽光暖暖的初春,空靈而美好,詩句透著作者的文思與寧靜迷離的意境。
本色天然是《北國情韻》的特點之二,如「礦靴踏著井下的泥濘/與礦石碰撞出的和諧節奏/風鎬私語伴隨流水潺潺/與人熱的心融為一體/燃燒紅杏般的礦燈/催開千米巷道的火樹銀花/編織地心裡永不凋謝的烈焰/風鑽開懷暢笑/放飛雄鷹的戀歌/越過波光閃閃的太陽河/黑瀑在肩臂頂崖上發源/沿著心壁源遠流長/-----《礦山星光》這首詩從礦工採煤寫起,以小見大,讓人深思。陰暗的巷道,是生命的巷道,因為無悔,因為希冀:陰暗的巷道,是價值的巷道,因為執著,因為奉獻。一分分,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他們走在夜黑與黎明之間。陰暗的巷道,灑滿了礦工的汗水,昭示著頑強與奉獻。頭上的礦燈,照亮了巷道,也照亮了人性。這本色天然的描述與情感融合在一起,讓思想得到凈化,讓人格得到提升,也讓人心生敬意。
真摯舒緩是《北國情韻》的特點之三。作者用簡潔,真摯的語言,把情揉進一種舒緩的氛圍,讓輕柔的心境飄逸出優雅的情調,如「今夜無眠/淚水濺濕了紙上的故鄉/讓啼血的秭歸/奔波起了皺紋/牽情的郵戳/在舉目眺望的故鄉歲月/閃爍成烏金的光芒/月圓的故鄉/在落雨紛紛的信封上/急切地呼喚遠方的遊子的神往/《遙望故鄉》。這該是一種何樣的情結啊!一種心情?一個心境?細細品來,淡然中有著些許的惆悵況味。詩情在筆下翔飛,情感在心中縈回。那疊起的憂傷啊!讓文字芬芳了情懷。
雋永深情是《北國情韻》的特點之四。雲水路長,阡陌斜陽,作者用一支瘦筆,繪就了詩行。「夜鶯抽出一根發了芽的嫩枝/做成相思相戀的柳笛/用心靈輕輕地吹/把青春的韻律揉進夜色里/把林海染綠/笛聲打破了冰冷的寂靜/湧出春天的氣息/呼喚大地復甦的美麗……《柳笛》。如果說斷橋殘雪是一種凄婉,一夢千年是一種纏綿,那柳笛唱響的就是人世清歡。柳笛聲聲,春的腳步在鷹翅上柳綠花紅。柳笛聲聲,這頭牽著情思,那頭牽著情濃。那柳笛把層林盡染,那笛聲飛越千山,而那奏響愛戀的笛聲依舊深情的響徹風中……
有人說寫文字的人是孤獨寂寞的,而我覺得,能用一箋筆墨書寫的人是睿智的。在文字里行走,你可以領略文字的墨香,亦可以在微風中痴狂。作為中國攝影家協會內蒙古分會會員,呼倫貝爾市攝影家協會理事,作家協會會員的江紅光,他不畏艱辛,紮根草原,用手中的筆描摹著呼倫貝爾的一草一木,風土人情……
詩意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這幸福,花香四季,香飄流年。任憑風吹雨打,依舊明艷,他就像大漠上屹立不倒的胡楊,閃耀著恆久的光芒,他就像草原上的雄鷹,追逐著太陽飛翔。即便歲月老了,他的執著依舊會在路上,因為你的生命底蘊總在季節深處豐盈著夢想。而我,站在三月的草原,祝福你,攜著一襲清淺,夢醉草原.......

2. 關於愛國人物的故事(250-300)字

一、愛國名人的故事250字篇:

鄧世昌是我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無死?但願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國和日本之間爆發了甲午戰爭。鄧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艦相遇,遇到危險,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這年9月的一天,日本艦隊突然襲擊中國艦隊。一場海戰打響了。中國擔任指揮的旗艦被擊傷,大旗被擊落。鄧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艦上升起旗幟,吸引住敵艦。他指揮的致遠號在戰斗中最英勇,前後火炮一齊開火,連連擊中日艦。日艦包圍過來,致遠號受了重傷,開始傾斜,炮彈也打光了。鄧世昌感到最後時刻到了,對部下說:「我們就是死,也要壯出中國海軍的威風。報國的時刻到了!」他下令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號沖過去,要和它同歸於盡。這大無畏的氣概把日本人嚇呆了。

不幸,致遠號中了魚雷,船體爆炸,沉入海底。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犧牲。鄧世昌曾被部下用救生圈救起,可他見部下都沒有生還,毅然退出救生圈,沉入大海,獻出了生命。

二、愛國名人的故事250字篇: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x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三、愛國名人的故事250字篇:

岳飛,字鵬舉,北宋崇寧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於相州湯陰縣永和鄉(今河南省湯陰縣程崗村)。紹興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毀和約南侵,岳飛奮起抗戰,大破金兵於蔡州、陳州、潁州,鄭州、西京、蒿州、許州、孟州、衛州、懷州、郾城等地,並在順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馬」、「鐵浮圖」不可戰勝的神話,朱仙鎮大捷,威振敵膽、金兀術嘆呼「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正當岳飛所向披摩,抗金取得節節勝利之際,宋高宗於紹興十年七月十七日連下十二道金牌,強令岳飛班師。

紹興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秦檜為剪除和談障礙,指使萬俟萵上章誣篾一貫主戰的岳飛「謀反」,收買王俊作假證,十月將岳飛父子和部將張憲關進杭州大理寺。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趙構秦檜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將岳飛父子和張憲誣害,岳飛寧死不屈,臨刑前揮筆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

(2)屈原勤奮的故事250字擴展閱讀

愛國是公民必有的道德情操,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主要的部分。愛國是各族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

愛國體現了人們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反映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系,是人們對自己故土家園、民族和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與榮譽感的統一。它是調節個人與祖國之間關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則和法律規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要在社會中生存,都要獲取生存發展的物質條件,都要尋求慰藉心靈的精神家園,這一切首先得之於祖國。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家哪有我——這看似平常的話語,道出了最深刻的愛國理由:國家是小家的寄託,更是個人的寄託;國家是物質利益的寄託,更是精神家園的寄託。失去祖國母親的保護,個人就是無家可歸的流浪兒。愛國是每個人都應當自覺履行的責任或義務。履行愛國的責任或義務,是對祖國母親的報答。

3. 話說端午250字

說端午節

在中國提起端午節人人都知道,而且都要吃粽子,賽龍舟。 可是,你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吧。古時候楚國住著一個人,名叫屈原,他在朝中當官,對皇上非常忠誠,他經常為皇上出謀獻策。但是,有一些奸臣對屈原恨之入骨,於是在皇上身邊說屈原這不好,那不好,皇上聽了竟然相信了,把屈原貶到邊疆。屈原懷著報國之心。別的國家都請屈原去,但他不去,只是擔心自己的祖國。失去了屈原,楚國離滅亡越來越近,最後,連楚王都被別國扣押。 有一天,屈原聽說楚國快要滅亡了,非常傷心,心想:「連國家都滅亡了,我還活著有什麼用?」想到這里,他抱起石頭跳進了汩羅江。 這一天是五月初五,人們傷心極了,他們把米扔入江里,讓魚吃米,不吃屈原,並且奮力劃船去河裡找屈原。 這就是端午節的來歷,你知道了吧!

4. 端午節的來歷,歷史和為什麼吃粽子250字

粽子的來歷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民間有吃粽子的習慣,傳說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的。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
楚國快要滅亡時,農歷五月五日這天,屈原投汨羅江自殺。
屈原投江後,楚國人民為了不讓江里的魚蝦鱉蟹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這樣年復一年,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每逢端午節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夢里夢到屈原,就問他:「我們給您投去那麼多的食物,您吃到沒有?」屈原說:「你們送給我的飯,都讓那些魚蝦鱉蟹吃了。」老人問「怎樣才不會被他們吃掉呢?」
屈原說:「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們以為是菱角就不敢搶著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就照著屈原說的話,向汨羅江里投下尖角粽子。可是,過了端午節後,屈原又給老人託了個夢,說:「謝謝你們給我送來了那麼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數仍是被魚蝦鱉蟹吃了。」
老人問屈原:「還有什麼辦法呢?」
屈原說:「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龍的樣子,因為魚蝦鱉蟹屬龍管轄,它們不敢吃龍王的東西。」
從那以後,年年端午節那天,人們劃著龍船到汨羅江送粽子。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的來歷

5. 屈原的故事250字簡介

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傳說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專而屈原的主張遭屬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 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屈原的故事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紛紛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此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汪中,以便葯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從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