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中的好詞好句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中的好詞好句

發布時間: 2020-11-23 10:00:01

❶ 求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的讀後感

歷史,彷彿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面明鏡,讓我們看到前輩的豐功偉績,看到當時社會風雲的種種教誨。看看歷史,使人明智。其實歷史並非那麼遙遠,它可以與當今社會融會貫通,讓我們少走彎路,指導我們前行。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講述的從中國人類起源一直到明末清初的歷史故事。它將朝代的興衰描寫得極盡周詳,人物表達得淋漓盡致,使人能跟著作者的講述,體會到人物的喜怒哀樂,以及歷史上一些重要人物所做的好事、壞事。
書中的歷史故事太精彩、太豐富了,讓我愛不釋手。從開天闢地開始,就深深吸引了我。我佩服管仲、孟子、藺相如、張良等人物的智慧,我同樣也欣賞程嬰、荊軻、田橫等英雄人物的氣概。愛民如子的漢武帝,至聖先師——孔子。歷史上還有不少壞人,如殘忍的紂王、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陰險的龐涓、春秋五霸等。
歷史是多麼的滄桑!但從滄桑中,我們也能找出一些規律來:每個國家的開始都是弱小的,但是經過賢明君主的治理,便逐漸強大起來,隨著國家的逐漸強大,許多君主逐漸驕傲起來,疏遠賢臣,親近小人,最後國家由強大漸漸衰落,最後走向滅亡。新的王朝就取而代之,並又逐漸強大,逐漸弱小,最後又滅亡了……
讀了《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使我懂得了許多的道理。其中之一就是:不能因人的身份而鄙視或仰慕某人,要親賢遠佞,明辨是非,做一個真正的君子!

❷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中選五個故事概括人物和事件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上起遠古,下終明代中葉,作者選取這段漫長歷史中富於教益和人和事,以此為中心,寫成一系列輕松而富於情致的短篇故事。全書凡1075篇,200萬言,故事之間相互勾連,前後貫通,連綴起來,即成一部規模頗大的中國通史。
作者吳涵碧女士,台灣著名學者、作家,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以《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為題,在台灣《中華日報》、《國語日報》開辟專欄,連載歷史故事,每周一篇,21年從未間斷,本書即由這些專欄文章結集而成。
專欄讀者對象原定為青少年,卻得到成人和青少年的一致喜愛,這得益於其諸多特點:本書所采史實,皆出自信史,對流傳甚廣的野史及民間傳說,亦偶有采擇,然皆指明其非為史實,並以信史與之相對照。

❸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怎麼樣

一場淡如水的生活。超然,當世事在時光,在平淡,在生活的忙碌里,都只是面對日子,面對芳華的縹緲,悸慟揉碎塵世的呢喃。閃耀的光芒,羽翼飛翔終有停歇的時候

❹ 吳姐姐說歷史好詞好句好段

歷史:漢語詞語,含義有三: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回史事件的一門答學科。
2.沿革,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1]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❺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第一冊的主要人物是誰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第一冊,時間是先秦、秦、遠古至前207年,裡面描述的每個故事,是圍繞歷史人物進行(如果想知道歷史發展的演進過程,我覺得這本書就不太合適了),講了黃帝、孔子、孟子、韓非、程嬰、秦始皇、孟姜女、單於等等,文字簡單樸素,但是讀起來卻覺得很有趣味。每個故事內容簡短,並且有相關的配圖,這些圖都是繪畫、壁畫、文物等等有一定意義的內容,而不是一些隨便挑選的配畫。大人閱讀文字消化後,也可以作為小故事跟小孩講,既可親子共讀,也可以潛移默化地讓孩子了解歷史,學會做人。書中的配圖也是可以鋪開學習的內容,如果感興趣還可以更進一步地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加強學習。
最後,借用書中的一句話:歷史的寶藏里有聰明、智慧、良知、愛心。。。。。通過閱讀《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可以在歷史寶藏里找到珍寶,大家不妨一讀~

❻ 聽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簡介50字

上周日中午准備接孩子的時候,接到快遞的電話,說是北京的快件。我就猜想一定是喆媽寄來的書,果然不出所料。我那激動呀,像孩子似的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裝。真是一本好書呀,無論是封面還是字體都清爽。接到孩子後,我就知道這書他不看完,誰也別想碰了,本來他就一歷史迷,這樣的好書他又怎能放過呢。一路上,他邊看目錄邊不住地誇這是一本好書。最後,還忍不住給我讀了起來。一直到到晚上,我催了好多遍才放下書睡覺,這時,書也僅剩下32頁沒看完了。對於兒子的看書速度我是由懷疑到佩服。等他睡覺後,我忍不住拿過書來看,(對歷史方面的書,我一直不感興趣,上學時學的那丁點歷史知識都還給老師了,在家,我時常被他父子倆笑話,因為我的歷史知識太貧乏了。)真是不看不知道,竟然還有這么吸引人的歷史書啊。整整一星期,我們全家都在爭看這本書,兒子是看完一遍還要看,還說什麼好書要精讀。看他不時地在書上圈圈點點。可以說,這不僅是一本歷史書,而且還是一本文學書。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從寫作上,都非常值得一讀。 如果看完整套書,不僅可以對歷史了解的更透徹了,而且在寫作上也會有很大的提高的。下面,我就把兒子的讀後感一並發過來。

❼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的名人名言

吳姐姐一生埋首典籍,深知歷史的嚴肅性和學術性,講歷史故事時,不曾妄開言論,不曾逞才使氣,未曾沾染纖毫意識形態之論調。見解之持正,論史之謹慎,與中國歷代史家所恪守准則一脈相承。

所講故事當中,即使是對於殘暴的獨裁者,也不吝排列他們的善政和善行,指責與激賞、惡行與善政,並行不悖;吳姐姐希望讀者能放下成見,懂得正確全面的認識人和事物。

吳姐姐的最大目的,是希望本書能成為全家共讀的好書,行文之中,一敘一議,非惟富於趣味,亦極講求情致與見地,風流蘊籍,埋伏於輕松的歷史故事當中,抹平成人與孩子閱讀興趣的溝壑。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風行全台數十年,所獲獎項燦若繁星,讓一代台灣人獲得歷史的「故智」,讓台灣眾多的家庭,在輕松愉快的共讀之中,獲得家庭的溫愛。

書中有好句子比如;管鮑之交,唇亡齒寒,老馬識途 、千金一笑,一鼓作氣,退避三舍,一鳴驚人,卧薪嘗膽
搖頭擺尾 、蔚為風氣 、莫名其妙、 埋首讀書、 勵志向學 、百念俱灰 、日夜流淚 、含血噴人

❽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中的好句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講的全是真真實實、有憑有據、經過再三詳密考證的歷史。絕不止是將文言文譯為白話,更不是傳說演義、細說小說,幾乎每一段我都可以翻回原文,一一找出原始資料。只是讀者往往很難相信,澀口寡味的浩瀚史書之中,竟然暗暗珍藏如此生動好玩的片段。

❾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的名家薦言

全神貫注,努力以赴
吳俊才(吳姐姐的父親,已故,台灣「中央日報」社長、政大教授)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出版之前,涵碧希望我在這一集的卷首寫幾句話,我滿心愉快的立刻答應了。
據我所知,像這樣性質的專欄,能夠在長達整整十年之久的時間里,每周一次,從不間斷,在報上連續刊出,實不多見。單憑這一份竭誠為讀者服務的敬業精神與耐力,已足令人激賞。何況萬千讀者的回應,又是如何的持久而普遍。專集一集比一集暢銷,因而使本書早已成為家喻戶曉,不只是兒童而且也是成人所喜愛閱讀的優良讀物。
其次,我也想透露一個小小的秘密。當涵碧准備撰寫此一專欄前,曾在一次越洋電話中,征詢我的意見,可否為專欄取一個名字。她說打算為讀者每期講一次故事,而取材運筆,盡可能求實求真,至少做到「正史為憑」,絕不杜撰。涵碧在大學先修歷史,後學新聞,既然有此決心,我相信她一定辦得到:以治史的精神來寫故事,所以就順口建議她的專欄為《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她欣然接受了,也實行了,而且這十年來我也是每篇必讀的讀者,當然應該寫點讀後感。
尤其在講述有關南宋岳飛的故事。提起「盡忠報國」的岳飛,凡是南宋以後的中國人,真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岳飛在三十二歲時,感懷世局,寫的一首膾炙人口的《滿江紅》,一腔忠憤,壯懷激烈,不只使人追思景仰,更不知曾激起多少後代中華兒女,匡時報國奉獻犧牲的壯志豪情。記得涵碧小時,最喜愛聽我講岳飛的故事,而我所講的則是根據《岳全傳》這部通俗小說。如今《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以現代易懂流利文字,重寫這許多可歌可泣的史實,又作了不少考證的功夫。例如原說岳家在岳飛襁褓中即系一門孤寡,實則岳飛所受教忠教孝長大成人,得力於他父親岳和的一手栽培之處甚多,並非完全為母親之調教。姚氏夫人曾為岳飛在背上用綉花針刺上「精忠報國」四字,其實,刺的是「盡忠」而非「精忠」二字。
涵碧為小讀者講故事而能如此謹慎將事,絕不是信手拈來隨意渲染,使得一些上了年紀的讀者,也能獲益不淺,其負責認真的態度與用功之勤,也是本書十年來深受各方重視的主要原因。
我的確知道涵碧在這十年之中,為了寫作歷史故事,真是全神貫注,努力以赴。她要從浩瀚的歷代史料中,去發掘引人入勝的題材,從許多交代不清、一團疑雲的民間傳說之中,勾畫出每一個故事的來龍去脈,而以娓娓動人的筆觸表達出來。她必須不停地閱讀史書尋找資料,不斷地拜訪名師,請教專家,所以沒有假期與休閑。有一次因為從公車走下來跌傷了腳踝和右手,她還是忍痛寫作,不停地工作,因為每周到了截稿時限,是絕不能拖延的。我想涵碧已是整個沉浸到了她所投入的寫作中,她筆下的那些歷史人物,似乎也都在鼓舞她,幫助她奮筆前行,而她又覺得有義務要將自身的感受忠實地、真切地傳遞給她所服務的讀者,哪怕在行家看來似乎微不足道的心得。
做為一個讀者,而又是涵碧的父親,我有時看到她在深夜燈影下依舊抖擻著精神在寫作,心中多次「叫停」,話到嘴邊,卻變成了慈愛的鼓勵。因為這正是她「並無所求,但望能有所奉獻於社會」的快樂時刻。十年來,現在已寫到了南宋末年,尚有許多歷史故事要繼續的寫下去。我也像一般的讀者一樣,只希望她在大家的指導之下,能以更開闊愉快的心情,為我們講更多好聽的歷史故事。
冷眼觀史熱眼觀人
劉塘(名作家)
小時候,我代表台北市,參加全省演講比賽,得了一大堆獎品。
獎杯進了學校的櫥櫃,錦旗早已不知去向,只有兩本教育廳編的《十八史略選注》,一直存到今天。
我常想:為什麼後來讀的許多書,雖然都是傳世巨著,在我心中,反不如童年的那本來得清晰。
或許因為童年的記憶力強,也可能由於那本書從「唐堯之治」到「元殺文天祥」,編得有組織;寫得夠生動,只可惜《十八史略》是文言,即使加了註解,還是較難讀的,要是能有人,寫一本既完整、又淺近而引人興味的歷史書該多好!
這理想最近終於實現了。
看到文友吳涵碧小姐的《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真是讓我驚喜。讀史令人聰明,說史可並不是件易事,吳涵碧小姐居然能以她生動的筆和靈慧的心,把歷史中的人物,活生生地帶到眼前。
由於對中國歷史通盤深入的了解,使她能舉重若輕,颯颯沓沓地寫來,所涉的人物題材雖廣,卻保持著同一個統調。
也可能因為她寫小說的功力深厚,使故事中的畫面鮮活,將色彩、音響、動作和對白,做最精採的呈現。
尤其重要的,是她筆下的「關懷」。那種對人生的體諒、對歷史的寬容,使她既能以冷眼觀史,又能以熱眼觀人。
這樣的一部書,當然使讀者能興味無窮,又在讀後餘味不盡。
吳姐姐的故事,像是一棵大樹,以中國的歷史為干,引出許多枝葉。神話傳說、科學發明、文學典故、名人軼事,都能如行雲流水般,隨著正史,被一一引帶出來。
我把這套書帶回了美國,打算等四歲的小女兒再大些,就逐篇讀給她聽。讓她認識中國、愛中華文化。
我相信這本《吳姐姐講歷史故事》,會如同我小時候的《十八史略選注》一樣,活在每個小讀者的心中,且隨著他們成長、發光!
誰人不愛聽故事
張曉風(台灣陽明大學教授、名作家)
哎!說到故事,誰不愛聽呢?
只要故事一路說下去,日子便充滿熱熱的期盼。台灣話有一個字眼叫「開港」(其實是「開講」),人一開始「海闊天空的講下去」,那種氣象簡直就像要挖出一個港口來呢!台語又有「講古」這個詞,其實也就是「講故事」。四川人卻愛說「擺龍門陣」,這話出處不詳,以我意猜可能因為司馬遷是龍門人,「龍門」在古籍中可以泛指「歷史」,「擺龍門陣」也就成了「談古說今」的意思了。
大詩人蘇東坡曾經記錄宋代那些調皮搗蛋的小孩,大人經常拿他們沒辦法,但實在受不了他們的時候,就給點錢把他們打發到說書場去,他們一旦乖乖坐下來聽歷史故事,也就居然天下太平。他們會隨著情節的悲喜而或笑或哭。而所謂悲,便是好人受難。而所謂喜,便是好人得救。他們本身雖然是令人頭大的小孩,但一到了聽故事的場合,才發現原來他們也是「好人」一黨的呢!
更早的時候,在唐朝,李商隱也曾寫詩形容他家驕縱得寵的兒子。這孩子聽故事每聽得發呆,一會兒笑張飛滿臉大鬍子,一下子又笑鄧艾講話結結巴巴。猜想起來,大概他在說書場中聽了故事便回家來表演,完整的故事他記不全,卻對人物印象深刻。於是他很熱心的表演張飛一大把鬍子在視覺上有多可笑,又努力模擬鄧艾的口吃在聽覺上如何滑稽。
事實上,人,是多麼想知道這世上一切和人有關的事啊!即使他還只是一個孩子。
故事令人成長,因為故事裡在在都說明人生的游戲規則。凡是想玩人生這場球的人,誰不想弄清楚球場規則呢?
如果唐代宋代的孩子都愛故事,現代的孩子又怎能例外?有人說,有了電視就不需要讀書,也無須講故事了。其實這話不對,電視把什麼都給你看了,卻反而不及故事世界裡處處都可想像。將來的世界,機器可以替我們做許多事,但想像力,卻必須由我們自己養成才行。
感謝上天,雖然已經到了二十世紀末,仍有一位耐性十足的小女子——吳姐姐,來為我們講歷史故事。她慢慢道來,如今已講了七百多個故事了,看樣子,這位現代的故事皇後,預期她講一千零一篇也是不成問題的。
除了寫得多寫得持續之外,吳姐姐另一個可貴之處在於她不鄙棄細小瑣碎的資料。像鄭和下西洋的資料,因為重要,人人都會去寫。但像劉伯溫測字、《推背圖》、《燒餅歌》、八股文、馬皇後的大腳丫等雜事,卻只有高手才能平心靜氣娓娓道來而且道理圓融。
吳姐姐寫了這么多精彩的歷史原委,固然令人羨慕,但讀者有權利看這么多這么生動的敘述,也是一種福氣,也同樣令人歆羨。
誰會不愛聽故事呢?讓我們乘上時間的穿梭機,和吳姐姐一起,到幾百或幾千年前的故事中去旅行吧!
請看《吳姐姐講歷史故事》
嶺月(已故名作家)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第十一集,快出書了吧?」每次遇到涵碧,我都這樣問她。
另外,我覺得這部書的最大特色,就是作者從筆端流露出來的「獎善嫉惡」的感情。以及她在文中抒發的個人感想。讀歷史最大的益處,就是吸取前人的經驗與智慧,給自己理出該仿效或該警惕的教條來。會思考的成人讀者,看了上述作者的「感想」,往往因為引起共鳴而拍案叫絕。如果是「學而不思」的小讀者,那更是指引他思想,培養他養成思考習慣的好教材。有很多篇詳細介紹南宋道學家的興起,以及他們的表現與作為。如陸九淵、尹彥明、趙善應等,都是心口如一、切實遵守道德規范的道學家。在當時的社會,為什麼他們會產生那樣的思想?而他們的思想,給後來的中國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在道德淪落,人們自私而欠缺公德心的現今中國社會,我們讀到這段歷史,應該怎樣思想?這都是讀者感興趣的吧!
我個人最感興趣的,是介紹「一代才女李清照」的頭三篇。她的蓋世才華叫人欽羨,但她的命苦,卻叫人嘆息。其實不是她命里缺乏「福」字,而是衰敗的國家與不安定的動亂社會害苦了她。想到當今活躍文壇的一群姐妹之友,寫作餘暇不是忙著趕飯局,就是快快樂樂相偕出國旅遊。我們的幸福,應該感謝誰?應該怎樣把握才能長久的,繼續幸福快樂下去?
請看《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吧,我真想告訴每位朋友這一句話呢!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