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故事寫周記
Ⅰ (周記)寫我和家人聽故事或讀書的故事
剛出生沒有多久,大概是5個月吧,媽媽就離開了我,到蘇州那邊去做生意了。我就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直到我到讀書。他們供我吃供我住,辛辛苦苦的拉拔我長大。
有一年夏天,我可能才9歲。那是一個貪玩的年齡。我和姐姐就到我家附近的公園去玩。那是一個不大的公園,但是那裡有童年的記憶。我和姐姐一有空就跑到公園去尋找樂趣。每次去公園的時候,我們都要穿過那條車輛並不多的鄉間小路。我跟在姐姐的身後屁股後面,突然一輛拖拉機開過來從我的身上壓過去。爺爺奶奶急忙把我帶到醫院去,醫生說:「只有拍片了,這樣是看不出來的。」經一拍片,結果是腳踝骨折。我報上石膏在家裡休息了兩個月。結果,從那以後我的腳就留下了後遺症,只要跑步或走太長時間的路,腳就會很痛。
開學了,同學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去上學了,而我卻一點兒也開心不起來。因為我的腳還沒有完全。每次放假回家,爺爺就買很多好吃的東西等我。我寫完作業,爺爺為我揉揉腿,就這樣日復一日,我的腿完全好了,可以像以前一樣自由活動了。我喜歡爺爺那雙慈愛的眼睛,那裡充滿了對我的愛。
有家人的愛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人人都有和家人的故事。和家人在一起很真實,很溫馨。我愛我的家人。
Ⅱ 寫周記記一篇成語故事
一字千金
yīzìqiānjīn
【解釋】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贊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出處】《史記·呂不韋列傳》:「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結構】主謂式。
【用法】多用作褒義。指對文章稍加改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或用來稱贊詩文精妙。一般作定語、賓語。
【辨形】「金」不能寫作「斤」。
【近義詞】一字千鈞、一字一珠、字字珠璣
【反義詞】一文不值
【例句】魯迅先生的雜文;含義極深;真可謂~。
【成語故事】戰國末期,秦國有一個生意人名叫呂不韋,他因在趙國的一段時間,曾資助過秦莊襄王(名子楚,當時在趙國做質子),又把他的妾趙姬送給子楚為妻,待子楚接王位後,便被封為文信侯,官居相國。
庄襄王在位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歲的兒子政(趙姬所生)接王位,便是歷史上有名的秦始皇,有名的戰國四公子便都養有食客數千人,呂不韋想他的地位不次於別人,也養了三千食客,作為他的智囊,想出各種辦法來鞏固他的政權。這些食客,各色各樣,應有盡有,他們各人有名有的見解和心得,都提出來寫在《呂氏春秋》,備論天地萬物古今之事。
當時呂氏把這書在秦國首都咸陽公布,懸了賞格,說有人能在書中增加一字或減一字者,就賞賜千金(合黃金一斤)。
Ⅲ 求一些身邊的小故事 用來寫周記的那種 300字左右
1今天開始放暑假了。暑假到了,但是暑假要干什麼呢?覺得是想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但是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又從哪裡結束……或許本來就沒有開始,沒有結束。暑假是這樣,生活也是這樣。在孩子們的眼裡,社會總是充滿著真善美,生活是甜蜜而多彩的。在大人們的眼中,社會是有兩面性的,既有真善美,又有假丑惡,生活具有酸甜苦辣。為何大人與孩子的思想有那麼大的差別?結論只有一個:這是成熟與稚嫩最根本的區別。大千世界中,任何事物都具有雙面性。大人們的閱歷豐富,決定了他們看東西比較全面。而孩子要走向成熟,就必定需要經歷一些事情。有人說:「生活是一個大練兵場,是磨礪人的舞台。」在這個特殊的舞台上,每個人將會遇到開心的事情與悲哀的事情。悲哀的事情會使人承受巨大痛苦,開心的事物會讓人擁有美好的心情。如果整日面對悲事,人容易喪失信心進而自暴自棄、頹廢沉淪;而整日面對喜事,人又會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缺乏社會經驗,容易上當受騙。正如植物不能缺少陽光與雨水一樣,人的經歷中不能缺少快樂和悲傷。2暑假裡面最愛做的一件事情之一當然是看《快樂男生》了。我最喜歡XXX了,我想很多人都喜歡他,有人喜歡他的聲音,有人喜歡他抱著吉他的神情,有人喜歡他的故事,有人喜歡他的為人……我喜歡他,似乎不需要因為什麼,又似乎是因為他的一切。當再次看到他的時候就已經很是被他吸引了,是因為他的聲音,還有他抱著吉他用心歌唱,用音樂講故事的神情,記得當時聽他演唱的時候,整個人就完完全全的陷進去了,似乎是你走進了他的故事,又似乎是他走進了你的內心深處,這種感覺是當時在場的其他所有選手都沒有的,別的選手唱歌時就是簡單的機械的在聽,而對於XX是聆聽。在後來一場一場的比賽中對他的喜歡一次次加深。決賽在陳楚生和蘇醒之間,歌迷分成了兩派,評委分成了兩派,主持人似乎也分成了兩派,最終結果出來後,何老師還口誤把陳楚生說成蘇醒。陳楚生和蘇醒,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一個賣盒飯度日,一個少年留學海外。最後冠軍是陳楚生,我興高采烈地大聲疾呼,我贏了,我們楚生贏了。這個世界上,我相信每個人付出的堅持與努力都是回得到回報的。3炎熱的夏季往往是考驗人毅力的時候,每個人的毅力不同,但求知的大門永遠敞開。就看遠處的你我願不願走進。走過了炎熱,也就代表你走上了一個新的起點。今天我無意中看書,看到童第周這篇課文,童第周學習十分差,但他艱苦努力,早上、晚上都合理利用學習,從最後一名成為第一名。我從中受到很大的啟發:無論做什麼事要想成功,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和汗水,才能獲得豐收的喜悅。這又使我想起一句名言:「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多麼好的名言,我的精神一下子提上來了,我找到了精神需要的補品。向以往那樣,我又好好學習,每天老師帶我們去知識的海洋,攻破了一道道難關。得到了一份份美好的戰利品。使我堅定了信念,鍛煉了意志和不斷學習攀登的精神。等待下一關的挑戰4呆在家裡做作業,不免覺得有些乏味,除了看看書或電視,陪著外公外婆打幾副牌,尋開心。媽媽對我非常苛刻,時常在我耳邊嘮叨,定要讓我復習語數英,說什麼「馬上畢業了,升初中還那麼放鬆!」我只好乖乖認命,僅5天,就做完了作業的一半!驚人啊!我的暑假雖吁了口氣,但還是「閉門自習」的,唉,倒霉!游泳是我在夏日中必不可少的運動,在碧波里狠狠一個猛躥,便會讓那碧湛湛的、清涼的池水,涼便全身,浸透心田。雖說在游泳池裡偶爾喝幾口水,但在池裡感覺還是很棒、很爽的!在炎熱的夏,來幾個狗爬式,幾下蛙泳,有一種休閑時尚的感覺。暑假,平淡中也有自在,也有快樂。無聊而快樂的生活啊!呵呵。
Ⅳ 寫一篇勵志故事的周記
望著窗外,在高空中自由自在飛翔的大鵬。我想到了那個讓我深受啟發的故事——《鵬程萬里》。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從前,有一隻鳥,叫「鵬」,它飛行的高度並不高,最多也只能從地上飛到樹梢,和麻雀飛得一樣。但它和麻雀的志向卻大不一樣,它想看到外面更遼闊的天空。於是大鵬不斷練習,不管風吹雨打,它始終相信能夠成功地飛向藍天。懶惰的麻雀勸大鵬別練了,差不多就行了。大鵬卻說:「如果只能飛到樹梢上,就永遠不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到彩虹?只有飛高飛遠才能見多識廣。」就這樣,大鵬經過無數次的練習,終於成功飛向了高空,一飛就是整整九萬里,而麻雀只能在樹梢上徘徊,永遠見不到外面精彩的世界。
大鵬為什麼能夠一飛九萬里,而麻雀只能一輩子在樹梢上徘徊呢?那是因為大鵬有遠大的志向:它要展翅高飛,不做井底之蛙,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做到見多識廣。人也只有不斷汲取知識,才能不斷進步。我們小學生更是要學習大鵬這種有遠大理想,並且有為自己的理想實現而去不斷努力,反復實踐的精神。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沒有志向或沒有真正去嘗試又怎麼能知道會不會成功?
張海迪全身不能動彈,憑的是她堅強的信念和意志力,才能取得偉大的成就;周恩來總理從小立志說:「讀書不是為了父母而讀,不是為了老師而讀,而是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愛迪生發明家失敗了無數次又無數次地站了起來,跌倒100次,你可以101次地站起來……這么多傑出人士,他們有這偉大的志向,他們是為了祖國為了人民,永不言棄。
一眨眼,窗外的大鵬已經飛向了更高的天空中,我暗暗立下決心,我要做一個勵志少年,不僅要有偉大的志向,更要下定決心不斷實踐,那麼,成功就離我不遠了!
Ⅳ 寫溫情故事的周記三百字左右
有一份情意,溫暖人心,我把它稱之為溫情。
「今天如同任何一個星期六,沒有什麼特別的。」語氣有些無奈,這個人就是我;我坐在窗前,又一次發起呆來,這幾天真的是太乏味了。
爸爸從海上帶來了三隻螃蟹,只見它們嘴裡吐著白沫,爪子無力地蹬著,做著不必要的掙扎。不一會兒,螃蟹由青灰色變為橙色,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我一臉笑意——因為這是第一次打來螃蟹,而我又嗜愛海鮮,剛欲伸手去抓盤中的螃蟹,電話卻不聽話地響了起來,讓我立刻去棚子里幫忙。
剛才和媽媽吵架了,我這一去,螃蟹豈不「不翼而飛」了?因為媽媽也願意吃這美味的螃蟹的。美味比面子更重要,向媽媽妥協的過程很不順利——又吵起來了!「哼,愛留不留!」拋下這句話,我扭頭就走。
幹活時,還想著那三隻螃蟹,又想起臨走時對媽媽的大吼大叫,「唉,別妄想了。」我在心裡把自己的渴望抹殺掉。
九點半了,在路上飛奔回家,上桌上一看,果然——桌子上早已沒有任何東西;我無力地笑笑,打開自己房間的門,一瞬間,我愣住了,因為我看到我的寫字桌上那三隻黃澄澄的螃蟹,心裡一陣盪漾。「媽……」我慢慢吃了起來,恍然間,我看到了母親白天拚命地幹活,也看到了一個對著自己的母親大喊大叫的我!「我有什麼資格吃它們?我有什麼資格這么對待我的母親!」一邊吃,一邊掉淚,淚水浸濕了我的臉頰,此刻才知道,自己吃的是一份濃濃的溫情。
還記得那次我把腿摔傷了,媽媽一看,淚眼模糊的,慌忙沖向醫院,為我買了消炎葯;要知道,媽媽從不捨得為自己花任何一丁點的錢!可是,為了我卻……而我呢?我做了什麼?我傷了她的心!我是個不懂事的孩子!都說成長需要過程,可我,也就太不懂事了吧!我在醒悟中,體味到了一份弄弄的親情、溫情……
現在想想,心中都會充溢著這股濃濃的溫情,也許一切都會因為時間而匆匆過去,而記憶卻會存在腦海里,那份溫情更會永遠地烙在我的腦海里,刻在我的心上。
Ⅵ 寫周記《讀名著的故事》
讀了《水滸傳》後,最大的感受就是書中的英雄們的豪情壯義,仗義疏財。先說智取生辰綱的七條好漢。智取生辰綱,是梁山好漢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的發端。 這一段好漢壯舉,轟動了水滸世界裡的江湖。但是晁蓋一夥,做下這樁彌天大案,背後 的真實動機又是什麼?是為了劫富濟貧?還是說為了准備" 農民革命" ?顯然都不是。 黃泥岡上,這一夥好漢劫得了十萬貫金珠,而後大概經過坐地分贓,晁蓋、吳用等回了 晁家莊園,三阮則" 得了錢財,自回石碣村去了。" 隨後並沒聽說他們有濟貧的打算, 也沒見他們准備扯旗造反(或曰起義),如果不是東窗事發,保不準他們真的就此安心 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因此,這樁大案,打劫的固然是不義之財,但其實質,說穿了, 就是一次黑道行動。
再看鴛鴦樓上那幕血案,武松連刃十數人後,一片血泊之中,從容地將桌上銀酒器 踏扁,揣入懷里帶走;而即使粗心鹵莽至極的角色如李逵,沂嶺之上殺了假李逵後,也 沒忘進房中搜看," 搜得些散碎銀兩並幾件釵環" ,都拿了——李逵雖極端厭煩女色, 但也知這些沾滿了脂粉氣的釵環可以換錢換酒,照拿不誤。而後,還去李鬼身邊,搜回 了那錠被騙去的小銀子,在這種事兒上,黑旋風也足夠細心。
人為財死,鳥為食網,古今一也.只是大凡做點事情,總得有面旗幟,應和那所謂人類文明之說!水滸傳,好就好在寫得實在!歷史上的哪次革命,不是從無法生存開始的?民以食為天,革命革命,說俗點,就是改革現實中不佳的命運.水滸中的人物,都是普通的人,跟我們周圍的人一樣,他們的所作所為,很容易理解!
Ⅶ 民間故事以周記的方式這么寫
國 慶 節 里 的 一 件 事
——揚州佛教文化博物館參觀記
儀征實驗小學五(6)班 高聖傑
今年國慶節長假里的一天,爸爸媽媽帶我去揚州佛教文化博物館參觀。
揚州佛教文化博物館從外觀上看和一座普通的廟宇沒什麼兩樣,但一進入裡面,我不由得驚嘆:這里的世界可真奇妙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佛畫世界,一個個**講述著佛教創始人釋伽摩尼的故事。一座釋伽摩尼佛塑像雕刻得惟妙惟肖,奇怪的是不僅他的眼睛動來動去,嘴巴還發出了聲音,把我著實嚇了一跳!我再仔細一看,噢,原來是嘴巴、眼睛上的影子在動,聲音也是從音箱里發出來的,害我虛驚一場。最奇怪的是我們走到一個石頭人像前,人像後的背景突然呈現出下雪的景象,人像和地上也堆上雪了。怎麼回事啊?我認真思考了一下,終於明白了還是人造的光影投下來形成了這逼真的影像。我真的對這博物館的設計者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們聰明地利用光、影和聲音,給我們真實地再現了玄奘西遊、鑒真東渡等佛教人士克服重重困難、不辭辛苦探求佛學真諦的情景。
接著,我們來到了\\「觀世音的故事」展示廳,看了這里的介紹,我才知道觀世音才開始是馬頭人身,後來化成了人,有時觀世音是女身,有時又是男身,真是很奇怪。民間還有著千眼千行手觀世音的傳說:傳說中觀世音有千隻手,每隻手上都有一隻眼睛,人們的想像力真是很豐富啊!
最後,我們來到了一個不知名的大廳里,裡面擺著很多佛教人物的蠟像,這些蠟像做得和真人一般大小,表情也是栩栩如生,我偷偷地摸了一下其中一個蠟像的臉,還有點軟,真有點嚇人啊。我們還找到了許多電子經書和有關佛教寺廟的詩集等,按一下屏幕書就會往下翻一頁。怎麼會這樣呢?爸爸告訴我,這是利用了電子觸摸技術和光投影原理。真是有趣,我把手攤開擋在屏幕上方,手上便有一個個字的投影了。只可惜我看不懂經書,詩集中的詩也只知道《楓橋夜泊》一首,真是慚愧。我們還找到了一條小道,進去後又是許多佛像,還伴隨著陣陣梵歌,歌聲悠遠安寧,讓我們心情很平靜,都忽略了這小路的黑暗。穿過小道,我們重見了光明。
回家的路上,我仍然回味著博物館里的所見所聞,這次參觀讓我既親近了佛學,還長了不少見識,下次有機會我還會再來。
Ⅷ 根據四大名著中的一個故事寫一篇周記,怎麼寫 最好能發一篇給我
我想到是黛玉初入賈府初遇寶玉的那個場面,你可以根據這個寫你去哪個親戚家拜訪,或者回想到初戀那時的情竇初開,或者根據裡面的人物聯想到你身邊的人,展開來寫.
Ⅸ 寫周記例子
暑假的每一天都非常精彩,我的心裡最輕松的事就是悠閑地看著有意思的電視節目;歌舞,電視劇,偶像劇,動畫片等等我都喜歡看。但在看什麼節目上常常和我爸媽發生矛盾。如我喜愛看偶像劇,爸爸提醒我不要看,可我還是接著看,爸爸一生氣就拿起遙控器調到別的節日。可我總是不服氣。有次爸爸對我說,今天我們都不要看了,我來講個故事給你聽(爸媽每次都喜歡用講故事來說事)。
一位父親遇到了一個難題;他的未成年的孩子們要求看一部「少兒不宜」的電影,因為電影的主影是他們最喜歡的演員,而且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說這部電影拍得很好。電影之所以「少兒不宜」,是因為影片中有少量性和暴力的場面。
但父親一直不同意,他甚至並不跟他們擺理由講道理,只是搖搖頭說一個字:「不!」
這天晚上,父親問孩子們是否願意嘗一嘗他製作的餡餅。他說,這些餡餅採用的是他們最喜歡的餡,另外還添加了一些新東西。孩子們問添加了什麼新東西?父親說「蒼蠅!」
不過他又安慰了孩子們說這是一個很小的蒼蠅,餡子則是絕對的新鮮,餡餅的味道一定好極了!不管父親怎麼誇獎他做的餡餅,孩子們也不願嘗一口。他們的回答也只有一個字:「不!」。
然後,父親告訴他的孩子們,對於少兒來說,那些性和暴力的場面。就如同餡餅中的蒼蠅,無論這些電影由誰主演,也否認不了「蒼蠅」的存在。
形象的比喻使我理解了爸爸的苦口婆心,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一個老鼠屎,毀了一鍋湯。在我們這個年齡對什麼都好奇,但有不能去分辯什麼是有益的,什麼是有害的。現在我同意爸爸的建議,盡量去看一些健康向上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