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英雄故事1000
① 革命先烈的故事1000字
【保爾】 從小在苦水中長大,早年喪父,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是工人。保爾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他在食堂里幹了兩年,受盡了凌辱。
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在那兒他受盡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壓窮人的店老闆,厭惡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錢人。 電視劇中的保爾·柯察金
「十月革命」爆發後,帝國主義和反動派妄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保爾的家鄉烏克蘭謝佩托卡鎮也經歷了外國武裝干涉和內戰的歲月。解放了謝佩托夫卡鎮,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爾什維克朱赫來在鎮上做地下工作。他在保爾家住了幾天,給保爾講了關於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許多道理,朱赫來是保爾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領導人。 在一次釣魚的時候,保爾結識了林務官的女兒冬妮婭。 一天,朱赫來被白匪軍抓走了。保爾到處打聽他的下落,在匪兵押送朱赫來的途中,保爾猛撲過去,把匪兵打倒在壕溝里,與朱赫來一起逃走了。由於波蘭貴族列辛斯基的兒子維克多的告密,保爾被抓進了監獄。在獄中,保爾經受住了拷打,堅強不屈,為迎接白匪頭子彼得留拉來小城視察,一個二級軍官錯把保爾當作普通犯人放了出來。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遂不由自主地來到了冬妮婭的花園門前,縱身跳進了花園。由於上次釣魚時,保爾解救過冬妮婭,加上她又喜歡他「熱情和倔強」的性格,他的到來讓她很高興。保爾也覺得冬妮婭跟別的富家女孩不一樣,他們都感受到了朦朧的愛情。為了避難,他答應了冬妮婭的請求,住了下來。幾天後,冬妮婭找到了保爾的哥哥阿爾焦姆,他把弟弟送到卡扎京參加了紅軍。 保爾參軍後當過偵察兵,後來又當了騎兵。他在戰場上是個敢於沖鋒陷陣的干將而且還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宣傳員。他特別喜歡讀《牛虻》、《斯巴達克思》等作品,經常給戰友們朗讀或講故事。在一次激戰中,他的頭部受了重傷,但他用頑強的毅力戰勝了死神。他的身體狀況使他不能再回前線,於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他做團的工作、肅反工作,並忘我地投入到艱苦的體力勞動中去。特別是修建鐵路的工作尤為艱苦;秋雨、泥濘、大雪、凍土,大家缺吃少穿,風餐露宿,而且還有武裝匪徒的襲攏和疾病的威脅。 在這一段時間里,他和冬妮婭的愛情產生了危機,冬妮婭那庸俗的個人主義令他反感。等到在修築鐵路時又見到她的時候,她已和一個有錢的工程師結了婚。謝廖沙在鐵路工廠任團委書記時,與團委委員麗達在工作上經常接觸,倆人逐漸產生了感情。但他又錯把麗達的哥哥當成了她的戀人,因而失去了與她相愛的機會。 在築路工作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並引發了肺炎,組織上不得不把保爾送回家鄉去休養。半路上誤傳出保爾已經死去的消息,但保爾是第四次戰勝死亡回到了人間。病癒後,他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並且入了黨。由於種種傷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勞動,保爾的體質越來越壞,喪失了工作能力,黨組織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讓他長期住院治療。在海濱療養時,他認識了達雅並相愛。保爾一邊不斷地幫助達雅進步,一邊開始頑強地學習,增強寫作的本領。
② 解放戰爭中出現的英雄人物和事跡(作文)1000字
左權一腔熱血灑太行 1942年5月25日凌晨,一場激烈的戰斗在山西遼縣(今左權縣)展開,3萬日軍精銳部隊將八路軍總部包圍於遼縣麻田以東的南艾鋪一帶。 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人,八路軍總部領導當機立斷,分兵突圍。幾經搏殺,八路軍總部安全突圍。但是,年僅37歲的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在率領部分機關幹部突圍時,不幸壯烈犧牲。作為八路軍的高級將領,左權放棄了一切個人突圍的機會,捨生取義,盡忠職守,將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太行山脈。 敵人退去後,總部警衛連戰士登上十字嶺,買了附近老鄉的棺材,找到了左權的遺體並就地掩埋。但左權的英靈並沒有得到安息,日軍截獲到我方「左權失蹤」的電報又殺了回來,在十字嶺挖出了左權的棺材,打開後給遺體照了相,登在了敵偽報紙上。敵人的暴行一時間讓山河失色,大地舉悲,復仇的呼聲響徹華北。1942年10月10日,八路軍總部在河北涉縣蓮花山下挑選了一塊風景秀麗之處為左權舉行公葬儀式,參加公葬的除八路軍總部和129師總部的全體同志外,還有五千多軍民。野戰軍政治部主任羅瑞卿在墓前說:「給烈士們行禮並沒有完事,今後還要做3件事情,第一件是報仇,第二件是報仇,第三件還是報仇。」一時間「為左權報仇,誓將抗日戰爭進行到底」的呼聲響徹天地。
③ 《歷史英雄人物事跡》1000字左右
張飛人物生平
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張飛初戰就獲勝, 張飛題跋像
[1]嶄露頭角。關羽與張飛同在其中。三人情同兄弟,劉備坐下時,二人常不辭辛勞隨身守護,有時一站就是大半天。劉備輾轉擔任許多官職後,投奔昔日同窗公孫瓚,劉備被封為平原相,時關羽、張飛任別部司馬,分統部曲。 張飛廟「新家」
建安元年(196年),袁術攻打劉備,爭奪徐州。劉備派張飛守下邳,自己則將兵在盱眙、淮陰抵抗袁術,雙方僵持了月余,互有勝負。下邳相曹豹是陶謙的舊部,與張飛不和,為張飛所殺,於是城中人人自危,頗為混亂。時袁術給呂布寫信,勸其乘機襲下邳,答應事成後,援助呂布糧草。呂布很高興,率軍而至。劉備中郎將許耽開門投降,張飛敗走。呂布俘劉備妻小和諸將家屬。由於形勢所迫,劉備、張飛只好暫時依附呂布,駐軍小沛。呂布還劉備妻小。 劉備駐小沛,發展較快,不久便聚眾萬餘人,呂布不安,又率來攻,劉備只得攜張飛等投奔曹操,並與曹操聯合,打敗呂布。 197年6月,曹操擊敗呂布,被任命為中郎將。後來劉備再依袁紹、劉表 ,最後屯兵於新野。幾年後,劉表死,曹操南下,劉備棄新野行陸路南逃,曹操派出精騎兵追了一日一夜,在當陽橋上,劉備棄妻先逃,張飛帶領二十騎拒後,張飛斷橋、立於河邊,大叫:「身是張翼德也,可來共決死?」赤壁之戰後,劉備奪下荊州四郡,任命張飛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封新亭侯,後轉到南郡。 張飛《立馬銘》
後來劉備入益州,不久與劉璋反目。建安十八年(213年),張飛、諸葛亮、趙雲等領荊州兵入蜀增援。到達江州,遇上劉璋大將嚴顏,嚴顏被張飛生擒,嚴顏拒降的豪氣感動了張飛,被張飛引為上賓。大軍繼續分定諸郡縣,於次年(214年)五月推進至成都,與劉備會合。劉備成為益州牧,賜張飛黃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緞千匹。 218年,曹操擊敗張魯後,曹營名將張郃率軍進入益州東北部,此地雖屬益州但向來為張魯的領地。劉備遂任張飛為巴西太守,出兵爭奪,兩軍對持五十多日。後來,張飛率精兵萬多人,邀張郃軍交戰,因山道狹窄,前後不能相救,張郃大敗,棄馬與十餘人爬山退還南鄭,張飛此戰不僅拓增劉備方領土,更使保住蜀地門戶,使益州轉危為安。張飛隨即參與攻打漢中的戰事。219年,劉備據有漢中,稱漢中王,拜張飛為右將軍,假節。十二月,關羽被孫權所殺。 張飛
221年,劉備稱帝,張飛封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同年六月,劉備為奪回荊州,東征東吳,張飛在閬中准備出兵會師江州。臨近出發時,被其麾下將領張達、范強(演義中誤寫作范疆)謀殺,更帶同其首級奔赴孫權,劉備聞得張飛都督有表,大叫:「噫!飛死矣。」漢懷帝劉禪於景耀三年(260年)追謚張飛為桓侯。《三國演義》中張飛(12張) 其屍體軀干被埋葬在閬中,頭顱埋葬在雲陽,並分別建有張桓侯祠和張桓侯廟 張飛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愚蠢,在許多地方他還是相當聰明細心的! 如,他義釋嚴顏之前。嚴顏的手下曾潛伏在張飛手下,張飛察覺後,並不是暴怒要殺那個士兵。而是在利用它。他在戰略部署時,特意高聲說:「今天抄小路突襲嚴顏!」間諜聽見,回去報告嚴顏。嚴顏率兵入小路攻打張飛發現是個假的,大驚。真張飛從樹林間沖出生擒嚴顏。
④ 抗日英雄事跡1000字作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那天,我和爸爸到工人文化宮祭奠抗日英雄。
不知道是天氣,還是心情的緣故,我和爸爸都沉默不語,一步一步緩慢地向紀念碑走去。當我們爬上一級一級的台階,看到了庄嚴而高大的抗日英雄紀念碑,想起了許多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的誕生、人民的幸福,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永遠地沉睡在了這里,心情愈發凝重起來。接著,我和爸爸默哀三分鍾。這時,我腦海中浮現出了許多為祖國和人民而犧牲的烈士們—寧願被火燒死也不挪動身體的邱少雲;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等等。然後,我們又參觀了紀念碑四周的壁畫,刻滿了一個又一個生動形象的石像,組成了一幅幅圖畫,展現了當時英烈們奮勇殺敵的場景。我彷彿聽到了英烈們在炮火連天的歲月,響徹寰宇的刺殺聲、怒吼聲……。
「先烈們啊,在爭取民族獨立解放、國家繁榮昌盛和人民自由幸福的革命斗爭中,是你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鋼鐵長城,使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站了起來。我們的幸福是你們用鮮血換來的,每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的心中澎湃不已,是你們的鮮血染紅了這片土地,鑄就了這來之不易的安定和諧社會。」
「先烈們啊,可以告慰你們的是,我們的國家經過六十年的發展,特別是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實力強大起來,我們的宇宙飛船已經沖向了藍天,遠洋科考已經踏上了南極洲,我們不再是受人凌辱的東亞病夫,我們已在民族復興的大道上闊步前行。」
「先烈們啊,你們 ..........
⑤ 關於鄧仕均的英雄事跡的作文1000字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事跡讀後感英雄事跡感人肺腑 XX年5月12日下午12時28分,天災降臨在了四川汶川,頓時地動山搖,房屋倒塌,道路裂開,整個城市在短短的幾秒鍾之內就滿目瘡痍。在這次重大災害中,有消防官兵、白衣天使,也有我們英雄少年抗震救災的足跡! 抗震救災少年英雄們盡管他們還很脆弱,盡管他們還不是很懂得任何抗災的知識,但他們用自己頑強的意志,喚醒了一個個即將入睡的同學,救出了一個個傷痕累累的學生,創造了一個個令人吃驚的奇跡! 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東汽中學高一年級學生的王波就是一位十分勇敢的抗震救災英雄少年!地震時,在教室中的王波迅速冷靜下來,跨過去拔掉牆上的電源,又快速掰開已變形被卡住的門,讓同學們快速撤出教室,直到教室里最後一個同學離開,他自己才跑出去。隨後,王波投入到營救之中。在學校實驗樓下,他聽到呼救聲,用雙手不停地搬、挖,成功救出一名女生。又有求救的聲音傳來,他順著廢墟的縫隙掏挖,開出一個僅能容身的小洞爬進去,把壓在同學身上的塊石一塊一塊地移走,將這名同學救出。他再一次進入廢墟,又發現了一個女同學。他迅速用腳抵住搖搖欲墜的石塊,用自己的身體擋在同學的上方,脫下上衣包住她的頭,把同學救到安全的地方。在坍塌的教學樓邊上,他發現一個男生被廢墟壓著,只剩下頭和手在外面。王波一邊搬移石塊,一邊高聲喊來附近的群眾,這名同學又被救出。手掌磨腫了,手臂被劃傷,鞋子也被鋼筋穿破,但王波仍堅持營救同學,一刻也不退縮。 像這樣的英雄少年還有很多,他們有的在地震之時就捨己救人,站在教室門口,招呼同學們,讓他們先逃離危險地帶;有的雖然被壓在廢墟中,不能動彈,但他們卻可以與其他同學互相鼓勵、互相交流,,告訴對方「堅持到底就是勝利」;有的逃出來後,盡管已筋疲力盡,但他們還是不忘被壓在廢墟里的同學,用所剩無幾的力氣循聲挖掘! 看了、讀了這些故事以後,我打心底里佩服他們!他們雖然遭受了如此大的災難,但他們卻毫不畏懼!他們還用自己那脆弱的、又白又嫩的手去刨開廢墟,展開救援!盡管雙手直流淌著血,盡管他們已筋疲力盡,但他們,頑強的他們,仍然在和時間作斗爭,他們知道,只要他們晚一秒救出廢墟中的人,他們就會多一份死亡的威脅!這種精神是所有人都有的嗎?如果換作是我,我會這么做嗎?「危難之中現真情」,他們用自己的「愛心翅膀」為廢墟中的其他人搭建了一座座「希望之橋」,讓他們有勇氣戰勝困難!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的事跡的確十分感人肺腑啊!這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榜樣!
⑥ 有關抗戰英雄的徵文1000字
抗日英雄——劉胡蘭
她,年輕,漂亮,善良又勇敢,一本名叫《劉胡蘭》書,讓我認識了這個來自美麗山西的女英雄——劉胡蘭。
書的作者杏綿實在讓我佩服,一個人竟能將一部描寫戰爭英雄的紅色書籍改寫的如此生動,看了彷彿主人公就在自己眼前,令人贊嘆。
劉胡蘭生在一戶普普通通的農家,家裡人勤儉過日子,但這個平凡的家庭卻鑄造出了劉胡蘭不平凡的一生。
胡蘭想上學,但她那重男輕女的奶奶卻是一千個不答應,一萬個不贊成,好在後來村公所下了通知,所有適齡兒童都要上學,胡蘭總算如了願。
可好景不長,1940年以後,閻錫山暗中與日寇勾結,這樣一來,日寇就抽出大批兵力向抗日根據地蠶食,同時實行「強化治安」。雲周西村的環境一下子就變壞了,日軍、偽軍、漢奸、狗腿子,經常到村裡清查戶口,危害百姓,胡蘭不能上學了只好在家裡和奶奶學紡線,學做針線活兒。
劉胡蘭以為抗日政權沒有了,只能當亡國奴了,後來她才知道,抗日組織名義上沒有了,實際上都轉入了地下,她的好友金香、玉蓮的家就是他們的落腳點,胡蘭常到金香、玉蓮家,日子久了,就和幹部們熟悉了,經常聽到他們說一些抗日的道理,於是她對抗戰勝利也充滿了信心,對共產黨鬧革命也有了一些認識。從他們口中還聽到一些根據地軍民不怕死,和敵人英勇戰斗的動人事跡。
後來,胡蘭不顧家人的阻擋,和金香、玉蓮一起上了婦女訓練學習班,取得了抗日幹部的信任和肯定,當上了婦女幹部。
在接下來的「紡棉花」和「做軍鞋」的故事中,突出了胡蘭熱心、聰明、一絲不苟的好品質,同時,有一位驕傲自滿的幹部——石五則也浮出了水面。
緊接著,一大群的抗日傷兵來到村子裡,其中有一個王連長,長了一身疥,胡蘭不怕閑言碎語,隔三幾天就去幫他洗衣服、抹葯膏、烤疥瘡。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經過生死逃亡、斗爭,胡蘭不幸落入了敵人的魔掌里,卑鄙的日本人和狗漢奸,舉行一場恐怖的「自白轉生」就是逼迫共產黨戰士交待知道的一切,否則就會被亂棍打死,不管敵人怎麼嚴刑逼供,胡蘭就是什麼也不說,仗勢欺人的漢奸沒辦法了,只好殺雞給猴看,把為抗日立下汗馬功勞的石三槐和石六兒殺了,見胡蘭還是不肯就範,就又殺了一些陳照德區長的親屬,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那個以前勤勞的石五則!沒錯,他背叛了共產黨,背叛了把他養育大的共產黨!
敵人一把把胡蘭推到了沾滿烈士鮮血的鍘刀上,還順手抓了一把草扔到她臉上,問她到底投不投降,胡蘭甩掉臉上的草,用大眼睛瞪著敵人,嘴角浮起一絲冷笑,敵人被激怒了,鍘刀落下來了,鮮血像火山噴出來的岩漿,直沖雲霄……
鮮血像一朵朵鮮紅的小花,濺落到四方……
劉胡蘭同志為新中國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光榮犧牲了!
讀到這里,我的心碎了,一位多麼偉大的姑娘,為了祖國貢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
抗日戰士知道後,來到了戰士們死去的地方,報了一些血土,去攻擊日軍,為死去的人報仇,一番苦戰,日軍落荒而逃,戰士們懷揣著雲周西村的血土欣慰的倒下了。
書的內容驚心動魄,情節環環相扣,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我們要學習戰士們的勇敢、聰明,立劉胡蘭為榜樣,讓石五則成為我們終生的戒備,中國永遠是我們的家,我愛我的祖國!
⑦ 黃繼光抗日英雄故事1000字
1952年10月14日,聯合國軍開始向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嶺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發動瘋狂進攻。上甘嶺位於五聖山上,是志願軍中線的大門,也是扎進聯合國軍心窩的一把鋼刀。在不到4平方公里的高地上,聯合國軍動用兩個師的兵力,在飛機、坦克、大炮的配合下,連續發動了進攻。志願軍與聯合國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
19日晚,黃繼光所在的第2營奉命向上甘嶺右翼597.9高地反擊,必須在天亮前佔領陣地,為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奠定基礎。聯合國軍設在山頂上的集團火力點,壓制住志願軍反擊部隊不能前進。營參謀長命令第6連組織爆破組炸掉它。第6連向敵軍發起五次沖鋒,未能摧毀敵軍火力點,而且一個又一個戰友倒下去。這時離天亮只有40多分鍾了。時間就是生命。在這關鍵時刻,站在營參謀長身旁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他掏出早已寫好的決心書交給參謀長,懇切地說:"把任務交給我吧,只要我有一口氣,保證完成任務"。黃繼光在決心書上寫道「堅決完成上級交給的一切任務,爭取立功當英雄,爭取入黨」。營參謀長轉過身,沉思片刻,面對黃繼光堅定地說:"黃繼光,這次任務就交給你。我任命你為第6連第6班代理班長,一定要完成任務。"參謀長當即任命黃繼光為6班班長。黃繼光接受任務後,立即提上手雷,帶領兩名戰士向敵軍的火力點爬去。他們在照明彈的亮光下巧妙地前進,當離敵軍火力點只有三四十米時,一名戰士犧牲,另一名戰士負重傷。黃繼光的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柱,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他毫無畏懼,忍著傷痛,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敵軍火力點前進。在距敵軍火力點八九米的時候,他舉起右手將手雷接連投向敵軍,但由於火力點太大,只炸毀了半邊,當部隊趁勢發起沖擊時,殘存地堡內的機槍又突然瘋狂掃射,志願軍反擊部隊的沖鋒受到阻止。這時,黃繼光再次負傷倒下。天就要亮了,這時黃繼光身邊已無彈葯,身體又多處受傷,他頑強爬向火力點,沖著敵軍狂噴火舌的槍口,挺起胸膛,張開雙臂,撲了上去。剎時,敵軍正在噴吐的火舌熄滅,正在吼叫的機槍啞然失聲。黃繼光用年輕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勝利前進的道路。在黃繼光英雄壯舉的激勵下,部隊高喊著"沖啊!為黃繼光報仇!"踏著黃繼光爬行過的道路,很快佔領了陣地,全殲守軍兩個營。
⑧ 有關古代英雄事跡作文1000子
陳湯的故事
陳湯,字子公,山陽瑕丘(今山東兗州北)人,西漢大將. 陳湯少年時喜歡讀書,作文思路開闊,但因家庭貧困,有時靠乞討度日,所以陳湯不為鄉里看重.後來他流浪到長安,認識了富平侯張勃,張勃覺得他很有才能.初元二年(前47年),漢元帝下詔,要求公侯大臣推薦年輕的人才,張勃便向朝廷推薦了陳湯.在等待分配期間,他的父親去世,陳湯聽到了死訊,沒有奔喪回家.那個時代對奔喪,守孝十分看重.陳湯就因為這件事被人檢舉為缺乏起碼的孝道,不遵守常規行事,於是朝廷又譴責張勃,以他舉薦不當而削減了他的食邑二百戶,同時將陳湯拘捕下獄.後來又有人大力舉薦,陳湯終於被任為郎官.陳湯主動請求出使外國,幾年後被任為西域都護府副校尉,與校尉(正職)甘延壽奉命出使西域. 當時西域的情況較為復雜.宣帝時期匈奴內亂,五個單於爭奪王位,其中郅支單於以武力兼並呼偈,堅昆,丁令三國,日益強盛,先困厚漢朝的使者江乃始,後又殺死使者谷吉.郅支單於自知有負於漢朝,害怕漢朝出兵報復,就向西跑到康居(今新疆北境至俄領中亞).康居王尊敬郅支,將女兒給他做妻子.郅支便借兵多次襲擊鄰國烏孫,深入到赤谷城(今山西孝義縣西)殺掠人口,搶奪牲畜財物.烏孫不敢還擊,而是遠遠地逃避,於是郅支擁有千里之遠的勢力范圍,自以為大國之主,很不尊重康居王,竟至一怒之下殺死了康居王的女兒,貴人等數百人,還把一些屍體支解後扔進都賴水中.同時他又派出使者到闔蘇,大宛等國,脅迫他們年年給他進貢.那些小國不敢不給.漢朝也曾三次振出使者到康居,索要使者谷吉等人的屍體,郅支非但不給,而且侮辱漢使,以嘲諷的口吻說:"居困厄,願歸計強漢,遣子入侍 ."(《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漢使聽出他的言外之意,還有取代皇帝的野心,真是狂妄至極. 陳湯與甘延壽了解了郅支單於的這些情況後,於建昭三年(前36年)出兵西域(參見陳湯滅郅支單於之戰). 陳湯為人"沉勇有大慮,多策謀,喜奇功."(《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每當路過城鎮或高山大川時,他都登高遠望,認真觀察,記憶.這次出使西域,只帶著一支護衛軍隊,而不是征討大軍.當他們走出國境時,陳湯便對甘延壽說:"郅支單於剽悍殘暴,稱雄於西域,如果他再發展下去,必定是西域的禍患.現在他居地遙遠,沒有可以固守的城池,也沒有善於使用強弩的將士,如果我們召集起屯田戍邊的兵卒,再調用烏孫等國的兵員,直接去攻擊郅支,他守是守不住的,逃跑也沒有可藏之處,這正是我們建功立業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啊!"甘延壽認為他的分析很有道理,便說要奏請朝廷同意後行動.陳湯說:"這是一項大膽的計劃,那些朝廷公卿都是些凡庸之輩,一經他們討論,必然認為不可行."甘延壽考慮還是應該履行奏請的手續,這時他得病了.陳湯等了一天又一天,焦急之中便果斷地採取了假傳聖旨的措施,調集漢朝屯田之兵及車師國的兵員.甘延壽在病榻上聽到這一消息時大吃一驚,想立即制止陳湯這種犯法的舉動,陳湯憤怒地手握劍柄,以威脅的口氣呵叱延壽:"大軍已經匯集而來,你小子還想阻擋大軍嗎?不抓住戰機出擊,還算什麼將領?"甘延壽只好依從他,帶領起各路,各族軍兵四萬多人,規定了統一的號令,編組了分支隊伍序列,大張旗鼓向北進發. 甘延壽與陳湯將大軍分為六校,三校走南道,過蔥嶺(喀喇昆侖山脈西部)經大宛;另三校走北道,入赤谷,過烏孫與康居境,陳湯沿路捕獲康居副王的親屬及一些貴族,經過解釋,他們願做向導,並將郅支的情況作了詳細介紹.而後大軍便直抵郅支城都賴水邊,在距城三里遠的地方安營布陣.只見城頭上彩旗飄展,數百名披甲兵士登高守備,有的向漢軍招手挑逗,甘延壽與陳湯觀察之後便令軍士四麵包圍其城,以箭殺傷守城兵士,於是展開了一場對射. 郅支單於得到漢軍進攻的消息時,先打算逃跑,因為他懷疑康居人對他懷恨在心,
⑨ 方誌敏英雄事跡1000字
中央紅軍開始長征以後,方誌敏擔任了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隨軍政治委員會主席。
1935年1月,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的紅十軍團在通過懷玉山封鎖線時陷入敵人的重圍之中,部隊被敵人截成了兩截。方誌敏率領的800餘人沖出了包圍圈,卻發現大隊沒有跟上來。作為主要領導的方誌敏提出要去尋找被圍的部隊。另一位負責人說:「你是主要領導,還是讓我去吧!」方誌敏說:「不行!我沒有理由留在這里,我要把戰士們帶出來!」
方誌敏毫不猶豫,不顧個人安危,又一次進入敵人的包圍圈,找到了大隊人馬,可是,大隊人馬已經被敵人的14個團重重包圍著,情況萬分危急,敵人見人就殺,見糧就搶,見房就燒。紅軍被包圍在荒山僻野之中,沒有吃的,只能採集野果充飢;野菜也採集不到了,只得忍飢挨餓一次次突圍。
部隊經過與敵人激烈的搏鬥,只剩下了80多人。方誌敏已經7天沒吃東西了,餓得兩腿站不住。他帶領戰士翻山越嶺,鼓勵戰士們說:「吃不得苦,革不得命。苦算什麼,越苦越要干。」
突圍無望。天亮的時候,方誌敏命令機要員把文件和密碼燒掉,說:「黨員無論什麼時候都要保守黨的機密。」有的戰士有些灰心,方誌敏說:「我們只是一支小部隊,紅軍主力還在,勝利仍然是我們的。共產黨是永遠打不垮的!」有個戰士建議方誌敏化裝,到白區去躲避一陣,方誌敏搖搖頭。
1935年1月24日,由於叛徒出賣,方誌敏在皖浙贛交界處的隴首村,不幸被捕。國民黨反動派抓住了方誌敏,認為是「剿共」的一個重大勝利,要在上饒舉行一個「慶祝大會」。敵人把五花大綁的方誌敏帶到了台上「示眾」,方誌敏昂首挺立,正氣浩然。上饒的勞苦大眾看著不幸落在敵人手中的方誌敏,都心情沉重,許多人低下了頭去,暗暗落淚。
敵人軍官氣焰囂張,在台上喊起了反共口號。但台下無人響應,這激怒了那個軍官。他把手槍"啪"的一聲扔在桌子上,怒吼著:「誰不喊就抓起來!」台下仍然一片沉默。方誌敏這時感到一種莫大的欣慰,老百姓心向著革命。「慶祝大會」草草收場了。
敵人要把方誌敏押送到南昌,途中要經過方誌敏的家鄉弋陽縣。敵人又要在弋陽開一個「慶祝大會」。可是,憤怒的幾千名弋陽百姓,個個手拿鋤頭、木棍、扁擔,聚集在公路兩旁,准備搶回他們敬愛的領袖方誌敏。敵人還哪敢開什麼大會慶祝,慌忙把方誌敏押進裝甲車, 驚慌逃走。在南昌的一個公園里,敵人又要召開一個「慶祝生擒方誌敏大會」。公園里軍警如林,警備森嚴。方誌敏被繩索五花大綁,鎮定自若地向成百上千的群眾高聲說道:「同胞們!我很高興能和大家見面。我們中國外受帝國主義侵略,內受貪官污吏剝削統治,國將不國,民不聊生。」敵人沒有想到,他們精心策劃的「慶祝大會」竟然成了方誌敏宣傳革命的演講大會,趕緊下令:「快!快把他拉下去!」
方誌敏趁著敵人手忙腳亂,繼續大聲喊道:「希望你們繼續我未完成的事業,努力奮斗!」
從上饒到弋陽,又到南昌,敵人的三次「慶祝大會」都沒開成。
反動頭子蔣介石獲悉方誌敏被抓到了,立即密令國民黨江西省黨部千方百計勸降方誌敏。 國民黨江西省黨部的頭子俞伯慶對方誌敏假惺惺地說:「蔣委員長很想重用你,你為什麼不早點出來呢?」
方誌敏聽了,鼻子哼了一 聲,說:「蔣介石是什麼東西!」
俞伯慶又說:「你們不是失敗了嗎?」
方誌敏堅定地說:「不!我們在軍事上暫時失敗了,政治上並沒有失敗。我可以告訴你們,我們永遠不會失敗!」
俞伯慶勸降不成,敵人軍法處處長又來與方誌敏「談話」。
他喊手下搬一個凳子,又說不好,又換來一把椅子。
軍法處長好像推心置腹地對方誌敏說:「方先生,我忠告你,你們既然一敗塗地,何必鑽牛角尖。像你這樣傑出的人才,國民黨會給你高官厚祿的。」
方誌敏打斷他的話,說:「共產黨人信仰共產主義,功名利祿視如糞土。」
「方先生,信仰要實現 ,得幾百年。何必當傻子,識時務者為俊傑。」
軍法處長見方誌敏沒有吭聲,又把話鋒一轉,說:「方先生,你知道你們那個孔同志吧!他現在在我們這里是少將參議,春風得意著呢!」
方誌敏一聽姓孔的,非常憤怒,站起身來厲聲說道:「他是無恥的叛徒,我決不會像他一樣。革命者寧可被敵人殘殺,絕不投降敵人,要我屈膝投降,休想!」
弋陽縣長,還有教過方誌敏的一個鄉紳,也都找過方誌敏,帶著水果、點心來勸降。方誌敏回答他們:讓我投降?休想!你們只能砍下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的信仰!
勸降失敗了,敵人露出了豺狼的兇相,他們殘酷的折磨方誌敏。
他們給方誌敏吃霉米飯,裡面都是稗子、谷殼和沙石。一天洗漱飲用只給兩碗水,牢房裡黑暗潮濕、老鼠到處跑,臭蟲爬滿牆、虱子滿被褥。方誌敏本來就患有肺病,殘酷的折磨使他的身體越來越衰弱。敵人還不斷的用酷刑摧殘方誌敏,用皮鞭抽打、坐老虎凳、灌辣椒水。方誌敏忍受著巨大的痛疼,毫不動搖,沒有透露一點黨的機密。
敵人黔驢技窮,沒有辦法對付方誌敏了,最後,又拿來紙和筆,讓他寫「口供」。方誌敏被捕後一直想寫點東西,就利用這個機會,埋頭寫了起來。他知道,時間不會太長了,敵人總會下毒手的。
在牢房裡寫作的艱難可想而知,方誌敏又重病在身,寫不了多大功夫就頭暈。他咬牙堅持,一字一字的寫。實在不行了,就停下來喘口氣。
敵人還以為方誌敏真的在寫「口供」呢!
就這樣,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方誌敏飽含激情和對黨的忠誠,在敵人牢房裡寫下了傳世之作:《清貧》、《可愛的中國》、《獄中紀實》等作品。書稿寫成了,怎樣才能帶出監獄交給黨組織呢?
有一個獄卒非常佩服方誌敏,經常和方誌敏聊天。方誌敏多次給他講革命道理。沒有別的辦法,方誌敏就求這個獄卒把書稿帶出監獄,先送交魯迅先生,再請魯迅先生轉交黨中央。獄卒接過方誌敏的書稿和給黨中央的一封信,跪在地上哭著說:「先生,我也是窮人的孩子,知道你是為窮人革命的好人。你放心吧,我就是提著腦袋也要把你的東西送到。」
1935年8月6日,方誌敏在南昌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這一天,南昌城裡軍警滿街,交通中斷,小商小販也都被趕走了。
看守端來了早飯,不是往日的霉米飯。方誌敏知道敵人要下毒手了。方誌敏吃了個飽,他太餓了。
要上刑場了。方誌敏最後看了一下牢房,挨個和鐵柵欄里伸出手的難友們告別。
難友們含著熱淚說:「永別了,方誌敏同志。」
方誌敏微笑著說:「同志們,永別了,早日出去幹革命!」
天下起了雨,天也有情啊!
囚車穿過戒備森嚴的南昌城。方誌敏向窗外的老百姓揮了揮手。有人認出被五花大綁的是方誌敏,不禁掉下了眼淚。刑場上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方誌敏挺胸昂首,敵人讓他轉過身去。方誌敏笑著說:「我都不怕,你們怕什麼?我要看看法西斯的子彈是怎樣射穿我的胸膛!」
劊子手的手哆嗦了,扳不動槍機。方誌敏望瞭望煙雨蒙蒙的天空,最後一眼看了看他那可愛的中國大地,揮起右臂,用盡全身的力氣高喊:「打倒帝國主義!」、「共產黨萬歲!」
方誌敏同志英勇犧牲了,他年僅36歲。
⑩ 求紅色經典故事讀後感!!是抗戰時期的英雄事跡!!1000字左右!!
一,地震瞬間老師拽出最後一個智障生 2008-05-16 16:42
昨天上午,31歲的都江堰新建小學謝老師在一片廢墟中,扒出了裝有學生聯絡方式的U盤。「5·12」地震使這個小學遭遇巨大不幸,數百名學生被埋在倒塌的樓下。不幸中的大幸是:小學里的17個智障學生、26個聾啞學生全部倖存。
家長不敢回憶倒塌場景
15日,都江堰市,晴。此時,距離災難發生已3天。
最初,找到位於市區中心的新建小學時,通往校舍的那條泥濘小路格外顯眼,黃色的濕土插著一幅油畫。畫里是潔白的小花。走進校舍,空氣中有股異味刺鼻。這是生命曾經存在,而又突然消失的味道。
走進原來的校舍,正對著大門的四層教學樓只殘留約四分之一,黑板裸露在外。
操場很大,還有籃球架。能夠想像,在災難驟然來臨前,這里曾經歡聲笑語,生龍活虎。如今,只有幾個家長還回到學校看看。他們不太敢詳細描述教學樓轟然倒塌的那一刻,更不敢回想,自己的娃兒身入險境的場面。
新建小學共有學生600多人。經現場初步清點,安全撤離到操場的學生有近400人。不過,地震發生時,學校的17個智障學生、26個聾啞學生全部倖存。
這是一個奇跡。
危險瞬間教師拽出智障生
15日的都江堰市區,通訊仍時斷時續。輾轉之間,終於找到了負責新建小學特殊教育班的老師謝罡。後者今年31歲,有個8歲的男娃。在他的教師生涯中,有15年給了這些智障生和聾啞學生。
「地震發生時,盲啞班正在教學樓旁邊一棟平房上課。」謝罡回憶,正是這樣增加了學生脫險的可能性。「我想,平房比樓房倒塌速度要慢一些。學生有時間逃生。」他說,當時自己一轉身,背後的教學樓就垮了,「很快!」
學校老師見狀,趕緊讓學生出來。其中智障生問題很大。謝罡還記得最後一個智障生小馬脫險的場面。劇烈搖晃的那一刻,小馬還坐在教室里。「那時有個老師大叫,小馬,趕緊出來。」
不過,小馬還是沒有反應。謝罡就沖進去,一把把小馬拽了出來。地震後,為了保護倖存的學生,老師們自發圍成了一個圓圈。
在一片廢墟中,「圓心」是學生,外圍是老師。情況一穩定,聾啞學生和智障生的家長被告知,帶孩子們回家吧。有幾個沒有家長接的,老師們護送他們去了各自的親戚家。
為方便重逢,廢墟里挖資料
接下來幾天,謝罡和其他老師們一直在新建小學的廢墟里尋找,日日夜夜。男老師24小時日夜待命,女老師則要求每天固定時間集合,應對突發事件。
昨天上午,謝罡又去了一趟學校。在一片廢墟中,他扒出了一個U盤。那裡存著他的一些個人資料,還包括所有特教學生的聯系方式。
謝罡說,雖說學生們被安全疏散了,在不大的都江堰市區里,找到他們也挺方便。可是如果有更多的聯系方式,那麼,今後新建小學重建後,師生彼此的「重逢」就會更加容易了。
「『新建』的每個老師都這么想。」謝罡說。
二,北川縣委辦樓坍塌3名幹部喝尿熬過75小時 2008-05-16 16:36
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縣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北川縣縣長稱,該縣許多幹部在地震中遇難或失蹤。北川抗震救災總指揮、綿陽市委副書記易傑介紹,北川有1萬餘人在地震中喪生,向外轉移災民1萬多人,尚有數百人在廢墟中等待救援。目前,在北川縣城裡,有近4000人的救援隊正在展開救援。北川中學附近區域及縣城救援現場的移動通信信號已經恢復,大大方便了各級指揮和救援機構的通訊。
北川縣公安局折損2/3
北川縣6名副縣長中,3人遇難,3人失蹤。縣醫院的160名醫護人員,僅存4人。縣級機關幼兒園的孩子至今還壓在河邊那座垮塌的房屋裡。
北川縣縣長經大忠家中的6個親人,3人遇難,3人下落不明,他從廢墟中爬起來後,立即投入前線指揮中心。
事發當天,北川縣中隊看守所有42名戰士、35名服刑人員瞬間被埋在垮塌的房屋下。
幾名在哨位上倖存的戰士和武警北川縣中隊的司務長李遠志一起,將有生命危險的25名服刑人員迅速向外地輸送。沿途見到受傷的群眾,他們就伸手施救,一共救起60名群眾,這是北川地震中的第一批獲救者。
昨天,四川省公安廳公布,原本擁有144人的北川縣公安局,僅倖存47人,他們大多都失去了親人。
3幹部喝尿熬過75小時
昨天下午5時13分,北川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周凱被成功解救出來,與張周凱同時獲救的還有北川縣政法委副書記李貴川、北川縣綜治辦主任崔代全,此時距地震發生已近75小時。
地震發生後,5層高的北川縣委辦公大樓瞬間整體坍塌,張周凱和數十名同事被壓在了廢墟中。
昨天下午1時40分,救援人員在縣委辦公樓廢墟搜索的時候,聽見有人呼喊救援。武警官兵馬上通過細小的縫隙將一些水和食物塞進去,並確認了現場有3名倖存者。
經過4個小時的救援,17時13分,張周凱等3人被成功救出。現場的醫護人員檢查發現,3人均沒有重傷,身體狀況較好。
被解救上來的3人褲子幾乎全被撕裂,不過除了滿身塵土和一些輕微外傷之外,幾乎沒有什麼重傷, 思維非常清晰,都能正常說話。「我們一直在積極自救!」李貴川說,12日下午1時30分時,他和崔代全到張周凱4樓的辦公室商量事情,地震發生後,因為辦公室是整體傾斜,他們3人被一塊較大的預制板遮擋了一下。
被掩埋後,3人隨即開始自救。「我們一直在不斷扒土,3個人就到了一起,扒著扒著摸到了飲用水瓶,有水可以喝了。」昨午下午,李貴川說,在純凈水喝完之後,「我們就喝尿,還是繼續扒, 聽見有人走過就呼喊救命」。
三,抗震救災感人故事:總理摔倒手臂出血怎能不令我流淚
作者:挖範文 更新時間:2008-5-16 8:45:12
被壓在廢墟下的300多名學生很危險,在一次營救失敗後,溫總理冒雨攀上瓦礫堆,組織再次營救。10時20分,即時報道突然顯示,「啊!總理摔倒了!」,「老爺子的手臂受傷出血了,他把要給他包紮的醫務人員推開了。」(5月15日 《廣州日報》)
讀到這里,我不由得熱淚盈眶,深為溫總理的忘我精神所感動。
溫總理,抗震救災的一線總指揮,一位年屆六十多歲的老人,在餘震不斷的救災現場,以忘我的精神在瓦礫成堆的廢墟上奔波,甚至急得親自動手救人。摔倒了、爬起來,手臂受傷出血也不讓醫生包紮,而是讓醫生去搶救受傷災民。此情此景,怎能不讓我們為之感動。倘若是我們自己的父母,哪一個兒女不為之揪心?!
從災情發生的那一天起,溫總理便在第一時間抵達災區,在臨時搭起的帳篷中指揮抗震、救災、救人。在被掩埋的小學廢墟旁,總理用嘶啞、哽咽的話語,向廢墟中的孩子喊話。一位在現場的記者通過QQ發出即時報道稱:「年過花甲的總理已經哭得不成樣子了。」其實,不是溫總理不堅強,而是心繫人民的總理為眼前的災難而心痛,這是熱愛人民的好總理此時此刻的真情流露。
哪裡災民最多,哪裡險情最嚴重,溫總理就指揮到哪裡。我們看到在抗震救災最嚴峻的時刻,各路救援隊伍,克服千難萬險,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災區,震區已有6萬多人被救出。我們感受到了抗震救災的勇氣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全國人民不會被這一重大災情所嚇倒,更不會被眼前出現的悲情所摧垮。我們堅信,有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有全國各族人們的努力援助,抗震救災一定會取得勝利!
四,災區戰士「三過家門而不入」 2008-05-16 16:46
「媽,不要哭了!還有我嘛!」14日晚上,從重慶趕回家的大一學生宋輝站在自家房屋的瓦礫上和媽媽相擁在一起,泣不成聲。距離地震發生近3天後,宋輝第一次和失去聯系的母親見了面。
宋輝的家在四川省綿竹市拱星鎮柏樹村,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完全改變了這里的模樣。宋輝的家變成了一片廢墟,「連一間房都沒有剩下。」宋輝父親工作的礦山所在地「兩座山峰撞在了一起」,他的父親至今生死不明。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大地震的宋輝,從學校趕回家尋找自己的父母。
綜合新華社、央視、人民網消息,劉海健、何濤、竇豐昌、吳波、陳鑫欣、陸勇報道
14日6時30分,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大一學生宋輝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宋輝的家在四川省綿竹市拱星鎮柏樹村,也是此次地震的重災區之一。
震後3天無法聯系
7時50分,宋輝坐上了從重慶北開往成都的特快列車。和宋輝同行的還有另外兩名同學,他們的家也都在四川地震災區。
14日11時50分,宋輝到達了成都市火車站。火車站廣場上熱鬧非凡,不少成都市民都聚集在火車站的廣場上。宋輝沒有停留,連忙趕到了昭覺寺汽車站,買到了去四川省德陽市的大巴車票。這是宋輝回家必須要經過的一站,到了德陽市後,他才能再轉車去綿竹市。
在等車的時候,宋輝吃了一點東西。車站里了聚集了大量從各地趕回四川的人,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一定要回家看看親人是否安全,看看家變成了什麼樣子。
13時40分,宋輝趕到了德陽市長途汽車站,同樣這里也聚集了大批正准備趕回家的人。趕到德陽的宋輝得到了一個最新的消息,他的一些親人已經被接到德陽市的黃許鎮,他又准備趕往黃許。
傍晚時分,在黃許國家糧食儲備庫內的院子里,不少人正忙著搭帳篷,宋輝83歲的老奶奶剛剛被接到了這里。在這里,宋輝得到了家人進一步的消息,母親仍然守在已經變成了廢墟的家裡。
19時,宋輝決定要趕回家,奶奶叮囑了他一句,「記得要安慰好你的娘。」
從德陽市往綿竹市的道路上,地震所造成的災情不斷呈現在宋輝的面前。越靠家的地方,房屋倒塌得越嚴重。「我心情挺緊張的,不知道會是什麼情況。」
父親沒有任何消息
晚21時,宋輝終於到了自己的家綿竹市拱星鎮柏樹村,宋輝的家位於村裡的一個大院子里,院子里除了住有宋輝一家人外,宋輝父親的5兄弟也同住在院子里,這是一個家族的大家庭。
誰也想不到的是,此次宋輝離家上學僅3個月後,他再次回來時,家已經不存在了,眼前看到的是一片廢墟。宋輝踩著一片瓦礫進入家,整個宋家的大院全塌在了田地里,一間房都沒有剩下。
母親突然聽到了宋輝的喊聲,有些慌張地踩著磚塊跑了過來,母子倆頓時抱頭痛哭。在此次大地震發生後,一連三天宋輝和母親都沒有對方的消息,而此時還有一個更壞的消息傳來,由於地震,宋輝的父親宋彥忠工作的地點清平鄉的磷礦所在地「兩個山峰已經撞在了一起」,宋彥忠至今沒有任何消息。
在同住在院子里的幾個親戚看來,宋彥忠生還的希望已經不大了,「我們只是不敢當著她老婆的面說,怕她傷心。」
五,17歲男孩廢墟中挖掘30多小時自救成功
2008-05-16 16:39
人物檔案
馬志成,17歲
地點汶川
每一名能被送到醫院的患者都經歷了難以想像的艱辛。17歲的馬志成是不幸中的幸運兒。地震發生當天,家住彭州市銀廣溝的他跟隨家人到汶川走親戚,在親戚家中,災難發生了。
馬志成所在的房屋整個坍塌,坐在堂屋靠里的他在跑到房梁處時,被壓在了梁下。跑出房屋的親人發現,他被埋在了廢墟中。
親人們的呼喊很快引來了劫後餘生的人們,驚恐之中,人們迅速開始用手刨挖,據說天上當時下著暴雨,馬志成親戚家的房屋在山腳下,剛挖開一點,山上的泥沙就不斷被雨水沖刷下來。
人們在雨中挖了30多個小時,雨越下越大,隨時有發生泥石流的可能,救援者不得不強行將馬志成的親人拖離現場。
5個小時後,雨水漸弱,人們再次返回現場,卻驚訝地發現——馬志成已經自己爬出了廢墟,躺在了泥水中。據馬志成自己說,被掩埋後,房梁雖然壓住了他,但形成了一個小空間,他能夠活動手臂,也能摸到全身的各部位。在等待了幾個小時後,他開始一點點朝一個方向挖掘,一直不斷地用手挖,最後竟然爬了出來。在爬出來的那一刻,他感覺再也沒有了力氣,只有躺在地上等待救援。事後估算,馬志成在黑暗中自己用手至少挖掘了30多個小時。
馬志成出來時,武警官兵已經徒步翻山越嶺趕到了汶川。當地已經沒有條件對馬志成進行醫療救治,人們決定將他抬到就近有條件的地方治療。沿途53名官兵接力,經過兩天兩夜不間斷地奔跑,期間又經歷了數次餘震,馬志成終於被抬了出來,送到了最近的一個醫院,最後被送到了成都市龍泉驛區航天醫院。
看著馬志成,很多醫護人員都流淚了,面對每一個被送來的患者我們都不能不動容,必須全力以赴救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