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歷史故事讀後感450字
Ⅰ 中外歷史故事讀後感
最近,我和媽媽一起看了一本書,名叫《中外歷史故事》。這本書里有很多中國和外國的歷史故事,比如:《大禹治水》、《千金一笑》、《雞鳴狗盜》、《胡服騎射》、《韓信分油》、《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原子彈炸壞廣島》等等。我和媽媽最喜歡這裡面講述的一些聰明、智慧的人的事故,因為這些人的計謀實在是太高明了。
這些聰明的人有韓信、田忌、諸葛亮、周瑜、東方朔、曹沖……
我最喜歡的一篇是《田忌賽馬》,這篇故事講的是孫臏投靠在齊國大將軍田忌的門下,當時王公貴族中間流行賽馬。田忌的馬由於沒有齊威王的馬好,總是輸,田忌為此常常搖頭嘆氣。孫臏給他出了個主意,讓他用下等馬跟齊威王的上等馬比,肯定輸;用中等馬跟齊威王的下等馬比,肯定贏;上等馬跟齊威王的中等馬比,也肯定贏,這樣二比一,就可以比贏齊威王了。在後來的比賽中,田忌依計而行,果然贏了。我真是很佩服孫臏,他真聰明!媽媽說同樣的道理也可以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要學會揚長避短,發揮自身最大的優勢。
這本書不僅有中國的故事,還有很多外國的歷史故事。《原子彈炸廣島》使我印象深刻。這故事說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美國研製出了原子彈,並製造了三顆出來,它們分別叫「胖子」、「瘦子」、「小男孩」(這些名字真好笑)。以「瘦子」試爆成功後,美國決定對日本投擲「小男孩」,促使它早日投降並報珍珠港之仇。1945年8月6日8時15分17秒,美國向日本廣島投下了「小男孩」。「小男孩」爆炸產生了一個巨大的火球,照亮了整個廣島,高達三十萬度的高溫讓一切東西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廣島全市七萬六千座建築物,僅僅剩下了六千多座。廣島上空的大氣也被炸了個底朝天。一刻鍾之後,開始下起了傾盆大雨。雨下沖過的地方,除了血跡,還是血跡……讀完這篇故事,我很難過,日本政府發起的這場戰爭,不但給受侵略的國家人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同樣也讓自己國家的人民飽受痛苦。在廣島大爆炸中死去的大多是無辜的百姓,他們也同樣是戰爭的受害者。所以,戰爭是罪惡的,任何主動發起戰爭的人都應該受到譴責。我們應該記住這個教訓,珍惜、熱愛和平,讓大家都永遠生活在寧靜幸福的家園里。
這本書中的歷史故事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學會了很多知識。
Ⅱ 歷史故事讀後感400字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讀到這樣一篇文章《我和我的祖國》,這篇文章闡述了改革開放30年中國的發展歷程,以及汶川地震中顯現的偉大的民族精神,還有中國為了迎接世博會所作出的努力。通過這篇文章,我看到了祖國的強大,也被作者那深深的愛國情懷所感動。 沒有一個民族,像中國人民這樣在千年的歷史上對人類作過巨大貢獻。 沒有一個民族,像中國人民這樣經歷過深重的苦難和屈辱。 沒有一個民族,像中國人民這樣不屈不撓,堅忍不拔,英勇頑強。 與古國歷史共光輝的炎黃子孫,幾千年的拼搏奮斗,使中華民族始終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四大發明做貢獻,萬里長城振國威,蘇軾堅貞不屈,岳飛精忠報國,李時珍嘗盡百草,徐霞客踏遍山河,林則徐虎門銷煙,董存瑞勇炸碉堡……我們這個千年古國,歷史故事之多,如同海浪揚波,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故事,卻給朋友們講的不多。你們知道,我國13億人口,半數以上誕生在新中國,當你們的父輩——五六十年代的少年兒童說起自己當年的生活和知道的故事,你們覺得陌生。而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21世紀的主人,應該知道、應該記住偉大的新生的共和國的腳步。 1949年新中國誕生,使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從苦難中走向新生。東方的雄獅從沉睡中覺醒了,在這片貧窮與落後的土地,幾代人艱苦奮斗,經歷了勝利與曲折,有多少人為它獻出了青春和生命,才建立起今天你們看到的正在走向繁榮富強的祖國。 共和國的腳步,走過了不平凡的路程——45個春春秋秋,16425個日日夜夜,多少壯麗輝煌的事跡,多少為國為民的典範,我們只在這本小書里講了45個真實的故事:百萬農奴的翻身、川藏公路的建成、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聯合國確立我國合法席位以及大慶鐵人王進喜、兩彈元勛鄧稼先……從不同側面幫助你們了解這段歷史是前無古人,艱苦卓絕的社會主義創業史,是中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奮發振興,不斷探索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今後待你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再慢慢地了解它,理解它。希望你們能從這本書中吸取營養,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長大以後,去譜寫共和國歷史的新的輝煌篇章。
Ⅲ 《中外歷史故事》讀後感400字這個文章中好像有一個錯字
你的發現是正確的!書裡面的錯誤了!
拉
[ lā ]
1.牽,扯,拽:~車。~網。~下馬(喻使某人下台)。
2.用車載運:~貨。
3.使延長:~延。~伸。
4.排泄糞便:~屎。
5.聯絡:~攏。~幫結伙。
6.摧折:摧枯~朽。
7.帶領轉移:把部隊~出去。
8.牽引樂器的某一部分使樂器發出聲音:~小提琴。
9.撫養子女:~扯。
10.幫助:他有困難,~他一把。
[ lá ]
1.割,用刀把東西切開一道縫或切斷:手上~了一個口子。
2.閑談:~話。~家常。
啦啦 [la]
〈語氣〉
是語氣詞「了」( le)和「啊」( a)的合音,兼有語氣詞「了」和「啊」的作用:
用在句末表示喜悅、贊嘆、驚奇、氣憤。
如:我們勝利地完成任務啦!這個比方妙極啦!這可使人感到奇怪啦!你瞧,他連優良作風都丟啦!
用在句末,表示情況已經變化或將要出現新的情況。
如:隊長!我沒找到老楊,他上工地去啦;他又要演出啦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解釋、勸止。
如:你都聽明白啦;有錯,改了就行啦;這就別提啦
用在句末,表示疑問。
如:你怎麼啦?他往哪裡走啦?
用在列舉的事項之後,表示停頓。
如:口號聲啦,鑼鼓聲啦,鞭炮聲啦,響徹雲霄;書啦,報紙啦,筆記本啦,鋼筆啦,墨水啦,堆得滿桌子都是
另見 lā
啦 [lā]
〈動〉
同「拉」。閑扯,閑談 。
如:啦呱(閑聊);人人都願意和他啦
另見 la
Ⅳ 歷史故事的讀後感480字
歷史故事的讀後感
《中國歷史故事》是我的啟蒙書,是我「不說話的老師」,是它幫助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是它讓我知道了中國的悠久歷史。
這本書的內容很吸引人,裡面有許多歷史故事,比如說:晏子相齊、風流才子司馬相如、周武王伐紂等故事。這些故事有的充分體現了古代人民的足智多謀,有的表現了友誼的珍貴,還有的是講一些爾虞我詐的故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女紡織家黃道婆》這個故事了。
黃道婆善良、好學、誠實的品格,讓我欽佩。她家境貧窮,父母養不活她,就把她賣給別人當童養媳。黃道婆整天都要幹活,還要被公婆打罵,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因為她的勇敢,她終於逃出了公婆家,到處去流浪。有一天,黃道婆偷偷地上了一條船,跟著船一起來到了海口市。她和當地居民一起學紡織。但她時刻不忘自己的家鄉,過了三十多年,黃道婆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烏泥涇鎮。她把自己學到的紡織技術傳給了鎮上的婦女,從而生產出了大批的「烏泥涇被」。當時,「烏泥涇被」聞名全國。
這個故事讓我有很大的感觸。從書中,我知道了黃道婆,了解了黃道婆為了家鄉的發展,她無私奉獻、自強不息。她真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鑿壁借光》包括了兩則短小的故事。第一則是匡衡勤奮好學,可他家裡卻沒有蠟燭照明,鄰居家的燭光又照不到他家。因為匡衡求學心迫切,就在自家牆上打了個洞,可以藉助從鄰居家引出來的微弱燭光來看書,於是匡衡高興的拿書照著燭的亮光便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第二則是說,同鄉有一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家裡有很多好書,對書「求賢若渴」的匡衡聽說了,就去給他辛勤勞作做義工。主人很奇怪,就問他為什麼「而不求償」?匡衡說:「我希望能換取您的書通讀一遍。」主人因此深受感動,便把書借給他讀。由於匡衡勤奮刻苦認真求學,終於成了一位大文學家。
這篇短文通過匡衡「穿壁引光而讀書」,「無償幫佣求書讀」兩則故事說明匡衡對讀書的無比渴求,對學習的無比熱愛。這兩則故事都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人只要有一顆愛讀書,讀好書的心,加上認真、刻苦、勤奮,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我們學習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事例,也有很多像或不像匡衡這樣學習的人。
我們班有一位同學叫馮書強,他是一個學習極不認真的人。有一次,數學老師布置了好多作業,裡面還有思考題。他一看,心想:沒什麼,這些算的了什麼?什麼能難的住本人?可當他做題的時候,傻了眼。因為其中有一題太難,不會做。可他連想都不想,對自己說:「不寫這一題不就行了嘛!」這一題太難,不寫,這一題也太難,也不寫……凡是難題不會的,他都繞過去,不做。到期末考試的時候,捧了一個圓圓的大鴨蛋回家了。
我們班還有一位同學叫XXX,她雖然不是很聰明,可她有一種信念——只要我認真,只要我努力,我就能行,我就最棒!老師每次布置的作業她都會認真完成,遇到難題動一下腦筋,實在不會第二天早上也會主動去請教老師。就這樣,期末考試考了100分高興的回家給爸爸媽媽報喜。
這兩個同學的事例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只有刻苦讀書,勤奮學習,勇於克服困難的人才能獲得成功。
我們應該學習匡衡克服困難,刻苦讀書,孜孜以求、鍥而不舍的精神,胸懷大志,勤奮學習,把自己培養成一個有知識有文化有本領的人。
Ⅳ 《外國歷史故事》讀後感 400字
我讀過的書中印象最深的是《中外歷史故事》這本書能讓我們知道很多中外的歷史讓我們走岀中國,走向世界,書中精選了40餘篇中外歷史故事,如:尼羅河的禮物、埃及艷後、七大奇跡、《岳飛精忠報國》和《楊業抗遼》……真讓我增長了許多知識。
讀了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歷史成就;也讓我們重溫了大的歷史事件。另外,也讓我積累了許多好詞好句,並多了一些感受,明白了一些道理。
記得笛卡爾說過:一句關於讀書的名言「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莎士比亞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岳飛從小勤奮好學,並且練了一身好武藝,岳飛19歲的時候,有金兵侵略宋朝,岳飛為了國家的安定,就去當兵了,他的母親在他身後刺了「精忠報國」這四個字。後來當岳飛領著士兵最後沖刺時,皇上卻聽了奸臣的建議,讓岳飛退兵,岳飛回來後,嘆息道:「十年的戰爭,就這樣結束了江山是很難保了,說完岳飛淚流滿面岳飛回到朝廷後,奸臣秦檜串通皇上,把他關進了大牢,以「莫須有」的罪名把年僅39歲的岳飛殺害了,岳飛滿懷愛國之心,以不怕死的精神,精忠報國、奮勇殺敵、屢立戰功。
Ⅵ 《外國歷史故事》的讀後感 自己寫的 不少於400字 要快一點
知道也不告訴你
Ⅶ 《中外歷史故事》讀後感400字
今天,我在家裡有了譯本故事書,故事書的名字是《中外歷史故事》其中最讓我專感動的是棄子救國這個屬故事。
講的是敵人把大將軍羊侃的兒子給抓住了!敵人在城下大喊:「羊侃你看見了嗎?真是上天助我,你的兒子成了我的俘虜拉!哈哈哈哈……」羊侃大聲說:「我羊侃為了效忠國家殺了我的兒子有算什麼?」說完扭頭就走。後來羊侃為了效忠國家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看完這篇故事我想到羊侃在國家和兒子有難時選擇了國家,選擇可大意顧全大局國家有他這樣的棟梁真是難得啊!羊侃的品質和德行及高尚的。羊侃值得我們大家進陪我們應該向他學習那種對國家的忠心對社會的那種精神。他是我們心中的大英雄!!!
在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這樣的事也很多》比如原來三峽地區居住的居民,為了三峽工程的順利開工,為了國家的大業,他們依然舍小家顧大家,半到了別的地方去居住,背井離鄉,他們的做法去羊侃大英雄相同,人民不會忘記他們,國家也不會忘記他們的!!!
Ⅷ 《外國歷史故事》讀後感500字左右
我讀過的書中印象最深的是《中外歷史故事》這本書能讓我們知內道很多中外的歷史讓我們容走岀中國,走向世界,書中精選了40餘篇中外歷史故事,如:尼羅河的禮物、埃及艷後、七大奇跡、《岳飛精忠報國》和《楊業抗遼》……真讓我增長了許多知識.
讀了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歷史成就;也讓我們重溫了大的歷史事件.另外,也讓我積累了許多好詞好句,並多了一些感受,明白了一些道理.
記得笛卡爾說過:一句關於讀書的名言「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莎士比亞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岳飛從小勤奮好學,並且練了一身好武藝,岳飛19歲的時候,有金兵侵略宋朝,岳飛為了國家的安定,就去當兵了,他的母親在他身後刺了「精忠報國」這四個字.後來當岳飛領著士兵最後沖刺時,皇上卻聽了奸臣的建議,讓岳飛退兵,岳飛回來後,嘆息道:「十年的戰爭,就這樣結束了江山是很難保了,說完岳飛淚流滿面岳飛回到朝廷後,奸臣秦檜串通皇上,把他關進了大牢,以「莫須有」的罪名把年僅39歲的岳飛殺害了,岳飛滿懷愛國之心,以不怕死的精神,精忠報國、奮勇殺敵、屢立戰功.望採納
Ⅸ 求一篇外國歷史故事的讀後感400字急!!!
奧普拉傳
第一次知道奧普拉·溫弗瑞這個名字,還是從魯豫的自傳《心相約》里看到的。魯豫留美期間,看到主持脫口秀節目的奧普拉,心裡想:我以後也要和她一樣。
後來再「見」奧普拉,便是在高中英語教材上,在考試試卷上,直至在新聞上。漸漸地,我開始熟悉奧普拉這個外國女性:她並非明星,也不是政客;她是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是美國的脫口秀女王,是福布斯榜上賓,是一個很有權利的女人;熱心慈善,關心非洲兒童的成長,辦過很多學校……
一直喜歡看訪談類節目。因為讀了幾本傳媒人的傳記,便想寫一組相關系列的讀後感,於是買來《奧普拉傳》,是由美國姬蒂·凱莉著,錢峰譯。
既然是傳記,必然是寫成長過程。傳記分兩種:自傳和他傳。個人覺得,自傳更能變現出人物的內心世界,他的真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什麼樣子,他的情感和情操是什麼質地。然而,自傳常常不能全然、真實地講述自己的「身世」,某些陰暗的、不光鮮的背後的故事,常常被作者省略不談,某些故事也容易失真。而他傳卻可以較客觀、完整地將一個人的方方面面展示出來,不管是光明的或是陰暗的,美麗的或是醜陋的。
可以說,美國黑人女性奧普拉的成功經歷是個傳奇,正如封面語所言:「她成功的秘密有時甚至不能被分享,而只能被隱藏;她是女皇,端坐於精神與黑暗的宮殿。」她的人生有著太多的陰暗美醜交織的部分——她的傳記不能由她自己寫,最好是由別人代寫。
全書43萬字,分五篇:青澀,成長,輝煌,波折,巔峰。從當當郵遞員手裡接過這本書的時候,心裡有點納悶:無論從重量上,還是厚度上來說,這本傳記分量可是比我之前看過的主持人傳記都要大好幾倍啊,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真的有那麼多故事要寫嗎?
讀了書才知道,本書主人公的人生經歷絕非簡單,而作者確實花了很多心思在紀錄和轉述上,尤其是在事件考證上面。
一、無忌少年
第一篇「青澀」,寫奧普拉的童年、少年時代。奧普拉出生在一個美國的黑人家庭,母親是未婚先孕,其生父在母親未生下小孩之前已不知所蹤,奧普拉生下來之後便由單親母親撫養,而且在很多年裡也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誰。母親家境在黑人中屬一般水平,在奧普拉生下來之後,在祖母家度過了一段時間,而母親不得不做好幾份工作來撫養她和後來生下的弟弟。奧普拉。
表現力 奧普拉從小便具有天生的表現力:喜歡大聲說話,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喜歡站在眾多朋友面前,背誦那些記住的故事;在教堂里,從不坐後座,總是喜歡受別人關注。
調皮 奧普拉小時候幾乎是個沒人能管住的孩子,為了讓母親給她買一個想要的東西,她會在媽媽那裡偷錢,不惜搞惡作劇,甚至連警察都被她的惡作劇驚動了。
種族歧視 出生在一個黑人家庭,又是一個極有表現欲的孩子,奧普拉從小便對種族歧視深惡痛絕——她認為親人不愛她,自己是一個被遺棄的孩子,一直受到不公平待遇。她渴望像白人一樣享受各種美好——於是她強烈希望自己能夠擺脫「黑人」這個烙印,將來取得大的成功。
叛逆少年 單親教育,母親對她的教育也許嚴格,但她似乎生性頑劣,不聽管教,像一匹脫韁的馬兒一樣,漫無目的地成長。她在學校的成績一般,但是還是屬於極其大膽出位的那種少年。她離家出走過,也因為被她母親送進青少年拘留中心。
吸毒、性交易、懷孕 她的母親雖然身兼兩份工作,但是根本賺不了多少錢,奧普拉為了能像別的孩子一樣有那麼多的零花錢,她找到一些另類的賺錢的途徑。像很多美國女性那樣,奧普拉受過性騷擾,也進行過性交易。當她媽媽上班去了,她就把男的請到家裡來,她的有的男朋友比她大很多。
終於她被母親送到母親的前男友弗農那裡,並告訴她弗農是她的生父(其實並不是)。弗農可能比她母親對她的教育耐心一點,但她還是難以管教、極其叛逆。她成績也不再那麼好,弗農很生氣。她把自己打扮成嬉皮士,讓自己放任自流。終於,15歲的奧普拉懷孕了。她自己心裡很難受,甚至想自殺,想自殘流產,又不忍心。最後在弗農和妻子的護送下去醫院流產。
二、轉變
人總是在重大打擊之後得到快速成長,奧普拉太早熟,她的經歷太多太繁雜,這些給她內心深處留下了黑暗而幽邃的記憶,甚至不堪回首。經歷過懷孕事件之後,奧普拉開始洗心革面,整個人開始煥然一新。
她回到自己的高中校園,又開始充滿活力,信心十足,為自己的美好前程奮斗。她期待得到學校、教堂乃至其他所有人的認可。
她野心勃勃,知道自己將來會成大事,只不過不清楚具體會做什麼。
她開始參加各種比賽,並屢屢獲獎,榮譽讓她躊躇滿志。她是台上唯一在高中就迸發出極大潛力的人。
她的大學生活依舊高調,參加比賽,並且獲獎,她依然是受矚目的對象。她是大學里廣播站的成員,聽說某電視台招聘主持人,便去試著應聘。由於是黑人,但因為表現出奇制勝,後來竟破例被錄用,從此踏上了電視之路。
三、踏上電視之路
1976年夏天,奧普拉來到巴爾的摩,開始上鏡主持一檔新聞節目。
初到巴爾的摩,她開朗樂觀,非常想討好別人,參加各種活動,讓自己受歡迎。
沒有真正的行業經驗,不會寫稿子,而且從來不排練,奧普拉一開始確實失敗過,不久便被降級了。
然而對於奧普拉來說,這並不算什麼。她依舊努力上班,只要扔給她的活都干。
1977年,終於機會再次來臨,電視台要新推出一檔以經常待在家裡的成年婦女為目標觀眾的節目,工作人員馬上想到了奧普拉。
奧普拉重新回到熒屏上。
1978年,芝加哥脫口秀節目《People Are Talking》登上熒屏,奧普拉的主持,掀起了一陣熱浪。她的輕松隨和的節目,很快得到觀眾喜愛。她由此再度盛名,一發不可收拾。
一開始奧普拉為了獲得高收視率,在節目內容上,常常出奇制勝,甚至不惜安排一些下三濫的節目選題。如:性騷擾、同性戀、裸體;也會製造一些話題,對自己進行炒作,藉此聲名鵲起(後來,在節目內容上也作了些許改善,讓節目更有深度)。
奧普拉的電視之路還是相當成功的,她的節目後來在世界很多國家播放;她左右逢源,受到美國大眾、特別是女性的擁戴。奧普拉變得富有,後來成立了自己的電視台,讀書俱樂部,傳媒帝國。
四、私生活
愛情 奧普拉曾經有過多個男伴,還和一個有婦之夫發生感情,卻沒有一個能夠與之走進婚姻的殿堂。有一位格雷厄姆先生,與之共同建立了深厚長久的感情,卻也沒有如願成婚,成了藍顏知己。
知己 她的一位親密無間的女朋友蓋爾·金,是她的助理,她們之間的關系超過任何人,甚至有人懷疑她們是同性戀,二人一起在生活各個方面相濡以沫,走過了很多年。
生活 她很有錢,有自己的私人飛機、超豪華宅第,在成名後,給父母親購買了無數貴重的禮物,也給同事、朋友送去各種珍貴奢侈品。她過著窮奢極侈的生活——也許,在她的內心深處,之後這樣才能讓自己為早年的痛苦,得到些許安慰。
慈善 她覺得自己屬於非洲,於是非常關心非洲人民的生活,特別是兒童。她給他們帶去了無數生活用品,建立了很多學校,希望他們能夠擺脫貧窮。
減肥 也許與壓力有關,她常常暴飲暴食,以至於肥胖。她愛美,渴望像明星一樣充滿魅力,於是她一直很煞費苦心地減肥,吃葯片、節食,非常痛苦的掙扎過程。
她很早就夢想成為影視明星,後來有機會出演過幾部電影,自己也投資拍攝過電影,但很少有成功。
奧普拉有了自己的傳媒帝國,影響力飆升,甚至有人說「她把一半的美國人洗腦了」。她的節目觀眾群龐大,采訪的嘉賓上至白宮政要,下至平民百姓。漸漸地,她有了呼風喚雨的權利,她曾有好幾次機會參加美國總統大選,不過她都棄權了。
結語:
我並不熟悉美國社會文化環境,對美國人個性的普遍特質也是一知半解,奧普拉的節目也很少有機會能夠看到,不過從這本書中,我認識到了一個不一般的電視人物,而且又是一個女性。
作為一個黑人女性,沒有厚實的家庭背景,沒有進過美國一流大學,沒有接受所謂的最好的教育、專業訓練,甚至有過一段混亂陰暗的歷史,奧普拉是聰明的,她的成功之路並非簡單。國內也有很多極其出色的電視女性人物,她們幾乎都是頂級大學畢業的優秀學子,相關專業出身,然後自然地進入頂級電視台中亮相,名利雙收。而奧普拉卻不一般,她的經歷是非常規的。
她的個性,是讓她成功的最基本因素,而她的「混亂的」少年時代,不僅讓她早熟,更給她的光芒人色浸染了一些晦暗的色彩,那是永遠無法擺脫的陰影,是她美麗之外的「哀愁」。
前天,聽說奧普拉退休了,希望她會有個安靜的退休歲月。
Ⅹ 中外歷史故事讀後感400字
哇!碰巧我們要寫600字的。。。鄧小平的,我只有閱讀筆記,你看看有沒有用吧。
在92年的南方談話中,鄧小平又飽含深情地說:「對我們的祖國要熱愛,讓我們的國家發達起來。」在鄧小平的話語中,流露出了他對人民和祖國的一片赤誠之心。
在南方談話中,鄧小平面對一些人對改革開放的指責和質疑,擲地有聲地指出:要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關鍵是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基本路線要慣一百年,動搖不得。只有堅持這條路線,人民才會相信你,擁護你。」鄧小平莊重,嚴肅的話語中,無不體現了他改革國家道路、強國富民的決心,他為國為人民的利益著想,全都印在了身為中國人的我們心中!
他以88歲高齡先後又赴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視察,發表了這份人心,鼓舞鬥志的南方談話,撥開了籠罩在人們心頭的迷霧,從理論上深刻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問題。 體現了鄧小平高度的責任感,這些都是他為國奉獻的標志啊!
(這個閱讀筆記而已,我是在網上找到《論鄧小平南方談話中所蘊還的愛國主義思想》,你自己有興趣就看看吧,會有心靈感的,另外卡爾•馬克思也蠻好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