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贊美中國歷史故事的作文

關於贊美中國歷史故事的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1-23 18:52:37

㈠ 關於中國歷史滄桑的作文

卞毓方

今年的臘月真是有點膩怪,天奇冷,卻很少下雪。
而對於補樹書屋的主人來說,蟄伏似乎已成為過去,他好像開始忙碌起來了。
就在新年的一天上午,兄弟倆早早地起了床,吃了一碗熱騰騰的水磨年糕菜泡飯,就合坐一輛包車去了北大。
錢玄同已成了這里的常客,昨晚還特地趕來邀請,說仲甫想請二位去商量如何辦《新青年》,還有幾位朋友也想見見樹人先生呢。周樹人笑著答應了,心想所謂其他幾位,大概是指住在預科平房裡的卵字型大小名人了。
房間不大,卻早已坐滿了人。周氏兄弟一進門,錢玄同便熱情地起身招呼,向諸位介紹頭一次來開會的周樹人。周樹人今天穿了件厚棉袍,見屋裡的炭爐溫度很高,便解開衣扣,坐在靠牆角的沈尹默身旁。他們是老熟人了,早在1909年秋天,兩人已有些來往。那時周樹人在杭州的浙江兩級師范學堂教化學,沈尹默在杭州陸軍小學任教。周樹人常聽說沈尹默與江南名士馬一浮和劉三在一起吟詩喝酒的逸聞。因馬一浮也是紹興東關人,與周氏兄弟曾一起參加縣試時名列榜首,而他們兄弟倆那次卻考得很不理想,所以他對馬一浮這個名字一直印象很深。
劉半農忙著招呼周作人坐到他身邊。周作人愉快地應了一聲,一邊脫下大絨帽,緩緩解開馬夫式的大衣,一邊親熱地挨著這位性格活潑的新同事坐了下來。
劉半農瞥了一眼留著濃髯、性格溫和的周作人,欣喜地說:
「啟明兄氣度非凡,頗有點像電影上的俄國英雄呢!」
周作人自認識了這位好與人抬杠的新朋友,就從心裡喜歡上了他的性格。他也風趣地回答:
「我第一次見你頭老大,眼有芒角,真是大吃一驚,還以為是遇到了奇才。哈哈哈!」
陳獨秀主動地拿了幾期去年的《新青年》給周樹人,還親手給他泡了一杯茶。
錢玄同低聲告訴他,今年的刊物將改成橫行印刷。周樹人點點頭,他知道這又是錢玄同的主張。
最後一期三卷六號還是去年8月1日印的。陳獨秀見周樹人在低頭看出版日期,忙向他解釋說:
「上海的群益書社嫌咱們發行量少,又耽誤了。嗨!」
「那新的一期何時出版?」周樹人對陳獨秀的《三答錢玄同〈文字元號與小說〉》一文很感興趣,關切地問。
「本月15號,以後每期都是這一天出版。」
陳獨秀見除了胡適因婚假未歸外,人已到齊,便宣布開會。
「去年我們的《新青年》發行了一萬多冊,書社仍嫌過少。今年想將它改為同人刊物,相信依靠諸位的努力,一定會有大的發展。」
周樹人靜靜地點燃了煙,他不在北大任教,自然是抱著一種聽聽的態度前來觀望的。
「要辦同人刊物,最好實行輪流編輯,但對稿件要建立集體討論的制度。」
這是新來的北大圖書館主任李大釗的聲音。周樹人以前不認識李大釗,但知道他也在日本留過學。聽啟明說,守常從小父母雙亡,全靠祖父母養大,老人怕今後沒有人照顧他,就在十一歲那年為他娶了一位大九歲的妻子。守常這人忠厚,夫妻倒還很恩愛。他想起了自己那名存實亡的婚姻,對李大釗深感同情。覺得對他的第一印象很好,誠實、謙和,不多說話,但有古代聖賢的浩然之氣。
「我呢,還是那個觀點,《新青年》的文風必須用白話文體!」
這是錢玄同慷慨激昂的聲音。他的桌前放著那隻形影不離的大皮包,說話時氣壯如牛,總是希望有人立即響應。

㈡ 關於中國歷史輝煌的成就的作文 開頭就行 最好文章

祖國六十年的變化 彈指揮間、滄桑巨變,60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億萬人民艱苦創業,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實現著強國富民、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當今之中國,到處充滿勃勃生機,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六十年來,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華夏兒女們安居樂業。青藏鐵路,一條幾乎不可能的鐵路,中國人民做到了;火車多次提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奧運場館建設,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舉國上下一片歡呼雀躍……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著一個又一個壯舉! 六十年裡,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文明古國成為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沒了許多樓房,淹沒了許多人民,卻淹不滅中華兒女的愛心;2007年年底,當春節來臨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雪災,阻礙了人們回家的道路,卻阻礙不了中華兒女救災的決心;2008年5月,里氏高達8.0級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牽動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樓房,震碎了一顆顆逝世者家人的心,卻震不倒中華兒女突破重重困難的熱情。我相信,再大的困難除以13億,會變成小小的煩惱,再小的幫助乘以13億,會變成大大的扶持。炎黃子孫會手挽手,心連心,克服一切困難! 六十年來,中國的航天事業迅速發展,中國在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成功,楊利偉叔叔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2008年,中國的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飛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訪嫦娥和玉兔;同樣是2008年,神舟七號升空,翟志剛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進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員。中國的科技技術蒸蒸日上,為發展中的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六十年來,中國建設新農村的腳步越走越快。以前,農村人知識很少,只知道勞作。現在,「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越來越普遍,連許多老年人都發奮學習。農業不僅用上了力氣,同時也充分運用上了智慧。越來越多的農村人上了中學、大學,成為了建設祖國新一代的智囊團;以前,農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過的都是苦日子。現在,農村人的經濟能力越來越好,紛紛過上了小康生活。手機、彩電、冰箱……這些曾經連想都不敢想的東西,一樣樣成為了現實。以前,農村給人的印象是又臟又亂。一下雨,小路便成為了「水泥路」,山上雜草叢生,無人問津……現在,一提到農村,人們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氣,美麗的青山綠水……改革開放,讓農村展現出了勃勃的生機,讓人們的生活過得更加幸福。 我堅信,中國將會迎來更美好的未來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7-28 16:35 2009年,我們的共和國已經走過了60年的光輝歷程。回顧過去,我們豪情滿懷;放眼未來,我們信心百倍。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紅旗從北京天安門升起,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新中國成立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第一,表明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中國的歷史進入一個新紀元。第二,標志著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開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第三,宣告佔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國,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一,建國六十年來,社會主義制度已在中國大地上紮根、開花,結出累累碩果。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建立了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沒收了大官僚壟斷資本,通過土地改革,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消滅了作為階級的剝削階級和剝削制度,實現了生產資料的公有制。這就從根本上鏟除了階級剝削的根源,消滅了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現象;這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變革。 消滅了剝削,這是社會主義制度最根本的優點,從此全體人民有了共同的根本利益。人民利害相同、休戚與共,每個人的利益都依賴於國家、集體事業的發展。人們在生產中建立起了同志式的協作關系。盡管在人民內部還有矛盾,但這種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的矛盾,是局部的、暫時的,只要正確處理,就不難解決。 在社會主義社會里,由於根本利益一致,因此人們有共同的理想和奮斗目標。把祖國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就是我國人民共同的理想和奮斗目標。它反映了歷史發展的必然性,符合我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它經過全體人民的奮斗,一定能實現。對於這一點,絕大多數人民群眾有著堅強的共同信念,並由此迸發出無窮的力量。 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決定了我們的生產力能夠高速度地向前發展。建國60年來,我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在工業的發展上,我們只用了20多年的時間,就走完了許多資本主義國家半個多世紀走過的路程。我們的農業、交通運輸、科學、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實現「四化」創立了可以依靠的前進陣地。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人。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社會主義制度在人類歷史上是新生的制度,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樣,它還不完善,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遭到挫折,出現反復,但這不是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有了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不斷糾正工作中的失誤,同時吸收世界各國的進步因素,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正在日益顯示出來,它必將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必將趕上和超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二,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從根本上扭轉了長期佔主導地位的「左」傾路線,標志著「以階級斗爭為綱」時代的結束,開啟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從那時以來的30年,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改革開放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斗的壯麗史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改革開放不僅使中國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文明古國,重新煥發出蓬勃生機,穩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改革開放30年,我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跡」,在民族復興的偉大道路上走過了輝煌的歷程,這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30年,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心同德、銳意進取,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性創造性活動的30年。我國人民在建國以後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礎上,取得了新的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30年的改革開放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給中國帶來了持續快速的發展。文革中一度瀕臨崩潰邊緣的中國經濟,到今天總量已躍居世界第四,進出口總額居世界第三。老百姓從溫飽不足到吃飽穿好,不少人還買房買車,到國外旅遊。從抗震救災中,從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中,從神七飛天太空行走中,我們進一步看到了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 30年的基本經驗告訴我們,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這一重要論斷,高度概括了改革開放的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就是要讓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勃勃生機,給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使古老的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實現偉大復興。 三,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我們的偉大目標是到建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 胡同志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黨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胡書記指出:我們的偉大目標是,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的黨中央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集中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智慧,形成了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制定和作出了指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整套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現在又為我們提出了振奮人心的奮斗目標,只要我們在黨的領導下,一代接一代地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勝利實現這一宏偉藍圖和奮斗目標。

㈢ 寫一篇作文《我眼中的那段中國歷史》

中華名族,是一個歷經曲折仍閃耀著智慧的民族,是一個飽受凌辱卻仍不屈不撓的民族,是一個永遠勇往直前,奮斗不息的民族。從炎黃到禹舜,從秦漢到唐宋,中華民族用他的智慧和雙手創造出輝煌。
英國科學家李約瑟曾說:「沒有中國的四大發明,歐洲還可能停留於封建社會。」然而,一個世紀前的中國,卻遭受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民組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危機。在這危難時刻,中國涌現出了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等一批胸懷大志的青年。正因為有了他們,中華民族才能重新屹立於世界的東方。由此可見,志士衰則國亡,志士盛則國興。
歷史的火炬,在中華大地上傳遞著,銘記著份歷史。舊中國的千瘡百孔已經成為過去。這些年來,隨著中國的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經濟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機。在這個經濟全球統一化的今天,只有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這種民族精神就是中華之魂,他支撐起中國的脊樑,讓龍的子孫世代延續。
為了祖國的明天,為了歷史不再重演,我們應該刻苦學習,銘記歷史。讓我們志存高遠,共同創造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新世紀!

㈣ 中國古代人物故事,作文

窮當益堅
馬援(前14-後49)是漢代一位有名的將領。他幼年父母雙亡,由其兄馬況撫養成人。他從小胸懷大志,眼光高遠,深為其兄器重。王莽時期,馬援在軍隊里當個小軍官。一次上司派他率隊押送一些犯人,在途中,馬援看到犯人們哭得挺傷心,不由動了側隱之心,便把犯人們都放了。私放犯人是大罪,馬援只得逃亡到北方的邊境上,躲避朝廷的追捕。
碰巧時間沒多長,趕上朝廷大赦,馬援也得以免罪。之後,他就在那裡經營畜牧業和農業。他心胸寬廣,樂於助人,為人忠厚而有遠見,沒幾年功夫,來歸附他的人竟有好幾百。他常對身邊的人們說:做人不能因為貧窮潦倒而喪失志氣,不能因為年紀老邁而頹唐, "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不幾年,馬援有了幾千頭牛、羊和馬匹,幾萬斛糧食,家產多得花不完用不盡,但他不為物累,仍舊和從前一樣,過著簡朴的生活。他曾感慨地對人說:財產之所以可貴,在於能夠幫助人;要不然,做個守財奴有什麼意思呢?"後來,懷著高遠志向的馬援果然把財產分給了他的本家和親友,自己空身外出投軍謀事,後歸附了漢光武帝劉秀,為國家立了很多功勞。

㈤ 贊美中國古代文化作文

古詩是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如同清新淡雅的梅花在輕柔和諧的韻律,相繼盛開。煮一蠱香茗,手捧經卷,窗外紅杏微晃,在熱氣氤氳之中,品中華千年文化之精髓,嘆歷史千古人物之風騷。韻在字里行間洋溢,吐露出耐人尋味

㈥ 有關中國歷史的作文1500字

讀《圓明園的毀滅》有感
今天,我們學完了這篇文章《圓明園的毀滅》,它使我感到了當時清政府的昏庸無能,軍民的懦弱,更可惡的就是那無恥的英法聯軍!

圓明園曾經是一座金碧輝煌的皇家園林,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的精華,圓明園不僅美麗,而且聚集著我們偉大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珍貴歷史文物,是舉世聞名的當時最大博物館、藝術館。

然而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來到了賀明園,在園內肆意燒、殺、搶、掠,出園時每個人的腰包都鼓鼓的,甚至還放火將這具有無限價值的圓明園付之一炬。

學完這篇課文,我對圓明園的毀滅感到無限惋惜,而當時無能的清政府,竟屈服在了這些萬惡的洋人的淫威之下,下了不抵抗命令,把洋人做靠山,想依靠洋炮來掃除國內的革命勢力。我痛斥這黑暗的清政府。

可是最可惡的是萬惡的洋人,他們不但隨意侵略中國,還我國的名勝古跡燒毀或破壞,他們還讓我們簽下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我國的國格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而清政府和洋人們不明白,在這蒙受侮辱的背後,又有多少萬雙淚汪汪的眼睛在看著他們;有多少雙憤怒的眼睛怒視著他們;有多少萬人正准備揭竿而起,他們卻絲毫不顧人民的死活。

圓明園的毀滅是我國屈辱歷史的一段見證上,它的殘垣斷壁,彷彿在對人們訴說他輝煌的過去,又好像在向人們訴說洋人的殘暴行徑。它的毀滅在我國文化史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英法聯軍為什麼來侵略我們呢?原因就是我們太落後了,要是當時我們強大,他們能敢嗎?所以落後就得挨打。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為祖國效勞,不讓祖國再受蹂躪,讓祖國永遠列強國之首!

因此,我們要銘記一句話:莫忘國恥,振興中華!

㈦ 關於中國歷史故事的英語作文

Retreating about Thirty Miles as Condition For Peace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770-476 B.C.), Duke Xian of the State of Jin Killed the crown prince Sheng because he had heard slanders about Sheng and believed them. He also sent his men to arrest Chong Er, Shen Sheng and believed them. He also sent his men to arrest Chonh Er, Shen Sheng's brother. Hearing the news, Chong Er escaped from the state of Jin, remaining a fugitive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After innumerable hardships, Chong Er arrived at the State of Chu at last. King Cheng of the State of Chu treated him with high respect as he would have treated the ruler of a state, believing that he would have a vright fuure.

One day, King Cheng of the State of Chu gave a banquet in honoudr of Chong Er. Suddenly, amid the harmonious atmosphere of drinking and talking, King Cheng of the State of Chu asked Chong Er. "How will you repay me when you return to the State of Jin and become its ruler one day?" After thinking for a moment, Chong Er said, "You have plenty of beauties and attendants as well as jewelry and silk cloth, and the state of Chu abounds in rare brides and animals. What treasure can the State of Jin boast having to present to your majesty?" King Cheng of the State of Chu said, "You are too modest. Nevertheless, you still have to show your gratitude to me in one way or another, I presume?" Smiling, Chong Er answered, "If I should be fortunate enouge to return to the State of Jin and become its ruler, the State of Jin would be friendly to the State of Chu. If, one day, there should be a war between the two states, I would definitely order my troops to retreat three SHE (one SHE is equivalent to thirty LI. The LI is a Chinese unit of length equivalent to 1/2 kilometre. And, therefore, three SHE is about thirty miles.) as a condition for peace. If, under that condition, you were still not reconciled, I would have to fight with you."

Four years later, as might be expected, Chong Er returned to the State of Jin and became its ruler. He was none other than Duke Wen of the State of Jin famous in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Ruled by him, the State of Jin became increasingly powerful.

In the year 533 B.C., the Chu troops and the Jin troops confronted each other in a battle. Faithful to his promise, Duke Wen of the State of Jin ordered his troops to retreat about thirty miles. After retreating, the Jin troops were stationed at Chengpu. Seeing that the Jin troops were retreating, the Chu troops thought that the enemy troops were afraid, and began chasing them.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Chu troops' arrogance and their talking the Jin troops lightly, the Jin troops concentrated their forces and inflicted a crushing defeat on the Chu troops, thus winning the victory of the battle of Chengpu.

This set phrase, "retreating about thirty miles as a condition for peace," is derived from the Chapter "The Twenty-second Year of Duke Xi" in ZuoZhuan, the famous commentary by Zuo Qiuming o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he idea of this set phrase is to give way to somebody in order to avoid a conflict.

㈧ 關於中國歷史名人的作文

與李白相識(江蘇徐州一考生)
在一個書聲琅琅的清晨,一襲白衣,風度翩翩的李白走近了我;在一個月滿西樓的夜晚,衣帶漸寬,憔悴瘦弱的我走近了李白。
初識李白,是那首響徹千古的思鄉之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情系千載,從此,我與李白有了解不開的情結。
在六朝金粉、隋代笙歌匯聚而成的大唐盛世,李白是一個神話。他胸懷大志,腳踏長安,在天子腳下寫下了屬於他的傳奇。「酒人愁腸,三分嘯成劍氣,七分化作月光,綉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好一個桀驁不訓的李白!「力士脫靴,貴妃研墨」,你無奈地書寫著「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大唐宮廷艷曲。終於有一天,火山噴涌而起:「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你又甩袖而去,散發弄舟,留下了一個亘古流傳的神話。
李白一直是我心中的偶像,它的不屈權貴、敢於直諫的精神深深影響著我: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何止英雄千千萬!淺斟「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者有之,高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者有之,疾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者有之……華夏民族,有著數不清的英雄豪傑!也許有人會說,李白不會舞槍弄刀,不能血染疆場,憑什麼能讓你景仰崇拜呢?歷史不會忘記:在大唐那個太平時代里,在盛世那個逢迎年月中,像李白一樣天子面前一臉正氣權貴面前一腔蔑視的人能有幾個?「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像李白一樣在朋友落難之時傾全力相助的人能有幾個?「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像李白一樣在遭遇困難和挫折時仍豪氣不減的人又能有幾個?歷史告訴我們:很少,少得屈指可數。
在虛度光陰的時候,我會想起李白,想起他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在碰到困難的時候,我會想起李白,想起他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意志消沉的時候,我會想起李白,想起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李白的詩句永遠吸引著我,李白的思想永遠激勵著我。在每一個花開花落,每一個陰晴圓缺,我都會想起李白,走進李白的世界。李白是「詩仙」,也是曠世名人。
[點評]
本文寫李白,圍繞三個方面:一是李白所留下的「亘古不變的傳奇」;二是通過與「上下五千年」「千千萬萬個英雄」對比,強化了李白蔑視權貴、注重友情、富有豪氣的品格;三是李白對我的「影響」和「吸引」。這三個方面,前兩個方面從正向入筆,著眼於李白;第三個方面從側面入筆,著眼於「自己」:從正反兩個不同角度凸顯了李白永恆的魅力和魅力的永恆。
本文作者——為伱變乖——抄襲無恥!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