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成小故事300字
❶ 編寫一個歷史人物的小故事,300字左右
說詳細點啊,是改編還是創造啊?
轉載一個關於文天祥的
不平凡的橋——文天祥的傳說故事
●劉文光
南宋末年,元兵南逼。宋皇從杭州敗移福州。景炎帝二年(即公元一二七七年)的春天。文天祥為了抗擊元兵,率師從閩西進軍漳州,所聞福州失守,宋帝敗逃海上,他只好西撤,翻越閩南與閩西交界的坂寮嶺,退到險要的倒嶺趕築營壘,沉著應急。元兵來勢兇猛,緊迫在後,文天祥的兵馬渡過下畲溪的木橋,仰望天空,說了聲「天助我!」立即,風起雲涌,電閃雷鳴,咆哮的山洪把元兵阻隔在崎嶇的對岸。
那拆掉的雖是木橋,卻系交通要道。文天祥考慮到戰後百姓過往的需要,特地為當地留下不少金銀,以備復建之用。當他帶兵馬要經過倒嶺下的梅子坑村,老百姓聞訊接應,紛紛主動把家裡的門板桌面都搬來鋪架臨時便橋。文天祥萬分感激,當場為此橋取名為「大義橋」,後人也有傳說為「待御橋」。
明朝萬曆十年(即公元一五八二年)間,在大畲溪建起了堅固的石拱橋,並在橋頭建立了壯觀的碑亭,以紀念信國公文天祥舉義駐師。樹立的三塊石碑,均有秀麗的碑文。
傳說後來當地著名的文人林希嚴(林泰)為了悼念「耿光垂北斗」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曾感慨滿懷地寫了《題國公橋》一詩:
當年丞相過橋東,
戰馬嘯嘯滿路風。
萬古人間留壯烈。
百年溪水泣英雄。
傷心荒澗碑猶在,
放目寒山事已空。
弔古不堪回首望,
冷煙萎草夕陽紅。
這首凄涼,悲壯的詩篇,表達了後人對文天祥的無限懷念和敬仰之情。
請留言
❷ 小怎樣編寫童話故事作文300字
有一天,一個教室的學生都出去上體育課了。於是教室里的橡皮都回出來開會了。
有一個粉答紅色的橡皮說:「你看我多漂亮呀!在工廠的時候,工廠的叔叔阿姨都對我特好,他們都給我塗上漂亮的顏料,現在小主人也對我特別好,每天用完我都給我洗一洗澡,看我多干凈!」又有一個藍色的橡皮說:「看我酷嗎在工廠的時候工廠的叔叔阿姨也對我特好,他們給我塗上藍色的顏料,現在小主人也是對我很好,用完後也給我洗澡。」「你們真好我就不一樣了,我以前也是很漂亮的,可是小主人把我買走後我就過上了痛苦的日子。每天用完後都用鉛筆朝我身上戳眼,唉我好痛呀!」一個粉色橡皮說。又有一個藍色的橡皮說:「我也是,我以前也很酷的,但我為小主人服務後小主人每天用完我也是往我身上戳眼,我也很痛。」
「太可惡了!我要離家出走,一起吧!"大家一致同意。他們一起請鉛筆在紙上寫:小主人我們走了,因我們實在受不了你往我身上戳眼!」小主人們回來後看見了紙條喊道:橡皮呀回來吧,我捨不得你。橡皮們聽見了又回到了小主人的身邊。
橡皮們又得到了小主人的寵愛,橡皮們又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❸ 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300字
1942年月25日(農歷九月十六)早晨,13歲的王二小正在當地老鄉稱狼牙溝門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見一隊鬼子進山來掃盪,鬼子兵有好幾十人,正從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來。那邊的山溝里隱蔽著八路軍的後方機關,還有不少鄉親們。
萬一鬼子摸進那條山溝,不僅八路軍的後方機關受損失,鄉親們也將在劫難逃。可是這時候跑回去報告已經來不及了,這時二小忽然想起來,為了粉碎鬼子這次進攻,淶源抗日政府已將20多名傷員和糧食轉移了,為了保護後方機關和群眾,騎兵連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嶺子上。
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護轉移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氣急敗壞之下,將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
王二小,中國少年抗日英雄,本名閻富華,生於1929年1月22日,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人。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3)小學生成小故事300字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60年後仍然被人們傳頌,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投資拍攝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兒童中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當年晉察冀軍區一分區獨立師老一團的騎兵連就駐扎在這一帶。王二小喜歡馬,常到騎兵連去玩,和八路軍戰士混得很熟。
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很內向,不愛說話,一年四季總是穿一件很破的小褂,騎兵連的吳連長非常喜歡這個孩子,常常給他講打仗的故事,到了開飯的時間就留份飯給他吃。第二年王二小加入了兒童團,一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抗日戰爭時期,放牛娃二小,父母慘死在日寇的鐵蹄下,國難家仇,使二小心中充滿了對敵人的仇恨,並不斷萌發起為死去親人們復仇的決心。他故意在敵人掃盪的路上放牛,把敵人引進八路軍的埋伏圈,終於消滅了敵人,為鄉親們報了仇,而他自己壯烈犧性在敵人的屠刀下。
❹ 所見編一個小故事(300字)
所 見
知識目標
1、學會「所、振、欲,蟬、忽、閉」這6個字。能讀准字音.認清字形理解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查字典和聯系詩句理解「欲、捕、鳴」的意思。
3、能用自己的思維,理解詩句的意思。
4、能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通過看圖,培訓觀察、想像能力,在講解古詩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詩中描寫的情景。
德育目標
通過學習古詩,品味古詩,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 理解詩句的意思,井能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2 、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對詩的意境理解。
教學方法
通過有感隋地朗讀體會古詩韻味及語言美,想像詩中描寫的情境。
教學准備
生字卡片、幻燈片
第一課時
一、觀察課文配圖
1、請看圖上都畫著什麼?(兒童、牛,大樹、蟬)
2、仔細觀察圖畫,看看這個兒重是什麼時候的人?是干什麼的?
二、揭示課題
解題:牧童騎牛唱歌,忽然聽到蟬叫,停住歌聲,跳下牛,准備捕蟬。這景象被詩人袁枚看見了,覺得非常有趣,就把它寫下來成為一首詩,叫「所見」。意思是說,詩中的內容是自己親眼看到的。
三、讀詩歌
1、復習有關音節。(出示卡片、指名讀)
2.掌握生字讀音,並在詩中用筆畫出來。
3.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指名讀。(讓識字差的學生多讀)
4.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讓學生讀。
5.檢查讀的情況:採取指名讀,全班通讀等形式。
6.教師范讀。(指導學生領會詩句中的停頓)
四、初步了解詩文
1.看插圖,讀課文,想一想詩句的意思。
2.指名學生朗讀全詩。學生邊聽邊思考:起初牧童騎在牛背上做什麼?後來呢?
3.讀詩文,幫助學生了解詞意。
「欲」:在詩中的意思是「想要」。
「鵲」:「樹陰」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樹林。(看插圖)
「鳴」:「叫」的意思。
「捕」:「捉」的意思。
4.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熟讀課文
二、了解詩句的意思 (打出幻燈片、邊看圖邊了解)
1.讀第一、二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1) 說說第一句的意思。(放牛的孩子,騎在牛背上。他響亮的歌聲在茂密的樹林中振盪。)
(2) 指導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讀全句,邊讀邊想像牧童騎牛唱歌的情景。
(3) 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當時的情景。
2.讀第三、四句。(看圖或幻燈,思考)
(1) 齊讀第三、四句。牧童在干什麼?(觀察他的表情)
(2) 牧童怎麼知道樹上有知了? (學生找到「鳴」字)
(3) 讀到這里,你覺得牧童怎樣?(活潑、頑皮、機敏、愉快、可愛)
(4) 牧童捉到蟬了嗎?編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三、朗讀全詩
1.自由讀,邊讀邊體會詩的意思。
2.大聲朗讀,想像濤人當時所見到的情景。
四、背誦全詩
五、分析指導字形及寫字
1.讀課後田字格中的生字,邊讀邊組詞。
2.讀下面的字,想想怎樣記住這些字,可聯系學過的字記憶。
所 牧 振 欲 鳴 閉
3.指導寫字。
(1) 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什麼位置起筆、落筆,照樣子在田字格中每字寫兩遍。(教師行間巡視)
(2)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指導。例如:「所」字的兩部分要寫平;「振」右半部要寬,上下要勻稱;「鳴」口字旁要靠上一點;「蟬」的「蟲」不要寫得太向下要寫在「單」的一橫上面。
4.聽寫生字新詞。
所 見<
❺ 小學3年級小小發明故事。(300字)
一個星期天,我寫完了老師布置的作業,閑著沒事,就在家裡拿起一本書看。突然,我看見壺的蓋子不停地跳動,我把水倒進暖瓶里,腦子里突然有種想法在閃動,如果水開了看不見,水壺不就燒化了嗎?我們家就曾燒化了一個水壺,因為當時全家人都不在家。我得想個辦法,防止把水壺燒化,我靈機一動,如果把一個鈴鐺系在壺蓋上,再把一根小繩系在一個釘子上,然後,把釘子釘在牆上,水一開,鈴鐺不就響起來了嗎?
小學生作文--三年級作文我的發明3篇小學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節日作文及各類中小學生作文
我先做做看看能不能成功,說做就做,我把我想的按照順序做起來,先把鈴鐺系在壺蓋上,再把釘子釘在牆上,然後把一根有細又長的小繩子掛在上面,我把水裝進壺里,過了幾分鍾,鈴鐺果然響起來了,而且鐵絲也沒有斷,我高興地又蹦又跳,並把我的小發明告訴了爸爸,爸爸笑眯眯的說:「不錯,不錯,真是個心靈手巧的好孩子。」聽到了爸爸的誇獎,我心裡像喝了蜜一樣甜。從此,我家的水壺再也沒被燒化過。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取得優異的成績是不容易的,要付出艱辛的勞動。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半途而廢,只要有耐心,就一定會把事情做成功。
定在車板上,這樣,自行車後視鏡就做好了,只要一看鏡片就可以知道後面的情況,再也不用回頭看了。
❻ 家風故事 小學 300字
家風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家風是艱苦樸素。艱苦樸素,指吃苦耐勞、勤儉朴實,從來不鋪張浪費。爸爸說:「浪費是最不應該做的事。」只要我買了一些可以不買的東西,他就會嚴厲地批評我。一次,正好過聖誕節。我嚷嚷著要奶奶買禮物,奶奶答應了。到了文具店,看著琳琅滿目的貨架,我恨不得把它們全買回去。東瞧瞧,西望望,我的目光落在了一隻藍筆身上,正當准備結賬時,我突然發現貨架頂端有一隻很漂亮的自動鉛筆,我心想:現在用的這支筆正好太舊了,今天正好換只新的吧。但掃過條形碼後,屏幕顯示為70元,「呀,這么貴!」我的心裡無比糾結:到底買還是不買呢?最終,我把這只筆買了下來。回到家,這件事被爸爸知道後,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筆能用就行了,為什麼還要買更好的筆和別人攀比呢?下次一定要改正這種習慣。」爸爸說的話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良好的家風讓我養成了許多好習慣,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家風陪我成長!
❼ 編寫童話故事300字三年級
編寫童話故事寫作思路:
為了避免啰嗦,為了突出主題,必須對選材進行裁剪,不能讓每件事都面面俱到,用過渡詞或者過渡句來使段落與段落的銜接更加自然。
範文如下:
從前有個村子,那裡的人都很富裕,只有一個人窮得連條牛都沒有,更說不上有錢買了,大家叫他「小農夫」。
就這樣,小農夫和妻子有了一頭自家的牛。他們打心眼裡為這盼望已久的事情感到高興。可是他們太窮了,沒東西喂給它吃,所以沒過多久就只得把牛殺了。他們將牛肉腌制起來,把牛皮扒了下來,打算賣掉之後再買頭小牛回來。
他路過一家磨坊,看到一隻折斷了翅膀的烏鴉。他同情地把它撿了起來,用牛皮裹好。這時天上突然下起了暴雨,他不得不到磨坊躲雨。
磨坊主的妻子獨自在家,她對小農夫說:「躺在那邊的草垛上吧。」又給了他一片麵包和一小塊乾酪。農夫吃完就把牛皮放在身邊,自己在草垛上躺下了。磨坊主的妻子以為他累了在那兒睡熟了。
這時,教區牧師來了,磨坊主的妻子熱情地接待他,說:「我丈夫不在家,我們可以好好吃一頓了。」小農夫聽到他們大談美食,又想到自己只吃了一塊麵包和一點乾酪,心裡很不痛快。只見婦人端出四種不同的美食來:烤肉、沙拉、蛋糕和酒。
他們正要坐下享用,聽到外面有人敲門。婦人說:「天哪!是我丈夫!」
她趕忙將烤肉藏到烤爐里,把酒塞到枕頭底下,把蛋糕藏到床下面,沙拉藏到床上,最後將牧師藏到門廊上的壁櫥里,然後才去給丈夫開門,說:「謝天謝地,你總算回來了!暴風雨那麼大,簡直像到了世界末日一樣。」
磨坊主看到躺在草垛上的小農夫,問:「這傢伙在這里干什麼?」
「哦,可憐的傢伙趕上暴雨了,來請求躲雨。我給了他一塊麵包和一點乾酪,然後把他領到這里來了。」
丈夫說:「行了,快點弄些吃的來吧。」
可婦人說:「除了麵包和乾酪,別的就什麼都沒了。」
「隨便什麼都行。」丈夫回答,「我現在能有麵包和乾酪就覺得挺不錯的了。」
他看著小農夫,問:「你也來和我一起吃點兒吧。」
農夫毫不客氣,趕緊起來吃。這時,磨坊主看到了地上的牛皮和烏鴉,問:「那是什麼?」
「裡面是個占卜的。」農夫回答。
「能預言點什麼?」磨坊主問。
「怎麼不能!」農夫說,「不過它每次只說四件事,第五件只有它自己知道。」
磨坊主好奇地說:「那就讓它說點什麼吧。」
於是農夫捅了捅烏鴉,使它「呀、呀」地叫了幾聲。
磨坊主問:「它說啥?」
農夫說:「它說,首先枕頭下面有一瓶酒。」
「天哪!」磨坊主喊著沖向枕頭,真的從它下面拿出一瓶酒來。
「讓它接著說。」磨坊主說。
農夫又捅了捅烏鴉,讓它叫出聲來,說:「這次它說烤爐里有烤肉。」
「唉呀!」磨坊主驚叫著跑向烤爐,果然找到了烤肉。
農夫再次讓烏鴉預言,說:「這次它說床上有沙拉。」
「太棒了!」說著磨坊主就走到床邊,在那裡找到了沙拉。
農夫最後一次捅了捅烏鴉,說:「第四件,床底下有蛋糕。」
「這倒不錯!」磨坊主說著就朝床下看,真的有一盤蛋糕在那裡。
兩人這時一起吃了起來,磨坊主的妻子則嚇了個半死。她把所有櫥櫃門都鎖了起#p#副標題#e#來,把鑰匙拿在手裡上床睡了。
可磨坊主還想知道第五件事,農夫說:「我還是先快點吃這四樣東西吧,第五件可不是什麼好東西。」
等吃飽了喝足了,磨坊主還是想知道到底是什麼,所以他們就開始講條件,最後談定三百金幣。
農夫捅了捅烏鴉的腦袋,疼得它「哇、哇」大叫起來。
磨坊主問:「它說什麼?」
農夫說:「它說魔鬼藏在你家門廊上的櫃子里了。」
「那一定得把它趕走才行。」磨坊主說著打開房門,婦人只好交出鑰匙。農夫替她打開了櫃子門,牧師撒腿就跑。
磨坊主說:「還真是的!我親眼看到那黑黑的惡棍了!」
就這樣,農夫第二天一早帶著三百金幣離開了磨坊。
小農夫漸漸講究起來,而且修起了新房子。村子裡的農夫說:「小農夫準是到了天上落金子的地方,那裡的人準是用鐵鍬鏟了金子扛回家的。」
於是他們把小農夫帶到鎮長那兒,逼他說出他的財富是從哪兒來的。他回答說:「我在城裡把牛皮賣了,得了三百個金幣。」
其他農夫一聽牛皮居然能賣那麼高的價,紛紛跑回家將牛殺了,扒了皮,希望拿到城裡去賣個好價錢。
鎮長說:「讓我的僕人先去。」
僕人來到城裡,收牛皮的商人只出兩個金幣買一張牛皮。等其他農夫也趕來時,商人連這個價也不肯出了,說:「我拿這么多牛皮干什麼?」
那些農夫覺得自己被愚弄了,氣急敗壞地想要報復。他們以小農夫在鎮長面前說謊的罪名控告他,並一致同意判無辜的小農夫死刑,要把他裝進滿是洞眼的酒桶沉到河裡去。於是小農夫被帶到牧師跟前作最後的懺悔。
這種時候,其他人是必須走開的。小農夫認出牧師就是那晚在磨坊主家的那個,就說:「我把你從櫃子里放了出來,你也該把我從桶里放出來才對。」
這時,有個牧羊人趕著一群羊走來。小農夫知道他一直渴望當鎮長,於是大喊:「不!我不當!即是全世界的人要我當我也不當!」
牧羊人聽了走過來問:「你在喊啥?你不當什麼?」
農夫說:「他們說只要我願意把自己裝在這桶里就讓我當鎮長。我可不願意!」
「如果當鎮長只需要這么做,我倒是很願意。」說著就放出小農夫,自己鑽了進去。小農夫替他蓋上桶蓋,趕著他的羊群走了。
牧師回到大夥那兒說祈禱做完了,他們就過來朝河裡推酒桶。桶開始滾動的時候,他們聽到有人在裡面說:「我很願意當鎮長。」
可他們以為是小農夫在說話,就說:「我們的確打算讓你當。不過你得先在下面四處瞧瞧。」說完就把桶推下河去了。
農夫們從村子一頭往家走,小農夫趕著羊群從另一頭默默進了村,樣子十分滿足。
他們大為驚訝地問:「你從哪兒來?是從水裡嗎?」
「是的,」小農夫說,「我一直往下沉啊沉啊,最後沉到河底,推開桶蓋一看,原來是一片美麗的大草原,無數只羔羊在那裡吃草。所以我就帶了一群回來了。」
農夫們又問:「那裡還有嗎?」
「有啊!」他回答,「多得我想要都要不完。」
農夫們決定也去趕一群羊回來。
可是鎮長說:「我先去。」
他們一起來到河邊,藍天里正好飄過朵朵白雲倒映在水中,農夫們喊道:「我們已經看到下面的羊群了!」
鎮長擠到前面說:「我先下去察看一下,如果真的很多我再叫你們。」說著就「撲嗵」一聲跳進水裡,那聲音像是在喊岸上的人們下去,於是一群人一齊跳了下去,這下子,全村人都死光了,小農夫成了唯一繼承人,一下成為了大富翁。
❽ 科學家的小故事300字
電燈的發明
燈是人類征服黑夜的一大發明。19世紀前,人們用油燈、蠟燭等來照明,這雖已沖破黑夜,但仍未能把人類從黑夜的限制中徹底解放出來。只有發電機的誕生,才使人類能用各色各樣的電燈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變為白晝,擴大了人類活動的范圍,贏得更多時間為社會創造財富。
真正發明電燈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國發明家愛迪生。他是鐵路工人的孩子,小學未讀完就輟學,在火車上賣報度日。愛迪生是個異常勤奮的人,喜歡做各種實驗,製作出許多巧妙機械。他對電器特別感興趣,自從法拉第發明電機後,愛迪生就決心製造電燈,為人類帶來光明。
愛迪生在認真總結了前人製造電燈的失敗經驗後,制定發詳細的試驗計劃,分別在兩方面進行試驗:一是分類試驗1600多種不同耐熱的材料;二是改進抽空設備,使燈泡有高真空度。他還對新型發電機和電路分路系統等進行了研究。
愛迪生將1600多種耐熱發光材料逐一地試驗下來,唯獨白金絲性能量好,但白金價格貴得驚人,必須找到更合適的材料來代替。1879年,幾經實驗,愛迪生最後決定用炭絲來作燈絲。他把一截棉絲撒滿炭粉,彎成馬蹄形,裝到坩鍋中加熱,做成燈絲,放到燈泡中,再用抽氣機抽去燈泡內空氣,電燈亮了,竟能連續使用45個小時。就這樣,世界上第一批炭絲的白熾燈問世了。1879年除夕,愛迪生電燈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燈火通明。
為了研製電燈,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時連續幾天試驗,發明炭絲作燈絲後,他又接連試驗了6000多種植物纖維,最後又選用竹絲,通過高溫密閉爐燒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絲,裝到燈泡里,再次提高了燈泡的真空度,電燈竟可連續點亮1200個小時。電燈的發明,曾使煤氣股票3天內猛跌百分之十二。
繼愛迪生之後,1909年,美國柯進而奇發明了用鎢絲代替炭絲,使電燈效率猛增。從此,電燈躍上新台階,日光燈、碘鎢燈等形形色色的燈如雨後春筍般登上照明舞台。
燈使黑暗化為光明,使大千世界變得更光彩奪目,絢麗多姿.
❾ 小學生四年級的編童話故事300字
從前,有這么個地方,住著一個老頭兒。因為老頭兒每天以砍竹為生,所以人們都叫他「砍竹老翁」。
有一天,老頭兒跟往常一樣,上山去砍竹。
這是一個秋天的早晨,天高氣爽,萬里無雲。老頭兒走進竹林,四下一看,發現了一棵根部放光的竹子。
「嗯?」
老頭兒有點納悶,於是,砍下了這根竹子。
這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竹子里有一個小女孩。
老頭兒大吃一驚。馬上把這個小孩輕輕地棒了起來。哎,多麼可愛的小女孩呀!
「大喜呀,大喜!」
老頭兒因為沒有子女,便想把這個小姑娘當作自己的孩子。
「快回家,給老太要看看!」
「哎呀呀,這小姑娘可真招人喜歡。老太大也高興得不得了。
冷冷清清的家,這下子可就熱鬧起來了。
老頭兒用嫩竹子編了個精巧的竹籃兒,把小女孩放了進去。
從此以後,老頭兒砍竹子的時候,經常在竹子里發現各種各樣的寶貝。
老頭兒家的日子,漸漸地好起來了。
小女孩天天見長。三個月的光景,就長得完全像個大人似的了。
自打有了這個小女孩,家裡不論是牆根還是屋角,都亮亮堂堂的了。於是,老頭兒便給她起名叫「月光公主」。
「這可是個既溫柔又美麗的月光公主!」
「這月光公主,聰明過人,長得出眾!」
大夥兒這樣稱贊著。
對月光公主的稱贊,由村子傳到了都城,最後皇帝聽到了。皇帝說:
「要是這女子果真如此溫柔美麗,我也想見見。先去給我看看到底怎麼樣。」
於是,派去了一個欽差。
可是,月光公主說:
「不,不,我不是那樣的好姑娘。」
她不見那個欽差。
月光公主從竹子里生下來後,平安地度過了三年。
這年春天,月光公主時常一個人對著月亮,滿臉悲傷。
老爺爺和老奶奶不安了,問道;
「怎麼了,干嗎那樣心事重重的呢?」
月光公主只回答:
「不,什麼事也沒有。」
秋天來了。
眼看要到中秋節了。月光公主每天晚上總是抽抽搭搭的。兩個老人一問原因,她才說:
「我本是月宮上的人。今年中秋晚上,月宮要來人接我。看來非分別不可了。我是為這個悲傷、哭泣。」
兩位老人聽了很吃驚。於是就向皇帝請求保護月光公主。
終於來到了八月十五。
皇宮里的衛士來了很多。他們手持著刀和弓箭,把老頭兒家層層包圍起來了。
天黑了,一輪明月從東山升起來了。
「要是閨女走了,可怎麼辦哪!」
老奶奶領著月光公主,藏到倉房裡去了。老爺爺站在倉房門口。
月亮浙漸升高。這一帶也隨著被照得如同白晝。
不一會兒,月亮周圍浮起了白雲,隨即,不知從什麼地方傳來了美妙的音樂聲。
一看,一大群人駕著車子,乘著那白雲,從天而降。
皇帝的衛士們,被月光照得眼睛發花,一點辦法也沒有了。
倉房的門,自動地開了。
月光公主由仙女領著,出來了。
「承二位老人多方照顧,此恩永不忘記。每到月光咬潔的晚上,請二老記起我來。」
然後,月光公主換上了月宮的衣著。
月光更加明亮了。
載著月頭公主的車子,冉冉地升上了天空。
月宮的音樂聲也漸漸地遠去了。
❿ 寫一篇神話小故事,300字要自己寫!
黃帝在位時,聽說華胥國是個仙國,對那個國家十分嚮往,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去看看。一天白天,黃帝吃過飯後犯困,就打算睡一覺。恍惚之中,一陣大風吹來,黃帝只覺得耳朵邊呼呼作響,身體輕飄飄的,像蝴蝶一樣隨風而起,飄到了天上去,像閃電一般快。不知飛了多久,黃帝看到了一塊大石碑,上面寫著「華胥」二字,雙腳著地時,黃帝看到一位鶴發童顏的老人走來,他問老人這是哪裡,對方答:「華胥國。」
黃帝大喜,作揖道:「我乃中原的黃帝。」
「哦……」老人家似曾相識地說,「聽說過大名,歡迎您到華胥國來。」
華胥國的仙民們聽說他是黃帝,熱情地款待了他。黃帝發現,華胥國沒有首領,仙民之間沒有尊卑和愛憎,人生下來沒有什麼快樂,死去沒什麼悲傷,相互不親近或疏遠,也沒有忠誠與叛逆,這里的一切都是平淡而順其自然的。
而且,讓黃帝奇怪的是,這里的仙民在水中不會溺死,在火中不會被燒死,用石頭或斧頭砍砸沒有傷痛,用手抓沒有刺痛瘙癢的感覺。他們能在空中行走,山谷擋不住他們的腳步,雲霧遮擋不了他們的視線,雷聲也影響不到他們的聽覺,簡直是太神奇了。
黃帝在仙國快樂地暢游著,突然間掉進一個坑裡,黃帝睜開眼睛,才發現原來是自己剛才睡著了,做了一個夢,但夢中的情景仍清楚地記得。黃帝感慨萬千,大徹大悟:「真正的道是不可以憑願望強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