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江西好故事作文家鄉變化
❶ 家鄉的變化作文300字(要求寫上饒)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江西上饒。
上饒是個好地方,那裡礦產豐富,金、銀、銅的儲存量居亞洲第一。上饒還是個革命根據地,在上饒曾經發生過無數的紅色故事,在遠近聞名的上饒集中營,可以尋找到革命先烈們的足跡,有多少遊客慕名而來!
上饒還有一道獨特的風景,那就是三清山,它被稱為「西太平洋邊最美的花崗岩」,它由十大風景區組成,山上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態,其中,三清宮、玉京峰、西海岸和南清園景區最為著名。現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被國家列為5A級旅遊景點。
生活在上饒,環境優美,空氣格外新鮮,人們的生活多姿多彩,一到早晨或是傍晚,許多老年人,青年人就會紛紛走出家門,來到廣場,跳各種各樣的健
身操,吸引人們的眼球。晚上,人們到森林公園,登上雲碧樓,俯瞰上饒市,閃爍的燈光倒映在信江河上,格外美麗!遠處,三江公園的「三清映月」上漂浮著蒙蒙
的薄霧,讓人流連忘返。
上饒不僅風景優美,而且上饒人們的心靈更美。一次,在我放學回家的路上,經過廣場,在廣場的兩側張貼滿了上饒人民做好人好事、舍己為人的事跡,讓我感受到上饒人民的美好心靈。
這就是我美麗富饒的家鄉,我愛我的家鄉,我愛這里的山,這里的水,但我更愛這里人們的美好心靈。我相信,我的家鄉將會建設得更加美好,我為您感到驕傲!
❷ 寫家鄉環境變化的作文(江西)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211423
也許對你有幫助
❸ 我愛我家鄉一一江西作文
江西,是一片樸素而富饒的紅土地,是中化社稷壇黃、青、白、紅、黑「五色土」中一個庄嚴的成員,是完美偉大祖國一方神聖的家園! 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屹立著一座名山:幽眇深邃的寺觀,古老肅穆的書院,生氣灌注的清泉,連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名句,一起被載入世界文化遺產…… 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誕生過一位詩人,他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和開先河的山水田園詩,為我們民族的精神長河注入了不朽的生命…… 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成長過一位智者,他的理學大廈是古國文化史上繼孔孟之後最為輝煌的建築…… 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站起過一位英雄,他「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浩歌,已成為我們民族精神的不朽雕像…… 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還有一條現代紅色風景線——黃洋界的雲霧,八角樓的燈光,南昌城頭的軍旗,紅都瑞金的紅井……至今還在解讀著歷史的真諦:星星之火,怎樣才能燎原?燎原大火,又怎樣才能永不熄滅,擁有蒼生? 呵,江西的紅土地,我向你致敬!
❹ 寫一篇半命題作文:精彩!這 寫家鄉風俗,江西的
江西過年的習俗
「吃過臘八飯,就把年來辦。」過年不是大年三十那一天,而是一個時期。為了「年」,人們要做很多的准備工作,共同渲染那種期冀已久的年味:「二十三祭灶關,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殺肥雞,二十八打磁粑,二十九炸和鹵。」一切都是按著傳統的程序進行,所以這些日子鄉鄰們是家家飄香,戶戶歡騰,看見你從家門口過,大都會熱情地叫你進去嘗嘗新炸的丸子,孩子們則會拿著竹簽串著肉丸魚丸紅薯丸子等等互相嘗鮮,同時還會掰著手指頭算,還有幾天就過年了。
大年三十終於來了。家裡的大大小小都早早起了床,連雞、狗都比往常歡快,他們同主人們一起准備著過年。
❺ 描寫家鄉的特產江西三百字左右作文
我的家鄉在秦嶺山腳,渭河之邊,這兒盛產桃子。每到春天,滿山遍野的開滿粉色的桃花把家鄉打扮得如世外桃園一般。走在田間路邊,濃濃的花粉迷漫在空氣中,深吸一口甜甜的,感覺很舒暢!當桃花紛紛謝落時,小小的桃子和葉子也長出來了。桃子先是像玉米粒那麼小,綠綠的,滿園都是,像一串串綠色的珍珠……幾天後,你一看,它已經長得有雞蛋那麼大了。慢慢地,它的尖染上了紅色,順著紅尖,整個桃子的小臉也羞紅了,也長大了。遠遠看去,像枝頭掛滿紅紅的燈籠。四月時,早熟的桃子下來了,撥開毛茸茸的皮,咬上一口白里透紅的瓤,軟軟的,酸酸的、甜甜的,特好吃,不由你吃一個,還想再來第二個。七月份,水蜜桃下來了,水蜜桃個大,味甜,果質軟,可以說是桃子中的上品,大人小孩子都適合吃,真是美味無比。十月時下來的桃子脆脆的,甜中帶酸,味也不錯。雖說家鄉也盛產梨、蘋果、板栗等,但我最喜歡桃子,因為它味好,營養高,果期長。男女老少愛吃。我喜歡家鄉,更喜歡家鄉的特產——桃子。
❻ 祖國家鄉的變化高中作文(江西南昌)
我和我的祖國徵文
祖國,您是一個偉大的福國,我為您感到驕傲。
您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很早以前,您就發明了火葯、指南針、造紙、印刷術,為人類作出重大貢獻,世人稱為「四大發明」,其他重要的發明創造更是不勝枚舉。今天,嫦娥趕月,神七飛天,又令世界刮目相看。
你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三大國。在這遼闊的土地上,有長江長城,有黃山黃河,有美麗如畫的桂林山水,有一望無際的大漠草原,有四季盛夏的西雙版納,有白雪皚皚的長白山地,有洶涌澎湃的東海之濱,有高聳入雲的喜馬拉雅山….我們無論去哪裡,都像在花園中穿行。
您是一個禮儀之邦。幾千年前的孔子曾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漢唐時期,您就與許多國家建立了友好關系,明朝時,鄭和曾七次下西洋,把友誼帶到世界上許多地方,今天,您與世界上160個國家建立邦交,是個真正的禮儀大國。
您是一個有著堅強毅力的東方巨人。歷史上您多災多難,特別是在近代,您曾遭受多國豪強的瘋狂侵略。但是,您一直堅貞不屈,每一次磨難後,就變得更加堅強。現在,您正走向繁榮富強。
祖國,我永遠為您自豪,永遠為您驕傲!
或
「我和我的祖國」徵文:土地,我深愛著的土地
我是江西省南昌縣蔣巷鎮洲頭村的農民,在農村這塊沃土上耕耘了十餘載,先後獲得過「全國種糧大戶」、「全國十大種糧標兵」、「全國勞動模範」、「江西省突出貢獻人才」等光榮稱號。有人說,是土地讓我獲得了成功,而我要說,是黨的好政策這塊「土壤」,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1966年,我出生於南昌縣蔣巷鎮洲頭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在我的記憶里,當時的洲頭村,農田基礎設施相當差,沒有一根電線桿,沒有一條平坦路,更沒有一條像樣的排灌渠道。由於村裡上千畝農田都處於鄱陽湖區的低窪地,而且距離村莊六七公里,秋收時節,一旦遇到暴雨來臨,往往搶收不及,鄉親們只能眼睜睜看著稻田被洪水淹沒,心痛地抱怨這「十年九澇、三年兩不收」的低窪地!
看到父輩們的辛苦,我曾暗下決心,這輩子決不能當農民。1986年,高中畢業後,我隻身前往大上海闖盪。在上海奮鬥了十餘年,我擁有了一家屬於自己的麻袋生產企業,生意做得越來越紅火。然而,突然有一天,我產生了「回家做農民」的想法。
那是1997年的一天,我偶然來到上海市嘉定區的現代化農業示範園參觀,眼前「路成框、田成方、渠成網、樹成行」的現代農業景觀,一下子觸動了我內心深處的某個角落。當時,我的腦海里只有一個念頭,「把現代化農業模式帶回家,回家當農民」。說干就干,幾天之後,我關掉了麻袋生產企業,帶著現代化農業的夢想回到了家鄉。
我深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含義。回到老家後,我刻苦學習農業科技知識,並將學到的知識無償傳授給身邊的鄉親們。當年,我就被推選為村委會副主任,我知道,鄉親們是希望我帶領他們依靠種糧致富。然而1998年,江西遭遇了特大洪澇災害。蔣巷鎮位於鄱陽湖區,超過5萬畝農田受災。一場百年不遇的洪水,擊垮了鄉親們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種糧致富的信心,一時間,不少鄉親告別土地,加入打工大潮,村裡的上千畝農田由此荒廢。
農田被淹的慘狀讓我心痛,可鄉親們對種糧失去了信心更讓我心痛。我意識到,如果村裡的基礎設施好,又有機械化操作,搶收效率高,這些損失完全能減少,甚至可以避免。面對撂荒的農田,我不顧家人的反對,以每畝126元的價格,簽下了為期20年的承包1018畝低窪地的合同。當時,鄉親們對我的做法大為不解,甚至有不少人在背後嘲笑我,「一個不會種地的年輕人,一片沒啥收成的低窪地,能搞出什麼名堂?」但此時,縣政府和鎮政府卻大力支持我,不斷地從資金、政策、技術上給我扶持,使我更加堅定了信心。
大規模種糧初始的艱辛是可想而知的。1999年夏天,正是搶收稻穀的季節,我卻從縣氣象局得來消息,不久後將有持續暴雨和洪澇災害天氣。眼看一年的辛苦耕耘可能付諸東流,我急得像熱鍋里的螞蟻。就在這十萬火急的時刻,蔣巷鎮政府及時把我的困難報告了縣政府,縣政府火速作出決定,調運縣農技局的5台收割機前來支援,並委派多名駕駛員進行實地操作。通過大家夜以繼日地努力奮戰,稻穀終於被全部收回。說句心裡話,政府給我的幫助有如一場「及時雨」,給我的事業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國家大力推進糧食體制改革,政府加大對農業產業的扶持力度,我對農業產業的信心也不斷增長,我的農庄也隨之茁壯成長。到2003年,我承包的土地面積已增至1.7萬畝,先後建設了田間配套工程5600多座,開挖溝渠132公里,架設農電線54.5公里,購置農機40餘台套。每年僅優質稻穀就可收獲7000餘噸,純收入達380萬元。尤其是2005年,在黨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方針指引下,我的現代化農業夢想實現了。如今,我的農庄已打造成了集高效種養示範中心、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農產品加工中心、生態旅遊休閑中心為一體的四大產業中心。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如今,在我的現代化農業示範區內,隨處可見雞鴨成群結隊、魚池成排成行、清水螃蟹橫著行、鱸魚鱖魚躍龍門的景象。我承包的土地也已達到2萬多畝,年創總產值1.5億元,創利稅2300餘萬元。
土地,我深愛著的土地,讓我收獲了一份成功的事業,但我從未曾忘記是祖國養育了我。作為一名農村基層帶頭人,我始終把「創業致富,扶貧幫困」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每當農庄引進了良種、良法,我都會及時向周邊的大小農戶進行宣傳和推廣,從而帶動了數萬戶農民創業致富。如今,在我們南昌縣,承包50畝以上土地的有1380戶,100畝以上的有388戶,500畝以上的有16戶……
❼ 關於江西風俗的作文。
江西過年的習俗
「吃過臘八飯,就把年來辦。」過年不是大年三十那一天,而是一個時期。為了「年」,人們要做很多的准備工作,共同渲染那種期冀已久的年味:「二十三祭灶關,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殺肥雞,二十八打磁粑,二十九炸和鹵。」一切都是按著傳統的程序進行,所以這些日子鄉鄰們是家家飄香,戶戶歡騰,看見你從家門口過,大都會熱情地叫你進去嘗嘗新炸的丸子,孩子們則會拿著竹簽串著肉丸魚丸紅薯丸子等等互相嘗鮮,同時還會掰著手指頭算,還有幾天就過年了。
大年三十終於來了。家裡的大大小小都早早起了床,連雞、狗都比往常歡快,他們同主人們一起准備著過年。
按風俗,女人們都走進廚房准備年飯,熬漿子貼對聯是男人們乾的事。貼對聯要先貼正屋,對聯的內容雖然年年都在變,但年年總是那些字,先把橫批貼個「福星高照」,還要注意上聯和下聯,右為上左為下聯,不然別人會笑話。再接著貼各房門,然後還要貼些豎條的「小簽」:「出方大利、開門見喜」那是貼正屋門上的,「百無禁忌、萬事如意」要貼正屋正牆上,「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那是貼谷倉和牛豬雞圈的,「小心火燭」貼廚房。大門或院門最後貼,過路人一看,大門都貼了新聯,就知道這家要准備吃年飯了。
家鄉的年飯一般是中午吃的,講的是辭舊歲,看誰先吃年飯,過早年,預示著「一年之計在於春,勤勞換來好收成」。在十一點左右,村裡的鞭炮聲就陸續響起,此起彼伏,要持續2個多小時,農村吃年飯放炮仗也有講究,寓意是趕起災難去除邪惡(事實上鞭炮產生的硝煙在農村陰濕的天氣中能起到殺菌作用),所以一掛鞭炮中間不能熄火短響,炮聲越急越密越響,來年就越興旺。放了辭歲的鞭炮,還要奏上歡快的音樂,一家老小就開始吃團圓的年飯了。
但吃年飯的風俗也不盡相同,鄰居有一家是從湖北搬來的,我們都叫他「尖蠻子」,大抵意思是不厚道,太懶,年飯和年夜飯一塊吃。他們每年都是晚上過年,噼哩啪啦一通炮響,老遠人都笑說:「蠻子家過『晚年』了」。
吃完年飯,依然有分工。女人們仍然是要進廚房,和面、剁餃子餡、包餃子。男人們則要帶上斧頭、鋸子、鋤頭上山收「財」,他們要砍一棵大樹,並連根挖起,當做守歲的「材火」,用這棵樹點燃的火塘要一直燒到初一早上,那便是「火大財大」。辭歲後迎新前的這段時間便是小孩子們的開下,他們紛紛拿出早已准備充裕的鞭炮,把整個村子炸的熱熱鬧鬧。
晚上吃年夜飯講的是守歲迎新年,這個程序從晚上的第一鍋餃子出鍋開始,全家老少仍然是團座一起邊吃團圓水餃,吃完水餃還要包餃子,那是准備著初一吃的,大家或看看電視,或打打小牌(麻將),耐心地等著12點鍾聲敲響。
離12點還有10多分鍾的時候,村鄰們就開始放些短鞭或者單響炮仗,預熱氣氛。男人們將各自准備接年的長鞭盤在竹桿上,等候點火信號,中央電視台每到這個時候會搞倒計時,大家就一起站起來大聲和著:「5、4、3、2,點火!」這時整個村除了鞭炮聲再聽不到別的聲音,大家比誰家的炮聲長、炮聲響。放完接年的長鞭,煙花和炮仗就開始登場了。這家放個「九珠團圓」,那家放個「大地春雷」,這家象流星一樣的彩珠煙花斜斜的飛到別人家小院,那家也不甘示弱,立即回敬幾個帶響的沖天炮,鬥起狠了,對射花炮要對上一個多小時,炮放完了的小孩子就爬上院子的牆頭,隔院觀火。
鬧到快夜一點鍾,炮聲才會漸漸淡去。按當地的風俗,這大年三十的夜可不能黑,家家都得徹夜亮燈,並且所用房屋包括卧室都得亮著,要為過年仍在外面奔波的人照亮回家的路,同樣也預示著來年前途光明,所以無論家裡多麼窮,這一晚上的電費可不能省。
一年又一年。年就這樣在傳統的緊密急促程序中、在燈火通明的夜裡、在人們興奮和疲憊的鼾夢中漸行漸遠。
❽ 《講述家鄉的變化》作文大全
家鄉的變化
我們的家鄉在短短的幾年裡,從窄小的石子小路變成了寬敞的水泥大道,從沒有電視變成了有電腦,從舊泥屋到高樓等。這一年一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是日新月異。
我常常聽奶奶說起以前,人們十分困難,連一日三餐都吃不飽,還要起早貪黑地幹活,逢年過節能吃上頓面飯就不錯了,更不要說雞魚肉蛋、生猛海鮮了。
從前沒有電,家家戶戶都用煤油燈照明,住在低矮的茅草屋裡,晚上做作業、讀書都看不清楚。就拿我們鄰居來說吧,以前住茅屋,每天吃二三碗稀飯,即使這樣,家裡還揭不開鍋,改革開放以後,他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慢慢地建設自己的家園。他天天省吃儉用,錢積攢下來。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勞動,用自己的血汗錢蓋起了一幢三層小樓,外面貼上了別致新穎的瓷磚,裡面裝璜得的非常漂亮;還擺著新穎時尚的傢具。現在家裡變得煥然一新,這一切都是改革開放和好的辛勤勞動創造的結果。
從前的路又小又窄,還有坑,一點兒也不平坦,運輸只能靠拖拉機、手推車以及農民肩挑背扛。每逢集市道路還經常堵塞,非常不方便。我記得,小時候的一天,我跟著奶奶回老家,路上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一不小心被石頭拌了一腳,跌到在地,弄了一身泥巴,看著自己漂亮的衣服弄成了這個樣子,我哭著撲進奶奶的懷里。
近幾年來,靠好政策和人們的勤勞,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寬敞明亮的房子里,電視機、電冰箱等高檔家電一應俱全。人們在工作之餘,渴了,可以打開冰箱從裡面拿出飲料;累了,靠在沙發上收看電視。雞鴨魚肉更是家常便飯。家鄉人民的生活真是富裕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相信,我們家鄉在不久後的將來會變的更加美麗,更加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