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故事一百個讀後感200字
① 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
丟棄錯誤
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即使是最偉大的人也會有犯錯誤的時候,重要的是及時地改正錯誤,丟棄錯誤。只有丟棄錯誤,才能走上一天通往成功大門的路。
據說愛因斯坦來到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的第一天,管理人員問他需要什麼用具,他回答說:「我看,一張桌子或檯子,一把椅子和一些紙張、鋼筆就行了。啊,對了,還要一個大廢紙簍。」管理人員奇怪地問:「為什麼要大的?」愛因斯坦答道:「好讓我把所有的錯誤都扔進去。」這個世界從來都是這樣,每個平凡或偉大的人都會犯錯誤,只有像愛因斯坦那樣的人,不斷的丟棄錯誤,才能看到一條向上的路。
正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不也是一樣嘛!
當我們選擇用學習時間來看電視,玩電腦時,我們便犯下了一個錯誤。但是只要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我們就還是好學生;當我們以生病為借口不出去上間操時,我們便又犯下了一個錯誤。但是只要我們不再逃避做間操,我們就還會受到老師的好評;當我們在小測驗中遇到了難題便選擇抄襲時,我們又犯下了一個錯誤。但是只要停止這個手段,用心去思考這道題,我們便還是清白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如果我們可以做到這樣,每天反省自己,及時地發現並丟棄錯誤,總有一天我們會看到一條向上的路。
尤其是身心尚未成熟,世界觀還沒有定位的我們,更需要及時地發現並改正錯誤,丟棄錯誤,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完善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優秀!
② 科學家100個故事炸不死的人
讀後感
這個暑假,與我讀了《科學家故事100個》,書中科學家們的故事深深地吸引專住了我,讓我讀得津津屬有味。
這本書是著名作家——葉永烈寫的,裡面寫了很多科學家的故事,比如說:妙手神醫—華佗、真金不怕火的—賽爾維特、臨死的挑戰—哥白尼等。但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炸不死的人—諾貝爾!有一次,諾貝爾拿了一把吸飽硝化甘油的泥土進行試驗,結果發現,這種泥土引爆後,能夠猛烈地爆炸。這一次的爆炸空前猛烈,濃烈的煙霧直沖半空,人們都失聲的喊著:「諾貝爾完了!「誰知這時候,從濃霧里沖出來一個鮮血滿臉的人,一邊跳躍著,一邊高喊著:「我成功了!」後來諾貝爾被人譽為「炸葯工業之父」。 我們要學習諾貝爾對事業不怕犧牲的精神!我以後再學習當中,也要認認真真的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③ 讀了一個科學家的故事的讀後感.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是一位偉大的女科學家,她曾獲得過數次諾貝爾獎,得到很多國家高級學術機構頒發的獎章。她刻苦鑽研,永不滿足,經過無數次試驗,發現了放射元素鐳。鐳,是她一生中轟動世界的發現。
雖然我不懂元素是什麼,什麼叫放射性,但通過閱讀這本書,卻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為了從9000千克瀝青、鈾礦渣中提煉出鐳,居里夫人要將礦渣一鍋一鍋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攪拌;一瓶瓶地倒進倒出、一丁點一丁點地結晶。她每天穿著沾滿灰塵和酸液染漬的工作服,站在大鍋旁,煙熏火燎,眼睛流淚,喉嚨刺癢……就這樣,她整整奮鬥了45個月,1300多天,這是多麼繁重的勞動,需要何等堅韌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聞名的學者,又是名副其實的工人,還是家庭主婦、孩子的母親!
居里夫人辛勤地開墾了一片未曾開發的園地,最後終於取得了近代科學史上重要的成就之一——發現放射性元素鐳。為人類做出了重大貢獻,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我是多麼渴望像居城夫人那樣,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到科學的世界裡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一個又一個秘密。而今,同居里夫人對照,我真感到慚愧,平時我做事沒有恆心,每當做數學題時,一旦碰到難一些的題目,就不願多動腦筋,一次做不出來,就渴望家長幫助,希望他們能幫我完成……
讀了《居里夫人》這本書,使我悟出了一個道理:要取得好成績,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須付出艱苦的勞動。古語說的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因此,從平時開始,就要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獨立思考,認真鑽研,不怕困難。今後我一定要學習居里夫人的頑強進取精神,刻苦學習,勇於實踐,努力攀登科學高峰。希望自己長大了做一個像居里夫人那樣的科學院家,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祖國的科學事業奮斗終身!
④ 科學家故事i00個讀後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以下是讀後感寫作方法:
讀後感的格式(簡單的說):
第一段 把書中主要內容,加以概括,作者寫了什麼,想表達什麼。
第二段 選擇一個比較重要的點,也可以是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加以表達,我覺得哪哪哪比較好,我有什麼樣的看法。
第三段 聯系實際生活,把書里的和生活中的結合起來,抒發下真情實感,生活中怎麼怎麼樣,我覺得怎麼怎麼樣,我學到了什麼。
做到以上3點,那麼這篇讀後感基本就出來了
當然 不一定就三段
中間可以自己分,詳略得當就好
但是 結構層次一定要鮮明,讀和感結合,重點在「感」上。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後感》,也可以用《讀×××有感》。
首先要審清題目。在寫作時,要分辨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
其次要選擇材料。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系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摘取其中的某一點做文章。
第三,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
最後,寫讀後感的注意事項:①寫讀後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②要寫得有真情實感。應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絕非「檢討書」或「保證書」。③要寫出獨特的新鮮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見解來吸引讀者或感染讀者。
⑤ 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怎麼寫200字
今天下午,我坐在沙發上看起了《科學家的故事》。當看到愛迪生在孵小雞的故事時,我不禁笑出聲來。當看到了愛迪生的一項項發明成功時,心裡特別高興。
雖然愛迪生只讀過三個月的書,但他很熱愛科學,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每一次實驗,愛迪生都是沒日沒夜的工作,雖然很多次都失敗了,但是他都不曾打退堂鼓。經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他才獲得了成功。
如果不勤奮,愛迪生怎麼可能有這么大的成功呢?寫到這里,我不禁想起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可惜我沒有靈感,所以我只能花百分之百的汗水來取得成功。」
相關問題全部
求200字科學家故事讀後感
波義耳1627年1月25日出生於愛爾蘭的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個伯爵,家庭富有。在十四個兄弟中他最小。童年時波義耳並不特別聰明,說話還有點口吃,不大喜歡熱鬧的游戲,但卻十分好學,喜歡靜靜地讀書思考。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游學歐洲。在這期間,他閱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書籍,包括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伽利略的名著《關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這本書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後來的名著《懷疑派化學家》就是模仿這本書寫的。
19 瀏覽1744
科學家的閱讀體會200字
《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 作者: 作文庫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0年09月23日 這本書…我已經讀了很久,一本記錄這個個科學家的故事的書,那本書並沒粘多少灰塵,我將它放在最上面,經常閱讀,在那一刻,我的心才能平靜下來, 今年是2010年了,記得我最後一次翻開時,正是2010的2月,我又一次摳響了通往科學的大門,我的心也隨之平靜下來。 翻開第一頁,很普通,是一面目錄,上面寫了即將為我們講故事的名人名字,而研究鐳的居里夫人卻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鐳,是一種放射性元素,可以救治病人,但在研究的過程中,是極具危險的,而居里夫人卻為了人民的安康開始研究鐳,在研究過程中,居里夫人沒有一絲失望,居里夫人幾乎把所有時間放在了研究上,雖然居里夫人並沒有像牛頓那樣不吃飯,但努力了過後的結果是好的,居里夫人研製出了鐳,給社會帶來了便利,但這位在科學上堅持不懈的女強人卻永遠的離開了,頑強拼搏不正是這篇故事所告訴我們的嗎? 不管是誰,只要有一顆真誠對待的心,我就會相信,我們也可以為社會作出偉大的貢獻!
17 瀏覽285 2017-11-22
科學家的故事愛迪生200字
1、初嘗試驗 在愛迪生小的時候,他經常到鄰居繆爾·溫切斯特的家的碾坊玩。一天,他在溫切斯特家的碾坊看見溫切斯特正在用一個氣球做一種飛行裝置試驗,這個試驗使愛迪生入了迷,他想,要是人的肚子里充滿了氣,一定會升上天。 幾天後,愛迪生把幾種化學原料配在一起,拿給父親的幫工邁克爾·奧茨吃,
⑥ 讀科學家的故事100個魯班有感
當我讀完這本書,我不禁為科學家門的熱愛科學和獻身科學而感到欽佩,從回刻苦的魯班答到第一位華人宇航員王贛駿這100個科學家沒有哪一位不是經過刻苦研究才成功的。
這讓我想到平時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和麻煩事的時候,努力幾次不成功,就會知難而退,選擇放棄,和科學家們相比,我感到慚愧!這些科學家們是多麼的勤奮,惜時如金;科學家們是多麼的勇敢,知難而進;科學家們是多麼的謙遜,永不滿足;科學家們是多麼的好學,孜孜不倦;課學家們又是多麼的堅定,捍衛真理……
我知道,不是每個努力的人都能成為科學家的,但是不努力的人連希望都沒有,科學家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⑦ 《葉永烈講述科學家故事100個》讀後感怎麼寫
葉永烈講述科學故事,100個讀了以後,我深深的被科學的奧秘所震撼,我慢慢的喜歡上了科學的故事。
⑧ 大科學家講的小故事讀後感200字
大科學家的小故事 (27分)
愛因斯坦是當代偉大的物理學家.他遇事愛思考,研究,常常從一點小事中受到啟發.有一次,他要把牆上的一副舊畫換下來.就搬來移架梯子,一步步爬上去.突然,他又想起了一個問題,chén
sī ( )起來,忘記了自己在做什麼.這么一分神,使他從梯子上摔了下來.摔倒地上以後,他顧不得疼痛,馬上想到:人為什麼會筆直摔下來呢 看來物體總是沿著阻力最小的路線運動的.愛因斯坦想到這里馬上站起來,一瘸一拐地走到桌邊,提起筆把自己的想法記下來.這對他正在研究的問題——相對論,又很大的啟發.
愛因斯坦是個非常珍惜時間的人.有一次,天上下著毛毛細雨,愛因斯坦頭戴寬邊帽,在橋頭上來回〈渡 踱〉步,時而停下來思考,時而提筆在卡片上寫著什麼.〈湊 揍〉巧,他的一位朋友坐著馬車過來,探出頭來問:"你在這兒干什麼呢 ""噢,我是應約在等一個學生."朋友下了車又問 瞧 衣服都濕了 一定等了好長時間 不可惜您的時間 這時 愛因斯坦舉起手中的卡片一晃:"不,不!我非常有益的度過了這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我得到了一個出色的想法呢!"
愛因斯坦的生活十分簡朴,穿戴也很普通.他未成名時,經常穿著一件舊大衣,步行在紐約fán huá( )的大街上.有位朋友碰見他,看他穿的大衣破舊極了,就勸他添件新的.他笑著說:"沒關系,反正在紐約誰也不認識我."數年後,他成為赫赫有名的物理學家,工作,待客仍穿那件舊大衣.一次,他又和那位朋友巧遇.朋友再三勸他換件新大衣,否則實在太不相稱了.愛因斯坦雙手一攤又笑了:"沒關系,反正這里的每個人都認識我了
⑨ 《葉永烈講述科學家故事100個》讀後感怎麼寫
童年常常是一生中決定去向的時期,人們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苗壯方能根深,根深才能葉茂。只有從小愛科學,方能長大攀高峰。這是《科學家故事100個》的作者葉永烈的名言。翻開《科學家故事100個》裡面收集了:古今中外各個領域的科學家,有建築大師:魯班,喻皓,有神醫:華佗,有葯學家:李時珍,有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陳景潤有外國的」幾何學之父「歐幾里得,有鐳的母親——居里夫婦……整本書我看的愛不釋手,一個個科學家的故事,深深地映在我的腦海里,使我最感動的科學家——居里夫婦,居里夫婦是法國偉大的科學家,一起得過諾貝爾獎,居里夫人得過二次諾貝爾 獎,居里夫人本名叫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瑪麗小時候生活困難,為了讓姐姐完成學業,自己為別人當家庭教師,把自己的錢寄給上學的姐姐,6年之後姐姐畢業了,瑪麗 有自己存下的一小點錢,和姐姐的幫助上了學,她的成績名列前茅,長大後她和居里結了婚。之後,一個具有放射性的元素鐳,使他們感興趣,後來一次的不幸,居里出了車禍死了,可居里夫人沒有被拐到在這里,最後經過努力成功,這個元素損害了她的健康,她得了惡性貧血,別人為了紀念她,把她稱為鐳的母親。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科學家的成長道路。 科學家們熱愛科學,專心研究,持之以恆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故事啟迪我們」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努力,總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