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名人故事
1. 名人筆下的小人物作文
老師: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腦袋的輪廓是有稜有角的,很輕易成為漫畫的對象。頭很尖,禿禿的、亮亮的,臉形卻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齋志異》繪圖中的夜叉的模樣。他的鼻子眼睛嘴似乎是過分地集中在臉上很小的一塊區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鏡,銀絲小鏡框,這兩塊黑色便成了他臉上最顯著的特徵。——梁實秋《我的一位國文老師》
學生:她那時正微低著頭在看她的英語讀本上的圖片。漂亮的面容正似乎是風水先生手中的藤杖,它能使四面潛伏著的美立即顯露出來。柔和的陽光在那一剎那 間似乎已變成了有知覺的生物;秋天也似乎忽然具有了一定的形象。像太陽約束著一切行星一樣,這女孩使得天空、大氣、光線和她身邊的一切都圍繞著她活動,而她自己卻顢頇地、沉默地坐在那裡,看著一本教科書上的圖片。 ——[印度]泰戈爾《沉船》
孫少平:兩個月的時光,他就似乎換了一副模樣。原來的嫩皮細肉變得又黑又粗糙;濃密的黑發像氈片一樣散亂地貼在額頭。由於活苦重,飯量驟然增大,身體看起來明顯地壯大了許多。兩只手被石頭和鐵棍磨得生硬;右手背有點傷,貼著一塊又黑又臟的膠布。目光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光亮,像不起波浪的水潭一般沉靜;上唇上的那一撇髭須似乎也更明顯了。從鬆散的腿胯可以看出,他已經成為地道的攬工漢子,和別的工匠混在一起,完全看不出差別。——路遙《平凡的世界》
林黛玉:寶玉早已看見多了一個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媽之女,忙來作揖。廝見畢歸坐,細看形容,與眾各別: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曹雪芹《紅樓夢》
貝多芬:短小臃腫,外表結實;臉寬大,褐色而悲壯,頭發異乎尋常的濃密,到處逆立,賽似「梅杜薩頭上的亂蛇」;眼中燃燒著一股奇異的威力,使人為之震懾,興奮或憤怒的時大張,奇妙的反應出它們的真正思想,目光往往是憂郁的;鼻子寬大,又短又方,竟是獅子的相貌;嘴巴細膩,下唇常傾向;他的微笑是憂郁的,不愉快的,粗野的,為時很短;臉色變化無常,莎士比亞式的面目,常讓人驚訝……——羅曼·羅蘭《名人傳》
祥林嫂:她仍然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祆,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我這回在魯鎮所見的人們中,改變之大,可以說無過於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頭發,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魯迅《祝福》
安娜:當他回過頭來看她的時候,她也掉過頭來了。她那雙在濃密的睫毛下面顯得陰暗的閃耀著灰色的眼神親切而注意地盯在他的臉上,好像她在辨認他一樣,隨後又立刻轉向走過的人群,像在尋找什麼人似的。在那短促的一瞥中,渥淪斯奇已經注意到了已經被壓抑的生氣在他臉上流露,在她那亮晶的眼神和把她的朱唇弄彎曲了的輕微的笑容之間掠過。彷彿有一種過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違反她的意志,時而在她的眼睛的閃光里,時而在她的微笑中顯現出來。她故意地竭力隱藏住她眼睛裡的光輝,但它卻違反她的意志在隱約可辯的微笑里閃爍著。——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程靈素:只見離大路數十丈處有個大花圃,一個身穿青布衫子的村女彎著腰在整理花草.……她除了一雙眼睛外,容貌卻是平平,肌膚枯黃,臉有菜色,似乎終年吃不飽飯似的,頭發也是又黃又稀,雙肩如削,身材瘦小,顯是窮村貧女,自幼便少了滋養.她相貌似乎已有十六七歲,身形卻如是個十四五歲的幼女. ——金
2. 求兩篇寫小人物的文章!最好是名人寫的!!!
浴著光輝的母親
在公共汽車上,看見一個母親不斷疼惜呵護弱智的兒子,擔心著兒子第一次坐公共汽車受到驚嚇。
"寶寶乖,別怕別怕,坐車車很安全。"——那母親口中的寶寶,看來已經是十幾歲的少年了。 乘客們都用非常崇敬的眼神看著那浴滿愛的光輝的母親。
我想到,如果人人都能用如此崇敬的眼神看自己的母親就好了,可惜,一般人常常忽略自己的母親也是那樣充滿光輝。 那對母子下車的時候,車內一片靜默,司機先生也表現了平時少有的耐心,等他們完全下妥當了,才緩緩起步,開走。 乘客們都還向那對母子行注目禮,一直到他們消失於街角。 我們為什麼對一個人完全無私的溶入愛里會有那樣庄嚴的靜默呢?原因是我們往往難以達到那種完全溶入的庄嚴境界。
完全的溶入,是無私的、無我的,無造作的,就好像燈泡的鎢絲突然接通,就會點亮而散發光輝。
就以對待孩子來說吧!弱智的孩子在母親的眼中是那麼天真、無邪,那麼值得愛憐,我們自己對待正常健康的孩子則是那麼嚴苛,充滿了條件,無法全心地愛憐。
但願,我們看自己孩子的眼神也可以像那位母親一樣,完全無私、溶入,有一種庄嚴之美,充滿愛的光輝。
永遠的蝴蝶
其實雨下得並不大,卻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場雨。 那時侯剛好下著雨,柏油路面濕冷冷的,還閃爍著青、黃、紅顏色的燈火。我們就在騎樓下躲雨,看綠色的郵筒孤獨地站在街的對面。我白色風衣的大口袋裡有一封要寄給在南部的母親的信。 櫻子說她可以撐傘過去幫我寄信。我默默點頭,把信交給她。
「誰叫我們只帶來一把小傘哪。」她微笑著說,一面撐起傘,准備過馬路去幫我寄信。
從她傘骨滑下來的小雨點濺在我眼鏡玻璃上。 隨著一陣拔尖的煞車聲,櫻子的一生輕輕地飛了起來,緩緩地,飄落在濕冷的街面,好象一隻夜晚的蝴蝶。 雖然是春天,好象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過馬路去幫我寄信。這簡單的動作,卻要叫我終身難忘了。我緩緩睜開眼,茫然站在騎樓下,眼裡裹著滾燙的淚水。世上所有的車子都停了下了,人潮湧向馬路中央。沒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這時她只離我五公尺,竟是那麼遙遠。更大的雨點濺在我的眼鏡上,濺到我的生命里來。
為什麼呢?只帶一把雨傘? 然而我又看到櫻子穿著白色的風衣,撐著傘,靜靜地過馬路了。她是要幫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寫給在南部的母親的信,我茫然站在騎樓下,我又看到永遠的櫻子走到街心。其實雨下得並不大,卻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場雨。而那封信是這樣寫的,年輕的櫻子知不知道呢? 媽:我打算在下個月和櫻子結婚。
3. 有哪些歷史名人被小人物打死又是怎麼打死的
俗話說:“明槍易擋,暗箭難防。”任你一輩子光明磊落,最後也難免遭到小人暗算,淪為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下場,因此在歷史上像項羽、韓信和關羽這些著名人物,威風一世、獨步天下、群雄莫敢爭鋒的大英雄,最後也難免因為輕而不備,性急如火,最後死於小人之手,要麼死後被人盜屍,要麼遭遇暗算而死,真是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最後——武聖關羽,關羽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早些年隨劉備輾轉反側,曾經在白馬之戰陣前刺死顏良,號“萬人敵”、“熊虎之將”,在襄樊之戰水淹七軍,名垂華夏、威震中原,最後遭到孫權背刺,荊州失守,進退維谷,敗走麥城後被馬忠擒殺。
4. 小人物的故事作文600字
第一篇:
我們身邊有很多很多普通人,但我最敬佩的就是他。
那個星期六的上午,我和媽媽坐在一起看電視,電視上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很年輕的商人,他很小的時候,家境很貧困,還失去了他僅有的兩個親人──他的爸爸和媽媽。由於沒人撫養他,一位好心的鄰居收養了他,撫養他長大。長大後,他事業有成,擁有了很多錢他認為他是依靠人們長大的,所以,他想要回報人們,就用錢買下了一座大房子,經過裝修後,這座大房子變成了一個規模相當大的敬老院。當地許多年紀大了的老人都加入到他的敬老院去了。他對這些老人照顧得很好,無微不至。老人們有什麼樣的要求,他都會竭盡全力的去辦到。
我不由得對這位商人產生了敬佩之情。他的這種奉獻精神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呀!他用那些錢都資助在那所敬老院上,自己卻省吃儉用。他的這種精神是多麼難能可貴啊!在生活中,像他這樣有愛心的人還有很多很多,我就不再說了。
這個商人雖然是一個普通的人,但是他卻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第二篇:
他是一個很普通的人。他的外貌很普通,1.55米的小個子,花白的頭發,稀疏的牙齒,黝黑的皮膚。他的穿著也很普通,一件舊襯衫,一條穿了幾十年的短褲和一雙舊拖鞋。
他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就開始做事。有時我在床上隱隱約約地聽到「沙、沙、沙」的聲音,那是他正在用掃帚把樓道、院子一點一點地掃干凈;有時我會聽見「嘭、嘭」的腳步聲,那是他在匆忙地把人們門口的垃圾袋拿走;有時我會聽見「啪、啪」的響聲,那是他正騎著三輪車運送垃圾的聲音。
他可能很普通,但他在不經意間卻帶給了我們溫暖。
有一次,我們正在吃力地搬著較重的物品,正在掃地的他看見後,馬上放下手裡的工作,快步走過來,笑著說:「怎麼了,有困難?是不是有東西搬不動,我能幫你們嗎?」
「太麻煩你了,你已經很辛苦了,算了吧。」爺爺不好意思地說道。
「沒事兒!」他一邊說一邊把東西抱起來,爺爺不好再拒絕,便幫著他一起搬上樓。
搬完東西後,爺爺和他都累得汗流浹背、氣喘吁吁。他的手還被劃傷了,流著鮮血。爺爺看他累得上氣不接下氣,手又受傷了,連忙從兜里掏出30元錢准備給他,他看見後立即大叫:「你要干什麼?」「這是你應得的!」爺爺說。「這不行啊!」「沒事兒,你……」
他擺擺手,慌慌張張地跑下樓去,一邊跑還一邊說:「小事一樁,何必客氣……」
另一次,爺爺正准備送我去上課,突然「轟隆隆」的雷聲響了起來,天開始下起了大雨。正當我們發愁沒帶雨衣時,他出現了,還遞過來兩件雨衣。「要上課可不能成落湯雞啊!」他邊說邊把我們的車子擦乾凈。「謝謝你!」爺爺笑著說。在快要離開車庫時,我轉過身,看著他瘦小的身影,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他,就是我們院子里最忙碌的守車門衛------周爺爺。
第三篇:
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許多普通人,他們既不像名人一樣出名,也不想有錢人一樣富有,什麼都不如別人。我原本對這些人視而不見,但經過這些人心靈的感悟,讓我改變了對這些人的看法。
一個寒冷的早晨,我捧著一杯熱騰騰的奶茶走在上學的路上,喝完以後便隨手把它扔到了路旁。突然,我看到對面有一位清潔工向我徑直走來。我打量了她一下,是一位中年婦女,臉龐通紅,稍稍駝背,可以看出她已經連續工作好幾個小時了。她走到我扔的垃圾旁,慢慢地撿起來,裝進手提的袋子里。
寒風呼呼的刮著,風掀起了她的圍巾,也把她身後掃集成一堆的垃圾吹散了,她緊張的抓起掃帚又去忙碌了。我不由自主地走向前去,幫她撿起了一大片垃圾,她對我笑了。
我正享受著助人的快樂,這時,校門開了。我向阿姨告別後便離開了。
寒冷的冬天真是恐怖,凜冽的寒風吹得人手臉刺痛。放學回家,我和幾個同學又買了奶茶邊走邊喝,我看著干凈整潔的街道,又一次見到了她——清潔工。她雖不是早上的那位,但她身上似乎有一種光芒四射的東西,令我感動。
我身邊的同學喝完了奶茶,把空盒隨手丟去,我連忙擋住她,帶她走到了清潔工面前。我們一起幫她清理垃圾。阿姨帶著濃重的地方口音表揚我們說:「你們真是好孩子,要是這城裡的孩子都像你們一樣,那我們清潔工,可都下崗了!」阿姨的稱贊中帶著幽默。
現在,我對這些身邊的普通人都非常尊敬。他們不怕苦不怕累,總是每天起早貪黑、默默無聞的工作。他們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人,也是最值得尊敬的人、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學習,難道不是嗎?
5. 有哪些歷史名人被小人物打死
一夢成讖的北齊文襄帝北齊文襄帝高澄,自幼“神武異之”,才不信自己會死於小人物之手呢。
直到他的膝蓋讓廚子砍了一菜刀。
廚子蘭京原本是梁將蘭欽的兒子,被俘後強行發配到廚房。
腰下發現了金印,且有非常衣服,眾村民大駭,趕緊從山後逃走,在山下等闖王的將士,久等不至,於是尋跡上山,才發現李自成被殺!
遼穆宗耶律璟遼穆宗耶律璟是遼國第四位皇帝,為人殘暴不仁,對近侍極端殘忍,經常濫刑濫殺,嗜酒如命,近侍們長期生活在恐懼之中,最終找了個機會將他殺死。
《遼史》記載,二月己巳,耶律璟前往懷州打獵,捕獲到一頭熊,高興之餘又多喝了幾杯,酩酊大醉的耶律璟騎馬回到行宮後倒頭就睡,就在夜裡,幾個小人物合謀摸進寢室,將睡的跟豬一樣的耶律璟就這樣殺死了。
6. 有哪些歷史名人被小人物打死具體過程是什麼
這樣的人物其實比較多,比如三國時期的關羽張飛。關羽被潘璋馬忠所殺,張飛被自己手下所殺。
01關羽被潘璋馬忠和所殺。關羽是三國時期有名的將領,憑借水淹七軍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但關羽也在隨後不久被人所殺。當時劉備奪得漢中,駐守在荊州的關羽也想立功,就私自發動襄樊之戰。襄樊之戰前期關羽勢如破竹奪取襄陽,隨後曹操派於禁和龐德支援。但這兩人最後被關羽擊敗。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東吳違背盟約私下與曹操結盟。
關羽死後,張飛和關羽的關系好,所以非常悲傷。經常借酒澆愁,喝的興起就讓人將自己的手下綁起來,然後自己用鞭子抽打,下手也沒個輕重。終於有一次有人受不了了,張飛手下兩人趁著張飛喝酒睡著了,就溜進張飛的帳營,然後將其殺害,兩人割下張飛的頭顱連夜投靠東吳,將張飛的頭顱獻給孫權。
7. 有哪些歷史名人是被小人物打敗的
小人物同樣改變了歷史
歷史上死亡結局最悲慘的,莫過於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了。公子小白是齊國歷史上,最厲害的角色之一。在周王室權力衰微的東周初年,崛起的東方大國——齊國,在齊桓公的帶領下,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演繹了霸權與王權之間的斗爭,最終擊敗了一個又一個潛在的對手,實現了在春秋時期稱霸天下的目標,一舉奠定了齊國在整個春秋時期戰略發展的格局。
同樣的原因,盤踞四川的另一支起義軍領袖張獻忠,也是死的蹊蹺。作為反明反清力量的重要代表,張獻忠在四川的所作所為,已經通過歷史文物得到了佐證。蹊蹺的是,他在與清軍戰斗的一次過程當中,莫名其妙地被亂箭射死了。這直接導致了整個大西軍的崩潰。
張獻忠和李自成的死亡,使明末農民起義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但是,這些大人物的死亡,皆因小人物而起,不得不讓人心生疑惑
8. 名人的小故事
A.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有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說:「你長大後想要當做什麼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小朋友想了想:「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當在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時,林克萊特繼續注視著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聰明的傢伙。沒想到,接著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這才使得林克萊特發覺這孩子的悲憫之心遠非筆墨所能形容。於是林克萊特問他說:為什麼你要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了這個孩子真摯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
這就是「聽的藝術」。一是聽話不要聽一半。二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別人所說的話上頭。要學會聆聽,用心聽,虛心聽。
B.哥倫布發現美洲後,許多人認為哥倫布只不過是湊巧看到,其他任何人只要有他的運氣,都可以做到。於是,在一個盛大的宴會上,一位貴族向他發難道:「哥倫布先生,我們誰都知道,美洲就在那兒,你不過是湊巧先上去了唄!如果是我們去也會發現的。」
面對責難,哥倫布不慌不亂,他靈機一動,拿起了桌上一個雞蛋,對大家說:「諸位先生女士們,你們誰能夠把雞蛋立在桌子上?請問你們誰能做到呢?」
大家躍躍欲試,卻一個個敗下陣來。哥倫布微微一笑,拿起雞蛋,在桌上輕輕一磕,就把雞蛋立在那兒。哥倫布隨後說:「是的,就這么簡單。發現美洲確實不難,就像立起這個雞蛋一樣容易。但是,諸位,在我沒有立起它之前,你們誰又做到了呢?」
創新從本質上是一種對新思想、新角度、新變化採取的歡迎態度,它也表現為看問題的新角度。很多時候,人們會說,這也算是創新嗎?原來我也知道啊!創新就這么簡單,關鍵在於你敢不敢想,肯不肯做。
C.貝爾納是法國著名的作家,在法國影劇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有一次,法國一家報紙進行了一次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情況緊急,只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搶哪一幅? 結果在該報收到的成千上萬回答中,貝爾納以最佳答案獲得該題的獎金。他的回答是:「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
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那個。
D.日本著名企業家土光敏夫,在中學時參加學校組織的一項一百公里徒步訓練。對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來說,這種活動的艱苦性是可想而知的。走了兩天,他的腳就打起了血泡。曾有許多次,他都想停下來躺在地上。但是,每當有這樣的念頭,他耳邊就有一個聲音在提醒:躺下去便是懦夫!打起精神,走下去!於是,他咬牙掙扎著繼續前行。不僅如此,他還鼓勵大家咬牙堅持。一些體弱的同學支持不住,累倒了,他還背他們一段路程。漸漸地,他感覺自己已經適應了這種艱苦的跋涉,身上背的東西也似乎輕了許多。
土光敏夫後來擔任有「財界總理」之稱的日本經團聯會長職務。他說:「我之所以在以後做事能不半途而廢,關西中學的長途步行給我的啟示最大。我知道:面對困難,人唯有迎接挑戰而不是迴避挑戰,才會有真正的成長。你戰勝困難一次,就更強大一次。」
【感悟】成長正如蟬蛻,過程是痛苦的,但是沒有這份蛻變,就不會有力量的增強,更不會有新生。
【經典】自己打敗自己是最可悲的失敗,自己戰勝自己是最可貴的勝利!
E.史泰龍——1850次求職被拒
有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也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但他仍全心全意地堅持著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想做演員,當電影明星。 好萊塢當時共有500家電影公司,他根據自己仔細劃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為自己量身訂做的劇本前去一一拜訪。但第一遍拜訪下來,所有的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 面對無情的拒絕,他沒有灰心,從最後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後不久,他就又從第一家開始了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 第二輪拜訪也以失敗而告終。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 但這位年輕人沒有放棄,不久後又咬牙開始了他的第四輪拜訪。當拜訪第350家電影公這時,這里的老闆竟破天荒地答應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他欣喜若狂。 幾天後,他獲得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並請他擔任自己所寫劇本中的男主角。 不久這部電影問世了,名叫《洛奇》。
這告訴我們:堅持就是勝利!!
F. 被稱為美國之父的富蘭克林,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前輩。年輕氣盛的他,挺胸昂首邁著大步,進門撞在門框上,迎接他的前輩見此情景,笑笑說:「很疼嗎?可這將是你今天來訪的最大收獲。一個人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
無獨有偶,有人問過蘇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學問的人,那麼你說天與地之間的高度是多少?」蘇格拉底毫不遲疑地說:「三尺!」那人不以為然:「我們每個人都五尺高,天與地之間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蒼穹?」蘇格拉底笑著說:「所以,凡是高度超過三尺的人,要長立於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頭。」
大師們提到的「記住低頭」和「懂得低頭」之說,就是要記住不論你的資歷、能力如何,在浩瀚的社會里,你只是一個小分子,無疑是渺小的。當我們把奮斗目標看得更高時,更要在人生舞台上唱低調,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態,把自己看輕些,把別人看重些。富蘭克林就從中領悟到了深刻的道理,並把它列入一生的生活准則之中。
其實,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自認懷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別人的優秀;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只有敢於低頭並不斷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夠不斷吸取教訓,才會為別人的成功而欣喜,為自己的善解人意而自得,才會在挫折面前心安理得。
當你從困惑中走出來時,你會發現,一次善意的低頭,其實是一種難得的境界:低頭亦是一種能力,它並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種嬗變經營。
如果把我們的人生比作爬山,有的人在山腳剛剛起步,有的正向山腰跋涉,有的已信步頂峰,但此時,不管你處在什麼位置,請記住: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處,即使「會當凌絕頂」,也要會低頭,因為,在你所經歷的漫長人生旅途中,總難免有碰頭的時候。
低頭亦是一種能力。有時,稍微低一下頭,或許我們的人生路會走得更精彩。
G.1宋代范仲淹有志於天下,他兩歲便失去父親,母親貧困無依,就改嫁到長山一位姓朱的人家。范仲淹稍微懂事之後,知道了自己的家世,泣別了慈母,到南都學舍不分晝夜地苦讀,5年中間竟沒有解開衣服好好地睡過覺。有時睏倦已極,便用冷水沖洗一下頭臉。他連稠粥都不夠吃,所以常常忍飢挨餓熬到下午才吃飯。就這樣,他勤奮地學習,《詩》《書》《禮》《易》《春秋》這五經之旨,便都領會並精通了,而慷慨激昂地表達了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志向,不僅提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抱負,而且成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
感悟:志向,是人生的導航,是事業的基石,是前進路上的指南針。一個沒有志向的人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只會在空中東搖西擺,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有了志向而不去努力也是不行的。一個人想要成功,關鍵是確立了志向以後,要像范仲淹一樣堅持不懈,勤奮不已。無數事實還表明:一個人確立的志向越高,那麼他的才能就發展得越快。
2居里夫人曾獲得過許多令世人羨慕不已的榮譽,但她卻從不因此而陶醉。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曾應邀到她家裡做客,走進屋裡竟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弄英國皇家協會剛剛授予她的一枚金質獎章,不禁大吃一驚,馬上對居里夫人說:「現在能夠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協會的金質獎章,是極高也是非常難得的榮譽,你怎麼能給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說:「我就想讓孩子們從小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決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就會一事無成。」守著成績,會使自己一事無成,能看到這一點實在是很重要。
感悟:淡泊是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能夠淡泊的人會視身外之物為草芥,並在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間保持一種平衡。淡泊,不是無所作為,不是不思進取,而是以純凈的心靈面對人生,以從容的心境品嘗榮譽。也許正是這個原因,居里夫人才成為當今世界上惟一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
3有一天,牛頓在花園里散步。突然,一個熟透了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正好打在他頭上。這件很平常的事引起了牛頓深深的思考。他想:蘋果離開樹枝,為什麼一定要向地下掉呢?為什麼不飛向天空和別的方向呢?因此,他推想地心有一種吸引力,又推想這種吸引力對任何物質都存在。他通過研究,提出了計算引力大小的公式。就這樣,牛頓由掉蘋果而發現了震驚世界的「萬有引力定律」,對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感悟:思考,是人類向科學進軍的先導,是探索大自然秘密的偵察兵,是創造發明之花的陽光雨露,是攀登科學高峰的階梯。牛頓正是有了對蘋果落地的深深的思考,才發現了震驚世界的「萬有引力定律」。
8.周星馳:卑微才是人生第一課 .鮮花與掌聲從來就是年輕人全力追逐的目標,在茶樓當過跑堂,在電子廠當過工人的周星馳也不例外。然而現實與夢想之間的距離總是很遙遠,周星馳第一個工作是電影劇組的雜役,根本沒有機會參加演出。3年之後,周星馳才開始飾演一些僅有幾句台詞或根本就沒有台詞的小角色。如果在今天仔細觀看電視劇《射鵰英雄傳》,就會在裡面找到他的影子:一個只在畫面上閃現了幾秒鍾的無名侍衛,最後以死亡結束了匆匆的亮相。然而沒有導演看中外型瘦弱另類的周星馳,在失落之餘,他轉行做兒童節目主持人,一做就是4年。他以獨特的風格贏得孩子們的喜愛。但是當時有記者寫了一篇《周星馳只適合做兒童節目主持人》的報道,諷刺他只會做鬼臉、瞎蹦亂跳,根本沒有演電影的天賦。這篇報道深深刺激了周星馳,他把報道貼在牆頭,時刻提醒和勉勵自己一定要演一部像樣的電影。1987年,他真正意義參演了第一部劇集《生命之旅》,雖然還是跑龍套,但是終於有了飛翔的空間。從此,他開始用一身小人物的卑微與善良演繹自己的人生傳奇。經歷過最底層的掙扎,拍完50多部喜劇作品之後,周星馳成為大眾心目中的喜劇之王。在央視專訪節目中,周星馳不無自嘲地回憶了走過的路程:「有些人說我最辛酸的經歷是扮演《射鵰英雄傳》裡面一個被人打死的小兵,但是我記得這好像不是,還有更小的角色。當時鏡頭只拍到我的帽子與後腦勺。那種感覺對我來說相當重要,因為這使我對小人物的百情百味刻骨銘心。」感悟:卑微是人生的第一堂課,只有上好這一堂課,才有機會使自己的人生光彩奪目。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們來說,他就是一本很好的教材。
9孫中山: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40年如一日,為中國的獨立富強而耗盡了畢生的精力。他自己別無家產,僅有書籍、衣服、一所華僑捐獻給他的小住宅。他革命一生的原動力是什麼?就是「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分析:孫中山執著無悔於革命,在於他有崇高的信仰,即「人群之需要」。信仰如山,仰之彌高。話題:「成功與信仰」「成功的動力」「可貴的信仰」
10.劉胡蘭: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劉胡蘭,一位10歲參加抗日兒童團、14歲參加共產黨的小姑娘。解放戰爭時期,在一個偏僻的山村裡,為掩護革命同志轉移而被捕。她堅貞不屈,神情鎮定,從容地卧倒在敵人的鍘刀下,英勇犧牲,年僅15歲。毛澤東親自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11.黃興:區區此心 可誓天日。1911年的「三二九」廣州起義,是一次極其悲壯的起義。起義部署工作時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原計劃一千多人兵分十路的起義軍,到了起義的當天只剩下了黃興帶領的一百多人,勢單力薄的黃興毅然打響了起義的槍聲。這是一場明知道要失敗而為之的起義,黃興率領著這一百多人與百倍於他們的清軍展開了破釜沉舟的決死斗爭,起義勇士幾乎全部遇難。黃興何以要飛蛾撲火?因為他要給為此次起義捐款的華僑一個答復,他不能讓起義流產,他更要給全國沉睡的人民敲響警世鍾,喚醒人民推翻滿清。「誓身先士卒,努力殺賊,書以此當絕筆。」這就是黃興當年寫下的遺書,一封寄給了孫中山,一封寄給了為此次起義募捐的南洋華僑。
12洪秀全:嚴復的擔憂。1912年嚴復擔任北大校長之職,此時嚴復的中西文化比較觀走向成熟,開始進入自身反省階段,趨向對傳統文化的復歸。他擔憂中國喪失本民族的「國種特性」,他認為會「如魚之離水而處空,如蹩跛者之挾拐以行,如短於精神者之恃鴉片為發越,此謂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於這樣一種對中華民族前途與命運的憂慮,嚴復曾經試圖將北京大學的文科與經學合二為一,完全用來治舊學,「用以保持吾國四五千載聖聖相傳之綱紀,彝倫道德文章於不墜」。這一行為在當時稱得上用心良苦。
分析:嚴復保護中國 傳統文化的良苦用心在當時能有幾人明曉?愛國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不能只從一種角度、用一種眼光來看問題!
話題:「看待事物的角度」「目的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