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我與故鄉之間故事500字左右

我與故鄉之間故事500字左右

發布時間: 2020-11-24 02:17:35

『壹』 我的家鄉作文500字

我打小就有一個夢,一個家鄉的夢。那就是,夢想著家鄉盡快地變富變美。好多年來,這夢想一直伴隨著我,總是揮之不去,有點魂牽夢縈了。想想,我離家十多年了,面對生我養我的地方,我的家鄉,我的故土,給我的感受是什麼呢?除了骨子裡的親近之外,也有與日俱增的陌生。而這所謂的陌生,都來源於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令我有了一種應夢的感覺。這種飛速的變革,並不是發生於一朝一夕,而是一步一步達到的變化。最引人矚目的變化是家鄉的路,是家鄉的水,是家鄉的人們認知上的轉變。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源於「三農」政策,它就像是溫暖的春風,和煦的陽光遍及故鄉的每一個角落。 小時候,我家的門前是一條夏天長著雜亂茂密的草,秋天開滿了叫不出名字的野花的田埂路。上學的時候,我都得走上好長的一段這樣的路,晴天還好些,盡管那些被踩碎的泥土會趁著風的威風塵土飛揚,撲頭蓋臉地迎面襲來。但是也比雨雪天好上千百倍不止。雨後的日子,腳上的鞋總是會被泥濘給沾掉,走不了幾步就得提一下鞋子。還是孩子的我們就光著腳在泥濘的路上艱難地行走。那時只感到泥漿透過腳趾縫往上滋,那種柔柔軟軟癢癢酥酥的感覺特別的舒服。但是舒服不了多久不是被泥中的硬物利器什麼的給劃傷了,就是因為弄得滿褲管都是臟兮兮的,回到家免不了挨罵。不光是上學的路,家鄉人由於沒有暢通的道路,日常生活和經濟活動都受到嚴重的制約與影響。於是,人們夢想著交通暢通的那一天的到來。
如今,快捷的交通為家鄉人們的出行、生產勞動提供了便利,也為當地農副產品外銷,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家門口的路也能像城裡的柏油路一樣,寬闊、平坦、硬實。學生們上學走在公路上,終於能夠昂首挺胸,風雨無阻了。道路的改善,圓了家鄉幾代人的夢想。後來, 交通的新變化接踵而至,日新月異。每次回家時候,聽到的最多的話便是哪兒的路竣工通車了,哪兒的路要規劃擴修了。無論是村道還是鄉道,從方便人們生活出行的角度來講,誰又能說它不是鄉村裡的「高速公路」啊!
新建道路兩旁林木蔥郁、疏疏密密,延伸著嫩綠。鱗次櫛比的農家小院傳出的是孩子們幸福的歡笑聲和朗朗的讀書聲。家鄉的道路和道路兩旁的景觀已煥然一新時,我只能用一種全新的眼光去重新看待正在發展中的我的家鄉了。啊!我美麗的家鄉!因為有了暢通的道路,如同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我的家鄉屬於磁縣西部的太行山麓的丘陵地帶。連綿起伏的群山,像是個強者用他強有力的臂膀把柔弱可愛的家鄉攬在臂彎里。上蒼以山的雄偉,給於家鄉強有力的支撐,但它又非常吝嗇,但卻沒捨得恩賜於家鄉以溫潤、靈性的水。她遠離了湖泊,水庫。哪怕是一丁點的涓涓的溪流,一小片的清泉的也好啊!都沒有。因此,家鄉水資源匱乏可想而知。農田都是旱地種植,「靠天收」。大旱那一年田地里鋤過三遍的苗子都要拔節,抽穗了。此時正需要雨水的澆灌。可這時天公不作美了,持續好幾個月滴雨未降。人們眼巴巴地盼啊,等啊。
缺水不僅僅是體現在農田的種植方面,就連過去人們的日常生活飲用水的問題也很嚴重。由於水資源的短缺,村裡吃水很大部分要到村裡的地勢非常窪的的一口老井去挑水用,這井裡的水一部分是地下水,很大一部分是靠天上下雨聚集的。老井就成了村子裡最熱鬧的聚集地,每天來打水的人群絡繹不絕。上了年紀的老轆轤,每天都吱吱呀呀地發出聲響,像是在唱歌,像是在呻吟,又像是在向人們乞求說:我太累了,我什麼時候才可以歇息啊。上年紀的老一輩人都講,在最乾旱、缺水的時候,老井再也供不起村裡的人們用水了。從井裡打上來的水都是黃黃的、像米湯一樣的泥水。就是這樣也捨不得丟棄,挑回家澄清了再用,那時家裡能盛水的都派上了用場。
或許是故鄉地域原本不完美,但正因為如此,磨礪出家鄉人頑強奮斗與勇於變革的精神。沒有水怎麼辦?找水啊!有了上級的關注,村上的協調。村民的積極響應。由政府牽頭組織修水渠,蓄水池。有效地解決了部分農田的灌溉。村上先先後後打好了好幾眼機井。又鋪設了水網管道,家家戶戶通上了自來水。看著潔凈、甘甜的水從水龍頭里嘩嘩流出。又彷彿那不是水,那流出的是幸福,是幾代人、幾十代人夢想和希望的實現。
現在,家鄉與城鎮的差距,正在逐步明顯地縮小。城鄉一起共享改革開發的成果,已不僅僅是一句蒼白的語言,它實實在在地體現在家鄉人日益富裕的生活中。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過年過節時人們去購置衣服。我是八零後出生,小時候物質匱乏。「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老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一件衣服通常是要發揮出它最大的價值。老大穿過了老二穿,一直往下接,什麼時候破了,小了,舊得不能再舊了,就拆開了做成鞋面或改作別的。
一進入臘月,孩子們就扳著指頭等啊盼啊的,盼著過年可以吃好的,可以穿新衣服。這看似簡單的要求,朴實的願望,對於那時的孩子來講,仍然是件最快樂的事。母親總想辦法讓孩子們在節日里充滿歡笑。她常說,過節就得有過節的樣兒,總是想方設法把孩子們打扮一番。也就是說逢年過節不一定需要多麼隆重,多麼奢侈,需要的是一份過節時的心情。
現如今,我們在給自己的孩子添置衣物時,真正的意義並不僅僅是為了禦寒保暖。很大程度上是講究漂亮、時尚。當然,買衣服已不僅僅是在過年節時才給孩子買。平時逛商場,看到合適的就買。在孩子飲食方面,已不局限於讓他吃飽,而是要讓自己的下一代吃的好,吃的健康。吃的營養均衡。
一年四季中,秋天是家鄉最美的季節。柿樹果子壓彎了枝頭,在陽光下現出一片金燦燦的景色。一個個渾圓的柿子,嬌艷欲滴,像吊掛著的燈籠,歡迎四方客人的來臨。家鄉獨特的石雕工藝品產業,已能為當地換回一份沉甸甸的收獲。
現在,有線電視遍及全村,幾乎是家家按上了電話,能夠寬頻上網。在網上聊天,搜尋農業信息更加快捷、方便,只要滑鼠一點專家行手就會請過來。與世界的距離近在咫尺,觸手可及。 村子裡新建起的**,成了人們休閑,健身,娛樂的好去處。農閑時刻,人們聚集到一起,交流種植經驗。村上還會定期地組織觀看普法教育、科技等一系列的宣傳片。有時這里還會傳出優美的歌聲和爽朗的歡笑聲。勤勞善良的家鄉人,你們就盡情地歌吧、舞吧。淋漓盡致地活出一個新的自己!這就是我的家鄉,曾經的苦難風霜已成過去,今日正在發出耀眼的光華。
當我每次回到家鄉時,都會忘情地大口地呼吸家鄉的新鮮空氣,吸吮著家鄉那厚重的泥土芬芳。心裡不自覺地發出呼喚:多麼美啊,家鄉的味道!我願深深地祈禱,願家鄉的明天更富庶,更美好!這彷彿成為我又一個新的家鄉的夢了!

『貳』 關於愛祖國,愛家鄉的故事500字

第一篇:
中國有著幾千年的燦爛文化,是世界上一顆罕見的明珠,雖然她不及美國那樣先進,甚至貧窮、落後,但我不會嫌棄,因為我是在她無私的愛之下長大的.高聳的珠峰告訴我們,這里的人們已挺起了胸膛;清新的空氣告訴我們,這里沒有戰火硝煙;爽朗的笑聲告訴我們,這里的人們安居樂業.
她地大物博,卻因為人口眾多而微不足道;她面積廣大,卻因土地荒漠而大半無用;她雖有諸多大江,卻多是泥沙沉積.但是我們後人,可以從風化的泥土中,讀出她的歷史,讀出她為後人留下的一切.我們愛祖國,正如岳飛精忠報國一樣,她是我們炎黃子孫的根,枝繁葉茂是因為她的功勞.有國就有家,我愛家鄉如愛祖國一般.故鄉是夢中永遠的景緻;故土,是離鄉後最珍惜的物品;故人,是最純潔的鄉情。 當年玄藏法師出行,唐太宗將一撮故土置於杯中,讓他喝下,告誡他莫忘故鄉.是啊!祖國大地有許多壯美山河.但惟獨只愛家鄉,因為那兒是我成長的搖籃,那兒的一草一木都深入我心,我為家鄉的進步而自豪.
可總有一天,我們會離開校園,離開這方聖土,去到社會當中,而我心靈深處,依然深深掛念我的母校.愛我祖國,愛我家鄉,愛我校園!

第二篇:

在世界的東方,有一個古老的國度,她美麗而寬廣;在世界的東方,有一個偉大的民族,她勤勞而堅強;在世界的東方,有一片廣闊的沃土,她神奇而遼闊。她就是我的祖國—中國。

祖國那氣勢磅礴的高山峻嶺,那蜿蜒曲折的長江黃河,已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現在的中國已經是那麼地繁華、那麼地富饒,街道都從小弄堂變成了寬敞的大馬路,車輛來來往往;城市裡以前的小板房,如今變成了一幢幢高樓大廈,美麗的公園隨處可見,人們的生活有了質的飛躍。
家鄉是什麼?家鄉是無垠的天空中飄逸的白雲,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家鄉是漫漫長夜裡面對疲乏的星空時溫馨的燈火;家鄉是無聊寂寞,憂傷困頓時濃濃的香 茶;家鄉也是一個充滿愛的成長的搖籃,溫馨而舒適。
千百年來我的祖國飽經風霜,歷盡風雨。如今的中國,已不是任人宰割的弱國,如今的中國,擁有光輝燦爛的文化,創造著讓全世界都刮目相看的偉績。中國正在與世界接軌,正在與時俱進,正在飛速發展。做為一個中國人,我怎能不驕傲自豪?家鄉,你是我敬愛的母親,你是我溫暖的懷抱。千言萬語難以表達我對你們的熱愛,只能匯聚成一句話— 祖國我愛你!家鄉我愛你!

『叄』 魯迅離開故鄉時心理活動(500字)

作者對「故鄉」的感情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一般的感情,同時還是帶有個人色彩的特殊感情。在對「故鄉」沒有任何理性的思考之前,一個人就已經與它有了「剪不斷,理還亂」的精神聯系。童年、少年與「故鄉」建立起的這種精神聯系是一個人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擺脫的。後來的印象不論多麼強烈都只是在這樣一個基礎上發生的,而不可能完全擺脫開這種感情的藤蔓。具體到《故鄉》這篇小說中來說,「我」對「故鄉」現實的所有感受都是在少年時已經產生的感情關系的基礎上發生的。「我」已經不可能忘掉少年閏土那可愛的形象,已經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時形成的那個美好故鄉的回憶。此後的感受和印象是同少年時形成的這種印象疊加膠合在一起的。這就形成了多種情感的匯合、混合和化合。這樣的感情不是單純的,而是復雜的;不是色彩鮮明的,而是渾濁不清的。這樣的感情是一種哭不出來也笑不出來的感情,不是通過抒情的語言就可以表達清楚的。它要從心靈中一絲一絲地往外抽,慌不得也急不得。它需要時間,需要長度,需要讓讀者會慢慢地咀嚼、慢慢地感受和體驗。這種沒有鮮明色彩而又復雜的情感,在我們的感受中就是憂郁。憂郁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和情緒,是一種不強烈們又輕易擺脫不掉的悠長而又悠長的情感和情緒的狀態。《故鄉》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憂郁的美,憂郁是悠長的,這種美也是悠長的。

『肆』 故鄉情懷作文500字 速度

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無論你如何奔波,如何忙碌,一旦有那麼一天,當你突然間停下腳步,你會發現在你的內心深處,你最最難忘的是生你養你的故鄉。

『伍』 家鄉的民間故事作文500字

三尺頭上有神靈
遼寧省興城市南街,有一座由青花崗岩石頭築成的石牌坊,距今已有幾百年了,但還很壯觀,唯有東上頂缺了一角。為什麼好好的一座石牌坊怎麼缺了個角呢?
傳說很久以前,牌坊胡同住著一個賣魚的魚販子。這個魚販子在石牌坊底下擺了一個魚攤,來往過道兒的人很多,都順便從魚販子那買點魚回家吃,一時間,魚販子的生意還挺興隆。可是日子一長,魚販子開始動起了歪腦筋。在賣魚時,魚販子用小手指壓秤桿頭,明明是十四兩(古時十六兩為一斤),他用小指向下輕輕一壓,再把秤砣往一斤星上一挪,買主一看秤稍高些,定不住星,就樂呵呵的將魚買回家了。
魚販子自認為聰明,可時間一長還是被精明的人發現了他的損招。人們開始議論紛紛,可魚販子不但不悔改,反而認為自己招高一籌,不理會別人對他的講究(議論),充耳不聞依舊做他騙人的生意。
一天,魚販子正在牌坊底下賣魚,一個歲數大的老太太手捧一包魚來找他:「賣魚的,我剛才從你這買一斤魚,到那個鋪子一稱差二兩,是不是你的秤有毛病啊?」
魚販子一看找上門來了,知道不妙,又見原本有幾個掏錢要買魚的人又把錢揣回了衣袋。見此情景,魚販子抬頭指了指石牌坊起誓說:「我魚販子賣了這么多年魚,要有一次缺斤少兩的話,就讓這牌坊角掉下來把我砸死!」
話音剛落,就聽「咔嚓」一聲,人們嚇了一跳,等回過神來一看,剛才魚販子用手指的那個石牌坊角真的掉了下來,魚販子已被大石角砸死了。
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到現在,當年從石牌坊頂上掉下來砸死魚販子的那個大石角至今仍然還躺在牌坊底下。
「三尺頭上有神靈」,人無論做什麼都是在給自己做,這也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天理,希望人們都能從這個民間傳說中得到一點啟發。

『陸』 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百里不同抄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

我的家鄉在石泉,那裡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山會在不同的季節繪制出不同的景色,水會在不同的季節向你展現出它不同的舞姿,人更是熱情好客,不管你們認識與否,只要你需要幫助,他們總是會放下手裡的活來幫你。最令人喜歡的不是那的環境,而是那獨特的風俗。

我最喜歡家鄉的春節,家鄉的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也是最快樂的節日,大街小巷到到處張燈結綵,小孩子們把作業的煩惱拋到了九霄雲外,在大街小巷中快樂的奔跑玩耍,大人們在家准備著年貨,街上到處是美食的香味,除夕那天,天剛擦黑,幾只煙花就迫不及待的沖向天空,在天空中綻放出朵朵鮮花,除夕之夜還要守歲,所以除了很小的孩子以外,幾乎沒人睡覺,除此之外除夕還有一項大的活動,就是吃年夜飯,每當此時,在外奔波勞碌了一年的親人們都會回家感受家的溫暖,在吃年夜飯時如果小孩子一不小心打碎盤子,長輩不但不會說你,而且還會願你歲歲(碎碎)平安。

這就是家鄉的春節,這就是家鄉獨特的風俗。

『柒』 好家鄉親情故事500字

例如:
我的家鄉在宜賓,那裡有許多景點,如翠屏山、人民公園、還有專最古老的鍾鼓樓。我最喜歡屬翠屏山了,因為翠屏山一年四季景色迷人,是個可愛的地方,所以我喜歡翠屏山。
春天,萬物復甦,百花齊放,翠屏山裡的樹木抽出新的枝條,春風一吹,枝條頓時飄起來就像一個個身穿綠色衣服的仙女偏偏起舞,美麗極了!
夏天,艷陽高照,太陽發出耀眼的光茫,野花開了,紅的、白的、黃的……像綉在一塊綠色的大地毯上美麗的花紋。蜜蜂成群結隊地在花叢中穿來穿去。
秋天,秋高氣爽,黃黃的葉子從樹上飄下來,球風一吹,彷彿像蝴蝶在林間飛舞。
冬天,每當大雪過後,雪中景色迷人,從遠處望去,看見一片白色,白茫茫的天,白茫茫的地,好像整個山都是用銀子做成的。
翠屏山永遠這么美,永遠這么漂亮,我愛翠屏山,更愛我的家鄉宜賓。

『捌』 一篇500字的作文《我和故鄉的故事》

我和我故鄉的故事

故鄉的山,水,草木,都有著美麗的故事

我小時候就喜歡爬山,七八歲的時候經常和大一些的夥伴去爬山,我喜歡到山裡采野花,到現在也喜歡。家鄉的春天在五月,五月的天是湛藍的,空氣是透明的,加上漫山遍野的映山紅,顯得格外動人。映山紅並不多姿,但極其爛漫,剛開的時候是粉紅色的,後來逐漸變淡粉的,離遠看,大片大片的,十分搶眼。近看,一簇簇,一叢叢,就象射鵰英雄傳里的桃花島一樣!在冬天裡,你也可以折回幾個干枝拿回家養在瓶子里,大約半個月,就會開出漂亮的粉紅色小花,等花謝了,還會長出嫩綠的、尖尖的小葉子,點綴著清冷的冬天,真是美麗極了。家鄉的山上最早開花的要屬我們俗稱的耗子花,它矮矮的從地上長出來,葉子和地面貼得很近,只長出大約4公分的莖就開花了,而且莖似乎無法承受花之重,所以花總是低垂著,紫色的、大大的、單層的花瓣,有些象罌粟,只不過比罌粟矮得多,也不象罌粟會害人!它的花期很短,只有一兩天時間,但它的生命力頑強,有時在石縫中也能發現它的身影,只是長得不那麼「健壯」!我最喜歡的要屬家鄉那野生的紅色百合、黃色百合、芍葯,紅、黃百合也許大家能想像出它的模樣,而芍葯卻未必。它的花是白色的,很端莊、大方、典雅,大大的葉子托著幾朵含苞的或綻放的花,一點都不張揚,就象極有修養的大家閨秀!而這花不但美麗,而且還能入葯。黃色百合俗名黃花菜,不但能入葯,還是餐桌上深受人們喜愛的野味。它們開在七月里,我經常和夥伴們跑很遠的路才能採到這些花,我也經常貪婪地采上一大把緊緊地抱在胸前,恐怕人搶了去。遺憾的是那時家裡窮,沒有相機,要不我一定會和這些野花多合幾張影!現在倒是有了條件,可回家的時候總趕不上花期,一直是件遺憾的事。
秋季來臨的時候,山裡的各種果子都熟透了,杜柿、稠李子、山丁子、紅豆(俗名雅格達)、面果,還有山珍:木耳、蘑菇、猴頭,還有榛子,松樹籽……人們開始結伴到深山裡去采野果子和山珍,很多人不是為了享用,也不是為了賣錢,而是為了那份採摘過程的快樂!
離家不遠的地方,有一條奔騰不息的小河,河水清澈見底,清晰可見河底的石頭和水中的魚。在不多雨的夏季,河水不過膝蓋,人們能趟到河對面去。我喜歡在河邊坐坐。去年回家的時候,我就和姐姐坐在河邊,回憶著小時候的故事,她怎樣
偷偷帶我們上山,怎樣掏鳥窩,我又是怎樣把鞋子漩進了淤泥里,回來是怎樣挨媽媽的教訓。我又給姐姐講我曾去嘎仙洞(嘎仙洞是鮮卑族的遺址)的故事。其實我只去過一次,到裡面必須用火把,而且即使在夏天,洞里也很冷,我和夥伴們沒走多遠就無法再看到前面的路了,也不敢再深入了。不過還是過了一把癮——我們從洞的側壁爬到了洞頂,在最上面,我們脫下外衣,向下面的人揮舞著,以示我們的興奮和勝利!
再看看這里的人們,雖然過著並不富裕的生活,但在他們臉上都掛著微笑,寫著幸福。到我初中同學家裡做客,她和丈夫住在平房裡,看著他們養的十幾只雞,看著屋頂裊裊的炊煙,這些雖然平凡而簡單,但在我看來,是多麼有生活氣息,我好羨慕他們!他們在自己的天地里耕耘著,快樂著,收獲著……
我愛家鄉,愛它的山,愛它的水,愛它的草木,愛那裡的人們。無論我走到天之崖,海之角,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哺育我成長的、帶給我美好回憶的家鄉

『玖』 以故鄉為話題寫一篇500字的作文

永恆的話題——家鄉
餐時閑談,扯到一個永遠談不完的話題——家鄉。
一切都是天然的,朴實的。水,是從山間石頭縫里流出來的清泉,沒有一丁點兒污染;樹,是原生態的參天古樹,密的投不進一點兒陽光;院子,是古色古香的四合小院,每家每戶串聯起來,便若一個龐大的古物展覽;山,是呈垂直型的,連人家看起來都是「立體的」,一家去另一家串門,還要往上爬呢。人,和動物,是共處的,是和諧的……
山中的寧靜,是大城市中的深夜也無法與之比擬的。幾百年的歷史,沉澱出這個山水共長的村莊,幾十代人奮發圖強,建立起一個紅紅火火的地方。山中靜坐,簡直能使人忘掉種種世事,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吸上幾口這里的空氣,可以說是最實在的享受……
姥姥說,在她小的時候,這個村莊熱鬧極了,小孩子們成群地下溪捉蝌蚪,上山菜果,人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樂融融。那時,真是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現在,水依然那麼清,樹依然那麼綠,而人家卻稀稀落落,只剩下少有的幾戶了。「唉,都搬走了……」姥姥的嘆息,令人感到些許無奈。沒有了昔日的熱鬧景象,孤零零的村莊座落在那裡,顯得無限凄清。
村裡的人嚮往城市的生活。
可誰又想到,在搬遷的同時,是否失去了什麼?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