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抗日愛國故事讀後感400字
Ⅰ 愛國故事讀後感感想部分好的三百字
讀後感是抄談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襲,要用切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案例來說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因而,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說,又有必要說理。敘說是談論的根底,談論又是敘說的深化,二者有必要聯絡。
讀後感以「感」為主。要適當地引證原文,當然引證不能太多,應以自個的言語為主。在體現辦法上,可用夾敘夾議的寫法,談論時應重於剖析說理,案例不宜多,引證原文要簡練。在結構上,通常在最初歸納式提示「讀」,從中引出「感」,在側重表達感觸後,結束又回扣「讀」。
Ⅱ 愛國故事讀後感(480字)
俗話說:「覆巢之下無完卵。」沒有了國家,人民的生命也就沒有了保障,這就像一個鳥巢打翻了,裡面的蛋也不可能保住的道理是相同的。所以說,國家和人民們就像是唇和齒一樣的密切、息息相關。
從古至今有許多愛國的典範值得我們學習,像是盡忠報國的岳飛、投江自盡的屈原、愛國商人弦高......等等,都是讓我非常欽佩的英雄人物。但在眾多的愛國英雄中,最讓我肅然起敬的莫過於是國父 孫中山先生和奮勇抗日的左寶貴了。話說滿清末年,民不聊生,百姓們叫苦連天,國父 孫中山先生心想:「不推翻無能的滿清政府,中國就沒有救了!」因此,國父 孫中山先生便努力的進行革命的工作。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失敗,國父 孫中山先生仍然不灰心,反而是愈挫愈勇。到了第十一次的起義,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總算是推翻了腐敗的滿清政府,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國父 孫中山先生這種愛國犧牲奉獻的精神是我們所應學習效法的,我們應該要向國父致敬並向國父看齊,學習他那偉大的愛國情操。
再來講講英勇的左寶貴吧!話說在清朝光緒二十年,日本派大軍攻打我國,許多將領一聽到日本人進攻了,都非常的驚慌失措,甚至爭先恐後的逃走。但左寶貴毫不畏懼,率領孤軍三千人和日本人展開了好幾場浴血苦戰,戰場上屍體堆積如山、血流成河,這種慘況簡直是慘不忍睹。不幸的事終究還是發生了,左寶貴的軍隊全軍覆沒,他自己也被日軍給捉住了。日軍向他誘降,但即使被擒住了,左寶貴還是寧死不屈,不願背叛自己的國家,這種舉動使的日軍大怒,於是便殺了他,一位英勇的愛國勇士就這樣為國殉節了。但是左寶貴這種寧死也不願背叛自己國家的精神也讓日本人大受感動,於是便把他好好安葬,並且立了石碑來紀念左寶貴。先總統蔣公說:「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這句話正好可以用來形容左寶貴的愛國行為,而國父也是同樣有著強烈的愛國心,不然怎麼會歷經十次的革命失敗還是不放棄?正因為他們熱愛自己的國家啊!
我們應該要好好的學習國父孫中山先生和左寶貴這種為國奉獻的精神。「青年守則」里的第一條也提到:「忠勇為愛國之本。」我們要怎麼樣愛國呢?那就是每個人都要以自己的國家為榮,當國家遭遇到危險時,也要不顧一切的保衛國家,即使為國捐軀也在所不惜。國家養育了我們,國家讓我們的生命生活得到了保障,國家為我們奉獻了這麼多,我們怎麼能不好好報答國家對我們的恩惠呢?俗話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朋友們!讓我們好好的愛國,做一位愛國勇士,讓國家能夠永遠興盛、平安!
Ⅲ 愛國故事讀後感
愛國故事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黃繼光》這篇英雄故事,內心非常激動.夜已深了,可我還未入睡.黃繼光那捨身堵槍口的光輝形象老是出現在我眼前.黃繼光1930年生,1952年逝世,犧牲時年僅22歲,是四川中江人,在1951年時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1952年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嶺戰役中,敵人佔領的597.9高地密集的火力網打得六連戰士抬不起頭來.前去爆破的三個小組都犧牲了.眼看著天亮前攻不下陣地了,黃繼光帶領兩個戰士再次前去爆破.一個戰士中彈犧牲了,另一個戰士也負傷了,接近敵人火力點的黃繼光已身負重傷,身邊沒有一樣武器.危急時刻黃繼光用胸膛堵住了敵人正噴著火舌的槍眼.敵人、戰士們驚呆了時,我也驚呆了,誰又見過這等可歌可泣的事跡呢?都說人的死有兩種:要麼重於泰山,要麼輕於鴻毛.黃繼光叔叔為人類的正義事業而死,他死得有意義,死得偉大!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是啊,除了黃繼光以外,還有無數革命先烈為了祖國的神聖領土不被侵犯,為了人民不受欺辱,為了我們生活得更幸福,用滿腔熱血譜寫了一曲曲英雄的贊歌.是他們用忍飢挨餓換取了我們今天豐盛的飯菜;是他們用站崗放哨換取了我們今天樹蔭下的嬉戲;是他們用流血犧牲使我們在和平的環境里學習和生活.
英雄們,我們將以你們為榜樣,勤奮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告慰你們的靈魂,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滿意的請採納哦!
Ⅳ 愛國故事讀後感
《錢學森故事》 讀後感
珍惜英雄,讓英雄變得鮮活生動,使其精神不僅存在於我們的理性世界,同時存在於我們的感性世界,不僅存在於我們的腦海里,同時進入我們的生活中。《錢學森故事》一書就達到了這樣的目的,讓更多追求高尚的人從中獲得精神營養。《錢學森故事》不僅在為英雄立傳,更是在為民族鑄魂。
《錢學森故事》帶給我們最突出印象和強烈感動的,是愛國主義者的情懷及其鑄就的精神高地。當他作出回國決定之時,包括美國政府官員都不敢相信,一個事業如日中天,極有發展前景的科學家會選擇回到既沒有先進科研裝備和雄厚科研資金支持,也不會獲得豐厚物質待遇的貧窮的祖國。正是這種令常人難以想像的事情,深刻展示出一位愛國主義者的高尚情懷,同時有效詮釋和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質量,也把這位境界高尚者推向道德的制高點和精神的高地。
錢學森所處的時代相對於今天正在強盛起來的中國而言,由於國際政治局勢與價值體系發生了極其巨大的變化,對於愛國主義,其內容和表現形式已與錢學森所處時代有很大不同,比如海外學子回國,已經不能僅僅以愛國情結來解讀,很重要的是中國強盛後所產生的特有吸引力。所以,愛國與否已經不能僅以學成回國這一單項指標來判斷。
作為愛國主義典範的錢學森,其行為與精神已化作一個民族的精神高地,成為一種象徵而值得永遠學習。愛國是一種情結,是一種價值觀念,是檢驗一個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尺度。即使文化多元與價值觀多元繼續改變著世界,愛國主義作為一種感情的表現形式,它所包含的精神元素不會改變。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越是發展,越是需要像錢學森那樣的愛國精神。一個國家的興起和沒落,一個民族是否贏得其它民族的敬佩,很重要的是賴於民族精神力的提升,賴於整個民族形成強大的內聚力。
錢學森一生都在關注著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思考支撐中華民族強盛的命題,年邁之時仍然關注和強調發展生物工程,強調西部治沙等諸如此類的命題。甚至到了晚年,他還提出了著名的「錢學森之問」
Ⅳ 愛國人物故事讀後感
一本散發著墨香的書——《英雄人物故事》在我面前,好奇心促使我翻開看一看。啊!一篇篇充滿了戰爭的硝煙和英雄的豪氣的故事,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千百英雄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
翻開書,讀上幾頁:寧死不屈的江姐,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烈火中永生的邱少雲……這些英雄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抹也抹不掉。他們就像一面明鏡,告訴我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人應該怎麼活,路應該怎樣行……而他們的滿腔熱血就像滔滔江水一樣湧入我的心田,越流越遠。
《英雄人物故事》這本書讓我實在太感慨了。書里記敘了既真實又打動人心的英雄故事。每一篇都向我們講訴著英雄們永垂不朽、流傳千古的愛國精神。逼供、毒刑這些在我們眼裡都是可怕的,而在英雄們的眼裡,這只是一個個熟視無睹的手段,不畏懼、不投降。啊!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支撐著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支撐著你們!是人民的希望支撐著你們!讓你們永不倒下!
偉大的英雄們啊!雖然你們已離開了人世,但是,你們的足跡,你們的精神,還有你們的形象,卻永遠留在此人們的心中。看吧,現在的社會像你們這樣盡心盡職的人也有:當哪裡燃起了大火,哪裡就會有消防隊叔叔與大火展開生死拼搏;當哪裡有人掉下水,哪裡就會有警察叔叔艱難救人的場面;當哪裡發生了大事,哪裡就有偵探的日夜煎熬……難道他們只是在完成任務嗎?不!他們是在為祖國效力,為人民服務!瞧,我們小學生也行動了起來,在老師的教育組織下,為災區小夥伴獻愛心------捐款捐物,那是因為我們也想為祖國獻上微薄的力量,也想為祖國爭光添彩。
英雄們可歌可泣的事和令人震撼的情打動了我。我要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他們,接過他們的接力棒,繼續報效祖國,讓祖國的明天更輝煌!
Ⅵ 關於愛國故事的讀後感作文
含著脈脈深情,我讀完了《黃繼光》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閉上眼睛,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黃繼光那光輝的形象怎麼也揮散不去。憶往昔崢嶸歲月,我的思緒彷彿回到了半個世紀前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耳邊又回響起嘹亮、威武、雄壯的紅色搖滾--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為了保衛祖國 ,為了保衛家鄉,打敗美帝保衛和平,我們的先輩去朝鮮打仗,英勇戰斗是民族的脊樑,鴨綠江水在靜靜地流淌,嘹亮地軍歌在耳邊回盪。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黃繼光就是無數雄糾糾 、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中國好兒女中的一員。為了在黎明前攻下597.9高地,身中數彈的他像暴風雨中的巨人一樣頑強地站起來,沖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 ,「豪氣貫日月,英風動大地」。英勇的志願軍戰士趁勢攻克了敵人的陣地,奪取了勝利。這真是「我自橫刀向天笑」,多麼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啊!
當我讀到「他轉過身來堅定地對指導員說:「指導員,請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吧!」這句話時,我渾身發熱,黃繼光是多麼主動呀。可是我連媽媽交給的的任務都不做,比如說媽媽常常對我說,長大了,能幫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了,就拿掃地來說吧,一天,媽媽叫我掃地,我隨便掃了一下,很不幹凈,媽媽見了,批評我說:「戴健,你連這點家務都做不好,還能幹什麼?」媽媽就要我重新掃地,我找了一個借口,跟媽媽頂嘴。「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一切,我多麼不對呀。
當我讀到「他張開雙臂,向噴射著火舌的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槍口。」這句時,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淚水無聲地滑落下來。黃繼光,這個偉大的戰士,面臨著生命的危險,忍著傷痛,像巨人一樣冒著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黃繼光,一個普通志願軍戰士,卻有一種不怕犧牲的精神,究竟是什麼力量鼓舞著他呢?哦,是最光榮的愛國主義和國 際主義精神,促使他將生死置之度外。而我呢,卻連一點小小的磨難都經受不起。遇到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就大呼小叫,那一次,我在改正考試發下來的試卷,這是一份提高卷,我做錯了好幾題,馬馬虎虎地應付修改,然後拿給爸爸看,爸爸耐心地講解,我聽得不耐煩,生氣地說:「你沒完沒了,真煩。」爸爸嚴厲批評我,說:「遇到難題就繞道走,你這是逃避困難。和革命先烈相比,你還差得遠呢!」是啊,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雖然談不上戰爭時代浴血奮戰,但連起碼的學習困難都不敢去戰勝,我是多麼渺小啊!
同學們!當你讀了這篇文章,你不感到黃繼光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嗎?黃繼光不正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嗎?「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需馬革裹屍還。」黃繼光、邱少雲、毛岸英等無數志願軍烈士永遠長眠於朝鮮半島的三千里江山,多少手足 、忠魂埋骨它鄉,這正是英雄「山草離離兮掩我骨,滄海盪盪兮浸我屍」的豪邁絕唱!
「斬盡妖魔平天下,山河日月重安排。」正是這支由無數個黃繼光組成的、高舉毛澤東旗幟的人民子弟兵,他們鐵血軍魂所鑄就的鋼鐵長城,忠勇耿耿,精忠報國,縱橫無敵,誰與爭鋒,打敗了號稱世界第一的美帝野心狼,保衛了新中國搖籃,保衛了世界社會主義陣營,奠定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自古英雄出煉獄,拓馬長槍定乾坤!」我們的幸福今天,正是英雄們在昨天以生命熱血創造的明天,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今天的一切。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我們青年一代何惜百死報家國,要為祖國、家鄉的富強崛起而奮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灑淚祭雄傑,揚眉劍出鞘。青春儒鋼的我 ,願守土復開疆,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
在舊中國,我們國家是十分貧窮落後的。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了,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毛澤東爺爺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這個洪亮的聲音震撼了北京!震撼了中國!震撼了全世界!
讀了《我的祖國》這本書,我知道了: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祖國只用了短短60年時間,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管是在農業、醫療技術發展方面,還是在教育推進上,我國都有了巨大的變化!
遨遊太空,一直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夢想。嫦娥奔月這個古老的神話,說明我們的祖先已經對浩瀚無邊的宇宙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並激發了美好的夢想。1970年4月,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從此開始了中國的航天事業。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在未來幾個月里,中國人民還將發射人造地球衛星——天宮一號,這個人造衛星可以讓人在太空中生活一個月、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科技的發展,讓我國提升了國際地位。
5.12地震,給汶川人民帶來了災難,但是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體現了中華兒女的民族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在救災和賑災中,我感覺到了中國人民的團結,捨己救人,無私無畏,大愛無疆的偉大光輝。
《我的祖國》這本書使我知道了祖國的強盛,我熱愛我的祖國!我願祖國在新的一年裡蒸蒸日上!繁榮昌盛!
讀後感1:今天,我讀了《黃繼光》這篇英雄故事,內心非常激動。夜已深了,可我還未入睡。黃繼光那捨身堵槍口的光輝形象老是出現在我眼前。黃繼光1930年生,1952年逝世,犧牲時年僅22歲,是四川中江人,在1951年時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1952年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嶺戰役中,敵人佔領的597.9高地密集的火力網打得六連戰士抬不起頭來。前去爆破的三個小組都犧牲了。眼看著天亮前攻不下陣地了,黃繼光帶領兩個戰士再次前去爆破。一個戰士中彈犧牲了,另一個戰士也負傷了,接近敵人火力點的黃繼光已身負重傷,身邊沒有一樣武器。危急時刻黃繼光用胸膛堵住了敵人正噴著火舌的槍眼。敵人、戰士們驚呆了時,我也驚呆了,誰又見過這等可歌可泣的事跡呢?都說人的死有兩種:要麼重於泰山,要麼輕於鴻毛。黃繼光叔叔為人類的正義事業而死,他死得有意義,死得偉大!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是啊,除了黃繼光以外,還有無數革命先烈為了祖國的神聖領土不被侵犯,為了人民不受欺辱,為了我們生活得更幸福,用滿腔熱血譜寫了一曲曲英雄的贊歌。是他們用忍飢挨餓換取了我們今天豐盛的飯菜;是他們用站崗放哨換取了我們今天樹蔭下的嬉戲;是他們用流血犧牲使我們在和平的環境里學習和生活。
英雄們,我們將以你們為榜樣,勤奮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告慰你們的靈魂,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讀後感2:含著脈脈深情,我讀完了《黃繼光》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閉上眼睛,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黃繼光那光輝的形象怎麼也揮散不去。憶往昔崢嶸歲月,我的思緒彷彿回到了半個世紀前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耳邊又回響起嘹亮、威武、雄壯的紅色搖滾--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為了保衛祖國 ,為了保衛家鄉,打敗美帝保衛和平,我們的先輩去朝鮮打仗,英勇戰斗是民族的脊樑,鴨綠江水在靜靜地流淌,嘹亮地軍歌在耳邊回盪。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黃繼光就是無數雄糾糾 、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中國好兒女中的一員。為了在黎明前攻下597.9高地,身中數彈的他像暴風雨中的巨人一樣頑強地站起來,沖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 ,「豪氣貫日月,英風動大地」。英勇的志願軍戰士趁勢攻克了敵人的陣地,奪取了勝利。這真是「我自橫刀向天笑」,多麼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啊!
當我讀到「他轉過身來堅定地對指導員說:「指導員,請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吧!」這句話時,我渾身發熱,黃繼光是多麼主動呀。可是我連媽媽交給的的任務都不做,比如說媽媽常常對我說,長大了,能幫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了,就拿掃地來說吧,一天,媽媽叫我掃地,我隨便掃了一下,很不幹凈,媽媽見了,批評我說:「戴健,你連這點家務都做不好,還能幹什麼?」媽媽就要我重新掃地,我找了一個借口,跟媽媽頂嘴。「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一切,我多麼不對呀。
當我讀到「他張開雙臂,向噴射著火舌的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槍口。」這句時,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淚水無聲地滑落下來。黃繼光,這個偉大的戰士,面臨著生命的危險,忍著傷痛,像巨人一樣冒著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黃繼光,一個普通志願軍戰士,卻有一種不怕犧牲的精神,究竟是什麼力量鼓舞著他呢?哦,是最光榮的愛國主義和國 際主義精神,促使他將生死置之度外。而我呢,卻連一點小小的磨難都經受不起。遇到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就大呼小叫,那一次,我在改正考試發下來的試卷,這是一份提高卷,我做錯了好幾題,馬馬虎虎地應付修改,然後拿給爸爸看,爸爸耐心地講解,我聽得不耐煩,生氣地說:「你沒完沒了,真煩。」爸爸嚴厲批評我,說:「遇到難題就繞道走,你這是逃避困難。和革命先烈相比,你還差得遠呢!」是啊,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雖然談不上戰爭時代浴血奮戰,但連起碼的學習困難都不敢去戰勝,我是多麼渺小啊!
同學們!當你讀了這篇文章,你不感到黃繼光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嗎?黃繼光不正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嗎?「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需馬革裹屍還。」黃繼光、邱少雲、毛岸英等無數志願軍烈士永遠長眠於朝鮮半島的三千里江山,多少手足 、忠魂埋骨它鄉,這正是英雄「山草離離兮掩我骨,滄海盪盪兮浸我屍」的豪邁絕唱!
「斬盡妖魔平天下,山河日月重安排。」正是這支由無數個黃繼光組成的、高舉毛澤東旗幟的人民子弟兵,他們鐵血軍魂所鑄就的鋼鐵長城,忠勇耿耿,精忠報國,縱橫無敵,誰與爭鋒,打敗了號稱世界第一的美帝野心狼,保衛了新中國搖籃,保衛了世界社會主義陣營,奠定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自古英雄出煉獄,拓馬長槍定乾坤!」我們的幸福今天,正是英雄們在昨天以生命熱血創造的明天,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今天的一切。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我們青年一代何惜百死報家國,要為祖國、家鄉的富強崛起而奮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灑淚祭雄傑,揚眉劍出鞘。青春儒鋼的我 ,願守土復開疆,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
讀後感3:今天我讀了《黃繼光》這篇課文。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文中主要講的是黃繼光為了祖國的利益,人們的未來,用自己的生命為盾牌,擋住了敵人那狂風暴雨的子彈。讓佔有們取得了勝利,但他卻永遠地埋在了地下。戰後,戰友們絲毫沒有半點微笑,滿臉的淚水,因為這次的勝利是由黃繼光年輕的生命換來的。是他用自己的身軀做為交換而得來的。 讀後我百思不得其解,黃繼光的未來是燦爛的,是充滿希望的,為什麼他反而願意以身軀為盾牌來擋住敵人的子彈呢?後來我明白了,人,活著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民族,為了祖國。面對死亡,他視而不見,面對戰友,他奮不顧身。自古以來誰無死,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黃繼光他死得其所死得光榮。
Ⅶ 求一個關於愛國主義故事的讀後感,500字左右,要有那個人的品質【100字】以及自己的感想【400字】急急急
就500字,自己寫吧,有好處的,別看你現在作文這么好得分,到了初中高中以後作文的高分很難的,你可以不採納我,但是我的話是對你好的,因為我小學時抄作文,現在作文從沒拿過A。。。當時和你心情一樣,覺得老師很煩人,布置這么多作業來折磨學生,其實不然老師是為了給你們打好第一步基礎,讓你們以後輕松點,也體會一下老師吧,他們要是批改作業是發現,他的學生都是在抄襲,會很傷心的,老師不容易的,再說寫作文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應付公事,要是為了自己寫寫作文,考試很吃香的。
Ⅷ 愛國故事讀後感 400字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講述了王二小的為國犧牲的故事,我讀過後專非常感動屬。
首先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他小小年紀就幫助八路軍參加抗日。一次,他去山上放牛,看到了日本鬼子來圍剿(jiǎo),便把日本鬼子帶入了八路軍的埋伏圈,自己卻喪命在日本鬼子的手中。他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事情發生在河北省沫源縣,年僅七歲的王二小非常勇敢,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去保護鄉親和幹部,於是王二小把敵人引到了八路軍的埋伏圈內,只聽到子彈打出的聲音,於是敵人知道他們上當了,敵人就把他挑在槍尖上摔死在石頭上。王二小就這樣英勇的犧牲了。於是文藝戰士方冰和很快創作了《歌唱王二小放牛郎》這首歌。
王二小是一位抗日英雄,他不怕威脅,勇敢地與敵人搏鬥。他為了保衛祖國,不惜自已,結果壯烈犧牲。他犧牲時才十三歲。我們應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後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Ⅸ 愛國故事的讀後感
讀《浴血榮光》有感
XXX
讀罷《浴血榮光》,心潮澎湃起伏。通過讀書,讓我更加真實的接近歷史。我認為它不僅僅是一本講述中共歷史的教科書,更是重塑中華民族之精神的催化劑。
記住歷史,銘記過去。古人雲: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從1860年的鴉片戰爭,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用將近100年的時間,擺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困境;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國用65年時間逐步擺脫貧窮落後。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中共的歷史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她順應了歷史潮流,雖蜿蜒曲折但卻直濟滄海。正是有了這樣一批仁人志士,甘心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拋頭顱、撒熱血,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為新時代的熱血青年,我們更要居安思危,從歷史事件中吸取教訓,堅決杜絕歷史悲劇重演;我們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在學習和工作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正視歷史,團結奮斗。近代中國一百年,是中華民族飽受屈辱的一百年。在一次一次血的教訓後,最終踏上了社會主義正確道路。事實證明,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偉大成就,也充分說明了中國共產黨所代表的先進生產力。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奮力拚搏,推動祖國走上了和諧、富裕的道路。
作為新時代的熱血青年,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立足崗位,履職盡責,振奮精神,履力實踐,凝聚起建設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向心力。
順應歷史,共助發展。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遠航。歷史反復告誡我們,只有順應大時代的人,才能創造偉大功勛;悖逆時代的人,終將受到世人的唾棄。千錘百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其實歷朝歷代都有這樣一些人,就像我們現階段的那些「大老虎」,他們自憑聰明睿智,位高權重,想的不是為老百姓謀幸福,而是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巧取豪奪,權謀用盡,這些人也必將被歷史所拋棄。
作為新時代的熱血青年,我們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認清自己的歷史使命,奮力拚搏,開拓進取,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Ⅹ 愛國故事讀後感
周恩來傳》中最令我感動的篇目是《一夜的工作》,通過記述周總理徹夜工作的情形,表達的作者對周總理的敬愛之情。讀了這篇文章;使我知道了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工作是多麼勞苦,他的生活又是多麼簡朴。這便我深受教育,也使我更懷念周總理。
當我讀到「總理見了我;指著寫字台一疊一尺來厚的文件說:「我今晚上要批這些文件」時,不由心中波濤起伏——一尺來厚的文件,該有多少呀!幾百份吧?看一遍,也夠累了,何況還要動腦筋作批示呢!周總理呀,周總理,您真是為人民操碎了心呀!
當我讀到「值班室的同志端來兩杯熱騰騰的綠茶,一小碟花生米……花生米並不多;可以數的清顆數」時,不由得沉思起來,總理呀,您勞累了一夜,只喝一杯茶,吃幾顆花生米;我真想把自己吃到過的好東西都端到您面前!您應該吃一點兒有營養的東西,應該多吃一點兒才行啊!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心裡不只是激動不已,還充滿了自豪感。正如作者所說的:「這就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理。」我以為這樣好總理而自豪。我一定要以周總理為榜樣,做一個對祖國、對人民有用的人。
《一夜的工作》這篇文章,描寫了周恩來總理審閱文件時的情形,表達了人民群眾對周總理的敬愛之情。
這篇文章真實而生動地告訴我們: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工作是多麼辛苦,他的生活又是多麼簡單、樸素。這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同樣使我深深地從心裡懷念我們的周恩來總理。
當我讀到」他指著桌上一疊一尺來厚的文件說:』我今晚批改這些文件』」時,我不由得心中暗暗為總理叫苦,一尺來厚的文件,看一遍也夠累了,何況還要動腦筋作批示呢!周總理,您真是日理萬機,為了這個國家操碎了心哪!
讀著讀著,在我的腦海中又不時地映現出了很多影片中紀錄周總理生活和工作的情形:總理的卧室裡面,只擺放著一張普通的床,一個不大的寫字台,和幾把椅子,而床頭、寫字台上,都堆滿了書和待閱的文件。總理的那件睡衣,也是打了好幾個補丁;服務員多次熱飯,周總理都是一次次地忘了吃。老師還常常給我們講:周恩來總理在生病時,還是念念不忘國事,每天晚上只睡一會兒覺,帶病批閱文件……每當我看到和想起這一幕幕動人的情景,都禁不住流下了熱淚。
但是,同時我的心中又充滿了自豪感——為我們擁有這樣一位人民的好總理感到自豪,這是我們全中國人民值得驕傲的!我一定要以總理為榜樣,長大後,做一個對祖國、對人民有用的人,同時,我也希望所有的同學,長大後,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使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更加繁榮、昌盛。
天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讀了由我國當代著名詩人何其芳寫的<一夜的工作>一文.這篇課文寫的是作者親眼看到的周恩來總理一夜工作的情況和由此產生的感想,從而表達了作者對總理的那份敬愛之情.
<一夜的工作>這篇文章真情生動地告訴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他的工作是多麼辛苦,他的生活又是多麼簡朴,這使我受到很大地教育,從而更加深了對開國總理周恩來的那份崇敬和懷念之情.
我第一次讀課文的時候,當讀完了第一自然段後,覺得也沒什麼特別的.而當我讀到」他指著桌上一疊一尺來高的文件說:』我今天要批改這些文件』」時,我不由得心裡暗暗地為我們的總理叫苦.一尺來高的文件該有多少頁呀!少說也有幾十份吧?不,應該說是幾百份.看一遍也夠累了,何況還要動腦子作批示呢!周總理啊,您日理萬機,為國家操碎了心哪!
記得小時候,姐姐跟我說過有關周總理生活和工作的情行.周總理的卧室里只有一張普通的床,一個不大的寫字台和幾把椅子,而床頭\寫字台上,堆滿了書籍和待批的文件.總理那件睡衣,打了好幾塊補丁.有時服務員多次熱飯,而工作中的總理卻總是忘記了吃.老師在講讀這篇課文時,也補充了很多的有關周總理的資料.讀了這篇課文,再回憶起有關總理的故事,我不禁熱淚盈眶.但與此同時我的心中又充滿了自豪感--我們有這樣一位好總理,這是我們中國的驕傲!
我一定要以周總理為學習榜樣,努力學習,爭取做一個對祖國\對人民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