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長輩講故事作文400
⑴ "聽長輩故事,傳承好家風〃的作文怎麼寫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涌現出爺爺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磨牙(亳州俗語,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沖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想。
現在,我已經步入高中,成為一名高中生,早已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聊聊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⑵ 求作文 《聽爺爺講故事》400字左右 主要寫 語言 急急急!
我面前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樓群。望著這樓群,望著樓下邊這片土地,我就想起了爺爺,想起了爺爺講的關於這片土地的故事。爺爺雖下世二十五年了,可爺爺的故事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里。
每天晚上,爺爺就對我講這片土地的故事。爺爺捏摸著裝好旱煙,哧啦擦根火柴點燃,低了頭用粗糙的手壓壓冒出煙鍋沿的煙葉,猛吸幾口,就開始講起來。爺爺說,那是國民黨的地方部隊,四十二師扎過營房的地方。爺爺又說,他們剛來,就把周圍的大樹全斫光了,把各家割的茅草都收光了。斫的斫收的收蓋房的蓋房,沒有斧頭钁頭和杴頭,就上家來搜尋,也不言傳,搜出了吃的就吃尋到了衣服就拿,撞上了女人就壓倒。簡直連畜牲都不如。爺爺又吸了陣煙,皺紋縱橫的臉上冷冷的。我趴在爺爺的被窩里雙手支著下巴望著爺爺,爺爺又說開了,爺爺說,有不少人都逃到外地去了。沒走的,都因為有地有房。爺爺說,沒走的,就把糧食碗筷都藏起來。他們搜尋到了麵粉,沒有碗筷,用尿盆舀上飯折兩根柴棍,罵罵咧咧地邊吃邊說,怎麼能把這么好的盆子藏到茅房哩呢?爺爺說到這兒就笑,滿臉的皺紋就綻開來。
星期天,我就幫爺爺在這片承包地里幹活,揀苗捏化肥拔草。幹上一陣,爺爺想在地頭的樹蔭下過過煙癮,就又給我講開了。爺爺叭噠叭噠吸幾口旱煙,粗糙的大坶指壓壓冒出煙鍋沿的煙葉,望望南面墨綠的塬上說,這伙害人精,他們斫柴爬到塬邊邊就說到山上了,見樹就斫。爺爺用煙鍋指指西邊,那是一塊荒草地,全是石塊骨頭塊和漚爛的野草。爺爺說,那是掩埋死人和病殘人的地方。爺爺說,常常到了半夜,就有慘哭凄叫聲從那傳來。教人心裡發寒全身發顫。娃娃們沒命地往大人懷里鑽,大人都把被子往頭上埋。爺爺磕掉煙鍋灰,皺紋縱橫的臉上布滿同情。爺爺說,那荒草地當年就是咱家的,我跟你八爺鋤地,就有十來個隊伍上的人,掮了杴和钁頭在地頭挖坑,坑不到三尺深,撕心裂肺地哭求聲便從營房移了過來。四個兵各抓著哭求者的胳膊和腿抬磨到了坑邊,喊聲一二,就把那人撂進了坑裡。那人乾瘦得只剩了骨頭架了,他徹底絕望了,不住聲地罵起來……爺爺講到這兒,不往下講了。他又把煙鍋塞進了煙袋裡捏摸起來,雙眼噴著仇恨的火焰。爺爺裝好了煙葉,哧啦擦燃一根火柴,叭噠叭噠吸起來,吸了陣就說,咱家的這塊地,就這樣今兒埋一個,明兒埋兩個都教這伙畜牲當墳場了。埋死人都還罷了,可他們埋的十之五六是活人啊!
爺呀,您別講了,咱幹活吧。盡管陽光烘熱閃亮,不遠處公路上的汽車拖拉機摩托車行人在川流,可我不知怎麼,脊背發冷牙齒打顫。爺爺笑笑,說你怕了吧?咱要把這塊荒地開出來,冬上干。那時更有你娃怕的哩。
冬季,不是我怕,也不是我嫌冷。因為我的學習任務重了。即使星期天也得做家庭作業。爺爺一個人干。他每天傍晚回來,都要拉回一架子車枯乾的蒿草。突然有一天,爺爺吃過晚飯對我爹說,你娘跟你妹子回來了,你去看看。爹走進了爺爺的廂房。爺爺的炕上放著一大一小兩塊骷髏。爹什麼都明白了。我很懷疑,爹卻說,爺爺說是婆婆和姑姑就是婆婆和姑姑。爺爺不會錯。當年,我祖母領著十六歲的我姑姑到渠上洗衣服,卻被巡邏的官兵撞上了,搶走了我姑姑。我婆沒命地攆到營房門口,卻被站崗的擋住了。我婆抱住了他的腿,他竟對我婆下了毒手。後來我姑也死在了他們手裡。我和爹跪下來,給我婆和我姑磕了三個頭,就拿著鐵杴把我婆和我姑安埋進了我家的墳場。埋好了,我和爹又跪下來,給倆位親人磕了三個頭點燃了三百張陰錢。
翌春,陽光暖暖地照,爺爺跪在這片開好的地里,抓一把黑油油的地土,爺爺說,地回來了!她娘和娃都回來了!爺爺流著淚。看著爺爺流淚,我也哭起來。爺爺哄我說,別哭別哭,爺爺給你講故事,爺爺還有更好聽的故事哩。於是爺爺又捏摸著裝滿煙鍋,哧啦擦一根火柴吸幾口,壓壓冒出煙鍋沿的煙葉,爺爺說,地養人也吃人,那一年......
現在, 我站在這片已成樓群的土地上, 我對爺爺說, 爺呀, 您的故事現在又有續集了……
⑶ 以寒假,我聽老人講故事為主題寫一篇作文,可以怎麼寫
你好!
寒假,聽老人講故事作文可以圍繞遇到老人、老人的故事、老人故事得到的啟發感想來寫作文,範文如下:
記得小時候,聽老一輩人講故事,說夏天雨後走路時要小心,為什麼呢?因為不在意會碰到一隻金蛤蟆。這金蛤蟆會說人話的,是成了精的,會有求必應。老人也交待說,金蛤蟆只會給好心人碰到。於是,就想要做一個好心人,做一個善良人,好有機會碰到金蛤蟆。因此走路時真的很小心,生怕踩著了它們---------多年前,在我們的童年時,雨後池塘處處蛙,看見蛤蟆的可能性就跟看見青蛙的可能性是一樣大,不用懷疑的 聽了老人的故事,卻忘了問問他們,這會是真的嗎?只是私下裡在幼小的心靈里裝上了善良的種子,裝上了對生活的希望,然後出發了。當一個人在路上走的時候,看到一隻蛤蟆爬過,未嘗沒有過發財救難的希冀,也曾偷偷走近了去看,卻從來沒有發現有一個濕漉漉的蛤蟆是金鑄的,連是黃色的幾乎也沒有。------這感覺很像魯迅《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里寫的感覺是一樣的。先生寫道「聽說何首烏根有像人形的,吃了可以成仙,於是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可從來沒見過有一塊根像人形的」,--------我想先生當時的心裡是有些懊惱的吧,只是因為年齡小的緣故而忘了去責怪善講此類故事的大人,不懂得責怪他們把虛幻的夢傳染給少不更事的兒童,當 然後來知道是根本不用責怪的。--------在那個物質很貧乏的年代裡,就連大人們也得保住一點夢想吧,所以就借這么一個講故事的方式安慰處於貧窮中的孩子們,好給下一代一個對生活充滿希冀的夢,哪怕這個夢連他們自己也知道是不著邊際的。但誰又能不說當時這個夢多少是豐富了少年時的心呢?
⑷ 聽長輩講故事寫一篇五年級作文
下河洗澡,撈魚(用沙窗自治的魚網),捕蜻蜓(用紗布自治套子),把撈的魚喂鴨子,蜻蜓喂雞.
⑸ 作文:聽長輩講過去的故事
每天早晨,在爸爸送我上學的路上,我總是看到道路的兩旁那一座座高樓大廈,遠遠看去像一個個巨人立在那裡,還有道路上的汽車,來來往往,非常熱鬧。到了學校,我看見同學們都是爸爸媽媽開著汽車送來上學的,我們現在的學生真幸福啊,從前,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奶奶他們小的時候是怎麼樣的呢?
聽爸爸說,他小時候上學都是從家裡一個人走泥路到五六公里遠的學校里去讀書,放學後又走回來,為了上學不遲到,每天都是天沒亮就起床,還要自己燒早飯吃。
聽媽媽說,在義烏江邊的兩邊,現在是非常漂亮的江濱公園,特別在晚上,江濱公園里別提有多漂亮了,在以前只有幾個小村莊,房子又矮又破,路也高低不平,到處都是荒山野嶺,晚上沒有大人在一起從來不敢出來。
聽爺爺說,現在在義烏江上有很多漂亮的大橋,以前義烏只有一座到東陽的公路橋,就是現在的東江橋,而且是很破舊的,橋上的欄桿也都斷了很多,都用毛竹和木條連起來的,人走在上面很不安全。以前,從城裡到東江橋還有很長的路,現在,由於城市的擴大,東江橋已經在城市的中間了。
聽奶奶說,以前從鄉下到城裡沒有公共汽車,大家到城裡都是走路的,天沒有亮就起來走,到了傍晚的時候才到城裡,那時候的公路都是彎彎曲曲的沙石路,有汽車開過的時候,滿天都是沙塵,什麼都看不見。
我聽了爸爸、媽媽、爺爺和奶奶他們講的過去的故事,我很吃驚,原來他們小的時候是那麼窮,跟他們相比,我是多麼幸福啊!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學習更多的科學知識。
⑹ 聽長輩講故事,這篇作文怎麼寫啊
找一些老人那個年代的事情..挑1~3件寫下來就行了.寫的要真實.要寫爺爺奶奶給你講故事的時候的表情,為什麼要給你講...等等.
⑺ 聽老人講故事作文
我的祖國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我的祖國在我心裡真的很偉大,因為她留下了許回許多多的答優秀傳統文化。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不是抗日,就是與國民黨抗爭,許多好漢和英雄都犧牲了有:黃繼光獻身堵槍口,邱少雲烈火焚身穩如泰山。。。。。。他們都是為了祖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現在讓我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隨著「神舟」五號的飛天,全世界都記住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楊利偉。
這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的首飛航天員,以自己的壯舉和英姿,贏得了每一位中國人的尊敬,同時也讓全世界為之矚目。
我愛我的祖國,因為我的祖國偉大,我愛我的祖國,因為我的祖國富強,我愛我的祖國,因為我的祖國已經讓我自豪驕傲。
⑻ 《聽長輩講童年的故事》作文
「聽媽媽講童年的故事」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
我聽著《童年》這首歌,便想起了小時候的一件趣事。
我四歲那年夏天的一個下午,天熱極了。媽媽帶著我上街買了一個圓圓的大西瓜。到了家,媽媽剛把西瓜放到八仙桌上,我就迫不及待地問媽媽:「什麼時候吃西瓜呀?」
「你這只小饞貓,爸爸在田裡幹活,一定很熱,等他回來,我們一起吃。」媽媽笑著回答,走進灶頭間里去了。
我盯著西瓜,舔了舔嘴唇,又跟媽媽吵著要了一回。可媽媽就是不同意,於是我撅起嘴,動開了腦筋。一會兒,我就想出了一個好主意。那時候,我人矮,沒有八仙桌高。於是,我悄悄地把椅子移近八仙桌,又小心地爬上椅子,用小手把西瓜輕輕一推,西瓜慢慢地向桌邊滾動了。這時,我趕忙跳下椅子,並叫了起來:「媽媽,西瓜要滾下來了!」話音剛落,沒等媽媽走出灶頭間,西瓜「啪」的一聲掉在地上,掉成好幾瓣。媽媽撿起西瓜,一邊埋怨,一邊叫我趕快吃掉幾塊。我高興極了,邊吃邊露出得意的樣子:媽媽這下可上當了。我偷偷地朝媽媽一看,見她沒發現什麼破綻。於是,我咧開嘴笑了。
「笑什麼?」媽媽奇怪地問道。
「西瓜又涼又甜,真好吃!」我調皮地回答。其實,我的心裡最明白。
現在回想起來,可真覺得有點好笑。
⑼ 以聽家裡人講故事寫一篇作文400字五篇
我的太奶來奶屬雞,今年自已經90歲了。1921年她出生在寧波附近的一個小鎮上,年輕的時候,隨太爺爺一起來到上海謀生。我特別喜歡到太奶奶家玩,因為她會和我說起很多她年輕時候的故事。
在他們剛到上海的時候,家裡非常拮據,沒有多餘的錢可以用來改善生活,所有的收入主要用於滿足溫飽。她們前前後後一共生了3男4女七個小孩,可以想像要養活這些孩子是多麼的不容易。到了我的爺爺那一代,生活開始趨向穩定,太爺爺太奶奶的孩子們也各自成家立業,搬出了祖屋,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這個時候生活改善了,我爺爺每周都會去看望太爺爺太奶奶,這是老人家最開心的時刻。在我爸爸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我爺爺還會帶著我爸爸一起去看望他們,同享天倫之樂。
現如今,這個傳統得到了繼承和發揚,雖然我們的生活富裕了,但是我爸爸還是會經常帶著我去看望太奶奶。太奶奶依然耳聰目明,非常健談,喜歡和我們拉家常,說說90年來發生的事情。我感受最大的就是,90年來,我們整個家庭的生活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可以說從一無所有到衣食無憂,這不也正是我們國家發生的巨大變化的一個縮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