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志士的故事600字
Ⅰ 作文:我最喜愛的一首古詩(記敘文600字)
清平樂.村居 作者: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音同無)
賴,溪頭卧剝蓮蓬.
注釋
①清平樂·村居:清平樂,詞牌名.村居,這首詞的題目.「樂」在此處讀yuè.
②茅檐:茅屋的屋檐 .
③吳音:作者當時住在江西東部的上饒,這一帶古時是吳國的領土,所以稱這一帶的方言為吳音.
④相媚好:這里指互相逗趣,取樂.
⑤翁媼(ǎo)(也讀yùn和wò):對古代老婦的敬稱.
⑥鋤豆:鋤掉豆田裡的草.
⑦織:編織.
⑧亡賴:亡,同「無」「.亡」讀wu,在這里意思這里指頑皮、淘氣.
⑨卧,趴.
譯文
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
溪邊長滿翠綠的青草,
用吳地的方言,
互相逗趣取樂 ,
這是誰家,一對白發蒼蒼,公公,姥姥?
大兒子在河東的豆地里鋤草,
二兒子正忙於編織雞籠,手藝真巧.
最令人歡喜的是頑皮淘氣的小兒子,
趴在溪頭草叢, 剝著剛剛採下的蓮蓬.
賞析
由於辛棄疾始終堅持愛國抗金的政治主張,南歸以後,他一直遭受當權投降派的排斥和打擊.從四十三歲起,他長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饒市)閑居達二十年之久.作者長期居住農村,對農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對農民也有較多的接觸.所以在《稼軒詞》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農村生活的.其中,有風景畫,也有農村的風俗畫.這首《清平樂》,就是一幅著色的農村風俗畫.
上片勾勒環境烘托氣氛.開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幾筆便形象地描畫出江南農村的特色,為人物的出現安排下廣闊的背景.三、四句寫詞中出現的老公公和老婆婆,他們講話的聲音帶著醉意,愈加顯得溫柔婉媚,但是等走到他們面前時,才發現說話的已不是什麼年輕人,而是白發皤皤的老年人了."醉里",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詳,從"媚好",可以看出他們精神的愉快.
下片集中寫這一農戶的三個兒子,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畫面在繼續擴展.整勞力在溪東的豆地里鋤草,半大的孩子在編織雞籠.人著力於"小兒"的描繪,共用了兩句,佔全詞四分之一篇幅."溪頭卧剝蓮蓬"形象地刻畫出他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神態.對此,詞人感到由衷的歡喜.
這首詞具有濃厚的農村生活氣息,字里行間處處洋溢著作者對農村生活的喜悅&嚮往之情,客觀上反映了作者對黑暗官場生活的憎惡.
這首詞是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村風俗畫.
思想感情
詞人描繪了一家五口在鄉村的生活情態,表現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體現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羨慕與嚮往.
Ⅱ 中國古代愛國人士屈原作文六百字左右
我論屈原
屈原,千百年來,人們用包粽子,賽龍舟,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紀念他。可是,我卻並不覺得他像人們想像得那麼完美,可以說,我對他很不滿意。人們,正是因為他的才學,他的許多對國家有益的意見而紀念他,可我,卻不能忘記他的一個致命的缺點。
當年,屈原被放逐,因整日鬱郁寡歡,才去跳江,使得他鬱郁而終。雖說,他是為自己抱憾,為自己的才華無人應答而自盡,但是,我想問一句,他這種行為正確嗎?「跳江」,這是一種正確的反抗方法嗎?縱使他一心為國,才華橫溢,可唯一的缺陷便是--他懦怯!也許你會說,既然他那麼一心一意為了國家,大膽地提出了那麼多建議以致被放逐,如何能說他無膽量?可是,懦怯,不在於他對於國家興旺的勇敢,而在於他對於種種打擊後的放棄。跳江代表著他對一切都放棄了,自己的理想,抱負已拋入九霄雲外,他面對這個世界,只有逃避,那麼,他的頭腦、才華、忠誠,又有何用?他的這一舉動,真是讓人失望無比,一個人,如果對待事情只有絕望,沒有任何的崛起之心,那他如何成就偉業?跌倒1次要從第2次爬來,跌倒2次要從第3次爬起來……跌倒100次要從101次爬起來。屈原雖然「跌倒」了很多次,也「爬起」了很多次,但他始終沒能堅持下來,他沒有堅信著自己總有一天不會再「跌倒」,會如山一般屹立,他乾脆不再「爬起」了,就是這樣,他失敗了。僅僅留下了那樣一篇《離騷》,絕唱千古,書寫著他一生的遺憾。
雖然人們一直贊揚著他,但是,我贊揚他的忠心為國,也鄙夷他的放棄懦怯
Ⅲ 在中國有哪些愛國的人
1、 錢學森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為祖國的新生而高興。
他打算回國,用自己的專長為新中國服務。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不易,而錢學森的專長又直接與國防有關,美國千方百計要將他留下不讓他回國,他歷盡艱辛才終於回到祖國懷抱。
2、吉鴻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卻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
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為什麼不說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
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仔細地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3、華羅庚
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4、朱自清
朱自清是清華大學教授,著名的文學家。抗日戰爭結束後,美國政府一方面支持蔣**發動內戰,一方面又利用簽定條約的辦法在中國獲取了許多特權,還加緊武裝戰敗國日本,對中國重新造成威脅。當時社會上物價飛漲,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飢餓和死亡線上掙扎。
人民對美國十分不滿,反抗的呼聲越來越高。美國為了支持蔣**,就運來一些麵粉,說要「救濟」中國人,好讓中國人「感謝」美國,不反對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國的用心,認為美國的救濟是對中國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學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莊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堅決拒絕美國的「援助」,不領美國的麵粉。當時,朱自清正患嚴重的胃病,身體非常瘦弱,體重還不到40公斤,經常嘔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
拒領救濟粉意味著每月生活費要減少600萬法幣,生活更加困難。可是為了維護中國的尊嚴,他堅決拒絕那些別有用心的「賞賜」。他在日記中寫道:「堅信我的簽名之舉是正確的。因為反對美國武裝日本的政策,要採取直接的行動,就不應逃避自己的責任。」
兩個月後,朱自清因貧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寧肯挨餓而死,也不肯領帶侮辱性的「救濟」,表現了一個中國人應有的尊嚴。
5、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
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
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Ⅳ 愛國人士事跡600字
黃繼光,戰斗英雄,四川省中江縣人。1931年1月8日出生在一個貧農家裡。他幼年喪父,家境貧苦。
1952年10月14日,美軍開始向上甘嶺597.9和537.7北山高地發動進攻。上甘嶺位於朝鮮中部五聖山上,它是志願軍中線的大門,也是扎進敵人心窩的一把鋼刀。尤其是上甘嶺地區北山的兩個高地,像楔子一樣打入敵人陣地前沿,給敵人造成極大威脅。敵人在這不到4平方公里的上甘嶺小高地上,動用了兩個多師的兵力,在大量的飛機、坦克和大炮配合下,連續向537.7高地和597.9高地瘋狂進犯,月夜炮聲隆隆,硝煙彌漫,志願軍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黃繼光在戰鬥打響後,擔負在炮火下送信,傳達命令,接電話線,背傷員的任務。連續在敵人的炮火封鎖下度過了4天4夜。
1952年10月19日晚。黃繼光所在營奉命向上甘嶺右翼597.9高地反擊。第6連奉命事先奪下6號陣地,再奪取5號、4號陣地,必須在天亮以前拿下0號陣地,為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奠定基礎。戰斗開始後,進展情況比預想的要順利。這時,突然發現山頂上有一個敵人的集團火力點,使志願軍部隊受到壓制不能前進。營參謀長立即命令第6連必須炸掉它,同時組織爆破組。從黃昏7時30分到夜晚10時30分,6連已經向敵人發起了5次沖鋒,仍未催毀敵人的火力點,許多戰士都壯烈犧牲。這時離天亮只有40多分鍾了,不拿下0號陣地,就等於沒有按計劃完成戰斗任務,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就會受到影響。在這關鍵時刻,站在參謀長身旁的黃繼光站出來堅定地要求: "把任務給我把,只要我有一口氣,我保證完成任務。" 參謀長非常信任地說:"黃繼光,這次任務就交給你,現在我命令你為第6連第6班代理班長。一定要完成任務!" 接受任務後,他立即提上手雷,帶領兩名戰友向敵人的火力點爬去。他們趁照明彈的亮光巧妙地前進,開始敵人沒有發現他們,當離敵人火力點只有30多米的時候,兩名戰友相繼倒下了。黃繼光的左臂和左肩中了兩彈,血流如注,但他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敵人中心火力點前進。只剩下八九米的時候,他挺起胸膛,舉起右手向敵人投去手雷,但由於火力點太大,只炸毀了半邊,未被炸毀的兩挺機槍,又從殘存的射擊孔里伸出來,死命地吼叫著,志願軍的沖鋒又受到阻止。黃繼光再次受傷倒下。這時天就要亮了,40分鍾的期限就要到了,黃繼光躍身而起,沖著那狂噴火舌的槍口,沖著那侵略者的頑固堡壘,挺起胸膛,張開雙臂,撲了上去……正在噴吐的火舌突然熄滅,正在死命吼叫的機槍啞然失聲,黃繼光用他那年輕的生命,開辟了志願軍勝利前進的道路。
剎時,但任攻擊任務的戰友們,像離弦的箭一樣沖了出去,高聲呼喊"沖啊!為黃繼光報仇"!他們踏著黃繼光爬行的道路,很快佔領了0號陣地,守在高地上面的敵軍兩個營--1200多人,全部被殲滅。
為了表彰黃繼光的偉大精神和不朽功勛,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發布命令,為黃繼光追記特等功一次,並授於" 特級英雄"稱號。中國共產黨志願軍第15軍委員會在追認他為"模範團員"的同時,追認黃繼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黃繼光"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追授他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勛章。
Ⅳ 關於愛國人士鄧世昌的作文600字
專業團隊數學之美第一時間為您解答:
今天,我們學習了《海上英魂》這篇課文,使我倍受感動。
「1894年8月,甲午戰爭爆發,中日艦隊在黃海海面上展開激戰。「這時,我軍指揮艦:定遠號被以吉野號為首的四艘戰艦圍困圍困其中,身為「致遠」艦艦長的鄧世昌看到了,立即命令開足馬力,救出了指揮艦。而自己卻被敵艦包圍。面對自己被敵軍包圍,又艦傷彈盡的情況下,鄧世昌決心以傷殘之艦與敵艦主力艦「吉野」號同歸於盡!全艦官兵聽說後並不是貪生怕死忙著逃命,而是大聲呼喊著「撞沉吉野」的口號。可惜的是,致遠號因被魚雷擊中而沉沒了。讀到這里我的眼眶濕潤了,多麼忠心與祖國的官兵們哪!他們為了挽回戰局而不怕犧牲,他們是多麼的熱愛我們親愛的祖國,多麼的願意為國捐軀!我相信,在天上的另一個世界的他們,至今仍關心著我們的祖國。戰艦沉沒後,鄧世昌並沒死去,但是他拒絕他人給的救生圈,實現了「軍艦在,我在。軍艦亡,我亡。」的誓言,英勇的犧牲在茫茫大海之中。雖然鄧世昌不在了,但是他那寧死不屈、精忠報國的精神,仍活在我們心中!
希望這些長眠於大海中的英魂,能夠安息。我們將永遠懷念這位捨身報國的名族英雄。我們要做一個愛國愛民、為國著想,不出賣祖國的人。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