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聽爺爺講故事的徵文

聽爺爺講故事的徵文

發布時間: 2020-11-24 05:19:42

A. 「跨越祖國六十年,我聽爺爺奶奶講故事」為主題寫作文,題目加題材!急!急!

祖國在我心中「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流在心裡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多麼動聽的一首歌呀!是啊,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改變不了愛國之心。我愛祖國,我愛她那錦綉的山川。聽,那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長江水如乳汁一般滋養了這片神奇的土地,養育著偉大的中華民族。看,那連綿起伏的長城,像一條巨龍蜿蜒於山脊之上,它是那麼庄嚴古老,它銘記著多少無名英雄的無私奉獻啊。再看那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氣勢磅礴,雄姿靈秀。氣候溫和,四季都有奇麗的景色。再看那洶涌澎湃的黃河,它以英雄的氣魄,出現在亞洲的原野;它表現出我們民族的精神:偉大而堅強!我不僅愛祖國的一山一水,更愛她那悠久而絢爛的歷史文化。五千年漫長的歷程,中華民族積淀了多少燦爛的文化啊!960萬公里的寬闊懷抱,容納我們13億兒女。在我們13億兒女智慧的光芒中,我們的祖國日益強大起來。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使我們的四川姐妹在這場地震中失去了性命。可就是在這場災難中,讓世人看到了中國人是堅強勇敢而英雄的一族,是永遠不可戰勝的力量。金色的九月,我們的科技英姿——神舟七號宇宙飛船成功飛天,太空行走讓世人刮目相看。我們為神七歡呼,我們為宇航員歌唱,我們為祖國雀躍。我們更為光輝的未來而憧憬,而期盼。可愛的祖國,無論我走到那裡,我都挽住你力量的臂膊,無論我身居何方,你都溫暖著我的心窩。祖國啊,祖國,你永遠充滿希望,祖國啊,祖國,你永遠朝氣蓬勃!

B. 作文: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

現在電視上、報紙上都在談論「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而一提起這個話題,我就不由得想起了爺爺給我講過的故事。

那一天,我們正在吃中午飯,我忽然發現,在我的碗里有一塊肥肉,頓時來了氣。因為,我最不喜歡吃的就是肥肉,索性把它夾到了爸爸的碗里。這時,爺爺發現了我這一舉動,不滿地搖了搖頭,說:「子琳呀!你知道嗎?這肥肉在以前可是寶貴東西。在過去,只有過年才能吃到肥肉呢!」我聽了大吃一驚,爺爺又接著說:「唉!現在的孩子都不能體會原來生活的艱辛!」一聽這話,我頓時來了興趣,非要纏著爺爺讓他給我講過去的事情。爺爺扶了扶帽子,笑呵呵地說:「只要你願意聽,我就給你講。」

吃過飯,爺爺就開始講過去的故事。爺爺意味深長地說:「在你爸爸小時候,家裡一共有兄妹五個。那時候,家裡吃飯都靠我一人在外面演戲掙錢。你奶奶有時也拎著一籃子雞蛋到集市上賣。賣來的錢全都補貼家用了!那時候,平時吃的是干饃沾著搗碎的蒜汁,只有在逢年過節時,才會吃豬肉,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才能吃到豬肉餃子。

我聽了,頓時覺得慚愧。我覺得我不應該挑食兒,在過去爸爸媽媽想挑還沒法兒挑呢!我下定決心,向爺爺保證:「爺爺,以後我再也不挑食兒了,我要做一個珍惜別人勞動成果的好少年。」我心裡雖然慚愧,但同時又有幾分興奮。因為比起原來,我們的生活質量漸漸提高了。現在我們要什麼有什麼,家家戶戶都在奔小康,過去沒享過福的爺爺奶奶,也應該享享福了。

注(一定要選我)

C. 徵文 聽爺爺奶奶講解放故事

關於解放,對於解放後出生的我原無深切體驗。所有故事都是從母親那裡聽來的。但每每想起,卻覺得溫馨無比。那些人那些事彷彿親歷一樣,"解放"是母親幸福的記憶,亦成了我童年的懷想。兒時,坐在夏夜的星空下,在母親娓娓地講述中,我用童心將"解放"幻化成一幕幕真實的場景,不由浮想聯翩,對那並不遙遠的年代充滿了憧憬,對那解放的歡樂、新生的幸福和軍民的魚水情意更是心馳神往。

聽母親說,青島解放的前夕,她們這些居家的女人一開始只是感到無比的恐懼。聽著市區間或響起的槍炮聲,除了為全家人的生命擔憂,還對未來的日子感到茫然。當時,常年蝸居的女人們對解放軍和解放都是懵懵懂懂。盡管也聽到一些有關解放區的"花絮",但各種謠傳卻讓她們真假難辨,還以為解放軍跟青島這塊"殖民"土地上的所有軍隊一樣欺壓老百姓。而所謂"解放",對老百姓來說也許是另一副套在脖子上的枷鎖,面臨的是更深重的苦難。

就在母親膽戰心驚地飽受熬煎之際,這天早晨,一隊人馬開進錦州路,並駐扎到我家街對面的一座閑置的大院里。於是,恐怖就像黑暗一樣降臨到母親的頭上。當時,父親出遠門,去了另一個城市,作為家裡的女主人,她惟一能做到的是關嚴屋門,拉上窗簾,並把五歲的二哥緊緊地摟在懷里。

上午在平安無事中度過去了。這異樣的平靜讓母親禁不住撩開窗簾的一角,膽怯又好奇地朝著對面的院子張望。她看見幾個穿軍服的年輕人在大院里洗衣服、擦槍,有說有笑,打打鬧鬧,那情形就像一群課間休息的男學生,活潑而又率性。

"他們倒不像是惡人!"母親從心裡巴望著彼此能相安無事。

但到了中午,"禍事"就來了--就在一家人坐到桌前吃午飯時,門外突然響起了輕輕的敲門聲。

母親嚇得一哆嗦,手裡的筷子掉到了地上。但她看著面無血色的兩個孩子,立刻強作鎮定地站起身,踮著腳尖走到門口,從門縫里朝外窺探。雖然看不到對方的面孔,可那軍服的一 角,也讓母親驚出了一身冷汗。生活在青島這個"殖民"城市,與各國"大兵"遭遇是常有的事。但在自家門口如此短兵相接卻是頭一回。母親預感到凶多吉少,亦做了最壞的打算。當時,她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保住孩子的性命。母親這樣想著,便匆忙回頭朝大哥使了個眼色。大哥心領神會地將二哥拖進了卧室,並從裡面上了插銷。

母親這才戰戰兢兢地打開了門。

門外站著一個頭戴五角星軍帽、身穿軍服的小戰士。他腰桿挺直,兩手貼著褲線,規規矩矩地站在屋門的一側,一臉稚氣地沖母親笑著。

母親的心卻依然懸著,她甚至不敢多看小戰士一眼,忙低聲下氣地叫著"小老總",問他有什麼事。

小戰士開口便叫"大嬸",接著,又讓母親喊他"同志"。

小戰士說這些話時一臉的和顏悅色,母親只是惶恐地聽著,絲毫不敢放鬆警惕。這位"小老總"登門,決不會僅僅是讓母親叫他聲"同志"吧!

果然,小戰士的眼睛開始盯著我家放在碗櫃頂端的大號鋼精鍋。他說部隊起灶做飯,想借鋼精鍋淘米。

小戰士講一口南方話,母親聽不太懂,但他的目光卻說明了一切。

鋼精鍋,在那個年代算是奢侈品,是母親省吃儉用才買下的,更是母親的心愛之物。可母親一聽說"小老總"不過是想"借"個鋼精鍋,心裡的一塊石頭立刻落了地。只要"小老總"不傷害孩子,比鋼精鍋再貴重的東西她也捨得讓他拿去。

"謝謝大嬸,我們用完就還給你。"小戰士接過鋼精鍋說。

母親卻連連擺手:"你喜歡就拿去吧!不要還了!"心裡只想著趕緊將他打發走,這輩子別再見到他。

小戰士走後,母親看著已空了的碗櫃上方,這才禁不住傷心起來。

懂事的大哥則安慰母親說,破財免災。他們畢竟還是登門來"借",而不是入室搶劫。想想以往的種種遭際,母親這才釋然。

可是,財破了卻並沒能免災。鋼精鍋剛剛被"借"走,一件更可怕的事情又落到了母親的頭上。

--這天傍晚,因母親一時疏忽,始終享受著"囚徒"待遇的二哥竟然失蹤了。這下可嚇壞了母親和大哥。母子倆在相互埋怨中不顧一切地沖出家門,求助鄰居幫忙找孩子。

母親最先想到有拐孩子"嫌疑"的便是新來的這群"鄰居"。只是,站在自家門口朝對面的院子里望去,他們像是正在開會,眾人圍成一個大圓圈,中間站著一個當官的邊打手勢邊講著什麼。這樣的時候,你撞進去找孩子,肯定是要吃槍子的。

但願孩子去了別處。無奈的母親抱著僥幸的心理,和鄰居們一起在錦州路四周尋找。

"小弟會不會去了無棣二路的大姑家?"後來,大哥提醒慌亂中的母親說。

大姑沒有孩子,對聰明伶俐的二哥很是寵愛,父母也時常帶他過去走親戚。母親想了想,便鎖上家門,拉上大哥,直奔無棣二路。

天黑盡時,尋找二哥的幾路人馬都鎩羽而歸,大姑家也沒有發現二哥的蹤跡。在這兵慌馬亂的年月,到處都是逃兵、劫匪,失蹤的二哥想是凶多吉少了。絕望的母親忍不住坐在街這邊黯淡的路燈下失聲痛哭起來。

看著母親的眼淚,大哥再也忍不住了,一個人悄悄摸到了"鄰居"朝向街面的廚房後窗,雙手扒著窗框,偷聽著裡面的動靜。

不一會兒工夫,大哥便從後窗那邊跑過來,驚恐萬狀地喊著:"媽,媽,不好啦!小弟被抓進了兵營里。我聽見他在裡面說話呢!"

"什麼!"母親一下從地上跳起來,將所有的恐懼都丟到腦後,發瘋般地奔向"鄰居"已關閉的大門,邊用力敲門邊聲嘶力竭地喊著:"小光,小光!你們還我孩子!"

母親的哭喊聲很快就驚動了大院里的人。門倏地從裡面打開了,一個三十歲左右、軍官模樣的人用不解的目光看著母親問:"大嫂,請問你找誰?"

"找我家小光。我家小光被你們給抓進來了。"失去理智的母親大聲嚷著。此時,她已做好了吃槍子的准備。

不料,那人卻輕聲笑了:"大嫂,你別急,我們這兒是有個小傢伙。想不到他是你的孩子。"軍官說著,就扭過頭,對一旁的哨兵小聲嘀咕了幾句,哨兵轉身而去,眨眼工夫,二哥便坐在那個"借"鍋的小戰士的肩頭,手裡拿著一個白面饅頭,得意洋洋地出現在母親面前。

"大嫂,你看這是你的孩子吧?"軍官態度和藹地問。

母親撲上去,一把抱住了二哥的腿,生拉硬拖地往下拽。二哥卻掙脫開母親的手,余興未盡地央求母親讓他再玩一會兒。

原來二哥真是被兩個解放軍戰士撿到的。這個調皮蛋趁母親去院里水井洗菜忘記關門的間隙,逃出家門後,便去了他一直很好奇的街對面看光景。他偷偷溜進大院,看到一間房子里有人在打電話,覺得新奇無比,小腦袋貼在門邊偷看了半天,就想來一次"模仿秀"。再次回到大街上的二哥,獨自轉悠著,到底找到一個僻靜的去處--路口的一座大橋下。於是,他一頭鑽進橋洞里,搬來一塊石頭當電話,找來一根棍子做電話線,惟妙惟肖地模仿著那人的聲調,在橋下玩起"打電話"來。

不知不覺間,天黑了下來。小傢伙看著一下變得陰森可怖的橋洞,竟失去了方向感,左沖右突,就是找不到出口,他害怕極了,不由大哭起來。

這時,兩個巡邏的哨兵從橋上經過,聽到孩子的哭聲,便到橋下,將我的二哥給哄了上來。在二哥的指點下,他們來到我家門口,可看見大門緊鎖,只好又把二哥帶回了營房。

聽著軍官的講述,看著毫發無損且興高采烈的兒子,母親的眼裡流著感激的淚水,終於從心底發出一聲真誠的"謝謝"!

二哥的失而復得很快就在坊間傳開了。這一奇跡的發生讓人們開始對街對面的"鄰居"有了好感。這一特殊的經歷也讓二哥有了自豪的資本,他像個義務宣傳員那樣逢人就繪聲繪色地講自己在軍營里的經歷:那些大哥哥可好了,他們給我飯吃,讓我騎大馬,還給我講故事……

第二天,像是有人下了一道命令,街這邊所有居民關閉的屋門都打開了,孩子們魚貫而出,開始爭先恐後地湧向街對面的大院。在那些美好的日子裡,孩子們簡直把軍營當成家了,常常玩得樂不思蜀。於是,沉寂多日的錦州路上響起了孩子們稚嫩的童聲:"解放區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

接下來發生的事就更讓人感嘆不已了。

是在幾天之後的一個上午。當時,母親正在廚房做飯,此前那個小戰士手裡提著我家的鋼精鍋又站在了門口。

"大嬸,我是來還你鍋的。也是來給你道歉的。"小戰士雙手把鍋交到母親手裡,又把一塊大洋放進鍋里。

看到自家的寶貝回來了,母親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小戰士告訴母親本來應該早點把鍋送還的,但因自己淘米時不慎,鍋掉到井台邊,底部摔裂了一個口子。炊事班長拿著鍋跑了好幾個地方,才找到一個鋦鍋的師傅,將鍋修補好。但不管怎麼說,鍋還是損壞了,首長讓他帶來一塊大洋,算是補償。

聽著小戰士的話,母親不由驚呆了。這世上哪有這樣的軍隊,不僅把借走的東西送還,還對損壞的鍋底作補償。

母親看看補了一塊黃銅片的鍋底,厚重、結實。雖然不是新的,卻並不影響使用。於是,又把大洋硬塞到小戰士的手裡。

"你們把鍋還回來,我就感激不盡了。這錢我不能要。"母親很堅決地說。

小戰士像是怕燙手似的,又把錢放到了屋中央的桌子上:"大嬸,這錢你要是不收,可就是為難我了。我們解放軍里有規矩,損壞老百姓的東西要賠。本來,我們想買新的還你,可跑遍半個青島也沒找到同樣的鍋,這才……"

看著小戰士一臉的難色,母親只好收下了這塊大洋。

也就是從這一天起,我家的屋門真正朝著對面的"鄰居"敞開了。"鄰居"缺什麼,盡管到我家借;我家有需要幫忙的事,不等母親開口,他們就會伸出援手。而那個借鍋還鍋的小戰士也成了我家的常客。他利用閑暇時間,給母親講革命道理,幫母親打掃衛生、照看孩子,就像一家人一樣親密無間。母親親切地喊他小趙。孩子們則無比自豪地有了一個小趙哥哥。

就這樣,1949年的6月里,"解放"這個字眼像春雨一般慢慢地滋潤著我的母親的心田。這個成年累月被封閉在鍋碗瓢盆間的小腳女人豁然明白,千百年來套在身上的種種枷鎖在解放的隆隆炮聲中已被徹底砸碎,自己的生活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在慶祝青島解放的日子裡,我的母親高舉著自己親手糊的寫著"解放"的彩色小旗子,在喧天的鑼鼓聲中,走上了街頭。

"解放"帶給母親的歡欣是無與倫比的,那些有關"解放"的故事說也說不完。但在我的童年時代,母親講得最多的還是那個小趙哥哥。我知道這是母親平凡記憶中的惟一亮點。而小趙哥哥則是"解放"的形象代表--這個把自由、平等、友愛帶給母親,讓她可以挺胸抬頭做人的小戰士,就是母親的"解放"。

至今我還記得母親說起小趙哥哥時的思念之情。她說他黑黑的,瘦瘦的,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笑起來像個羞澀的女孩,講話很靦腆。母親一生都在後悔,小趙哥哥所在部隊開拔之前,沒問他的姓名和家鄉。但母親一生都在講述她的"解放"故事。

我自己雖然沒有"解放"的親歷身受,沒有見過可愛可敬的小趙哥哥。但隨著母親年復一年的講述,小趙哥哥卻時常走進我的夢中,只不過,我的小趙哥哥與母親的有所不同,他年輕、英俊,騎著一匹高頭大馬,高高地揚起右手,作著有力的手勢,用洪亮的嗓音告訴我:"解放"就是公平、公正和做人的尊嚴。

高頭大馬在我的夢中馳騁,我在夢鄉中咀嚼著"解放"這一偉大的字眼,希冀這美夢永遠不醒。

有些長,可以節選。

D. 聽爺爺講故事的作文怎麼寫

我面前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樓群。望著這樓群,望著樓下邊這片土地,我就想起了爺爺,想起了爺爺講的關於這片土地的故事。爺爺雖下世二十五年了,可爺爺的故事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里。

每天晚上,爺爺就對我講這片土地的故事。爺爺捏摸著裝好旱煙,哧啦擦根火柴點燃,低了頭用粗糙的手壓壓冒出煙鍋沿的煙葉,猛吸幾口,就開始講起來。爺爺說,那是國民黨的地方部隊,四十二師扎過營房的地方。爺爺又說,他們剛來,就把周圍的大樹全斫光了,把各家割的茅草都收光了。斫的斫收的收蓋房的蓋房,沒有斧頭钁頭和杴頭,就上家來搜尋,也不言傳,搜出了吃的就吃尋到了衣服就拿,撞上了女人就壓倒。簡直連畜牲都不如。爺爺又吸了陣煙,皺紋縱橫的臉上冷冷的。我趴在爺爺的被窩里雙手支著下巴望著爺爺,爺爺又說開了,爺爺說,有不少人都逃到外地去了。沒走的,都因為有地有房。爺爺說,沒走的,就把糧食碗筷都藏起來。他們搜尋到了麵粉,沒有碗筷,用尿盆舀上飯折兩根柴棍,罵罵咧咧地邊吃邊說,怎麼能把這么好的盆子藏到茅房哩呢?爺爺說到這兒就笑,滿臉的皺紋就綻開來。

星期天,我就幫爺爺在這片承包地里幹活,揀苗捏化肥拔草。幹上一陣,爺爺想在地頭的樹蔭下過過煙癮,就又給我講開了。爺爺叭噠叭噠吸幾口旱煙,粗糙的大坶指壓壓冒出煙鍋沿的煙葉,望望南面墨綠的塬上說,這伙害人精,他們斫柴爬到塬邊邊就說到山上了,見樹就斫。爺爺用煙鍋指指西邊,那是一塊荒草地,全是石塊骨頭塊和漚爛的野草。爺爺說,那是掩埋死人和病殘人的地方。爺爺說,常常到了半夜,就有慘哭凄叫聲從那傳來。教人心裡發寒全身發顫。娃娃們沒命地往大人懷里鑽,大人都把被子往頭上埋。爺爺磕掉煙鍋灰,皺紋縱橫的臉上布滿同情。爺爺說,那荒草地當年就是咱家的,我跟你八爺鋤地,就有十來個隊伍上的人,掮了杴和钁頭在地頭挖坑,坑不到三尺深,撕心裂肺地哭求聲便從營房移了過來。四個兵各抓著哭求者的胳膊和腿抬磨到了坑邊,喊聲一二,就把那人撂進了坑裡。那人乾瘦得只剩了骨頭架了,他徹底絕望了,不住聲地罵起來……爺爺講到這兒,不往下講了。他又把煙鍋塞進了煙袋裡捏摸起來,雙眼噴著仇恨的火焰。爺爺裝好了煙葉,哧啦擦燃一根火柴,叭噠叭噠吸起來,吸了陣就說,咱家的這塊地,就這樣今兒埋一個,明兒埋兩個都教這伙畜牲當墳場了。埋死人都還罷了,可他們埋的十之五六是活人啊!

爺呀,您別講了,咱幹活吧。盡管陽光烘熱閃亮,不遠處公路上的汽車拖拉機摩托車行人在川流,可我不知怎麼,脊背發冷牙齒打顫。爺爺笑笑,說你怕了吧?咱要把這塊荒地開出來,冬上干。那時更有你娃怕的哩。

冬季,不是我怕,也不是我嫌冷。因為我的學習任務重了。即使星期天也得做家庭作業。爺爺一個人干。他每天傍晚回來,都要拉回一架子車枯乾的蒿草。突然有一天,爺爺吃過晚飯對我爹說,你娘跟你妹子回來了,你去看看。爹走進了爺爺的廂房。爺爺的炕上放著一大一小兩塊骷髏。爹什麼都明白了。我很懷疑,爹卻說,爺爺說是婆婆和姑姑就是婆婆和姑姑。爺爺不會錯。當年,我祖母領著十六歲的我姑姑到渠上洗衣服,卻被巡邏的官兵撞上了,搶走了我姑姑。我婆沒命地攆到營房門口,卻被站崗的擋住了。我婆抱住了他的腿,他竟對我婆下了毒手。後來我姑也死在了他們手裡。我和爹跪下來,給我婆和我姑磕了三個頭,就拿著鐵杴把我婆和我姑安埋進了我家的墳場。埋好了,我和爹又跪下來,給倆位親人磕了三個頭點燃了三百張陰錢。

翌春,陽光暖暖地照,爺爺跪在這片開好的地里,抓一把黑油油的地土,爺爺說,地回來了!她娘和娃都回來了!爺爺流著淚。看著爺爺流淚,我也哭起來。

E. 作文: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

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建軍節快到了,8月27日,我們作為中國少年報花之回城記者站的小答記者來到蕪湖第二干休所采訪離休解放軍爺爺。阮萬鈞爺爺說:「1950年朝鮮內戰爆發了,阮爺爺是炮兵的指揮員,看到美國用飛機轟朝鮮,很氣憤。經過了無限努力,終於打下了132架飛機,打傷了1234架飛機,打死傷美國鬼子39萬人,打出了鬼子紙老虎的品質!」爺爺說得很激動,回憶起往事,眼裡還有淚光在閃動。接著,花之城舞蹈班的同學為爺爺們表演了幾個小節目,爺爺們十分高興和激動,他說:「你們一定能接好革命的班,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啊!」我問了阮爺爺一個問題:「你們是靠什麼意志一直走到現在的?」爺爺說:「我有革命理想,我們都懂得『為什麼當兵,為什麼打仗;為誰當兵,為誰打仗』。最重要的是,我們都天不怕地不怕!在戰場上犧牲的同志,我們雖很難過,但一心想的都是要為他們報仇!」這次采訪完後,我更加深了記者的經驗,也對當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這快樂,我會期待明天的采訪,我會好好表現的!

F. 600字作文:聽爺爺奶奶講過去過年的故事

關於解放,我不曾知道些什麼,然而更多的舊故事,也都是從老一輩的爺爺奶奶那裡所得知的。奶奶,也算得上是身邊最親的人了,雖然她現在已經離我們而去了,可是我記得她,那短短的頭發,慈祥的眼睛,和藹的微笑。爺爺,一副總是很庄嚴的模樣,總是給我一中害怕的感覺,就像是看到了爸爸。
小時候,聽到的最多的故事,就是爺爺奶奶給我講的解放戰爭時期的事兒,雖然這些故事我聽的耳朵都磨出了繭子,但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使我最受啟發的,還是這些我都「聽煩了的故事」。 每當奶奶聽我向她念起祖國的發展她總會感慨,說起那一段驚心動魄的往事。
奶奶說:「解放前的國家特別落後,到處都窮,還總是受敵人欺負。在戰爭時期,人們一聽到敵機來了的時候,就都往防空洞里跑,嚇得在防空洞里躲半天都不敢出來,待到沒有了飛機聲,才敢出來。整天提心吊膽,就怕敵人來『找事兒』,弄得大家整天神經緊張。小鬼子還經常到處搶東西,那些看上去像有錢人家的就被搶了不止一次,有的還把人打死了,就這樣,大家出門都得小心翼翼。那日子簡直沒法過。」奶奶總是一邊嘆氣,一邊說。
而爺爺呢,則經常給我講解放軍。「敵人總來欺負我們,我們總不能挨著吧,所以,解放軍們出面了。這些解放軍可都是國家的棟梁,他們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在戰場上堅強、勇敢地與敵人殊死搏鬥。在炎熱的夏天,解放軍們要執行任務,趴在草垛里,草垛里有好多蟲子,解放軍們就要忍受著蚊蟲叮咬,一動不動的趴在裡面,生怕暴露;還有的解放軍,在戰場上,跟敵人打急眼了,打得腸子都打出來了,也顧不上,繼續打……那真是國家的好兒女,國家的驕傲啊!」每提到這,爺爺的臉上就會流露出笑容,但同時,也有一絲難過。我總會想:爺爺應該是在為那些既然方軍叔叔感到惋惜吧。
我不由得想到了今天的生活,一座座高樓大廈平地而起,走在路上的人個個都忙碌著,一些商業人士手提公文包,肩上還背著筆記本電腦。早晨到海邊逛逛,到處可見到來這里散步的老人和年輕人,也難怪奧運會上的中國健兒們的強健。2008年,中國經歷了種種挫折,一樣大家也都是興奮的,在經歷了地震等困難後,看得到中國人的堅強和友愛。奧運會
是我們承辦的啊!處處發揚著奧運精神,我也榮幸的去觀看了在青島舉行的奧帆賽,心中也默默地為運動員們加油!
然而,講的最多的,還是敵人投降,新中國成立的時候的事兒。「小鬼子投降後,大夥兒心裡都想,這苦日子可熬到頭了,那高興勁兒別提了!尤其是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全國上下沒有一個人不開心、不高興,個個都比過年還開心,那種心情簡直無法形容……」他們總是這樣說,而且,每說到這里,必定會笑,甚至都能開心好一陣子。
如今生活在一步步像前邁動著,回憶著舊時代,享受著新解放。但是,我認為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那些解放軍,是他們為他們的子孫後代打拚出了一片天地,是他們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我們平常的點點滴滴都是他們留給我們的.他們是偉大的,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那麼好的生活。現在的生活好了,各方面條件也高了,孩子們只享受著生活,卻不知這一切來之不易,所以,作為新中國的希望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獻上自己的微薄之力為祖國做貢獻,更好的把解放精神傳承下去。
舊時代,新解放!

G. 聽爺爺奶奶講故事——作文

詩歌一首: 故鄉門前的老樹

就在故居門前不遠處
有一顆不知名的老樹
在衰老中年年如故
枯了又綠綠了又枯

它的經歷我一點不清楚
它的性情我描也描不出
它的葉子飄落我印象中
也只是一片片模糊

可在告別家鄉的那天
我忽然注意到了這老樹
它彷彿獃獃的望著我
一面招手一面默默祝福

可別了 我當時不願回顧
它也不曾說再見不曾哭
不曾對我一聲聲叮嚀囑咐
別了 它不曾送我一步

就這樣帶走了它的痛苦
帶走了它深情的祝福
可是 我後來才知道
也帶走了我對它的思念無數

每當我寂寞的時候
總要想起這老樹
想起我不知憂慮的童年
就一直為它的綠蔭庇護

這沉默的老樹飽含著多少沉默的痛苦
但卻是我記憶中的一份財富
它時常安慰我 不讓我孤獨
還時常給我力量和鼓舞
文章一篇: 家門前有三棵梧桐樹,聽爺爺說是奶奶嫁過來時他親手栽的,現在爺爺奶奶都已經快要到八十了,已從當初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變成了步履蹣跚的老年人了,門前的梧桐也由當初細矮的小樹長成了粗壯的大樹了.門前的老樹見證了爺爺奶奶的愛情,見證了我的成長,見證了爺爺奶奶對我的疼愛.比起我的一些女同學,我是很幸福的了,因為爺爺奶奶並不重男輕女.

在我小時候,爺爺在樹上給我做鞦韆讓我盪著玩,教我認識了在樹上安家的各樣各樣的鳥兒,我還見過啄木鳥和貓頭鷹,這些都是很少見的,因為都被一些打鳥的人給打光了,這些人真夠可惡的.夏天的晚上,奶奶會帶著我在樹下講故事給我聽,到我懂事的時候,奶奶講的最多的是農村婦女的命運,叫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後要到大城市去,奶奶的話是質朴的,從小到大奶奶一直對我說的一句話是:農村婦女沒知識可憐,你一定要好好學習.現在當我到外面上大學時奶奶還會說這話.

門前的老樹讓我知道了年輪的轉換,時間的流逝.當它們開始吐綠芽時,我就知道春天來了,到夏天,老樹就會綠成一片蔭,結出許多小綠球.當樹葉開始變黃飄落時,秋天到了,這時會有許多向蒲公英一樣的東西從小茸球上裂開飄到你的臉上脖頸里,撩的人癢癢的.特別是深秋初冬時,樹枝上只有幾片枯葉在搖曳了,加上傍晚遠處的夕陽看上去就像是掛在樹叉間,使人總會有一番傷感的情懷,不禁會想到李商隱的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