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寫蘇武的故事的作文
A. 蘇武的故事作文500字
給你當做參考哈。
暮秋時節,凜冽的寒風將滿地的枯葉吹得四處飛揚。嚴寒籠罩著世界。寒冷中我讀懂了蘇武,明白了蘇武的心聲,明白了蘇武的忠誠,明白了蘇武為何被後世傳誦!(抒情式開頭,排比的修辭層層遞進,感情真摯,話語有力!)
蘇武,字子卿。杜陵人,是西漢守節的著名人物。在漢武帝天漢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將之職奉命出使匈奴。(簡單背景介紹,讓讀者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增強文章的厚重感。)
蘇武出使匈奴之前,有個人叫衛律,在出使匈奴後投降了匈奴。單於重用他,封他為王。衛律有一個部下叫虞常,對衛律很不滿意。他跟蘇武的副手張勝原來是朋友,就暗地跟張勝商量,想殺了衛律,劫持單於的母親,逃回中原去。張勝很表示同情,沒想到虞常的計劃沒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單於逼迫蘇武投降,但蘇武絕不投降。單於把蘇武流放弄到北海,只有公羊生仔,蘇武才能獲釋歸漢。蘇武不為所動,渴飲雪,飢吞氈,依舊手持漢朝符節,表現了頑強的毅力和不屈的氣節。(此處缺少蘇武牧羊的肖像描寫和必要的環境描寫,文章就成了單一的相關材料鏈接,而不是創作了。請你參考歷史圖片,補上描寫內容。)後來,昭帝即位後,漢朝和匈奴和親,漢朝要匈奴送還蘇武,蘇武這位堅貞不屈的英雄終於回到了祖國。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蘇武的英雄氣節譜寫了一曲「威武不能屈」的正氣歌。青山依舊,綠水依然,秋還是那樣寒冷。走在秋風中的我終於讀懂了何為「忠誠」何為「英雄」!(引用式+抒情式結尾,升華主題。)
B. 小學6年級,以蘇武牧羊的故事為由寫一遍500字的作文,表現蘇武不屈不撓的精神
蘇武牧羊於北海,堅持民族氣節十九年,雖然是封建時代一個忠君愛國的典型,但是,他所表現出來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品格,至今仍值得我們學習。(可用於「氣節」「愛國」等話題)
「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飲血,飢吞氈,牧羊海邊,心存漢社稷,蚝落猶未還,歷經難中難,心如鐵石堅。。。。。。。」一首《蘇武牧羊》道盡了蘇武的一生,歷經艱辛,持節不屈,蘇武用自己的血淚書寫了一段輝煌歷史。感慨於蘇武氣節的同時,自己不禁捫心自問:假如我是蘇武,我會怎麼做呢?
心隨思動,自己搖身一變,成為了即將護送匈奴使回國的大漢使者——蘇武。匈奴向來是個兇狠的民族,這次匈奴可汗向外宣稱自己是晚輩,又放回了之前被扣留的漢使,皇帝見有和好跡象,便命我前來交涉。
越過千山萬水,我來到了匈奴。蠻夷之地,到處是凶神惡煞的目光,想給我下馬威嗎?我可是大漢使者,於是我一一「回敬」了那些目光。匈奴單於給人的感覺很傲慢。當我說明來意,並送上大批財物之時,單於更加狂妄,這讓我想起了「夜郎自大」。
一個多月過去了。一天晚上,副官張勝神色慌張的來跟我說他闖禍了,我仔細一問,原來他與別人密謀,准備劫持匈奴王後,結果人家被捉,恐怕會將陰謀和盤托出。我當時只覺天昏地旋。這個老小子,唉!自己當初會選他做副官,完全是因為他沒主見,這樣自己就可以為所欲為。我沒有罵他,畢竟他也是受人蠱惑。可惜自己的「完美計劃」就這樣被那小子破壞了。自己想到了逃跑,但如果自己逃跑,匈奴必會問罪於大漢,大漢天子一怒,會殺我全家。我的小嬌妻,我那三個可憐的孩子。顯然,我不能跑。自己索性來個一死一了百了。到時說不定,漢天子會頒個「因公殉職」獎給我,追我為特等功臣,說不定還有大批獎金。有了這筆錢,他們娘四個應該可以無憂了。
主意拿定,我便跟著來召喚自己的士卒去見審訊官。一到場地,自己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拔出配刀自殺,大庭廣眾之下,我可不怕沒證人。可我的「如意算盤」又打錯了。主審那小子見我自殺,怕自己還未問出個一二三來,犯人就死了,落個審訊不力的罪名,就立即叫人尋醫。結果,我被一個黑診所的大夫放在火坑上,那廝還在我背上蹦來跳去。想我也堂堂漢使,竟落得如此地步!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自殺雖未成功,但自己那利索的一刺使自己在匈奴出了名,有的人甚至以為我是神仙。於是,有人向單於進諫說我能使公羊下仔,還說我能不吃不喝幾年不死。可恨得是那愚蠢的單於居然相信了,說公羊不產崽,就不許我回來。然後我在北海放了十九年羊。
C. 蘇武的故事作文600字
公元前100年,漢武帝正想出兵去攻打匈奴,匈奴派使者來求和了,還把漢朝的使者都放回來。漢武帝為了表示友好,派中郎將蘇武拿著使節,帶著張勝和常惠,出使匈奴。蘇武到了匈奴,送回匈奴的使者。蘇武正想等單於寫一個回信就回中原,沒想到這時,發生了一件倒霉的事。
蘇武到匈奴之前,有個漢人叫衛律,在出使匈奴後投降了匈奴。單於封他為王。衛律有一個部下叫虞常,對衛律很不滿,他跟蘇武的副手張勝是好朋友,就跟張勝商量,想殺了衛律,帶單於的母親逃回中原去。張勝很支持虞常,但是這個計劃失敗了。單於很生氣,叫衛律審問虞常,還查出了同謀的人。蘇武本來是不知道這件事的,張勝到了這個時候,才告訴他。蘇武說,「事情已經到了這步田地,一定會牽連到我。如果讓人審問後再死,不是更給朝廷丟臉嗎?」說罷,拔出刀要自殺。張勝和常惠急忙奪去了他手裡的刀。單於叫衛律去勸蘇武投降,蘇武見是勸自己投降的,說:「我是漢朝的使者,如果違背了使命,喪失了氣節,活下去還有什麼臉見人?」說罷,又拔出刀自殺。衛律慌忙把他抱住,但蘇武因失血過多,而昏了過去。待蘇武醒來,單於又叫蘇武投降,蘇武不投降。單於就把蘇武關到一個露天地窖里,不給他吃不給他喝,想讓他折節投降。
這時正是冬天,外面正下著鵝毛大雪,蘇武餓了就扯一些破皮帶,羊皮片吃;渴了,就吃一口雪。過了幾天,居然沒有餓死。匈奴以為是神在幫他,之後又把他帶到了北海放羊,並且說等公羊下了小羊你再回去吧!蘇武又冷又餓又孤獨。那裡都可以說是滴水成冰了。但是蘇武還是堅持下去了。
蘇武出使時才四十歲。在匈奴受了十九年折磨,胡須、頭發全白了。回到長安,人們都出來迎接,他們看見蘇武頭發、胡須全白了,沒一個不受感動的,說他真是個有氣節的大丈夫。
D. 蘇武的故事作文400字
永遠的蘇武
揮一揮衣袖,錦帽貂裘,他將其扔進雲霄深處;弄一支禿筆,山紙河墨,他鐫刻出對大漢最深切的眷顧。一邊是高官厚祿,一邊是赤膽忠心:站在忘卻與銘記之間,站在逸豫與憂勞之間,他選擇了忘卻富貴,選擇了銘記忠心,為人性塗上最濃重的一筆。
擎一支旌節,他懷抱漢匈和睦的夙望,奔走於茫茫大漠;扶一陣駝鈴,他闊別長安的歌舞昇平,游盪於寒沙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樑,架起橫亘天山、溝通中原的飛虹。哀嘆,當漢使謀反事敗;正氣,當蘇武拒絕折節叛敵;驚詫,當單於面對這個寧死不屈、不為富貴所動的鐵血男兒;執著,蘇武舉起漢節,選擇作高山雪蓮那執著而聖潔的守望。
朔風凜冽,他與冷月作伴,北顧中原,將「生是大漢人,死是大漢臣」的高貴銘記在心靈深處。胡笳幽怨,他與孤冢為伍,悵望大漠飛雪,將「榮華富貴,千金封侯」的許諾忘卻得一干二凈。地窖冰冷,他將滿口氈毛與草皮一塊咽下,渾身的熱血卻沸騰著一個至死不渝的信念——銘記朝廷,精忠報國。冰雪飄飛,他用至情睥睨佳餚美酒,錚錚傲骨卻敲響千秋的絕唱——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猶能忘。
好一個永遠的蘇武!他用睿智,銘記下對大漢忠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風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禿禿的旌節升華為一段千古的驚奇,書寫了一段銘傳千古的悲歌。
好一個永遠的蘇武!他用勇氣,忘卻了單於榮華富貴的引誘,在大漠黃沙中漸行漸遠,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為一段不朽的歷史,揮灑了一冊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我明白了,在忘卻與銘記之間,在享受與堅忍之間,那行於枯草寒冰之上的蘇武,用執著與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貴,只不過是眼雲煙,忘卻,便是它的最好歸宿;忠心,方才是歷史永恆,銘記,是它的精神家園。
壯哉,那永遠的蘇武!偉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記!奇哉,那驚天動地的銘記!雄哉,那一段忘記與銘記的千載頌歌!
——永遠的蘇武!
E. 小學6年級,以蘇武牧羊的故事為由寫一遍500字的作文,表現蘇武不屈不撓的精神
蘇武字子卿,年輕時憑著父親的職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從,並逐漸被提升為掌管皇帝鞍馬鷹犬射獵工具的官。當時漢朝廷不斷討伐匈奴,多次互派使節彼此暗中偵察。匈奴扣留了漢使節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批人。匈奴使節前來,漢朝庭也扣留他們以相抵。
公元前100年,且鞮剛剛立為單於,唯恐受到漢的襲擊,於是說:「漢皇帝,是我的長輩。」全部送還了漢廷使節路充國等人。漢武帝贊許他這種通曉情理的做法,於是派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出使,持旄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順便送給單於很豐厚的禮物,以答謝他的好意。
蘇武同副中郎將張勝以及臨時委派的使臣屬官常惠等,加上招募來的士卒、偵察人員百多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那裡,擺列財物贈給單於。單於越發傲慢,不是漢所期望的那樣。
單於正要派使者護送蘇武等人歸漢,適逢緱王與長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內部謀反。緱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兒子,與昆邪王一起降漢,後來又跟隨浞野侯趙破奴重新陷胡地,在衛律統率的那些投降者中,暗中共同策劃綁架單於的母親閼氏歸漢。正好碰上蘇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漢的時候,一向與副使張勝有交往,私下拜訪張勝,說:「聽說漢天子很怨恨衛律,我虞常能為漢廷埋伏弩弓將他射死。我的母親與弟弟都在漢,希望受到漢廷的照顧。」張勝許諾了他,把財物送給了虞常。
一個多月後,單於外出打獵,只有閼氏和單於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餘人將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把他們的計劃報告了閼氏及其子弟。單於子弟發兵與他們交戰,緱王等都戰死;虞常被活捉。單於派衛律審處這一案件。張勝聽到這個消息,擔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說的那些話被揭發,便把事情經過告訴了蘇武。蘇武說:「事情到了如此地步,這樣一定會牽連到我們。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對不起國家!」因此想自殺。張勝、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張勝。單於大怒,召集許多貴族前來商議,想殺掉漢使者。左伊秩訾說:「假如是謀殺單於,又用什麼更嚴的刑法呢?應當都叫他們投降。」單於派衛律召喚蘇武來受審訊。蘇武對常惠說:「喪失氣節、玷辱使命,即使活著,還有什麼臉面回到漢廷去呢!」說著拔出佩帶的刀自刎,衛律大吃一驚,自己抱住、扶好蘇武,派人騎快馬去找醫生。醫生在地上挖一個坑,在坑中點燃微火,然後把蘇武臉朝下放在坑上,輕輕地敲打他的背部,讓淤血流出來。蘇武本來已經斷了氣,這樣過了好半天才重新呼吸。常惠等人哭泣著,用車子把蘇武拉回營帳。單於欽佩蘇武的節操,早晚派人探望、詢問蘇武,而把張勝逮捕監禁起來。
蘇武的傷勢逐漸好了。單於派使者通知蘇武,一起來審處虞常,想借這個機會使蘇武投降。劍斬虞常後,衛律說:「漢使張勝,謀殺單於親近的大臣,應當處死。單於招降的人,赦免他們的罪。」舉劍要擊殺張勝,張勝請求投降。衛律對蘇武說:「副使有罪,應該連坐到你。」蘇武說:「我本來就沒有參予謀劃,又不是他的親屬,怎麼談得上連坐?」衛律又舉劍對准蘇武,蘇武巋然不動。衛律說:「蘇君!我衛律以前背棄漢廷,歸順匈奴,幸運地受到單於的大恩,賜我爵號,讓我稱王;擁有奴隸數萬、馬和其他牲畜滿山,如此富貴!蘇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這樣。白白地用身體給草地做肥料,又有誰知道你呢!」蘇武毫無反應。衛律說:「你順著我而投降,我與你結為兄弟;今天不聽我的安排,以後再想見我,還能得到機會嗎?」
蘇武痛罵衛律說:「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兒子,不顧及恩德義理,背叛皇上、拋棄親人,在異族那裡做投降的奴隸,我為什麼要見你!況且單於信任你,讓你決定別人的死活,而你卻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漢皇帝和匈奴單於二主相鬥,旁觀兩國的災禍和損失!南越王殺漢使者,結果九郡被平定。宛王殺漢使者,自己頭顱被懸掛在宮殿的北門。朝鮮王殺漢使者,隨即被討平。唯獨匈奴未受懲罰。你明知道我決不會投降,想要使漢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滅亡的災禍,將從我開始了!」衛律知道蘇武終究不可脅迫投降,報告了單於。單於越發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大地窖裡面,不給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蘇武卧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飢,幾日不死。匈奴以為神奇,就把蘇武遷移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說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歸漢。同時把他的部下及其隨從人員常惠等分別安置到別的地方。
蘇武遷移到北海後,糧食運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他拄著漢廷的符節牧羊,睡覺、起來都拿著,以致系在節上的氂牛尾毛全部脫盡。一共過了五、六年,單於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獵。蘇武會編結打獵的網,矯正弓弩,於靬王頗器重他,供給他衣服、食品。三年多過後,於靬王得病,賜給蘇武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圓頂的氈帳篷。王死後,他的部下也都遷離。這年冬天,丁令人盜去了蘇武的牛羊,蘇武又陷入窮困。
當初,蘇武與李陵都為侍中。蘇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訪求蘇武。時間一久,單於派遣李陵去北海,為蘇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機對蘇武說:「單於聽說我與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來勸說足下,願謙誠地相待你。你終究不能回歸本朝了,白白地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受苦,你對漢廷的信義又怎能有所表現呢?以前你的大哥蘇嘉做奉車都尉,跟隨皇上到雍的棫宮,扶著皇帝的車駕下殿階,碰到柱子,折斷了車轅,被定為大不敬的罪,用劍自殺了,只不過賜錢二百萬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隨皇上去祭祀河東土神,騎著馬的宦官與駙馬爭船,把駙馬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騎著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殺。我離開長安的時候,你的母親已去世,我送葬到陽陵。你的夫人年紀還輕,聽說已改嫁了,家中只有兩個妹妹,兩個女兒和一個男孩,如今又過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長久地像這樣折磨自己!我剛投降時,終日若有所失,幾乎要發狂,自己痛心對不起漢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宮,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過當時我李陵呢!並且皇上年紀大了,法令隨時變更,大臣無罪而全家被殺的有十幾家,安危不可預料。你還打算為誰守節呢?希望你聽從我的勸告,不要再說什麼了!」
蘇武說:「我蘇武父子無功勞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來的,官職升到列將,爵位封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親近之臣,常常願意為朝庭犧牲一切。現在得到犧牲自己以效忠國家的機會,即使受到斧鉞和湯鑊這樣的極刑,我也心甘情願。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兒子效忠父親,兒子為父親而死,沒有什麼可恨,希望你不要再說了!」
李陵與蘇武共飲了幾天,又說:「你一定要聽從我的話。」蘇武說:「我料定自己已經是死去的人了!單於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麼就請結束今天的歡樂,讓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見蘇武對朝廷如此真誠,慨然長嘆道:「啊,義士!我李陵與衛律的罪惡,上能達天!」說著眼淚直流,浸濕了衣襟,告別蘇武而去。李陵不好意思親自送禮物給蘇武,讓他的妻子賜給蘇武幾十頭牛羊。
後來李陵又到北海,對蘇武說:「邊界上抓住了雲中郡的一個俘虜,說太守以下的官吏百姓都穿白的喪服,說是皇上死了。」蘇武聽到這個消息,面向南放聲大哭,吐血,每天早晚哭吊達幾月之久。
漢昭帝登位,幾年後,匈奴和漢達成和議。漢廷尋求蘇武等人,匈奴撒謊說蘇武已死。後來漢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請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見到了漢使,原原本本地述說了幾年來在匈奴的情況。告訴漢使者要他對單於說:「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獵,射得一隻大雁,腳上系著帛書,上面說蘇武等人在北海。」漢使者萬分高興,按照常惠所教的話去責問單於。單於看著身邊的人十分驚訝,向漢使道歉說:「蘇武等人的確還活著。」於是李陵安排酒筵向蘇武祝賀,說:「今天你還歸,在匈奴中揚名,在漢皇族中功績顯赫。即使古代史書所記載的事跡,圖畫所繪的人物,怎能超過你!我李陵雖然無能和膽怯,假如漢廷姑且寬恕我的罪過,不殺我的老母,使我能實現在奇恥大辱下積蓄已久的志願,這就同曹沫在柯邑訂盟可能差不多,這是以前所一直不能忘記的!逮捕殺戮我的全家,成為當世的奇恥大辱,我還再顧念什麼呢?算了吧,讓你了解我的心罷了!我已成異國之人,這一別就永遠隔絕了!」李陵起舞,唱道:「走過萬里行程啊穿過了沙漠,為君王帶兵啊奮戰匈奴。歸路斷絕啊刀箭毀壞,兵士們全部死亡啊我的名聲已敗壞。老母已死,雖想報恩何處歸!」李陵淚下縱橫,於是同蘇武永別。單於召集蘇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經投降和死亡的,總共跟隨蘇武回來的有九人。
蘇武於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長安。昭帝下令叫蘇武帶一份祭品去拜謁武帝的陵墓和祠廟。任命蘇武做典屬國,俸祿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官田二頃,住宅一處。常惠、徐聖、趙終根都任命為皇帝的侍衛官,賜給絲綢各二百匹。其餘六人,年紀大了,回家,賜錢每人十萬,終身免除徭役。常惠後來做到右將軍,封為列侯,他自己也有傳記。蘇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當初壯年出使,等到回來,胡須頭發全都白了。
F. 蘇武的故事 作文400字
蘇武,字子卿。杜陵人,是西漢盡忠守節的著名人物。在漢武帝天漢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將之職奉命出使匈奴
蘇武沒到匈奴之前,有個漢人叫衛律,在出使匈奴後投降了匈奴。單於特別重用他,封他為王。衛律有一個部下叫做虞常,對衛律很不滿意。他跟蘇武的副手張勝原來是朋友,就暗地跟張勝商量,想殺了衛律,劫持單於的母親,逃回中原去。張勝很表示同情,沒想到虞常的計劃沒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單於大怒,叫衛律審問虞常,還要查問出同謀的人來。蘇武本來不知道這件事。到了這時候,張勝怕受到牽連,才告訴蘇武。單於為了逼迫蘇武投降,開始時將他幽禁在大窖中,蘇武飢渴難忍,但絕不投降。單於又把流放弄到北海,蘇武更是不為所動,渴飲雪,飢吞氈,依舊手持漢朝符節,表現了頑強的毅力和不屈的氣節。後來,昭帝即位後,漢朝和匈奴和親,漢朝要匈奴送還蘇武,但單於卻慌稱蘇武已死去。後來,漢朝使者有到了匈奴地區,得知蘇武依然健在,於是揚言說,漢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隻大雁,雁的腳上系著帛書,帛書中清楚地寫著蘇武還活著。單於只好把蘇武送還。
蘇武用他的浩然正氣,銘記下對大漢忠貞不渝的信念。他用他的勇氣,忘卻了單於榮華富貴的引誘,北海的蘇武,那流放於荒山野原的鐵血男兒,用不屈與錚錚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詮釋。 望樓主採納,這個好像超了400字自己刪點吧
G. 蘇武的故事作文500字
班固在《漢書.蘇武傳》里著力刻畫了蘇武這位愛國者的英雄形象,歌頌他的偉大的民族氣節。
漢武帝天漢元年,漢武帝派遣蘇武以中郎將的官銜,出使匈奴。不料,蘇武的副使張勝參與叛變被抓,我屈服了使者的身份,玷污了使命,雖然活著,有什麼面目會漢朝呢?」說著拿起佩刀自殺,經過搶救,倖免於死。他不屈的性格使單於十分敬佩,早晚都派人來問候蘇武,而把張勝關進了監獄。
單於派將李陵到北海勸說蘇武投降。李陵厚臉無恥地說:「單於誠心誠意等待您歸順,看來永遠不會讓您回大漢的了,白白地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受罪,有誰知道您對朝廷的忠義呢?」蘇武堅定的說:「平時我希望為朝廷拋頭顱,灑熱血,如今有了捨身報效的機會,就是挨刀斧,下湯鍋,也心甘情願。」
漢昭帝即位幾年以後,匈奴同漢朝和好通婚,單於才允許蘇武回國。蘇武被扣留在匈奴十九年,初出使時正當壯年,等回到漢朝,胡須頭發全發白了。作文
蘇武是我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愛國者,他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含辛茹苦,受盡折磨,卻寧死不屈,始終報效國家。許多戲劇紛紛把「蘇武牧羊」的故事都搬到舞台,向廣大人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H. 作文《蘇武的故事》400字以上
蘇武,字子卿。杜陵人,是西漢盡忠守節的著名人物。父親蘇建,曾經幾次跟隨名將衛青北擊匈奴,後來做過代郡太守。當時的官僚制度規定,父親做官的,其子可以先從品級較低的郎官入仕做官。蘇武也是先任郎官,然後逐步升遷。在漢武帝天漢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將之職奉命出使匈奴。由於匈奴的緱王謀劃劫持單於母親閼氏歸順漢朝,而漢朝的副使張勝牽涉在內,蘇武也受牽連。匈奴單於為了逼迫蘇武投降,開始時將他幽禁在大窖中,蘇武飢渴難忍,就吃雪和旃毛維生,但絕不投降。單於又把他弄到北海,蘇武更是不為所動,依舊手持漢朝符節,牧羊為生,表現了頑強的毅力和不屈的氣節。後來,昭帝即位後,漢朝和匈奴和親,漢朝要匈奴送還蘇武等使臣,但單於卻慌稱蘇武等人已經死去。後來,漢朝使者有到了匈奴地區,終於得知蘇武依然健在,於是揚言說,漢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隻大雁,雁的腳上系著帛書,帛書中清楚地寫著蘇武在北方的沼澤之中。單於只好把蘇武等九人送還。蘇武在匈奴的時間很長,前後共有十九年。
蘇武用他的睿智,銘記下對大漢忠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風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禿禿的旌節升華為一段千古的驚奇,書寫了一段銘傳千古的悲歌。他用他的勇氣,忘卻了單於榮華富貴的引誘,在大漠黃沙中漸行漸遠,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為一段不朽的歷史,揮灑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歷史不能忘記,在浮華與堅守之間。北海的蘇武,那流放於荒山野原的鐵血男兒,用不屈與錚錚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詮釋,忘卻富足,成就氣節;銘記祖國,造就偉大。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蘇武,在他身上,散發著一股為了國家利益而無所畏懼的氣息。在匈奴時,面對衛律的不公平審訊,他從「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表現他對漢朝的忠心;面對冰天雪地,他決不放棄,嚙雪咽旃,此志不渝;面對李陵言其家庭之不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依舊不改其本色。即使在歸國之後,未受到與匈奴提供的可相提並論的厚待,也絲毫未生謀反之心,堅守著對國家的忠心,展現著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和高尚的愛國節操。因此,昭帝遺言中還提到蘇武「明習故事」和「奉使不辱命」這兩點。可見,蘇武為了民族尊嚴與國家利益而視死如歸的英雄形象是多麼深入人心。蘇武不屈的性格,不是表面花俏的修飾,而是真真切切的行為。自古英雄多磨難,但磨難後才能真正了解英雄。
蘇武的忠誠不能說是愚忠。首先,他忠誠的對象是國家是人民,身為漢使,當捲入匈奴的政變時,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漢使身份,不能引起漢匈兩國的不必要的誤會和紛爭,他甚至願意以性命來平息禍端,可見他是把邊界的和平、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其次,他保持民族氣節十九年,始終忠貞如一,這種忠誠表面看起來是對漢武帝,但實際上是對國家人民的,因為漢武帝是一個善於治國的明君,忠誠於他就是忠誠於漢武帝治理下的國家。但是蘇武的忠誠里有沒有愚忠的成分,我認為還是有一些的。比如:李陵勸降時曾經提到蘇武的兩個兄弟盡心為國卻枉死,但蘇武卻一味堅持漢武帝對他們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願意為皇帝肝腦塗地。我認為,皇帝的知遇之恩固然應該感激報答,但兄弟的枉死也不應該迴避,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皇帝對親人的傷害之過,該報的恩要報,該澄清的事實,該爭取的權利也還是要爭取。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權利與義務的問題。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們不能苛求蘇武,因為他畢竟是古代人,他的思想有著那個時代的歷史局限性,如果他能生活在今天這個時代,說不定也能像我們這樣爭取自己的應有的權利。
I. 蘇武的故事 作文400字
、出使匈奴 公元前100年,且靼剛剛立為單於,惟恐受到漢的襲擊,於是說:漢皇帝,是我的長輩。全部送還了漢廷使節路充國等人。漢武帝贊許他這種通曉情理的做法,於是派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出使,持旄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順便送給單於很豐厚的禮物,以答謝他的好意。蘇武同副中郎將張勝以及臨時委派的使臣屬官常惠等,加上招募來的士卒、偵察人員百多人一同前往。
2、意外事變 當蘇武完成任務,准備回國的時候,適逢緱王與長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內部謀反,而漢使張勝參與了密謀活動。然而,謀反失敗。張勝聽到這個消息,擔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說的那些話被揭發,便把事情經過告訴了蘇武。蘇武說:「事情到了如此地步,這樣一定會牽連到我們。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對不起國家!」便想自殺殉國。
3、自殺未遂 單於派衛律召喚蘇武來受審訊。蘇武對常惠說:喪失氣節、玷辱使命,即使活著,還有什麼臉面回到漢廷去呢!說著拔刀自刎,衛律大吃一驚,扶好蘇武,派人騎快馬去找醫生。常惠等人哭泣著,把蘇武拉回營帳。單於欽佩蘇武的節操,早晚派人探望、詢問蘇武,而把張勝逮捕監禁起來。
4、怒斥衛律 衛律本是漢臣,投降了匈奴,單於讓他來勸降蘇武,說:「我也是不得己才投降匈奴的,單於待我好,封我為王,給我幾萬名的部下和滿山的牛羊,享盡富貴榮華。先生如果能夠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樣,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蘇武怒氣沖沖地站起來,說:「衛律!你是漢人的兒子,做了漢朝的臣子。你忘恩負義,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顏無恥地做了漢奸,還有什麼臉來和我說話?我決不會投降,怎麼逼我也沒有用。」
5、窖中受飢 匈奴單於見蘇武不投降,便把他關在一個陰冷的地窖里,這時候正是入冬天氣,外面下著鵝毛大雪。蘇武忍飢挨餓,渴了,就捧一把雪止渴:餓了,扯一些皮帶、羊皮片啃著充飢,才免於餓死。
6、流放北海 蘇武拒不投降,單於又把他流放到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單於給了他一群公羊,說要等公羊生下羊羔,才放蘇武回去!蘇武遷移到北海後,糧食運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他拄著漢廷的符節牧羊,睡覺都拿著,以致系在節上的氂牛尾毛全部脫盡。
7、蘇武歸國 蘇武被扣在匈奴十九年後,於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長安。昭帝下令叫蘇武帶一份祭品去拜謁武帝的陵墓和祠廟,任命蘇武做典屬國。蘇武活到八十多歲,於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病亡。
J. 蘇武的故事300字作文
蘇武的故事
類別:寫人 字數:450字作文
塞外的風呼呼地怒號著,大雪紛飛。在北海這個地方,終年白雪皚皚,荒無人煙,連鳥獸也很少飛過。北海邊上,有著一群正在漫步著羊。在羊旁邊,有一個佝僂背的老人,塞外出來的風吹亂了老人稀疏的白發,這銀色的胡須彷彿再告訴我們老人的滄桑……
漢帝為了答謝匈奴單於的善意,命蘇武帶領軍團出使匈奴——一個荒涼的國度。因為「虞常事變」,蘇武等人被扣押,面對名和金錢的誘惑,面對酷法嚴刑,有人屈服了,得到了榮譽富貴,而蘇武始終不肯向匈奴單於面向稱臣。為此,他被流放北海邊牧羊,條件十分無理——公羊生仔,蘇武才能獲釋歸漢。
茫茫北海,一望無垠,地凍天寒,人跡罕見,蘇武身上單薄的衣服,飽經風雪的洗禮,支離破碎,僅能蔽體,早已失去禦寒的功效,寒風似箭刺入骨子裡。蘇武飢食氈,渴飲雪水,心中卻依然守信諾言: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悠悠十九年,已是兩鬢花白,終於有了回國的機會回到祖國的那一刻,高抬頭顱,蘇武激動地流下淚水。
蘇武的英雄氣節譜寫一曲正氣歌。他的故事讓我流淚,走在秋風中的我,讀懂了如何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