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抗日愛國故事讀後感400字作文
1. 抗戰英雄故事作文 400字
八女投江
「八女投江」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與日軍血戰到底而決不屈服,最後集體投江殉國的英勇事跡。
1938年夏天,日本關東軍糾集偽蒙、偽滿軍在松花江下游展開了「三江大討伐」,東北抗聯第4、5軍為擺脫困境決定向西轉移,遭到日軍多次圍追堵截,犧牲了很多抗聯戰士。10月,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第1師的一支百餘人的隊伍被烏斯渾河擋住了去路,隊伍中有第5軍婦女團的八名女戰士,她們是:冷雲(原名鄭志民)、胡秀蘭、楊貴珍、郭桂琴、黃貴清、李鳳善、王惠民、安順福。抗聯隊伍經過幾日的奔襲,戰士們又餓又累,師長決定在岸邊休息一夜明天早晨過河。10月的北方天氣已經非常寒冷,部隊在河畔露營後,燃起了幾堆篝火取暖。日偽特務葛海祿發現了江邊有篝火閃動,向日本守備隊報告有抗聯戰士在江邊休息。後半夜,日軍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軍與偽軍將抗聯戰士包圍。拂曉時,抗聯戰士們發現了日軍,急忙向外沖。冷雲比較冷靜,命令七名女戰士卧倒,敵人沒有發現她們,向大部隊逼近。此時情況十分危急,在此生死關頭冷雲果斷地組織女戰士殿後,從背後襲擊敵人,吸引日軍火力,掩護大部隊突圍。敵人一下子慌了神,以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們還擊,大部隊乘機突出了日軍的包圍圈。沖出去的同志最後聽到她們齊聲喊――「快往外沖啊!保住手中槍,抗戰到底!」日軍在得知她們只有八名女兵時,變的更加猖狂邊打邊叫:「乖乖投降吧!皇軍不會虧待婦女!」當大部隊發現還有八名女戰士沒有沖出日軍的包圍後,多次組織抗聯戰士回來營救,因日軍火力強大未能成功。被包圍的八名女戰士投出了最後一顆手榴彈,趁敵人卧倒的機會,毀掉槍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烏斯渾河中……寫下「八女投江」的壯麗篇章。
8名女戰士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她們年輕的生命,她們中最大的25歲,最小隻有13歲。
2. 愛國故事讀後感 400字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講述了王二小的為國犧牲的故事,我讀過後專非常感動屬。
首先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他小小年紀就幫助八路軍參加抗日。一次,他去山上放牛,看到了日本鬼子來圍剿(jiǎo),便把日本鬼子帶入了八路軍的埋伏圈,自己卻喪命在日本鬼子的手中。他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事情發生在河北省沫源縣,年僅七歲的王二小非常勇敢,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去保護鄉親和幹部,於是王二小把敵人引到了八路軍的埋伏圈內,只聽到子彈打出的聲音,於是敵人知道他們上當了,敵人就把他挑在槍尖上摔死在石頭上。王二小就這樣英勇的犧牲了。於是文藝戰士方冰和很快創作了《歌唱王二小放牛郎》這首歌。
王二小是一位抗日英雄,他不怕威脅,勇敢地與敵人搏鬥。他為了保衛祖國,不惜自已,結果壯烈犧牲。他犧牲時才十三歲。我們應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後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3. 抗日英雄王二小讀後感(400字)
今天,我認真地閱抄讀了《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是個放牛郎,在一次日本鬼子掃盪時,為了保護鄉親們,他不顧個人安危,把日本鬼子引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最後八路軍把所有的鬼子消滅了,而英雄王二小卻被鬼子殘酷地殺害了。 讀完後,我被王二小的英雄事跡深深感動了,心裡久久不能平靜。王二小機智勇敢,在貌似強大、兇狠的敵人面前臨危不懼,沉著應對;他為了防止日本鬼子危脅到鄉親們的安全,不顧個人安危,設計引鬼子進入了八路軍的包圍圈,最後光榮地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我要學習英雄王二小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精神,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堅決不當逃兵,努力去面對困難,解決困難;我還要學習英雄王二小犧牲自我、保護他人的無私精神,熱愛我們的班集體,維護我們班級的榮譽,積極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協助老師做好班級的各項工作。
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會永遠都一帆風順,我們會在挫折中慢慢成長起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更要加倍珍惜革命前輩留給我們的幸福生活,努力把幸福和快樂帶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4. 抗日戰爭故事感想(400字左右)
一個被埋藏了多年的真實的十歲小孩抗日故事 故事發生在廣東中山縣(現中山市)的一個廣場上。時間約在1943年。當時,一隊日本兵駐扎在那裡。一天,幾個日本兵在喂馬,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孩,好奇地遠遠望著這些高大的馬匹。日本兵拘捕了他,審問不出什麼名堂,便對小孩說:「皇軍寫幾個字,你照著寫了,我們便放了你。」一個日本士兵蹲在地上寫了「日本戰勝中國」這六個字。 小孩接過日本兵的石塊,蹲在地上也寫了六個字「中國戰勝日本」 日本兵唧唧喳喳討論了一會,估計小孩不明白他們的用意,一個日本兵又重新寫了一遍「日本戰勝中國」,指著這幾個字朝小孩嚷道:「要按我們的意思去寫,懂嗎?否則,槍斃槍斃的!」 小孩拿起小石塊,重寫:「中國戰勝日本「。 日本兵暴怒,用馬鞭抽打小孩,還把他捆綁在木住上。過了一夜,日本兵把小孩放了。可第三天又把他抓了回去。原因之一是小孩的家人「頑固不化」,家長沒帶孩子向皇軍「認罪」。於是又在木住上將小孩捆綁了一天,然後押送到了監獄。經過近一個月的關押折磨,小孩已經氣息奄奄,但他就不向日本兵求饒,不將「中國戰勝日本」這幾個字顛倒過來。日本兵眼看小孩快要死了,便假裝仁慈放了他。回家不到七天,小孩就離開了人間。 小孩的名字叫鄭振華——假如他還活著——現在應該是七十多歲的老伯伯了……
5. 抗日英雄的故事作文400字的
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當時任淶源縣青救會幹部張士奎(後為保定市離休幹部)同志得到這個消息,馬上報道給了邊區青救會,《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這條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據這篇報道,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一直傳唱至今,感染了無數青少年。現在,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現在還靜靜地卧在山溝里,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為了紀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在二小的家鄉淶源縣上庄村建設了「二小希望小學」,延安時期參加革命的老作家陳模創作了革命傳統紀實小說《少年英雄王二小》。
6. 抗日英雄故事的讀後感 要300字到400字。
我閱讀了《紅岩》這本書,它帶領我重溫了解放戰爭走向全面勝利的輝煌路程。
文中的主人公——江姐,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江姐原名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江家灣的一個農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夏,她經組織安排入四川大學農學院學習,從事黨的秘密工作。1948年6月14日,由於叛徒的出賣,江姐不幸被捕,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獄。受盡了國民黨軍統特務的各種酷刑,老虎凳、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杠、電刑……,甚至竹簽釘進十指。特務妄想從這個年輕的女共產黨員身上打開缺口,以破獲重慶地下黨組織。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江姐始終堅貞不屈。
1949年11月14日,在重慶即將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國民黨軍統特務殺害於歌樂山電台嵐埡,為共產主義理想獻出了年僅29歲的生命。
江姐面對國民黨的酷刑,堅貞不屈,誓死不肯透露共產黨的秘密,她的精神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啊!面對江姐,國民黨只能給她肉體上的折磨,卻動搖不了她精神上的一分一毫。和江姐大無畏的精神相比,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會想到放棄。讀了紅岩之後,我懂得了:越是充滿困難的路我們越要勇敢去走,越是艱巨的任務我們越要堅定不移。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林間,群鳥爭鳴,天將破曉。 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這是《紅岩》中新中國成立時一個黎明的描寫。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無數位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他們血染紅岩,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倍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永遠不忘那些偉大的烈士,將他們銘記在心!
7. 抗日英雄的故事作文400字
抗日英雄——王二小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於1928年出生在河北省沫源縣上庄村,今河北省保定,
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幹部,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幹部和老鄉脫離了危險,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了。王二小的動人事跡很快傳遍了解放區,每一個老鄉都含著眼淚,歌唱二小放牛郎。為了紀念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為了學習和發揚王二小的革命精神,我給大家講一個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團長,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當時任淶源縣青救會幹部張士奎(後為保定市離休幹部)同志得到這個消息,馬上報道給了邊區青救會,《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這條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據這篇報道,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一直傳唱至今,感染了無數青少年。現在,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現在還靜靜地卧在山溝里,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
為了紀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在二小的家鄉淶源縣上庄村建設了「二小希望小學」,延安時期參加革命的老作家陳模創作了革命傳統紀實小說《少年英雄王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