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小時候堅強的故事
Ⅰ 媽媽的童年故事
[媽媽的童年故事]
媽媽總是說我的童年很幸福,那媽媽的童年又是什麼樣兒的?我心中一直有一個大大的問號,媽媽的童年故事。今天,趁著媽媽看電視的興兒,我試探了媽媽:「媽,您總是說我的童年幸福,可我一點也不覺得。您的童年什麼樣子的咯?」「反正不比你好過啦。那個時候窮,我們的日子苦的不得了!」接著,媽媽娓娓道來她的童年故事——那個時候,一個冰淇淋都只有2分、5分多錢。每到過年,長輩們都會給晚輩們買一些學慣用具啊,壓歲錢也只有幾元錢,小學生作文《媽媽的童年故事》。一次過年,外婆給媽媽買了一件新衣服,要好幾塊錢呢,媽媽珍惜的不得了,像一個寶貝似的捧在手裡。新衣服洗了以後,媽媽就放在灶上烤乾。誰知道外婆家的貓竟然在衣服上面睡覺,八成是喜歡在衣服上睡覺吧。可就此闖了大禍,貓的分量太重了,衣服承不住,於是掉進了火里。等媽媽一進來看,天哪,好端端的一件衣服,就這樣化為了灰燼。媽媽傷心的不得了,一件還沒有穿過的新衣服,就這樣給糟踏了,唉!可惜喲!外婆知道了,勃然大怒!一邊責罵媽媽,一邊心疼極了。誰叫媽媽自己不小心,讓貓在上面睡覺!看來媽媽也是一個馬大哈!說著說著,媽媽的淚水就流了出來,「孩子,你要珍惜現在的好日子,小的時候媽媽家裡很窮,過不上好日子。現在,給你創造了這么好的條件讀書,你要加把勁兒!所以媽媽說你的童年很幸福,那時候連一件衣服都要穿幾年,現在豐衣足食了,也不要忘了過去!」我聽了,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好像明白了什麼。隱隱約約……啊,我懂了!
〔媽媽的童年故事〕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Ⅱ 媽媽給我講我小時候的故事 作文怎麼寫
[作文 聽母親講我小時候的故事]媽媽經常說我小時候的故事非常搞笑,做了一些令家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作文 聽母親講我小時候的故事。有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和我媽媽兩個人在家裡。過了一會兒,我媽媽就走到我的面前,溫柔地對我說:女兒,媽媽告訴你小時候搞笑的一件故事。那時候,你才三四歲的時候,在你的奶奶家裡發生了一件關於你小時候搞笑的故事,你爺爺就做了一瓶黃酒,把它裝在可樂瓶里。剛好你就走進屋裡,不一會兒,你就從客廳的某一個角落裡看見了一瓶可口可樂你就立刻拿起了可樂喝了幾口,小學五年級作文《作文 聽母親講我小時候的故事》。後來,你喝著喝著,覺得有一些不對勁,就停了下來,你就大叫起來了:啊!怎麼會這樣?有苦澀又甜,這到底是什麼東西?你爺爺看見了,就走上前來,和藹可親地對你說:傻孩子,這是黃酒,不是可樂,你不能喝的。你就笑著對你爺爺說:爺爺,我剛才還以為這瓶黃酒是可樂呢!所以我喝了幾口。你的話把你的爺爺奶奶當場弄得哈哈大笑起來。通過我媽媽講我小時候的這件事,我從中知道了,我小時候確實很搞笑、可愛。廣東佛山禪城區瀾石小學五年級:羽麗蓉
Ⅲ 媽媽小時候的故事作文
[媽媽小時候的故事作文]
兒時,媽媽給我講過好多她小時候的故事:在草原、在湘西、在南方、在北方……媽媽在好多地方住過,每一個地方,都會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媽媽小時候的故事作文。 (一)在高原上 媽媽小時候有一段時間住在高原上,媽媽說,那兒很冷,。青藏高原上連氣都喘不過來,她在那兒上小學。冰雪一冬不化,入冬後的主要活動便是玩雪。還在雪地里挖一個陷井,裡面倒上泥漿,用樹枝、葉子蓋著,上面堆著些白雪,再踩上幾個腳印,走成一串,躲起來看誰一腳踩下去;還有,雪一冬不化,雪下面是冰,有水的地方也會結冰。這時候,就可以在上面滑冰了!可是,如果冰太薄了的話,就會跌倒水溝里喲! 夏天,媽媽就可以不用穿棉衣了,青藏高原上的夏天是很很美的。太陽幾乎每天都出來。可氣溫不高,只有二十多度,這時草原上的藏羚又可以在地面飛奔了,雪雞出來了,那是羽毛麻色的一種鳥,雛科,所以也叫雞。藏羚羊誰都知道,就是現在少得可憐的,不足千隻的高原動物,因為它的角是葯,皮是做衣服的好材料,所以它很少,小學六年級作文《媽媽小時候的故事作文》。媽媽說,雪雞不很多,因為那不是在雪山上,雪山的雪雞可不少。還有,那時的藏羚羊叫黃羊,常常成群的,大片的在草原上跑呢!多有趣呀! 草原上住過一段時間後,媽媽去了高原下,離開了那片聖潔的土地,來到了高原角下的戈壁灘上。 (二)戈壁灘上 讀了小學三年級,媽媽便到了戈壁上。 戈壁灘的雪與高原上的雪可大不一樣,雖然也是厚厚的,但很粗,走幾步就會摔跤。所以媽媽上學時要帶上一把鐵鍬,一邊鏟,一邊走。如果要值日,就要帶上午飯和早點,到了教室把火用煤生起來,兩手黑黑的抓著個饅頭吃了,中午把飯熱熱就吃。 夏天,戈壁灘上長出了甘草,媽媽就摘一株,放到嘴裡,甜甜的,山石縫里的泉水也是甜的,沒水喝時就打上一瓶。學校里還種上了紅薯,養了長毛兔,大家可以把紅薯收回家,但兔子留在學校。因為兔子是學校養的。 院子里還有好多動物呢!貓、鳥、一大窩兔子等等。小時候的媽媽常玩兔子,一個月的小兔子是最可愛的!可一到冬天,就要打死一些兔子。因為院子里的樹被啃光皮了,活不了。 媽媽在草原上過了14的生活,再到了湘西,再到了南方,在南方讀高中,結束了她美好的童年。 媽媽小時候的故事作文750字
Ⅳ 父母小時候的故事
我覺得每一個時代的故事都是非常值得回憶的,我們的父母小時候非常的能吃苦耐勞,而且生活條件也不是那麼好,對於他們來說任何一件事情,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都是神話一般的故事。
Ⅳ 媽媽的成長故事
星期六的晚上,吃過晚飯,我說要采訪媽媽的成長經歷,媽媽欣然應允,於是我與媽媽坐在沙發上促膝長談。
媽媽說她上學的時候物質還很匱乏,條件還很艱苦,那時的農村很多人都不太支持女孩讀書,可媽媽有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在姥姥小時候跟著他的父親讀過幾年私塾,知書達理,無論條件多麼艱苦,她都艱難的供給孩子讀書。媽媽是姊妹六人中最小的一個。那時家裡幾乎沒有什麼書,僅有幾十本連環畫,翻來覆去的翻看,那時唯一的一本課外書好像是一本神話故事《趙樹屯》是姥姥陪媽媽最喜歡看的,這也許是媽媽最早的閱讀啟蒙吧。媽媽說那時的教室很簡陋,夏天悶得像個蒸籠,有時候實在太熱就搬著書桌到樹蔭下上課。冬天教室四處漏風,坐在教室里凍得瑟瑟發抖,那時的手腳每年都生凍瘡,初中到鎮里上學,每天天不亮就頂著星星,披著月光走五里路才能到學校,遇到陰雨天泥濘的路更難走,就只好捎個饅頭作為上午的干糧。高中要到縣里去上,離家更遠了,並且一月才能回家一次,媽媽每次都捎好多鹹菜,在學校里配著饅頭吃,這就是高中時的伙食了。
可能是條件越艱苦越能激發人的鬥志,經過媽媽的不懈努力,媽媽終於考上了眾人羨慕的高等學府-中國科技大學,那裡真可謂群英薈萃,當媽媽滿懷欣喜的走進這美麗的校園後,媽媽發現了一道道難關擺在了面前,在九十年代初電腦還不普及的情況下,媽媽甚至開關機都不會,老師就直接講編程,媽媽就好像聽天書一樣.英語聽力也是一道很難逾越的難關,當媽媽看到別人津津有味地欣賞著全英文電影,輕松的翻閱著全英文書籍查閱資料時,讓媽媽感到由衷地羨慕。在聯歡會上看到同學們自編自演的節目,媽媽就自慚形愧,那時媽媽甚至連有些樂器的名字都叫不出來,更談不上演奏了。所以,媽媽讓我和妹妹各學一門特長,各方面從小打好基礎,不至於長大後學起來太難。媽媽說一個人僅學習好不能算優秀,應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媽媽時常告誡我啥時都不要覺得自己很優秀而驕傲自滿,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你更優秀的人或許很多很多,盡自己的最大努力認真學習就行了,能進入高等學府,那裡的文化氛圍和學術修養對你一生的影響都是深遠的,媽媽不苛求,只要你努力了,結果如何都不後悔。
Ⅵ 五篇意志堅強的小故事
第一篇:孫敬頭懸梁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第二篇:蘇秦錐刺骨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准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第三篇:匡衡鑿壁借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第四篇:李白: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
第五篇:張海迪,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而《生命的追問》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獲得了全國,在《生命的追問》之前,這個獎項還從沒頒發給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長達30萬字的長篇小說《絕頂》,即將問世。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
Ⅶ 小時候和媽媽的幼稚故事
應該是小蝌蚪找媽媽了,這是小時候最搞笑的事情了,別的想不起來
Ⅷ 爸爸媽媽堅強的故事,2000字左右
我的臍帶是我媽用嘴咬斷的,我的肚臍眼可以作證
我出生於1968年的冬天。
祖國大西南的某小山寨,是我的出生地。
是命運吧,也許是別的什麼,把我的爸爸媽媽 拖到了這里。
這是一個很小很小的邊遠山寨,寨子里包括我爸媽在內,只十戶人家。
爸媽都出生於上世紀的四十年代,都是六五屆的高中生,畢業後,由於不可以升學,又不可以參加工作,只能到這里來插隊。
據說在學校,爸媽都是品學兼優的高才生,他們同班,據說還同桌,媽媽喜歡數理化,而爸爸則喜歡文史哲。一次他倆在一起開著玩笑,說各自的選擇如何如何的好的時候,媽媽搬出了一句現成的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嘿嘿!」。爸張嘴便有了:「學好文史哲,天下都去得,哈哈!」。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天下這么大,他們卻哪裡也去不得!
這里的海拔高,山下下雨,山上便下雪,山下下雪,山上便成了冰的世界。
那天到公社接我爸媽的生產隊長對我爸媽說:「你們來得還真是時候,再晚些日子,雪一封山啊,就上不去了。」爸是個好奇的人:「什麼叫雪封山呀?」隊長說:「這雪封山啊,就是山上是冰,路上是冰,到處是冰,就是山上的人想下下不來,山下的人想上上不去,就是——就是塌了天,也要等化完了冰再說。哈哈,我說不好這個,等到封山的那天你自然就知道了。」
隊長姓唐,是個熱心腸的人,一路上對爸媽的問這問那是每問必答。當然他也有問的,當他問到爸媽是不是一對時,媽被問紅了臉,爸卻笑得直打哈哈:「暫時,暫時還不是吧。」
從公社到寨子里差不多要走一個上午,幾乎全是上山路。爸媽的行李很簡單,一人一口箱子,一床被子,一個臉盆。但那箱子很沉,因為裡面裝的主要是書。一開始,爸爭著要挑那擔箱子,隊長說:「小夥子,你還是挑那被子吧,挑這么重的擔子爬山,你暫時——還吃不消,哈哈。」
爸媽從來沒有走過這么崎嶇陡峭的山路。開始媽還提著那對臉盆,但走不到四分之一的路程,這對臉盆還有爸肩上的那兩床被子都被唐隊長接過去了。
走到半山腰,爸最先看到了一座全木結構的建築物便脫口而呼:「終於到了」。
唐隊長笑道:「啊哈,那是涼亭,路暫時——還只走了一半呢,歇一會兒吧。」
坐下來歇息時,路成了當然的話題。唐隊長覺得自己插不上話,坐一邊去抽起了旱煙。爸媽從腳下這路——這條一半用大石頭壘築,一半在岩壁上鑿出來的路,談到先生那句關於路是踩出來的名言,談到名人偉人關於山與路的詞和詩。最後又談回到這條路,爸說他不用等到雪封山已能瞭然什麼叫雪封山了:走這種路,平時都這么地難,如果鋪上了雪,更如果結上了冰,那就成登天了。
爸媽到寨子里沒幾天,那雪就封山了。
封山時的寨景很耐看,爸媽一到這里,便被這大自然的壯美和神奇深深地打動了:天是白的,白得發亮,山是白的,白得透明,山上的小樹,楠竹和茅草都被冰棱馱彎了腰兒,它們朝著山下彎腰的近乎一致的曲線和方向,除了給人和諧劃一的直覺外,更讓人從內心的深處升起以一種庄嚴、虔誠、聖潔的感動。壓不彎的是年輪復加根深枝繁的老松,冰雪象一副厚重的鎧甲,把它裝點得格外地高大,格外地威武雄壯。但當冰結到一定的厚度時,那較細的枝條就會無情地遭到折斷的厄運,所以寨子里時不時可以聽到松枝折斷的劈啪聲。媽對爸說,這劈啪聲是白雪公主在歌唱,而爸說那是老樹在嘆息。樹枝的折斷往往是不徹底的,斷枝掛在樹上,隨風晃盪,媽說想起了小時候在操坪里盪鞦韆,爸說他想起了出發來這的那天,車要開了,他還緊緊地拉著他媽媽也就是我奶奶的手,不想松開。
來這的第二年,爸媽便相愛了,第三年結的婚。婚後,爸爸無師自通地做起了木匠活,每年秋收一過,便背起行頭,下山找活去了,一般要到雪封山之前才會回來。媽媽一人在家,要出工(就是每天全寨子的勞力聚在一起幹活)、要料理自留地,還要養豬,就象當地的農家婦女那樣,一天到晚有干不完的活。
我出生的那年冬天,山比往年封得早,冰也比哪年都結得厚,小碗口粗的松枝都被壓斷了。媽挺著大肚子,照樣干那永遠也干不完的活。爸臨走時再三囑咐我媽,要她不要太霸蠻,要注意身子。爸對媽說:如果有那麼一天,你像那冰山上的樹枝,被壓折了、壓垮了,被壓得再也站不起來了,那我也就不打算活了。爸說,他一定趕在我出世之前回來。
爸和媽都沒想到這年山封得這么地早,也沒想到他們的兒子在娘肚子里還沒足月,就急著要出來。而且還選在這種天冷夜黑的時候。
我馬上就要出世了,但是爸爸還沒回來,大雪早封山了,他回不來了。
那天白天下了好幾場雪,入夜之後,天就格外地冷。媽比往常要花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時間去料理那些家禽家畜。終於忙完了的時候,她又象往常天冷的時候一樣,學著當地人的法子,烤熱一塊土磚搬到床上去取暖,和當地人有所區別的是,媽做得更講究:她還要用一條舊毛巾嚴實地把這磚包起來。當我媽把這塊十多斤重的土磚搬上床時,她突然感到腹部一陣劇痛,她順勢倒在了床上,她想到了喊人,但她沒了喊的力氣,她想得到幫助,但此時已沒有了想的時間和精力,腹部的疼痛在猛烈地加劇,她咬緊了牙,盡量不讓自己的精力有絲毫的分散,不讓自己的意志有任何的鬆懈,她知道,眼前唯一的法子就是挺住,挺住,挺住,絕不能倒下,絕不能.........
媽媽經歷了比常人更多的且是好多的常人無法想像的苦難.媽媽的苦難,使我得到了生命,我就這樣呱呱落地了,每一個第一次做母親的人,都會有一種天性的喜悅,但媽己顧不上了,她忍著產後的虛脫和疼痛,掙扎著幫我斷臍、擦身。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有誰會相信,我的臍帶是我媽用嘴咬斷的,但我的肚臍眼可以作證,那上面分明有我媽媽的齒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