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董永黃梅戲天仙配是根據這則故事改編的講述了玉帝第7女同

董永黃梅戲天仙配是根據這則故事改編的講述了玉帝第7女同

發布時間: 2020-11-24 13:36:25

㈠ 黃梅戲《天仙配》的主要內容

黃梅戲《天仙配》作品講述了七仙女不顧天規,私自下凡與董永結為伉儷,憧憬美好生活,最終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愛情故事

《天仙配》敷演董永行孝遇仙事。原本寫秀才董永賣身傅家為奴,以所得銀錢葬父,孝行感天。恰七仙女有思凡之意,玉帝乃命七仙女下凡,與董永配合百日夫妻。董永於上工之日,在槐蔭樹下與七仙女結為夫妻。後七仙女一夜織成十匹錦絹,傅員外將三年長工改為百日;又收董永、七仙女為義子、義女。百日期滿,夫妻二人辭工回家。

途中七仙女告知董永實情,並贈羅裙、白扇寶,約定來年二月十五日送子相會後,在槐蔭樹下重返天庭。董永進寶得官,歸途又逢七仙女送子下凡,董永後與傅員外之女結為夫婦。

(1)董永黃梅戲天仙配是根據這則故事改編的講述了玉帝第7女同擴展閱讀

《天仙配》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是根據東漢董永遇仙故事編成的,最先編人話本的是宋元時期《董永遇仙傳》;最早編成雜劇的是元代,僅留下《路遇》一套《商調集賢賓》載於明郭勛所編《雍熙樂府》。

該劇獲得第一屆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劇本一等獎、優秀演出獎、導演獎、音樂獎,被評為建國50周年經典劇目,獲得第二屆全國優秀保留劇目大獎。

㈡ 黃梅戲天仙配歌詞

黃梅戲戲曲傳統經典劇目
故事講述
董永家貧
父亡
賣身傅員外為奴三年
得資葬父
玉帝七個女兒戲於鵲橋
窺視人間
最小的七仙女鍾情於董永
隻身下凡
與其結為夫妻
為將董永三年長工改為百日
七仙女邀眾姐相助
一夜之間織成綿絹十匹
夫妻雙雙回轉家門
此時玉帝得知七仙女下凡之事
震怒
令其即刻回宮
否則禍及董永
七仙女無奈
忍痛泣別
留下千古憾事
-

㈢ 什麼是天仙配

《天仙配》是古代漢族神話愛情故事。原作是民間流傳的老本子。1951年由安慶市文化館的班友書第一次改編,其中《路遇》一場參加第一屆華東戲劇匯演,獲大獎。
班友書的改編把民間冗長的本子改為七場,改七仙女受命下凡為主動下凡,改董永書生為勞動人民,改傅員外傅善人為惡霸地主,總之刪繁就簡,形成現在《天仙配》本子的基本框架。班友書是解放前安徽大學中文系畢業生,擅長古典詩詞,改編《天仙配》時,用古典詩詞重新填寫了許多唱詞,奠定了現代《天仙配》的基礎。
長篇神話小說《天仙配》,主要講述了美麗善良的七仙女愛上了朴實憨厚的青年董永,私自從天庭下到凡塵,沖破重重阻撓與董永結為夫妻,玉皇大帝得知怒不可遏,命令七仙女立刻返回天庭,七仙女為了不使董永受到傷害,只好忍住悲痛,在槐蔭樹下與董永泣別的故事。從本質上說,小說頌揚了七仙女、董永、七仙女的姐妹們等角色人性光明美好的一面,也鞭笞和抨擊了玉皇大帝等角色的丑惡與黑暗,同時,也刻畫了傅員外的兒子傅官保這些卑鄙小人的醜陋,而且,傅員外的兒子還有幾份喜劇色彩。這部神話小說表現了天上人間的真愛與真情,可以說,主題思想積極,內容健康向上,人物性格鮮明,故事跌宕起伏.精彩好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思想性,藝術性、可讀性極強的好作品。

㈣ 天仙配的民間故事是什麼

天仙配是我國的一個悲情的神話故事,目前有兩個版本,一個是老版本,一個是改編之後的版本。

一,首先,我們先說一下老版本。

這個故事表達的意義是積極的,正能量的。老版本主要頌揚的是孝悌之道,新版本則既頌揚了孝悌之道,也頌揚了美好的愛情,這也符合時代的發展潮流。因為在古代,愛情這種東西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而到了現代,愛情興起,所以新編的天仙配便把孝道和愛情融合在了一起,改編是非常成功的。

㈤ 著名的黃梅戲天仙配是由牛郎織女改編的嗎

不是,《牛郎織女》是講王母娘娘是織女的外祖母,牛郎是天上的牽牛星;而《天仙配》說是玉帝的七女兒和凡間的孝子董永的故事

㈥ 《天仙配》是不是講牛郎織女的故事

記住:《牛郎織女》和《天仙配》不是一個故事!《天仙配》更不是《牛郎織女》的什麼「黃梅戲版」!

《牛郎織女》有自己的黃梅戲版:就叫《牛郎織女》
《天仙配》也有自己的黃梅戲,叫《天仙配》

1樓答案胡扯,「哆哆是個愛哭鬼」的答案更是胡扯!

《天仙配》出自於唐代小說:《槐蔭記》 (還有一說為出自於東晉干寶所寫的《搜神記》)
《牛郎織女》則形成於漢代。

民俗學專家齊守成解釋,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神話愛情故事,「牛郎不是董永,織女也不是七仙女,只是這兩個故事有許多雷同,才讓許多人誤以為他們是一回事。」齊守成表示,牛郎織女是有關七夕的神話愛情故事,「他們被王母娘娘拆散,用金簪劃成天河,只能每年七月初七鵲橋相會。而七仙女和董永是另外一個神話愛情故事,這兩個神話故事講述的都是天庭對於美好愛情的蠻橫干涉,有很多雷同的地方,才被人誤會是一回事。」

據資料記載,董永賣身葬父,孝行感天,七仙女下凡與之婚配,後來天上的玉皇大帝查出七仙女私下凡塵,降旨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就此訣別。一年後,七仙女送子下凡,若干年後,夫妻又天上人間重新相會。這是天仙配的故事。

而牛郎織女的故事則是:織女是玉帝的孫女,每天在天上織造雲錦。牛郎是一個牧牛的少年,和老牛相依為命。牛郎按照老牛的指示拿走了下凡間湖裡洗澡的織女的衣服,和她結為夫妻。不料王母娘娘得知此事,把織女抓回,並劃出一道天河,讓他們只得七夕鵲橋相會。

㈦ 黃梅戲天仙配 歌詞:樹上的鳥兒成雙對…… 簡譜

夫妻雙雙把家還簡譜/歌譜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不詳 點擊數:2414 更新時間:2006-5-2 19:08:23

夫妻雙雙把家還簡譜/歌譜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不詳 點擊數:2414 更新時間:2006-5-2 19:08:23

㈧ 黃梅戲的天仙配的詞是什麼啊

《天仙配》

七女:樹上的鳥兒成雙對,

董永:綠水青山帶笑顏,

七女:從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雙雙把家還。

七女:你耕田來我織布,

董永:我挑水來你澆園,

七女:寒窯雖破能避風雨,

董永:夫妻恩愛苦也甜。

(合唱:你我好比鴛鴦鳥,

比翼雙飛在人間。)

(8)董永黃梅戲天仙配是根據這則故事改編的講述了玉帝第7女同擴展閱讀

社會影響

董永行孝的故事最早見於東晉干寶(?~336)編撰的中國古代志怪小說集《搜神記》和東漢末年武梁祠石刻畫像。明代青陽腔《織錦記》又豐富了變文和話本的描寫,對後世戲曲有很大影響。

黃梅戲經典劇目《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由劇作家陸洪非根據老藝人胡玉庭之口述改編而成。故事大意是:董永為葬父而賣身在傅員外家為奴。

七仙女(王母之第七女)同情董永,下凡結親。百日後,玉帝差兵逼七仙女返回天庭,天地間的美滿姻緣活生生拆散。

改編本成功地刻畫了七仙女的反抗性格。1954年,該劇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優秀演出獎、劇本獎、道演獎、音樂獎,飾七仙女的嚴鳳英、飾董永的王少舫獲演員一等獎。據此劇拍攝之影片獲1949--1955年優秀影片獎。

也許,這個故事有一天會被人遺忘或不感興趣,但是,那段膾炙人口的「滿工對唱」絕對是永恆的旋律,永遠不會消失於時空之中。多少年來,《董永與七仙女》似乎就是黃梅戲的代稱,對一台劇目而言,這真是驕傲,而對一個劇種而言,悲哀是註定的。

平調《天仙配》又名《張七姐落凡》、《百日緣》。故事改編自明傳奇《織錦記》。由王昌言、李慶番整理改編,張光、王文德導演,武安縣人民劇團首演,秦崇德飾董永,李秀奇飾張七姐。參加1954年河北省第一屆戲曲會演,獲戲曲音樂二等獎,秦崇德獲演員三等獎。

參考資料天仙配-網路

㈨ 請問誰有黃梅戲《天仙配》的完整歌詞

文:雲中鷹

董永賣身葬父,孝心感地動天。

七女動心愛憐,喜結恩愛良緣。

王母一聲令下,天兵天將下凡。

董郎妻離子散,攜兒追妻天邊。

銀簪劃破黑暗,銀河風雷電閃。

槐蔭老人誤言,百日好合荒誕。

鵲兒架起彩橋,七月七日相見。

牛郎星男兒漢,織女星訴思戀。

千古傳說不變,流芳百世人間。

世人羨慕神仙,茶餘飯後美談。

拓展資料:

《天仙配》是中國古代神話愛情故事。原作是民間流傳的老本子。1951年由安慶市文化館的班友書第一次改編,其中《路遇》一場參加第一屆華東戲劇匯演,獲大獎。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