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書的故事200字左右
⑴ 為什麼讓別人買東西檢討書200字
先把讓別人買東西的原因,時間,情況,過程說清楚,然後進行反思就可以了。
⑵ 在高三讀書的趙新天在新華書店購書時遇到了小學時的班主任黃老師,寫一段200字的對話,有少量的神態和動
在書店裡,趙新天一抬眼看見了小學時的黃老師。黃老師老了,兩鬢偶有幾縷白發。趙新天快步走過去,激動地喊了一聲:「黃老師。」黃老師抬起頭:「喲,趙新天!你也來買書呀?」「嗯。」「現在在哪讀?」「在八中,讀高中。」「那今年要高考了!要加油,努力考個好學校。」「你有沒有信心呀?」趙新天不知道該說什麼,只是用手翻了翻手中的書。黃老師推了推眼鏡架,仔細看看他手中的書。「嗯,也不要太急,一步一個腳印。一個一個知識點梳理,多選擇一些典型的題目來做。你的這本《 》就很好。「加油呀!小夥子。」黃老師拍了拍趙新天的肩膀。趙新天不由得笑了,「嗯。」他不由得想起了小學時黃老師對他的鼓勵,頓時覺得信心滿滿。「黃老師,那我去交錢了。」「好,再見!」「再見!」
⑶ 按照書店門口很擠,爸爸擠進書店,爸爸買到好書的順序寫一篇200字的作文
去新華書店買書
今天放假,我沒事情做就讓爸爸帶我去了新華書店買書看書.
到了新華書店我去一旁看書了.爸爸說:「兒子,比不是要來買書看書嗎?」我說:「爸爸,反正今天放假,先看一會吧,過會兒再買.」爸爸說:「好吧.你看一會,待會兒買了書,我回家還有事情呢.」我就接著看了.我看了童話故事、三國、西遊記……
來到二樓,我跟爸爸說:「爸爸,你要看哪些書,我幫你挑選吧.」爸爸說:「不用了,你自己看好了.」過一會我看完了一本書,看看爸爸,啊,爸爸不見了,我左看看右看看,終於在一個角落發現了爸爸.
回到一樓,爸爸說:「兒子,你喜歡哪本書呢?」「好吧.」於是我選了一本書就回家了.
⑷ 駱駝祥子梗概200字左右!!!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裡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劇故事。祥子來自鄉間,為生活來到城市,最後選中拉洋車。買車,做個獨立的勞動者,「這是他的志願,希望。」城市似乎給了祥子實現志願的機遇,經過三年奮斗,他買上了車,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搶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棄擁有自己的一輛車的夢想,仍然不斷振作起來,再度奮斗。而結局,是以祥子的失敗告終的。
拓展資料
祥子的命運是全書的中心線索:
一方面,祥子在"三起三落"的過程中,買車的理想一再破滅,漸漸的從積極奮斗變為心灰意冷,對城市的腐爛生活失去了抵抗力;
另一方面,說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城市不能把祥子這樣的農民吸收到現代工業中,不能把他們變為無產階級,只能以無情的剝削和腐蝕把他們變為流氓無產者.
附藝術特色:以寫人為中心,圍繞人的命運來展開情節;借鑒了民間說書藝術;運用了老舍小說特有的幽默風格.這部長篇在反映市民生活上、在藝術上,都代表了老舍創作的最高水平.
⑸ 高爾基著作《童年》主要內容(150~200字)
高爾基(1868—1936),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列寧稱;他是無產階級藝術的最傑出代表。他出生在俄國中部尼日尼,諾夫戈羅德的一個細木工家裡,四歲喪父,寄居在外祖父家裡,這是一個典型的小市民家庭。他從小就受到苦難生活的折磨,只讀過兩年小學,十一歲走入「人間」。在社會的底層,他當過學徒,揀過破爛,做過跑堂的、看門人、搬運工人和麵包師傅。1884年他來到喀山,想進大學不成,結果貧民窟成了他的「社會大學」。他還在工人,農民中進行過革命宣傳活動。 19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高爾基兩次在俄國南部流浪。最後到梯弗里斯,進入鐵路修配廠做工。1892年,在(高加索報)上用高爾基的筆名發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從此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高爾基的早期作品反映了勞動人民反抗沙皇專制統治、渴望自由解放的革命激情。其中,浪漫主義創作占重要地位。1895年寫的《伊則吉爾老婆子》和《鷹之歌》是出色的作品。他的劇本有《小市民》、《底層》和《仇敵》。1906年寫成重要長篇小說《母親》。隨後寫出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晚年的代表作是四部史詩巨著《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
⑹ 檢討書為什麼讓別人幫買東西200字
啊,你就是說嗯你認識到這個事情的錯誤了,就是說不應該讓人幫你買東西,應該是需要自己去購買的。
⑺ 初二年級上冊第6課 阿長與<山海經>.編寫阿長是幫魯迅買書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難.200字就好
上回書說道: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麼一回事,這是魯迅向來沒有和她說過的,魯迅知道她並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來問,也就都對她說了.
她請了十幾天的假,回到了她久違了的家鄉--她的老家.
幾年沒見的家鄉,久違之後竟然有了這么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鄉差別非常非常非常的小了.
原來是黨的政策好啊!三個代表在國家起到了創造性的作用!
當然,也和最近十七大的召開的作用是永不能分開的,十七大呢,是十六大後邊又一次召開的人大代表大會!這次選上的人大代表都很好,基本上都男的.在這里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她們村的人大多以捕魚為業,阿長遇到一條小溪,又看見一條小船,於是她沿這小溪劃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見一片桃花林,桃林生長在溪水兩岸,長達幾百步,其中沒有其他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繁多的樣子,阿長對此感到很差異,又向前劃行,想要劃到這片林子的盡頭.
桃林在溪水法院的地方就到頭了,便出現了一座山……
阿長在村裡呆了2天,就走了,出去之後,她找到了船,就順著原路回去。
話說阿長從小離開家鄉,回來之後怎麼也要瀏覽一下家鄉的名勝古跡啊!意識,她去看了泰山。
泰山真雄偉啊: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
參觀完泰山,她又去了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風景雖然很美,但阿長並沒有忘記這次回家鄉的目的——買那本有畫的,魯迅想要的<<山海經>>!
顯然阿長並不知道那本書的名字,於是,就記住了"什麼什麼經".
只知道是什麼什麼經是遠遠不夠的啊!因為有太多帶"經"的書,like,玄女經,致富經,道德經,金剛經,皇帝內經,生意經,易金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火眼金"睛",南"京",水"晶",味"精"……
阿長於是有點泄氣了,但是她這時想起雷鋒同志為別人受苦受難,熱心幫助別人,想起董存瑞同志捨身炸碉堡,為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想起誇父逐日,據說他是最早的精神分裂者,喜歡在烈日下裸奔.想起洪戰輝同志為了自己和妹妹上學,去外面打工掙錢……
她沉思了一會兒,但還是無法鼓起勇氣去買,於是她又想起林則徐虎門硝煙,大震中國士氣。想起洪秀全領導太平天國運動,威震一時,在一段時間里保護了該保護的人。想起左宗棠和曾紀澤在談判場內外的配合,他們的共同努力下,西藏回歸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想到這里,阿長終於堅定了一個想法:買自己的書讓魯迅看去吧!
但是去哪買呢?是個問題,不過,六良液提醒您:舊華書店,您理想的港灣。書是人類的階梯,這是個名人說的,但至於是哪個名人,阿長也不記得了。
於是,阿長踏上征途——去尋找那傳說中的「三哼經」。
她的第一站,當然就是舊華書店,那裡的圖書齊全,而且設備先進。
阿長騎著一匹馬,那馬好象是什麼千里馬,也許阿長就是那個傳說中的伯樂?她拍這馬,一夾馬肚子,向前奔去。
在路上,阿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邊走邊停,邊停邊走,一會走,一會停;一會停,一會走。連走帶停,連停帶走。又走又停,又停又走。忽走忽停,忽停忽走。於是阿長悟出一個道理:走即是停,停即是走,走不異停,停不異走。此乃佛教之般若菠蘿蜜。
就這樣,3天的路程,阿長終於到了傳說中的舊華書店。
書店裝修得真好啊!也許是請了黃大錘了吧。書店富麗堂皇,好似一座皇宮寺院,但這里確沒有阿長聽說的「長毛」。所以,阿長的安全有了保障。
就在店院的某個角落,有一個看似店員的站在那裡,臉上展現著春風般的魔鬼笑容。
對了,他們的宗旨是:顧客就是玉帝。原來是這個原因,怪不得……
見有客人來了,店員忙趕上前來問客戶有何要求,需要什麼幫助。
「您好,Can I help you ?」
「我想要什麼什麼經。」
「具體內容是什麼?」
「有許多神呀怪呀什麼的。」
「難不成您說的是吳承恩的《西遊記》?」
「靠!我說的是什麼什麼經!你白啊!!?」
「哦……我知道了。」
於是,店員拿出了《山海經》,阿長終於買到了!!!!!
於是,阿長把那死本說緊緊抱起,然後走出舊華書店。
阿長騎著寶馬,奔跑在那遼闊的土地上,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跑馬溜溜的山上,阿長唱起自己改變的歌:我騎這馬兒,千里之外,魯迅他還在,琴聲何來,生死難猜,用一生,去等待…………
⑻ 去學校小堆買水檢討書200字
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俗話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什麼是細節?就是那些看似普普通通的,卻十分重要的事情,一件事的成敗,往往都是一些小的事情所影響產生的結果。細小的事情常常發揮著重大的作用,一個細節,可以使你走向你的目的地,也可以使你飽受失敗的痛苦。每一件事情都是有無數個小的細節組成的,每一個都很重要。就好比是一條鐵鏈,有無數鐵環組成,無論其中哪一個鐵環壞了,整個鐵鏈也就沒有用了。說實話,經過今天這件事,懊惱之餘,也還有點慶幸。懊惱的當然是自己違反規定,慶幸的則是也正因為這件事剛好點醒了我,令我幡然醒悟。相信在看完這么多以後,也會了解到我對待這件事真誠改過的態度。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監督我。給我一個機會,我也能盡自己的一份力!
⑼ 數學活動作文200字左右
第一篇:有趣的數學問題
生活中與許許多多的數學信息,我們每時每刻也離不開數學!
說到離不開數學我今天就發生了一件有趣的數學問題。
今天等寬頻連接的時候我坐下來拿起媽媽給我買的加菲貓的幸福生活,看到了加菲貓的簡介,加菲貓2005年登上大屏幕時是它26歲生日我把這句話給媽媽說了,媽媽問我那現在是2013年,那加菲貓現在多大呢?我一聽是一個不錯的問題,於是我開始一年一年的算2005年26歲,2006年就是27歲,2007年28歲,2008年29歲,2009年30歲,2013年31歲,2013年32歲,2013年33歲,2013年34歲,那加菲貓今年34歲,他也可是動物界的 文學家了呀!但是我這樣算太麻煩,我便思索起來05年到13年中間相差多少?我能用13減5就知道中間相差多少了13減5等於8,8年,我在用這8年加他現在的26歲不就知道他現在多少歲了嗎!8加26等於34,加菲貓今年34歲了,我知道怎樣算歲數了。
同學們,生活中有許多數學問題我今天解決了一個問題,還有許多問題等著我去探索發現。如果你會心去發現,一定有不一樣的結果,就像今天的數學問題,學習數學,它很有趣的。
第二篇:測量電視機的周長
今天,我什麼事都幹完了,我覺得很無聊,就去量電視機的周長。當我拿著尺子去量電視機的周長時,就發現尺子不夠長,我想:「怎麼辦?」突然,我想到了今天許老師教了可以用線來量,想到這,我便開始動手,我剪了一條很長的白線,就開始量了。當我就要量完了,就發現線不夠長,可我又不想剪了,我就想「怎樣能變簡便一點」?我回房間拿起書學書來看,不一會兒,就找到了簡便一點的方法。因為我家的電視機是長方形,所以只用量一條長和一條寬。我拿著線去量,過了一會兒,我量出來了,一條長和一條寬是一百零六厘米,但是有兩條長和寬,所以再用一百零六乘以二,等於二百一十二厘米。原來我家的電視機的周長是二百一十二厘米。
我知道了,以後量物體的周長時,能想出簡便的方法,就用簡便的方法。
第三篇:買書
今天,我和爸爸去書店買書。
我們來到書店。我挑了一本我盼望已久的書,來到收銀台。爸爸說:「你這本書12.6元,我這本書16.3元,我再拿3支1.5元的圓珠筆,給了50元還剩多少元?如果你猜對了,剩下的錢就給你買雪糕吃。」我想:50減12.6加16.3加1.5乘3的和等於16.6元。我說:「16.6元。」「好,這16.6元就給你買雪糕吃。」爸爸爽快地說
來到雪糕店,爸爸又問我:「我買2個1.5元的雪糕,付了16.6元,還剩多少錢?」我想:簡單,16.6減1.5乘2,等於13.6元。我說:「還剩13.6元。」爸爸說:「不錯嘛!還可以。」我生氣地說:「你小看我啊,這可是二年極的題目。我要是連這些都不會,我還是五年級的學生嗎?」
數學在生活中是離不開的。
第四篇:心算
暑假裡的一個晚上,媽媽帶我去了留下世紀聯華超市,我看到了商場的人可真多啊!裡面的東西也是很多,有文具、食品、服裝、煙酒、玩具等。我和媽媽買了紫菜、牛奶、果凍、飲料、魷魚絲、沐浴露、襪子、梅子、香欖和巧克力等。他們的價錢分別是:23元、9元、3元、6·5元、28元、3元、40元、6元、10元、1元。在收銀台前,媽媽說:「兒子,你能跟阿姨比算速度嗎?把要付款的金額算出來?」我知道我的心算能力不是很強,連忙找來一張紙和一支筆,迅速認真地算起來,不過還是沒售貨員阿姨的電腦快,當我把結果告訴媽媽的時候,阿姨已經把要找的錢都給了媽媽,我核對了我倆的計算結果,沒想到我也這么快地算對了,媽媽也表揚了我,但我知道在今後的學習中,我要提高自己的心算速度!只要努力,我會有進步的。
第五篇:生活中的數學題
今天在數學的課本中看見了一道題「生活中的數學題」。題目是:「我們國家大約13億的人口,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1角錢,如果這樣的話,我國全國就節約了約1300萬元了。如果小學生從一年級到大學大約要節約1萬幾千元錢了,那麼這筆錢可以供給1805位失學沒錢上學的小朋友,把這筆錢給那些人,那豈不是很好嗎!」
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想起來了,人多力量大?不好的啊,因為我想了想:如果這大約13億的人口,都浪費了1滴水,那麼一共約浪費13億滴水了,那麼大家想一想13億滴水大約有多重呢?
我做了一個小實驗:在水龍頭下面滴1000滴水,用稱稱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動筆算了一下。
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
260000000克=260噸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個月用了一噸水計算的話,那麼260噸水就足足可以用上2年了。我去問我爸爸:「1噸水能夠發多少度的電?」爸爸說:「1噸水能發100度的電。」那也就是說260噸的水可以發26000度的電了。
哇!我一下子驚呆了,260噸水竟然可以發揮這么多的作用啊!所以我們現在要節約所有的水,不要浪費掉一滴滴的水了,我們要養成節約這個好習慣,不能再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