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分享經典故事活在當下

分享經典故事活在當下

發布時間: 2020-11-24 16:30:07

A. 關於活在當下的例子

讀史鐵生--活在當下
讀史鐵生的散文,需要一個人捧著書,靜靜的回味。
散文中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與生活中的作者最貼近的,那一字一句都是作者於生活中所體驗的,是他心中千萬思緒的結晶。史鐵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齡時命運讓他忽然殘廢了雙腿,於是他痛苦,憤恨,思考,在一座荒蕪但不衰敗的園子------地壇。
在那座園子里,他終於思考透徹:明白了死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了的事,一個必將會降臨的節日。在讀他的我與地壇這篇文章時,我也隨著他的內心的起伏而起伏,為他的思考而感動。
史鐵生是一個值得讓人敬佩的作家,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融合在一起,用文字的形式訴說著在死之前的生的意義。他談親情、友情、愛情。而又能發出人生終極意義的拷問。他能在情感與理智完美結合中為我們塑造他的和這個世界,而他卻固執的相信是我們塑造了他和這個世界。
他筆下的親情、友情、愛情另我動容。在回憶母親時他說:我真想告誡所有長大了的男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羞澀就更不必了,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這是他在發現他母親的苦難與偉大後真摯的悔恨與傷感。他的母親是偉大的、堅忍的,她為了她那殘疾了的孩子,嘔心瀝血。我想如果我們活的不幸,我們的不幸同樣也會在母親那兒加倍。但這里還有一個可悲的事實:我們的親人也不是一直可以在我們身邊照顧我們,愛護我們。如果他們還健在,那真是我們的福分:我們還可以照顧他們,孝敬他們。減少一點不能回報親人的遺憾。
對於母親,我們可以從他的文字里讀到一絲悔恨。但對於友情,他是珍惜與感謝的。在史鐵生二十一歲那年,他住進了友誼醫院,二十一歲過去,他被朋友們抬著出了醫院。他沒有死,也不能再走。他後來自己調侃說能一向活在友誼中,可能與他二十一歲住進了友誼醫院有關。的確,在那段難熬的歲月中,朋友給了他無比的幫助。他愛他的朋友並感謝他們。
一個人擁有真摯的親情與友情,無疑讓人羨慕不已。對於愛情,史鐵生說它是銀河系中那顆美麗星星的標志。的確,愛情是美好的。我想:正因為如此,每個人都渴望被愛情滋潤吧。愛情應該是甜的。但他又說沒有什麼能夠證明愛情,愛情是孤獨的證明。但孤獨不是寂寞也不是孤單更不是空虛和百無聊賴。孤獨的心必是充盈的心,充盈得要流溢出來要沖湧出去,便渴望有人呼應他、收留他、理解他。在愛的路途上,永恆的不是孤獨也不是團聚,而是祈禱。也許,他才是對的。愛情不應該是寂寞是孤單是空虛是百無聊賴的借口。愛情是兩個靈魂的尋找與融合,是最神聖的。所以我們唯有崇尚愛情,才能追求愛情。
史鐵生筆下的親情、友情、愛情不僅使我動容更使我感受到人生的美好。三毛說:愛如禪,不能說不能說,一說就錯。也許我們得把愛深深的埋在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在現實的生活中,從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溢出愛的乳液。滋潤我們枯燥的生活。
也許人生就是在乾枯與被滋潤中度過一生的。無數人一生一生的度完。
然而,史鐵生並不滿足於對這三種情感的思考。他在點燃我對人生美好憧憬時,又冷不丁地忽然提出:我們在走向哪兒?我們再朝哪兒走?我們的目的何在?我們的歡樂何在?我們的幸福何在?我們的救贖之路何在?這個人生的終極拷問一下使我陷入痛苦中。
在這痛苦中,我確實看到「未來」茫茫一片:人類是要消亡的,地球是要毀滅的,宇宙在走向熱寂。我因此才感到這不僅是痛苦的,而且這痛苦是無比的。也忽然覺得無比痛苦,才讓我想:我不想了,還是活在當下吧。
是的,活在過程中,活在當下。這居然和史鐵生在他思考後告訴我的一樣!那他的問題的解答是不是沒有意義了。因為就算沒有他這樣告訴我,我也會這么想。不,如果他沒有先讓問題把我置於無比的痛苦中我不會心甘情願的活在現實的過程中,我更可能活在忙忙碌碌,墨守陳規中。
我是不想要這樣的生活的,對人生終極拷問的思考忽然使我明白了自己的不甘心,我確實不要這樣活著,還好在我的生命旅程還沒有終結是,我意識到這一點。如果我到人生最後階段再想起思考人生的終極拷問的時候,只怕那時只有心思考而無心再活了。因為前途如此令人沮喪。在拷問目的的時候,發現過程已經結束。只怕那遺憾不是單單一聲嘆息吧。
但過程究竟要怎樣,好像並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標准。對於這個問題的解答恐怕要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了。而於我,我明白:這世上除了死和生,其他的都是小事。至於生活中的痛苦,是不能避免的。史鐵生在好運設計中,以上帝的權利設計沒有痛苦的人生,尚且不能使主人公永遠獲得幸福。那麼,我必須得承認並愛上這痛苦了。既然承認了痛苦,那人就要去追求與超越。是的,如果說人生的意義在於過程,那過程中在於追求與超越。如果在上帝規定的每個人的局限的紅線上,你我同樣不敢挑戰或超越,那麼就算你是什麼領域的名人,我是普通人或許普通人都算不上是一個殘疾人,那麼我們是一樣的。追求與超越,也許永沒有達到目的的那一天,但這確充充時時的構成了我們一輩子。
讀史鐵生的散文,讓我思考了不少,也學到了不少。史鐵生說我無法告訴你是誰,我只能告訴你,關於我,我能夠怎樣想。在讀他用文字構成的世界時,我不得不承認他給我的思考構成了我的世界觀、人生觀的一部分。雖然他說是我們塑造了他和這個世界。然而,最後我得說:他的文章,我不能告訴你我讀了多少,理解有多深。

B. 為什麼感情經歷多了。對感情只剩下活在當下的感覺 而且對於現任沒有當初喜歡前任的那麼多。正常嗎

閣下似乎太執著了。 這些輪回的事還是未來、不可及事。 我們也不能印證,難說回答難說,故我不講、不講。活在當下的意思是把握現在。過去的就讓它過去,未來的還沒有到來,現在是最重要的。 活得現實的意思是不要總是幻想。社會是很現實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都是生活的必須品,現實生活很殘酷,要認清現實,不能總是亂想。

C. 古代活在當下的故事

名人故事:活在當下
漢宣帝繼位之初,下詔想把祭祀漢武帝的「廟樂」升格,不料卻遭到了光祿大夫夏侯勝的反對,丞相、御史大夫等公卿大臣們一陣惶恐,膽敢反對皇上的詔書,這還了得?馬上聯合上了一道奏章,彈劾夏侯勝「大逆不道」。順便把不肯在奏章上簽名的丞相長史黃霸也以「不舉劾」的罪名一道上報給了皇帝。於是這兩個人被一起逮捕下獄,判了死罪,等待處死。
夏侯勝是當時有名的大儒,尤其精通《尚書》,素來性情耿直,不會阿諛逢迎,如今受此大辱,鬱郁寡歡,想皇上的寡恩,想人生的無常,不免心灰意冷。好在那個更冤的黃霸跟他關在了一起,寂寞之中,還有人可以說說話。黃霸生性樂觀,他早就仰慕夏侯勝是個大儒,只是無緣親近,沒想到因意外的災禍被關進了同一間牢房,他心想:「原來天天忙工作沒有時間,現在時間也有了,而良師近在眼前,為什麼不趕緊補上這一課呢?」黃霸便將求教之意告訴了夏侯勝。夏侯勝苦笑,說:「咱們都犯了死罪,明天就要被處死了,現在讀經有什麼用?」黃霸說:「孔子有言:„朝聞道,夕死可矣。‟人應該活在當下,抓住現在,學有所得,心有所悟。今天就是快樂的,何必管虛無縹緲的明天呢?」夏侯勝聽了精神為之一振,內心裡大為感動,當即答應了黃霸的請求。從此倆人席地而坐。每天夏侯勝都悉心向黃霸傳授《尚書》,黃霸盡心聽講,二人日夜講學津津有味,研讀到精妙處。時不時還撫掌大笑。弄得監獄的看守過來察看,結果是一頭霧水,搞不懂兩個將死的人為什麼這么快樂。
有人促請漢宣帝該把夏侯勝和黃霸執行死刑了,宣帝派人到獄中調查這兩個人是否心中哀痛,有悔改之意,回報說他們每天以讀書為樂。面無憂色。漢宣帝心中不滿,但也感嘆倆人之賢,不忍殺之,以至此案久拖不決。
雖然身在監牢之中,決意活在當下的夏侯勝和黃霸心無阻礙,沒有什麼能夠束縛住他們了。時間不再是他們的敵人,因為有事可做,兩個冬天過去了,他們也沒有感到時間的漫長,反倒是學問研究得愈益精到,思想有了長進,精神更加充實。
兩年後的一天,漢宣帝大赦天下,夏侯勝和黃霸得以出獄,不過他們並沒有被逐回老家,而是又直接被宣進朝廷,夏侯勝被任命為諫大夫,留在皇帝身邊,黃霸為揚州刺史,外放做官。後來夏侯勝以正直博學做了太子的老師,九十歲逝世,為謝師恩,太子為他穿了五天素服。天下儒生都引以為榮。黃霸以精明干練、政績卓著名揚天下,後來官至丞相,史書評價他,自漢朝建立以來,才能卓異的丞相多多,但論到治理百姓,則「以霸為首」。
牢獄之災是夏侯勝和黃霸命運的轉折點。是啊,從風光無限的士大夫,一下子淪落成了監牢中的死囚犯,這個轉折的彎也太大了點,大得讓人難以適應。但誰又能說,這個牢獄之災不是他們新的人生的起點呢?從那黑暗而恐怖的地方傳出的琅琅讀書聲。使他們懂得了人生的意義就是活在當下,否則怎會有夏侯勝九十歲高齡的榮耀,怎會有黃霸為相第一的美譽。
人生最大的困厄莫過於等待死亡。因為一般人活在世上,都是活在對未來的期望之中,
可是倘若知道死亡近在咫尺,希望的火焰熄滅了,往往也就心若枯水,一切也都不再有意義。可是明智的人也懂得。耳聽時間的嘀嗒聲,感覺生命像鮮血一滴滴從身體垂落消失,專心忍受時光殘忍的折磨又有多大的意義呢?莫如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對生命的牽掛,放下對未來的執著,把握惟一能把握的當下,做手邊能做的事,把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得充實,生命便有了最現實的意義。佛家說「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這種心態看似消極,其實包含著大智慧。活在當下,便活出了未來。

D. 為什麼我每次遇到事情腦子就發混總是冷靜不下來

塑造陽光心態的七種方法
改變態度,享受過程,活在當下,情感獨立,學會感恩,"天堂"、"地獄"由心造,壓力太大的時候學會彎一彎。
那麼,怎樣塑造陽光心態呢?這里介紹七種方法和大家共享。
第一種方法:改變態度。
改變不了事情,就改變對事情的態度。一個人因為發生的事情所受到的傷害,不如他對事情的看法更嚴重。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對事情的看法。
有一個成語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古老的東方,有一個智者,他的一匹馬丟了,鄰居說:"你真倒霉。"智者回答:"是好是壞還不知道呢。"不久,丟失的馬帶著一匹野馬回來了,鄰居說:"你太幸運了,多了一匹馬。"智者回答:"是好是壞還不知道呢。"不久,智者的兒子騎野馬,從馬上摔下來,腿摔斷了,鄰居說:"你真倒霉,就這么一個兒子,腿還斷了。"智者回答:"是好是壞還不知道呢。"過了一段時間,皇帝徵兵,許多年輕人都在戰場上被打死了,智者的兒子由於腿斷了不能打仗,未被徵兵僥倖存活。所以從長時間來看,任何事情是好是壞還不知道呢。事情就是個硬幣,有時可能是正面,過兩天就可能是反面,再過段時間還可能翻過來。任何事情都一分為二地看待,人就會變得理智、灑脫一些。
改變了態度往往就能產生激情,有了激情就有了奮發向上的鬥志,結果往往就會變化。有一個中國的經典案例是這樣的:古時候有甲、乙兩個秀才去趕考,路上看到了一口棺材。甲說:"真倒霉,碰上了棺材,這次考試死定了。"乙說:"棺材,陞官發財,看來我的運氣來了,這次一定能考上。"當他們答題的時候,兩人的努力程度就不一樣了,結果乙考上了。回家以後他們都跟自己的夫人說:"那口棺材可真靈啊。"這個案例說明,心態可以影響人的能力,能力可以改變人的命運。保證眼下心情好是保證一天心情好的基礎。如果你能保證每天心情好,你就會獲得很好的生命質量,體驗別人體驗不到的精彩生活。
第二種方法:享受過程。
享受過程,精彩每一天。生命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結果,如果你不會享受過程,結果到了是什麼大家都知道。生命是一個括弧,左邊括弧是出生,右邊括弧是死亡,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弧,要爭取用精彩的生活、良好的心情把括弧填滿。
有一個年輕人看破紅塵了,每天什麼都不幹,懶洋洋地坐在樹底下曬太陽。有一個智者問他:"年輕人,這么大好的時光,你怎麼不去賺錢?"年輕人說:"沒意思,賺了錢還得花。"智者又問:"你怎麼不結婚?"年輕人說:"沒意思,弄不好還得離婚。"智者說:"你怎麼不交朋友?"年輕人說:"沒意思,交了朋友弄不好會反目成仇。"智者給年輕人一根繩子說:"乾脆你上吊吧,反正也得死,還不如現在死了算了。"年輕人說:"我不想死。"智者於是說:"生命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結果。"年輕人翻然醒悟,這就叫"一句話點醒夢中人"。
怎麼享受生命這個過程呢?把注意力放在積極的事情上。生命如同旅遊,記憶如同攝像,注意決定選擇,選擇決定內容。有甲、乙兩個人看風景,開始的時候你看我也看,兩人都很開心。後來甲耍了一個小聰明,走得快一點,比乙早看一眼風景。乙一看,怎麼能讓你比我早看一眼,就走得更快一點超過甲。於是兩人越走越快,最後跑起來了。原來是來看風景的,現在變成賽跑了,後面一段路程的沿途風景兩人一眼也沒看到,到了終點兩人都很後悔。這就是不會享受生命這個過程。
第三種方法: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的真正涵義來自禪。有人問一個禪師,什麼是活在當下?禪師回答,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這就叫活在當下。
我現在問大家,對於你們來說,什麼事情是最重要的?什麼人是最重要的?什麼時間是最重要的?有人可能會說,最重要的事情是陞官、發財、買房、購車,最重要的人是父母、愛人、孩子,最重要的時間是高考、畢業答辯、婚禮。我告訴大家,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現在你做的事情,最重要的人就是現在和你在一起的人,最重要的時間就是現在,這種觀點就叫活在當下。
一個人被老虎追趕,他拚命地跑,一不小心掉下懸崖,他眼疾手快,抓住了一根藤條,身體懸掛在半空中。他抬頭向上看,老虎在上邊盯著他;他低頭往下看,萬丈深淵在等著他;他往中間看,突然發現藤條旁有一個熟透了的草莓。現在這個人有上去、下去、懸掛在空中吃草莓三種選擇,他怎麼選擇?他選擇吃草莓。這是一個禪學故事,吃草莓這種心態就是活在當下。你現在能把握的只有那顆草莓,就要把它吃了。現在連接著過去和未來,如果你不重視現在,你就會失去未來,還連接不上過去,你能夠把握的只有現在。如果一味地為過去的事情後悔,你就會消沉;如果一味地為未來的事情擔心,你就會焦躁不安;因此,你應該把握現在,認真做好現在的事,不要讓過去的不愉快和將來的憂慮像強盜一樣搶走你現在的愉快。
活在當下,是讓大家當下快樂,現在快樂。如果現在你不開心,就不是活在當下。當然,活在當下不等於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是今朝有酒不喝醉,不使明朝有憂愁,以未來為導向活在過程當中。
活在當下,就要學會發現每一件發生在你身上的好事情,要相信自己的生命正以最好的方式展開。如果你不會活在當下,就會失去當下。
有一個鄉下姑娘擠了一罐牛奶,把它頂在頭上,然後就開始胡思亂想了:這罐牛奶可以賣幾塊錢,這幾塊錢可以買幾只小雞,小雞長大了可以下很多的雞蛋,雞蛋又可以孵出很多小雞,小雞長大又可以下很多雞蛋,這些雞蛋賣的錢就夠我買一條漂亮的裙子了,我穿上裙子到王宮跳舞,我的舞姿吸引了王子,王子邀請我跳舞,我要顯得矜持一些……想到這里,她一歪腦袋,牛奶罐掉在地上摔碎了。這就是"不會活在當下,就會失去當下"。
第四種方法:情感獨立。
情感獨立,就是不要把自己幸福的來源建立在別人的行為上面,我們能把握的只有自己。
一次,蘇東坡和禪師佛印逛廟,發現廟里的觀音菩薩手裡也拿著念珠。蘇東坡問:"人持念珠念觀音,觀音持念珠念誰?"佛印回答:"還念觀音。"蘇東坡又問:"為什麼觀音還念觀音,念自己呢?"佛印的回答是:求人不如求己。因此,要想讓自己內心狀態良好,就要學會情感獨立。
有人總是為未來擔心,憂心忡忡。不要庸人自擾,如果你擔心的事情不能被你左右,就隨他去吧。我們只能考慮力所能及的事情,力所能及則盡力,力不能及則由他去。考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博士生,50個人才錄取一個,競爭非常激烈。有人說:"我要是考不上多丟臉啊,我的未來怎麼辦啊?"我告訴他:"48個人都跟你一樣考不上,你能把握的就是努力考試,把考試當作人生的一個經歷。"
第五種方法:學會感恩。
某企業老總告訴我,他招聘大學生時首先看他們孝不孝敬父母,如果他們連父母都不孝敬,也不會忠誠於企業。招聘時,他會問:"放寒暑假你們都干什麼?"應聘者回答:"玩、旅遊、休息。"他又問:"經常回家鄉嗎?"他們說:"經常回啊。"老總接著問:"都干什麼呀?"他們說:"找同學吃飯、聊天、一塊兒玩。"老總最後問:"在家裡都干什麼?"他們說:"睡覺、看電視。"老總對這樣的應聘者是不滿意的:你怎麼就不提孝敬父母,你可以幫父母干點活,講一些大學的見聞啊。學會感恩,首先是要對父母感恩,這很重要。
西方有感恩節,大家在那天都會感謝別人對自己的幫助。許多人會給所有曾經幫助、支持、愛護過自己的人發一條簡訊,感謝他們對自己的關照。你發一條簡訊,別人就會回復,並給自己需要感恩的人發簡訊,這樣就會產生連鎖反應,感恩節大家就會過得相當愉快,人際關系就會變得更加和諧。感恩能夠使人獲得好心情。西方有一條格言是:懷著愛心吃菜,比懷著恨意吃牛肉要香。
第六種方法:"天堂"、"地獄"由心造。
一個人幸福不幸福,在本質上與財富、地位、權力沒關系。幸福由思想、心態決定,心可以造"天堂",也可以造"地獄"。一個武士問老禪師:"師父,請問什麼是'天堂'?什麼是'地獄'?"老禪師輕蔑地看了他一眼,說:"你這種人根本不配和我談'天堂'。"武士被激怒了,嗖地拔出刀,把刀架在老禪師的脖子上,說:"糟老頭,我要殺了你!"老禪師平靜地說:"這就是'地獄'。"武士明白了,憤怒的情緒就是"地獄"。於是把刀收了回去。老禪師又平靜地說:"這就是'天堂'。"武士明白了,心情好就是"天堂"。
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上帝領著一個人到地獄,這個人發現地獄里的人都瘦骨嶙峋。他們都用一把特製的勺子喝粥,勺子的把特別長,勺子的頭很小,不僅自己一點也喝不上,而且舀出的粥都灑在了地上。最後桶里沒粥了,大家就互相埋怨、互相憎恨。上帝又把這個人領到了天堂,他發現天堂里的人一個個都長得胖乎乎的,笑逐顏開。他們用的是同樣的勺子,吃的是同樣的粥,但他們是把粥舀出來喂別人,你喂我,我喂你,結果大家都吃到了粥。
這就說明要學會善待身邊的人。有人說:"我有很多鐵哥們,但都在新疆,遠水不解近渴啊。"有人把辦公室的同事當成對手,他們都錯了!關鍵時刻能及時給予你幫助的,還是你的同事、身邊的人。如果你把別人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里;如果你把別人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里。如果你能把別人變成魔鬼,你就在製造"地獄";如果你能把別人變成天使,你就在製造"天堂"。怎麼才能把別人變成天使呢?要學會感恩、欣賞、給予、寬容。
第七種方法:壓力太大的時候學會彎一彎。
有這樣一個案例:加拿大有一對夫妻總吵架,處在離婚的邊緣。於是,他們決定出去旅遊,試圖挽救自己的婚姻。兩人來到魁北克的一條南北向的山谷,他們驚奇地發現山谷的東坡長滿了各種樹,西坡卻只有雪松,為什麼東、西坡差別這么大呢?為什麼西坡只有雪松能生存呢?後來兩人發現西坡雪大,東坡雪小,雪松枝條柔軟,積雪多了,枝條會被壓彎,雪掉下去後,枝條就又復原了。而別的樹硬挺,最後樹枝會被雪壓斷,樹也就死了。兩人明白了,人在壓力大的時候,也要學會彎一彎。丈夫趕快向妻子檢討:"都是我不好,我做得不對。"妻子一聽丈夫檢討了,馬上說:"我做得也不夠。"於是,兩人和好如初。
刀再鋒利,如果一碰就斷,也沒有什麼用。我們不妨向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太極學習,以柔克剛;向古幣學習,外圓內方。當然這樣很難,但是我們要努力。

E. 活在當下的故事

自己就好比一本書,拿我自己說事的話,活在當下的事主要是掙錢,其次是吃飯睡覺打豆豆,一個永遠也說不完的故事。

F. 活在當下的好處

這句佛語,直接去解釋說明,很難揭示出本質內涵,借用一個故事來說明:《傳燈錄》中講道:會元和尚師徒二人趕路,到一條河邊看見一女子待渡,無船無橋,老和尚二話沒說就背女子渡過河去。回到寺廟小和尚忍不住問老和尚:「出家人禁近女色,師傅為何要背那女子?」老和尚正色道:「我早就放下了那女子,你怎麼還背著?」
活在當下就是要放下負擔,快樂地生活在此時此刻,活在當下意味著無憂無悔。對未來會發生什麼不去作無謂的想像與擔心,所以無憂;對過去已發生的事也不作無謂的思維與計較得失,所以無悔。人能無憂無悔地活在當下,喜悅而不為一切由心所生的東西所束縛,就是當時修道成就者的寫照了。

祝 過好每一天,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活出自我,活得精彩。

G. 關於活在當下的例子

1、漢宣帝之初,下詔想把祭祀漢武帝的「廟樂」升格,不料卻遭到了光祿大夫夏侯勝和大臣黃霸的反對,於是這兩個人被一起逮捕下獄,判了死罪,等待處死。

夏侯勝是當時有名的大儒,尤其精通《尚書》,素來性情耿直,不會阿諛逢迎,如今受此大辱,鬱郁寡歡,想皇上的寡恩,想人生的無常,不免心灰意冷。好在黃霸跟他關在了一起,寂寞之中,還有人可以說說話。

黃霸生性樂觀,他早就仰慕夏侯勝是個大儒,只是無緣親近,沒想到因意外的災禍被關進了同一間牢房,他心想:「原來天天忙工作沒有時間,現在時間也有了,而良師近在眼前,為什麼不趕緊補上這一課呢?」

黃霸便將求教之意告訴了夏侯勝。夏侯勝苦笑,說:「咱們都犯了死罪,明天就要被處死了,現在讀經有什麼用?」

黃霸說:「孔子有言:„朝聞道,夕死可矣。‟人應該活在當下,抓住現在,學有所得,心有所悟。今天就是快樂的,何必管虛無縹緲的明天呢?」

夏侯勝聽了精神為之一振,內心裡大為感動,當即答應了黃霸的請求。從此倆人席地而坐。每天夏侯勝都悉心向黃霸傳授《尚書》,黃霸盡心聽講,二人日夜講學津津有味,研讀到精妙處。時不時還撫掌大笑。

2、教堂的看門人要想分擔耶穌的痛苦,於是耶穌答應讓他跟自己交換一天,讓看門人代替自己接受跪拜,前提是不管看到什麼都不能說話,看門人同意了。

來來往往的跪拜的人很多,一個富商祈禱完後,竟然忘記手邊的錢便離去。看門人不能說話,就沒有叫住他,緊接著一個窮人進來,撿起錢袋,感謝耶穌的贈與,看門人也忍住了不說話。

又過了一會兒,一個船員來祈禱平安,富商回來找丟失的錢袋,認為是船員拿的,爭執不休。

看門人實在忍不住,就對他們說明了情況,耶穌卻說他沒有資格站在那裡了。因為,那個富商不缺錢,那個窮人卻可以靠那些錢養活家人,而那個船員,如果繼續和富商爭執就能夠錯過出海時間,現在也就能夠躲過風暴。

不管自己如何看待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但是,這就是人生最好的饋贈,因為不可能改變過去,更不能預測未來,所以,活在當下就是最好的選擇。

3、從前,有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廟院子里的落葉。

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的時候,樹葉總會被風吹得到處亂飄。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這讓小和尚頭痛不已。於是第二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搖晃院子里的樹,這樣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掃干凈了。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他傻眼了,院子里和往日一樣落葉滿地。

小和尚終於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的,唯有認真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4、一個年輕有為的小夥子,他渴望快速成功。上帝給他一個時鍾,只要他撥動指針,時間就能夠迅速往前。小夥子很開心,他要當主管、再當經理,後來他又想有自己的公司,想要一位美麗的妻子、舒適的房子……

這個小夥子不斷地撥動時針,也很快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可是他忽然發現,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他很後悔,可是,再也回不去了。

人生需要結果,但過程也很重要,人生一百載,不能太過心急,要學會去領悟生活,感受生命流動的過程,這就是活在當下。

5、一天,有源禪師來拜訪大珠慧海禪師,請教修道用功的方法。

他問慧海禪師:「和尚,您也用功修道嗎?」

禪師回答:「用功!」

有源又問:「怎樣用功呢?」

禪師回答:「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有源有些不解地問道:「如果這樣就是用功,那豈不是所有人都和禪師一樣用功了?」

禪師說:「當然不一樣!」

有源又問:「怎麼不一樣?不都是吃飯、睡覺嗎?」

禪師說:「一般人吃飯時不好好吃飯,有種種思量;睡覺時不好好睡覺,有千般妄想。我和他們當然不一樣。」

這個禪宗故事指出了把握現在的重要性。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沒有生活在現在,他們總是將時間和精力浪費於瞻前顧後這件事情上。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