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帶1到10的四字成語故事

帶1到10的四字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4 17:17:04

A. 關於含有一個故事成語10個

1、紙醉金迷(唐朝)

解釋:原意是讓閃光的金紙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華環境。

成語故事:唐朝時有一個高明的醫生叫孟斧。當時他住在國都長安,經常被請到宮中幫皇帝和妃子們治病。因為經常出入皇宮,所以他對皇宮的一切很熟悉,尤其孟斧看到皇宮里的人們總是過著荒淫奢侈的華麗生活,更是印象深刻。

後來黃巢領導的起義軍叛變攻打長安,他嚇得急忙逃出長安,躲到四川。在四川,孟斧因為想念皇宮中的生活,就根據記憶,模仿皇宮的裝飾布置自己的家。

他把家中布置的跟皇宮一樣華麗,其中有一間光線很好的房間,孟斧把房間里所有東西的表面,全部都糊上一層黃金作成的薄紙。在陽光的照射下,滿屋子金光閃閃,讓人覺得像是住在金子做成的屋子裡。所有到過這屋子的人都說:在這個屋子裡休息一會兒,就會沉迷陶醉在滿屋的金紙里。

2、糟糠之妻(東漢)

解釋:糟糠:窮人用來充飢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借指共過患難的妻子。

成語故事:東漢時,有一個叫宋弘的人。他學識淵博,為人正直,很得漢光武帝劉秀的賞識,被封為太中大夫。

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死了丈夫。劉秀和她談論了滿朝的大臣,想看看她愛慕哪一位,以便給她改嫁。湖陽公主說:「滿朝大臣,只有宋弘才貌雙全。」為此,劉秀召見了宋弘,對他說:「俗話說,一個人地位高了,就要改交一批富朋友;發了財就要停妻另娶,這可是人之常情啊!」

宋弘回答說:「我聽說,一個人在貧賤時交的朋友是不能忘記的;和自己共患難的結發之妻是不能拋棄的。」劉秀見此情形,對湖陽公主說:「看來沒有什麼希望使宋弘停妻另娶了。」

3、一箭雙雕(南北朝)

解釋:原指射箭技術高超,一箭射中兩只雕。後比喻做一件事達到兩個目的。

成語故事:南北朝時,北周有個叫長孫晟的武將,善於射箭,又智謀超人。他曾被派遣護送公主到西北突厥族去成婚。突厥族國王攝圖很器重他,把他留了下來,常讓他隨自己一起去打獵。

一次,攝圖看見兩只大雕在空中爭奪一塊肉,便交給長孫晟兩支箭,請他將雕射下來。長孫晟跨馬前奔,拉開弓,只聽嗖的一聲,一箭竟穿過兩只大雕的胸脯。雕頓時雙雙落下。這個成語原指射箭技術高超。現指一舉兩得。

4、以卵擊石(春秋戰國)

解釋:拿蛋去碰石頭。比喻不估計自己的力量,自取滅亡。

成語故事:有一年,墨子前往北方的齊國。途中遇見一個叫「曰」的人,對墨子說:「您不能往北走啊,今天天帝在北邊殺黑龍,你的皮肢很黑,去北方是不吉利的呀!」

墨子說:「我不相信你的話!」說完,他繼續朝北走去。但不久,他又回來了,因為北邊的淄水泛濫,無法渡過河去;名叫「曰」的那人得意地對墨子說:「怎麼樣?我說你不能往北走嘛!遇到麻煩了吧?」

墨子微微一笑,說:「淄水泛濫,南北兩方的行人全都受阻隔。行人中有皮膚黑的,也有皮膚白的,怎麼都過不去呀?」「曰」聽後支吾著說不出話來。

墨子又說:「假如天帝在東方殺了青龍,在南方殺了赤龍,在西方殺了白龍,再在中央殺了黃龍,豈不是讓天下的人都動彈不得了嗎?所以,你的謊言是抵擋不過我的道理的,就像拿雞蛋去碰石頭,把普天下的雞蛋全碰光了,石頭還是毀壞不了。」

「曰」聽了羞傀地走了。

5、憂心如焚(西周)

解釋:如焚:象火燒一樣。心裡愁得象火燒一樣。形容非常憂慮焦急。

成語故事:西周從周厲王起一撅不振,政權越來越不穩定。到公元前781年周幽王當政時,情況更是糟糕。他統治期間,對百姓加重剝削:再加上地震與旱災,人民流離失所,痛苦不堪。

幽王又驕奢淫逸,根本不把人民生活放在心上。他重用太師尹氏,讓他掌管朝廷大權,致使政治日趨混亂,國勢日趨衰敗,人心離散。

當時,有個名叫家父的大臣對這種狀況非常憂慮,希望周幽王能看到政治上的危機,保持周王朝的天下。於是他寫了一首詩,一方面揭露大師尹氏的罪惡,一方面表達老百姓的憂憤。

這首詩共十節,第一節寫道:「巍峨的終南山啊,層巒迭嶂岩石壘壘。太師尹氏威名顯赫,人民的眼睛都盯著你看。心裡憂愁得像火在煎熬,但也不敢將你笑談。

眼看王業已衰國運將斷,為何你卻看不見!」周幽王不聽家父等人的勸諫,後來申侯聯合大戎等攻周,他終於被殺死在騙山腳下,西周也因此而滅亡。

6、卧薪嘗膽(春秋)

解釋: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憑著自己國力強大,領兵攻打越國。結果越國戰敗,越王勾踐於是被抓到吳國。吳王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與喂馬這些奴僕才做的工作。

越王心裡雖然很不服氣,但仍然極力裝出忠心順從的樣子。吳王出門時,他走在前面牽著馬;吳王生病時,他在床前盡力照顧,吳王看他這樣盡心伺候自己,覺得他對自己非常忠心,最後就允許他返回越國。

越王回國後,決心洗刷自己在吳國當囚徒的恥辱。為了告誡自己不要忘記復仇雪恨,他每天睡在堅硬的木柴上,還在門上吊一顆苦膽,吃飯和睡覺前都要品嘗一下,為的就是要讓自己記住教訓。除此之外,他還經常到民間視察民情,替百姓解決問題,讓人民安居樂業,同時加強軍隊的訓練。

經過十年的艱苦奮斗,越國變得國富兵強,於是越王親自率領軍隊進攻吳國,也成功取得勝利,吳王夫差羞愧得在戰敗後自殺。後來,越國又趁勝進軍中原,成為春秋末期的一大強國。

7、有志者事竟成(東漢)

解釋: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成語故事:有一次,劉秀派耿合去攻打占據山東青州十二郡的豪強張步。張班兵強馬壯,是耿合的一個勁敵。張步聽說耿合率兵來攻。就派大將軍費邑等分兵把守歷下、祝阿、臨淄,准備迎擊。

耿合先攻下祝阿,以後用計相繼攻下歷下和臨淄。張步著急起來,親自帶兵反攻臨淄,於是在臨淄城外進行了一場生死搏鬥的大血戰。在戰斗中,耿合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斷箭桿,帶傷仍堅持戰斗。

劉秀聞訊,親自帶兵前來支援。在援兵還未到達的時候,部將陳俊認為張步兵力強大,建議暫時休戰,等到援兵來後再發動進攻。可是耿合卻認為不能把困難留給別人,經過一場激烈的戰斗,耿合終於把張步打得大敗。

幾天後,劉秀來到臨淄,慰勞軍隊。他在許多將官面前誇獎耿合說:「過去韓信破歷下開創基業,現在將軍攻克祝阿,連戰連捷,兩功相仿,從前你在南陽曾建議請求平定張步,我當時以為你口氣太大,恐怕難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

8、眾叛親離(春秋)

解釋:叛:背叛;離:離開。眾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完全孤立。

成語故事:春秋時,衛國第十三代君主衛桓公有兩個兄弟,一個是公子晉,一個是公子州吁。州吁有些武藝,喜歡打仗。他見哥哥桓公是個老實人,便陰謀篡位。

就在公元前719年,衛桓公動身上洛陽去參加周天子平王的喪禮,州吁在西門外擺下酒席,給他送行。他端著一杯酒,對桓公說:「今天哥哥出門,兄弟敬你一杯。」我很快就會回來,兄弟太費心了!

衛桓公說。接著,衛桓公也斟了一杯酒回敬。州吁趁衛桓公不備突然拔出匕首,把衛桓公殺了。州吁殺了衛恆公,做了衛國國君。他害怕國內人民反對,便借對外打仗的辦法轉移國內人民的視線。他拉攏陳國、宋國、蔡國,一起去攻打鄭國。但由於鄭國嚴密防守,進攻以失敗告終。

魯國的國君隱公聽到這些情況後,問大夫眾仲說:「州吁這樣干,能長久得了嗎?」眾仲回答說:「州吁只知道依仗武力。到處興風作亂,老百姓是不會擁護他的;他為人十分殘忍,殺戮無辜,誰還敢去親近他呢?

這樣老百姓反對他、親信的人也會逐漸離開他,他的政權怎麼會長久呢?」眾仲接著又說:「兵,就像火一樣。一味地用兵,而不知道加以收斂和節制,其結果必定是玩火自焚。依我看,失敗的命運正等著他呢!」果然,不到一年,衛國的老臣石醋,藉助陳國的力量,把州吁殺了。

9、養虎為患(遠古)

解釋:比喻縱容敵人,留下後患,自己反手其害。

成語故事:遠古的時候,地廣人稀。那時的人們除了種地之外,靠山近水的大都以漁、獵為生。每當北風吹來,大雪飄飄之際,人們便進山打獵。這次進山他們收獲不小,竟用陷阱連著捕獲了一雄一雌兩只猛虎。

大家將兩只猛虎綁住,一個獵人便循著猛虎的蹤跡,在深山的洞穴里找到了一隻小虎崽。這只小虎崽還剛剛睜開雙眼,連奶還沒有斷,他睜著雙眼看著獵人,一點也不害怕。

獵人看到小虎崽毛絨絨、胖乎乎。憨態可掬,分外喜愛。獵人一時高興便將小虎意抱回了家中。獵人的妻子和小孩看到獵人帶回一隻小虎崽,覺非覺好玩,小孩子去撫摸小虎崽,小虎崽更不怕他,就與他玩耍開了。

小虎崽在獵人家人的飼養下,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長大,變成了一隻大老虎。但它並不傷人,吃飽了便在村裡村外閑逛,逛累了就找個樹陰趴下睡一覺,這樣,人虎處得十分融洽,虎見人不避,人見虎也不躲,都習以為常。

春風吹拂,冰消雪化,河水解凍了,人們收起獵具,開始下河捕魚了。

獵人沿河捕魚,十幾天後才回家,可到家一看,不禁大吃一驚,他發現家中飼養的那隻老虎嘴角上殘留著血潰,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卻都不見了。獵人感到一種不祥正向他逼近,他被一種巨大的恐懼籠罩了。還沒等他回過神來,那隻老虎猛地向他撲去,只幾口便將他咬死了。

10、坐觀成敗(漢朝)

解釋:冷眼旁觀人家的成功或失敗。

成語故事:漢武帝晚年,身體很不好,人也開始昏庸起來。他寵信奸臣江充。江充利用漢武帝懷疑有人要謀害他的心理,說武帝得病,是那些恨他的官吏和百姓在地下埋了木頭人暗加詛咒的結果。於是,武帝便派江充去調查這件事。

江充心狠手辣,借機誣陷平時和自己作對的人,把他們一個個全殺了,前後竟殺了幾萬人。當時,太子劉據和江充也是對頭。

於是,江充向在甘泉宮養病的漢武帝誣告太子宮中也埋有大量的木頭人,想置太子於死地。太子忍無可忍,發兵把江充殺了。江充的同黨急忙去向漢武帝稟告,並欺騙武帝說太子起兵造反。武帝信以為真,便派丞相劉屈嫠帶兵去捉拿太子。

太子被逼率軍抵抗,雙方激戰了好幾天,劉據兵敗逃走,後來在湖縣被殺。

劉據在發兵抵抗丞相的部隊時,用的是「皇上病重、奸臣作亂」、特來肅清權奸的名義,他曾親自到當時負責守衛京城的北軍使者護軍任安的營寨中,授給他兵符,要他發兵支持自己。任安拜受了兵符,卻不發兵,閉寨不出。這是因為他吃不準交戰雙方誰是誰非。

後來,漢武帝帶病回京,他知道了這個情況後,起先認為任安只是假裝接受了兵符,並沒有依附太子,就沒追究他。任安軍隊里有一個管理錢糧的小官,他以前曾受過任安的鞭打。懷恨在心,向武帝告發任安,說任安曾答應太子出兵,聽從太子的命令,因此任安是太子的支持者。

武帝看了這封告發信,說:「任安是個資格很老的大臣了!他老奸巨滑,眼見戰事發生,卻腳踏兩只船,坐觀成敗,准備哪一方打贏,就投靠那一方,如此懷有二心的人,留他不得!」於是,武帝下令逮捕了任安,把他殺了。

(1)帶1到10的四字成語故事擴展閱讀

成語出處:

如「功敗垂成」出自晉陽之戰,「完璧歸趙」出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破釜沉舟」出於《史記·項羽本紀》,「草木皆兵」出於《晉書·苻堅載記》,「一箭雙雕」出於《北史·長孫晟傳》,「口蜜腹劍」出於《唐書·李林甫傳》,都是歷史上的故事。

如「狐假虎威」出於《戰國策·楚策》,「鷸蚌相爭」出於《燕策》,「畫蛇添足」出於《齊策》,「刻舟求劍」出於《呂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於《韓非子·難勢》,都是古代的寓言。

至於截取古書的文句用為四字成語的更為普遍。如「有條不紊」取自《尚書·盤庚》「若綱在綱,有條而不紊」,「舉一反三」取自《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痛心疾首」取自《左傳》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

「分庭抗禮」取自《莊子·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嘗不分庭抗禮」,「奴顏婢膝」取自晉代葛洪《抱朴子·交際》「以岳峙獨立者為澀吝疏拙,以奴顏婢膝者為曉解當世」,「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其他採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為數很多。如「憂心忡忡」出自《詩經·召南·草蟲》,「外強中干」出自《左傳》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勞」出自《孫子·軍爭》,「水落石出」出自蘇軾《後赤壁賦》,「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閣序》,

「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韓愈《平淮西碑》。「吳下阿蒙」出自司馬光《資治通鑒》(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B. 用四字成語編一個故事(急需)

「卧薪嘗膽」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典故.說的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後,力圖雪恥,激勵自己,在屋內懸一苦膽出人、坐卧都要嘗嘗,使不忘受辱之苦.睡覺時不用床鋪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不忘亡國之痛.經過這樣多年的磨礪,終於使越國強盛起來,打敗了吳國。

C. 100-1的四字成語故事

這個可以是一個成語的:百里挑一,
意思是100裡面挑一個。

D. 十個一關於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語

掩耳盜鈴、濫竽充數、畫蛇添足、畫龍點睛、拔苗助長、驚弓之鳥、守株待兔;
自相矛盾、刻舟求劍、南轅北轍、買櫝還珠、坐井觀天、葉公好龍、魚目混珠;
亡羊補牢、揠苗助長、杯弓蛇影、狐假虎威、鄭人買履。

E. 一個四字成語故事講的是什麼

鷸蚌相爭的故事
趙國將要討伐燕國,蘇代(戰國時策士,縱橫家蘇秦的弟弟)替燕國游說趙惠文王,講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來的時候經過易水,恰好看到蚌出來曬太陽。鷸趁機啄蚌的肉,蚌把兩扇介殼一閉就夾住了鷸的喙。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蚌也針鋒相對地說:『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夾住不放),就有死鷸。』兩者誰也不肯罷休,這時過來一個漁父把兩者一起拎走了。」燕趙相對抗,都搞得很疲勞,我恐怕強大的秦國正在扮演漁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慮。惠文王贊同蘇代的意見,停止對燕國用兵。

F. 有什麼「一」開頭的四字成語故事

含「吶」的成語只有一個——搖旗吶喊。
搖旗吶喊
yáo


hǎn
【解釋】原內指古代容作戰時搖著旗子,大聲喊殺助威。現比喻給別人助長聲勢。
【出處】元·喬孟符《兩世姻緣》第三折:「你這般搖旗吶喊,簸土揚沙。」
【結構】聯合式。
【用法】比喻為人助長聲勢。一般作謂語、狀語。
【正音】旗;不能讀作「qī」。
【辨形】吶;不能寫作「納」或「訥」。
【近義詞】擂鼓助威、助長聲勢、吶喊助威
【反義詞】鳴金收兵、偃旗息鼓、不動聲色
【例句】各路球迷們專程趕到賽場來~;使比賽更加緊張激烈。

G. 請問一下有哪些帶數字的成語故事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論語·微子》
相關:孔子 儒家思想 知青
孔子是我國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儒家思想影響了中國政治和文化幾千年,孔子在世的時候過得並不好,所以他到處收徒弟,四處講學,宣揚他的思想。從這時候開始,儒家思想廣為傳播,到了秦始皇的時候,來了個「焚書坑儒」, 儒家思想真正被封建統治者發現有利用的價值,並且成為之後幾千年封建統治的根基,是從漢武帝時候開始的,提出:「廢除百家,獨遵儒術」。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儒家思想又被大大的清理了一回。
孔子在他的思想中提出「仁」政,「民貴君輕」, 反對苛政;主張「禮」, 「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其實很多主張到現在還是很對的,例如「民貴君輕」的思想的出發點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但是從反面又證明了老百姓的利益是不能忽視的,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三個代表」中的「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那種當兒子的一定什麼事情要聽老子的,當老婆的一定什麼事情要聽丈夫的,這些東西是要不得的。
孔子一生中收了三千個人做弟子,其中有本事的有七十二個人。今天的故事就和他和他的弟子有關。
說,有一年孔子帶著學生們去旅行,去宣傳他的思想。有一天,孔子的一個學生叫子路,他注意力不集中,掉了隊,找不到孔子,急得上串下跳,看到農田邊有個老頭挑著農具過來了,於是他就過去問:"喂,你看見我的老師孔子了嗎?"老頭一臉不高興,漫不經心地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哪裡稱得上什麼老師!"
什麼意思呢?原來是說孔子他們有手有腳,不去幹活,連最基本的各種穀物都分辨不清楚,缺乏最基本的生活常識。
所以,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毛主席發動了「知識青年下鄉去」的活動,出發點是好的,可是過頭了。那個時代下鄉的知識青年就有了一個代名詞「知青」,在山東的知青還創造了一種牌的玩法,叫:「勾擊」,現在山東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會打,哈哈。
小朋友,你們知道五穀是哪幾種農作物嗎?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成語故事四十 一 數字成語故事之四
四面楚歌
《史記·項羽本紀》
相關:虞姬
話說項羽和劉邦為了爭天下打仗,打了好多年,劉邦是常敗英雄,屢敗屢戰,可是最後劉邦在張良和韓信的謀劃下,終於將項羽和他的部隊圍在一個叫垓下(在今天安徽靈璧縣)的地方,項羽在山上,劉邦在山下,項羽和他的部隊斷水少糧,大家都沒有了鬥志。
這時候,有些人開始想家了,因為他們大多是跟著項羽從楚國出來的,所以有些人唱起了楚歌,項羽也聽到了,望著身旁的老婆虞姬,非常的悲傷和絕望,他對著虞姬唱:「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就是著名的《垓下歌》。什麼意思呢,原來他是在說,我有蓋世的英才、撼山的力氣,但是我運氣不好啊,連老天都不幫我,虞姬啊虞姬,你說我該怎麼辦呢?聰明的虞姬望著項羽,也對他回唱:」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意思是說,劉邦的漢軍已經打到這里來了,到處都聽到楚國的歌聲,大王如果走到了盡頭,我也決不苟活在這個世界上。到了這時候,剩下的只有劉邦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了。
劉邦在山下也聽到了這歌聲,他很高興,趕緊叫大家一起唱楚歌,山上的項羽和部隊聽到後,再也沒有殺出重圍的勇氣了,大家都四散逃走了,最後項羽和虞姬帶著最後的八百人在烏江邊全部戰死了。
相傳虞姬在死後變成了罌粟的姐妹花——虞美人。
「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到了走投無路,孤立無援的絕境。
那麼小朋友們跟前面的故事聯系起來想一下,項羽失敗的原因真的是象他說的那樣是老天不幫他嗎?
希望能幫助你

H. 寫一個四字成語故事

聞雞起舞

【典故】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I. 誰能給我找數字一到十開頭的成語故事

一言九鼎
查看《漢語詞典》中「一言九鼎」的解釋 【注音】yī yán jiǔ dǐng
【典故】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史記·平原君列傳》
【釋義】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用法】作主語、謂語、定語;指重信用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一字千鈞、一言為定、金口玉言
【相反詞】人微言輕
【押韻詞】游山玩景、埋頭顧影、大殺風景、遝岡復嶺、心灰意冷、直言骨鯁、造謀布阱、兵勇將猛、投河覓井、頹垣敗井、......
【年代】古代
【燈謎】最重的話語
【邂逅語】皇帝爺開金口
【英文】solemnpromise
【成語故事】公元前290年,秦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國求援,楚王猶豫不決,平原君的食客毛遂執劍上殿,為楚王分析時局,楚王這才派兵救趙。事後平原君稱贊毛遂道: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示例】你若是專家或者要人,一言九鼎,那自當別論。朱自清《很好》
【成語例句】
◎ 新聞媒介具有強大的宣傳性和輿論導向作用,記者一言九鼎,一但出現誤導,其惡劣影響是可以想見的。

J. 帶一和不兩個字的四字成語故事

說一不二,一言不發
很高興為你解答本題,沒問題的話,請及時點擊右上角的採納滿意哈~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