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故事感慨
A. 有什麼好看的現代言情小說(要簡介)
《心墳》
延伸資料:
一座心城,一座墳,墳里葬著未亡人。 童話里,人魚公主變成了泡沫,消失在大海里,王子和公主從此幸福的生活。 現實中,王子只惦記著人魚公主月光下暗自哭泣的眼淚,公主從此活在婚姻的墳墓中。 但是,這座墳,是宋予問自己逼來的, 所以披荊斬棘,也只能獨自往前走, 因為,她是愛情的故事里,永遠的壞心……
B. 在讀完路遙的《人生》後,你有什麼感想
走後門的人很多,為什麼讓高加林一個人退回農村呢?克南和亞平能招工,加林也是高中畢業生,為什麼不可以呢?社會難道沒責任嗎?高加林有文化,有能力,為什麼不能和城裡的年輕人一樣好好工作呢?
C. "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是哪首詩
《長恨歌》主題應是描寫愛情、歌頌愛情。
愛情的長恨歌
--淺談長恨歌的主題
摘要:對《長恨歌》主題的爭議一直沒有停過,但長期以來又一直停留在詩句本身意義的研究上,因而爭端甚多。本文試圖從寫作背景、詩句內容和詩歌題目三方面闡述其主題思想,通過分析史料所載的白居易與湘靈的初戀和悲劇愛情經歷,認定《長恨歌》的成詩正是基於這一段感情經歷的,其主題必然不會與愛情毫不相關。同時,《長恨歌》花了大量筆墨描寫李楊戀情的發展和最終結局,詩題長恨兩字的含義即長久的、永遠的遺憾,也暗示了其用意所在。因而筆者認為,《長恨歌》主題應是描寫愛情、歌頌愛情。關鍵詞:長恨歌 白居易 寫作背景 詩句 詩題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是一篇千古傳唱的名作。但對於這樣一篇大家都熟讀能誦的文章,其主題思想卻一直沒有定論,一直是古今研究者所爭論的問題。筆者認為,一部優秀的作品所蘊涵的思想意義總是比較的復雜,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概括的。但我們總是可以得出某一結論,盡管並不容易得到普遍的認同。有人認為以前關於《長恨歌》主題的種種爭論,並不是絕對地互相排斥,它們都有某方面的依據和合理性,彼此之間可以互相融通,從而共同構建出《長恨歌》的多重意蘊①,這種觀點,看似很全面,事實上是一種折中主義、包攬主義,多重意蘊的後面其實就是一種逃避。因此筆者試圖對《長恨歌》的主題再作探討。 一 從《長恨歌》的寫作背景看其主題 《長恨歌》寫於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十二月。寫作背景:當時任縣蔚的白居易與友人陳鴻、王質夫同遊仙游寺,談起50年前的天寶遺事,即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話及此事,相與感嘆當時,王質夫提議以文學作品連記敘這段故事,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潤色之,則與時消沒,不聞於世。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陳鴻《長恨歌傳》) 白居易寫了這首《長恨歌》,同時陳鴻為作《長恨歌傳》。②文學作品的主題總是和一定的寫作目的相聯系的,我要表達什麼樣的思想,只能從追溯我為什麼寫這篇文章這一原始問題出發進行研究。否則,脫離作者本人寫作意圖進行推測和判斷,都是有違史實的,當然,白居易本人已經作古,我們無從親自追問他老人家當初的意圖,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分析當時的背景來斷定其寫作目的。因此其主題也應該從其寫作原由和目的作為我們研究其主題思想的起點,長期以來研究者對《長恨歌》主題的探討仍然停留在文字和事件的表層意義上,那麼我們能否轉變一下角度進行研究呢?從寫作背景看來,白居易當時是與友人談起李(唐玄宗)、楊(楊貴妃)愛情故事而作《長恨歌》的,所以筆者認為,《長恨歌》的主題應在於記敘李楊的愛情故事,從而抒發對李楊愛情悲劇的同情與及對堅貞愛情的贊頌之情。我們很容易由此而發出疑問:他活得好好的,無端端發什麼空感慨啊?這種解釋不是牽強附會嗎?我們可以給出兩種答案:一是文人們本來就喜歡空發感慨、無事惹事,硬要擠出點東西來,他喜歡談談愛情,我們也沒有辦法,但是這種解釋顯然不能讓人信服。第二種解釋是:白居易的《長恨歌》雖然是在王質夫的提議下寫成的,但它融入了詩人本人的感情經歷和體會。 白居易與湘靈有一段初戀經歷,有的學者認為,這段經歷對《長恨歌》的創作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長恨歌》詩篇一開頭,對男女主人公是有所譴責的,但發展下去,詩人卻用自己的感情、想像豐富了這個故事,賦予了這個愛情悲劇以更普遍的意義,使得作者自己和廣大讀者都對之產生了高度的同情。③ 白居易11歲時,因避家鄉(河南新鄭)戰亂,隨母將家遷至父親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離(今安徽省宿縣境內)以後,與一個比他小4歲的鄰居女子相識。她的名字叫湘靈,長得活潑可愛,還懂點音律,於是兩人就成朝夕不離、青梅竹馬的玩伴。到白居易19歲、湘靈15歲時,情竇初開,兩人便開始了初戀。白居易有一首題為《鄰女》的詩,追敘了這件事: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女亘娥旱地蓮。何處閑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綉床前。贊美湘靈的美麗和她悅耳的嗓音。貞元十四年(708)白居易27歲的時候,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離開符離去江南叔父處。一路上他寫了三首懷念湘靈的詩。前兩首分別是《寄湘靈》《寒閨夜》,第三首題為《長相思》: 九月西風興。月冷霜華凝。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 二月東風來,草拆花心開。思君春日遲,一日腸九回。妾住洛橋北,君住洛橋南。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有如女蘿草,生在松之側。蔓短枝苦高,縈回上不得。人言人有願,願至天必成。願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願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最後一句枝枝連理生與《長恨歌》中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不謀而合,由此我們不能不承認白居易寫《長恨歌》是有豐富的感情基礎的。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與湘靈經過17年的相處和8年的相戀,感情已經很深了。離別後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考慮過結婚問題。湘靈擔心她家門第低(城市貧民),攀不上白居易(三代地方小吏)。最後表示了願至天必成和步步比肩行的懇切願望。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29歲考上進士,回符離住了近10個月,懇切向母親要求與湘靈結婚,但被門閥觀念極重的母親拒絕了。白居易懷著極其痛苦的心情離開了家,貞元二十年)秋,白居易在長安作了校書郎,需將家遷至長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親允許他和湘靈結婚,但在兒女婚姻上權威至高的母親,不但再次拒絕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遷離時,不讓他們見面。他們的婚姻無望了,但他們深厚的愛情並沒從此結束。白居易以不與他人結婚懲罰母親的錯誤,並三次寫了懷念湘靈的詩:《冬至夜懷湘靈》、《感秋寄遠》和《寄遠》。白居易37歲時才在母親以死相逼下,經人介紹與同僚楊汝士的妹妹結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還寫詩思念湘靈。例如《夜雨》、《感鏡》等。後來白居易蒙冤被貶江州途中,和楊夫人一起遇見了正在漂泊的湘靈父女,白居易與湘靈抱頭痛哭了一場,並寫下了題為《逢舊》的詩:我梳白發添新恨,君掃青娥減舊容。應被傍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這時白居易已經44歲,湘靈也40歲了,未結婚。這里白居易再次用了恨字! 筆者認為,此恨與《長恨歌》的恨不會毫無關系。直到白居易53歲的時候,在杭州刺史任滿回洛京途中,,看到變換舊村鄰而湘靈已不知去向的時候,這段長達35年之久的戀愛悲劇才劃上了句號。 這段愛情經歷是過去了,但留給白居易的思考和傷感卻是無窮無盡的。他悟出了男女追求理想的愛情天經地義,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加以阻撓都是十分錯誤的真理,成為他寫《長恨歌》等詩作的認識基礎和感情基礎。④ 綜合來看,白居易寫《長恨歌》是基於自己的感情經歷之上的,而並非無病呻吟之作。通過對其寫作背景的研究,筆者認為,《長恨歌》的主題應在於表現詩人對純真、堅貞專一愛情的歌頌。為什麼要歌頌?這是因為白居易本人有一段初戀悲劇感情故事,所以當王質夫提議寫李楊往事的時候,詩人即聯想起自己的感情經歷並迅速確定寫作的主題--借寫此詩來抒發自己對愛情的看法。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對失敗婚姻的一種無聲抗議。但是這種抗議沒有上升到政治高度,因而不能由此就將其主題拔高為一面是揭露和諷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復雜而尖銳的階級毛度的某些方面;一面又因作者封建士大夫的立場,對帝王的悲劇表示了某種程度的同情,(唐詩選)這明顯是脫離作者本人的寫作意圖的,也不符合作品的感情基調。如果要揭露、要諷刺,卻又花大量筆墨去描寫愛情,有這個必要嗎? 二 從《長恨歌》詩句的內容研讀其主題 《長恨歌》中有大量描寫李楊愛情的詩句,主要有兩部分:一是李楊之間的熱戀: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星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二是楊貴妃死後與唐玄宗的刻骨相思: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長恨探究其主題 長恨應該怎麼解釋?這是影響到本詩主題定位的關鍵問題。有人認為是痛恨,說詩的主題長恨是白居易對唐明皇(玄宗)以及其他君王有欲不節、受惑至死不悟的痛恨。但筆者認為解釋為遺憾更為恰當,也即唐玄宗時期楊貴妃的終生遺憾。試想一下,君王有欲不節、受惑至死不悟值得你終生痛恨嗎?長字在這里無論是解釋為長期還是引申為終生,恨都只能解釋作遺憾才講得通。 白居易《長恨歌》所要表達的思想,也正是詩人為這篇長歌所取的詩題,即長恨二字。恨,就是遺憾、遺恨。⑤而作者寫李楊的故事,所引以為長恨的是什麼呢? 作者在本詩的結穴中實際已經點明。詩中的最後一節,在鋪寫了李楊二人生死隔離,思而不能見,愛而不能復聚的情況以後,詩人用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樣兩句情深意長的詩句結束了全篇。。在詩人看來,一對彼此刻骨愛戀的情侶,遭到如此的不幸,這對於這對情侶乃至所有後人來說,都只能為之遺恨千古。白居易以長恨名篇的詩,寫的也正是歷史上的一個悲劇。李楊感人的愛情悲劇故事,表現的正是詩人對所寫悲劇主人公的莫大同情。詩言志,寫詩總是為了表達而題目有是詩歌的眼,因此研究題目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確定作品的主題。從《長恨歌》的題目看來,詩人的意圖應該在抒發一種永遠的遺憾,此遺憾與詩人自己的感情經歷的遺憾是一致的。 所以,筆者認為,《長恨歌》寫的是一個愛情故事,雖然其所寫的故事與史實並不完全相符,但通篇寫的是李楊之間的戀情。因此,《長恨歌》是一篇描寫愛情、歌頌愛情的名篇,而不是什麼政治諷刺詩。當然,關於《長恨歌》的主題,歷來爭議很多,許多名家大師都發表過高見,筆者的論述也僅僅是從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理解出發的,論述不乏膚淺之處,所以本文只敢定題為淺談。 注釋: ①陳慧敏:《李楊愛情的多重視角與《長恨?/B>》的多重意蘊》,《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1998年第1期。 ②《唐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版,第150頁。 ③ 程千帆:《古詩今選》,第354頁。 ④王用中:《白居易初戀悲劇與的創作》,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第27卷)。 ⑤褚斌傑:《一篇長恨有風情》(《名家解讀唐詩》,山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002年4月28日)
D. 有關於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最後成功的例子
一、達芬奇畫出的雞蛋不是一次次亂塗鴉,在他很失敗時,他腳踏實地認認真真練習,耐得寂寞,堅持得住,審視自己的不足,苦練基本功,最後才成為赫赫有名的畫家。
二、越王勾踐在遭到失敗後並沒有心灰意冷,他明白成功不會是一蹴而就,需要的是腳踏實地的作風,於是才有了「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的神話,吳王闔閭敗就敗在缺少越王勾踐那股腳踏實地的作風上。
三、如果沒有李時珍幾十年如一日的採集整理,怎麼會有《本草綱目》的誕生;如果沒有曹雪芹十載披閱,增刪數次的嘔心瀝血,又如何有鴻篇巨制《紅樓夢》的問世;如果沒有洪戰輝十數年對不是自己親生妹妹的照顧又何來感動神州赤子熱淚盈眶;如果沒有606次的研究,梅毒早已奪去數萬人的性命。個人的飛翔,同樣需要腳踏實地。
四、張海迪立志成才,自幼高位截癱,幾次瀕臨死亡邊緣,但她不放棄。20年來她學會四門外語,翻譯著作16萬余字,還自學針灸,治療病患10000餘人
五、古希臘著名演說家德摩斯梯尼,先天口吃,為了實現演說家的夢想,每天口含石子練習發音,終成口若懸河演說家。
(4)愛情故事感慨擴展閱讀
例子是漢語詞彙,拼音lì zī,意思是指舊規;慣例,也指性質類同的事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單個,多用於解釋說明。
詞語來源
1. 舊規;慣例。
《西遊記》第四八回:「怪物聽說,又不敢動手,攔住門喝道:『你莫頂嘴!我常年先吃童男,今年倒要先吃童女。』 八戒 慌了,道:『大王還照舊罷,不要吃壞例子。』」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七:「他自信自己也是好人,照著好人都要受難的例子推測,他的老命怕也難保住。」
2. 性質類同的事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單個。
魯迅《二心集·宣傳與做戲》:「這不過是一個例子罷了,相象的還多得很。」 柳青 《銅牆鐵壁》第六章:「這種擁軍的模範例子應該登報。」
其它相關
現代漢語詞典解釋
1.用來幫助說明或證明某種情況或說法的事物。
2.從前有過,後來可以仿效或依據的事情。
3.作為參考的做法、事情。
E. 愛情主演這首歌的感慨
這首是電影《將愛情進行到底》的主題曲, 是電視劇版的「續集」
講述一對戀人過去沒有在一起,多年以後又會發生一些故事。
一如他們的「愛情故事」:因為愛情,所以不會有悲傷,不會有滄桑……
曲給我的感覺
就像是昔日的戀人,最後成為親密無間的密友(也有點像我奶奶和爺爺現在的相濡以沫)
不管是曲還是電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建議您去看看電影吧
F. 二龍湖愛情故事2020裡面唱的我還徘徊在門外還在痴痴的等待是什麼歌曲
「我還徘徊在門外,還在痴痴的等待」是由藍樂作詞/作曲、小韓旭演唱的《門外》。《門外》是網劇《二龍湖愛情故事2020》的插曲。
歌詞:
我不明白,應不應該
難以釋懷,你竟然藏進了腦海
怎麼掩蓋那些期待,我們最後會有怎樣的安排
我才明白無法替代,所有精彩你消失以後就不在
莫名感慨,陷入陰霾
難道沉默才是最好的表白
我還徘徊在門外,還在痴痴的等待
渴望著卑微的關懷,憧憬有你的未來
我被關在了門外,獨自一個人發呆
請給我簡單地交代,我會悄悄地離開
我才明白無法替代,所有精彩你消失以後就不在
莫名感慨,陷入陰霾
難道沉默才是最好的表白
我還徘徊在門外,還在痴痴的等待
渴望著卑微的關懷,憧憬有你的未來
我被關在了門外,獨自一個人發呆
請給我簡單地交代,我會悄悄地離開
我還徘徊在門外,還在痴痴的等待
渴望著卑微的關懷,憧憬有你的未來
我被關在了門外,獨自一個人發呆
請給我簡單地交代,我會悄悄地離開
請給我簡單地交代,我會悄悄地離開
(6)愛情故事感慨擴展閱讀
1、《二龍湖愛情故事2020》音樂原聲
片頭曲:《不同》(藍樂作詞、藍樂作曲、雙兒演唱)
片尾曲:《局面》(藍樂作詞、藍樂作曲、二龍湖浩哥演唱)
插曲:
《手中沙》(藍樂作詞、藍樂作曲、賈媛媛演唱)
《門外》(藍樂作詞、藍樂作曲、小韓旭演唱)
《白紙》(藍樂作詞、藍樂作曲、藍樂演唱)
《傷心黃昏》(藍樂作詞、藍樂作曲、鄭胖演唱)
《無味》(藍樂作詞、藍樂作曲、鄭胖演唱)
《敬昨天》(藍樂作詞、藍樂作曲、二龍湖浩哥演唱)
《沒那麼糟》(藍樂作詞、藍樂作曲、二龍湖浩哥演唱)
2、《二龍湖愛情故事2020》劇情簡介
張立東回到二龍湖村創業後,同王春花一起將立東西餐廳辦得有聲有色。在一次鄉政府舉辦的「創業先鋒」大會上,張立東臨場發揮提出的生態養殖理念意外得到了鄉領導的一致認可,並獲得了鄉鎮創業基金的扶持。
張立東和王春花商量後,決定投入生態養魚的工作中,在保護二龍湖生態環境的情況下帶領大家致富。恰逢留學女博士艾晴晴來到二龍湖村做關於灰鶴的生態保護研究,在這個過程中,艾晴晴漸漸發現張立東是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感的男人,對其產生了好感,王春花對此頗有醋意。
張立東處於兩難境地之中,而正當他漸漸從這團亂麻中理出頭緒時,張立東的前妻趙白露在此時竟回到村中,要求和張立東復婚。張立東再次陷入了情感和事業的漩渦之中。
G. 平凡的世界的感慨對愛情故事
《平凡的世界》中的愛情
愛情關系
孫少安——田潤葉◆孫少安——賀秀蓮
孫少平——赫紅梅孫少平——侯玉英
孫少平——田曉霞孫少平——黃原陽溝大隊曹書記的大女兒
孫少平——金秀◇孫少平——惠英
◆孫蘭花——王滿銀◇孫蘭香——吳仲平◆孫衛紅——金強
田潤葉——孫少安◆田潤葉——李向前◆田潤生——赫紅梅
金波——青海藏族女子◇金秀——顧養民金秀——孫少平
赫紅梅——孫少平赫紅梅——顧養民赫紅梅——前丈夫◆赫紅梅——田潤生
◆武惠良——杜麗麗
以上標注實心符號的兩人表示生活在了一起,空心符號的作品中暗示將生活在一起。沒有標注符號的表示只有愛情關系,沒有生活到一起。以下我將著重以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討論發生在他們二人身上的一些愛情關系,同時順帶交待出書中其他人之間的愛情糾葛。
2.愛情簡述及評價
1.孫少安的愛情
《平凡的世界》一書中地點的變化:原西縣——黃原城——銅城大亞灣煤礦廠。因此,三部六卷也就各有所傾向。第一部的背景主要集中在原西縣,所以對孫少安的著筆遠遠大於孫少平,盡管小說是以孫少平的出場作為開頭,逐步因此故事的。
我們從小說中知道,孫少安跟田潤葉是青梅竹馬,兩人之間從小就有了感情,尤其是田潤葉對孫少安,更是愛到了骨子裡,不惜舍棄作為一個女性的羞澀,主動出擊,幫助孫少平,將自己節約下來的50斤糧票送給孫少平,要他轉告他哥哥孫少安到縣城來一趟。孫少安來了縣城之後,她處處暗示自己愛他。這樣,一個溫柔嫻熟對愛執著的女子躍然紙上,立在了讀者面前。
當表白不成,便用書信——少安哥:我願意一輩子和你好。潤葉。
你看,短短的幾個字,便將那種情感寫到了極致。我想要是一個女子給一個男子寫這樣的信,這個男子還不得幸福死掉?如果說有一個女子給我寫這樣的信,我絕對會娶她並一生一世愛她!但我們的孫少安在小說當中卻充當了一個懦弱者,或者說,是他的明智讓他放棄了田潤葉對他的愛,從而將田潤葉推向了愛情的深淵。
在這一點上,他遠不及他弟弟孫少平果敢和堅強。我們很容易從書當中讀出來,孫少平在面對愛情從來就沒有自卑過,但孫少安卻是因為自卑(或者說因為理性,覺得田潤葉跟他在一起,是永遠也不可能的事情)而放棄了田潤葉。
當田潤葉三番五次從縣城回來,只是想見到孫少安,並向他表白或者說是投懷送抱,因為無需要再表白,一切都很明顯,孫少安知道田潤葉愛他,但孫少安的行為卻是讓我們失望的。當田潤葉的父親田福堂發現了女兒和孫少安的事情後,便動了點小手腳,讓孫少安按了批評,孫少安更是對潤葉火熱的愛唯恐避之不及了,居然跑到山西討回了二媽娘家的賀秀蓮做老婆。盡管我們從後文知道,孫少安跟賀秀蓮的結合簡直是完美的結合,但卻辜負了田潤葉至真至純的愛,終是一件憾事。這始終讓讀者感覺不舒服,心裡賭得慌,想要發泄又不知道為何發泄,或者說不知道如何發泄。
至此,田潤葉變得心灰意冷,幾乎成了行屍走肉,以致於接下了的五六年時間里守活寡,與深愛她的李向前形同路人,直到李向前因為愛她而無法得到她,從而借酒澆愁,酒後開翻車子失去雙腿,才突然喚回內心的情感,回到了李向前的身邊。但他們二人顯然付出得太多了,田潤葉跟李向前都失去了大好的青春不說,結婚後沒有及時生活在一起,享受夫妻間的完美生活,而且李向前還失去了雙腿。這一切看似是他們兩人之間的事情,但問題的根由則是因為田潤葉之前始終愛著孫少安,才無法接受李向前的愛。我們甚至可以說,孫少安扼殺了田潤葉跟李向前的青春,孫少安斬斷了李向前的雙腿,孫少安讓田潤葉跟李向前後來的生活殘缺不全。
好在當孫少安跟賀秀蓮結婚以後,開始生活雖然艱辛,但到底兩夫妻恩恩愛愛,晚上兩口子一絲不掛摟在一起的時候,那種幸福溢出來的感覺也仍是美好的。盡管孫少安時常在一些曾經跟田潤葉同時出現過的地方會想到田潤葉,會傷感一陣子,但自從他跟賀秀蓮結婚以後,甜潤葉就再也沒有真正走進他的心裡過。他過得心安理得。每當看到書中寫田潤葉如何傷心如何絕望如何麻木地生活中,過著行屍走肉的日子,我就會在心裡對孫少安產生一股子仇恨,他對田潤葉實在是太殘忍了。
當然,孫少安和賀秀蓮之間的愛情是美好的,在該書中也是刻畫得相當成功的。當他們生活艱苦的時候,賀秀蓮因愛惜自己的男人孫少安,在盛飯的時候自然起了私心,給男人孫少安舀稠的,將白面饃饃三番五次送到孫少安的碗里讓孫少安吃,而自己從來都不吃。在艱苦的歲月里,這等好女人就是打著燈籠也找不到。就是母親對自己的兒子,也未免能夠做到這一點。
然而,我們的孫少安是如何對待她的好心的呢?他不但沒有領她的情,而是將飯倒進鍋里,攪拌均勻重新舀,而是將饅頭放回去給奶奶吃。他雖然在父輩的眼中做了好兒子好孫子,但卻真正傷了妻子的心啊!這個嫁人不要任何嫁妝和彩禮的女人,就是在結婚之前買衣服也是為他買好的為自己買差的的女人,孫少安就是這樣對待的,自己去做乖兒子、乖孫子。
最讓讀者無法原諒的是,孫少安居然打賀秀蓮一拳頭,一個人上床蒙頭就睡。當然他是打算向妻子道歉的,但是男人的自尊心阻止了他這么做——這該死的自尊心!當妻子秀蓮傷心哭泣之後,爬上床脫下衣服拉過被子睡在孫少安身邊委屈地說:「你把人家打得這么重……人家都有了……」所謂有了是說有了孫少安的骨肉。至此,賀秀蓮這個人物形象活脫脫地立在了讀者面前,我們不得不嫉妒:孫少安這小子真他娘的有福氣,將田潤葉這般好的女子錯過了,還能找到這種女人!
事實上孫少安後來的發跡以及事業上的大獲成功,無不是賀秀蓮對他精神上乃至物質上的支持,否則,孫少安是無法從一個貧窮的農民翻身成為「鄉鎮企業家」的。我們可以說,孫少安的成功賀秀蓮至少有一般以上的功勞。但老天爺總是容易嫉妒,讓這么好的女人在生活剛剛過好的時候,竟讓她患上了肺癌。
一點補充:書中關於孫少安和田潤葉兩人間小時候的生活,作者大多採用了是敘述的方式,真正細致描寫的不多,其中田潤葉為孫少安縫補衣服算作一個特例。如果我們閱讀過作者的短篇小說《杏樹下》中王小萍為「我」縫補褲子,就知道這是直接挪移,但顯然失去了《杏樹下》中的感人力量。
2.孫少平的愛情
顯然,孫少平才是路遙著重刻畫的一號人物,才是作者自身經歷的寄託者。因此,孫少平的愛情自然也就多一些。因為搞寫作的人大多都有這樣的毛病,喜歡將書中的主人公寫得「神通廣大」些,畢竟這往往就是理想中的作者自己。
孫少安只跟兩個女人有愛情關系,但跟孫少平有愛情瓜葛的多達6個,這不能不說作者有些自戀。只有作者自戀,才會反應到書中的主人公被如此多的女子喜歡。孫少平到小說的結局仍然不過是個煤礦工人,干嗎會有那麼多的女人把他當寶貝?這天下的好男人難道都死光了?事實上,我們是不能這樣來看待小說的。小說在某種程度上是在替作者滿足那些現實生活中無法滿足的美好幻想,我本人就常常在小說中虛構一個男子被很多漂亮又有學識又有氣質的女人愛得死去活來。
如果說赫紅梅跟孫少平只是因為大家都只能吃黑面饃連三等菜都幾乎吃不上而相互走近,如果說跛女子侯玉英是因為孫少平救了她的命而愛上她,如果說黃原城陽溝大隊曹書記兩口子是因為自己沒有兒子加之孫少平肯吃苦耐勞才願意將自己的大女兒嫁給他,如果說金秀也許因為沖動且對顧養民產生了審美疲勞同時錯誤地把她和孫少平之間的近似兄妹的情感當成了愛才會愛上他,如果說原煤礦隊長孫少平最開始的師父王世才的婆娘惠英嫂是因為失去了丈夫無依無靠加之孫少平對她兒子明明的關愛才會愛上他,這一切我們都是說得過去的。但是,田曉霞對於孫少平的愛,我們無法簡單概述,也無法隨便找出一個理由。
我甚至覺得,田小霞的愛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奢侈的愛。對於孫少平來說,田小霞對她的愛是刻骨銘心的,但無輕重之分。事實上有了那麼多女人愛著他,他會不會覺得天下的女子都喜歡他?這當然是我牽強附會。但對於我來說,就是將前面提到的五個女人對孫少平的愛加起來放在天平左端,再將田曉霞對孫少平的愛放在天平右端,顯然右端要重得!
我在閱讀的過程中,無時不刻不在嫉妒著孫少平!
當我讀到田小霞記下的日記,我簡直又談了一場精神戀愛,覺得田小霞愛著的人是我。我狠狠地意戀了一回。但我在讀過這則日記之後跟書中的孫少平一樣,傷心絕望地哭了。因為我不得不哭,這等好的女子世間是不存在的,只有在詩歌中在藝術中才能存在。以下就是那則日記:
……常去旁邊的冶金學院游泳,曬得快成了黑炭頭。時時想念我那「掏炭的男人」……我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驕傲。是的,真正的愛情不應該是利己的,而應該是利他的……
是的,當你看到這樣的日記,如果又知道寫這則日記的女子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你無法不嚎啕大哭,無法不絕望的!我看田曉霞因為搶救一個小孩而被洪流捲走的那段是在書店看的,那天晚上一個人在家,回家看書感到寂寞,於是下班後徑直來到書店。我從書店書架上取下書接著頭天晚上的地方看,當看到田曉霞被洪流捲走時,我竟然流下了眼淚,並想大聲痛哭!
田曉霞,每一個男人心目中都希望有這樣的女子愛著自己。某種程度上來說,田曉霞是個天使,她是神而不是人。她太過完美乃至上天也開始嫉妒她了。如果說她真的跟孫少平走到了一起,讀者一樣無法接受的。因為孫少平根本不配擁有她,盡管他親吻了田曉霞,田曉霞將初吻及整顆心都交給了他,但他不配擁有。田小霞是屬於天下所有男人的,屬於所有男人心靈深處的。
現在,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孫少平和田小霞的愛情履歷:
田小霞最初跟孫少平走近是因為他們兩人及金波和顧養民幾個人被選去地區搞演出,之後因為兩人都喜歡讀書漸漸熟悉起來,田小霞經常將家中的書及報紙(特別是參考消息報)借給孫少平看。在孫少平畢業的時候,田小霞還請他吃了一頓好的。當孫少平回到家中務農後來教書,田小霞依然按周期給他寄報紙寫信,以幫助他不至於與外界失去聯系。
後來田小霞考上大學,靠近地區師院,仍然還是給孫少平寫信告知外界信息並鼓勵他,但這時候的孫少平開始自暴自棄了,不那麼男人了,以前吹牛吹得太神,現在終於認識到自己不過是個農民,自覺不給田小霞回信了,因此二人之間暫時中斷了聯系。看到這里,我們也估計後文不會再讓兩人之間有何瓜葛了。但到第二部的時候,孫少安因為同學劉根民的關系,淘得了第一桶金,開起了磚廠,日子看起來好過起來了。自此,孫少平開始感覺到,自己不能再在家鄉雙水村待下去了,應當出去闖一闖了。書中說是孫少平想出去闖,實際上是迷茫是自卑。
生活中即使是親兄弟,一個過得好一個過得不好,過得不好的那個也定然會自卑的,這種感覺可意會不可言傳。於是,我們的孫少平一個人來到了黃原城,開始了他的攬工生涯。半年之後,在一個秋雨菲菲的下午,在電影院門口,偶然碰到了田小霞。到此,書中第一次正面向讀者將田小霞刻畫了一番。事實上,這種刻畫是多餘的,田小霞自然長得很美,其實她長相如何已然不重要了,因為在讀者心目中她早已加入仙女的行列。這一點在作者筆下最漂亮的人物孫蘭香身上反而是失敗的。作者路遙用很多文字寫孫蘭香如何美麗如何校花如何大方符合有氣質,但讀者就是感覺不到。
從此以後,接下來的兩年時間當中,孫少平在每周周末的一個晚上就成了田小霞父親辦公室的常客,享受著田小霞買給他的飯和精神糧食——名著經典。其中特別提到的有《牛牤》、《白帆船》和《熱妮亞.魯勉采娃》。《白帆船》是孫少平最喜歡的一本,但田小霞卻最喜歡的是《熱妮亞.魯勉采娃》,因為她要藉助這本書的內容,去導演她與孫少平的未來的生活,只是書中的生活結局不幸言中了孫少平和田小霞後來的生活。
在這之間有一個小小的插曲,這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筆,田小霞也正是因為這一筆插曲,才開始真正愛上孫少平的。孫少安的生意慢慢好了起來,但自己的弟弟孫少平在外面過著非人的生活,於是瞞著妻子賀秀蓮到黃原去,打算找弟弟孫少平回來和自己一起干,但因為不知道弟弟幹活的工地在什麼地方,於是去找田小霞帶路。當田小霞跟孫少安來到孫少平的住處,發現他住在一個四面來風的只有幾根柱子的房子內,點著蠟燭,睡在一堆爛棉絮當中,正閱讀者田小霞借給他的書。
當晚孫少平跟哥哥孫少安到哥哥開的旅館中住下,跟哥哥聊了一個晚上談了自己的想法,第二天早上,哥哥孫少安一個人回了家鄉雙水村。當孫少平回到他的臨時住處,發現多了一床新的褥子和一床新床單。我們知道這是田小霞買給他的,因為枕頭上有她給他還給他留下的字條:不要見怪,不要見外。田。
也是簡單的幾個字。
我們試著分析一下,這個時候的田小霞,對孫少平的感情應當是很復雜的,有同情,有憐憫,有驚訝,也有愛。愛是因為覺得孫少平在這樣的環境中都能夠生存,而且對生活始終抱有信心。驚訝是她從來也無法猜想出,孫少平竟然過著這種日子。於是慢慢地,田小霞開始愛上了孫少平,在畢業之後的暑假裡,還親自導演了《熱妮亞.魯勉采娃》,由自己和孫少平擔任現實演員,跟孫少平約定兩年以後在古塔山上的一棵杜梨樹下不見不散。注意,這樹叫「杜梨」樹,跟「妒忌」有些諧音,妒忌離別之意,暗示了今後兩人將跟《熱妮亞.魯勉采娃》一樣。之前兩人已多次出來散步,到麻雀山,到古塔山,到河邊到橋上……這次,田小霞終於把自己交給了孫少平,投入了孫少平的懷抱。就在這個時候,孫少平也因為陽溝大隊曹書的幫忙和田小霞的從旁協助,要去銅城煤礦上班,即將成為正式工人了。田小霞也因為優秀進了省報社。
到了銅城以後,田小霞記工作之機來見孫少平,並獻給他自己的香吻。但這個時候孫少平甚至連臉上的煤灰都沒有洗掉。我們從書中看不到田小霞對他任何的輕視,而是看到熱情看到愛。這是何等偉大何等高尚的愛啊,反正世間是沒有的。而我們知道,這時候田小霞已經有比孫少平各方面條件不知好多少倍的優秀男子高朗的追求,高朗的爺爺是國家紀委的高層。但田小霞心中只有孫少平。
但孫少平到底還是自卑了一回,田小霞因為在心中寫到有人追求自己,即使信中處處洋溢著愛,處處是對孫少平愛的真心,但孫少平到底還是自卑了,不再給田小霞回信。到此,直到田小霞被洪水沖走孫少平去赴兩年前的約會,作者採取插敘的方式,交待出田小霞因為沒有接到孫少平的回信感覺到了問題所在,於是又專門去了銅城並將自己的全部真心完全交給了孫少平。我們知道,孫少平無憾了。他能夠獲得田小霞的愛就是死也值得。
可是田小霞到底離開了讀者。
3.其他幾個人的愛情
除開以上的重頭戲,剩下來的幾出愛情寫得最好的,就要算金波的愛情了。金波的愛情作者著筆最少,但比起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的愛情來毫不遜色。金波愛上青海藏族女子,為現實主義的《平凡的世界》染上了浪漫主義色彩。兩個處於萌動期的年輕人,因為歌聲的牽引,因為本能般的愛,將兩個人拉到了一起,擁抱到了一起,即使兩人語言上也無法溝通。我想,這是本書中最為純粹,也是最觸及到人類本質的愛了。但到底兩人被生硬地分開了,自始自終,就連對方的名字也不知道。金波的愛情是殘酷的,也是殘缺的。金波終於在八年以後終於鼓起勇氣,去青海尋找那位女子,但書中同時告訴我們他找不到她。於是,我們只能替他哭,替他傷心,替他遺憾一生,痛苦一生。如果我是金波,我只會捧著那位不知名女子送我的搪瓷缸子一杯一杯地往肚子里灌茶水;如果我是那名女子,我只會整天對著草原深處吹奏金波送我的笛子,吹給大地聽。我是金波,無法再愛上任何女子。我是青海女子,我無法再愛上任何男子。
孫少平高中時,村上除他跟金波以外,還有一個田潤生,田潤葉地這個弟弟給我們的印象是內向,但跟所有田家兒女一樣,骨子裡的固執,這一點我們從他對赫紅梅的愛上面可以看出來。甜潤生對赫紅梅的愛最初源於對同學的同情,也可能因為赫紅梅的美麗。但這顯然不是最為重要的,甜潤生對赫紅梅的愛,是出自於責任,是出自於人性的關愛,最終演變為男女之間的真愛的。正如作者所述,赫紅梅對孫少平其實不能算是愛,只能算是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理解和相通;對顧養民一方面除開青春期的不成熟,另一方面是因為跟著顧養民即是跟困難分手;對她那教書的第一人男人,更多的是因為生活所迫,愛的成分明顯少於兩個人一起生活的相互依賴的成分,剛好有愛的時候,男人又因為打窯洞死了。只有對甜潤生的愛,才是經過生命的認知經過生活的磨練和淘洗之後的從骨子裡冒出來的愛。有點戲劇化的是,赫紅梅最終來到了孫少平的家鄉教起書來。
我還不得不提到的是,孫少平的姐姐孫蘭花跟王滿銀的愛。有人肯定會反對我了,說王滿銀一個二桿子,好吃懶做,孫蘭花怎會跟他有愛情呢?事實上細心的讀者就會發現,孫蘭花雖然是被王滿銀強迫成為他女人的,但那個時候,王滿銀還是讓孫蘭花感到了自己是個女人的。給她買新衣服,給她講新鮮事。孫蘭花至少在那個時候是感到了幸福的。所以,後來即使王滿銀長年不歸家,縱使哥哥孫少安勸她離婚,縱使她有丈夫跟沒有丈夫一樣,縱使她苦得像頭牛拉扯著她和王滿銀的兩個孩子,縱使村裡很多男人想打她主義,但她仍堅守住了自己。其實,這一切都源於她對王滿銀的愛。而王滿銀在多年漂泊過著流浪漢似的生活以後,終於浪子回頭,回到了蘭花身邊,這一點還是給了讀者一點溫暖的安慰。
至於孫少平二爸家的女兒孫衛紅跟金家金強的愛情,其實是甜潤生和赫紅梅的愛情的變奏。相同的是,兩對都遭到父母的反對,甜潤生是因為男家田家反對,孫衛紅是因為女家孫家反對。不同的是甜潤生因為執著和堅持拯救了自己,而孫衛紅是因為孫少安的提醒跟金強生米煮成熟飯,讓父親孫玉亭不得不同意。
說到武惠良和杜麗麗的愛情,就很有意思了。不過這對夫婦的愛情更像是西方的愛情,不像是中國式的。杜麗麗是田潤葉的同學也是她最好的朋友,田潤葉從原西縣到黃原地團委工作,就是因為杜麗麗的關系武惠良給安排的。武惠良當時是黃原地區的地團委書記,後到原西縣任縣委書記。
杜麗麗是《平凡的世界》中思想最獨特的一個人,她可以同時愛兩個男人,既愛丈夫,又愛省上的一個搞現代詩歌的詩人。按照她自己的說法,丈夫和那位詩人是她的兩種精神鳥兒的載體,她的這思想不可謂不前衛。但武惠良始終是個保守的人,或者說他始終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文化育出來的男人。他無法接受這種前衛的思想,於是兩個人帶著愛離了婚。
4.孫蘭香的愛情
孫蘭香之所以被我單獨拿出來談,是因為孫蘭香是作者在書中重點塑造的一個人物角色;之所以放在最後來談,是因為我覺得這個人物形象實在太過模糊,作者對孫蘭香的塑造顯然是失敗的。就整個《平凡的世界》而言,孫蘭香是最聰明最漂亮最具有氣質最高貴學位最高前途最光明的,這是作者想要告訴讀者的。
但是,我們讀完整部書,唯一記得住的,仍然只是書中開頭地方孫少平回家路上在罐子村遇到替姐姐看屋的哭著的孫蘭香,最多還能記住通過插敘交待的她小時候跟二哥孫少平一起檢露水回來替奶奶治眼睛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將草尖上的露水弄掉。剩下來的就模糊一片了。也許是作者太想把蘭香這個人物寫好了,因此,才會寫得一塌糊塗,因此才會在每次寫蘭香的時候,反復用「稍稍燙過的頭發從耳根順過去」、「出落成一個高挑的姑娘」、「校花」之類干癟的詞語去形容她。事實上路遙在蘭香身上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再漂亮再有氣質再有學問再聰明,也得通過具體的事例來突顯,而不能一個勁兒在那裡空喊著。所以,即使蘭香考的是國家重點大學,交的男友是省委副書記的兒子,身材再高再漂亮,讀者也會感到模糊,記不住。
一部長達100萬字的巨著,遠非這幾千個字就能夠說得清楚,況且,從來沒有一部書可以被完全解讀。以上是從愛情方面對平凡的世界的分析感慨,若有幫助順手採納一下吧
H. 哄女朋友睡覺的愛情小故事
哄女朋友睡覺的愛情小故事有:
1、公豬和母豬
從前,有兩只豬,一公一母。晚上公豬總是給母豬放哨,他生怕主人乘他們熟睡之際把母豬拉出去宰了。日子一天天過去,母豬逐漸長胖,公豬則一天天瘦下去。
有一天,公豬突然聽見主人在和屠夫商量,要把長勢見好的母豬殺了賣掉。公豬傷心至極,於是從那天開始,公豬性情大變,每當主人送來吃的,公豬總搶著上去把東西吃得一干二凈,每天吃好後躺下就睡,並且告訴母豬現在換她放哨,如果他發現她沒在放哨就再也不理她。
漸漸地一天天過去,母豬覺得公豬越來越不在乎她了,母豬失望了,而公豬還是若無其事的過著安穩日子。
很快,一個月就過去了,主人帶著屠夫來到豬圈,他發現一個月前肥肥壯壯的母豬沒剩下多少肉,而公豬則長得油光,這時的公豬則拚命地奔跑,想引起主人的注意,表明他是一頭健康的豬。終於,屠夫把公豬牽走了。
在拖出豬圈的那一刻,公豬朝母豬笑了笑說:「以後別吃那麼多」母豬傷心欲絕,拚命的沖出去,都是圈門已經被主人關上......
2,豆包和麻花
麻花准備向豆包表白,「那個…你真胖。」
豆包不太樂意,「噢。」
麻花搓了搓手,又說,「你…你又白…又白又胖…」
豆包瞪了他一眼「我知道!」
麻花有點緊張,他閉著眼睛深吸了一口氣,「我想說…」,豆包搶話到「你瘦!就你瘦!」
麻花撓撓頭,小聲說「我想說,你一定很好抱…」
5,一小勺冰淇淋
「吃下一小勺冰淇淋,你就會變成我這樣的小豬哦。」小豬揚起蹄子警告大灰狼。
「像你這樣的笨小豬才會信你的話呢!不過是冰淇淋而已,哪有這么神奇。」大灰狼按住小豬的蹄子,吃下了一小勺冰淇淋。
咚咚咚噠!大灰狼變成了一隻長著黑寶石眼睛,扇著大大的耳朵,搖著彎彎的尾巴的小豬。
「啊啊啊啊,我怎麼變成小豬了!」小灰豬發出「哼唧哼唧」的驚訝聲。
「因為,因為這個冰淇淋是我做的,我給它下了『吃了它的人就要陪我一輩子』的魔法哦。」小豬哼唧哼唧地笑道。
I. 有寓意的愛情故事和感慨
愛是愉快, 是難過, 是陶醉, 是情緒,是勇敢,是信賴,是誠意,是體貼,是相思,是懷念,是甜蜜,是醇酒,是甘泉,是沉醉,是幸福,是犧牲,是高尚,是奉獻,是責任。什麼是愛?愛就是當你想到這個人,你會祈願他幸福快樂平安,你會想永遠陪伴他,當你不得不離去,你希望留下什麼給他。愛是在寂寞的夜裡,思念如潮水般涌來,手裡捧著書卻怎麼也看不進去,心裡惦記著他此時有沒有吃晚飯,是不是和自己一樣想著自己。愛是,周末利用半天時間親手做出幾道好菜滿足的看她(他)吃下去;是在寒冷的冬天不斷為她(他)的咖啡杯里續上熱水;愛是看到花,想跟他或她一起欣賞,愛是走過山崖水畔,你會帶點遺憾地想:如果兩個人同游共賞該是何等賞心樂意之事!
什麼是愛?愛是想見到他又怕見到他,愛是想跟他說話又怕打擾他,愛是默默地想幫他,愛是無法扼止的渴望,愛是看見他時,臉上裝出一副毫不在乎的表情,但在擦肩而過時細心感受身邊顫動的空氣,於是忍不住回頭望一眼;愛是在異鄉的街道上看到一個酷似他的背影而愣在原地久久不動。愛是明明離不開他,卻又不得不放棄他,希望他幸福,即使那份幸福不是跟你分享。愛是在一起總覺時間過的太快,愛是人生旅途中寂寞心靈的良伴。
J. 後人對陸游唐婉愛情故事的感想
「一杯愁緒,幾年離索」。
陸游以一隻釵頭風為聘禮將他心愛的表妹唐琬娶回家。
釵頭是一隻小小的鳳銜緊不了一世的愛情。他另娶王氏淑女,她另嫁趙家好男。
十年,沈園。他和她再見,他已無緣再牽她手。時光輪回,「孔雀東南飛」,事件重演。
夜半闌珊,陸游又有怎樣的痛?
千年的情殤。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