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讀革命故事有感200

讀革命故事有感200

發布時間: 2020-11-24 19:47:56

⑴ 革命故事觀後感200字左右

《城南舊事》
是第四代導演吳貽弓拍攝於1982年的影片,改編自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作品。影片摒棄了戲劇化的處理效果,並沒有跌盪起伏的劇情和激烈的的大喜大悲,而是以一種散文化的、抒情的格調,成功地再現了原作的那種充滿了「回憶感」和「往事感」的神韻。

一、 散文化的結構

導演吳貽弓雖然沒有用戲劇化的情節來推動劇情一環套一環地發展。但是,他營造的那種情緒很好地將三段小故事連接到一起。

導演從小英子遇到巷子口的瘋女人引出了第一段故事。這是關於瘋女人秀貞和她的女兒小桂子(妞兒)的故事。在這一段故事裡,導演用了雙線結構,一條線索是瘋女人秀貞,另一條便是妞兒。妞兒的引出,是通過妞兒去買醬,伙計欺負她,而小英子為其「出頭」,兩人成為好朋友引出的。一邊,通過秀貞前言不搭後語的傾訴敘述了她的愛情遭遇,一邊通過和妞兒的友誼及妞兒的遭遇將故事發展。同時,還以母親和宋媽的談話揭示了事情的緣因。

可以說,故事完全是以那種緩慢的、情緒化的速度發展的。秀貞顛來倒去地講著自己和大學生的故事,抒發著自己對愛人、對女兒的思念,導演通過幾次秀貞和小英子的接觸刻畫了秀貞。第一次是出場時,兩者都沒有說話(小英子被宋媽拉走),只有眼神中的交流,秀貞眼中的渴望以及小英子忽閃著的眼中的純真。第二次秀貞拉住小英子,小英子抽回手,說自己不是小桂子,秀貞眼中流露出明顯的失望。第三次小英子幫秀貞把大學生的東西拿出去曬,回憶中的秀貞十分幸福,在她眼裡,小桂子爸爸僅僅是走了,出門了,還會回到她身邊,而她更是為小桂子做好了衣服,等著她穿。第四次,秀貞強烈要求小英子帶小桂子回家。第五次,也是最煽情的一次,秀貞回憶自己和大學生的相知相識相戀,「那一笑」「緣分」, 秀貞敘述時插入的院內的景物,將懷舊和思念之情推到了頂峰。第五次,秀貞問小英子自己是不是瘋子,她在清醒和迷糊之間痛苦地掙扎著,她也知道愛人和孩子不太可能回來,但她還是希望著。

妞兒這頭,導演自然地敘述著這兩個孩子的友誼。她們一起喂小雞、盪鞦韆,一起嬉戲。很多時候,她們並不說話,只是在一起,但是我們明顯能感覺到二者之間的情感交流,啾啾的小雞,晃晃悠悠的鞦韆,都給人一種童年的純真的懷念。妞兒的身世是通過看到妞兒被她父親驅趕引出的,然後便是妞兒和小英子的訴說。妞兒哭泣著,小雞繞著她們轉著圈,英子什麼也不說了,只有用大眼睛看著妞兒,一種哀愁的情緒一下子抓住了觀眾的心,此處無聲勝有聲。

最後,在一個雨夜,兩條線並在一起,妞兒就是小桂子。當秀貞一眼見到妞兒,便認出了她,抱著她「我命苦的孩子啊」。沒有冗長的解釋,也無需解釋了。

故事結束於小英子從醫院醒來,導演通過賣報人的叫賣含蓄地道出了秀貞母女的死。在《驪歌》聲中,小英子搬家了。之後的兩段故事,也是通過《驪歌》結束的。《城南舊事》不同於《暴雨將至》或者《低俗小說》這些國外現代電影,它的三段故事是用這種情緒化散文化的抒情方式結束的,有一種情緒化的過度,而並非用標題(《暴雨將至》)或者直接跳接(《低俗小說》),體現了濃濃的民族風格和韻味/

在第二段故事中里情緒還是佔了主打地位。小英子第一次和小偷見面之時,兩者尚有一定的心理距離,兩者離得較遠,英子也幾次欲走,被小偷叫住,到了後來,二者有了交流,小偷也透露了自己弟弟的事。小英子更是從小偷的關於好人壞人的判斷的話題引出了海跟天的區別,雖然童言無忌,卻是詩意顯然,讓人不無酸楚。再後來,在學校的表彰會上的一場,導演用朦朧而又夢幻般的鏡頭展示了一幅兄弟情深的畫面,更加增強了對小偷的同情和認同。小偷被捉後,導演也沒有用激烈的沖突加以渲染,而是只讓小英子和小偷相互對視。從那對視的眼神中,我們可以讀出很多東西,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愫。

第二段故事也結束於《驪歌》聲中,這次是在上音樂課,運用了畫內聲的表現。電影一共出現兩次上音樂課,一次是小偷和英子談心之後,唱的歡快的歌曲,小英子也唱的很歡,第二次就是此時,在哀傷的歌聲中,小英子只是坐著發呆,大眼睛裡充滿了哀愁。

第三段故事開始於英子回家看到毛驢和宋媽的侄子。宋媽的丈夫每從來也是騎著毛驢,毛驢便成為了這個沒出息的狠心男人的標志。導演通過英子、弟弟和宋媽的生活場景表現了兩個孩子對宋媽的深情。宋媽給弟弟洗腳,和孩子們唱兒歌,哄弟弟吃葯等場景,都流露出濃濃的渴望。

⑵ 讀革命故事的感想

放假前,學校推薦了兩本好書,其中《抗日英雄小故事》這本書尤其吸引我。書中記載了許多抗日戰士的英勇故事,如:巾幗英雄李林、狼牙山五壯士和死也不能倒下的吉鴻昌等,他們都是為了中國的解放事業而犧牲的,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解放事業的艱辛和不易。
我的爺爺曾經也是一位老八路,我從小就受過一點抗日愛國的教育。昨天我還在電視前津津有味地欣賞著一台大型的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的紀念音樂會,聽著那一首首高亢的、激動人心的抗日歌曲,看著當年的烽火場面,剎那間,書中的人物彷彿活生生地展現在我的眼前,讓我浮想聯翩。
在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和故事是「走向刑場——記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和「抗日民族小英雄王朴」。趙一曼多次受到敵人的殘酷拷打盤問,但她卻一聲不吭,寧死不屈,在走向刑場時還振臂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而王朴和老百姓也非常堅強,誓死也不肯說出八路軍的槍彈,最後慘遭日本鬼子的殺害……
一件件一樁樁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強烈地震撼著我的心靈,想起日本侵略軍在南京的大屠殺,那血淋淋的事實,至今還遭到
日本當局的抵賴和否認。想到這里,我就義憤填膺,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我想,我們現在做任何事都應該要有當年英雄那種不畏艱難的精神,最終使我們國家富強起來,讓日本人不小看我們,讓全世界人民對我們都刮目相看。

⑶ 革命英雄事跡讀後感

色故事讀後感

1942年,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盪。日本鬼子從炮樓出來不斷襲擊鄰村老百姓,進村後,他們燒殺搶奪,無惡不作,老百姓對他們咬牙切齒,恨之入骨。

高家莊群眾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隨機應變,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的多口

地道,而且一向挖到敵人的炮樓底下。某夜,小鬼子山田隊長率日軍在天黑之際偷襲高家莊,這事被老鍾叔發現了,高老鍾意識到鬼子進村將是老百姓的一場災難。應對凶惡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來到村中的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那口報警的大鍾,就在鍾聲回盪在高家莊的上空時,山田的槍聲也響了,這位忠誠的老鍾叔倒在了山田的槍口下……高家莊人民被激怒了,他們望著老鍾叔的遺體,立下了錚錚誓言,他們要為老鍾叔報仇!

鬼子一出炮樓就會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發現,他們連忙告訴村裡的老百姓,趕快下地道,敵人進村後,什麼也發現不了,但是,民兵連長高傳寶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戰斗准備,一聲令下,四面開火,敵明我暗,戰術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亂竄亂跳。敵人在逃往炮樓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從地下向神兵一樣殺出,打得鬼子潰不成軍。最後,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隊長。高傳寶揪著小鬼子的衣領說:「你抬起頭來看一看,這是什麼?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跡,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讀了這個故事,我有我有了深切的感受,我明白了以前的人民是怎樣打敗日本人的,明白了他們的辛苦。六十幾年後的這天,回望六十幾年前的崢嶸歲月里,高家莊的地道戰中的地道是奇跡,而我說冀中平原的勞動人民們才是奇跡!他們發揮自己的智慧創造了地道,戰勝了的困難,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自己的家園和祖國!他們在抗日戰

爭的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如果說,生命如花,歲月如歌,那麼歷史呢?歷史就能夠說是激盪生命、貫穿歲月、蜿蜒曲折、奔流不息的浩浩長河。

在這浩浩長河中,中國共-產-黨集合了一大批意氣風發、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如: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中夏、向警予、蔡和森、張太雷、羅亦農、瞿秋白等等,他們猶如璀璨群星,光華奪目。

讀完《紅色經典故事》後,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紅軍長征。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紅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圍剿」,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根據地進行長征。其間經過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芫人煙的草地,行程約25000里,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這使我想了毛澤東寫的一首詩,叫《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大渡橋橫鐵索寒……三軍過後盡開顏。

紅軍的崇高品質使我敬佩,他們剛毅勇敢,熱愛祖國,堅貞不屈,扶危濟困。我要學習紅軍的精神,將來報效祖國。

紅色故事讀後感(五):

偉大的人物劉胡蘭的故事,小時候就聽爸爸媽媽講過。劉胡蘭這光輝的名字早就銘記在我的心裡,我盼望早一天能讀到這樣一本關於劉胡蘭的書。

這天我最後有幸地讀到了這本書,我被書中的劉胡蘭的英雄事跡深深感動了,心靈震撼很大。

劉胡蘭,一個只有15歲的小女孩,表現出來的是對黨的事業赤膽忠心,對人民、對其他革命同志忠心愛戴,應對敵人的屠刀臉不改色心不跳,最終獻出了自已年輕的生命,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嘔心瀝血,死而後已。

我最受感動的是:劉胡蘭在就義前兩眼閃著光,並且瞪得圓圓的。似乎在向人們訴說:她要親眼看到敵軍。

紅色故事讀後感(六):

紅色故事讀後感

暑假裡我看了一些紅色經典,其中紅色經典連環畫「趙一曼」尤其令我感動。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趙一曼被中國共產黨派到東北地區領導革命斗爭,與日軍展開游擊戰爭。1935年11月,與日偽軍作戰時不幸因腿部受傷被捕。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後,連夜對其進行了嚴酷的審訊。應對凶惡的日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兇殘的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狠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堅強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定地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狀況。之後因趙一曼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為得到重要口供,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進行監視治療。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與女護士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1936年6月,在他們的幫忙下,趙一曼逃出了日軍得魔掌,但在准備奔往抗日游擊區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軍趕上,再次落入日軍的魔掌。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後,兇殘的日本軍警對她進行了老虎凳、潑辣椒水等更加嚴酷的刑訊。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沒有吐露任何實情。日軍明白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珠河縣處死「示眾」。趙一曼向押

送的警察要了紙筆,給兒子寫了一封催人淚下的遺書:「母親對於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職責,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這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期望你,寧兒阿!

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後,期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中國人民會永久牢記女民族英雄趙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跡。新中國成立後,朱德為趙一曼題寫了「革命英雄趙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題詞,

此刻我生活在一個平安的年代,我能夠無憂無慮的上學學本領,寒暑假能夠外出旅遊,這一切是千千萬萬的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將紅色經典發揚光大,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⑷ 革命故事的感想600字作文

江姐,中華兒女革命的典型。《江姐的故事》是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書。江姐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她那堅貞不屈的革命意志、豪邁的英雄氣概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
故事敘述只有十歲的江姐,身材矮小、枯瘦,為了生活,被迫去做工。高大的機器,她夠不到,幹活必須坐在特製的高腳凳上,稍有疏忽,就會被皮鞭打。看到這里,我頗有感觸:10歲,正是兒童長身體、長知識的歡樂的黃金時期。江姐的童年時光卻在「轟轟」的機器聲中悄悄流逝。可我在10歲那年,正過著比蜜還甜的生活。為了給我慶賀10歲生日,爸爸媽媽忙得不可開交。前來祝賀我的長輩足有二、三十人,他們贈送給我的禮物五花八門,使我看得眼花繚亂。我的童年和江姐的童年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啊!
江姐19歲那年,加入了黨組織,因叛徒出賣,江姐被捕。在審訊室里,敵人惡如豺狼,他們用特製的四楞筷子放在江姐的手指間,雙手緊握筷子的兩頭來回猛夾,邊夾還邊惡狠狠地說:「說不說?不說就把你吊起來!」我憤狠地高喊一聲:「住手,慘無人道的魔鬼!」奶奶急忙趕來,擔心地問:孫女,你怎麼了?」
我含淚繼續往下讀,當我讀到江姐在受刑後說的「毒刑是個小小的考驗,筷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的」這句話時,全身的熱血奔向胸膛。在旁的奶奶情不自禁地說:「多好的江姐啊!孫女,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她們給的。」我頻頻點頭。
「假如我不幸的話,雲兒就送你了,盼教他踏著父母足跡,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共產主義奮斗到底。」這是江姐的遺言。這不僅是江姐對兒子的希望,也是對我們的希望。
讀完這本書,江姐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她英勇不屈、臨危不懼的精神,激盪著我幼小的心靈。江姐啊江姐!我們要高舉黨的旗幟,踏著你的足跡,學好本領,建設好偉大的祖國。

⑸ 聽了革命故事的感受二三十字左右

在黨的領導下,在無數前輩的奉獻中,黨的春風迎面而來,我感到了祖國懷抱的溫暖。我深深的沉醉於其中,並立志頑強拼搏,奉獻自身,為祖國的強大獻一份力。
----------------------------------------------
朱德的扁擔

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隊伍到井岡山跟毛主席會師。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就是敵人。

井岡山上出產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

朱德同志也跟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白天挑糧,晚上還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大家見了,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⑹ 讀革命英烈故事,感悟革命先輩為國家和民族的復興不懈奮斗的革命,讀後感

範文僅供參考
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有感
筆直、平坦的馬路上車輛來來往往,路邊高樓聳立,人民都過上了小康生活,這都要歸功於黨的領導,也要歸功於革命烈士們,如果沒有他們的英雄犧牲,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所以,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要學習他們身上不怕犧牲,勇於奮斗的精神。曾經我讀過這樣一本書《革命先烈的烈士們》,這本書中記載了為黨的建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們,從中令我記憶猶為深刻的是董存瑞。在一次戰爭中,他和他的戰友們經過了不懈戰斗,炸掉了幾個雕堡,只剩下一個了,這個雕堡十分堅固。連續炸了幾次都沒成功,董存瑞他便親自去安放炸葯,他想用支架將它支撐住,再將它點燃,可由於牆壁太滑了,連續擺放幾次都沒有成功;也又看見同志們在沖鋒被雕堡內的機槍無情地掃射時,他沒有猶豫半刻,用自己的雙手撐住了炸葯包,頂在雕堡上,點燃了導炎索,他的口中大喊著:「中國共產黨萬歲」,接著只聽「轟」地一聲,雕堡被炸毀了,戰爭取得了勝利,可是英雄董存瑞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他用自己的便箋向我們權釋著,活著,要做一個項天立地,不怕犧牲的英雄。他的事跡永遠地留在人們的腦海里,刻在了人們的心裡。還有一位放牛娃,他叫王二小,他是眾所周知的英雄,他犧牲時才十二歲。這天,王二小還像平日一樣在山坡上放羊,日本鬼子進了村莊,可是他們不認識路,便促住了正在放羊的王二小,王二小他沒有一點的緊張和害怕,而是大膽地在前面給他們帶路,反害他才十二歲,可是他知道日本闖來這里一定不會有好事,人民肯定會遭秧,他使機智地與日本人周旋,最後把他們帶入了八路軍的埋伏圈。一聲槍聲才使日本人明白,原來他們中計了,領頭的官軍被激恕了,他飛快地拔出刺刀,一刀將王二小刺死了,一位只有十二歲的小英雄離我們而去了,他的精神鼓舞著我們,一位十二歲的孩子都願犧牲自己的生命去解救村晨的人,可見他是如此的無私,如此的愛國。我從《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中,得到了一個這樣的啟示:我要做一個不怕犧牲、勇於奮斗、堅定信念、頂天立地、無私愛國的人,我們要將這些英雄的事跡繼續傳承下去。讓我們都從中得到啟示,讓我們一生受用。

⑺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並談談你的感想 250字,題目自立。二片以上!好的在加分!

清明是掃墓的時節,每當這個節日,我們都要祭奠我們逝去的親人,更要深深緬懷為了人民幸福而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

我曾到過茅山革命烈士紀念館,在那裡我見證了英雄們光輝的戰斗史。看著那些打滿補丁的衣服、鞋子,我心潮起伏: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輩用他們的流血和犧牲換來的呀!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祖國才會如此強大。

先烈們,你們就像一根根火炬,照亮了我們的人生道路,你們更像一位位老師,時時刻刻地教育著我們,你們為國捐軀的崇高精神可歌可泣。

聯想到我們小學生,也可以用多種方式去愛國,現在認真努力地學習知識,鍛煉好身體,長大後才能更好地報效祖國,為人民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所以,愛國要從每一件點滴小事做起,真正把祖國放在心上,我們的祖國就會更加繁榮昌盛。

歷史告訴我們,沒有你們的鮮血,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先烈們,放心吧,我們會一如既往地繼承你們的革命精神。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你們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先烈們,安息吧!

緬 懷 先 烈

今天下午的一節班隊課上,老師給我們上了「緬懷先烈,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一課,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先烈們的豐功偉績!有了他們的付出,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

中國自古以來英雄數不勝數,他們的事跡更是感人,如:董存瑞在國共戰爭時期在河北省隆化縣的隆化戰爭中捨身炸碉堡陣亡、邱少雲寧可忍著火燒的疼痛,也不願他的戰友有任何的傷亡。為國捐軀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都是為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捐軀的。

緬懷先烈,使我不禁想到了矗立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我們偉大的祖國為了紀念在抗戰中犧牲的無數英雄而修建的,讓我們世世代代的人都去瞻仰他們,謹記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是英雄們用鮮血乃至生命換來的!還使我想到了,我們常州的三傑: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他們是我們常州人的驕傲!

先烈們,你們的血不會白流,作為你們的後代,我們一定會銘記歷史、開創未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⑻ 讀革命英雄故事有感 600字擇優文{讀一篇的}

假期里,我看了《革命英雄的故事》這本書,書中描寫了許多耳熟能詳的英雄們的光榮事跡,他們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被捕之後,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面色不改,寧死不屈。這些英雄人物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堅貞不屈,傲骨凌霜的江竹筠。小說《紅岩》中江姐的原型就是她。

江竹筠十歲的時候就到襪廠當了童工,後來到一所學校邊工邊讀,抗日戰爭暴發後,就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48年春,她的丈夫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她勇敢地接替了她丈夫的革命工作,6月因叛徒出賣而被捕。

在一次審訊中,特務拿來一把特製的四棱筷子,用力夾在江竹筠的幾個手指間。大汗淋漓,疼痛難忍的江竹筠使盡全身力氣喊道「你們可以整斷我的手,殺我的頭,要我說出組織,永遠辦不到!」幾天後,江竹筠傷口未愈,特務分子又用竹筷子猛夾她的手指,看她還是不說,就殘酷地把竹簽子釘進她的指尖,竹簽撕裂著血肉,可江竹筠斬釘截鐵地喊道「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的意志是用鋼鐵做的!」然後就疼痛地暈了過去。

為了讓江姐開口。國民黨軍統用盡了老虎凳、辣椒水、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杠、電刑等酷刑,簡直到了慘絕人寰的地步,江姐被折磨的皮開肉綻,但她堅貞不屈,正義凜然,關鍵時刻守住了黨的機密。

1949年11月14日,在重慶即將解放前夕,江竹筠被特務殺害於渣滓洞監獄,年僅29歲。

看到這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想到現實生活中,我們面臨困難,總是沒有足夠的勇氣,畏縮不前;面對誘惑,又意志不夠堅定,犯下了種種錯誤。我們都應該向這位英雄「江姐」學習,什麼事都要堅持,不能放棄。

⑼ 讀過革命先烈的故事,有什麼感受

感嘆現在生活的美好,緬懷他們的戰績,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把美好的祝福送給他們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