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故事400字
⑴ 革命英雄故事一則,400字左右,急急急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不僅是我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而且是學識淵博、勇於開拓的著名學者,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中,佔有崇高的歷史地位。
李大釗同志1889年10月出生於河北省樂亭縣。那時,中國正處在帝國主義列強加緊侵略和封建統治癒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災難之中,國家和民族瀕於危亡的邊緣。進入二十世紀,辛亥革命爆發、新文化運動湧起,特別是五四運動的發生,使中國社會出現了曙光初現的變化。李大釗同志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1913年,他東渡日本,就讀於東京早稻田大學,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說。1916年回國後,他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科學精神,抨擊舊禮教、舊道德,向封建頑固勢力展開猛烈斗爭。他和他的戰友們改造舊中國的決心和激情,有力激發了當時中國青年的蓬勃朝氣和進取精神。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李大釗同志備受鼓舞,連續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新紀元》等文章和演講,熱情謳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銳的眼光,深刻認識到這場革命將對二十世紀世界歷史進程產生劃時代的影響,也從中看到了中華民族爭取獨立和中國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在宣傳十月革命的過程中,他自己的覺悟得到迅速提高,從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轉變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並且成為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1919年,偉大的五四運動爆發,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李大釗同志熱情投入並參與領導了五四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和運動之後,他更加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新青年》發表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時的思想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准備。1920年3月,李大釗同志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秋,他又領導建立了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和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並積極推動建立全國范圍的共產黨組織。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件,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李大釗同志對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作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李大釗同志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地區黨的工作,在北方廣大地區領導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工人運動,建立黨的組織。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黨的委託,幾次往返於北京、上海、廣州之間,同孫中山先生商談國共合作,為建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貢獻。他領導北方黨組織發動群眾,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軍閥斗爭,猛烈沖擊了帝國主義勢力和北洋軍閥統治。 1927年4月,在反動軍閥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釗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獄。他受盡各種嚴刑拷問,始終堅貞不屈、大義凜然,慘遭反動軍閥殺害,犧牲時年僅38歲
自己刪減下吧 我也不知道你看重哪些段落 這個真挺好的希望幫到你
⑵ 歷史故事400字的
我對「圍魏救趙」的認識
戰國時,魏將龐涓率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求救於齊,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往救。孫臏認為魏軍主力在趙國,內部空虛,就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因而,魏軍不得不從邯鄲撤軍,回救本國,路經桂陵要隘,又遭齊兵截擊,幾乎全軍覆沒。這個典故是指採用包抄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公元前354年,魏國軍隊圍趙國都城邯鄲,雙方戰守年余,趙衰魏疲。這時,齊國應趙國的求救,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兵八萬救趙。攻擊方向選在哪裡?起初,田忌准備直趨邯鄲。孫臏認為,要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排解別人打架,不能直接參與去打。派兵解圍,要避實就虛,擊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議說,現在魏國精銳部隊都集中在趙國,內部空虛,我們如帶兵向魏國折都城大梁猛插進去,占據它的交通要道,襲擊它空虛的地方,向魏國的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進軍,它必然放下趙國回師自救,齊軍乘其疲憊,在預先選好的作戰地區桂陵迎敵於歸途,魏軍大敗,趙國之圍遂解。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的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家們列為 三十六計中的重要一計。圍魏救趙這一避實就虛的戰法為歷代軍事家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1911年4月,孫中山領導的「黃花岡起義」前,黃興押運一條裝有武器彈葯的商船到了廣州碼頭,清政府盤查得很嚴。幾個稽查員上船打開了幾個箱子,裡面是香蕉、衣物,如果再往下查,就是武器彈葯了。黃興不由急中生智:他讓兩名船員扛起二個箱子就往岸上跑,稽查以為是違禁物品,趕忙追上去,打開箱子一看,卻只是兩箱滿滿的外國好酒。黃興趕上,故意罵船員是「不要命的酒鬼」,又殷勤地把兩箱好酒敬獻給稽查。事後,去酒館請稽查飽餐了一頓。這頓飯吃了有幾個小時,等稽查醉熏熏地返回時,船上的武器彈葯早已搬走。黃興以「虛」化「實」的計謀,巧妙地運用了「圍魏救趙」之聲東擊西的計策,從而化險為夷。
⑶ 歷史故事400字
歷史故事嗎?司馬光砸缸可以不有個小孩路水裡了,然後司馬光通過把剛砸掉把小孩就出來。
⑷ 名人的成長故事400字下
愛迪生從小立志
美國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小時侯只上了幾個月的學,就被辱罵為「蠢鈍糊塗」的「低能兒」,退學了。他眼淚汪汪地回到家,要媽媽教他讀書,並下決心:長大了,要在世界上做一番事業。「愛迪生在家裡喜歡搗鼓一些奇奇怪怪的小試驗,有時免不了要鬧點笑話,出點小亂子。父親就不許他再搞小實驗,愛迪生急得直說,說:」我要不做實驗,怎麼能研究學問?怎麼能做出一番事業來呢?「爸爸、媽媽聽了他的話,感動得只好收回」禁令「。
數學名人小故事-康托爾
由於研究無窮時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邏輯的但又荒謬的結果(稱為「悖論」),許多大數學家唯恐陷進去而採取退避三舍的態度。在1874—1876年期間,不到30歲的年輕德國數學家康托爾向神秘的無窮宣戰。他靠著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證明了一條直線上的點能夠和一個平面上的點一一對應,也能和空間中的點一一對應。這樣看起來,1厘米長的線段內的點與太平洋面上的點,以及整個地球內部的點都「一樣多」,後來幾年,康托爾對這類「無窮集合」問題發表了一系列文章,通過嚴格證明得出了許多驚人的結論。康托爾的創造性工作與傳統的數學觀念發生了尖銳沖突,遭到一些人的反對、攻擊甚至謾罵。有人說,康托爾的集合論是一種「疾病」,康托爾的概念是「霧中之霧」,甚至說康托爾是「瘋子」。來自數學權威們的巨大精神壓力終於摧垮了康托爾,使他心力交瘁,患了精神分裂症,被送進精神病醫院。
真金不怕火煉,康托爾的思想終於大放光彩。1897年舉行的第一次國際數學家會議上,他的成就得到承認,偉大的哲學家、數學家羅素稱贊康托爾的工作「可能是這個時代所能誇耀的最巨大的工作。」可是這時康托爾仍然神志恍惚,不能從人們的崇敬中得到安慰和喜悅。1918年1月6日,康托爾在一家精神病院去世。
⑸ 孫中山的故事300字或400字
哥們成了岳父:孫大炮的朋倫之亂
做出朋倫之亂的這個人,就是名震中華民國的革命先行者孫大炮。
孫大炮之稱謂自然是別人饋贈的外號,意指做事不貼邊、不靠譜。不過這個外號用在他驚世駭俗的魄力上倒也適當。這個孫先行者當年扯旗造反、結黨反清之時,身邊的幾個擁躉者中有個姓宋名嘉樹的人最為鐵桿兒。此人出身富豪,家資萬貫,是孫先行者革命活動的主要支持者和贊助商。那時候孫大炮以革命為業,沒有養家糊口的經濟收入,一切生活用度全靠社會資助過活。每當孫錢糧不濟的關鍵時刻,大都是這位老宋大哥給予及時的援助。
老宋那可是真夠意思,不僅出錢出物,當他的大女兒長大之後,還給派到了孫大炮的身邊,無償地為他做一些秘書之類的工作。想那孫大炮沒有生活來源,只能靠別人資助過活,哪裡還有錢給老宋的女兒開工資?當然人家老宋錢財大大的有,根本就不在乎什麼工資不工資的。
老宋大女兒來了後,春去秋來,相安無事。等宋大姑娘到了出嫁的時候,老宋又把他的二姑娘給調換過來了。宋二姑娘來了後,秋去春來,可就出了事了,出了大事了。讓老宋萬萬也沒有想到的是,孫大炮天天和這個窈窕淑女耳鬢廝磨,日久生情,竟然和他的二姑娘戀上愛了。孫本來業余愛好就是愛女人,如今被眼前的靚女日蠱夜惑,心中的魔鬼早就被激活了。當然這也可以說是緣分鎖定的。宋二姑娘兩歲之時,孫對她曾有一抱,當年孫未必想到此幼女會成為他的夫人,卻不料,這一抱,卻締結了天緣。前緣加後因,你情和我愛,於是就發生了不倫之戀。到後來,竟然發展到要做個長久夫妻。
這事非同小可!眼見朋倫之亂就要發生,孫的好友們紛紛加入到了勸阻的隊伍之中。有的從哥們老宋的感情的方向上去論述,有的從其原配的感受方面上去評說,還有的從革命領袖的表率作用去勸諫,更有人從身體方面為孫著想,說你找個小媳婦,身體根本頂不了,尤其對肝腎極其不好等等等等。
可此時的孫大炮為欲所惑。什麼朋友之女兒,什麼年齡懸殊,什麼休妻再娶,什麼領袖表率等等,統統拋至九霄棄之腦後置之度外了,這時候的宋二姑娘也是橫下一條心沖破封建的阻力,返回老家,毅然提出了非孫不嫁的主張。
老宋夫妻一聽當時就暈了,感覺塌了天一般。也是的,即便是以仁德著稱的劉備,遇上關雲長要娶他女兒這事兒,也得發瘋。恁這是干痕么!那個孫大炮的兒子都比你歲數大,你還跟他!你想找個爹呀?一怒之下,老宋把二姑娘給軟禁起來,想以此隔絕和孫大炮的來往。也是天遂人願,天生一個女傭,提前埋伏在了宋家,此時做了宋二姑娘的內應。在女傭的幫助下,宋二姑娘終於跳窗出逃,遠遁日本,和孫大炮拜了天地,入了洞房。
老宋聞得二女兒越窗潛逃,怒火萬丈,急三火四地跟蹤追擊到了日本,可為時已晚,宋和孫已經舉行了婚禮,生米業已煮成了熟飯。據說老宋火冒三丈地在總理府前高聲叫罵孫搶走了他的女兒,可當孫走出來時,卻出人意外地跪在孫面前,懇求孫好好待他的二姑娘。一場好戲卻以這樣的形式草草收場了。不過,從此老宋大哥和孫大炮割袍斷義,既不做哥們,也不做翁婿,老死不相往來了。
這本是一段荒謬離奇的顏色泛黃的故事,可在電視劇《孫中山》中,卻被處理得圓滿無缺完美至極。孫的原配想到的是孫的大業,自己作為糟糠之妻不能輔佐明君,遂主動下堂,讓賢讓位,體現了高風亮節;而作為青春貌美的宋二姑娘為了更好地成為內助,積極踴躍並順利地登堂入室,體現了犧牲精神。在「誰能更好的輔助孫先生鬧革命」這個命題下,孫的喜新厭舊得到了一個美好的恰當的理由,孫的新人和舊人也都交出了令人滿意的人生和婚姻答卷。於是,在革命這桿大旗的掩護下,孫的原配深明大義全身而退,宋二女兒甘願進貢胴體奉獻青春,兩個女性情敵達到了雙贏,加上孫先行者的這一贏,合成三贏。杜甫所鄙視的「但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的事根本就沒有發生。此一樁事真是開了婚姻史中移婚易嫁的先河,創了吉尼斯的某項記錄。
然而這不算什麼,在孫前妻之前的前妻的前妻,也是個和宋二姑娘一樣的命運:這個日本女子叫大月薰。36歲的孫大炮和當時還14歲的大月熏的故事。
1898年孫第一次來到日本,租住了一個姓大月的日本人家的一樓住房,主人名叫大月金次,她有個小女兒叫大月薰,當時才12歲,盡管人小卻「鬼大」的可人兒,很快迷住了已經33歲的孫中山。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這個時候就愛上了宮川東—的外婆大月薰,那個才12歲的少女。(喂,是110么?)
1902年,孫再來橫濱時據說依然住在大月薰家,大概是難以忘懷那個叫大月薰的少女吧,而此時,當年的少女已經初長成,按照中國的說法,女孩15歲早已成人,可以談婚論嫁了。於是住在一樓的已經36歲的孫就通過秘書溫丙誠[人名讀音是否正確,待考證]向二樓的房東提出了娶大月薰的請求,結果卻遭到了大月一家的反對。據宮川東—的推測,此時亡命日本的孫可能比平時更專注女性,更需要女性的安慰[在場的聽眾當時都笑了],盡管遭到拒絕,決不輕言放棄,第二年再次提出結婚的請求,依然遭到大月家的反對,理由是:孩子太小了。
但是已經春情萌動,並被孫的愛意感動的大月薰卻沒有理睬家庭的反對,依然從二樓走下一樓,和孫中山先生同居了。既然生米煮成熟飯了,大月一家也只得隨薰到樓下去住了。
從此17歲的大月薰就成為孫先生公開的「情人」,[我認為稱之為「情人」也許更合適一些]撫慰了孫中山孤旅之幽怨。孫中山在1903年十一月六日給平山周的信中也說:「弟在此間無甚所事,然以經濟困難,退守以待時機耳」,想必的確憂憤不安,需要情感的慰藉。
孫中山回國後,大月薰又是孤獨的一個人,帶著孩子,難以獨力撫養幼女的大月薰最後不得不將女兒「文子」寄養給一個叫宮川梅吉的人,長大後嫁給了一個姓宮川[待考]的人,並生下了兩個孩子東一和弘。東一就是我們大家有目共睹的這個宮川東—,自稱是孫的外孫的人
孫在女人方面,可以說是從法律來講還是從道德來講,都犯盡了錯誤。
本來,「無所謂,誰會愛上誰。」可孫卻偏偏豎起了「天下為公」的牌坊,這就不好辦了。孫其實是觸破了道德和人倫的底線了。「亂愛」和「天下為公」,怎麼也尿不到一個壺里去。
令人欣慰的是,孫大炮盡管帶著亂倫和睡皇陵的污點,但畢竟以反帝制的光輝業績將永垂於史冊了。
令人遺憾的是,孫大炮雖然將永垂在史冊里,但他那亂倫和睡皇陵的污點也將伴隨著他直到永遠的永遠了。
⑹ 孫中山的故事能寫400字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君志所向,一往無前;百折不撓,愈挫愈奮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當大官。
為民而有,為民而治,為民而享
⑺ 我們家族的名人 姓項作文400字
我的家族
今天的作業是寫《家族故事》。我想,我生活在這樣美好的家庭中,我的祖先也一定有十分輝煌的故事吧!我迫不及待地問爸爸:「我們家族的家譜在哪裡?哪一位老人最偉大?」爸爸只淡淡地回答:「沒有」。爸爸告訴我他只知道他的兄弟姊妹和我的爺爺奶奶,對我的曾祖父略知一二,再往上溯,一切都是空白了。我忙問:「曾祖父是幹啥的?偉大嗎?」爸爸又只是淡淡地回答:「農民,什麼偉大。」
我的曾祖父是農民,朴實,勤勞,默默無聞。他有三個兒子,大爺爺、二爺爺都是面朝河水背朝天的纖夫;我爺爺不甘貧窮,背井離鄉、浪跡天涯,學得一手雕刻、修配的手藝,靠小手藝度日,也沒干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此時此刻,我真為我的家族沒有家譜,沒有偉人而自卑。此時此刻,我茫茫然然,真不知這篇作文怎麼下筆。但是,我突然想到,在我的家族裡面,或許真沒出過什麼偉人,但在那些和我同姓的偉人裡面,幾百年前他們或許真的和我沾親帶故,只是我不知道而已。如果是這樣,我可能就是懸壺濟世的孫思邈的後代;我可能就是古今中外被喻為軍事聖人的孫武的後裔;我可能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的傳人;我可能就是……
是呀!孫思邈、孫武、孫中山確確實實是我們家族的一員!我們的家族中豈止是他們!還有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張衡、李時珍、李四光、錢學森、袁隆平……我心潮澎湃,中華上下五千年,有多少英雄豪傑,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風流人物,他們不都是我們中華大家族的一員嗎?
我又平靜地想起了朱自清筆下《背影》中躬著背的父親;想起了孟郊《遊子吟》中的「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慈母……在中華歷史長河中,有多少這樣的默默無聞、朴實無華的父親母親。這千千萬萬平淡無奇的父親、母親不都是我們中華大家族的一員嗎?是的,他們都是我們家族的一員。是他們———這些英雄豪傑、庶民百姓用他們的豐功偉績、平凡瑣事譜寫著我們中華大家族的家譜,譜寫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
⑻ 描寫名人勤奮的故事400字
1911年年底,周恩來在沈陽東關模範學校上學。這一天,魏校長親自為學生上修身課,題目是「立命」當時正是中國社會發出劇烈變動的時期。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剛剛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統治。很多人,特別是年表人思想困惑,沒有明確的理想追求,沒有人生奮斗的目標。校長講「立命」,就是給學生講怎樣立志。
魏校長講到精彩年突然停頓下來,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請問為什麼讀書?」
教室里靜靜的,沒有一個學生回答。
「如果沒有人回答,我就一個個問了!」
魏校長走下講台,指著前排一同學說:「你為什麼而讀書?」這個學生站起來挺著胸脯說:「為光耀門楣而讀書!」「就是為了光宗耀祖。」魏校長又向第二個學生,回答是:為了明禮而讀書。第三個被問的學生是一個靴鋪掌櫃的兒子,他很認真地回答說:「我是為我爸而讀書的。」同學們聽了鬨堂大笑。
為了這些回答都不滿意,搖了搖頭又起到周恩來面前,問道:「你是為什麼而讀書?」
周恩來在學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剛剛成功,他在同學們中第一個剪掉了長長的辮子,這是很不簡單的一件事,因為滿清政府規定,所有漢人男子都必須像滿族人一樣留長辮子,以表示忠於清朝朝廷,不留辮子就要殺頭。周恩來是第一個剪掉辮子的學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來站起身來,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來非常鄭重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話,表達了周恩來從小立志振興中華的偉大志向。
魏校長沒有想到,竟然有這樣出眾的學生,非常高興。他示意讓周恩來坐下,然後對大家說:「有志者,當效周生啊!」意思是說,有志氣的青年,都要向周恩來學習啊!
⑼ 孫中山的故事,400字
孫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為名。[1] 生於廣東省香山縣(即中山市)翠亨村的農民家庭。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斗爭傳統的影響,嚮往太平天國的革命事業。是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二千年帝制」。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2] 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
孫中山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後多次被結集出版,有中華書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孫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國父全集》等。[3] 孫中山是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開拓者,為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也為政治和後繼者建立了堅固而珍貴的遺產。
⑽ 以感人的故事為題,介紹一個你搜集到的革命歷史故事.400字左右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不僅是我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而且是學識淵博、勇於開拓的著名學者,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中,佔有崇高的歷史地位。李大釗同志1889年10月出生於河北省樂亭縣。那時,中國正處在帝國主義列強加緊侵略和封建統治癒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災難之中,國家和民族瀕於危亡的邊緣。進入二十世紀,辛亥革命爆發、新文化運動湧起,特別是五四運動的發生,使中國社會出現了曙光初現的變化。李大釗同志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1913年,他東渡日本,就讀於東京早稻田大學,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說。1916年回國後,他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科學精神,抨擊舊禮教、舊道德,向封建頑固勢力展開猛烈斗爭。他和他的戰友們改造舊中國的決心和激情,有力激發了當時中國青年的蓬勃朝氣和進取精神。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李大釗同志備受鼓舞,連續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新紀元》等文章和演講,熱情謳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銳的眼光,深刻認識到這場革命將對二十世紀世界歷史進程產生劃時代的影響,也從中看到了中華民族爭取獨立和中國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在宣傳十月革命的過程中,他自己的覺悟得到迅速提高,從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轉變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並且成為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1919年,偉大的五四運動爆發,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李大釗同志熱情投入並參與領導了五四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和運動之後,他更加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新青年》發表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時的思想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准備。1920年3月,李大釗同志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秋,他又領導建立了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和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並積極推動建立全國范圍的共產黨組織。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件,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李大釗同志對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作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李大釗同志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地區黨的工作,在北方廣大地區領導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工人運動,建立黨的組織。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黨的委託,幾次往返於北京、上海、廣州之間,同孫中山先生商談國共合作,為建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貢獻。他領導北方黨組織發動群眾,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軍閥斗爭,猛烈沖擊了帝國主義勢力和北洋軍閥統治。 1927年4月,在反動軍閥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釗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獄。他受盡各種嚴刑拷問,始終堅貞不屈、大義凜然,慘遭反動軍閥殺害,犧牲時年僅38歲自己刪減下吧 我也不知道你看重哪些段落 這個真挺好的希望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