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愛心故事讀後感一百字小學生

愛心故事讀後感一百字小學生

發布時間: 2020-11-24 21:41:01

Ⅰ 求5篇愛心故事讀後感 字數250字左右

1 :
我讀了(愛心故事)里的(愛在心裡有多重),深受啟發,我明白了文中講述了一個中年婦女背著一個二百斤重的丈夫從醫院的一樓背到四樓與一位送一百斤氧 氣瓶的中年男人作比較,她走得比中年男人還快,而且還不覺得累也 沒流汗,但它丈夫進了手術室以後,中年婦女突然覺得滿臉淌汗,而且連氣都喘 不過來,這充分體現了中年婦女她心裡的那份牽掛擔憂,比任何壓在背上的負荷都要重得多,還明白了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裝滿著對親人的沉甸甸的愛,而親人對自已的關愛更是沉積在內心的最深處,無時無刻不在給我們以溫暖的重量,我們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愛,才能在漫漫長遠的人生坎坷路上,走得更穩,走得更遠!還懂得了愛沒有重量,卻又最重,在牽掛時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在傷心時讓人心疼…… 2 ;
我讀了(愛心故事)里的(最後的善良),深受啟發,我明白了做人不要那麼壞,而要用善良的心去對待別人,但我們那幾滴眼淚,是人性的眼淚,也是善良的眼淚,文中講述了一個小女孩碰上一個匪徒,知道自己生還的可能性不大,後來通過與匪徒說話,把哥哥怎樣艱辛地把自己供上大學,再與哥哥通電話把幾句生離死別的話說成是家常話來感動劫匪的心,正是那個電話喚醒了劫匪心中最後僅存的善良,那僅有的一點善良卻救了她的命!還懂得了壞人心中的善良不是泯滅的,而是麻木了,真情真愛是復甦麻木靈魂的良葯,從而體現了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善良和歪念只是一念辶差,只要我們對待事情用正確眼光去衡量,我們要用火熱的心去關愛別人,在我們的生命里做每一件事情都是美好的

Ⅱ 愛心故事的讀書筆記

《朝花夕拾》是魯迅在受到政府的壓迫、「學者」們的排擠,又歷經戰亂後寫下的回憶。作者在這樣紛擾中尋出一點空閑來,委實不易,目前是這么離奇,心裡是這么蕪雜。一個人到了只剩下回憶的時候,生涯大概總算是無聊了,但有時竟會連回憶也沒有。

對往事的回憶,只是現實生活的一點安慰,而每一個美好的回憶又都有一個悲慘的結局:百草園和綉像摹本賣掉了,長媽媽也匆匆告別了人世,本應是激發人們的愛心的《二十四孝圖》背後,卻隱藏了謀人性命,教人看的丑惡禍心。去留學,並且碰到了一位令自己敬仰的師長,卻因為感受到醫治人的精神比醫治身體病症更重要而離別了,在學校辦事兼教書,實在勤快的可以的老友范愛農,終究擺脫不了貧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運。

在對這一連串苦樂參半的事件的記敘中,作者還追究了自己的一些思想根源,例如仇貓,小小的,帶給作者遐想的隱鼠的失蹤,只是個象徵的意念:當我失掉了所愛的,心中有著空虛時,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這才是作者仇貓的動機:它在奪人所愛。從魯迅先生一生的經歷看:嫉惡如仇,不過是對缺乏愛、失落愛、痛惜愛的一個自然反應罷了。

對這個細節下作者又給自己開了個傷心的玩笑:他的仇貓是毫無道理的,雖然貓吃老鼠,但他的隱鼠卻不是貓吃的,而是被長媽媽踏死的,那麼是否要恨長媽媽呢?在下一節回憶中,長媽媽也確實有些讓人生厭,睡覺時佔領了全床,滿腦子的窮規矩和愚昧的信念,就是這樣一位長媽媽,卻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別人都不能重視的渴望化成了現實,不懂識文斷字的長媽媽把她自己都叫不出名的《山海經》買來,送給了「我」。正因為長媽媽這顆未被舊道德泯滅的愛心,使作者記起她,追念她。

在朝花夕拾的回憶中,作者多次寫到封建教育的失敗和狹隘。

小時候,長媽媽的故事裡說:「倘若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千萬不可答應他,以免那是害人性命的美女蛇,提防陌生人,並假想他就是壞人的邏輯。

在朝花夕拾之間,我隨作者一起,回到「我」的童年時代,重新回味那些人和事。走過留學的日本的求學索過程,一起追憶失去的老友。沿著這條線索,我看到二十紀初,以「我」為中心的一個個生活場景,人物心理歷程,讀著每一個寓意深遠,回味無窮的結束句,我的心也隨著作者一起潮起潮落。

Ⅲ 小學生小作文《愛的無限》看了愛心親情教育片讀後感

愛是人類永恆的話題。愛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最近讀了《愛的教育》一書,我的心久久被感動包圍著。

《愛的教育》是一本凈化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是那平實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感人至深。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

愛,多麼溫馨的字眼,在一生當中要經歷無數的愛:朋友之愛,父母之愛,夫妻之愛,子女之愛等等。當然,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也是這愛的長河中的一朵浪花。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的全部奧秘就在於何熱愛兒童。」蘇聯教育家馬卡連軻曾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確,孔子有「仁愛」思想;墨子有「兼愛」思想;陶行知有「愛滿天下」的思想,他們都是偉大的教育家。教育中的愛是什麼?

托爾斯泰認為:如果一個教師僅僅熱愛教育,那麼他只能是一個好教師……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事業和熱愛學生相結合,他就是一個完善的教師。由此可知,師愛是師德的重要表現之一。也正像教科文總幹事馬約翰先生說的:「世界上只有一種教育――愛的教育。」身為教師對每一個孩子都要做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境地,讓教師永遠做愛的播撒者。那麼,平凡的師愛就會產生非凡的力量。我開始對此感受並不深切,讀了《愛的教育》一書,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書中說:師愛是一種依戀的心情,是一種奉獻精神,是一種極端負責的態度,也是一種巨大的力量。愛心能架起師生關系的橋梁;愛心能春風化雨,澆灌每個莘莘學子;愛心能熏陶,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求知慾,養成其良好的情感品質,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是的,親密融洽的師生關系,敬愛的老師對自己的影響,常會令人終身難忘。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實驗的效應我想就是愛的結果。愛是神聖的,師愛偉大!愛像空氣,每天不可或缺的存在於我們的身邊,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愛,生命的始終都貫穿著愛。?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這些孩子雖然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裡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進了恩里科的生活,看到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以及怎樣去愛的。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是一次永遠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行,一路上經歷著許許多多或快樂,或憂傷,或感動,或幸福的風景。它讓你感受到人生的絢麗多彩。教育中有愛,才會真正讓孩子,讓教師擁有更加豐盛的心靈。

Ⅳ 《愛心真誠》的讀後感

讀《要有一顆博大而真誠的愛心》有感 愛是什麼呢?我想應該是同學之間的友愛,父母之間的關愛,幫助他人的愛心......
星期六,我讀了一篇叫《要有一顆博大而真誠的愛心》的作文。
這篇作文的主要內容是:
哈傑是一個出生在貧窮人家的孩子。一天,一位可憐的老奶奶上門乞討,小哈傑的母親毫不猶豫地將准備晚餐的幾便士全部贈給了那位老奶奶。當時,哈傑很不理解,站在門旁喃喃地說:「今晚我們吃什麼啊?」
母親扶摸著小哈傑的頭說:「孩子,我們一天不吃不要緊,可是這個可憐的老奶奶,如果再拿不到一個便士,就有可能在這個飢寒交迫的夜裡死掉。好孩子,一定要記住,要用一顆博大而真誠的愛心去幫助別人,那樣你就會得到快樂和心中的安寧。」
後來,小哈傑也開始向大家奉獻自己的愛心,有時也會遭到別人的懷疑,但是小哈傑完全不在意,因為他始終相信:自己博大而真誠的愛心,一定會感染身邊的人,他們又會去感染更多的人,那麼,世界將會充滿愛!
生活中處處都有愛:同學之間的友愛,家人之間的相親相愛,與陌生人之間的關愛......因為有愛,我們的生活才更加美好,請大家珍惜每一種愛吧!
這樣,愛就會永遠住在我們人間了!

Ⅳ 愛心企鵝讀後感100多個字數

[愛心企鵝讀後感]大家好,我讀的這本書是【愛心企鵝】,愛心企鵝讀後感。這本書里寫了一隻可愛的小企鵝。這只小企鵝不但可愛還很有愛心。比如說:帝王國國王的女兒被\"大腳獸\"抓走了,(小企鵝叫塔明諾)小企鵝塔明諾聽到此事後,居然要遠渡重洋。去解救被可怕的\"大腳獸\"抓走的企鵝國的公主娜努瑪!--是一頭大鯨告訴他的,只要找到愛就能救出公主。橫渡過太平洋,繞過南美洲,飛越大西洋?遇到了許許多多動物,這些動物都幫塔明諾一個大忙,比如說,海鷗幫他飛到了\"一口鍋\"上;駱駝給了他啟發,還幫他找到了章魚兄弟;小企鵝又過了大海;蝸牛讓小企鵝感到了舒適?甚至一台可以幫塔明諾實現願望的留聲機,一滴想快樂起來的悲傷眼淚,當然最最可怕的還是\"大腳獸\"?因為心中有愛,塔明諾無數次的遇險和逃脫,終於找到了,塔明諾也救出了那位被困的美麗的娜努瑪公主,和她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讀後感《愛心企鵝讀後感》。這篇文章讓我明白了:只要心中有愛,就能頑強的克服種種困難與艱險,通過努力一定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愛心企鵝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Ⅵ 好孩子有愛心讀後感

和孩子一起成長讀後感 兒女的成長只有一次,與他們一起成長,是責任,是幸福,也是一門藝術 厚厚的一本書翻完,作者對女兒的一片愛心躍然紙上,本書是作者送給女兒的一份生日禮物,也是作者對自己培養孩子全過程的一個系統總結,李鎮西老師既是一個學校的教育者,又是一位家庭教育者,視野全面客觀,不存在厚此薄彼,以偏蓋全之說,正適合當下有心於教育孩子的既是教師,又是家長的我們閱讀。作者從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一事一物入手,闡述了教育其實並不高深,尋常處,見真諦。 書中,李鎮西老師告訴我們「家長也是教育者」,「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在我們教育子女的同時子女也在教育著我們,而且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應該是和-諧的統一,作為家長首先應該是一位當之無愧的教育者,是孩子永遠的老師,無論是學校老師或家長,其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把孩子培養成優秀的可造之才。我從未認為教育孩子只是學校老師的事情,也從不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自己就完全放心,萬事大吉。但在實際行動中卻在這樣做,讀完本書後自覺慚愧。 李鎮西老師記錄女兒生命成長的歷程,是用心在記錄。從女兒一顰一笑到女兒許多的第一次,無不體現了一位偉大父親對女兒的記掛和關愛。第一次隨爸爸媽媽坐公交車,第一次呈現出笑的表情,第一次獨坐,第一次「手足舞蹈」地跳舞……無不體現出偉大的愛心。十八年,父親從年輕到中年,從女兒呀呀學語到幼兒園到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到亭亭玉立的大學生,失敗則鼓勵,迷惘則開導,困惑則解惑,始終充滿期待充滿微笑。 李老師在書中強調:「和許多年輕的父母一樣,我非常愛我的女兒,但我不把我曾有過的『科學家夢』、『藝術家夢』強加給她。我抱定一個信念:我要讓她成為一個快樂的人!而什麼是快樂呢?李鎮西告訴女兒:「快樂,源於善良:讓人們因我的存在感到幸福,就是最大的快樂!快樂,源於知識:暢游在浩瀚知識的無邊海洋,就是最大的快樂!快樂,源於童心:永遠保持赤子般的純凈無暇,就是最大的快樂!快樂,源於超越:戰勝自己並爭取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大的快樂!原來,快樂就是如此朴實的一個概念。 是的,世界上的孩子千差萬別,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環境,自然有著不同的孩子。這些孩子不一定智慧超常、才高八斗,不一定都能成名成家,鑄成大器,不可能樣樣優秀,處處超越別人。但是,不論怎樣的孩子,我們應該把他們培養成善良和快樂的人,塑造孩子完整的人格,讓他們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所以,「讓女兒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和女兒一起快樂地成長!」是李鎮西堅定不移的家庭教育理念,也應該成為我們教育子女堅定不移的理念。 翻看多遍後,才發覺何謂「最好」?只有對比才有好壞,而此中的「最好」,卻不是讓家長們之間互相比較出來的「最好」,而是家長用心與自己比較後得出來的「最好」!此「最好」無固定的評判標准,無論工作性質的不同,無論貧富,無論地域差別,此「最好」只在家長自己心中,我們做家長的,在面對自己的孩子(也可以說是我們自己一生最偉大的作品、藝術品)時,能夠做到問心無愧,傾心付出,盡職盡責即可。正象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那樣,我們的教育,重點不在於教會了孩子語文、幾何、物理、化學等知識,一般人估計一生都用不上那些幾何、化學之類的東西,我們的教育,重點是在於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做最好的家長,就是讓孩子做個優秀的人!每個孩子都各有特長,都充滿自信,勇敢面對挑戰。 總之,讀完李鎮西老師的書,我覺得書中每一篇小文章,每一個小故事,每一個微小的人生片段,一兩句話的教育感悟……都給人一種溫暖的、健康的、向上的感覺,一種愛的感覺。最後,再次用李鎮西老師的話共勉吧:「與孩子(女兒)一起成長,是責任、是幸福、也是一門藝術。」

Ⅶ 《愛的教育》讀後感100字左右。

愛的教育》讀後感
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裡,愛究竟是什麼 帶著這個思考,我與一個義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葯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為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脫而干沉重的活兒;那麼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於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為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義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Ⅷ 需要一篇愛心捐款幫助小學生報道的讀後感,謝謝!

小學生自發捐款讓受益人左右為難:收,孩子沒有掙錢能力;不收,拒絕愛心怕孩子傷心——11月13日,本報以《父子泣血深情大愛無邊》為題,報道了在山東青島打工的我省息縣張陶鄉農民張榮金消化道出血要終止治療助子上學,其子張強欲休學打工為父治病的消息。報道刊出後,各界群眾紛紛幫助張家父子,而昨天,當鄭州市解放路小學的兩名孩子也自願伸出援助小手的時候,出現了開頭的情景。

小學生堅決要捐零花錢

前天下午,鄭州市解放路小學六(2)班的胡鑫 、王於琦兩位小同學撥通了本報首席記者劉忠的電話:「我倆是六年級的學生,攢了些零花錢,本來我們准備用這些錢搞畢業聚餐會,但看到報道後改變了主意,想捐給充滿孝心的張強哥哥,幫助他完成學業。」劉忠在感動之餘告訴兩個孩子:「雖然你們的愛心可貴,但由於你們還小,沒有自主經濟來源,還是不捐為宜。目前,叔叔鼓勵你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

昨天下午,胡鑫 、王於琦再次給劉忠打來電話要求捐款400元。「我們其他同學聽說後也要捐款呢!」在孩子們的堅持下,劉忠只好把張強的電話和銀行卡號告訴給他們。

小學生堅決要捐零花錢

昨天傍晚,記者撥通了張強的電話。張強告訴記者,兩位小朋友已經和他聯繫上了,他當時感動得流淚了,但他告訴胡鑫 、王於琦:「哥哥謝謝你們的好心。我們一家雖然需要資助,可是,你們不能掙錢,我這個大哥哥怎麼能坦然地接受你們的捐款呢?」張強還向他們介紹了青島、息縣兩地黨委、政府救助他們幾萬元以及社會各界還在捐款的情況。兩位小朋友則像兩個小大人,對他說:「張強哥哥,報道上說,你從前也捐助過別人,可你想過沒有,要是你的愛心被拒絕,你會怎麼想呢?」

張強聽罷一時無語。他告訴記者,他左右為難:收,孩子沒有掙錢能力;不收,拒絕愛心怕孩子傷心。他說,他不知道在收到這筆錢後該收下還是退給他們。

「收」「不收」大家說法不同

那麼,學校、老師、家長和其他孩子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一位小學校長說,學校一般不組織捐款活動,因為學生沒有賺錢的能力,組織這樣的活動,會引起家長的反感;但另一方面,捐款活動也是獻愛心的一種表現形式,讓孩子們從小就關心、關愛社會上的弱勢群體,這本身也是一種愛的教育。

一些小學生認為,把自己的零花錢和壓歲錢捐給需要幫助的人,總比自己買零食吃、打游戲花掉更有意義。

而一些家長則認為,孩子的愛心捐助行為應該得到肯定,他們幫助了別人,從中也能體會到幸福和快樂。如果小學生的捐款都被拒絕,也會形成另一種負面效果,孩子很有可能會認為自己無需幫助別人,從小養成自私、冷漠的性格。另一方面,有些孩子有盲從心理,自己家庭條件不好,也非要捐款,這就顯得不大合適。(

Ⅸ 最美好的愛心童話讀後感

我最近讀了一本非常好看的書,書的名字是《最美好的愛心童話》。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收錄了很多有趣的童話,其中有很多是非常有名的故事,比如《三隻小豬》、《堅定的錫兵》、《賣火柴的小女孩》、《快樂王子》等等;還有很多讀起來很有趣的,比如《狐狸變成的茶鍋》和《吹牛大王歷險記》。其中有一個故事一開始只是讓我覺得好笑,但仔細想想卻得到了很多啟發,這就是《吹牛大王歷險記》的故事。
《吹牛大王歷險記》這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男爵,他是一個快樂的冒險家,也是一個著名的吹牛大王。他的故事讓人感到既驚險刺激又滑稽可笑,但你又不得不承認,這些故事非常有趣而且不可思議。即使是九死一生的困境,主角最後卻總能絕處逢生。雖然他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看起來荒唐可笑,但在故事當中,在危機時刻,正是那些急中生智的決定,使主角轉危為安,化險為夷。這給了我一個啟示,就是我們無論在任何時候遇到任何困難,都不能輕言放棄,不能退縮,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激發自己的潛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成功的機會和反敗為勝的可能。
其實《最美好的愛心童話》中的其他故事也都讓我懂得了很多。《三隻小豬》讓我明白了團結的重要,《堅定的錫兵》讓我讀懂了堅定的意義,《快樂王子》讓我讀到了善良和愛心,《賣火柴的小女孩》讓我更珍惜現在的生活。每個故事都能夠使人深思,回味無窮。
《最美好的愛心童話》真是一本有意義的好書。

Ⅹ 一年級學生愛心樹讀後感,

今天我看了《愛心樹》這本書之後,想對小男孩說:「做人不能貪得無厭,要想得到別人的幫忙,就要先幫忙別人。」 還想對樹說:「你無私奉獻的精神讓我感動。」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