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山神的民間故事
① 寓言故事都有哪些
1、割草男孩的故事
一個替人割草的男孩打電話給一位陳太太:「您需不需要割草?」陳太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拔掉花叢中的雜草。」陳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把草與走道的四周割齊。」
陳太太說:「我請的那人也已做了,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掛了電話。此時,男孩的室友問他:「你不是就在陳太太那兒割草打工嗎?為什麼還要打這電話?」男孩說:「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寓意:只有不斷地探詢客戶的評價,你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長處與短處。不要蕭規曹隨,凡事想想清楚事出何因,多問幾個「為什麼?」
2、驢的故事
上級領導老虎下山視察,看到其他動物都在玩,而只有驢在拉磨。老虎頓時贊不絕口:「有這樣勤奮的員工,是我們動物王國的幸事!」領導秘書狐狸對老虎說:「老闆,驢很勤奮沒錯,但是,磨上已經沒有東西了,他還在拉磨,這不是製造假象嗎?」
老虎一看,果真如此,不禁搖頭嘆息。驢子勤勞毋庸置疑,而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結果,雖然讓人不便指責,卻讓人不禁嘆息。
寓意:與其滿負荷工作,不如靜下來思考工作的各個環節以提高效率。如果工作沒有收獲,你必須果斷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
3、綠洲里的老先生
一個青年來到綠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輕人便問:「這里如何?」老人家反問說:「你的家鄉如何?」年輕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討厭。」老人家接著說:「那你快走,這里同你的家鄉一樣糟。」
後來又來了另一個青年問同樣的問題,老人家也同樣反問,年輕人回答說:「我的家鄉很好,我很想念家鄉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說:「這里也是同樣的好。」
旁聽者覺得詫異,問老人家為何前後說法不一致呢?老者說:「你要尋找什麼?你就會找到什麼!」
寓意:當你以欣賞的態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許多優點;以批評的態度,你便會看到無數缺點。
4、「聰明」的小男孩
一個小男孩問上帝:「一萬年對你來說有多長?」上帝回答說:「像一分鍾。」小男孩又問上帝:「100萬元對你來說有多少?」上帝回答說:「像一元。」小男孩再問上帝說:「那你能給我100萬元嗎?」上帝回答說:「當然可以,只要你給我一分鍾。」
寓意: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有投資的觀念,甚至需要投資毅力、耐心。
5、青蛙的故事
記得在做生物實驗時,把一隻青蛙放進裝有沸水的杯子時,青蛙馬上跳出來,但把一隻青蛙放在另一個溫水的杯子中,並慢慢加熱至沸騰,青蛙剛開始時會很舒適地在杯中游來游去,到它發現太熱時,已失去力量跳不出來了。
寓意:太舒適的環境往往蘊含著危險。習慣的生活方式,也許對你最具威脅。要改變這一切,唯有不斷創新,打破舊有的模式。
② 藏族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1、歷史悠久
據考古發現,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魯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
2、地域性和多樣性
藏區以地域主要分為衛藏、康區、安多、阿里四地,各自的文化呈現不同的特色。以地理環境而言高地、平地、山谷、林區等所處的地域文化有所不同。以勞動產業不同而言牧區、農區、農牧結合以及少數的漁業區的文化不同。
3、完整性
藏族文化主要以藏族聚居的地域文化為主,解放前藏區處於幾乎封閉的環境,保持著較完整的原始狀態,保留著的文化較完整。
4、宗教性
藏區的文化幾乎全部都跟宗教有關聯或受宗教的影響,藏傳佛教是佛教與藏區土生土長宗教「苯教」結合而成,因此它的宗教有一定的獨特性。
(2)關於山神的民間故事擴展閱讀
藏族的史前文化特點
一、史前藏文化的本土特質
1、石器——狩獵文化和游牧文化的象徵。
2、半地穴、圜地式房屋——藏族碉房建築的源頭。
3、石棺葬——遠古藏族先民本土的喪葬習俗及宗教情懷。
4、大石遺跡——原始風俗及宗教現象的文化遺存。
5、岩畫——遠古藏族先民生活及精神的寫照。
二、史前藏文化呈現出的多元性特點
在歷史的進程中,藏文化以其開放性和包容性與周邊文化互動、交流,形成了青藏高原的多元文化圈,呈現出文化互動的各種跡象,這些跡象在卡若文化、曲貢文化、部落遺跡中都有明顯反映。
此外,史前青藏高原的岩畫,不僅有其地方特色和本土特質,而且在其發展、變遷中也應表現出它的復合性,這還有待於與印、巴兩國的岩畫作比較研究。
三、史前藏文化是人類古文明的象徵
1、從地理環境的角度分析,可以說明遠古時代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具備了猿和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在藏族口承文學中,大量的藏族神話、民間故事和傳說等,記錄了史前藏族人民的思想意識、信仰觀念、行為方式,以及社會和文化結構的初始形態。
因此,考察史前藏文化的文明史,不僅可通過考古,也可通過對藏族民間文學作品的分析,從而總結出史前青藏高原歷史文化的形態,說明在史前的生態環境和文化背景下,本土族人的物質、精神、制度三方面的傳承和變遷的起始過程。
2、藏族文明史有5千年以上的歷程。具有5千年歷史的卡若文明、曲貢文明、象雄文明,以及雅隆部落文明正是以游牧、畜牧兼農業經濟為主的,以既本土又多元的文化特性構築了藏族5千年的文明史。
史前藏文化不僅具有悠久古老的歷史,而且有著豐富多彩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是人類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在遠古、在史前一直不斷地創造著藏文化的遠古文明,構築了藏文化史前的本土性、多元性和變遷性。
③ 有關長江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或神話故事
有關長江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或神話故事有:
《赤壁之戰》《渡江戰役》《花椒的傳說》《大禹治水》《投鞭斷流》
1、《赤壁之戰》
公元208年秋天,曹操在統一了北方之後親自率號稱八十萬人的水軍沿江南下,企圖消滅劉備及孫權,統一中國。孫權與劉備結成聯盟,共同抗擊曹軍,兩軍在位於長江中游的赤壁相遇。吳蜀聯軍根據曹操士兵都是北方人,不習水戰以及他們的戰船相連行動不便等不利因素,巧設詐降火攻之計,大破曹軍。
曹操軍隊死傷無數,損失慘重,倉皇敗走華容道,逃回北方。此後曹操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實力,劉備趁機奪取了益州、荊州,與魏、吳兩國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3)關於山神的民間故事擴展閱讀
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幹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97km,比黃河(5464km)長900餘公里,在世界大河長度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居世界第三位。
在世界大河水流量中,長江也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亞馬遜河和剛果河。但尼羅河流域跨非洲9國,亞馬遜河流域跨南美洲7國,剛果河流域跨非洲7國,長江則為中國所獨有。
④ 12生肖的真實來歷是怎麼樣的
古人從古時晝夜十二點的角度解釋了地支與小獸之間的關系。然後,在十二個小時的啟發下,十二星座的順序被發明出來。
1、子時: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夜間11點至次日凌晨1點,屬子時,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靜,頻繁活動之時,故稱「子鼠」。
2、丑時:
雞鳴,也被稱為野雞:十二小時的第二個小時。(北京時間1:00至3:00)。
早上1點到3點很醜。牛習慣於晚上放牧。農民通常在晚上醒來喂牛,因此被稱為「丑牛」。
3、寅時:
平淡,也稱為黎明,早晨,白天等:小時是指白天和黑夜之間的時間。(北京時間3:00至5:00)。
從凌晨3點到凌晨5點,是尹茵。這時,晝夜行走的老虎最猛。古人此時經常聽到虎嘯,因此被稱為「寅虎」
4、卯時:
日出,也稱為太陽的開始,破曉,升起的太陽等:是指太陽剛出現,升起的時間。(北京時間5:00至7:00)。
清晨5點至7點。黎明時分,兔子從巢里出來,他們喜歡吃草和晨露,所以被稱為「卯兔」。
5、辰時:
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早晨7點至9點,屬辰時。此時一般容易起霧,傳說龍喜騰雲駕霧,又值旭日東升,蒸蒸日上,故稱「辰龍」。
6、巳時:
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上午9點至11時,屬巳時。大霧散去,艷陽高照,蛇類出洞覓食,故稱「巳蛇」。
7、午時:
餵食時間,又稱日浦,西施等:(北京時間15點至17點)。
申請時間為3:00pm至5:00pm。太陽向西,此時猴子在哭泣,因此被稱為「午猴」。
8、未時:
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午後1點至3點,屬未時。有的地方管此時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
9、申時:
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下午3點至5點,屬申時。太陽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時啼叫,故稱「申猴」。
10、酉時: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下午5點至7點,屬酉時。太陽落山了,雞在窩前打轉,故稱「酉雞」。
11、戌時:
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傍晚7點至9點,屬戌時。人勞碌一天,閂門准備休息了。狗卧門前守護,一有動靜,就汪汪大叫,故稱「戌狗」。
12、亥時:
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夜間9點至11點,屬亥時。夜深人靜,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故稱「亥豬」。
(4)關於山神的民間故事擴展閱讀
十二生肖也被稱為十二年野獸。在中國的日歷中,有十二個新年動物輪流輪流,所以在我們的中國年,日歷中使用的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龍,蛇,馬,綿羊,猴子,雞,狗和豬。
十二生肖始於公元前六世紀。早期的數字和地球分支的集合相互應用,到後來才變成的紀年的年號。
⑤ 有關神話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含沙射影、開天闢地、葉公好龍、八仙過海、女媧補天
一、含沙射影
【解釋】:傳說一種叫蜮的動物,在水中含沙噴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擊或陷害人。
【出自】: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二:「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
【譯文】:「他的名字叫蜮,一個是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的人就全身抽筋,頭痛、發熱,嚴重的甚至死亡。」
二、開天闢地
【解釋】:古代神話傳說:盤古氏開辟天地,開始有人類歷史。後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來沒有過的。
【出自】:三國·吳·徐整《三五歷紀》:「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在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
【譯文】:「天地一片混沌如雞蛋,盤古生在其中,一萬八千年,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
三、葉公好龍
【解釋】: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於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出自】:漢·劉向《新序·雜事》記載:葉公子高非常喜歡龍,器物上刻著龍,房屋上也畫著龍。真龍知道了,來到葉公家裡,把頭探進窗子。葉公一見,嚇得拔腿就跑。
四、八仙過海
【解釋】:相傳八仙過海時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術。民間因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諺語。後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領或辦法,互相競賽。
【出自】:明·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二折:「則俺這八仙過海神通大,方顯這眾聖歸山道法強,端的萬古名揚。」
【譯文】:就我們這八仙過海神通廣大,方顯得神仙回位的道法強大,要的是萬古將好的名氣流傳下去
五、女媧補天
【解釋】:神話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
【出自】: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
【譯文】:「於是女媧煉五色石用來補天。」
⑥ 古希臘九大女神及簡介
古希臘的九位女神有以下這些:
雅典娜:(羅馬又稱密涅瓦Minerva)Athena,起初被視為女戰神,後逐漸變為智慧女神。因為她是雅典城的守護女神,所以又是女戰神。三處女神之一。
艾斯特萊雅:(羅馬又稱狄克Dice)Astraea(意即「星女」),正義女神,正義的化身。正義女神是宙斯和忒彌斯之女,四季女神(荷賴)之一,在「黃金時代」時掌管世界。阿斯特萊雅又叫「維耳戈」,即「處女」之意。
⑦ 有那些著名的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簡要概括內容
1、女媧造人
女媧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傳說女媧用黃土仿照自己創造了人,創造了人類社會。又替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被傳為婚姻女神。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她慈祥地創造了我們,又勇敢地照顧我們免受天災。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祖神。
2、誇父追日
誇父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後土的後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載天山上。他雙耳掛兩條黃蛇、手拿兩條黃蛇,去追趕太陽。
當他到達太陽將要落入的禺谷之際,覺得口乾舌燥,便去喝黃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乾後,口渴仍沒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澤的水,還沒有走到,就渴死了。誇父臨死,拋掉手裡的杖,這杖頓時變成了一片鮮果累累的桃林,為後來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3、神筆馬良
有個孩子叫馬良,他喜歡畫畫並且畫什麽像什麽,一天,神仙給了他一支神筆,於是就畫甚麼就變成真的。財主和官老爺知道此事,想讓馬良為他們畫金山,馬良畫好後又畫了大船,趁官老爺高興時畫巨浪打翻了船。懲治了那些壞蛋,從此馬良專替窮人作畫,是窮苦人都過上幸福的生活。
4、牛郎織女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王母娘娘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
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5、精衛填海
中國上古時期一種叫精衛的鳥努力填平大海。《山海經》記述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精衛。
精衛原來是炎帝寵愛的女兒,有一天她去東海玩,可是突然風暴襲來,她死了。女娃變成了鳥,名字就叫作「精衛鳥」。精衛鳥去西山銜來石子兒和樹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東海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