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故事文章
㈠ 要求家長寫一篇家庭故事的文章
伴隨著素質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減負這個頗具中國特色的話題再次成為熱點。學校把原本屬於家庭的那部分時間還給了家長和孩子們,同時也意味著把一部分本來應該由家長承擔的家庭教育責任重新歸還給家長。那麼,家長應該從家庭生活的實際出發,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做哪些有意義的事情呢?
第一,教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減負後,孩子呆在家裡的時間明顯增多,如果不把幫助孩子合理規劃時間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不僅會給孩子的安全帶來隱患,而且會讓孩子養成浪費時間、做事情效率低下的不良習慣。
因此,家長可以嘗試採用下面的方法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時間。首先,與孩子一起設計一個家庭生活日歷本,以每頁為一天,在充分尊重孩子合理要求和需要的基礎上,按照學習、用餐、休閑、睡眠、機動等幾大部分對孩子的日常家庭生活進行分類。第二步,激勵孩子逐步執行自己的計劃。家長一定要在每晚睡覺前和孩子一起分析計劃的執行情況,最初的時候可以對執行不好的地方忽略不計,突出表揚那些做得好的地方,即使都執行得不好也要表揚孩子已經有了管理自己時間的意識,然後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要求。第三步,每周都要組織一次點評表彰活動,由孩子本人和父母分別對上周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然後再制訂下一周的計劃。這樣堅持幾個月後,孩子不僅會從中體驗到合理規劃的重要性,而且會品嘗到合理規劃後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干自己喜歡事情的甜頭,就會自覺自願地規劃自己的每一時,每一分,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第二,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承擔家庭責任,成為家庭衛士
家庭是每個人生命的搖籃,是帶給每個人親情關愛最溫暖的地方,因此,孩子們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在家庭生活中躍躍欲試的願望和行動。盡管受年齡和學業限制,他們能夠參與的家庭事務有限,而且有時候顯得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但這種經歷和體驗不僅可以培養他們一定的家庭生活能力,讓他們在替父母分擔一些責任的過程中理解父母的不容易,還可以幫助他們樹立家庭觀念,培養他們愛護家庭守衛家庭的美好情感。所以,家長可以考慮和孩子一起制訂「愛家公約」,對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行為進行規范,對各項家庭事務進行明確分工,然後相互督促,共同遵守。特別建議家長們充分利用減負後孩子們提前放學回家的這段時間,把給家人准備晚餐的任務交給孩子們,准備什麼,准備到什麼程度等等這些可以由家長根據孩子的年齡確定。無論這個工作的結果如何,對孩子們來說都是自我價值在家庭中的一種體現,他們會因此產生強烈的成就感,收獲到為家人提供服務後的幸福。
第三,與孩子一起親近自然,體驗自然的美與和諧
在所有的家庭活動中,最受孩子們歡迎的莫過於一家人外出郊遊。此種體驗不僅可以幫助家人洗刷掉學習和工作的勞累,增進親人間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讓孩子進一步了解自然,感恩大自然對人類的恩寵,從而在體驗中形成關愛自然和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建議家長為孩子購買一張本地地圖,讓孩子把城市周邊的村莊和名勝古跡全部記下來,制訂一個「尋訪村莊寶地」的年度計劃,然後按照計劃逐一走遍周圍的村寨。每走一個地方都讓孩子了解這個地方的風土人情,還可以讓孩子想辦法結交村裡的同齡夥伴,與這些夥伴一起爬爬樹、掏掏鳥窩、捉捉迷藏、曬曬太陽,收獲一份質朴的友誼。這樣的郊遊活動距離不是很遠,花費的錢物也不用很多,但它帶給孩子的美的享受和心靈的啟迪一點也不少。長此以往,何愁孩子寫作文時眼中無物、筆下無情呢?
第四,巧設情景,磨煉孩子的生存意志和心理抗壓能力
當代獨生子女的耐挫能力弱,抗壓能力小。這個問題的始作俑者並不是孩子,而是家長無原則的嬌慣和溺愛。因此,在學校減掉了孩子們過重的學業負擔之際,家長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怎樣磨煉孩子們的意志、培養孩子們堅韌持久的精神和一定的心理承受力上。為達到這個目的,家長可以適當延遲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讓孩子知道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手到擒來的道理。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爬山,在假期里組織長距離的騎車拉練或徒步旅行等活動,讓孩子在體驗艱難中挑戰自己,提高身體和心理的抗壓能力。同時,家長還可以充分運用孩子所崇拜偶像的成長經歷,挖掘身邊的其他教育素材,採用討論交流、觀點辯論等方式對孩子展開這方面的教育。
第五,幫助孩子擴大交往范圍,對孩子進行與人交往的教育
人是群居動物,離開了集體,人便無法展示自己,也無法通過與人交往而發展自己。從這個角度看,生活在三口之家這樣一個小群體中的孩子們是不幸的,他們從出生的那天起就註定要忍受孤獨,他們沒有可以仰慕的哥哥姐姐,所以也就無法通過效仿和嘗試而習得與大孩子交往的本領;沒有天天尾隨在後需要他們關照的弟弟妹妹,所以也無從體驗照顧弟妹、關愛弱小的感覺。因此,打開家門,和孩子一起尋找合適的玩伴,這是時代對今天家長提出的要求。家長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後,可以積極行動起來,通過和街坊鄰居、親朋好友、孩子班裡好朋友的家長結成「家長互助會」、「家長俱樂部」,定期舉辦大集體活動的方式,滿足孩子們與人交往的需要,培養孩子們與人打交道的能力。
第六,解讀生命奧秘,對孩子進行愛與生命的教育
生命教育是一切愛的教育基礎,而愛的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意義所在。因此,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應該了解生命、理解生命從而珍惜生命。生命教育的內容以人類自身為主,主要包括性和性別的問題、青春期早戀問題、男女社會分工和家庭角色等等,由於這些話題本身具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性和隱私性,所以,這個任務主要由家長來承擔。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個性差異而選擇相應的內容和方式,確定適合的深度。比如,在洗澡的時候幫助幼兒了解自己的身體,知道各個部位的名稱;通過插圖、故事或科教片等形式從正面回答小孩子們關於「我從哪裡來」的問題,爸爸媽媽通過對比的方式讓孩子了解男人和女人的家庭角色和社會分工;藉助青春期教育的科普讀物、典型案例、美文欣賞教給少男少女必要的青春期身心保健知識,讓孩子感悟愛和生命的尊嚴。
第七,體驗職業的精彩和艱辛,幫助孩子合理規劃自己的生涯
對於小學中高年級以上的孩子,家長還應該在家庭教育中增加一項幫助孩子規劃未來職業生涯的內容,以便孩子能盡早了解各種職業的特點,對自己的未來做到心中有夢、心中有數。可以借鑒的做法是:家長與孩子一起搜集資料,了解當今社會各種職業的名稱和基本特點;帶孩子一起尋訪周圍的各種職場高手,了解他們的成長經歷和職業生活;帶孩子到父母和親友所在單位,讓孩子通過觀察或一定程度的參與來體味職業的艱辛和快樂;和孩子一起到街頭擺擺小攤,賣賣報紙和雜物,到舊貨市場出售自己家的舊物,在勞動中收獲成就。
第八,查漏補缺,因材施教,為孩子提供個別化幫助
減負給孩子的個性化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家長可以針對孩子在學業、習慣或綜合素養方面的實際情況,實施一些個性化的家庭教育。譬如,對於學業稍顯不良或者存在偏科現象的孩子,家長可以適當安排一些對症下葯、查漏補缺的個性化學習內容。對於習慣不良的孩子,家長可以趁機和孩子從頭做起,從一件事做起,打一場培養好習慣的家庭持久戰;對於綜合素養有待提高的孩子,家長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給孩子「吃小灶」,讓孩子參加一些自己喜歡的活動。但是,所有的補習和提高都要以孩子願意和確保孩子身心健康為前提,建立在高壓和不尊重孩子、不懂教育規律基礎上的一切課外輔導和補習不僅會使學校減負失去意義,而且會導致孩子身心更加疲憊,加重家庭沖突,嚴重惡化親子關系。
㈡ 家庭中感人的故事(800字作文)
有一句話說得好,「幫助過你的人往往都是被你幫助過的人」。我們在生活中就應該互相幫助,互相諒解,將心比心。這件事雖然過去了很長時間,不過還是令我難忘,令我感動。
今天,我就和你說說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真實的小故事吧。媽媽是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普查員,十年一次的大事當然要留個紀念,照相片是必需的,這不,媽媽拿自己的相機和阿姨們面帶微笑的照了幾張照片,拿到照相館去洗。那的老闆告訴周日來取。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終於到周日了,真是□!我和媽媽高高興興地去取相片。我們一進屋,媽媽拿出取相票,那位叔叔一看,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像認錯一樣,叔叔的喉結上下動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說:「我.我…我忘了洗了,真是對不起」。我看見叔叔的額頭上似乎有汗流下來,他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裡,好像在等待媽媽的批評。我生氣極了,好像我們不付錢,為什麼不給我們洗……可是,媽媽卻沒有生氣,還微笑著說:「沒關系,你這里業務很多,偶爾忘了一個人的事是很正常的,這樣吧,我過幾天再來取吧」。那位叔叔的緊張感一下子放鬆了許多,連聲地說:「謝謝理解」。
我不明白,他沒有給我們洗照片,媽媽為什麼不發火呢?出了照相館的門,我迫不及待地問媽媽:「你為什麼不沖那位叔叔發火啊?」媽媽平靜地說:「他沒有洗出來,就是發火了,也是沒洗出來啊,這已經是改不了的事實了,再說也就是晚取幾天,也沒有給我們造成多大的損失,他已經知道錯了,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犯錯不可怕,只要改正就可以了。媽媽希望你走上人生道路是不小心犯錯誤的時候也會得到別人的諒解」。
我被媽媽的話感動了,理解萬歲!我們人和人之間就應該相互理解多為別人考考慮一下,矛盾就解決了。今天媽媽給我上了一堂幾乎完美的教育課。這堂教育課令我感動,也令我學習到了許多: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要學會換位思考,遇事冷靜,選擇最恰當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只有這樣,你才會受人尊敬,才會當你犯錯時使人原諒,才會令人感動!
生活道理不少,細心就能發現;生活小事不少,感動無處不在,學會寬容理解,快樂伴我同行。
㈢ 家庭故事作文1500字
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爺爺就教育我說:「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跌倒了要自己學會爬起來,不能埋怨自己前面的路途不平坦,只能責怪自己走路不小心」;奶奶說:「只有你自信、自尊、自強,你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永遠做自己的主人」。在爺爺奶奶的教育下,我從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就學會掃地,我學會了管好自己,自己洗臉,自己洗澡;有時還幫助爺爺奶奶擇菜掃地,我們家有一個好習慣就是自己的碗自己洗。說到洗碗,還有一個小故事,聽媽媽說:「在我和爸爸結婚的頭一天,我吃罷飯就習慣的把碗放在水池裡,這時你爸爸走過來說:『我們家的習慣是誰的碗誰洗,從今天起你也應該自己洗碗了。』從那時起我就不在把碗放在水池裡了。」一直到現在我們家裡人都是自己洗自己的碗,包括我也不例外。
我認為:家風始終是靠家人的影響和自己的自覺養成的一種好的習慣;我們家的家風還要求我尊老愛幼,不能隨便直呼輩份高的人姓名;我們家的家風要求我要做到以禮待人,常言道:禮多人不怪,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我們家的家風可以概括為十二個字:「誠實善良、勤儉持家、勤奮好學、。」爺爺奶奶就對我說:「做人要誠實善良,不說謊話,誠實善良是做人的第一要素。」
爺爺奶奶經常教育我說:「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我的爺爺奶奶從來不講究吃和穿。奶奶經常說,「做人一定要自力更生、勤儉節約」「常言道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到要受窮」。如今爺爺奶奶都退休了,我們的生活日漸富足,卻極少見爺爺奶奶買新衣服,姑姑平時給爺爺奶奶買一件好衣服爺爺奶奶總會說:「買那麼貴的衣服干什麼,好害不都是穿嗎?」爺爺奶奶經常說:「即便是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要節衣縮食,沒有必要講這樣那樣的排場。」
㈣ 家庭中溫馨的故事作文
我 愛 我 家
魚兒有一個藍色的家,小鳥有一個寬闊自由的家。而我有一個溫馨快樂的家。
每天,爸爸媽媽都要在外面辛辛苦苦的工作,在家裡還要做飯、掃地……可是,他們為了我,不辭辛勞,毫無怨言。每當我看到他們疲憊不堪的樣子是心裡十分難受。我想:我一定要為他們減辛勞,添愜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於是,我決定為他們下面條吃。
第二天早上,我很早就起床了,趁爸爸媽媽還在睡覺,我趕緊開始下面條,我先往鍋里到了一點油,然後到了三大碗水,大水燒開。大約過了3分鍾,只聽見鍋里不斷的發出「撲撲」的響聲,鍋蓋上還直冒氣。我揭開鍋一看,水在沸騰,原來是水開了,可以放面條了,我一邊拿面條,一邊嘴裡嘀咕著該放多少面條呢?我回想起媽平時下面條總是放三把,於是我也放了三把面條,面條漸漸的開始沉下去了,不一會,鍋里直冒白泡泡,我想:一定是面條熟了,該放調料了,我適當的放了一些鹽、胡椒粉、味精,又煮了一會,面就做好了。我把面盛入三個碗中。這時,,爸爸媽媽起床了,笑眯眯的端起我下的面條,津津有味的吃著我下的面條,嘴裡還不時發出嘖嘖稱贊聲:你真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我聽了他們的誇獎,心裡甜滋滋的!我想:今後,我一定再會為爸爸媽媽力所能及的事!
啊!我的家是多麼的溫暖,我愛我家!
㈤ 以 家庭故事 為題的作文250字
我家的故事_250字
我家有個辛苦的媽媽,和一個不會刷碗的爸爸,讓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內家。我家一天三頓飯容,每次都是媽媽刷碗。有時媽媽累了,就讓爸爸刷碗。爸爸每次都是很不情願地離開電腦桌,走到水池邊飛快地刷碗。到了第二天,媽媽去拿碗,都會發出一陣抱怨聲:「這碗是誰刷的?這油污還在呢!」我呢,也只好幫幫媽媽。
有一次,我是最後吃完飯的,便想幫媽媽把碗刷刷。正刷著呢,媽媽走了進來,說:「把碗放在那吧,快去寫作業,寫完還得把英語復習一下,下周六還考試呢!」我不答應,便讓媽媽回屋去,我就要刷完了。可是媽媽不答應,最後那碗還是她刷的。有了這個愛玩電腦的爸爸,媽媽可受苦了,每當我說到這些,媽媽總是一句話:「把你的學習弄好就行啦!」我家是幸福的,我就像魚兒生活在大海中。
㈥ 關於家庭和睦的一篇文章
家,是溫暖的港灣,是孩子的避風港。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和睦的家庭,在這樣的家庭里生活。成長該多麼幸福啊!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和睦的家庭能給每一個家庭成員帶來溫暖,帶來快樂,帶來健康,帶來智慧,帶來前進的力量,特別是能為少年兒童更快樂更好地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
信任是建立和睦家庭的基礎,先來了解一下安徒生的童話《老頭子總是對的》,故事說老太婆讓老頭子把馬牽到市集上,賣了或交換些什麼回來。老頭子就從牛、羊、鵝、雞、爛蘋果一路換了下來。看似心血來潮的行為,其實每次的交換老頭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且都還是考慮到老太婆會如何地高興。在酒店,有兩個英國人得知老頭子用馬最後換了一袋爛蘋果,認為老太婆肯定會罵甚至會打老頭子,而老頭子卻認為老太婆會因此而吻他。於是,兩個英國人用一桶金幣和老頭子打賭他會不會挨罵。回到家,老頭子逐漸告訴自己的交換,而老太婆居然每次都高興,因為老頭子的每一次交換都在考慮著自己所愛的人的感受。馬換牛,有牛奶;牛換羊,有羊奶、羊毛;羊換鵝,不需喂,在河邊游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還有鵝肉吃了;鵝換雞,有雞蛋,甚至會有一大群雞;雞換爛蘋果,哈,老太婆更高興,不只因為自己以往把自家樹上只結的一個蘋果當財富,致使成為爛蘋果也不願意扔,就現在,她去附近借香菜,人家說地里什麼也不長,連爛蘋果都長不出一個,這下,我們可以送給他一袋爛蘋果了。老太婆吻了老頭子,兩位英國人認輸了,金幣自然給,同時也認識到老頭子與老太婆這種不計得失、相互理解、保持快樂的生活態度的令人羨慕.
那麼,生活中,有幾個人能如老太婆信任老頭子般大度地對待家庭糾紛呢?如果是你,面對著各種令人情緒有大起落的局面,你還能心平氣和、笑臉相迎么?世俗的我們很難用浪漫的眼光看既已發生而又不可改變的現實。當對方做了一點似乎很傻的事之後,即使對方是好心辦了壞事,我們也常是難以接受這現實,怒不打一處來,艷陽高照在一瞬間急流直下,迅速黑雲壓城,迎面而來的不是冷嘲熱諷,就是一頓臭罵,甚至會拳腳相加。因此,互不相讓時,本來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釀成影響家庭和睦的暴風驟雨。如果,我們都能理解對方,相信對方的做法必有自己的理由,並能如老太婆般,連老頭子的錯都能解釋成一種關愛,何談家庭戰爭的爆發呢?戀愛時,我們能容忍對方的任何缺點,因為我們全心全意的愛著對方,難道我們對家庭中的成員就缺乏愛了么?並非如此,愛依然存在,只是又多了份挑剔,是我們的心態影響到我們少了發現關愛的慧眼。一味地苛求,使我們忽略了關愛的存在,而將錯誤無限放大了。當然,距離產生美,但即使是近在咫尺,只要我們用了寬容、信任的眼光去尋找,我們同樣會發現,自己身邊的美更能打動人心。讓我們一直保持著戀愛時的心態,把與所愛的人的相處的每一刻都做為戀愛中的一個標點,容忍對方,善待對方,關愛對方,允許對方犯這些美麗的錯誤吧。我們會發現,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了陽光。「老頭子做的都是對的」,多麼放心的相處啊,它向我們揭示了信任鑄就和睦家庭的道理。這不是一種盲目崇拜,不是縱容,也不是柔弱的依賴,而是家庭和睦的一劑良葯。
促進家庭和睦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和義務,我想:只要我們擁有信任,就會創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
㈦ 我的家庭故事作文800字
我生活在一個充滿溫暖、寬容和幸福的家庭中,爸爸媽媽都是大學老師。我出生那天恰好是早上8點鍾,他們給我起了一個富有特色的名字——xxx。他們十分希望我能像初升的太陽一樣,朝氣蓬勃,快樂成長。
不知是何原因,我從小就對各種各樣的車特別感興趣。只要有機會跟媽媽上街,我都不由自主地跟在汽車後頭追著聞那股濃濃的汽油味,直到累得跑不動為止。我也特別喜歡坐車,公共汽車、雙層巴士、麵包車、吉普車、小轎車我都坐過。而且每次都搶著坐在靠窗戶的一邊,每當這時,我都會貪婪地盯著馬路上來來往往的各種各樣的車輛,心想:什麼時候我也能駕駛其中的一輛親自體驗一下開車的樂趣呢?此外,我還喜歡收藏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玩具小汽車。當時家裡經濟條件並不太好,盡管如此,爸爸媽媽還是省吃儉用給我買了許多汽車玩具,並且還給我買了一條組裝公路。平時沒事的時候我會組裝出不同結構、不同形狀的公路,在公路上擺滿各種不同類型的小汽車,盡情地「駕駛」著這些小汽車便成了我兒時最大的樂趣。
轉眼間,我已上小學一年級了,班上大多數與我同齡的孩子都被家長逼迫著學這學那,爸爸媽媽對我很寬容。有一回媽媽問我想學什麼,由於我平時比較愛畫畫,想了一下便告訴媽媽我想學畫畫。爸爸媽媽當時很高興,立刻買來了蠟筆、小彩筆、畫紙等,我便興致勃勃地畫了起來……
與我同齡的許多小朋友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根本不考慮孩子的意願,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逼迫他們學琴什麼的。他們每天都極不情願地被迫練琴,還要學這學那。面對家長冷漠的表情,看著他們小小年紀就要受家長的如此「虐待」,我真為他們鳴不平。而我比他們幸運多了,爸爸媽媽從不逼迫我,我什麼時候來興致了就畫上一張,這樣日積月累,我的畫倒也在不知不覺中進步了許多,還經常得到爸爸媽媽的誇獎呢!作文
這就是我的家庭。在這個溫暖、寬容和幸運的家庭中,我正健康、快樂地成長著。
㈧ 一個令我感動的家庭故事 作文600
他,一個剛滿十歲的孩子,他,一個六歲時就背起家庭負擔的人.他就是生活在重慶石朗村一座破舊的老房子里的孩子——張猛.
張猛的父親張貴海,是個曾經獲得過武術比賽大獎的人,可在打工時被掉下的石頭砸傷了腰椎,如今已經癱瘓在床多年,連最起碼的自理能力都沒有了.
接下來的兩年多里,死神相繼帶走了張猛的爺爺和奶奶,媽媽外出打工,從此杳無音信,張猛的天塌了.
六歲的張猛就是從那天起,開始一個人承擔起照顧爸爸的重任,開始堅強地背負起家庭的重擔.
沒有人做飯,六歲的張猛對爸爸說:我會做飯.他那時還比灶台矮,可他踩著小板凳,又添水、又燒火,開始做飯.他第一次做的是一碗面,由於水放少了,面放多了,面都漲糊了.可爸爸吃到這碗麵糊時,卻熱淚盈眶!
沒有人挑水,六歲的張猛對爸爸說:我來挑水.那時家裡沒有水,平時喝水,都要順著陡峭的石階來到一個四五米深的大蓄水池裡去挑.六歲的張猛那瘦弱的肩膀根本挑不起兩桶水,只能用一個藍色的水桶去提.水池很深,小小的張猛只好小心翼翼地來到離水池最近的一個台階才能挑到水.路遠石滑,可張猛從不抱怨,再艱難也挺了過來.每次爸爸想起這段艱苦的日子,總是心疼地說不出話來,可張猛卻說:這點苦算什麼!
張猛要念書了,沒人照顧爸爸怎麼辦?年幼的張猛請學校答應他一個要求,那就是:每天遲到一會兒,早走一會兒.以後,別的同學還在呼呼大睡時,張猛早就起床燒好了早飯,給爸爸穿好了衣服,看著爸爸吃完了早飯,然後才背起了書包,向學校奔去.
下午,張猛已經背上書包,向家跑去.因為癱瘓在床的爸爸才吃了一頓早飯,他想讓爸爸早些吃到晚飯.
每天晚上,別的同學早已上床睡覺,張猛還要服侍爸爸上床,做按摩護理.到了很晚,才打開作業本,完成一天的作業.盡管這樣忙碌的他一直沒有停下,但他從沒有落下過他的功課,他一直是老師同學心目中的榜樣!
當我讀完這一篇文章後,我感動得熱淚盈眶.一個六歲的小男孩,生活在如此貧困的家裡,扛起人們難以想像的困難.想想我自己,從小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百般疼愛,卻做作業時遇到一點困難就半途而廢,這點困難怎能與他遇到的困難相比?
我,自愧不如.
相關內容
讓我感動的一個人作文
㈨ 家庭歷史故事作文
我的家族
今天的作業是寫《家族故事》。我想,我生活在這樣美好的家庭中,我的祖先也一定有十分輝煌的故事吧!我迫不及待地問爸爸:「我們家族的家譜在哪裡?哪一位老人最偉大?」爸爸只淡淡地回答:「沒有」。爸爸告訴我他只知道他的兄弟姊妹和我的爺爺奶奶,對我的曾祖父略知一二,再往上溯,一切都是空白了。我忙問:「曾祖父是幹啥的?偉大嗎?」爸爸又只是淡淡地回答:「農民,什麼偉大。」
我的曾祖父是農民,朴實,勤勞,默默無聞。他有三個兒子,大爺爺、二爺爺都是面朝河水背朝天的纖夫;我爺爺不甘貧窮,背井離鄉、浪跡天涯,學得一手雕刻、修配的手藝,靠小手藝度日,也沒干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此時此刻,我真為我的家族沒有家譜,沒有偉人而自卑。此時此刻,我茫茫然然,真不知這篇作文怎麼下筆。但是,我突然想到,在我的家族裡面,或許真沒出過什麼偉人,但在那些和我同姓的偉人裡面,幾百年前他們或許真的和我沾親帶故,只是我不知道而已。如果是這樣,我可能就是懸壺濟世的孫思邈的後代;我可能就是古今中外被喻為軍事聖人的孫武的後裔;我可能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的傳人;我可能就是……
是呀!孫思邈、孫武、孫中山確確實實是我們家族的一員!我們的家族中豈止是他們!還有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張衡、李時珍、李四光、錢學森、袁隆平……我心潮澎湃,中華上下五千年,有多少英雄豪傑,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風流人物,他們不都是我們中華大家族的一員嗎?
我又平靜地想起了朱自清筆下《背影》中躬著背的父親;想起了孟郊《遊子吟》中的「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慈母……在中華歷史長河中,有多少這樣的默默無聞、朴實無華的父親母親。這千千萬萬平淡無奇的父親、母親不都是我們中華大家族的一員嗎?是的,他們都是我們家族的一員。是他們———這些英雄豪傑、庶民百姓用他們的豐功偉績、平凡瑣事譜寫著我們中華大家族的家譜,譜寫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