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感人故事散文
1. 有沒有人能告訴我一些描寫外婆的親情散文..
我的外婆
外婆其實已經很疲憊不堪了,如果我要報答您所對我的愛,也許用我這輩子的生命都不能報答完。您老了,好好去休息、好好去享福吧......
外婆的家就在我家隔頭的村子的一間老屋子裡,以往的村中是住著十幾家人家,大多都是姓李的。而現在的村民們,買新房子的去買新房子、出國賺錢的出國去了。剩下的只有八九家靠雙手勞動的農家,在人手不夠的時候,婦女也得需去工作了。
外婆是一位近文盲的老婆子,全村的長輩中也許只是外公的文化是最高的,可外公在上高中的時候家中貧困也不得不退學外出就業。家中有三個兒女,其中有我的兩個舅舅和我的母親。至於大舅舅的事情我已經記得不太清楚,家中的人也很少提到他的,所關於他的事我當時好像才四五歲左右罷了。大舅舅性子懶,喜歡吃喝嫖賭。他在外認識了一個漂亮的女人,就回到家裡和舅母吵著要離婚,外婆勸著凡事都要和氣商量,卻被大舅舅狠狠地打了。大我四年的表姐抱著洋娃娃般大的表弟在牆角邊抽泣著,我也被嚇得大哭了起來。大舅舅和舅母離婚後,大舅舅將家裡所有值錢的東西都拿走了,只留下表姐和表弟不理不採。表姐和表弟兩人都是由外婆和外公一手養大的,當時外公被氣得火冒三丈,瞪著布滿紅絲的雙眼吼道:「這畜生還敢回來我就打死他!」外婆含著淚水哭了幾天幾夜,最後只是說:「孩大了,嫌我們礙事,讓他走吧。」而二舅舅和母親一直以來都很孝順,二舅舅現在雖仍是在農田上忙碌個不停,家中也沒有多少銀子,但每一個月都依舊拿來柴米油鹽給外公外婆。我的父親是位教師,母親現在也找到了好的工作了,在生活問題上也給了外婆家中很大的幫助。
外婆雖然太過於善良,但她並不軟弱。家中一個老婦女撐起了一個家,在外面一味兒忙碌地工作,而且還要養活表姐和表弟,給他們吃好住好學好。外婆總是喜歡幫助村裡頭需用幫忙的人,人家一有什麼事情總是先第一個去。她一生吃了很多虧可從不去斤斤計較著。但在吵吵罵罵的方面從都看不見外婆的身影。
我還聽母親說,我出生後外婆對我疼愛有加,總生怕著母親年輕不會細心照料好我的生活和健康,總每日每夜從自己村口跑到了村尾、又從村尾跑到了我們村中為我而操勞。在每一餐的午飯時父親總故意要外婆留下來吃頓飯才離開,而外婆總是客氣地搖著頭:「田裡的活還很多,我生怕老頭子一人在田中忙不過來,我只來看看孩子就要回去了。」還有一次外婆在我家照顧我到了晚夜,當時街上是沒有路燈的,外婆只好在我家過夜,在半夜突然下起了傾盤大雨,我不知呵緣故「哇哇」大哭了起來,母親開始還以為我是被雷聲所驚醒,連忙起身哼著歌兒逗我入睡,可怎樣我的哭聲都不能停下來,母親愈漸忐忑不安起來。這時候外婆蹣跚的身影走來,關懷地問:「孩子冷了嗎,孩子餓了嗎?」連忙抱過了我,急了起來:「頭很燙呢!」半夜裡中心醫院的主疹醫生沒有上班,家人又只好冒著狂風暴雨走了好遠里程來到了嬰兒保健院。一整夜家人都在我身邊沒有入睡,外婆累斃了卻依然很緊張著。我的燒退了的時候而外婆卻進了醫院......我聽著、聽著,淚水不知什麼時候朦朧了雙眼......
還記得在我上學前班的時候,喜歡常常「光顧」外婆家,因為外婆家後屋子裡有一個類似與魯迅先生筆下所描述過的「百草園」,可外婆家的百草園卻比魯迅先生筆下所描述的百草園更加生機勃勃。後屋每天都能聽到小夥伴們在吵鬧著,更是因為有了外婆所種下的龍眼樹,使孩子們就更加的歡喜著這地方了。春天裡,後屋子土地上微微長出了幾根青翠的小草苗,龍眼樹長出了許許多多嫩嫩芽,時間的增長中葉片兒愈漸增多,成為了綠蔭天地。孩子喜歡在綠蔭下聽外婆講故事和成群結隊玩游戲、老人喜歡在樹下聊天玩象棋,而我與所有的孩子不同,我總喜歡獨自靜靜地呆在樹下拿著書本默默去閱讀,有的時候就喜歡仰望著藍天,那真是一種非凡的享受。我也盼望著、盼望著龍眼樹快點的開花結果。龍眼結果時,天一亮外婆就拿著竹勾到龍眼樹下將通熟的龍眼果摘下來放在家裡,如果一有孩子來後屋摘龍眼果的時候外婆總從家中拿出甜美的龍眼果子來,外婆不讓孩子獨自去摘龍眼的原因也是疼愛孩子們,怕的是他們摔壞了身子。外婆還很好客,龍眼結果時如果有客人來,外婆就會拿著一大包小包的龍眼留給客人帶回家。外婆所了解的知識不多,有次讓我和表弟和表姐到龍眼樹桿中量出了自己的身高,然後用小刀子在樹桿上輕輕刻出了一條疤痕,摸著我們的腦袋眯著雙眼笑著說:「下一年的新春大家都來這樹桿下再量一量,看誰的身高比以往長得快。」一年過後,我們又來到了龍眼樹下,可誰會知道樹比我們長得更快,我和表姐弟以往所刻量在樹桿上的高度都跑到我們的頭頂上去了。我們你望我、我望你,大家一起笑了起來。
伴隨著外婆一起去田園的往事在回憶中占據最多。每一次到了星期天的清晨,外婆挑著竹攔子和鋤頭,我和表弟直跟在外婆的前後左右跳來跳去。來到田間,外婆埋頭就忙著田地里的活,而我和表弟隨地撿起了一根小枝節在土地上挑著泥沙來玩。外婆回頭一看我倆,笑著說:「孩子們,田裡的泥沙臟得很呢,快到小溝邊把手洗了,等下我給你們更好玩的東西。」我們聽後馬上跑到了小水溝邊去把手洗得一干二凈。表弟開心得蹦跳著問外婆:「姥姥,有什麼好玩的呢?」外婆放下了活兒將表弟和我的手牽起來拉到陰涼的地方坐下,拿著礦泉水給我們喝,然後自己摘下一片小荷葉,在小溝邊彎下腰將幾只蝌蚪捉了起來,遞到我們的身邊:「孩子們,看、這黑黑的是什麼小魚呢?」我一下子驚喜了起來,乏著發亮的雙眼看得入神,然後高興地說:「啊,老師說過這叫做小蝌蚪呢!」外婆面上依然是慈祥的微笑,向我肅起了大拇指。可我和表弟看著看著,腦海中又出現了問題:「蝌蚪可以吃的嗎?」只見外婆笑得更樂,輕輕敲了敲我們的腦袋:「傻孩子只知道吃,蝌蚪長大了會變成青蛙,而青蛙是田地里的益蟲,它會保護莊稼吃害蟲呢!所以不可以吃的哦。」我和表弟恍然大悟,其實在不識字的外婆身上也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和道理。夕陽落山,我們將小蝌蚪放回了小水溝,道別了這有趣的田園風光,玩得很累。外婆又挑起了竹籃和鋤頭,用布裹將玩累了正在熟睡的表弟裹在懷中和牽著我的小手一起回家去。
當表弟讀二年級的時候,不仁不孝的大舅舅卻回來了,回來說要將表弟和表姐領回自己的身邊.外公拿起又長又粗的木棍向著大舅舅大罵:「逆子、畜生,你還敢有面回來,你還對得起你的父母嗎!」說完就朝著大舅舅的方向打去,可外婆將這重重的一棍擋了過來,哭得淚流滿面:「算了吧,孩子怎麼說都是他的......」外公扔下了棍子氣得兩眼發紅,:「滾,給我滾開以後就別想回來!」大舅舅狠狠瞪了外公一眼,拉著大哭大吵不願意離開外婆的表姐弟離開了。外婆這一輩子都可以說是在淚水和吃虧中渡過的。而過了半年外婆又接到了一個更加不幸的消息,說的是表弟得了白血病沒有錢醫治,外婆偷偷地哭著在信中夾著300塊給大舅舅寄了錢去,但最終還是很可惜,表弟病死了。外婆為了表弟而哭、一哭就是兩年,似乎都將心中以往所受過的怨頭全都哭出來了。
我在出二的一次期末考試的時候名落孫山,我拿著可憐巴巴的試卷回到家擁衾痛哭。外婆來到了我家知道事情後即憐愛又難過,摸著我的腦袋語重心長地說:「這次失敗了不要緊,下次一定要更加的努力,考出更好的成績來,以後婆婆還盼著孩子考上了好的大學、找到了好的工作。凡事也都要堅強,不要讓別人小看了我的乖孫......」我聽後感動得哭紅了眼,外婆慈祥地將我抱入懷中,輕輕地說:「不要哭了、不要哭了......」
現在,外婆一共有四個孫兒,其實在外婆心中每一個孩子都是很重要的。就在昨日,外婆來到了我家,看見我靜靜呆在家中寫文章,感嘆地向我說:「孩子啊,多日不見你,怎麼現在老是呆在家中學習,我老太婆可真是想你了。」我抬起頭來看見了外婆這張永遠都是慈祥的臉,心中不知道為何一酸,淚水直在眼眶中打轉。「怎麼了,是不是受了什麼罪?」我使勁地搖了搖頭,感動不已:「外婆,你真好......」外婆溫柔地擦去了我眼角邊的淚花:「你乖巧懂事我就心滿意足了,何況來看看自己心愛的孫兒也是應該的。」我含著淚看著外婆歷盡了滄桑已變得愈漸蒼老的臉,外婆、您累了么?
外婆其實已經很疲憊不堪了,如果我要報答您所對我的愛,也許用我這輩子的生命都不能報答完。您老了,好好去休息、好好去享福吧......
2. 外婆對我的愛抒情散文800字
我是從小沐浴著外婆和風細雨的愛長大的,這愛如涓涓細流滋潤著我的心田。
那天外婆剛剛動完手術回家,臉色蒼白,眉宇間不時露出痛苦的表情。我很心疼,於是打開了音樂,跳起舞來。這時外婆的臉上漸漸有了笑意,輕輕地對我說:「等我身體好了,我再給你烙餅吃。」一年前的那一幕在我腦海里漸漸鮮活起來。
暑假我住外婆家,那時我婆的身體已經很不好,經常卧床休息。一天中午,天氣非常炎熱,雖然外公也給我准備好了飯菜,可我就是不肯吃,還不懂事地哭鬧起來,其實心裡想吃外婆做的飯,只是見她躺在床上,就把心裡的話咽了下去。大概是外婆聽到了我的哭鬧,從床上慢慢坐了起來,對我說:「你別哭了,我出去給你弄點好吃的。」我馬上停止哭泣,疑惑地問:「外婆,外面那麼熱,你出去幹嘛,我跟你一起去?」她笑著說:「屋裡涼快,你在家呆著,聽話。」說完,就朝門外走去。我想:外婆到底幹啥去了。我好奇地從窗口往外看,只見外婆下樓後,正朝前面不遠處的一片地瓜地慢慢走去。我再也懶地看了。過了一會兒,外婆回來了,手裡竟拿著一大把綠色的菜,並笑咪咪地對我說:「等著我,一會好吃的就出來了。」她顧不得休息,馬上走進了廚房,好像外婆的身體一下子沒病了。我趕緊也跟了進去。她飛快地擇菜、洗菜,然後剁碎,並攪拌上了雞蛋、麵粉等,不一會一個香噴噴的餅就出鍋了。我早已垂涎欲滴了,立刻大吃起來。這餅外酥里嫩,還帶著濃濃的野菜清香,是我從來沒吃過的美味。外婆看著我的吃相,臉上樂開了花。
想到這些,我已經淚眼婆娑。淚光中,我彷彿又看到了外婆在炙熱的太陽下,在悶熱的地里,躬著身,仔細找尋那鮮嫩鮮嫩的野菜,汗珠不停地從她的臉頰上跌落到地上。這時,我好像又聞到了那餅的醇香。一曲結束,我上前摟住外婆,希望她早日康復,希望外婆那綿綿不斷的愛永遠陪伴著我。
3. 寫關於外婆的感人散文
外婆和鞋
席慕容
我有一雙塑膠的拖鞋,是在出國前兩年買的,出國後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狀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頭隨處可見的最平常的樣式:平底,淺藍色,前端鏤空成六個圓帶子,中間用一個結把它們連起來。買的時候是喜歡它的顏色,穿了五六年後,已經由淺藍色變成淺灰,鞋底也磨得一邊高一邊低了。
......
「你知道我為什麼捨不得丟掉它嗎?」
而這是個讓生命在剎那間變得非常溫柔的回憶。大學快畢業時,家住在北投山上,沒有課的早上,我常常會帶著兩只小狗滿山亂跑。有太陽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麗簡直無法形容,最讓我快樂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過頭,然後再仔細辨認,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
走著走著,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樣了。不過,我沒時間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學回家,隔著矮矮的石牆,看見我的拖鞋被整整齊齊地擺在花園里的水泥小路上。帶著剛和同學分手後的那一點囂張,我就在矮牆外大聲地叫起來:
「何方人士,敢動本人的拖鞋?」花園那沒有動靜。再往客廳的方向看過去,外婆正坐在紗門後面,一面搖扇子,一面看著我笑呢。
「今天下午,我用你們澆花的水管給你把拖鞋洗了,剛放在太陽地里曬曬就幹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這么臟的鞋給人笑話。」
以後,外婆每次上山時,總會替我反拖鞋洗干凈,曬好,有時甚至給我放到床前。然後在傍晚時分,她就會安詳地坐在客廳里,一面搖扇子,一面等著我們回來。我常常會在穿上拖鞋時,覺得有一股暖和與舒適的感覺,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陽呢,還是外婆手上的余溫?
就是因為捨不得這一點余溫,外婆去世的消息傳來以後,所有能夠讓我紀念她老人家的東西:比如出國前夕給我的戒指,給我買料子趕做
4. 外婆的臉這篇散文的重點是什麼
《外婆的臉》這篇散文的重點是以外婆的針線活好為線索,做新衣、補舊衣、綉花內,心靈手巧,容勤勞朴實,熱愛生活的美德。表達了作者對外婆的無限懷念的真摯感情。課文總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1—6自然段),寫外婆裁縫新衣時的心理和習慣。第二部分(7—8自然段),寫「我」穿新衣的時節和穿舊衣的心情。 第三部分(9—13自然段),寫外婆手巧綉花的靈感來自生活,第四部分(14—20自然段),寫「我」一針一線臨摹外婆的手紋和外婆的心境,讓外婆身上的美德不失傳。
5. 泡桐樹下的老人 美文
兒時的夏夜,天上的月亮格外皎潔,星星也明亮而繁多。我和外婆經常坐在院子里的泡桐樹下乘涼。泡桐樹很粗很高,一片片碧綠的葉子厚厚地疊加在一起,好似院子里搭起了一個天然涼棚。
外婆扇著那把破舊的蒲扇,銀色的發絲隨著風飄來飄去。我拿著小板凳坐在外婆身邊,嘟嚷著要讓她給我講故事。外婆知道的故事特別多。每一個故事都會以「從前有個……」開始,每當聽到「從前」這兩個字從外婆嘴裡發出的時候,我就知道又有一個生動的故事要開始了。外婆的故事大都和忠、孝、義有關。她很少使用成語,故事大都通俗易懂,但是就這最樸素的語言,傳遞給我的卻是傳統文化中最厚重的那一部分。
轉眼間,天氣變涼了。屋檐下燕窩中的燕子越來越少。這時,外婆說要讓我猜謎語。外婆老家是河南的,她用地道的河南話念道:「小小姑娘黑又黑,秋天走了春天回,帶著一把小剪刀,半天空里飛呀飛。」當時的我,粗心得很,哪裡會注意到屋檐下的燕子呢?只好憑感覺去猜了。冥思苦想後,我試探性地問:「是蝙蝠嗎?」外婆搖了搖頭。我繼續低下頭琢磨,然後說:「是……哦,是麻雀嗎?」外婆繼續搖頭,追問我:「麻雀是黑的嗎?」這時,我抬頭一看,正好看到屋檐下有一隻可愛的小燕子。它周身黑黑的。不就是一個小小的黑姑娘嗎?還有,它的尾巴,就像黑色的剪刀一般。哦,有了,就是它!「外婆,是小燕子!」我高興地回答。外婆笑了,摸著我的頭,說:「哎!小聰明鬼。」外婆的語調很慢很慢,講每一句好像都要想上一會兒。讓我不禁想,這謎語究竟是外婆聽來的,還是她自己創作的呢?
這個問題到現在我也不得其解。但是外婆的一個個故事,一道道謎語,卻伴隨我逐漸長大。高高的泡桐樹下,留下了我的童年,也把最生動的語文知識教給了我。
6. 求一篇散文,叫外婆的柿餅,說的是鄉下的外婆愛做柿餅。
直面人生、直面生活,我們願用
自己的經歷去回答、用經歷的感悟去完善、
用自己的心態去做人生的標點
符號、只為自己的這段人生更完美。
7. 散文外婆的臉中班教案
這是一篇敘事抒情相結合的記實性散文。文章以外婆的針線活好為線索,贊美了外婆心靈手巧,勤勞朴實,熱愛生活的美德,表達了作者對外婆的無限懷念的真摯感
情。
全文共13個自然段,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6自然段),主要寫外婆裁縫新衣時的心理和習慣。可分三層。
第一層(1—2自然段),外界評價外婆做針線活的手藝高:合身、好看、有美感、有藝術性。
第二層(3—4自然段),寫做衣如同做人,要下點功夫,心裡要有個「樣式」。這里作者把做衣同做人相比,增強了文章的品味,也講出了外婆衣服做的好的原
因,即先做好人,再去縫制好衣。這句話說到了點子上,一個連人都做不好的人,又能做什麼好事呢?
第三層(5—6自然段),寫外婆做衣的過程,始終用心體會布的心情,心裡充滿激情和期望,才能做出好衣服。寫每次縫衣外婆先洗手、穿整齊衣服,坐端正,找
敞亮地方,坐在院子里,這些都是寫外婆做衣時的習慣。正是這樣的習慣,才充分體現了外婆做人的原則。這些外在表現,映襯出內在的品質:樸素、虔城、庄嚴。
第二部分(7—8自然段),寫「我」穿新衣的時節和穿舊衣的心情。
回憶童年只有在盛大節日才能穿一件新衣,平時都是穿有補丁的舊衣,但也從不感到委屈,原因是那補丁是外婆精心設計縫補的:補丁的顏色、形狀簡直成了藝術
品,是外婆用美縫補著生活。雖然寫「我」穿衣,實為突出外婆補衣,表面看似閑筆,仔細品味,才覺得怪有味道。
第三部分(9—13自然段),寫外婆手巧綉花的靈感來自生活,源於大自然,表現外婆熱愛生活,喜歡大自然的品質。這是外婆手藝高超的根本。一個不熱愛生
活,遠離大自然的人,心靈是乾涸的,眼睛看不見色彩,感受不到陽光的溫暖,還談什麼靈感!沒有靈感又怎能縫制出美感的新衣。第13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
前12個自然段都是講外婆量、剪、裁、縫的事,並沒有扣住題目「外婆的手紋」,到13自然段作者在前面敘述的基礎上,緊扣題目,發表了感慨:外婆縫制的是
天上人間最美好的東西,穿在身上,能感受到外婆手紋的溫暖和親切。這時,我們就會品味到前面寫縫新衣,補舊衣,那都是外婆用手一針一線的佳作,也是老人一
片心情。這一段在全文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四部分(14—20自然段),寫「我」一針一線臨摹外婆的手紋和外婆的心境,讓外婆身上的美德不失傳。這一部分先寫「我」保存外婆做的一雙鞋墊,因為保
存鞋墊就是保存外婆的手紋。於是「我」讓妻仿做鞋墊,可是妻又偏偏不會做,這就引出「我」親自動手「復制」,在縫綉過程中體會外婆那份仁慈、安祥和寧靜的
心境,藉以抒發懷念外婆的感情。
文章由外婆做新衣、補舊衣、綉花,到外婆感悟生活、親近自然、產生靈感,最後寫保留外婆的手紋就是保留心靈手巧、勤勞朴實、熱愛生活的美德。一步一層台
階,一階高比一階,感情在記實中流露,記事由情感滋潤,敘事抒情融為一體,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文中有許多語言閃爍著哲理的光芒,這都源於作者對生活的熱愛。比如第3—4,17—20自然段,和「她好像都是在用心體會布的心情」,「在那些打滿補丁的
日子」,「她以她心中的『樣式』縫補生活」,「你外婆的手藝是從天上學來的」,「貼緊我的身體的,是外婆的手紋,是她密密的心情」等語句。
8. 誰知道席慕容在文中提到奶奶的散文
有寫她外婆的小紅門
小紅門
作者:席慕容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以為明天一定可以再繼續做的;有很多人,你以為明天一定可以再見到面的;於是,在你暫時放下先或者暫時轉過身的時候,你心中所有的,只是明日又將重聚的希望,有時候甚至連這點希望也不會感覺到。因為,你以為日子既然這樣一天一天地過來的,當然也應該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昨天、今天和明天應該是沒有什麼不同的。
但是,就會有那麼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轉身的那一剎那,有的事情就完全改變了。太陽落下去,而在它重新升起以前,有些人,就從此和你永訣了。
就象那天下午,我揮手離開那扇小紅門時一樣。小紅門後面有個小院子,小院子後面有扇綠色的窗戶。我走的時候,窗戶是打開的,裡面是外婆的卧室,外婆坐在床上,面對著窗戶,面對著院子,面對著紅門,是在大聲地哭著的。因為紅門外面走遠了的是她疼愛了二十年的外孫女,終於也要象別人一樣出國留學了的外孫女。我不知道那時候外婆心裡在想些什麼,我只記得,在我把小紅門從身後帶上時,打開的窗戶後面,外婆臉上的淚水正在不斷地流下來。
而那是我第一次看見外婆這樣地激動,心裡不免覺得很難過。盡管在告別前,祖孫二人如何地強顏歡笑,但在那一剎那來臨的時候,平日那樣堅強的外婆終於崩潰了。而我得羞恥地承認,在那時,我心中雖也滿含著離別的痛苦,但能「出國」的興奮仍然是存在著的。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使我流的淚沒有老人家流的多,也才使我能在帶上小紅門以前,還能揮手向窗戶後面笑一笑。雖然我也兩眼酸熱地走出巷口,但是,在踏上公共汽車後,車子一發動,我吸一口氣,又能去想一些別的事情了。而且,我想,反正我很快就會回來的,反正我們很快又會見面的。而且,我想,我走時,弟弟正站在外婆的身後,有弟弟在,外婆不會哭很久的。外婆真的沒有哭很久,那個夏天以後又過了一個夏天,離第三個夏天還很遠很遠的時候。外婆就走了。
家裡的人並沒有告訴我這個消息。差不多過了一個月,大概正是十二月初旬左右,一個周末的下午,我照例去教華僑子弟學校。那天我到得比較早,學生們還沒來,方桌上擺著一疊國內報紙的航空版,我就坐下來慢慢地翻著。好像就在第二張報紙的副刊上,看到一則短文.一瞥之下,最先看到的是外祖父的名字,我最初以為是說起他生前的事跡的,可是,再仔細一看標題,竟是史秉鱗先生寫的:「敬輓樂景濤先生德配寶光濂公主。」
而我當時唯一的感覺就是手腳忽然間異常的冰冷,而我才明白,為什麼分別的那一天,老人家是那樣地激動了。難道她已經預感到,小紅門一關上的時候,就是永別的時候嗎?而這次,輪到我在一個異國的黃昏里,無限懊悔地放聲大哭起來了。
9. 職業這篇散文中結尾還是為了給外婆過生日請假,為什麼還在巷子里大聲的清清楚
你說的什麼散文裡面結尾還是為了給外婆過生日請假還在巷子里大聲的什麼,清清楚楚的說什麼話吧。為了外婆唄,孩子們都是這樣對外婆挺好的,因為外婆養育了他們。
10. 大家能不能告訴我一些描寫外婆的抒情散文..
外婆和鞋
席慕容
我有一雙塑膠的拖鞋,是在出國前兩年買的,出國後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狀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頭隨處可見的最平常的樣式:平底,淺藍色,前端鏤空成六個圓帶子,中間用一個結把它們連起來。買的時候是喜歡它的顏色,穿了五六年後,已經由淺藍色變成淺灰,鞋底也磨得一邊高一邊低了。
......
「你知道我為什麼捨不得丟掉它嗎?」
而這是個讓生命在剎那間變得非常溫柔的回憶。大學快畢業時,家住在北投山上,沒有課的早上,我常常會帶著兩只小狗滿山亂跑。有太陽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麗簡直無法形容,最讓我快樂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過頭,然後再仔細辨認,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
走著走著,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樣了。不過,我沒時間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學回家,隔著矮矮的石牆,看見我的拖鞋被整整齊齊地擺在花園里的水泥小路上。帶著剛和同學分手後的那一點囂張,我就在矮牆外大聲地叫起來:
「何方人士,敢動本人的拖鞋?」花園那沒有動靜。再往客廳的方向看過去,外婆正坐在紗門後面,一面搖扇子,一面看著我笑呢。
「今天下午,我用你們澆花的水管給你把拖鞋洗了,剛放在太陽地里曬曬就幹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這么臟的鞋給人笑話。」
以後,外婆每次上山時,總會替我反拖鞋洗干凈,曬好,有時甚至給我放到床前。然後在傍晚時分,她就會安詳地坐在客廳里,一面搖扇子,一面等著我們回來。我常常會在穿上拖鞋時,覺得有一股暖和與舒適的感覺,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陽呢,還是外婆手上的余溫?
就是因為捨不得這一點余溫,外婆去世的消息傳來以後,所有能夠讓我紀念她老人家的東西:比如出國前夕給我的戒指,給我買料子趕做的小棉襖,都在淚眼盈盈中好好在收起來了。這雙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邊,捨不得丟,每次接觸到曾洗過它的外婆的溫暖而多皺的手,便會想起在夕陽下的園中小徑,和外婆在客廳紗門後面的笑容。那麼遙遠,那麼溫柔,而又那麼肯定地一去不返。
我最先想到的反而是周傑倫的《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