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故事人物500字

故事人物500字

發布時間: 2020-11-25 04:37:14

『壹』 歷史人物小故事 兩篇500字

本人原創文章兩篇

當一個平凡的人進入歷史的眼眸
西漢武帝時候有一個人叫朱買臣,喜歡讀書,家裡很窮,又不會打理營生,只靠著砍柴賣柴維持生計,他和妻子常常一起背著木柴去集市,史書當中類似性質的故事很多,讀到這大概就能判斷下面的劇情了:夫唱婦隨,買臣讀書不廢,後來有了機遇,終於做了官,政績頗好……

但是這次不一樣了,簡直就是歷史上獨一無二,因為他妻子把他休了,當然是逼著他寫的休書,但也算是女方主動提出離婚,可憐朱買臣名垂青史,被史官記錄下來的第一件事竟然是被甩。情何以堪。

故事是這樣的,朱買臣兩口子一起背著柴火趕路,買臣兄喜歡邊走邊背書,日子久了人所皆知,路上前前後後的人便開始指指點點(這種行為我們說至少距今有著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啦),耳語的內容很明顯——你個砍柴的背神馬書啊(就像當初種地的陳勝那句「苟富貴勿相忘」遭到眾人恥笑一樣。)

對此,朱買臣倒是不理會,但女人也是要面子的,就數次制止買臣兄:「要點臉吧」。不知道買臣兄具體怎麼想的,不背書改搖滾說唱了。他女人大怒,當即表示不過了。買臣這才趕緊賠笑臉,說出一句「混賬」話來:「算命的說我五十歲的時候大富大貴,今年四十多了,你跟著我也受了不少苦,再忍我幾年,將來富貴了好好報答你!」他女人大罵:「你這樣的早晚餓死,還能富貴!呸!」最後離婚。以後就只有買臣兄自己背著柴火謳歌於道了。

後來,買臣的妻子改嫁了,嫁了一個本本分分的農民。而買臣真的挨餓了。上墳的買臣遇到了同樣是上墳的前妻兩口子,前妻見到買臣飢寒交迫,心下不忍,就管了他一頓飯。算是救了買臣兄一命。(這里我一直有個懷疑,買臣自己都要餓死拿什麼上墳,是不是到墓地找吃的呢,史書無記載,我也不好妄加揣測。)

故事到這開始轉折了,有時候算命瞎子的話還真是不可不信,漢武帝開始在全國海選人才,買臣表現突出,真的做官了,而且這官不一般,皇帝身邊的顧問之一。由於在皇帝手下混了個臉兒熟,又趕上買臣兄家鄉所在地少數民族不安分,漢武帝決定派他回家鄉備戰,只見皇帝安慰他說:「富貴了不回家鄉,就像穿著名牌走夜路」。於是,買臣回家鄉了,官職相當於今天的市委書記兼任市長、地方軍區司令。

到市委衙門那天,各部門長官們正在聚餐,沒人搭理買臣兄,買臣也是好脾氣,就在旁邊等。脾氣好但是他不傻,小子故意把包裹官印的綢子露在衣服外面,然後轉悠。終於,有個屬下發現了,很好奇,就起身來看,一看不得了,大喊:「別喝啦,首長到了!」其他人瞟了一眼朱買臣,哈哈大笑:「朱買臣?別扯淡了!」這名屬下急頭白臉的說:「真是!有大印!」大家忙過來看,然後就瞬間醒酒了。

大家馬上展開首長返鄉的部署工作,迅速組織了一個一百多輛的豪華車隊,陪同領導到老家探親訪友,老家所在縣政府,連夜召開緊急會議,組織全縣老少爺們、婦女緊急大掃除,重點是境內馬路,大幹一個通宵。第二天,只見豪華車隊到來,道路兩旁的群眾熱烈歡迎,買臣兄卻從中看到了躲在人群後面的、他那正拿著掃把的前妻兩口子。

不知道買臣這時心情如何,但他一定記得過去的日子,以及他當初的「戲言」。他下令把前妻兩口子接到了車上,把他們的家搬進了自己府里,養了起來。但是。但是。一個悲劇發生了,一個月後,他的前女人自盡了。
一年以後,買臣兄擊破叛亂的少數民族,立下大功,返回京城。數年以後,買臣死於政治斗爭。

歷史總是照耀後世,後世總是重復歷史。砍柴的朱買臣心中有個大理想,這個大理想實現了但又最終壓垮了他。不知他是不是想過,他做成了,但是卻沒有當初預計的美好收獲。

朱買臣的妻子,命運因為朱買臣而改變,總覺得朱買臣是有責任的,但是又不能怪朱買臣。

荒誕,也許只屬於我們眼中別人的生活。

歷史只是故事之宋弘的婚姻保衛戰
兩漢之交,天下無主,當時最大的一夥土匪——赤眉(教科書上說是農民武裝),得勢了,得勢了就想著正規化,正規化就是建立朝廷,樹立百官,於是有一定名氣的宋弘就被請來做官,請不來就綁來,宋弘不得已只能答應去,但終究還是沒去,道上跳河了,撈上來後裝死,看來宋先生絕對是實力派,居然騙過去了。

後來有關他輔佐光武皇帝劉秀的故事我就不說了,我說一件劉秀和宋弘之間的私事。
這事是保媒。媒人是劉秀。
當時,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不知大家耳熟嗎,就是袒護殺人奴才,最後成就了強項令董宣的那個湖陽公主)剛剛守寡,劉秀想給姐姐再找一個,但又不好直說,畢竟剛剛守寡,前姐夫屍骨未寒就保媒,確實有點不地道,再說也不知道姐姐願不願意找。
但是劉秀是有辦法的,辦法叫探口風,他先和姐姐聊天,聊著聊著就把話題往當朝大臣身上引,目的就是暗中了解姐姐對誰印象好,從而先確定下一任姐夫的人選,其他的比如啥時候過門,再說。壞啊!湖陽公主也不傻,正好也是有這心思,將計就計,大誇特誇宋弘,認為氣質、容貌、品質、能力,其他人都比不上。姐倆默契。定了,定了!就是他了!
但有一個問題,宋弘有老婆!這姐弟倆都知道,這事比較繞不過去,公主不能當妾啊,二婚也不能當妾啊。題外話:中國古代歷來不是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你要問有神馬區別,區別就是按照一夫多妻制,陳世美就可以不死了。
於是還得劉秀出馬,辦法是一樣的,還是探口風。找了個理由單獨召見宋弘,其實也不是單獨,因為湖陽公主被安排在屏風後面暗中觀察。
一番寒暄之後。。。。
劉秀發話了:「俗話說啊,地位高了就要換朋友,有錢了就得換老婆,這種事挺正常吧。」
畫外音:我想讓你離婚當我姐夫!
不知宋弘之前是否有所察覺,面對皇帝這種不找邊際的問題回答的實在流利:「臣聽說貧賤時的朋友不能忘卻,結發夫妻不能拋棄(原話是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很有名的兩句話,原來出處在這里)。」
畫外音:老子不!
劉秀蔫了(劉秀畢竟是個明君),只得對著屏風感慨說:「事不順啊」。估計是怕她姐姐走神沒聽清楚。
終於沒成,而湖陽公主終於嫁給了另外一個人,但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宋弘,差一步就領先陳世美一千年獲得負心漢的稱號了,雖然兩者的情況是有區別的,但廣大人民群眾是會歸為一類的。
但歷史上,確實還真有和宋弘相反的版本,不是衛青,雖然衛青也娶了皇帝守寡的姐姐,起碼倆人有「自由戀愛」的嫌疑,我要說的是大名鼎鼎的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即大名鼎鼎的書法家王獻之,故事經歷與宋弘差不多,只是皇帝昏庸點,結果相反,休妻娶了守寡的公主。但王獻之很痛苦,臨死時,當時的佛教還是道教記不清了,也流行死前懺悔贖罪這一套,王獻之只是說,我這輩子沒什麼後悔的事,只在離婚這件事上實在對不起前妻。

『貳』 關於革命英雄故事的作文500字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出生於察哈爾省(今河北省)懷來縣南山堡的貧苦農民家庭,7歲時上過幾天學堂,後因家貧而輟學。抗戰爆發後,他的家鄉成了抗日游擊區,他13歲時就曾掩護過八路軍幹部,當上了兒童團團長。年少的董存瑞機靈聰明,很有骨氣,被稱為「南山堡的王二小」。

1945年春,董存瑞參加了當地抗日自衛隊,同年7月參加了八路軍。1946年4月初,在察北重鎮獨石口遭遇戰中,他機智地奪下敵人的一挺機槍而被記大功一次,被部隊授予勇敢獎章。

1947年初的長安嶺狙擊戰,他在班長犧牲、副班長重傷的情況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長,如期完成了狙擊任務,又立大功一次。至犧牲前,他共立大功3次、小功4次,榮獲3枚勇敢獎章和一枚毛澤東勛章。

1947年3月,在平北整訓期間,董存瑞入了黨。毛澤東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號召後,各戰略區的部隊紛紛練習城市攻堅戰。

當年解放軍沒有飛機,也缺少坦克,攻堅主要靠有限的炮兵和步兵實施爆破。董存瑞帶領的班被師、團領導譽為「董存瑞練兵模範班」,他本人也被授予「模範爆破手」的稱號。

■隆化戰鬥打響前,在比武中奪得 「爆破元帥」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 決心:「我就是死後化成泥土,也要 填到隆化中學的外壕里去」

1948年5月初,董存瑞所在部隊參加冀熱察戰役。隆化縣城是熱河省會承德的拱衛,敵人事先在這里修築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構築的暗堡還被稱為「模範工事」。

1948年5月25日,進攻隆化縣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的6連負責拔除敵人核心陣地——隆化中學。臨出發前,身為爆破組組長、在比武中奪得「爆破元帥」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決心:「我就是死後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學的外壕里去,讓大家踩著我們把隆化拿下來!」他帶領戰友接連炸毀了敵人3個炮樓5個地堡。打開隆化中學東北角的外圍工事之後,敵人隱藏在圍牆外干河道上橋形暗堡的機槍突然開火,部隊遭受嚴重傷亡,突擊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戰友又一個個在中途倒下。

面對敵碉堡的兇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請戰,在戰友的掩護下沖到橋底。此時,他的左腿被敵人的機槍打斷,暗堡的底部離乾涸的河床還有段高度,河道兩側護堤陡滑,他兩次安放的炸葯因沒有木托都滑了下來。此時,沖鋒號已經吹響,拖延一分鍾就會有更多的戰友犧牲。董存瑞毅然用身體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了導火索。隨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敵人的橋形暗堡被炸毀,紅旗插進了隆化中學。董存瑞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道路,犧牲時年

『叄』 給故事人物做名片作文500字急!!!!!

我好像一張名片,象徵著父母的臉面父母隨時帶著,我的榮恥就代表著他們的表情。
記得小時候,我就和其他孩子不一樣,我從不要玩具,零食,懂事的很。記得爸媽一下班給我買水果,我總是吵著自己洗,然後向寶貝似的送到他們手裡,等著他們說我乖。我爸媽的朋友總誇我懂事。我是父母的驕傲!
上學了,我不像其他孩子需要家長接送,自己走回家,父母開心的不得了:我的女兒長大了。老師都奇怪,這孩子怎麼這么自立?還以為是父母離異的孩子。我是父母的驕傲! 長大了,我總是幫他們做家務,父母的同事都羨慕他們,剩下這么聽話的寶寶。我知道,雖然我很乖,成績卻不好,我努力拚搏,終於,成績直線上升,讓父母的名片上又多了一道彩虹。我是父母的驕傲!
那一天,是爸爸的生日,我用我的「小金庫」給爸爸買了一個大蛋糕和一包鑽石香煙,爸爸激動的哭了,女兒竟然記得她的生日,和別人說起,別人都驚訝我是個不可多得的孩子,父母飽經風霜的臉上露出可甜美的笑。我是父母的驕傲!
漸漸地,步入青春期,我也開始了叛逆,可是很輕微,事發後,我總一再道歉,是家庭永遠浸泡在幸福中,我愛這個家。我是父母的驕傲!
我長的個子不高,不漂亮,沒有動人的歌喉,成績忽高忽低,但我一直是這個家的驕傲,我懂事聽話,不用父母操心。我自立積極奮進,不用父母擔心成績不好。我樂觀溫和,不做品質惡劣的事,不罵人,不打架。我是父母的驕傲!
我有一天會走,走到哪裡,我也不會忘記,我要努力,成為爸媽永遠的驕傲!

『肆』 中國歷史人物故事500字

中國歷史人物之大英雄衛青:漢武帝時期,衛青官拜大將軍,匈奴版就是被衛青打的權逃離了西北邊塞,遠遁大漠,從此消失的無影無蹤 再也沒有染指中原,可以說衛青的功勞,他對中原文化的穩定發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他在對匈奴的幾次重大戰役中都獲得巨大勝利,一步一步將匈奴趕走了,而且衛青手下名將雲集,李廣就是衛青手下的前將軍,可以說人才濟濟,再加上霍去病(按備份霍去病得管衛青叫舅舅)的策應,兩面夾擊,匈奴能好的了嗎。但是由於積勞成疾,衛青英年早逝,沒有得到更多的功績。

『伍』 愛國人士的故事500字

屈原是古代一位偉大的詩人,也是一位傑出的愛國者。他生在戰國時期的楚國,家鄉在現在湖北的秭歸(zǐguī),離長江三峽不遠。這里風景奇美,山影水聲迷人動聽,屈原非常熱愛自己的故鄉,熱愛楚國。可是楚國統治者腐敗無能,不圖進取,使國力漸漸衰弱,百姓生活也很痛苦。屈原非常著急,來到都城勸楚王改革圖強。不料他受到奸臣的陷害和攻擊,一度信任他的楚
王竟把他趕出都城,流放到了遠方。
屈原一片愛國心不被人理解,難過極了。有人勸他:「楚國既然不需要你,你何不到別國去,照樣可以施展才能啊!」
屈原回答說:「我愛我的楚國,為它的命運擔憂,為百姓的痛苦傷心。明知自己的處境很危險,可是捨不得我的故土。我希望有一天還能為它出力。」
屈原寫了許多詩,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他想像著自己乘著龍駕著象,在天空中翱翔,就要飛往遠方,離開楚國,忽然回頭看到了可愛的家鄉,立刻停住了腳步。他的僕人哭了,連馬也不肯再往前走。他又回到了楚國,並下決心:「如果不能實現我的願望,我就投江而死,用生命殉我的祖國!」
不久,屈原懷著對楚國深深的眷戀,投入了汩羅江(在現在湖南)。他對楚國的愛也就是對中國的愛,對自己所屬民族的愛。所以全國人民至今還懷念他,每年端午節人們劃龍舟,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者。

『陸』 戰爭時期英雄人物故事500字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涌現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時刻,他們跟父輩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
擔起了沉重的抗爭。

他們的傳奇事跡經過藝術家們的演繹,成了經典的歌曲、小說、電影,幾十年來被人們傳頌,經久不衰。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紀念碑

活在歌聲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這首名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敘事民歌傳唱了許多年,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影響了幾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盪」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後,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村後的山坡上。《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介紹他英雄事跡的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跡深深打動,很快創作了這首流傳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銀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張嘎

1940年河北唐縣兒童團員在執行「安檢」

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鬥成長的過程。

這部兒童軍事題材影片,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響了幾代小觀眾。

這部影片榮獲了1980年中國第2屆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後來,小兵張嘎的故事又被改編成了電視劇。

手持紅纓槍站崗放哨的兒童團員

「消息」樹上的小哨兵

送雞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雞毛信》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家喻戶曉的電影。影片主角是12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裡人打信號。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有一天,父親讓他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海娃以放羊作掩護,帶信上路。不料途中卻遭遇敵人……

故事的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孩子們的喜愛。

這部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黑白片不僅在國內影響很大,而且在國際電影節上兩次獲獎。1955年,在英國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榮獲優勝獎,是新中國在國際上獲獎的第一部兒童故事片。

小說里的抗日小英雄——雨來

蘆花村裡有個叫雨來的男孩,他喜歡游泳,也喜歡讀書。有一天,村裡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進了雨來家,挪開了水缸,跳進了缸下面的地洞。雨來將水缸挪回了原位,這時,鬼子也到了……

這是小說《雨來沒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來是抗日戰爭年代冀東少年兒童的一個縮影,這其中也包括小說作者管樺本人在內。管樺從小就和村裡的兒童一起站崗放哨,給八路軍送雞毛信,上樹瞭望,捕捉敵情。1940年,他離家奔赴抗日戰場,長年轉戰南北。他參軍以後,童年時代的情景常常浮現眼前。於是,他創作了以雨來為主人公的小說《雨來沒有死》,發表在《晉察冀日報》上。

新中國成立後,教育部一位負責語文教科書的編審專程找到管樺,告知他的小說改名《小英雄雨來》被選進了語文課本。從此,小英雄雨來便成了整整一個時代全國少年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烽火中的兒童劇團:孩子劇團

抗戰期間,學生在製作木刻書籍宣傳抗日

孩子劇團是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和愛國知識分子創辦的兒童藝術團體。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國主義侵犯上海,以滬東臨青學校為主的一部分中小學生,自發地在難民收容所進行抗日宣傳活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難教育社得知情況後,立刻派人前往,於9月3日正式成立了孩子劇團。孩子劇團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抗日救亡愛國宣傳。小團員在老師的領導下,進行各種宣傳抗日節目的排練,然後再深入到各地特別是抗日前線去演出,宣傳抗日。

孩子劇團的足跡遍及8個省市和幾十個農村集鎮,演出過《樂園進行曲》《猴兒大王》等優秀節目,為宣傳抗日做出了貢獻。

最年輕的抗日組織——抗日兒童團

晉察冀邊區第二屆群英會上三個小英雄:張玉芬(左)、牛中才(中)、溫三郁(右)

抗日兒童團是廣大抗日根據地在抗戰中成立的兒童組織。

盡管與敵人的斗爭非常艱苦,廣大抗日根據地仍處處成立了抗日兒童團,把兒童納入組織的關懷。毛澤東和朱德曾多次題詞勉勵兒童團員。

兒童團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生產,同時也擔負著「宣傳抗日」「偵察敵情捉漢奸」「站崗放哨送書信」等任務。

在百團大戰中,王家峪兒童團幫助八路軍割草喂馬,為前線送干糧;晉察冀邊區兒童團破壞日軍的交通干線近百次,牽制了敵人的進攻和掃盪,有力地支援了抗戰。

兒童團的成立不僅給孩子的生活帶去了樂趣和希望,同時壯大了抗日隊伍的力量,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革命接班人。

鐵蹄下抗爭 戰火中成長——當年的抗戰少年兒童追憶抗日救亡

『柒』 卡通人物編故事500字

孫悟空參加奧運會

話說,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完經後,各自回到了各自的住處,其他人都隱居了,唯獨這個「多動症」患者孫悟空閑不住,只在水簾洞里呆了半個月,就又出來閑逛了。(孫悟空就是閑不住的人,性格特點抓的非常好。)

說來也巧,他來到了北京,正好趕上第29屆奧運會召開。他溜達著來到「鳥巢」,看裡面挺熱鬧,就打聽那是在干什麼,又問什麼是奧運會,才知道這是人間最盛大的體育比賽。他一聽可來勁了,心想:我五百年前就是出自神州大地,一定要參加比賽,為中國隊爭光。(悟空也有報國之志。)

孫悟空來到報名處一口氣報名參加了三項比賽。他先參加了110米跨欄比賽,他聽說劉翔是上屆冠軍,心想這次一定要超過劉翔,刷新人間最高記錄。比賽開始了,悟空拚命地跑著,可是發現自己不用筋斗雲根本跑不快。他想:「何不把筋斗雲藏在地下呢?」於是,他喚出筋斗雲藏在地下,裝著一幅奔跑的樣子,只用了1秒鍾就達到終點,他扭過頭時,所有的運動員還沒緩過神來呢。(不愧是齊天大聖啊,速度就是快。)可惜他好多次是從欄下鑽過去的,被裁判判做嚴重犯規,成績無效。

接下來,孫悟空又參加了跳水比賽。他以為跳水就像跳崖一樣,誰知還要有一些花樣動作。幸好他曾經在東海跟著老龍王練習過「極限運動」,這點動作對他來說是「小菜」!孫悟空選了最高的跳台和最難的動作,僅用五秒就把這個動作做了兩遍,入水時沒有一絲水花。「奇跡呀!」評委禁不住扔掉筆大聲地為叫喊著,「中國人太偉大了!「(裁判的評價超過所有人的掌聲。)

悟空頓時神采飛揚,信心百倍。他覺得一枚金牌有點少,一個筋斗雲又來到了籃球賽場。世界各國強隊正在進行著激烈的比賽,中國隊大比分領先。孫悟空躍躍欲試替補上場,觀眾們為之一振,大聲地為他加油助威。可惜孫悟空不知道比賽規則,拿到球後只知道抱球到處跑,還撞倒了好多運動員,裁判給了兩次警告,可他仍然我行我素。隊長姚明感覺孫悟空沒有一點兒團隊精神,無奈之下只好把他換下來。這時,悟空犯了猴急,硬是要跟姚明拚命,幸虧大家及時制止,才防止了這場「暴力事件」的發生。(天不怕地不怕的毛病又犯了,幸虧還顧及一點兒隊友的面子。)

這次運動會,悟空雖然拿到了一塊金牌,可籃球賽場上的事情讓他高興不起來,只好遺憾地返回花果山。

『捌』 抗日英雄事跡故事500字左右

革命先烈趙一曼的英雄事跡。

在1935年11月,趙一曼率領的部隊被日偽軍包圍,她要團長帶隊突圍,自己擔任掩護,左手手腕中彈負傷。她在村裡隱蔽養傷被敵人發現,奮起迎戰時左大腿骨被子彈打穿,因流血過多昏迷而被捕。

她被押到哈爾濱偽濱江省警務廳受刑後幾度昏迷,仍堅貞不屈。她生命垂危時,日寇擔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進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監視治療。

負責看守她的偽滿警察董憲勛和醫院女護士韓勇義,都為她的英勇所感動,又聽她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於是決心參加抗聯隊伍。在二人幫助下,她於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爾濱,朝抗日游擊區的方向走。

偽騎警隊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們乘坐的馬車,趙一曼再次被捕。敵人反復折磨了她一個月,她只是怒斥敵人:「你們可以讓整個村莊變成瓦礫,可以把人剁成爛泥,可是你們消滅不了*員的信仰!」

趙一曼負傷被捕解到哈爾濱後,日寇和偽滿的警察頭目立即對她進行審訊。此時,她傷口不斷流出的鮮血濕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絕地痛斥日寇侵佔中國東北的暴行。

負責審訊的日本特務惱羞成怒,竟用竹簽從她的指甲縫中釘進去,用鞭子狠戳趙一曼的傷口,使她幾次昏死過去。

日寇將她送到醫院,傷勢剛好一點,日寇又在病床前審問,趙一曼依然堅不吐實,日寇拳打腳踢,她的傷口再度破裂,又昏迷過去。醫護人員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對她產生了敬佩。

(8)故事人物500字擴展閱讀:

趙一曼畢業於黃埔軍校,屬於該校唯一的一批女學員。1927年初,黃埔軍校的分校開始在全國的一些大中城市招收學員,並決定開始招收女學員。招收女學員的消息在當時的一些報紙刊登後,各地女青年報名相當踴躍。

最後經過嚴格的審查,只錄取183人組成了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女子學員隊。加上由湖南學兵團並入的30名女生,女生隊總數為213人。這些女學員分別來自全國各地,但以湖南、湖北和四川人居多。她們當中有的是在校大學生,也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學生。

女學員中未婚者占絕大多數,但也有少數已婚者,還有的已經當了媽媽,有的還纏過足。從出身、年齡、文化程度、政治面貌來看,大都參差不齊,基本上是「愛國有心,知識不足」。其當時當兵的動機大多是為了脫離封建家庭的壓迫,找尋新出路。

1927年7月,汪精衛步蔣介石後塵,公開發表聲明反共,一些進步的領導人脫離武漢政府。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決定提前結業,每個學員發一張黃埔軍校第6期的畢業證書。

213名女學員除極個別學員被送到蘇聯學習外,大部分都被分到葉挺和張發奎的部隊,也有不少人回到家鄉,有的從事地下工作,有的後來又輾轉找到了革命隊伍,也有的消極落伍了。

但黃埔軍校也涌現出了趙一曼、胡蘭畦、謝冰瑩、宋綺雲、胡筠、曾憲植、黃傑、張瑞華、危拱之等一大批巾幗英雄。

『玖』 紅星照耀中國人物故事500字

《目送》這本書讓我認識了龍應台。這是一本散文集,裡面的七十三篇散文滿滿的都是寫作者對人生的感悟。這本書三代人可以共讀。它的用詞很朴實,沒有多少華麗的片語。龍應台從一件件極為渺小的事中,悟出了一個個人生道理。《目送》還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背影》。

《目送》中的七十三篇散文,書寫了父親、母親、兒子、朋友和兄弟;記敘了逝、老、離、牽掛和攜手共進。龍應台的文字,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時溫柔婉轉,如微風過麥田。把書中的一個個故事描繪的淋漓盡致。用魯迅的一句詩句來形容,就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翻開書,第一篇散文就是《目送》,文章通過寫送華安去機場的事反映了當今子女們排斥父母的現象。「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讀到這兒,我的腦海里浮現出一幅幅和父母告別時的畫面。那時,我是否也是這樣的?也許,那時,他們正在心裡悄悄的流淚。「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們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幾句短短的話語,透露出當時作者內心淡淡的憂傷。父母含辛茹苦培養我們,大半輩子時間都花在我們身上,告別時控制不住的感情,卻被我們排斥、漠視。他們想得到的,不是金錢,不是權利,更不是什麼榮華富貴的東西;他們希望得到一個擁抱,渴望聽到我們說幾句溫暖人心的話語,更想得到告別時的回頭一瞥,回眸一笑。這些用金錢買不到的東西,往往是最可貴的。等我們長大以後,告別,也許意味著一兩年都見不到,而不是一兩天。告別時父母內心的不舍之情,或許比較誇張,但我們必須接受,因為他們是辛辛苦苦撫養我們長大的父母。

記得和同學們去三亞玩的那一次,到了機場,和同學們會面後,和爸爸媽媽說了再見,又強忍著聽了幾句媽媽的叮囑,立刻玩了起來。好像監獄里的犯人被囚禁了十年後獲釋了一樣。「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我們在和父母道別時的不耐煩,他們,只能在心裡默默地流淚。我們留給他們的,只有背影。告別時,父母內心深處的不舍、憂傷只能通過目送我們的背影來緩解。

處在叛逆期的我們,渴望自由的飛翔,不想再想溫室里的花朵一樣。離開父母的同時,也許,心裡正在暗暗的竊喜:終於可以自由生活了!但是,不論我們走到海角天涯,遇到困難時,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父母;最掛念我們的,也一定是父母。告別時給他們的回頭一瞥,回眸一笑,就能讓他們一顆懸掛的心立馬放下,對我們一萬個放心。

告別時,我們不能讓父母目送我們的背影漸行漸遠,我們要用行動告訴他們,我們在外面不會有事的,讓他們對我們的出行一萬個放心。不管怎樣,請做到:勿留背影!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