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小人的手段故事集合

小人的手段故事集合

發布時間: 2020-11-25 06:09:43

1. 古今中外關於君子小人的故事有哪些

宋朝司馬溫公(司馬光),在談到劉器(劉侍制)為什麼能夠做到「盡心行己」的修養功夫的時候說道:「他的秘訣,就只是做到了『誠』而已矣!而要做到『誠』的工夫,就必須先要從不妄語開始做起。」司馬溫公又曾說到:「劉器的平生,只是一個『誠』字,他能夠把『誠』字做到了顛撲不破的地步啊!」當時的市民田叟說道:「若是經過南京,沒見到劉侍制,就如同經過泗州(山東曲埠),沒見到大聖孔子一樣的遺憾啊!」為什麼他們能夠如此的感動人心呢?答案也只是誠而已矣!故事二:任國佐有一次生病,病了很久都沒有好,就請道士設立醮壇,向上天祈求保佑平安健康;任國佐就在晚上睡覺做夢的時候,聽到神明對他說:「任國佐,你平生為人,心口不一;從小到大都沒做一件好事,你這一生所積的罪惡,閻王已經定了案,你的死期馬上就要到了啊!」果然沒過多久,任國佐就死了。

友情如酒。

嘴甜心不誠的泛泛之交,像水果酒。

櫻桃酒、蘋果酒、橘子酒、杏酒、梨酒,琳琅滿目,色彩繽紛,人見人愛。然而,水果酒僅能淺啜,不可多飲,一喝多了,它那種膩人的甜味,會懨懨的滯留在喉頭,去這難,留之更難。

君子之交,像米酒。

酒味淡淡淡淡的,似有若無。它不醉人,也不膩人。它不會使你上癮、你也絕對不會為它而瘋狂。可是,在一個微風輕拂、花香襲人的下午,你會不經意的想起它。倒一盅米酒,配一碟花生,你可以度過一段情適愉快的時光。在凄風苦雨的夜晚,喝它一盅,也可以擋住那洶洶涌來的愁緒。

小人之交,像椰花酒。

酒味濃、酒氣重,一時失察喝了它,醉得一塌糊塗,吐得五顏六色。次日醒來,總在頭痛欲裂的狼狽里,悵然地生出悔不當初的感覺。

葡萄酒呢,像友誼恆遠常存的知己。

清醇甘冽,酒味雋永。紅酒像瑪瑙、白酒像水晶,都是友誼的「精品」。酒齡越老,酒味越佳。喝著時,戀它;不喝時,念它。它絕對不會使你酩酊大醉,但是,它會讓你在微醺里對它魂牽夢縈。

能為你兩助插刀的生死之交,像千年靈芝釀成的葯酒。

這樣的酒,世間絕少;能否遇上,全看緣份。拔開瓶蓋,便已酒香襲人;小啜幾口,酒氣繞舌、酒味雋永。時常喝它,健身益體,百病消除。

唐貞觀年間,薛仁貴尚未得志之前,與妻子住在一個破窯洞中,衣食無著落,全靠王茂生夫婦經常接濟。後來,薛仁貴參軍,在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御駕東征時,因薛仁貴平遼功勞特別大,被封為「平遼王」。一登龍門,身價百倍,前來王府送禮祝賀的文武大臣絡繹不絕,可都被薛仁貴婉言謝絕了。

2. 有一個童話故事是講一個農夫口袋裡放一個聰明的小人,小人幫他解決困難的,是什麼故事

以下是全部 你看看哪個名字熟悉是你想要的
001 打火匣 002 皇帝的新裝 003 飛箱
004 丑小鴨 005 沒有畫的畫冊 006 跳高者
007 紅鞋 008 襯衫領子 009 一個豆英里的五粒豆
010 一個貴族和他的女兒們 011 守塔人奧列 012 蝴蝶
013 貝脫、比脫和比爾 014 爛布片 015 織補針
016 拇指姑娘 017 跳蚤和教授 018 區別
019 一本不說話的書 020 夏日痴 021 筆和墨水壺
022 風車 023 瓦爾都窗前的一瞥 024 甲蟲
025 幸福的家庭 026 完全是真的 027 薊的遭遇
028 新世紀的女神 029 各得其所 030 一星期的日子
031 錢豬 032 在遼遠的海極 033 荷馬墓上的一朵玫瑰
034 野天鵝 035 母親的故事 036 猶太女子
037 牙痛姑媽 038 金黃的寶貝 039 民歌的鳥兒
040 接骨木樹媽媽 041 沙丘的故 事 042 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
043 遷居的日子 044 鬼火進城了 045 幸運的套鞋
046 鸛鳥 047 樅樹 048 香腸栓熬的湯
049 牧羊女和掃煙囪的人 050 天上落下來的一片葉子 051 惡毒的王子
052 演木偶戲的人 053 舞吧,舞吧,我的玩偶 054 安妮·莉斯貝
055 素琪① 056 藏著並不等於遺忘 057 誰是最幸運的
058 鍾聲 059 頑皮的孩子 060 識字課本
061 老約翰妮講的故事 062 老墓碑 063 姑媽
064 墓里的孩子 065 老路燈 066 老頭子做事總不會錯
067 老房子 068 天鵝的窠 069 創造
070 冰姑娘 071 小鬼和小商人 072 陽光的故事
073 依卜和小克麗斯玎 074 夢神 075 老上帝還沒有滅亡
076 園丁和他的貴族主人 077 書法家 078 茶壺
079 小小的綠東西 080 一點成績 081 天國花園
082 最難使人相信的事情 083 一枚銀毫 084 肉腸簽子湯
085 光棍漢的睡帽 086 做出點樣子來 087 老橡樹的最後一夢
088 字母讀本 089 沼澤王的女兒 090 跑得飛快的東西
091 鍾淵 092 狠毒的王子 093 多伊和他的女兒們
094 踩麵包的姑娘 095 守塔人奧勒 096 安妮·莉絲貝特
097 孩子話 098 一串珍珠 099 墨水筆和墨水瓶
100 墓中的孩子 101 家養公雞和風信公雞 102 沙岡那邊的一段故事
103 演木偶戲的人 104 兩兄弟 105 教堂古鍾
106 搭郵車來的十二位 107 屎殼郎 108 老爹做的事總是對的
109 雪人 110 在鴨場里 111 新世紀的繆斯
112 冰姑娘 113 蝴蝶 114 普賽克
115 蝸牛和玫瑰樹 116 害人鬼進城了 117 風磨
118 銀毫子 119 伯爾厄隆的主教和他的親眷 120 在幼兒室里
121 金寶貝 122 狂風吹跑了招牌 123 茶壺
124 民歌的鳥 125 綠色的小東西 126 小精靈和太太
127 貝得、彼得和皮爾 128 隱存著並不就是被忘卻 129 看門人的兒子
130 搬遷日 131 謊報夏
132 姨媽
133 癩蛤蟆 134 教父的畫冊 135 碎布塊
136 汶島和格棱島 137 誰最幸福 138 樹精
139 看雞人格瑞得的一家 140 薊的經歷 141 你能琢磨出什麼
142 好運氣在一根簽子里 143 彗星 144 一個星期的每一天
145 陽光的故 事 146 曾祖父 147 燭
148 最難令人相信的事 149 一家人都怎樣說 150 跳吧,舞吧,我的小寶寶
151 大海蟒 152 園丁和主人 153 跳蚤和教授
154 老約翰妮講了些什麼 155 大門鑰匙 156 跛腳的孩子
157 牙痛姨媽 158 最後的一天 159 亞麻
160 「真可愛」 161 海的女兒 162 鄰居們
163 夜鶯

3. 關於小人之心的故事有哪些

(1)范睢至秦,投奔秦昭王,秦昭王雖「居深宮之中」,然而也是個求賢好士之君,對於范睢的到來異常頎喜,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歡迎儀式,至於歡迎場面浩大到何種程度已不可考,只是「見者無不變色易容」,足見昭王對范睢的重視。

范睢面對如此隆重的接待,頗具君子之風,向秦王連連推辭,稱自己三尺微寒一介書生受不得如此禮遇。秦王以為范睢有難言之隱,於是「屏左右,宮中虛無人」,在只剩下昭王和范睢兩個人時,秦王誠懇地向請教範睢「何以幸教寡人」,范睢左顧右盼,唯唯諾諾,如是再三(見《戰國策*秦策三》),秦王見范睢如梗在喉,半推半就,心裡著急,長跪請求范睢指點一二為君之道。

范睢見火侯已到,即拋出他的君子之論,舉呂尚,列五帝三皇,又引伍子胥,旁徵博引,述說他唯唯諾諾顧左右而言他的原因,並一再強調「臣死而秦治則賢於生」,並假設一些聳人聽聞的可能,把秦昭王嚇得膽戰心驚。最終秦昭王認為范睢投奔秦國實乃「幸先王不棄孤」,委其以「國務院總理」(秦相)的重任。

范睢與秦王的一番論述中,直陳秦王朝的陋垢弊端及個中利害,堪稱良諫。然而范睢確是一位坦坦盪盪、不畏死亡之患、不謀一已私利的謙謙君子?我這個兩千年後的小人不防猜度一下我們這位老祖先。

范睢初見秦王時唯唯諾諾,處事低調,其實並非淡泊名利,心靜如佛,這與他吃過的虧受過的教訓分不開。范睢本是魏人,起被跟隨魏駐齊大使須賈出使齊國,期間,范睢曾私自接受齊襄王的賞賜。在今日看來,私自接受駐地國家領導人的禮物,小則有失體統要革職,大則叛國要砍頭。范睢在調回魏國後,受到魏總理魏齊的鞭笞之罰,並押入大牢候審,范睢裝死得以越獄逃到秦國。這樣一個魏國的囚犯,初到秦國受到如此大場面的接待,無論如何都會有顧慮的,雖然古時消息閉塞,我想范睢還是怕魏國聽到他的消息後把他引渡回國吧,如此的謙恭溫順倒是明智之舉。

戰戰兢兢中如履薄冰般的生活,范睢最懼怕什麼?就是重入監牢,歸根到底也就是怕死。我們姑且再耐下心來看一下這樣一個怕死的君子是如何給秦昭王上心理課的。范睢首先舉呂尚之例,姜太公任周相之前,垂釣於渭陽之濱,以此渴望周文王慧眼識珠,認出這個定國安邦掃天下的英才,為什麼姜太公不直接向周文王抒懷表志呢?范睢以為呂尚與文王「交疏」,不便於在不了解情況時處於被動。而一旦為相,呂尚就一展自己的雄心壯志,周文王才得以「卒擅天下,而身立為帝王」。范睢自比姜太公,稱自己「羈旅之臣,未知王心,交疏於王」,故而三問而不答,怕自己沒有呂尚那麼好的運氣,遇到一個糊塗的君主,「今日言於前,而明日伏誅於後」。范睢的對比,抬高了自己,也將了秦王一軍,秦王再如何糊塗也不會背周文王而馳,這樣不管如何,范睢不至於「明日伏誅於後」,最起碼能保住這條小命。

有這樣一個鋪墊下,范睢展開了新一輪的進攻。范睢標榜自己絕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五帝三皇如此英明賢俊都難逃一死,更何況我小小范睢?只是死要死得其所,死得有價值,伍子胥因直諫夫差滅越王勾踐,結果落下自刎的下場,但他生前的文韜武略大振吳國的綜合國力,使吳王闔閭成為春秋一霸,死也死得壯烈,如果能像伍員一樣死有所得,我范睢豈不榮耀三代,有何可恥,有何可怕呢?范睢的這一段論述更進一步向秦昭王討價還價,如若秦王重用我范睢,絕不次於伍子胥,並以諸侯霸主之位誘惑秦王,任何一位君主都耐不住要砰然心動。至於以後是否落得伍子胥一樣的下場,范睢已經管不了那麼多了,先撈到油水再說。

為了進一步確保自己吃飯的傢伙兒,范睢又稱即使「明日伏誅於後」,他也是無畏的,怕只怕「天下見臣盡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敢向秦」,好象事事處處為秦王著想,為秦國大業考慮,實則怕自己會果真遇到難以預料的麻煩。

秦王對范睢一番忠肝義膽的生死分析拈須稱贊,范睢最後火上澆油,稱秦王「上畏太後之嚴,下惑奸臣之態,居深宮之中,不離保傅之手,終身暗惑,無與忠奸」,「大者宗廟滅覆,小者身以孤危」。所以無論如何,秦王都離不開他這位忠心耿耿,明辨是非且敢於直諫不畏死的良臣。

范睢的這篇精彩的心理論述,即便換了始皇帝嬴政,恐怕也會感激涕零,勢必讓他身居高位,以保身家性命及江山社稷,范睢因此登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務院總理」之位。

很多時候,我們的身邊也常遇到這種不畏生死的謙謙君子。

(2)相傳在明朝的時候,有個小偷的本領非常高明,偷盜從來沒有被人發現過。一天,他聽見人們議論說,有個叫王翱的人剛正不阿,即使有人給他饋贈厚禮,也不據為已有,還常常拿出錢來資助窮人,至於不義之財,更是一概不接受。小偷心想:「難道真有不愛錢的人嗎?」於是決定試探一下王翱。
第二天一早,他把一包銀子放在王翱家門口,不一會兒,王翱出來了,他看見這包銀子想,肯定是別人丟的,過會兒一定有人來找的。於是便邁步出門散步去了,小偷見王翱不拿銀子,便跑過去撿了起來,王翱回頭一看,心想那人一定是失主,轉身又走了。小偷趕上前去,對王翱說:「久聞大名,今日一見,名不虛傳。」王翱被他說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解地問這是怎麼回事,小偷便一五一十地說了。王翱聽完後笑著說:「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小偷聽後,自己深感慚愧,終於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4. 求關於小人的故事

暈`樓主 就你這么形容 我可以給你找出幾百個來`

5. 想看幾段對付小人的小故事

第一,盡量不要得罪小人
生活中我們寧可得罪君子,而決不可得罪小人。因為小人是得罪不起的。小人特別善於琢磨別人,敢於為極小的恩怨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一旦被小人盯上,那會很麻煩的。我們或許可以從唐朝名將郭子儀的故事中受到啟發。「安史之亂」平定後,功高權重的郭子儀並不居功自傲,為防小人嫉妒,他非常小心謹慎。有一次郭子儀正在生病,有個叫盧杞的官員前來探望。此人乃歷史上聲名狼藉的奸詐小人,相貌奇醜時人都把他看成是個活鬼。正因為如此,一般婦女看到他都不免掩口失笑。郭子儀聽到門人的報告,立即讓家人避到一旁不許露面,他獨自客廳待客。盧杞走後,姬妾們回到病榻前問郭子儀 「許多官員都來探望您的病,你從來不讓我們躲避,為什麼此人前來就讓我們都躲起來呢」郭子儀微笑著說:「你們有所不知,這個人相貌極為醜陋而內心又十分陰險。你們看到他萬一忍不住失聲發笑,那麼他一定會心存忌恨。如果此人將來掌權,我們的家族就要遭殃了。」後來,盧杞當了宰相,極盡報復之能事,把所有以前得罪過他的人統統除掉,唯獨對郭子儀還比較尊重。 不得罪小人,能夠使自己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糾紛和麻煩。
第二, 君子不和小人相鬥
為什麼君子不和小人相鬥呢?因為小人是不受道德規范約束、不講游戲規則的。
有這樣一則關於小人的故事:一個狡猾的小人為證明德爾斐的神示是假的而與另一個人打賭,到了約定日期,他手裡拿著一隻小麻雀並藏在外衣下。他走進廟里,在神的前面,讓神說出他手中拿的東西是是活。小人想,如果神說他手裡的東西是的,他就拿出活著的麻雀給神看;如果神說是活的,他就悄悄捏麻雀,再拿出來給神看。神識破了他卑鄙無恥的詭計,對他說:「小子,不要自作聰明了!東西在你手裡,是是活還不是你說了算!」
小人無德無信,從不按游戲規則出牌。為了達到目的,小人會不惜採用下三濫的流氓手段。君子和小人不是按照同一個游戲規則鬥法,所以君子是很難斗得過小人的。
第三,以君子之道對待小人
必須和小人正面交鋒時,應當堅守君子之道。對付傷害自己的小人,切不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小人的手法對付小人,聽起來好象蠻有道理。孰不知在你這樣做的時候,你在別人的眼中也會被誤認為是小人的。認識小人是個過程,他陷害你的過程是他本性暴露的過程。用君子之道對待小人,也是大家認識你認可你的過程。公眾自有他們判斷是非的標准,人心是一桿稱。小人多行不義,遲早會被大家認識到他的嘴臉。小人一旦被大家所識破,自然就會失去市場,成為過街老鼠。
第四, 遠離小人
首先,遠離小人,可以有效地避免被小人利用。小人最善於捕風捉影,撥弄是非。遠離小人,不聽小人的鼓噪,不受小人的蠱惑,不被小人所利用,自己也會少犯錯誤。
其次,遠離小人,可以有效地避免成為小人傷害的目標。和小人接觸中, 你的一句不經意的話,一件小小不然的事情都完全有可能被小人信手拈來,大做文章,從而使你受到傷害。因此,盡量離小人遠點,最好不要出現在小人的視線里,才不會給小人留下陷害自己的機會。
再次,遠離小人,才不會讓自己流於低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小人靠的太近,會受到小人的耳濡目染,同時也有損自己的人格形象。小人是社會上的一股污濁之氣,驅之不去,陰魂不散,千百年來一直腐蝕著社會。雖然小人得勢只是一時,但是那些陰險小人還是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煩惱。
讓我們鄙視小人,讓我們遠離小人。
對待心術不正的小人,要做到對他們嚴厲苛刻並不難,難的是不去憎恨他們;對待品德高尚的君子,要做到對他們恭敬並不難,難的是遵循適當的禮節.君子不畏流言不畏攻訐,因為他問心無愧.小人看你揭露了他的真面目,為了自保, 為了掩飾,他是會對你展開反擊的.也許你不怕他們的反擊,是因為他們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 小人之所以為小人,是因為他們始終在暗處,用的始終是不法的手段, 而且不會輕易罷手.別說你不怕他們的攻擊,看看歷史的血跡吧,有幾個忠臣抵擋得過奸臣的陷害?
所以,還是不同小人一般見識為好,內方外圓地和他們保持距離,不必過於剛直, 嫉惡如仇地和他們劃清界線,他們也是需要自尊和面子的.
德高者正直,富於愛心,遇事出於公心,寧靜處事,不為世俗勢力所動, 德高者對人對事胸襟開闊,無私坦盪,光明磊落,故而無憂無愁,無患無求。身心處於淡泊寧靜的良好狀態之中, 必然有利於健康長壽。這一切都是那些為了眼前利益不惜去重傷他人的小人永遠都體會不到, 也永遠都得不到的! 雖然我做不到那些賢德之士的高尚境界, 但是我會在自己動怒的時候及時的警世自己,不要以同樣的方式去還擊。盡力使自己能夠處於淡泊寧靜的狀態中,不為其所動。

6. 小人之交甘若醴的故事

《莊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故事只有君子之交的故事,但是古人說話對仗嚴謹,有句話說得好,口蜜腹劍,良葯苦口,小人與你交朋友是希望從你那裡得到利益,所以他才會奉承你

7. 求三則關於君子和小人的故事

宋朝司馬溫公(司馬光),在談到劉器(劉侍制)為什麼能夠做到「盡心行己」的修養功夫的時候說道:「他的秘訣,就只是做到了『誠』而已矣!而要做到『誠』的工夫,就必須先要從不妄語開始做起。」司馬溫公又曾說到:「劉器的平生,只是一個『誠』字,他能夠把『誠』字做到了顛撲不破的地步啊!」當時的市民田叟說道:「若是經過南京,沒見到劉侍制,就如同經過泗州(山東曲埠),沒見到大聖孔子一樣的遺憾啊!」為什麼他們能夠如此的感動人心呢?答案也只是誠而已矣!故事二:任國佐有一次生病,病了很久都沒有好,就請道士設立醮壇,向上天祈求保佑平安健康;任國佐就在晚上睡覺做夢的時候,聽到神明對他說:「任國佐,你平生為人,心口不一;從小到大都沒做一件好事,你這一生所積的罪惡,閻王已經定了案,你的死期馬上就要到了啊!」果然沒過多久,任國佐就死了。
友情如酒。
嘴甜心不誠的泛泛之交,像水果酒。
櫻桃酒、蘋果酒、橘子酒、杏酒、梨酒,琳琅滿目,色彩繽紛,人見人愛。然而,水果酒僅能淺啜,不可多飲,一喝多了,它那種膩人的甜味,會懨懨的滯留在喉頭,去這難,留之更難。
君子之交,像米酒。
酒味淡淡淡淡的,似有若無。它不醉人,也不膩人。它不會使你上癮、你也絕對不會為它而瘋狂。可是,在一個微風輕拂、花香襲人的下午,你會不經意的想起它。倒一盅米酒,配一碟花生,你可以度過一段情適愉快的時光。在凄風苦雨的夜晚,喝它一盅,也可以擋住那洶洶涌來的愁緒。
小人之交,像椰花酒。
酒味濃、酒氣重,一時失察喝了它,醉得一塌糊塗,吐得五顏六色。次日醒來,總在頭痛欲裂的狼狽里,悵然地生出悔不當初的感覺。
葡萄酒呢,像友誼恆遠常存的知己。
清醇甘冽,酒味雋永。紅酒像瑪瑙、白酒像水晶,都是友誼的「精品」。酒齡越老,酒味越佳。喝著時,戀它;不喝時,念它。它絕對不會使你酩酊大醉,但是,它會讓你在微醺里對它魂牽夢縈。
能為你兩助插刀的生死之交,像千年靈芝釀成的葯酒。
這樣的酒,世間絕少;能否遇上,全看緣份。拔開瓶蓋,便已酒香襲人;小啜幾口,酒氣繞舌、酒味雋永。時常喝它,健身益體,百病消除。
唐貞觀年間,薛仁貴尚未得志之前,與妻子住在一個破窯洞中,衣食無著落,全靠王茂生夫婦經常接濟。後來,薛仁貴參軍,在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御駕東征時,因薛仁貴平遼功勞特別大,被封為「平遼王」。一登龍門,身價百倍,前來王府送禮祝賀的文武大臣絡繹不絕,可都被薛仁貴婉言謝絕了。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來的「美酒兩壇」。一打開酒壇,負責啟封的執事官嚇得面如土色,因為壇中裝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啟稟王爺,此人如此大膽戲弄王爺,請王爺重重地懲罰他!」豈料薛仁貴聽了,不但沒有生氣,而且命令執事官取來大碗,當眾飲下三大碗王茂生送來的清水。在場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貴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後說:「我過去落難時,全靠王兄弟夫婦經常資助,沒有他們就沒有我今天的榮華富貴。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禮不收,卻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來的清水,因為我知道王兄弟貧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後,薛仁貴與王茂生一家關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話也就流傳了下來。
何為君子?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這個『命』就是生命本體,就是「道」,也是所謂「天命」。用馬克思的話說,就是人的本質力量。知「天命」之人,明「道」之人就是「君子」。就自強不息與天同健。也就是《陰符經》所說:「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所謀何事?所憂何為?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何為水?液態,無色、無味。水在0度可以結成冰,冰在0度可以化成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冥冥之中一份驚喜,人性且厚道。「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水如山中清泉,自然純凈,有山之靈氣;那水如涓涓細流,清澈透明,有溪之綿長;那水如井中佳品,甘甜醇爽,有井之魂靈。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之交是心與心的交流,是一種與天地共存的默契,如絲縷般交織在一起。

8. 故事會情感專欄每個故事前面的小人頭是什麼意思

故事會情感專欄每個故事前面的小人頭是預示
"如果你不滿我 那我只想說 你找的版並權不是我

不是你花心,是每個人都符合做你媳婦的條件

可惜我不能一想你就去找你不能一委屈就擁抱你。

其實你明白這個年齡誰都不會是誰的一生。那些令人心碎的個性簽名大全
"

9. 有關「小人」寓言故事

有啊, 負荊請罪 (廉頗和藺相如的)

10. 以小人手段還治其身講的是什麼故事

很多君子敗於小人之手,都是因為不會或不屑於使用小人手段。而小人不存在道德負擔,所以不擇手段,常常大獲全勝。這是君子要汲取的教訓。對付小人,不妨以小人手段還治其身。

徐階入閣當上大學士時,正是一代權相嚴嵩氣焰最囂張的時期。明朝實行內閣大學士制度,內閣大學士相當於以前朝代的宰相,只不過沒有宰相的名稱而己。明朝制度規定:內閣必須同時有幾名大學士共同輔政,以防有人專權。所以嚴嵩雖然勢傾朝野,卻也不能一個人獨占內閣。

徐階也和嘉靖王朝的其他宰相們一樣,是因為善於撰寫明世宗齋醮所需要的「青詞」才得以入閣拜相,卻沒有重蹈以前那些宰相們的覆轍,既不標新立異,也不和嚴嵩發生正面沖突,在政務上保持沉默跟隨的態度,讓嚴嵩感到沒有威脅。而在青詞的撰寫上精益求精,來迎合明世宗的歡心,偶爾也會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上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既不會讓嚴嵩起太大的戒心,又向明世宗表明:自己和嚴嵩並非沆瀣一氣,因為臣下結黨營私同樣是明世宗的大忌。

徐階以勤勉謹慎贏得了明世宗的信任,嚴嵩對他也很滿意。這一年世宗所居的西內萬壽宮發生大火,世宗想要重修萬壽宮,詢問嚴嵩,嚴嵩一時失察,沒有揣摩透世宗的真實意圖,感到重建宮殿缺乏木材,時間也太緊,便請世宗暫時遷到南城離宮。殊不知恰好觸中世宗的忌諱,南城離宮乃是明英宗當太上皇時所居住的。世宗心內惱火,便轉問徐階,徐階力贊世宗重修,用當年修三大殿剩餘的木材,責成工部,可計日功成。明世宗大為滿意,便讓徐階的兒子督建萬壽宮,僅用三個多月時間便重建完成。

因此一事,明世宗覺得徐階比嚴嵩更為稱職,對嚴嵩則覺得不太滿意。嚴嵩當時年已八十多歲,世宗認為他太老了,不過也還無意黜退他。

嚴嵩專權日久,宮內的宦官和方術道士們對他也嫉妒在心,觀察到世宗對嚴嵩的寵愛已逐漸傾移到徐階身上,便想趁機扳倒嚴嵩,只是沒找到突破口。御史鄒應龍避雨時誤入一宦官家,了解到這一情況,覺得這是扳倒嚴嵩的最好時機,不過他沒敢貿然行事,便向徐階請教。徐階告訴他,要想除去嚴嵩,不能直攻嚴嵩,因為嚴嵩作惡多端,都是巧借皇上之手做的,攻嚴嵩極易牽連到皇上,皇上自負英明,死不肯認錯,以前攻擊嚴嵩的大臣無不獲罪,誅死者連連,便是為此。所以要想攻擊嚴嵩,得從他的兒子嚴世蕃入手。

鄒應龍得到徐階面授機宜,回去後揣摩一夜,於第二天早晨上疏彈劾嚴世蕃,指出他貪財攬賄,賄賂公行,居母喪縱酒荒淫幾大罪。嫉恨嚴嵩的宦官把這封諫章直接送到明世宗案上,明世宗看過後心有所動,恰好請道士藍道行為他扶乩降仙,藍道行己得宦官們請托,從中大做文章。

世宗心有所思,便問請來的乩仙,輔臣是否賢良。乩仙降辭說:「輔臣嚴嵩專權攬賄,實屬大奸大惡。」世宗大驚問道:「既然如此,上仙何不誅之?」乩仙說:「留待陛下誅之。」

世宗篤信道教,對乩仙的話信之不疑,便決意罷免嚴嵩,他把嚴世蕃發配到雷州,勒令嚴嵩退休。專權二十年,禍通天下,大臣們屢攻不能克的奸相嚴嵩,便被徐階巧妙除掉。

然而事情並末結束,嚴嵩雖去,卻並沒有治罪。世宗雖因嚴世蕃的罪惡罷免了嚴嵩,卻顧念他侍奉自己二十年,贊修玄功的功勞不小,依然對他很懷念。後來藍運行借扶乩暗做手腳的事敗露,世宗大怒,立斬藍道行,並遷怒鄒應龍,斥之為「丑類」。若非徐階保護,鄒應龍的結局也不會很妙。世宗越發有意召回嚴嵩,徐階也暗暗自危。

徐階知道不能坐以待斃,便派御史林潤巡視福建。嚴世蕃雖被流放,卻根本不赴戍所,反而在江西老家大興土木,林潤便上章彈劾嚴世蕃不但毫無悔過之心,反而心懷怨懟,蓄養壯士,勾結山中盜賊,並且暗通侯寇,有負險謀反之意。世宗看罷大怒,立命林潤將嚴世蕃捉拿進京拷問。

林潤和大理寺的官員審訊嚴世蕃後,把他的罪狀羅列無遺,嚴世蕃在獄中卻笑著對同黨說:「別怕,皇上看過後就會放了我們。」別人都不知何意。

徐階看過獄詞後,對大理寺的官員說:「你們這是要嚴公子活嗎?」大理寺的官員說:「一定要讓他死,怎會讓他活?」

徐階說:「這些罪都是嚴嵩父子巧借皇上之手做的。你們把這些列為罪狀,死的是你們,嚴公子明天就騎著馬出城門去了。」大理寺的官員惶恐請教,徐階拿起筆,親手刪削,只坐實嚴世蕃勾結侯寇,圖謀造反一事。嚴世蕃聽說後,驚詫道:「死了,死了。」世宗看過獄詞後,果然大怒,將嚴世蕃斬首,家產抄沒充公。曾聚財無數的嚴嵩最後竟餓死在別人的墳墓旁。

明世宗是昏庸帝王中較為特殊的一個,他雖然信奉道教,極少上朝,卻從未放棄手中的權力。而在明朝歷史上幾乎貫穿始終的宦官亂政,錦衣衛和東廠肆虐的現象只有在嘉靖年間絕跡。然而重用嚴嵩,二十年信任不疑,同樣禍遍天下,天怒人怨,而明朝由強盛轉為衰弱,嘉靖年間是很明顯的分界線。《明史》稱世宗是「中材之主」,也有一定的道理。

徐階夾在世宗和嚴嵩兩個同樣多疑的人中間,日子自然不好過,既要讓皇上滿意,又要讓嚴嵩能夠容忍,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至少徐階以前的大學士們無人能做到,只有徐階做到了。

借重修宮殿一事奪取世宗對嚴嵩的寵眷,攻嚴世蕃而不攻嚴嵩,放棄嚴氏父子的現成累累之罪惡,單單坐實嚴世蕃根本沒有的「謀反」大罪,置嚴氏父子於死地,這些都顯示出徐階在官場上的超人的智慧。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