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女媧補天神話故事300字
⑴ 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的內容是什麼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沒有天,沒有地,沒有山川湖泊,沒有花草樹木,沒有飛禽走獸,更不用說有人類。
在盤古開天闢地之後才有了萬物生靈。不知哪一年,西天突然塌了一塊,天河中的水嘩嘩地從缺口流下人間,淹死了無數人畜,天下頓時淪為澤國。
當時,有個姑娘名叫女媧,住在再大的水也淹不到的山崖洞里。她目睹百姓顛沛流離,動了惻隱之心,立誓要把天上缺口補起來。她離開所住的崖洞,爬過無數高山,淌過許多大河,到處尋求補天的辦法,可是都無結果。
她疲倦極了,坐下來歇息,不知不覺睡著了,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夢中有一位神仙告訴她,昆侖山頂堆滿許多五色寶石,用大火將寶石煉過,就可以拿來補天。
女媧醒來後,就直奔昆侖山。昆侖山高聳陡峭,更有獅虎等惡獸無數,等閑人上不了山。但她一心一意想早日找到補天的寶石替天下百姓消災,道路崎嶇險惡,全不加理會,日夜兼程,來到昆侖山下。
舉頭一望,到處是處鋸似的荊棘、犬齒般的亂石,不但上山無路,山頂更高不可攀。然而她不怕險阻,撥開荊棘,攀過亂石,手腳傷痕累累,臉也被剌花,仍不分日夜往上爬,正當爬得疲憊不堪時,荊棘叢中突然撲出一隻老虎,對她張牙舞爪。
女媧正要躲避,老虎搶先一步一把抓住了她,張開血盆大口,要咬她的頭。她鎮定地說:「老虎,你先別性急,我這個頭可以給你吃,可要等我去山頂找到寶石,補好天上缺口,你再來吃好不好?」
老虎似知人意,就放她走了。女媧再往上走,山越來越陡,霧也越來越濃,累得走不動了。她跌跌撞撞,爬爬滾滾,始終不停步。突然一陣狂風吹來,一隻金毛雄獅從林中躍出,一口咬住女媧的頭發。老虎從後面趕上來,對著獅子咆吼說:「這妞兒是我先抓到的,說好她補完天後讓我吃,你竟敢搶先?」
獅子聽了放下女媧,和老虎廝鬥起來。結果獅子不敵,被老虎趕跑了。但老虎生怕女媧再讓獅子搶去,就尾隨女媧,一直跟到山頂。
女媧在山頂上終於找到五色寶石。她撿了許多,堆在山頂上,燒起一把大火,煉了九九八十一天,把寶石煉成熔漿。眼看熔漿煉成,女媧高興極了,一次又一次用雙手捧起熔漿拿去補天,直至天上缺口滴水不漏,她才舒了口氣。這時,地上的百姓見天河水不再漏下來,紛紛重整家園,再過快活的日子。
女媧知道大功告成,完成了心願,於是履行諾言,滿心歡喜地對老虎說:「你現在可以吃我了!」
說完,她伸長頸項,等老虎來吃。說也奇怪,老虎並不來吃,反而和氣地說:「像你這樣一個為民造福、舍已為人的姑娘,我怎麼能吃?況且,你將天補得完整無缺,我看了也開心。只是你還有剩餘熔漿,多補一些,不是更牢靠嗎?」
女媧聽了,覺得老虎的話有道理,於是把剩下的熔漿全捧起來,高舉雙手,預備將缺口再加填補。眼看就要到天頂了,哪知突然從南海刮來一股狂風,吹得樹倒山搖,女媧手中捧著的熔漿也吹掉了。
女媧一急,竟哭了起來。老虎見她這樣,就對她說:「姑娘先不要哭,快騎到我背上,我們去把熔漿追回來。」
女媧果然止住淚,立即騎到老虎背上。老虎飛身跳下山崖,腳踏彩雲,向光彩奪目的熔漿追去。
老虎背著女媧飛過三山五嶽,飛過黃河長江,因為風太急了,始終沒有追上。其後風漸漸平息了,他們加快腳步,哪知色彩斑斕的熔漿又慢慢向茫茫的大地落下去,他們唯有加一把勁向下追。
追到洞庭湖上空,眼看就要追上了,老虎一時高興,吼叫數聲,慢了腳步。就在這電光火石的一剎那,女媧來不及接回熔漿,眼看著熔漿直瀉洞庭湖。
熔漿一落到湖裡,霎時間五彩繽紛,霞光萬道,照得湖水通明透亮,不久熔漿就變成了七十二座形態不同的山峰,在水中半沉半浮,那白玉盤似的洞庭湖,添上了迷人的景緻。
女媧雖然惋惜,但又覺得熔漿落入人間,也是好事。她落下來,站在還沒有凝固的山峰上,腳下踩的是綠寶石熔漿,留下了一雙深深的腳印。她再行幾步。原來帶軟的山峰就凝結了,成為一個小島。
也不知過了多久,娥皇、女英追尋夫君舜帝來到這兒,知道舜的噩耗,哭死在山上,後人就稱這座山為「君山」。
(1)寫女媧補天神話故事300字擴展閱讀:
女媧補天的故事和女媧造人的故事一樣,都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女媧時代,隨著人類的繁衍增多,社會開始動盪了。後人將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戰,結果共工氏因為大敗而怒撞不周山為由,銜接女媧熔五彩石以補天等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動人故事。
在中國民族所有的古代神話傳說人物中,有些都是有其原型人物的,都是遠古時期為人類做過特別重大貢獻的部落群體和首領。後人為了紀念她們的功績,而將其神話。
天穿節,民間紀念女媧補天拯救人類的紀念日,也是古代人們期盼風調雨順、萬物欣榮、農業豐收和安樂和平的節日。
天穿節節期有正月二十日、二十三日兩說,一般認為該節起源於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最早記載天穿節的資料是東晉王嘉所撰《拾遺記》,清代所修類書《淵鑒類函》卷一三《歲時部》記載:「補天穿。
⑵ 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550字以上
女媧泣血補蒼天
遠古時代,女媧為了補天,不辭辛勞煉五彩石,甚至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傳說女媧在西蜀之地耗盡氣血,力竭而亡。 在一些補天神話中,她或勞累而死,或以身補天,或化為日、月、萬物。
天上的大神女媧,用泥土做成泥娃娃,再賦予它們生命。從此女媧創造了人,人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過著幸福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長。有一年,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起仗來。共工把撐天的柱子不周山撞倒了,天塌下半邊來,砸了很多窟窿,把地也砸裂了,地上的洪水及天河的水不停的漏下來,造成大地上水患。天破之後,不斷的有隕石和天火從破開的天洞中落下,大地上的人類不是被隕石砸死就是被大火燒,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危機。女媧看到人類左躲西藏,無處容身的慘象,心中十分痛惜。她便遍歷乾坤,為了解救生靈,決定採石補天,用五色石把天補起來,再用東海神龜的四隻腳頂住蒼天。女媧找來五色石塊煉出五彩晶石,把已碎的象漁網似的天一點點的補了起來,眼看著補天的大功就要告成,但想不到五色晶石用完時,卻發現五色石不夠用,破碎的蒼天還沒補好。天上還有一個大大的窟窿存在著,只要還有破洞,天就隨時會繼續崩裂,那樣的話,過去的工作就白做了,而萬物亦從此永遠的生活在這已如同煉獄的大地之上,女媧痛苦的思考了很久之後,只好犧牲自己的生命,所有的泥娃娃們都哭紅了眼睛。經過幾次努力,女媧用自己的身體,填補好了天上最後的大洞……終於補好了天,天地間恢復了寧靜,還出現了五彩的雲霞和彩虹。一切生物又都生機勃勃地活在大地上。
民間演變
撐天之柱,被共工氏一撞,發出了驚天動地的一聲響。山體崩塌,天柱折斷,大地向東南傾斜,海水向陸地上倒灌。平原上的人多數都被淹死了,倖存者只好逃往山上。
但是,山林是獸類的領地,它們受到侵擾後十分憤怒,向人類發起瘋狂的攻擊。又有許多人被野獸咬死,吃掉。人類遭遇到了空前的災難,有的被洪水淹死,有的被崩塌的山石砸死,有的被兇猛的野獸和大鳥殺害,人類面臨著滅絕的危險。經過這場浩劫,人類倖存者已經很少。為了使人類能再次發展增多,女媧便以黃土和泥,用雙手捏起人類來。
說法一:女媧是一位善良的神,她為人類做過許多好事。比如說她曾教給人們婚姻,還給人類造了一種叫笙簧的樂器。而使人們最為動容的,是女媧補天的故事。
傳說當人類繁衍起來後,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來,二神從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鬧得到處不寧,結果祝融打勝了,但失敗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頭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支撐天地之間的大柱斷折了,天倒下了半邊,出現了一個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紋,山林燒起了大火,洪水從地底下噴湧出來,龍蛇猛獸也出來吞食人民。人類面臨著空前大災難。
女媧目睹人類遭到如此奇禍,感到無比痛苦,於是決心補天,以終止這場災難。她選用各種各樣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將它們熔化成漿,用這種石漿將殘缺的天窟窿填好,隨後又斬下一隻在水中作亂的大龜四腳,當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邊天支起來。女媧還擒殺了殘害人民的黑龍,剎住了龍蛇的囂張氣焰。最後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媧還收集了大量蘆草,把它們燒成灰,埋塞向四處鋪開的洪流。
經過女媧一番辛勞整治,蒼天總算補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龍蛇猛獸斂跡了,人民又重新過著安樂的生活。但是這場特大的災禍畢竟留下了痕跡。從此天還是有些向西北傾斜,因此太陽、月亮和眾星辰都很自然地歸向西方,又因為地向東南塌陷,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裡匯流。
說法二:傳說天地開辟之初後,女媧用泥捏了人類。後女媧登基了皇位,鎮守冀方的水神共工十分不滿,就興風作浪,女媧即令火神祝融迎戰。經過殊死搏鬥,共工大敗,惱羞成怒,一頭向擎天柱不周山撞去,竟將擎天大柱撞折了,霎時天塌了個大窟窿。天地相通,脈氣失常,洪水泛濫,大火蔓延,萬物陷入災難之中。
女媧見她的兒女們即將失去生存條件,著急萬分,就決心煉石補天。可要去哪裡煉石,女媧遍涉群山,選擇了天台山。這里山高頂闊,水足石多,是煉石的理想地方。
女媧在天台山上煉了九九八十一天,煉了塊厚12丈、寬24丈的五色巨石,眾神稱好。於是依照此法,又用整整4年的時間,煉了36500塊五色石,連同前面的那塊共36501塊。眾神仙和眾將官幫女媧補天,用了36500塊。因石是五色的,形成了天上的彩虹、彩霞。
且說天補好後,女媧擔心天塌下來。這時有一大龜游來,獻出了自己的腿。女媧過意不去,將自己的衣服送與它,從此龜游水不用腿而用鰭了。女媧用龜的四腿做擎天柱。因西、北兩面的短些,故有「天傾西北」的說法。女媧補天後,洪水歸道,烈火熄滅,天地定位,普天同慶,人們在天台山迎女媧歸朝,女媧也十分歡喜。到天台山後,大家看天下的兒女們生活安然,高興地吹起了笙簫。
相傳女媧在補天之後,開始用泥造人,女媧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計,終而成一碩石,女媧將其立於西天靈河畔。此石因其始於天地初開,受日月精華,靈性漸通。不知過了幾載春秋,只聽天際一聲巨響,一石直插雲宵,頂於天洞,似有破天而出之意。女媧放眼望去,大驚失色,只見此石吸收日月精華以後,頭重腳輕,直立不倒,大可頂天,長相奇幻,竟生出兩條神紋,將石隔成三段,縱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女媧急施魄靈符,將石封住,心想自造人後,獨缺姻緣輪回神位,便封它為三生石,賜它法力三生決,將其三段命名為前世、今生、來世,並在其身添上一筆姻緣線,從今生一直延續到來世。為了更好的約束其魔性,女媧思慮再三,最終將其放於鬼門關忘川河邊,掌管三世姻緣輪回。當此石直立後,神力大照天下,跪求姻緣輪回者更是絡繹不絕。中國古人認為,萬物有靈,人既有屬於物質的肉身,又有超離物質肉身的魂魄(即三魂七魄)。凡人大限及至,魂魄離體,之後就會在地獄使者即鬼差的帶領下進入鬼門關,走過黃泉路,到了奈何橋,就會看到一塊名叫三生石的石頭。在人們創造神話傳說中認為,每個人的前世今生,因果輪回,緣起緣滅的故事,都被重重地刻在了這塊三生石上,因而它就能映照出每個人前世今生的模樣。
⑶ 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
傳說當人類繁衍起來後,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來,他們從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鬧得到處不寧,結果祝融打勝了,但敗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頭撞向不周山。
不周山崩裂了,撐支天地之間的大柱斷折了,天倒下了半邊,出現了一個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紋,山林燒起了大火,洪水從地底下噴湧出來,龍蛇猛獸也出來吞食人民。
人類面臨著空前大災難。女媧目睹人類遭到如此奇禍,感到無比痛苦,於是決心補天,以終止這場災難。她選用各種各樣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將它們熔化成漿,用這種石漿將殘缺的天窟窿填好,隨後又斬下一隻大龜的四腳,當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邊天支起來。
女媧還擒殺了殘害人民的黑龍,剎住了龍蛇的囂張氣焰。最後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媧還收集了大量蘆草,把它們燒成灰,埋塞向四處鋪開的洪流。
經過女媧一番辛勞整治,蒼天總算補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龍蛇猛獸僉欠跡了,人民又重新過著安樂的生活。但是這場特大的災禍畢竟留下了痕跡。從此天還是有些向西北傾斜,因此太陽、月亮和眾星晨都很自然地歸向西方,又因為地向東南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裡匯流。
(3)寫女媧補天神話故事300字擴展閱讀
女媧補天的相關傳說,在上古奇書《淮南子·覽冥訓》、《列子·湯問》上均有記載。
早期的女媧補天,與共工觸山並無交集,不但沒有共工、祝融、不周山等關鍵字,對於世間天塌地陷、發生災難的原因,也沒有明言記載,語焉不詳。
其中根本沒提到因為共工、不周山而引發女媧煉石補天的事,可見在先秦遠古時期「女媧煉石補蒼天」和「共工怒觸不周山」是完全獨立的兩個故事,是由東漢學者王充把共工觸山與女媧補天焊接到一塊。
秦漢初期,女媧補天與共工觸山是兩個獨立的神話故事,到了東漢時期,王充在《論衡·談天篇》利用「共工怒觸不周山」為背景原因,完善情節解釋了「女媧煉石補蒼天」中緣何天塌地陷、發生滅世災難的理由,至此,女媧補天與共工觸山,融合成了一則救世神話。
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之戰的故事,在《山海經·西山經》有記載。而《山海經·海外北經》則有「共工之臣相柳氏」的記載。
根據《史記·補三皇本紀》記載,水神共工造反,與火神祝融交戰。共工被祝融打敗了,氣得用頭去撞世界的支柱周山,導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間。女媧不忍生靈受災,於是煉出五色石補好天空,折神鱉之足撐四極,平洪水殺猛獸,萬靈始得以安居。
《淮南子·天文訓》記為共工與顓頊之戰;《淮南子·原道》記為共工與高辛氏之戰;《雕玉集·壯力》記為共工與神農氏之戰;《路史·太吳紀》記為共工與女媧之戰。
女媧補天是一個很著名的傳說。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的第一回即引用這個故事。中國上古神話所記錄的是華夏民族早期先民的唯心世界觀,以紀念族群中做過特別重大貢獻的聚落群體和首領。越朴實的神話,所還原的早期先民的生活和思想就越可信,當然那些神仙法術與魔力無邊是為了渲染傳說,與現實科學無關。
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
又稱媧皇、女陰,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
相傳女媧造人,一日中七十化變,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並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
女媧不但是補天救世的英雌和摶土造人的女神,還是一個創造萬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廣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她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
女媧神話中,從最初的女媧化神然後到女媧化萬物到女媧造人、補天,這一系列的功績都是在天地對立的狀態中展開。女媧之前是無天無地無人的狀態。
自女媧誕生之始,她先以身化神,神的出現導致天的誕生,然後女媧以身化萬物,緊隨著萬物的出現,地也出現,這個時候天地一片祥和。
《山海經》、《楚辭》、《說文解字》等秦漢典籍對女媧記載可以看出,女媧自身化成了萬物與神族,與世界各民族創世神話中古神隕落後身體器官化為萬物(與諸神)的思路一致。
⑷ 女媧補天神話故事縮寫250字
傳說盤古開天闢地之時,女媧用黃泥和泥造人,百姓安居樂業。後共工與顓頊爭帝位,共工大敗,惱羞成怒,一頭向擎天柱不周山,致山體崩塌,天柱折斷,大地向東南傾斜,海水向陸地上倒灌,人類遭遇到了空前的災難。女媧看到她的子民們陷入巨大災難之中,決心煉石以補蒼天,以終止這場災難。於是她游便四海群山,選用各種各樣的五色石子,借來太陽神火將它們熔化成漿,用這種石漿將殘缺的天窟窿填好,隨後又斬下一隻神鰲的四足,當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邊天支起來。女媧還擒殺了殘害人民的黑龍,剎住了龍蛇的囂張氣焰。最後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媧還收集了大量蘆草,把它們燒成灰,埋塞向四處鋪開的洪流。 女媧補天台女媧補天之後,天地定位,洪水歸道,烈火熄滅,四海寧靜。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女媧建立了女媧廟,世代供奉,朝拜者絡繹不絕,香火不斷。
(4)寫女媧補天神話故事300字擴展閱讀:
女媧補天是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創世女神女媧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 相傳女媧摶土造人,並化生萬物 ,使天地不再沉寂。女媧氏,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 ,她是一位美麗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樣苗條,以致有些神話學家堅稱她根本就是蛇身。
女媧補天的故事和女媧造人的故事一樣,都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女媧時代,隨著人類的繁衍增多,社會開始動盪了。後人將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戰,結果共工氏因為大敗而怒撞不周山為由,銜接女媧熔五彩石以補天等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動人故事。
在中國民族所有的古代神話傳說人物中,有些都是有其原型人物的,都是遠古時期為人類做過特別重大貢獻的部落群體和首領。後人為了紀念她們的功績,而將其神話。
⑸ 神話故事作文女媧補天
傳說故事之一:
傳說盤古開辟了
天地
後,
女媧
用泥捏了
人類
。後女媧繼了
皇位
,鎮守
冀方
的
水神
共工
十分不滿,就興風作浪,女媧即令
火神祝融
迎戰。經過殊死搏鬥,共工大敗,惱羞成怒,一頭向
擎天柱
不周山
撞去,竟將擎天大柱撞折了,霎時天塌了個大窟窿。天地相通,
脈氣
失常,洪水泛濫,大火蔓延,人類陷入
災難
之中。
女媧見她的兒女們即將失去生存條件,著急萬分,就決心煉石補天。可去哪裡煉石?女媧遍涉群山,選擇了
天台山
。這里山高頂闊,水足石多,是煉石的理想地方。
女媧在天台山上煉了
九九八十一
天,煉了塊厚12丈、寬24丈的
五色
巨石
,
眾神
稱好。於是依照此法,又用整整4年的時間,煉了36500塊
五色石
,連同前面的那塊共36501塊。眾
神仙
和眾將官幫女媧補天,用了36500塊。因石是五色的,形成了
天上的彩虹
、彩霞。
且說天補好後,女媧擔心天塌下來。這時有一大龜游來,獻出了自己的腿。女媧過意不去,將自己的衣服送與它,從此龜游水不用腿而用鰭了。女媧用龜的四腿做擎天柱。因西、北兩面的短些,故有「天傾西北」的說法。女媧補天後,洪水
歸道
,
烈火
熄滅,天地定位,普天同慶,人們在天台山迎女媧歸朝,女媧也十分歡喜。到天台山後,大家
看天下
的兒女們生活安然,高興地吹起了笙簫。
相傳女媧在補天之後,開始用
泥造人
,每造一人,取
一粒沙
作計,終而成一碩石,女媧將其立於
西天
靈河畔。此石因其始於天地初開,受
日月精華
,
靈性
漸通。不知過了幾載
春秋
,只聽
天際
一聲巨響,一石直插雲宵,頂於
天洞
,似有
破天
而出之意。女媧放眼望去,大驚失色,只見此石吸收日月精華以後,頭重腳輕,直立不倒,女媧
始祖
大可頂天,長相奇幻,竟生出兩條
神紋
,將石隔成三段,縱有吞噬天、地、人
三界
之意。女媧急施魄
靈符
,將石封住,心想自
造人
後,獨缺
姻緣
輪回
神位
,便封它為
三生石
,賜它
法力
三生決,將其三段命名為
前世
、
今生
、來世,並在其身添上一筆姻緣線,從今生一直延續到來世。為了更好的約束其
魔性
,女媧思慮再三,最終將其放於鬼門關
忘川河邊
,掌管三世姻緣輪回。當此石直立後,
神力
大照天下,跪求姻緣輪回者更是絡繹不絕。中國
古人
認為,
萬物有靈
,人既有屬於物質的
肉身
,又有超離物質肉身的魂魄(即三魂七魄)。凡人大限及至,魂魄離體,之後就會在地獄使者即
鬼差
的帶領下進入鬼門關,走過黃泉路,到了
奈何橋
,就會看到一塊名叫三生石的
石頭
。在人們創造
神話傳說
中認為,每個人的
前世今生
,
因果輪回
,緣起緣滅的故事,都被重重地刻在了這塊
三生石上
,因而它就能映照出每個人前世今生的模樣。
⑹ 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 用30字概括
水神共工撞不周山導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間。女媧不忍人類受災,,是煉出五色石補好天空,折神鱉之足撐四極,平洪水殺猛獸,人類始得以安居。
⑺ 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50字
《女媧補天》短的神話故事:
女媧用黃泥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職,子民安居樂業,四海歌舞昇平。後來共工與顓頊爭帝位,不勝而頭觸不周之山,導致天柱折,地維絕,四極廢,九州裂,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洪水泛濫,大火蔓延,人民流離失所。
女媧看到她的子民們陷入巨大災難之中,十分關切,決心煉石以補蒼天。於是她周遊四海,遍涉群山,最後選擇了東海之外的海上仙山—天台山。天台山是東海上五座仙山之一,五座仙山分別由神鰲用背駝著,以防沉入海底。女媧為何選擇天台山呢,因為只有天台山才出產練石用的七色石,是煉補天石的絕佳之物。
《女媧補天》長的神話故事:
自從女媧創造了人類,大地上到處是歡歌笑語,人們一直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不知過了多少年,一天夜裡,女媧突然被一陣「轟隆隆」的巨大的響聲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地也被震裂了,出現了一道道深溝。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許多人被火圍困在山頂上。田野里到處是洪水,許多人在水裡掙扎。看到這些,女媧難過極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場雨,把天火熄滅.又造了許多小船,救出掙扎在洪水中的人們.
不久,天火熄滅了,洪水中的人們被救上來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還在冒火。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於是,她跑到山上,尋找補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為這種石頭很多,用不著費多大力氣。可是,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小塊。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石頭,還缺少一種純青石。於是,她又找了又找,終於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齊了,女媧在天台山頂堆巨石為爐,女媧先在地上挖個圓坑,把五彩石放在裡面,取五色土為料,又借來太陽神火,歷時九天九夜,煉就了五色巨石36501塊。女媧把它裝在一個大盆里,端到天邊,然後又歷時九天九夜,用36500塊五彩石將天補好。剩下的一塊遺留在天台山中湯谷的山頂上。
現在,人們常常看見天邊五彩的雲霞,傳說那就是女媧補天的地方。
天是補好了,可是卻找不到支撐四極的柱子。要是沒有柱子支撐,天就會塌下來。情急之下,女媧只好將背負天台山之神鰲的四隻足砍下來支撐四極。可是天台山要是沒有神鰲的負載,就會沉入海底,於是女媧將天台山移到東海之濱的琅琊,就是今天日照市濤雒鎮一帶。
女媧補天之後,天地定位,洪水歸道,烈火熄滅,四海寧靜。人們在天台山載歌載舞,歡慶補天成功,同時在山下建立女媧廟,世代供奉,朝拜者絡繹不絕,香火不斷。
至今天台山上仍然留有女媧補天台、補天台下有被斬了足的神鰲和補天剩下的五彩石,後人稱之為太陽神石。它已經成為了人們精神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