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字的愛心小故事
1. 關於愛心的真實小故事 50字左右
有一個人經過熱鬧的火車站前,看到一個雙腿殘障的人擺設鉛筆小攤,他漫不經心的丟下了一百元,當做施捨。但是走了不久,這人又回來了,他抱歉的對這殘障者說:「不好意思,你是一個生意人,我竟然把你當成一個乞丐。」過了一段時間,他再次經過火車站,一個店家的老闆在門口微笑喊住他,「我一直期待你的出現,」那個殘障的人說,「你是第一個把我當成生意人看待的人,你看,我現在是一個真正的生意人了。」
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會出現神跡,可以醫治各種疾病。有一天,一個柱著拐杖,少了一條腿的退伍軍人,一跛一跛的走過鎮上的馬路。旁邊的鎮民帶著同情的回吻說:「可憐的傢伙,難道他要向上帝請求再有一條腿嗎?」這一句話被退伍的軍人聽到了,他轉過身對他們說:「我不是要向上帝請求有一條新的腿,而是要請求他幫助我,教我沒有一條腿後,也知道如何過日子。」
當汶川縣映秀鎮的群眾徒手搬開垮塌的鎮小學教學樓的一角時,人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兩個孩子還活著,而他已經氣絕身亡!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不得不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他就是該校29歲的老師張米亞。「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插上了生命的翅膀
有一個人作了一個夢,夢中他來到一間二層樓的屋子。進到第一層樓時,發現一張長長的大桌子,桌旁都坐著人,而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佳餚,可是沒有一個人能吃得到,因為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師咒詛,全都變成直的,手肘不能彎曲,而桌上的美食,夾不到口中,所以個個愁苦滿面。但是他聽到樓上卻充滿了歡愉的笑聲,他好奇的上樓一看,同樣的也有一群人,手肘也是不能彎曲,但是大家卻吃得興高彩烈。原來每個人的手臂雖然不能伸直,但是因為對面的人彼此協助,互相幫助夾菜餵食,結果大家吃得很興。
2. 500字的感動愛心故事
只有母親走的小路
有個小男孩,家裡很窮。只有母親。
小男孩七歲那年,不知為什麼,突然得了一場大病,母親帶著他看了很多醫生,都不能確診。那是一種很奇怪的病,
沒有人可以說得出病名。
像所有求醫的父母一樣,只要打聽到一絲希望,母親就不惜一切去償試,就這樣試了很多葯,都沒作用,小孩
的病逐漸惡化,原來瘦弱的身體一點一點越來越乾瘦。到後來小孩已經無法站起來了。治病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
一天,母親打聽到很遠的地方有個老中醫他的葯可以治好小孩的病,小孩服過一點點後,果然有些好轉。只是老中醫的葯很貴,母親變賣了家裡所有能變賣的東西,只有母親每天靠上山砍柴,這種最原始的手段維持一家的生計。
一般人的中葯都是熬了三遍就棄渣,可是母親往往要熬七,八遍,淡到實在沒有葯味了才捨得倒掉,男孩發現母親每次都把葯渣
倒在馬路上,被路過的行人踩得稀爛,他問母親為什麼,母親告訴他,路人踩你了葯渣,就把你的病氣帶走了,這樣你就好得快些。
男孩說,這怎麼可以呢?我寧願自己一個人病,也不想別人得這個病,果然以後母親不再把葯渣倒在馬路上了。
日子就在母親無數的砍柴與期待中一天天過去,有一天男孩發現自己能夠站起來了,他跌跌撞撞地沖向後門,想把這個消息
告訴還在深山砍柴的母親。
推開門,是一條通向山裡的小路,水晶一樣的月光靜靜垂下來,路面鋪滿一層稠厚稀爛的東西,是葯渣,那條路少有人走,
只有母親每天砍柴時經過
窗外的藤葉
安娜從小就失去了母親,是父親一把屎一把尿把她拉扯大的。更讓人痛心的是,這個漂亮的小女孩,卻因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而18年來有一多半的時間都是在病床上度過的。
安娜這次住院已經有9個多月的時間了,只是她的病情仍未有些許的好轉。18歲生日的那天,她和父親本該要快快樂樂地度過的,誰知,她的病情突然惡化。
在又一次進手術室之前,窗外颳起了狂風,進而又下起了暴雨。安娜終於忍不住內心的傷痛,她誠懇地對父親說:「父親,別在我身上浪費太多的時間和金錢了,18年來,您難道為我付出的還少嗎?我感激您,但我恐怕真的不能給您回報什麼了。您就讓我盡快結束不幸的一生,結束我給您帶來的不盡的痛苦吧!或許,上天可憐我,讓我下輩子還當您的女兒,我一定會好好地報答您的厚恩!」
聽了安娜的這番話,父親早已泣不成聲了。在勸說無效之後,父親終於默許了安娜的請求,只是,父親希望安娜再給他一點時間,具體來說,父親希望安娜不要在病房窗外的藤葉落光之前走開。安娜看了看病房的窗外,處於狂風暴雨中的藤葉已是稀疏可數。而安娜也實在沒有理由不答應她的父親。
於是,她又一次被推進了手術室。盡管,這次手術過程中的痛苦讓她差點就要死去,但她還是強咬著牙堅持了下來——她是不能違背諾言提前離去的喲!
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醫生說,折磨她整整18年的病魔有很大的可能就要被征服了。
12個小時後,當安娜重新清醒過來的時侯,夕陽正斜照在病房的窗上。她沒有看到父親,卻真真切切地看到病房窗外鬱郁蔥蔥的藤葉在快樂地向她招手祝福。
安娜不知道,在她進入手術室後,她年邁的父親,擔心窗外的藤葉凋零,買來了數條綴滿模擬藤葉的人造藤蔓,然後一個人,在狂風暴雨的深夜,一條條一條條地纏在原有的藤條上面。而她也不知道,她的父親在纏最後一條人造藤蔓的時候,被狂風暴雨從梯子上猛擊下來而早早地離開了人世。
3. 勵志故事500字左右的
去看《意林》勵志版。那上面多!!
天理是規律,規律在人心,因此,「天理即良知」。憑良知(心)做事,即是按規律辦事,但如何做到把規律與良知融為一體?
一、新管理國學方法論一:格物即「正」物, 在「一念之間「,格私慾,順良知
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我們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是做「天使之事「還是做」魔鬼之事「,就在一念之間。耶穌基督說,如果誰沒有動過惡的念頭,誰就可以有資格去向惡人扔石頭,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人就是人,人永遠不可能成為完美無缺的神,只要是人,就有缺點與私慾。
那如何才能不被私慾控制呢?「王陽明」提出的方法論是: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講個小故事吧,有師徒兩個和尚過河,碰到一美女在河邊求助,老和尚背美女過河之後,兩人走出十里外,小和尚忍不住問道,師傅不是講色戒嗎?你怎麼能夠背美女過河。
背人者回答:我看到的是有人求助,我幫助了求助的人。美女我背過河就放下了,你心裡背著的美女卻沒有放下呀。
按佛家的說法,「人心」本是明鏡一般無塵,無善無惡,「人慾」卻是有善有惡的。意念一動,便有善惡出來了。老和尚面對美女,想到的是善,小和尚面對美女,想到的卻是惡。這就是所謂的「有善有惡意之動「。
為什麼老和尚能夠面對美女想到的是善?而小和尚想到的是惡?答案在於內心的良知。老和尚不是神,也會有人慾,但老和尚與小和尚不同之處,在於老和尚「知善惡」,在「慾念一動」時,用良知「格」掉慾念,「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在心中,慾念自然放下。
反過來,小和尚看到美女,私慾便占據了內心,即使不做什麼,但在善惡之間,良知已經輸給了私慾。天理不在心中,惡便進來了。
二、新管理國學方法論二:格物三步
世間萬物背後都有「天理」,面對無數的誘惑,如何獲得天理之力?從而拒絕放縱?答案是「為善去惡」—格物。
格物的步驟是:
第一是靜心。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碰到任何事的時候,不要著急行動,「人是不能夠勝天的」,不要過分相信自己的力量,而應當相信良知的力量,是「you raise me up」,所以,靜心,去感受這件事背後的天理是什麼?良知的力量就會自然顯現。(」When troubles come and my heart burdens me Then I am still and waiting in the silence Until you come and sit awhile with me」).
第二是格物。把自己的意念分一下類,看看有多少是源於自己的私慾,為了一己之欲,違背良知?哪些是出於天理良知,在規則上符合市場經濟之理,在人際上做到利人利己,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第三是專注。當良知已經駐扎在內心之中的時候,就要鎖定目標,專注重復,重復,重復,再重復!可以成功,可以失敗,但不可以放棄。所謂古今立大志者,均有堅忍不拔之志。
三、新管理國學方法論三:修身讀經,正心誠意,天理良知,人人平等
陽明管理哲學最偉大的出發點,在於高舉「天理」的大旗,把宇宙之規律與人心良知等同。而一旦天理等同良知,人人皆有良知,就必承認人在天理與良知面前的「平等」!就必做到人在天理良知前的「謙卑」。
承認人的平等,做到人對天理良知的謙卑,這在管理學上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因為「平等」與「謙卑」,讓管理獲得了人性化的起點:尊重人,尊重天理是管理的起點,管理最重要的不是處罰,而是激發人的良知。在良知面前,老闆與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員工之間並不存在本質的區別,大家都是平等的。只有良知才能判定管理行為的對與錯,權力與特權並不是判斷對錯的標准。
由此,人也就獲得了自己清晰的定位:以自己在天理良知前的謙卑,獲得對自我行為的內省,從而從靈魂深處建立起「懺悔」意識。我們大家都知道,管理中,最可怕的行為就是狂妄,在中國今天的企業界,有多少企業家儼然把自己當成了無所不能的「神」,把自己當成了完全正確的「偶像」?
「天令其亡,必令其狂」,在天理良知面前,人是多麼的渺小呀!而建立一個符合天理良知的規則,尊重規則,改良規則,敬畏規則,是人世間最偉大的管理之理。
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孔子、孟子、老子以及國外耶穌基督等無數先知聖人,甚至像亞當斯密、德魯克等無數的經濟學家、管理學家都是最接近天理的人。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做「天使之事「還是做」魔鬼之事「,就在一念之間。「格物」的背後,是靈魂的牧養,而牧養的最好辦法,就是讀先聖們的著作,在他們著作的深處,是對天理的揭示。而沒有對先哲們每天一點一滴的接近,那麼靈魂不歸於良知,就必歸於魔鬼。
聖經中基督曾經說過:「莫想我來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而是要成全。」是呀,先哲們揭示天理,不是為了廢掉我們既有的一切,乃是為了成全我們的成長,只是我們對寂靜的夜空,要心懷敬畏之心。摘自《勵志故事》,轉載請註明。
4. 愛心小故事
美麗的謊言
我有一位朋友,是推銷員,經常外出。當我去他家小坐時,不巧他因公外出已走了5天。他母親告訴我,再過8天他才能回來,等他回來後就給我捎個口信。
不料,又過了5天,鄰居捎來信,說朋友已回來。我匆匆趕到他家。一陣寒暄過後,我笑著問道:「大媽說一再待8天才回來,怎麼提前3天回來了?」
朋友笑了,說:「你不知道,我媽上了年紀,她一生就我這么個兒子,我每次出門,她就茶不思飯不想,甚至半夜裡起來,到路口去接我------為了使老人安心過日子,我每次外出,估計能10天辦完的事,我就給她說13天回來,這樣能留些餘地。提前回來,自然會給老人一個驚喜。」
愛心感悟:為了讓母親減少對兒子的牽掛,我們可以撒謊;為了隱瞞一個病人病危的實情,我們可以撒謊。美麗的謊言是為了愛,是為了不舍的情。它使愛加深加濃,它延續不老的生命,它使我們明白愛也可以有另外一種表達方式。
5. 關於愛心的小故事
在網路上搜《愛心樹》!!!
6. 愛心的小故事
每個人都應該有愛心,關心別人,快樂自己,我就有這樣的體會。
我們班的夏良潔同學,是我的好朋友、是班級的學習委員。她的父親不幸遭了車禍,治病花去了很多錢,現在仍然癱在床上,不能勞動,所以家裡很貧困。
我們班同學都很關心她,常常給她物質上的幫助。當然,我也不例外。
有一次我想:夏良潔她們家那麼貧困,她的媽媽一定很少給她買衣服,我的衣服那麼多,就送給她幾件吧!於是第二天,我拿了一些厚衣服,裝在一個袋子里。早自習,夏良潔來了,我就把東西往她座位上一放,然後趴在她耳邊小聲說:「夏良潔,這是我送給你的衣服,你一定要收下,這是我的一點心意。」夏良潔拿著衣服,激動得一時說不出話來,她緊緊地握住我的手,眼中閃爍著淚花,我的內心中也多了一份難以名狀的感動。啊!幫助別人,多麼快樂呀!真像那首歌中唱到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以後,我要多幫助別人,為別人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7. 500字的感動愛心故事..真實!
愛心故事
作者:鄖陽師專… 文章來源:十堰市教育局 點擊數:2802 更新時間:2006-4-29
愛傳中華網消息:每人奉獻一片愛心,世界將會陽光燦爛。
經歷了許多次愛心的洗禮,心中裝著許多愛的故事,我們就像擺龍門陣一樣,和你說說,或許您能聽到愛的呼喚。
十五年前
高中生活
記得是十五年前,讀高中時,家裡特窮,我在縣城讀書。從家裡帶的菜,只管到星期二,夏天管的時間更短。沒有青菜吃,更不用說吃肉了。在這期間,我領略了貧窮的滋味。可就在這期間,我也發現了人間的溫情。我的一個叔叔住在縣城裡,但家庭條件也不好。可是,他家卻為我提供了一個較好的條件,就是我從家裡帶菜,像土豆、蘿卜、黃瓜、白菜等。當我吃完了從家裡帶的菜後,他家就給我炒菜吃,三年,我幾乎每個星期都能吃到青菜,有時,叔叔還會留我在他家吃一頓肉,讓我度過了那些艱難的日子,後來,一想起這段日子,就覺得溫馨無比,讓我深深體會到:愛會給人留下的美好回憶。
2005年9月12日上午
盲人的捐助
一個青年扶著一位盲人走進辦公室。我以為又是求助者來了,趕忙起身接待,讓座之後,開始問他們有什麼困難,需要哪些幫助,我們都會盡力的。
這名青年趕忙解釋說,他不是來求助的,他是來捐助的。
啊!捐助?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時,盲人哥哥說話了,「我是來捐款救助貧困高中學生的,每年捐助1000元給報紙上報道的那名叫李偉的困難學生。」說著,便從包里拿出一小沓錢來,一張一張地數,剛好1000元,他把錢交給我,並告訴我,只要那孩子好好學習,他一定會資助這孩子上大學的。
我感動得無話可說,好多有錢的健康者沒做到,他卻做到了。
2005年7月某縣城和辦公室
愛心的距離
兩次愛心的舉動讓我明白了愛的意義,也發現了愛的距離。
一次是7月初的一天,我在網上向上海教育委員會的郵箱里發出了關於貧困生的求助信。本沒當回事,可過了幾天,那邊回話了,他說明了當地的原因,國家安排的有扶貧地區,因而對我的請求無能為力,聽到電話那端的話語,我的心裡很感動,至少他們很重視這件事,給了明確的回復。至今,電話那端的的話語還在耳邊縈繞。
無獨有偶,7月14日,幾位愛心人士到某縣的一個鄉村小學去奉獻愛心。行至一個岔路口問路時,一個小夥子竟然把他們指向岔路。幸虧他們發現得及時,確認無誤後才敢繼續趕路,要不然不知會走多少彎路。但這次那個小夥子的行為對幾位愛心人士影響很大,他們差點就想驅車返回了,幸好有位長者說:「我們是去奉獻愛心的,那就不要被這樣的人影響。」一句話,大家都認為有理,便釋然了。
這兩件小事都與愛心有關,但我們可以從中感悟到,愛因人而異,愛需要真誠和細膩。
2005年6月中旬 辦公室
尊重、保護、關注
一天下午,一位母親哭哭啼啼地找到我,她說她的孩子玩電腦游戲上癮,一個多星期沒上學。一個星期後孩子回到家,整個人又黑又瘦,眼神都有點恍惚了,長期的電腦游戲,已經使他的身心遭受了沉重的裂變。
一方面是孩子不想再上學,想玩游戲,另一方面,學校為嚴肅校紀校規,要給予孩子處分。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孩子到了這般天地,是誰的錯,事已至此,埋怨誰都沒用,關鍵是現在該怎麼辦,怎麼把孩子從這個深深的泥團中拽出來。
首先對年輕的母親說:這件事出現了,你首先要冷靜,不要追究以前怎樣,也不要把孩子整天關在家裡,否則,你早晚會把孩子關成精神病的。再就是你得承認孩子已經有了心理缺陷,要對他進行矯正。你先到學校找到相關部門,說明自己孩子的問題,不要迴避什麼。要求學校從保護孩子名譽及前途出發,不要處分孩子,再就是把孩子從學校帶回來,找人進行矯正。第三就是帶孩子到各地風景區去玩一段時間,讓他換個環境,讓他認識到除了網路世界之外,還有一個更美的現實世界等待著他去發現、去感知。這位母親半信半疑地點點頭,走了。
了20來天,這位母親找到我,一改往日那種淚水漣漣的面容,滿臉微笑著對我說:「你說的辦法真起效,我就按你說的幾點去做了。結果,從外地一回來,孩子就要去上學,學校也很寬容地接納了他。」
從此,他沒再痴迷於網吧,回到正常的學習生活。我也因此有了太多的感悟:有時奉獻、幫助也只不過是出出主意,而寬容、保護、尊重又是何等的重要。
2005年10月20日,鄖陽中學
我眼中的「希望老人」江詩信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無法把眼前的的這位老人和中國「希望老人」聯系起來。瘦削的臉龐,快要全白的頭發,黝黑的皮膚,深陷的眼睛,尖尖的下巴。唯獨那雙眼睛裡的平實與和善讓我明白這位老人的幸福所在。
一件不知穿了多少年的舊夾克衫,一條淺藍色的褲子,一雙不超過50元的球鞋,包裹著一個瘦弱的身軀,還在不斷的咳嗽,當躺在病床上的時候還在不停的整理材料。我在想,是什麼促使了這位老人的不懈追求,是什麼使他為貧窮的孩子而舍棄了安享晚年的快樂。在常人眼中,他令人不可思議,但在他的心裡,愛主宰了一切,貧困孩子期盼的眼神占據了他們所有的思想,除了深深的敬意之外,無一言表。
我還看到了世界上最簡單的名片,一張很薄的白紙片,上面簡簡單單的寫上了「江詩信」三個字,和那一排愛心協會的小字。慢慢的走近老人,我發現了一顆滾燙的心。
2005年6月5日,鄖西河夾鎮豐溝村小學當小朋友們看到這些捐來的書時,他們的樣子讓人吃驚,像看什麼稀奇似的。我就伸手拿一本給他看,幾個衣衫襤褸的同學就和他圍在一搶著看,看著他們新奇的樣子,我感到一陣酸楚。這可是城裡孩子看過的不要的書籍呀?在操場上,幾個小夥伴正在玩一輛城裡孩子捐贈的玩具小汽車,舊得已不成樣子,而且還沒電池,可這幾個孩子卻玩得津津有味。
高新民教授背後的故事
7月7日,武漢
作為一個博士生導師,關注慈善事業成了他業餘生活的全部,當得知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向張灣區第九中學捐助20台電腦和300副鐵架床的意願後,高教授和他的夫人劉雅琴親自叫貨車,現場幫著搬運和清理物品,直至當天午夜,所有物品裝上車之後才安心去休息。
9月14日晨,十堰
高教授吃早點時,剩下一個包子,不值5角錢,可他不浪費,要求隨行人員把它吃下,而下午到了學校,卻慷慨捐贈5000元,用於改善貧困學生生活。兩次舉動的強烈反差,映襯出人性的光輝。
2005年9月的一個周末 朋友家裡
在飯桌上,我遇到一位老闆,他說他資助了一名高中生,可這孩子三年下來花了他5萬余元,穿衣服要名牌,吃東西還挑三揀四。聽到這里,我感到一陣悲哀,物質的資助和精神的資助如果不並舉,只會害了孩子,而受助者的不懂事只會害了他自己,同時嚴重挫傷了資助方的積極性。
下鄉多了,看到了許多貧困的人們,我的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改變。我覺得一個人的同情心、愛心是多麼的珍貴和重要!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它可以影響周圍的一圈人。接待的窮人多了,我發現,在這個相對比較發達的城市還有那麼多生活艱難的人們,它們顯得那麼無助。我分明從他們的眼中看到了憂愁、看到了乞求、看到了無奈所帶來的滄桑和年少的成熟。快樂離他們很遙遠,幸福是他們夢中的希望。
這些讓我明白了人間百態。我知道,這個世界擁有善心的人很多,而經常有善行的人卻不是很多,為善一時容易,為善一世卻很不容易。心與行的距離在此表現得很清楚。
貧窮並不可怕,就怕在貧窮面前喪失鬥志;貧窮並不可怕,就怕在貧窮面前熟視無睹。我深深地感到,愛需要奉獻,愛更需要我們拿出具體的行動。其實,每一個人都有善心,但善心與善行之間好像還有一條小巷要走,我真心的希望這條小巷短些、再短些,也真心地希望這條小巷亮些、再亮些。這樣,陽光就會灑滿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8. 求4則關於愛心的小故事
1、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
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只見他緊張的問:「阿姨,請問你家有蠟燭嗎?」女子心想:「他們家竟然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千萬別借他們,免得被他們依賴上了!」
於是,對孩子吼了一聲說:「沒有!」正當她准備關上門時,那窮小孩展開關愛的笑容說:「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說完,竟從懷里拿出兩根蠟燭,說:「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燭,所以我帶兩根來送你」。此刻女子自責、感動得熱淚盈眶,將那小孩子緊緊地抱在懷里。
2、林俊德入伍52年,參加了我國全部核試驗任務,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傾盡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臨終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馬蘭。馬蘭,一種在「死亡之海」羅布泊大漠中仍能紮根綻放的野花。坐落在那裡的中國核試驗基地,就是以這種野花來命名的。
3、陳斌強9歲時父親車禍去世,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長大。2007年,媽媽得了老年痴呆症,喪失了日常生活能力。為了能每天親自照顧母親,他每天用一根布條把母親綁在自己身上,騎著電動車行駛30公里去學校上班。一連五年,風雨無阻帶著媽媽上班。
4、2012年4月,何玥即將小學畢業,卻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住院進行了第一次手術。9月初,病情突然復發二次入院,腫瘤已擴散至腦部組織。
當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腦死亡,父親根據她的遺願將她的腎和肝捐給了三個人。
5、高淑珍14年間,她接收了近百名殘疾孩子,卻從未收過一分錢。慕名而來的孩子越來越多,但是高淑珍精力有限,家裡地方有限,還債務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終說不出口。無論多麼艱難,她總是盡最大努力,讓孩子們的生活過得好一些。
9. 愛心小故事50字
(小故事1〕 有一個人作了一個夢,夢中他來到一間二層樓的屋子。進到第一層樓時,發現一張長長的大桌子,桌旁都坐著人,而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佳餚,可是沒有一個人能吃得到,因為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師咒詛,全都變成直的,手肘不能彎曲,而桌上的美食,夾不到口中,所以個個愁苦滿面。但是他聽到樓上卻充滿了歡愉的笑聲,他好奇的上樓一看,同樣的也有一群人,手肘也是不能彎曲,但是大家卻吃得興高彩烈。原來每個人的手臂雖然不能伸直,但是因為對面的人彼此協助,互相幫助夾菜餵食,結果大家吃得很興。
〔默想〕 沒有一個人可以不依靠別人而獨立生活,這本是一個需要互相扶持的社會,先主動伸出友誼的手,你會發現原來四周有這么多的朋友。在生命的道路上我們更需要和其它的肢體互相扶持,一起共同成長。
{小故事2} 有一個人經過熱鬧的火車站前,看到一個雙腿殘障的人擺設鉛筆小攤,他漫不經心的丟下了一百元,當做施捨。但是走了不久,這人又回來了,他抱歉的對這殘障者說:「不好意思,你是一個生意人,我竟然把你當成一個乞丐。」過了一段時間,他再次經過火車站,一個店家的老闆在門口微笑喊住他,「我一直期待你的出現,」那個殘障的人說,「你是第一個把我當成生意人看待的人,你看,我現在是一個真正的生意人了。」
〔默想〕 你怎麼看一個人,那人可能就會因你而有所變,你看他是寶貴的,他就是寶貴的。一份的尊重和愛心,常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善果,所以朋友們,不妨用心的看待這個世界用心的去尊重每一個人及自已,你將會發現,自己及周遭的人都有著無窮的潛力。
〔小故事3〕 有位老師進了教室,在白板上點了一個黑點。 他問班上的學生說:「這是什麼?」 大家都異口同聲說:「一個黑點。」 老師故作驚訝的說:「只有一個黑點嗎?這么大的白板大家都沒有看見?」
〔默想〕 你看到的是什麼?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缺點,但是你看到的是那些呢?是否只有看到別人身上的黑點;卻忽略了他擁有了一大片的白板(優點)?其實每個人必定有很多的優點,換一個角度去看吧!你會有更多新的發現。
〔小故事4〕 有二個婦人在聊天,其中一個問道:「你兒子還好吧?」「別提了,真是不幸哦!」這個婦人嘆息道:「他實在夠可憐,娶個媳婦懶的要命,不燒飯、不掃地、不洗衣服、不帶孩子,整天就是睡覺,我兒子還要端早餐到她的床上呢!」「那女兒呢?」「那她可就好命了。」婦人滿臉笑容:「他嫁了一個不錯的丈夫,不讓他做家事,全部都由先生一手包辦,煮飯、洗衣、掃地、帶孩子,而且每天早上還端早點到床上給她吃呢!」
〔默想〕 同樣的狀況,但是當我們從我的角度去看時,就會產生不同的心態。站在別人的立場看一看,或換個角度想一想,很多事就不一樣了,你可以有更大的包容,也會有更多的愛。
〔小故事5〕 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會出現神跡,可以醫治各種疾病。有一天,一個柱著拐杖,少了一條腿的退伍軍人,一跛一跛的走過鎮上的馬路。旁邊的鎮民帶著同情的回吻說:「可憐的傢伙,難道他要向上帝請求再有一條腿嗎?」這一句話被退伍的軍人聽到了,他轉過身對他們說:「我不是要向上帝請求有一條新的腿,而是要請求他幫助我,教我沒有一條腿後,也知道如何過日子。」
〔默想〕 學習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納失去的事實,不管人生的得與失,總是要讓自已的生命充滿了亮麗與光彩,不再為過去掉淚,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10. 寫一篇愛心小故事
愛心的作文,如下:
1
星期六早上,我和爸爸媽媽去逛街,在路上我看見一群群穿著校服的大哥哥大姐姐拿來著一瓶瓶礦泉水在問路人買不買,我過去一問,哦,原來夏灣學校有一個叫小霞的學生,她得了一種叫「血癌」的病,她的爸爸媽媽為了小霞姐姐的病,把自己的積蓄全拿來當醫葯費了,可是還差50萬,她的爸爸媽媽都是下崗工人,哪有這么多錢啊,所以夏灣中學的大哥哥大姐姐在路邊買水,籌錢給小霞做醫葯費。我叫媽媽拿了50元走過去放進一個大水桶里,大姐姐笑咪咪地給了一瓶水。我拿著一邊走一邊想:「小霞姐姐真可憐,希望哥哥姐姐早點籌夠錢給小霞姐姐當醫葯費,這樣小霞姐姐的病就可以快點治好了。」以後我要好好吃飯、不挑食、多做運動、不生病,不讓爸爸媽媽擔心,做一個健康的孩子。
2
今天,我在草地上,發現了一隻呼呼大睡的螞蚱,我摸了它幾下,他才伸伸懶腰跳起來。我跑東跑西地去抓,可它很敏捷,「蹬蹬蹬」一下跳到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我不知道怎麼辦了,仔細尋找它的蹤跡。突然,我發現了螞蚱,我毫不猶豫地把它捉住了。
看著躺在我手心的「小俘虜」,我洋洋得意,真想去摸摸它。可我突然想起媽媽說的話:「要對動物有愛心,它也是一條生命,生命不論大小,都一樣珍貴。在它需要幫助時,要獻出一點愛心!」我瞪著它,它也古怪地看著我,它這種目光好像充滿了乞求、絕望。「是啊,生命是珍貴的,我應該放了它!」
我的手不知不覺地松開了,看著它漸漸地跳向遠處,消失在草叢里。
生命是寶貴的,我們不應該傷害身邊弱小的生命,應該給身邊弱小的生命一點兒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