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女兒的故事讀後感500字

女兒的故事讀後感500字

發布時間: 2020-11-25 08:04:49

① 女兒的故事讀後感!!!! 要5年紀水平

《女兒的故事》讀後感

每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都可能有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但他們的童心卻像翅膀一樣,越飛越高。梅子涵是大家都熟系的文學家和作家,他寫的《女兒的故事》是記錄自己女兒開心成長的一本書。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笑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這的確是本很好的書,生動活潑,特別是裡面有趣的情節,使我回味無窮,令我一看再看。
書中,女兒以前天真的面孔彷彿又重現在梅子涵老師的面前。兒時的童心也印現於梅老師的心中。我們都會長大,每一個人長大後都會笑容滿面,迎接歲月的身影嗎?小時侯一切的挫折、困難都隨時光的飛逝而化成泡影。《女兒的故事》一書中,主人公梅思繁是一個成天嘻嘻哈哈、開開心心的女孩。如今,她已在法國讀書了,相信以後,她一定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現在我們只是小學生,卻已感覺到肩膀上壓力的重量,這壓力會日漸加重,可能我們還沒到老就已經被肩膀上日漸加重的壓力壓死了。我們雖只有三門主科:語數英,卻已經開始提心吊膽了。害怕考不好,回家後,爸媽的責罵;害怕考不好,親戚們蔑視的目光,啊,什麼時候我們才能享受童年應有的樂趣而一邊保持那該死的學習成績呢?我發覺梅思繁和我有很多相似之處。她是一個認真的小女孩,她買東西很有節制能力;她是文學腦袋,數學也和我一樣一般般,她一開始彈鋼琴,後來也讓鋼琴「睡了覺」……
突然之間,覺得我們既幸福又辛苦。還是我們一直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現在才猛地發現呢?幸福的是,科技發達,生活方便了許多;辛苦的是,每天要努力學習,差一點就喘不過氣來,在學習的海洋中淹死。一個人,在海洋中不停地游啊游,沒日沒夜的,很容易疲勞過度或抽筋,而被海水淹沒。
《女兒的故事》是一本風趣、幽默的童書,在我們長大成人的時候,也可以翻開再看看童年留下的那些開心事,那些美好的回憶!
--------------------------
在暑假裡,我閱讀了一部講兒童成長喜悅和苦惱的書——《女兒的故事》,它留給我的是「流連忘返」、「受益匪淺」,和很長很長時間里的記憶。著名兒童文學梅子涵的文筆實在是很特別,講述出成長中多麼豐富的故事,一個完整的大幽默。我覺得我讀這本書一方面可以回憶起成長的快樂,又可以學習一些教育女兒的方法。

梅子涵的語言很隨意,跟女兒的關系非常地好,就像是朋友。
在《女兒的故事》中,有一篇令我掩卷深思、心情沉悶許久的故事,就是《你今晨幾點睡的》。乍一看,這題目很好笑,怎麼是今晨幾點睡的呢?真有趣。可接下去看了文章的內容,我就知道了學習的辛苦。「我弄不懂,每天怎麼會有這么多功課?」這是梅思繁在上中學時說的一句話。每天,她幾乎都要到半夜三更才能睡覺。他們同學之間經常這樣問:「你今天早晨幾點睡的?」請注意,是:今天早晨。其實,讀小學四、五年級的學生也已經要做到七、八點鍾,別說他們中學的了,一般都要十點以後吧。現在讀書多辛苦呀!在成功的背後,就得付出汗水和辛勤。正如華羅庚所說:「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當然,有些故事也十分幽默,梅子涵叔叔筆下的「數學數學數學」、「曹迪民先生」、「我不再哇哇亂叫了」等讀起來都讓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同時,他對現在的教育也是有深刻思考、有全面認識的,他寫的「綠色學校」、「鋼琴睡覺」、「T在行動」等文章中可以讀到身為大學教授的他的教育理念。
翻開《女兒的故事》,裡面的語言樸素、風趣,令你不由自主地喜歡上它。這是一本好書,我很愛讀它,我要把它珍藏起來,今後再拿出來細細品讀,我想一定會讀出更為深刻的東西。
再告訴你一個小秘密,書中的梅思繁已經長大成人,在法國讀書呢。我想,她今後一定為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物。祝她好運!

純五年級水平。

② 女兒的故事400字讀後感怎麼寫

《女兒的故事》讀後感
每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都可能有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但他們的童心卻像翅膀一樣,越飛越高.梅子涵是大家都熟系的文學家和作家,他寫的《女兒的故事》是記錄自己女兒開心成長的一本書.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笑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這的確是本很好的書,生動活潑,特別是裡面有趣的情節,使我回味無窮,令我一看再看.
書中,女兒以前天真的面孔彷彿又重現在梅子涵老師的面前.兒時的童心也印現於梅老師的心中.我們都會長大,每一個人長大後都會笑容滿面,迎接歲月的身影嗎?小時侯一切的挫折、困難都隨時光的飛逝而化成泡影.《女兒的故事》一書中,主人公梅思繁是一個成天嘻嘻哈哈、開開心心的女孩.如今,她已在法國讀書了,相信以後,她一定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現在我們只是小學生,卻已感覺到肩膀上壓力的重量,這壓力會日漸加重,可能我們還沒到老就已經被肩膀上日漸加重的壓力壓死了.我們雖只有三門主科:語數英,卻已經開始提心吊膽了.害怕考不好,回家後,爸媽的責罵;害怕考不好,親戚們蔑視的目光,啊,什麼時候我們才能享受童年應有的樂趣而一邊保持那該死的學習成績呢?我發覺梅思繁和我有很多相似之處.她是一個認真的小女孩,她買東西很有節制能力;她是文學腦袋,數學也和我一樣一般般,她一開始彈鋼琴,後來也讓鋼琴「睡了覺」……
突然之間,覺得我們既幸福又辛苦.還是我們一直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現在才猛地發現呢?幸福的是,科技發達,生活方便了許多;辛苦的是,每天要努力學習,差一點就喘不過氣來,在學習的海洋中淹死.一個人,在海洋中不停地游啊游,沒日沒夜的,很容易疲勞過度或抽筋,而被海水淹沒.

③ 《女兒的故事》讀書筆記

說道「很久

④ 女兒的故事感想100字

女兒的故事》是由上篇《女兒的故事》和下篇《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合成,講述回了主人公梅思繁答作為一個學生一路走過來的成長過程,以及父母、同伴一路相隨的欣喜、艱辛和無奈。

這裡面的每個故事都很有趣,都很精彩。有時,我在讀裡面的某些故事時,就會想:咦,這寫的不就是我嗎?我認為這本書的優點是:這本書的作者_梅子涵,以輕松幽默的筆調記述了我們當代少年生機勃勃、聰慧調皮、天真善良的天性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也是這本書最大的看點之一。

這是一本真實的書,這是值得我們我們大家看的書,因為它真實、幽默、有趣。這難道不是我們當代小學生應該看的書嗎?

⑤ 《女兒的故事》讀後感 題目起什麼好

《女兒的故事》讀後感

這個讀書月里,老師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自己和家長共同讀一本書,並寫下兩人的讀後感。媽媽把選書的「大權」交給了我,很快,我就選中了一本書——梅子涵叔叔寫的《女兒的故事》。我第一個看,這本書真是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這本書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女兒的故事」,一個是「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女兒的故事」是梅子涵叔叔在日常生活中聽梅思繁(梅子涵叔叔的女兒)講的故事記錄下來,或是自己觀察到的故事。

而「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則是梅思繁自己寫的故事。也是一樣的有趣,和梅子涵叔叔寫的不相上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名叫「你今晨幾點睡的?」一篇文章。一看沒什麼,但是仔細一看發現是「今晨」而不是「晚上」。再往下看,就出現了這樣一段對話:

梅子涵:「我弄不懂,你每天怎麼會弄到那麼晚?」

梅思繁:「我弄不懂,每天怎麼會有這么多的功課?」

梅子涵:「我看你沒有那麼多功課也會弄到很晚。」

梅思繁:「對的,沒有那麼多功課可是還有那麼多卷子怎麼辦?」

後來我了解到,功課是指老師布置的作業,卷子則是梅思繁的媽媽弄來的。

我的媽媽看完這篇文章就對我說:「不用緊張哦,我不會像她一樣的!」

但此時我心裡卻不是想的這個,我在想:「小學生怎麼會有那麼多功課呢?太奇怪了!」

繼續往下看,文章里說梅子涵叔叔天天都要陪著梅思繁做作業。為什麼呢?因為自己是大學教授,應該很刻苦鑽研、學習知識才對啊,但是一個小學生竟然比自己學得更晚,自己好意思嗎?所以只好天天陪著梅思繁熬夜,凌晨才睡下。這樣導致了梅子涵睡眠的嚴重不足,在大學里也睜不開眼。但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吃苦又算什麼呢?第二天深夜,梅思繁房間的燈和書房的燈一直亮到很晚。對此,我不禁為他們一家人感到同情。

這本書幽默、風趣,是一本孩子們都喜歡的書,雖然書中只是有一個個的小故事,但是一個個的道理深深的刻在了我們心中。

《女兒的故事》讀後感

在暑假裡,我閱讀了一部講述成長喜悅和苦惱的書——《女兒的故事》,它留給我的是「流連忘返」、「受益匪淺」,和很長很長時間里的記憶。著名兒童文學梅子涵叔叔的文筆實在是很特別,講述出成長中多麼豐富的故事,一個完整的大幽默。

在《女兒的故事》中,有一篇令我掩卷深思、心情沉悶許久的故事,就是《你今晨幾點睡的》。乍一看,這題目很好笑,怎麼是今晨幾點睡的呢?真有趣。可接下去看了文章的內容,我就知道了學習的辛苦。「我弄不懂,每天怎麼會有這么多功課?」這是梅思繁在上中學時說的一句話。每天,她幾乎都要到半夜三更才能睡覺。他們同學之間經常這樣問:「你今天早晨幾點睡的?」請注意,是:今天早晨。其實,我們這些讀小學四、五年級的學生也已經要做到七、八點鍾,別說他們中學的了,一般都要十點以後吧。現在讀書多辛苦呀!在成功的背後,就得付出汗水和辛勤。正如華羅庚所說:「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當然,有些故事也十分幽默,梅子涵叔叔筆下的「數學數學數學」、「曹迪民先生」、「我不再哇哇亂叫了」等讀起來都讓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同時,他對現在的教育也是有深刻思考、有全面認識的,他寫的「綠色學校」、「鋼琴睡覺」、「T在行動」等文章中可以讀到身為大學教授的他的教育理念。

翻開《女兒的故事》,裡面的語言樸素、風趣,令你不由自主地喜歡上它。這是一本好書,我很愛讀它,我要把它珍藏起來,今後再拿出來細細品讀,我想一定會讀出更為深刻的東西。

再告訴你一個小秘密,書中的梅思繁已經長大成人,在法國讀書呢。我想,她今後一定為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物。祝她好運!

《女兒的故事》讀後感

《女兒的故事》這本書是今年春節買的,作者是梅子涵,女兒叫梅思繁。當時我並不很在意此書,吸引我的是因為我也有一個女兒,也有很多煩惱和哭笑不得事,也許對孩子的教育有所啟發,沒想到越讀此書越欲罷不能。全集文筆清新,沒有空洞的說教,幽默中帶著深刻,喜悅和煩惱交織在一起,讓我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回頭又掩卷反思。

作者講述女兒的成長真實故事,每一章內容都是那麼的豐富,有女兒從小到大的生活趣事,有女兒的良師益友,有女兒班級里的同學,每一個人的形象都栩栩如生,就好象是我們身邊事例的集中和放大。如為了考高點中學,孩子們都拚命學習,同學之間問的是「你今晨是幾點睡的?」,有的孩子一天吃五種健腦營養品。。。。。。梅思繁為了數學傷腦筋,不過爸爸還是挺沉得住氣的,幫她分析研究學習策略。女兒最終還是比較有出息,各方面素質培養都很不錯。

感謝作者梅子涵,這位既是語文教授,又是寫兒童文學的作家,給我帶來如此豐盛的精神共享,以後我要多讀孩子的書,一起受益學習。

⑥ 女兒的故事讀書筆記

《女兒的故事》讀後感四篇
一、今天,我看完了一本書——《女兒的故事》。作者是梅子涵,書中講述了他的女兒梅思繁的成長故事。書中分兩部分,分別是以爸爸和女兒的視角來寫的。
我感覺這些故事都是真實的,寫出了爸爸在教育女兒過程的種種無奈。比如,梅思繁的數學不怎麼好,這下可急壞了她的爸爸。她爸爸就吼啊吼,教育她數學有多麼重要,可梅思繁好像天生就是個文科腦袋,不管怎麼說都不開竅;因為功課越來越多,彈琴的時間越來越少,後來梅思繁就不彈了,真有些可惜,可為了學習,只能這樣了……
書中作者的文筆很口語化,常常一句話就能說明白的事,他會用十句話來說,顯得婆婆媽媽、啰里啰嗦的。可是想想,生活中的爸爸媽媽就是這樣的呀,讓你看了會心一笑、愛不釋手。
這本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幽默,平平常常的一件事,被他一寫就變得特別有趣。我在看的時候,每幾分鍾就會笑一次,我真佩服梅子涵的幽默勁。
這本書真是太好了,怪不得能成為梅子涵的代表作,並獲得全國兒童文學獎。
二、本書由兩個兒童長篇小說《女兒的故事》及《我的故事講給你聽》組成。第一個小說是從爸爸的角度講述女兒的學校、生活故事,在輕松、詼諧的敘述中有著嚴肅的思考,夾雜其中的作者對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的生活記錄,則延伸了本書的內涵。第二個小說是作者模擬女兒的口吻講述當代中學生的故事,當代學生生活的快樂和煩惱畢現其中。
三、這本書的主人公不止是梅思繁,還有他的爸爸——梅子涵等等,它的每一章都在描寫不同的故事,所以有不同的主人公,裡面的故事很頻繁,但卻處處勾引著我們,那一句句引人發笑的上海方言等。整本書都散發著幽默的氣息。
這本書描寫了梅思繁從幼兒園到初三考高中時遇到的困難,老師,同學,實踐活動,雖然主要內容是這些,但只要是關繫到這些的事也會被寫進去,如梅子涵對兒時的回憶,都是真實的故事,充滿真情實感,這種小說往往更能打動人心,講的是梅子涵與梅思繁之間的處處小時,學習上的小事有,生活上的也有。
四、珍惜時間,學有所樂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接觸到了作家梅子涵的書——《女兒的故事》。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我,雖然書名叫《女兒的故事》,但書中並不單單寫了女兒梅思繁,還寫了作家自己的心理活動,更加突出了爸爸眼中的女兒是什麼樣的。
《女兒的故事》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作者梅子涵生動有趣、簡單易懂地描寫了女兒梅思繁成長時的點點滴滴以及自己絲絲縷縷的煩惱。書中梅思繁那無忌的童言,歡樂的童真,精彩的童年,詼諧又幽默,美好又精彩。但成長的過程中也會有許多煩惱,升學的壓力,父母的期盼……
書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鋼琴睡覺》這一章。講述了梅思繁的爸爸媽媽都希望她學習鋼琴,因為在上海這個大城市裡有許多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龍成鳳,梅思繁的爸媽也不例外。但在梅思繁上四年級的時候,由於作業太多,沒時間練琴就不學了。我想,作者梅子涵心裡應該有些無奈,只有在學校舉行活動的時候,琴聲才會響起,每當這時,她爸爸就激動的不得了。其實我也像梅思繁一樣,從小學習鋼琴。但是因為有的時候曲子太難了,彈了一會兒就會走神,每當媽媽叫我,琴聲才又響了起來。從四年級開始,作業漸漸多了起來,而且我還新報了寫書法的興趣班,所以時間不夠用,導致我每天只能彈半個小時左右。暑假要考級,練的時候,只能硬著頭皮每天彈四五個小作文http://www.zuowenwang.net/時。
《綠色學校》章節里,有句話讓我感觸很深:在時間的大鍾上,只有兩個字——現在。因為時間是不可能倒流的,我們要用最少的時間做最多的事,不能讓時間偷偷溜走。
記得五年級的一次數學考試,我遇到了兩道很難的題目,在做完所有題後我沒有檢查,就急忙攻克那兩道難題。思索半天,其中一道難題終於解出來了。第二道題可就沒那麼好解了,我想了半天還是沒有想出來,就坐在那裡開始發呆。「距離考試結束還有五分鍾!沒做完的同學抓緊,做完的趕緊檢查!」老師提醒。這時我才想起前面的題目還沒檢查呢!我馬上開始檢查。「考試結束!組長把考卷收起來!」我才剛檢查完解決問題,時間就到了,哎,這次肯定考砸了!果然,我才考了八十幾分。要是我不發呆,就能把錯的計算題檢查出來。經過那次之後,以後的考試都吸取了之前的教訓。
讀完《女兒的故事》這本書,我感觸很深:時間是不會等人的,我們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高效率地完成任務。還有一點:要有始有終。不要因為學業而耽誤了自己的愛好。學業固然重要,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你既然選擇了學習某種才藝,就一定要把它學完。不然學了卻又半途而廢,又有什麼用呢?願我們都能珍惜時間,學有所樂;也願你能打開這本書,感悟更多道理,收獲更多知識。走進《女兒的故事》,就是走進了自己的美麗童年。

⑦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的作文有哪些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
她,一個俏皮可愛的、品學兼優的女孩;他,一個博覽群書、幽默風趣的爸爸;她,一個美麗溫柔、嚴厲有加的媽媽。這組成了梅思繁的一家。

《女兒的故事》這本書講述了成長的喜悅和煩惱,作者用豐富生動的文筆,把他自己五味的生活寫得淋漓盡致,直到故事終了,我的思緒仍然停留在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上,讓人留連忘返。

說真的,小說里的每一個清新自然的故事,都會讓我愛不釋手,可我最愛的還是《自己是自己》。這部分講述的是梅思繁的表姐謝凝,她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女孩,凡事慢條斯理,贊同是不慌不忙,激動是不慌不忙,就連上大學面試也是不慌不忙。梅思繁倒是很佩服這個表姐,處事那麼冷靜泰然,要是梅思繁自己,遇到高興的事,肯定會喜出望外,手舞足蹈,難以自抑了。

是呀,這就是人與人的不同,因為自己是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而我們往往去學別人的優點來補充自己,結果也常常是沒有學成而仍舊自己是自己。人要有個性,活出真實的自己,做真實的自己。假如每個人的大腦都是想著學習別人,把自己的優點或者特點丟掉,那麼這世界豈不要變得太暗淡、太無味。東施效顰這個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東施就因為盲目模仿,而把事情弄巧成拙。如今電視里都在放著各種模仿秀,有人模仿趙本山、劉德華、周傑倫,而最終他們成功了嗎?沒有,畢竟他們不是趙本山、劉德華、周傑倫。為什麼不好好地做自己,而一味地去做別人呢?

自己就是自己,只要活出真實的自己,做真實的自己,就一定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